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活动难点

关于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活动难点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活动难点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活动难点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社会端午节教案活动难点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端午节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大班
  •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大班活动端午节教案10篇

  • 端午节,活动
  •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

      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

      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

      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活动准备: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

      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最大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己的想法。

      老师:

      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

      1、今天我们也来学*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阅读全文]...

2022-02-03 17:54:17
  • 大班活动端午节教案10篇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

      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

      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

      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

      端午节。

      师:

      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

      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

      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

      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

      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阅读全文]...

2022-01-18 16:31:32
  • 大班端午节活动详细教案3篇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端午节的*俗。

      ①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②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③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惯。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健康活动端午节教案3篇

  • 教案,端午节,健康
  •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们也来学*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阅读全文]...

2022-06-10 14:42:28
  • 端午节大班活动教案5篇

  • 教案,大班,端午节
  •   一、主题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 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 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 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 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 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 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 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 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目标: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

      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当听到屈原投江的

      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 艾草和菖蒲

      目标:

      观察艾草和菖蒲的外形,了解它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特殊用途。

      幼儿表现:

      班上有四个幼儿特地让家长去市场购买艾草和菖蒲,我把它挂在教室内外。孩子们感到很新鲜,他们以前看到过,但是却叫不出名,更不知道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所以都纷纷问我。我向他们解释和介绍了艾草和菖蒲的名称和端午节用来辟邪的用意。对于辟邪孩子们都不太懂,但他们知道这肯定是一种挺厉害的东西,就象一把剑一样。关于名称,有一个幼儿问我:哪一样是艾草?哪一样是菖蒲?我当时一下子蒙住了,的确课前我没仔细去查过资料,于是我就请小朋友帮忙去问问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小朋友们乐意地接受了任务,下午当大人来接孩子时,他们都急着询问,但当时家长们也都被问住了。

      活动三 粽子香袋

      目标:

      1、 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 在探索中学*叠制锥体技能。

      3、 养成做事细心的*惯。

      幼儿表现:

      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

      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

      幼:“我们的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

      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很多家长饶有兴趣地凑*摸摸。孩子们也非常积极地拉着大人参观自己的作品,一脸的自豪感。家长们都说班级的环境非常漂亮,非常美。

      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1、大班端午节活动小结

      端午节活动已经接*尾声了,由于今年时间上两个节日间隔较短,而且六一之后只有两天的活动时间就开始了端午假期。布置节日环境、“端午庆祝活动”等几个活动只能在2天的时间里完成,时间上比较紧张。即便如此,在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端午节活动仍然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

      情况总结:

      本主题活动是以“端午节”为基本材料而生成的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之一,源于幼儿对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端午节”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幼儿的好奇、兴趣而及时调整、修正、设计的活动。整个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适宜引导为主。活动采用让幼儿回忆、谈论端午节,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图片、出示实物、讨论等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强化了对端午节的认识。并且将幼儿的学*地点还扩展到了家庭(如让幼儿回家包粽子、向妈妈、奶奶学*蛋的制作方法等),体现了幼儿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学*方式的意识。

      我们的主要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2022-06-19 06:12:38
  • 大班端午节的教案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大班端午节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端午节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有关端午的图片。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阅读全文]...

2022-11-03 09:42:14
  • 端午节活动大班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大班,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俗。

      2、会唱端午节儿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骤。

      3、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俗。

      难点:学会并熟记端午节儿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骤。

      三、活动准备:

      1、粽子、赛龙舟的图片,端午节介绍、屈原的故事,端午节儿歌一首。

      2、制作粽子的材料:布、棉花、绳子

      四、活动过程:

      1、展示图片,老师提问,引出端午节

      (1)展示粽子、赛龙舟的图片

      (2)老师提问“图片里的是什么?什么节日会吃它?”(粽子)

      “图片里他们在做什么?什么节日会做这样的活动?”(赛龙舟)

      2、讲述端午节的`来历以及有关*俗。

      (1)老师提问“有哪些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什么时候是端午节,它又是怎么来的?”

      (2)老师请两名小朋友讲一讲自己了解的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3)老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遭到坏人陷害被楚王流放到了汨罗江,后来楚国最终被灭亡,但忠于楚国的屈原没有投降的意思,就抱着大石头自沉汨罗江了。当地人民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于是用五色线绑着做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吃粽子,划龙舟的端午节。

      3、教儿歌

      (1)老师提问:端午节这一天里,人们会做那些事呢?

      (2)老师把人们会在这天做的事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学唱一下。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4、出示粽子,教孩子包粽子

      (1)教师提问:“刚刚在我们学的那首儿歌,我们知道了端午节要吃粽子,那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2)拿出粽子,提问:“那小朋友你们会包粽子吗?”“那你们想包粽子吗?”“那么你们用小耳朵听老师讲解,用眼睛看老师做。”

      5、幼儿操作

      (1)幼儿分组操作学*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端午节》大班教案3篇

  • 教案,大班,端午节
  •   活动一:屈原的故事(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

      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俗?

      活动二:童谣《拍手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学*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端午节*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1)交流有关端午节*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拍手歌》,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

      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指导语:

      ①这首童谣的名字叫什么?为什么叫《拍手歌》?

      ②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3、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4、记录并欣赏幼儿创编的童谣。

      活动三:观看赛龙舟(社会)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活动准备: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活动建议: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及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察龙舟的外形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烈气氛。

      3、引导幼儿交流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四:美丽的龙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同伴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

      2、乐意和同伴共同协商,分工装饰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幼儿有参观赛龙舟活动的相关经验。赛龙舟的照片、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2-14 17:51:00
  • 端午节主题活动大班教案5篇

  • 教案,大班,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是五月初五是我们*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俗文化,对特有的民间节日感兴趣。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囊,咸蛋,粽子

      照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和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有那些*俗吗?”

      二、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俗

      “老师这里有两张拼图,里面就藏着端午节的*俗。你们想来拼拼看吗?”

      请两名幼儿同时到黑板前拼图

      “你们看出来了吗?这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俗?”

      “那你们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俗是怎么来的呢?”

      播放幻灯片并小结:赛龙舟和吃粽子*俗传说和屈原有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除了这两个*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俗吗?

      “还有许多*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俗吗?”

      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俗?”

      幼儿边说边观看幻灯片,说出来给幼儿挂上相应的实物。

      “端午节的*俗还有许许多多,每个地区都有他们不同的庆祝仪式。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这些*俗中你最喜欢哪个呢?”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那种*俗过端午节?”

      “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三、幼儿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俗的认识

      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龙舟竞赛”

      幼儿就地坐下,两脚分开,手搭住前一幼儿的肩膀。再请两名幼儿做鼓手。

      “玩的开心吗?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粽子,一起来尝尝吧。”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活动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

      教材分析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幼儿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幼儿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藉此机会与幼儿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划龙舟》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说唱结合的歌曲,本次活动通过指导幼儿学唱歌,引导幼儿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内容,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2.尝试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变化。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看过赛龙舟视频,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赛龙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划龙舟时人们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感龙舟竞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怎样让龙舟跑得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周围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小结:赛龙舟也称划龙舟、龙舟竞渡,是*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运动。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竞争非常激烈,场面非常热闹。

      2.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划龙舟》,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1)请幼儿欣赏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说出划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提问:从歌声里你听出人们在划龙舟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获得胜利?水手是怎样为自己鼓劲的?鱼儿是怎样为水手鼓劲的?引导幼儿练*念白部分,体会参赛者齐心协力想争取胜利的急切心情,感受歌曲欢快、激烈的竞争景象,帮助幼儿理解水手用力划桨、鼓手擂鼓助威、鱼儿热切鼓劲的紧张氛围。

      (3)引导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学唱歌曲,可采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进行练*,提醒幼儿注意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3.引导幼儿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例如:人山人海乐悠悠后的间奏,可双手轮流拍打双腿感知节奏;水手边还喊号子边有节奏地做划桨动作;鱼儿加油可以随节奏握拳跺脚加油助威。

      4.鼓励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划龙舟的气氛和乐趣。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7-12 05: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