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

关于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端午节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端午节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大班
  •   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准备

      物质准备: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阅读全文]...

2022-10-29 00:00:00
  • 大班活动端午节教案10篇

  • 端午节,活动
  •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

      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

      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

      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活动准备: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

      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最大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己的想法。

      老师:

      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

      1、今天我们也来学*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阅读全文]...

2022-02-03 17:54:17
  • 大班活动端午节教案10篇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

      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

      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

      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

      端午节。

      师:

      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

      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

      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

      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

      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阅读全文]...

2022-01-18 16:31:32
  • 大班端午节语言活动教案3篇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 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请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师:好了, 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

      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

      4.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5.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 ···师:哇 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 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 ···· 圆圆的 有角的 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们摸摸看 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 师:好了, 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 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运用句型"不仅···还···"1 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 赛龙舟 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四 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端午节区域活动教案3篇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种*俗。(知识)

      2、学*用包纸粽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技能)

      3、在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性的包纸粽。(创造性)

      重点

      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各项*俗

      难点

      想办法把“米”包进“竹叶”里面不漏出来

      物质准备:

      彩色纸条、线若干、一串做好的纸粽,双面胶,挂纸棕的彩条,端午*俗视频、制作粽子步骤图。

      经验准备:

      活动前学会唐诗《端午》,幼儿活动前和家长一起了解端午的来历,*俗。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幼儿:端午节)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啊?(为了纪念屈原)你怎么知道的呢?(爸爸妈妈讲的、电视上看的,还有唐朝文秀的诗歌为证,大家一起念儿歌)。

      2、端午节人们会做什么事情呢?(请幼儿举手回答: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

      3、全国各地的人们庆祝端午节的做法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还有哪些方法来庆祝端午节。

      (幼儿和家长一起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一些基本*俗。)

      二、我们庆祝端午——包纸粽。

      1、我们这儿最常见的*俗就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呢?(幼儿自由说一说)

      2、出示包的一串纸粽。

      这是什么?请幼儿观察粽子是什么形状的?你会包粽子吗?(请个别幼儿拿着彩色纸条和碎报纸讲解,教师适当的补充,然后家长和幼儿跟着做粽子的图片一起练*一遍)。

      我们桌子上有米,有彩纸,有线,有双面胶,我们一起来做五彩粽吧!

      请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包纸棕,我们来比赛一下,看哪一组的家长和孩子们包的纸粽子最多,包得(不漏米,三角形)

      3、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纸粽(背景音乐:古筝、琵琶等古典音乐)。

      教师解说词: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因此,我们设计了今天的这个活动,希望通过家长和孩子们亲自了解和参与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包纸棕,呆会还有划龙舟活动,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同时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设计意图: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大班健康活动端午节教案3篇

  • 教案,端午节,健康
  •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龙舟的特点。

      2、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通过游戏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龙舟、竞赛中的龙舟竞渡、普通的船的图片;鼓,纸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竞赛中的龙舟竞渡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这项活动。

      1、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他们划的船与我们*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图上的人正在开展龙船竞渡比赛,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我们*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龙舟竞渡的传说》。

      现在你们知道龙舟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吗?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回答。

      三、通过龙舟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的特征。

      1、大家见过龙舟吗?它有什么特点?龙舟的中间是什么样子的?两头呢?龙头在哪里,像什么?

      2、请幼儿观察图片并回答。

      老师小结: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有时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

      3、你知道江西的龙舟在哪里吗?引导幼儿了解上饶的龙舟是江西的龙舟。

      四、了解龙舟竞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体性活动。

      1、龙舟需要几个人呢?为什么一个人不行呢?龙舟上的人怎么分工才能使龙舟划得又快,相互之间又不会碰撞呢?

      2、幼儿观察、思考、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小结:龙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个人没办法划龙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进行的比赛。人们在划龙舟时分工合作,一人当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桡手,随着鼓声有节奏地前后用力划,步调一致,这样龙舟就可以飞快地前进了。

      五、通过游戏感受划龙舟时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们也来学*大人们划龙舟吧!现在我们来分组玩这个游戏,我做鼓手为大家助威,你们做挠手,跟着我的鼓声一起从前向后划浆。大家动作要到致哦!不然龙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划动了。

      2、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着老师的节奏尝试划龙舟,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3、刚才我们在划龙舟的游戏时,你感觉怎样才能大家的桨都是一个方向不会碰撞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惯(认知方面)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阅读全文]...

2022-06-10 14:42:28
  • 大班端午节的教案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大班端午节的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端午节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挂图:有关端午的图片。

      2.ppt,粽子;香袋;长命缕;雄黄酒;龙舟图片。

      3.建议家长事先为幼儿讲述端午节的有关风俗。

      活动过程:

      师:(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是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图片中的东西一起复述一遍

      你见过这些东西吗?在哪里见到的?

      幼:见过。家里,商店里。

      师:现在,我们在家里,店里很容易看到这些物品,那小朋友们知道这些东西是在哪个节日里要用到的吗?

      幼:端午节

      师:老师听到好多小朋友说端午节,你们是怎么知道端午节的呢?

      幼:我爸爸/我妈妈。给我讲的。

      师:小朋友们很认真,把爸爸,妈妈告诉你们的节日记下来了。没有错,这些东西呢,都要在端午节用的。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告诉老师,端午节是每年的什么时候?

      幼:6月6日(公历)五月初五(农历)(给幼儿分析公历,农历)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屈原。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著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完)

      师:端午节和谁有关?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听得都很仔细,现在人们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幼:屈原

      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人们要纪念他啊?

      幼:人好,死了,爱国家。(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怎样的感情)

      师:因为屈原爱自己的国家,他听到自己国家灭亡了,心里很难受,跳进了汨罗江,小朋友们说屈原怎么样啊?

      幼:很伟大。

      师:屈原很伟大,当时人们听到屈原死的消息,他们怎么做的?

      幼:划小船,拿粽子、鸡蛋。把雄黄酒倒进江里。

      师:人们划来小船打捞屈原的身体,为了不让鱼虾们吃屈原的身体,把粽子、鸡蛋扔进河里,把雄黄酒倒进江中,让水里的动物罪晕,不去伤害屈原的身体。

      师:人们对屈原好不好啊?

      幼:好

      师:因为屈原爱国家,爱人民,所以人民也热爱他。为了怀念他,以后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就是端午节。所以在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呢,包粽子,赛龙舟也成了我们的*俗了。

      师:现在小朋友们清楚了没有,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啊?

      幼:纪念屈原。

      师:在什么时候?

      幼:农历五月初五

      师:我们都要干什些什么事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

      师:我们现在呢,在完整的欣赏一下这个故事,体会一下大诗人屈原的心情,和人们对他的热爱与怀念。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我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目标:

      1、安静地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阅读全文]...

2022-11-03 09:42:14
  • 端午节活动大班教案 (菁选3篇)

  • 教案,大班,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俗。

      2、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鲜肉粽子、咸肉粽子、红枣粽子、赤豆粽子、花生粽子……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2、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3、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教师出示艾草、蒜头,了解它们的特征,讨论它们可能有的用途。

      4、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出示鸭蛋网,讨论鸭蛋网的用处及来历,并欣赏鸭蛋网的造型、结构美。

      5、活动延伸:请幼儿将自己的鸭蛋网带到园,分组谈论自己的鸭蛋网的形状、来源,欣赏其结构美。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俗。

      2、会唱端午节儿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骤。

      3、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获得更多的端午节经验。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俗。

      难点:学会并熟记端午节儿歌,初步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步骤。

      三、活动准备:

      1、粽子、赛龙舟的图片,端午节介绍、屈原的故事,端午节儿歌一首。

      2、制作粽子的材料:布、棉花、绳子

      四、活动过程:

      1、展示图片,老师提问,引出端午节

      (1)展示粽子、赛龙舟的图片

      (2)老师提问“图片里的是什么?什么节日会吃它?”(粽子)

      “图片里他们在做什么?什么节日会做这样的活动?”(赛龙舟)

      2、讲述端午节的`来历以及有关*俗。

      (1)老师提问“有哪些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什么时候是端午节,它又是怎么来的?”

      (2)老师请两名小朋友讲一讲自己了解的关于端午节的传说。

      (3)老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屈原遭到坏人陷害被楚王流放到了汨罗江,后来楚国最终被灭亡,但忠于楚国的屈原没有投降的意思,就抱着大石头自沉汨罗江了。当地人民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于是用五色线绑着做成的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如今吃粽子,划龙舟的端午节。

      3、教儿歌

      (1)老师提问:端午节这一天里,人们会做那些事呢?

      (2)老师把人们会在这天做的事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来学唱一下。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4、出示粽子,教孩子包粽子

      (1)教师提问:“刚刚在我们学的那首儿歌,我们知道了端午节要吃粽子,那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

      (2)拿出粽子,提问:“那小朋友你们会包粽子吗?”“那你们想包粽子吗?”“那么你们用小耳朵听老师讲解,用眼睛看老师做。”

      5、幼儿操作

      (1)幼儿分组操作学*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全文]...

2022-10-26 00:00:00
  • 端午节主题活动大班教案5篇

  • 教案,大班,端午节
  •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是五月初五是我们*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俗文化,对特有的民间节日感兴趣。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囊,咸蛋,粽子

      照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和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有那些*俗吗?”

      二、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俗

      “老师这里有两张拼图,里面就藏着端午节的*俗。你们想来拼拼看吗?”

      请两名幼儿同时到黑板前拼图

      “你们看出来了吗?这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俗?”

      “那你们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俗是怎么来的呢?”

      播放幻灯片并小结:赛龙舟和吃粽子*俗传说和屈原有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除了这两个*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俗吗?

      “还有许多*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俗吗?”

      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

      “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俗?”

      幼儿边说边观看幻灯片,说出来给幼儿挂上相应的实物。

      “端午节的*俗还有许许多多,每个地区都有他们不同的庆祝仪式。你们喜欢过端午节吗?这些*俗中你最喜欢哪个呢?”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让我们也来庆祝一下吧。你们想按那种*俗过端午节?”

      “那就让我们用最热闹的方式来庆祝吧!”

      三、幼儿游戏,增进对端午节*俗的认识

      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龙舟竞赛”

      幼儿就地坐下,两脚分开,手搭住前一幼儿的肩膀。再请两名幼儿做鼓手。

      “玩的开心吗?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粽子,一起来尝尝吧。”

      活动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活动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

      教材分析

      农历五月是赛龙舟的节日,幼儿在报纸中或电视上均看到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资讯,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当老师提到龙舟竞赛,幼儿便兴奋不已,七嘴八舌地讨论,藉此机会与幼儿共同认识赛龙舟,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划龙舟》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说唱结合的歌曲,本次活动通过指导幼儿学唱歌,引导幼儿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内容,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2.尝试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和变化。

      3.愿意和同伴合作游戏,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活动准备

      幼儿看过赛龙舟视频,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出示赛龙舟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划龙舟时人们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幼儿感龙舟竞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提问:图片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怎样让龙舟跑得更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周围的人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小结:赛龙舟也称划龙舟、龙舟竞渡,是*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运动。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竞争非常激烈,场面非常热闹。

      2.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划龙舟》,感受龙舟竞赛热烈紧张的氛围。

      (1)请幼儿欣赏歌曲。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词说出划龙舟比赛的热闹景象。

      (2)请幼儿再次欣赏歌曲。提问:从歌声里你听出人们在划龙舟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会想什么办法获得胜利?水手是怎样为自己鼓劲的?鱼儿是怎样为水手鼓劲的?引导幼儿练*念白部分,体会参赛者齐心协力想争取胜利的急切心情,感受歌曲欢快、激烈的竞争景象,帮助幼儿理解水手用力划桨、鼓手擂鼓助威、鱼儿热切鼓劲的紧张氛围。

      (3)引导幼儿随音乐伴奏完整学唱歌曲,可采用分组演唱的形式进行练*,提醒幼儿注意用有力的声音表现比赛热情、激烈的景象。

      3.引导幼儿为间奏部分和念白部分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直接感受节奏的速度。例如:人山人海乐悠悠后的间奏,可双手轮流拍打双腿感知节奏;水手边还喊号子边有节奏地做划桨动作;鱼儿加油可以随节奏握拳跺脚加油助威。

      4.鼓励幼儿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感受划龙舟的气氛和乐趣。

      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2022-07-12 05:22:32
  • 大班《端午节》教案5篇

  • 教案,端午节,大班
  •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三、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阅读全文]...

2022-02-02 2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