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酬答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酬答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酬答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酬答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酬郭给事》古诗赏析
《酬郭给事》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颂扬了郭给事,也表达了诗人想辞官隐居的思想。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酬郭给事》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作品介绍】
《酬郭给事》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8卷第9首。这首诗是一首唱和诗。此类应酬性的诗,总是称赞对方,感慨自身的,这首诗即意在称道郭给事。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显达。颔联写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所以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颈联直接写郭给事本人,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不辞辛劳。尾联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
【原文】
酬郭给事
作者:唐·王维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释】
⑴奉:“捧”的本字。
⑵无那:无奈。
【翻译】
门庭楼阁沐浴着夕阳的`余晖,桃李繁荣茂盛柳絮乘风纷飞。
禁宫中官舍的晚钟稀稀落落,门下省里鸟鸣吏少无事可为。
凌晨身佩玉饰进诣銮殿朝拜,傍晚捧着诏书退朝拜别琐闱。
我想随您进退无奈年迈体衰,将因常常卧病解脱朝衣引退。
【赏析】
这首酬和诗,是王维晚年酬赠与给事中郭某的。“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王维的后半生,虽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然而在官场上却是“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迎之。”(《旧唐书·王维传》)因此,在他的诗作中,这类应酬的题材甚多。这首诗,既颂扬了郭给事,同时也表达了王维想辞官隐居的思想。写法上,诗人又别具机杼。最突出的是捕捉自然景象,状物以达意,使那颂扬之情,完全寓于对景物的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诗的前两句着意写郭给事的显达。第一句“洞门高阁”,是皇家的写照,“余晖”恰是皇恩普照的象征。第二句“桃李阴阴”,是说郭给事桃李满天下,而“柳絮飞”是指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样,前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之曝,下受门生故吏拥戴,突出了他在朝中的地位。
诗的三、四句写郭给事居官的清廉闲静。如果说前两句的景状是华艳的,这两句就转为恬淡了。一个“疏”字,一个“稀”字,正好点染了这种闲静的气氛。诗人描写“省中啼鸟”这个现象,意味甚浓。一般说,官衙内总是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居然可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正活画出郭给事为官的闲静。
王维作诗,善于抓住自然界中*凡无奇的景或物,赋予它们某种象征意义。“省中啼鸟”,看起来是描写了景致,其实,是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时世太*,以致衙内清闲。虽是谀词,却不着一点痕迹。
五、六两句,直接写郭给事其人。早晨朝服盛装,恭恭敬敬地去上朝面君,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令向下宣达。他那恭谨的样子,有一个“趋”和一个“拜”字生动地描写出来了。“晨”、“夕”两字,则使人感到他时时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一种令人嘱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看,这里是极扬一笔,为最后点出全诗主旨作好准备。
诗的末两句作了一个急转,从谦恭的语气中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意向:我虽想勉力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还是让我辞官归隐吧!这是全诗的主旨,集中地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的很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酬者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希冀引荐提拔的用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陈套,使人感到别开生面。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jié),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描写壮志难酬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壮志难酬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猛虎行》
年代: 魏晋 作者: 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咏怀》
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昔年十四五,
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
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
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
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
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
噭噭今自嗤。
《洛阳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清*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西江月 遣兴》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蓟中作》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己。——《随园诗话·卷十六》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张籍《酬朱庆馀》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大江歌罢掉头东》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忍把千金酬一笑?——邵瑞彭《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庭满白皑皑。——柳宗元《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酬朱庆馀》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刘禹锡《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陈子昂《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渊明《酬刘柴桑》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王维《酬张少府》
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李白《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杜牧《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
知君独坐青轩下,此时结念同所怀。——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榴花不似舞裙红。——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酬孝甫见赠十首(各酬本意,次用旧韵)
元稹〔唐代〕
宋玉秋来续楚词,阴铿官漫足闲诗。
亲情书札相安慰,多道萧何作判司。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十岁荒狂任博徒,挼莎五木掷枭卢。
野诗良辅偏怜假,长借金鞍迓酒胡。
曾经绰立侍丹墀,绽蕊宫花拂面枝。
雉尾扇开朝日出,柘黄衫对碧霄垂。
一自低心翰墨场,箭靫抛尽负书囊。
*来兼爱休粮药,柏叶纱罗杂豆黄。
莫笑风尘满病颜,此生元在有无间。
卷舒莲叶终难湿,去住云心一种闲。
无事抛棋侵虎口,几时开眼复联行。
终须杀尽缘边敌,四面通同掩大荒。
原宪甘贫每自开,子春伤足少人哀。
巷南唯有陈居士,时学文殊一问来。
每识闲人如未识,与君相识更相怜。
经旬不解来过宿,忍见空床夜夜眠。
开坼新诗展大璆,明珠炫转玉音浮。
酬君十首三更坐,减却常时半夜愁。
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一作酬海南马大夫)
刘禹锡〔唐代〕
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
犹念天涯未归客,瘴云深处守孤城。
酬思黯代书见戏(一作酬牛相见寄)
刘禹锡〔唐代〕
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
少年留取多情兴,请待花时作主人。
酬从侄再看诗本(一作酬从侄借诗本)
王建〔唐代〕
眼暗没功夫,慵来剪刻粗。自看花样古,称得少年无。
酬白乐天刘梦得(一作尹河南酬乐天梦得)
冯宿〔唐代〕
共称洛邑难其选,何幸天书用不才。遥约和风新草木,
且令新雪静尘埃。临岐有愧倾三省,别酌无辞醉百杯。
明岁杏园花下集,须知春色自东来。
酬秘书王丞见寄(一作酬王秘书闲居见寄)
张籍〔唐代〕
相看头白来城阙,却忆漳溪旧往还。今体诗中偏出格,
常参官里每同班。街西借宅多临水,马上逢人亦说山。
芸阁水曹虽最冷,与君长喜得身闲。
冬夜酬范秘书(一作九衢春日酬范秘书)
李频〔唐代〕
九衢行一匝,不敢入他门。累日无馀事,通宵得至言。
命嗟清世蹇,春觉闰冬暄。翻覆吟佳句,何酬国士恩。
酬吴之问见赠(一作酬吴处士。一作寄朱庆馀)
**〔唐代〕
已当鸣雁夜,多事不同居。故疾离城晚,秋霖见月疏。
趁风开静户,带叶卷残书。荡桨期南去,荒园久废锄。
1、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2、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4、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8、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0、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11、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2、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13、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14、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15、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16、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8、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1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20、父母德高;子女良教。
2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22、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23、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2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2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26、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
27、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28、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
29、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0、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1、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3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33、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34、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5、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36、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37、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8、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39、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40、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4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42、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43、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44、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4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46、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7、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4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49、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50、父之美德,儿之遗产。
51、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
52、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解释】
簟:竹*。
月华:月光。
看:估量。
赊:迟。
向来:前时。
【翻译】
又长又大的竹子最早迎到风,空城笼罩在淡淡的月光当中。银河中一只秋雁飞过,许多人家都在夜里捣衣。照节气看来应该是晚秋了,心里想着写诗酬答,睡得晚了。刚才吟诵你的,不知不觉到了鸦噪天明的时候。
【赏析】
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末两句赞扬友人寄赠的诗章,感情真挚,不是一般的套语,表现出他与友人的友谊。全诗结构严谨,清幽淡雅。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第二联“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为名句,主要是列锦示人,无论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还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都用名词,串联迭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幽怨凄清的意境,诗味醇厚深长。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的古诗及赏析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的古诗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背景: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刘禹锡从永贞元年贬官朗州司马,至宝历二年冬罢和州刺史,经历约22个年头,估计回到洛阳当跨进第23个年头了。
中心:
作者在诗中不仅表达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
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品析唐诗,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感受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说明:这是七年级“唐诗精华”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沉浸文本,指导朗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进行诗歌的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
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品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趣)引出白居易的诗
二、释题
(讲清“酬”、“初逢”、“见赠”三个词语)
三、品析 朗读
1、让学生自由小声的朗读,初步感知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朗读?(联系课文,阐明理由)
2、从刘禹锡的诗文中,你感觉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有关刘禹锡的诗文)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是什么?
(与白居易赠诗中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对应着讲。)
四、小结
回头总结诗人的心情脉络,注明朗读起伏节奏
(板书)
昂扬乐观
凄凉
伤感苦闷
五、作业超市
1、背诵并默写
2、围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写一段话。
3、课外寻找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体会诗人情感,有感情的朗读。
古诗答题方法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答题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
三、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
(一)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但由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二)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
2.内容特点:
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
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三)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四)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
(五)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六)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父母给予了我们的太多太多,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有哪些关于感恩父母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感恩报答父母的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感恩报答父母的诗句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3、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思母》
4、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5、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6、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7、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8、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
9、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0、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2、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3、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4、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5、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1、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2、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4、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5、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6、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8、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9、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0、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
1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12、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13、无父何?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蓼莪》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5、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2、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3、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谁氏子》选
4、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着
5、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6、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7、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8、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颜之推
9、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10、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王冕《墨萱图》
11、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1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13、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1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1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6、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17、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18、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燕诗示刘叟》
19、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20、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雪的诗句古诗
《李花二首》
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南秦雪》
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苦寒吟》
唐·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喜祖三至留宿》
唐·王维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
不枉故人驾,*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
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带酬答的古诗句
含觥酬的古诗句
带应酬的古诗句
天道酬勤的诗句
壮志难酬的诗句
壮志未酬的诗句
天道酬勤诗句
事业壮志难酬的诗句
李白壮志难酬的诗句
壮志难酬空自怜的古诗句
答人古诗的诗句
表达壮志难酬的诗句
描写壮志难酬的诗句
表示壮志难酬的诗句
描写羞答答的诗句古诗
壮志难酬的诗句霸气
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古诗句
关于天道酬勤的诗句
形容壮志难酬的诗句
描写壮志未酬的诗句
形容天道酬勤的诗句
抒发壮志未酬的诗句
古诗中含答的诗句
酬谢的古诗
酬杨学士的古诗
壮志未酬的豪迈诗句
形容壮志未酬的诗句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古诗句
答谢的诗句
表达壮志未酬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