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洛阳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洛阳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洛阳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洛阳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洛阳牡丹的唯美句子(精选85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句子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牡丹的唯美句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牡丹花被誉为“花中之王”,色香双绝。走进园区,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花香沁人肺腑,让人心旷神怡,令人陶醉。
2、四月初的河南,也已柳绿花红,春光明媚。园内的桃花,樱花也已绽放,可是处处的牡丹花坛却还是含苞待放,导游说在四月中旬是牡丹的盛开期,而我们此时只能观赏大棚里早开的牡丹了。
3、展厅,摆放着开得娇艳的各种牡丹花,大棚内的一盆盆牡丹也开得不错,亲眼目睹,姹紫嫣红的牡丹花真的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花中骄子。
4、花开富贵,洛阳牡丹正是时节,刚一落地到洛阳,一股新鲜空气泌人心田,在公园里跑跑步,打打拳,不亦乐乎,这里没有在城市生活的紧迫感,气温好,真是天美,人美,花美,水清,树绿,荡人心怀。
5、牡丹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牡丹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牡丹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6、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7、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牡丹是*传统的著名花卉。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盛名,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9、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甚丰,已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九大色系一千一百多个品种,以及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绣球型、皇冠型、金环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十种花型。
10、牡丹花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牡丹五彩缤纷的色泽,有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争奇斗艳,更有一些牡丹珍稀品种,像绿色的牡丹“绿萼”,黑色的牡丹“冠世黑玉”,更有那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魏紫”,一朵花上两种颜色的“二乔”更加叫绝……
1、百花园中,婷婷玉立的牡丹仙子,居高临下,面容和祥,采集起众花之灵气,向人间播撒着祥云福音。
2、牡丹脂粉艳丽,明明净净,不为尘染:有醉人的娇红,有冷艳的素白,有恬静文雅的淡黄,有贵气逼人的雅紫。无论哪一种,都远胜于那些逐水飘零的杏白桃红。
3、牡丹是被当作富贵的象征膜拜的,而在洛阳牡丹城见到的却是如此与众不同的牡丹,并因她的傲气和纯洁宽容的品性而卓然不群。
4、牡丹的雍容华贵使它成为了“富贵者”,花开时节撑起的硕大的花冠,一团团,一簇簇,热烈奔放而不招摇,深沉内敛而不含蓄,牡丹的国色天香,牡丹的花开“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令人陶醉令人震撼的美,给千里之外的游人以遐思,却又给千里之至的游人以叹惋。牡丹代表富贵,却不是像世人想想的那样是谄媚的象征。
5、喜欢牡丹花,不仅因为她高贵艳丽,还因为牡丹花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给我带来很多的快乐。每到开花时节,牡丹就开着雍容华贵娇俏艳丽的花朵。
6、牡丹花开,从容华贵,气质天成,如洛神出水,一顾倾城,一瞥惊鸿,让人不禁想起《诗经》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绝美句子来。
7、走在洛阳牡丹花公园里,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慕洛阳牡丹的名声赶来观看,大家拿着相机,都想把这出水芙蓉般的牡丹永远记录下来,流传千古。
8、成千上万多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牡丹,在草地上拼成了五颜六色的“洛阳牡丹甲天下”几个大字,坐在缆车上,地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唯有着用牡丹拼成的几个大字最为显眼,我不禁拿起照相机,把这最美好的一刻永远保存下来,我拿起笔流泻下一时的感想:洛阳的牡丹,是有生命的,是独一无二的,是无人能比的。
9、雍容华贵的牡丹就像刚从华清池沐浴而出的杨贵妃,光艳而妩媚。“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不善逢迎的李白竟被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花容月貌而打动,可谓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牡丹总领群芳,也难怪人们看到盛开的牡丹就会想起杨玉环来。
10、牡丹花没有梅花那样坚强,没有菊花那样楚楚动人,但它依然非常自信,它生长在百花齐放的春天,和其它花儿们争奇斗艳。之所以牡丹是我们的花中皇后,是因为它有勇于挑战的精神,才会成为花中皇后,它有一个信念,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要赢,不能输。
11、牡丹和人一样,有贫贱的也有高贵的,又漂亮的也有丑陋的,有*常的也有稀有的和伟大的,但是,只要你努力了,不管你出身贵贱,不管以相貌美丑,你都会成为百花中,众人中最璀璨的金星!
12、徜徉在牡丹丛中,领略花的从容,将牡丹的芳姿定格在相机中,成为永久的记忆。昔日里赏花只是走马观花,远远的欣赏,而今却是零距离的亲切。贪婪的嗅着牡丹花的芬芳,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但愿人们像牡丹花一样,尽情的怒放,芳姿夺尽人间秀,散发出醉人的馨香,生活的更加富裕安康。
13、这边,火热的“脂红”,浓胭重彩,昂首挺胸,彰显出富贵与端庄。不禁想起刘禹锡那脍炙人口的诗句:“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真是花运旺,国运强。
14、牡丹园里的游人各个春风拂面,衣着入时,悠闲的欣赏着姹紫嫣红的牡丹,这满园的人间春色,洋溢着幸福与和谐,抒写着盛世的繁荣与昌盛。
15、雨中的牡丹,高贵如百合,纯洁如净莲,如此高贵纯洁的牡丹自盛唐就被视若富贵的象征,殊不知牡丹曾拒绝武则天触犯龙颜也不为之吐露芬芳。也正因如此,才繁衍除了这闻名遐迩的洛阳牡丹城。
16、牡丹的品格凝聚在它不畏权贵敢于拒绝之中,那是一种令人景仰和崇尚的精神,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做人亦如牡丹般,不因外界的干扰而改变自己的个性和品格,而不应因哗众取宠而失掉原来的自己。
17、牡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种高贵的性格,没有一朵花为谁而开,没有一片叶为谁而展,它只为保持自己的清高。
18、那几株白色的牡丹,却不愧为牡丹王的称谓。看那伸向高天的钢枝铁骨,给你的是苍劲的骨感震撼。他高雅的身姿舒展的傲骨无暇的面孔,让你感到自己的卑微,感到他的霸气,感到她的高雅,让你不敢直视,失去了侵犯的勇气。学*绘画的朋友,难道这不是一幅绝无仅有的经典的《泼墨牡丹》?
19、牡丹花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花。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格外显眼。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粉红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白色镶在边缘;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浓妆淡抹吧,它又显得那样清新雅致。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无法称赞这“花中之王”的。
20、花园里姹紫嫣红,牡丹花害着衿持,慢慢地开出了花朵,满园的春色,关不住牡丹的婀娜娉婷,姹紫嫣红。那是怎样的花啊?那花瓣大而不润,花型大而不香,却掩不了它的倾国倾城闭月羞花,层叠的花瓣里漫浸着它的雍容华贵。
1、瞧,这牡丹,真像一队队害羞的少女:红的如鹤顶丹霞,白的似霜魂雪魄,又像轻俏的鹭羽。还的那黄的花、粉的花、紫微微的花,煞是惹人怜爱。
2、豆绿的花瓣绿如翡翠,和绿叶融为一体。如果你不细看,就分不清哪个是花,哪个是叶。再看那“青龙”(牡丹的一种)卧墨池,更令人叫绝。在墨绿色的花瓣中央,它张牙舞爪,好不威风。
3、4月的花园一派繁华似锦的景象,各色的花儿意相开放。粉嘟嘟的樱花禁不住游客的赞美害羞地低下了头,金黄的榆叶梅似繁星点点在绿叶丛中调皮地眨着眼睛,红色的碧桃密匝匝的跳跃在绿树丛中,毫不掩饰她那份火热与激情。看那紫荆,粉红色的小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地缀满了整个枯黑的树干,那份壮观让你不得不感叹生命的魅力。红色的炸浆草似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喜爱,五颜色六色的格桑花更是在风中摇曳??
4、然而,这些美景在牡丹面前全都黯然失色了,此时此刻,这个园子里最美的莫过于她了——她时尔洁白无瑕,仿佛染尘世的仙子;时尔热情奔放,就象十七八岁的少女有着让人嫉妒的青春和活力;时尔温柔多情,一副含情默默娇羞的模样;时尔小巧玲珑、俊俏秀丽,仿佛邻家女孩般调皮可爱;最最让你叹为观止的则是她那份雍容华贵,硕大的花盘,多变的花型,多层交错的花瓣儿,艳丽的色泽,沁人的芳香——驻足在她面前,不由你不沉醉,不由你不瑕想??
5、在这一望无际的花海上,牡丹仙子披红挂绿婀娜多姿。微风拂过,“波涛”翻滚,游人们仿佛置身于五光千色的海洋中。
6、园中牡丹红得艳,紫得浓,黄得嫩,白得纯,绿得翠,粉得娇,各有各的特色。
7、牡丹盛开,妮紫嫣红。数也数不清的牡丹花,各展芳容,争奇斗艳,色彩缤纷,如同花海一样。
8、各种各样的牡丹,一丛丛.一簇簇,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刚绽开,有的迎风怒放,五颜六色,干姿百态,好看极了。
9、那红色的牡丹花,沉甸甸的头,羞答答地低着;那微微绽开的花瓣宛如排红的口唇。那神情既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又像为我们对它的啧啧称赞而感到羞怯。
10、你看那姚黄(牡丹的一种),如同用黄金铸造而成,亭亭玉立在绿叶之上,犹如一位头戴金冠、身披绿衣的皇后。
1、在牡丹池中心,那灼灼如火的洛阳红、玉骨冰心的夜光白、端庄秀丽的魏紫……那一簇簇娇贵的品种,簇拥着一位炯娜多姿高达5米的少女塑像,那就是牡丹仙子。啊!牡丹仙子,千百年来,你以自己不屈的品格、高傲的气节,博得人们赞颂,今天你站在万花丛中,更为家乡的春天增添了光彩。我徜徉在流光滋彩的牡丹王国,如痴如醉,仿佛里身于仙境之中。
2、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最绿的牡丹是“豆绿”,它的颜色*似叶绿;最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数“魏紫”,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它的颜色*似**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是粉里透蓝;最佳的间色牡丹是“二乔”,它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3、牡丹是洛阳的骄傲,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她折服,她无愧于“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我爱牡丹,爱她的娇媚,也爱她的高贵;爱她的典雅,也爱她的多姿;爱她的艳丽,更爱她的热情……
4、牡丹有谷雨花,富贵花和花中之王的`美称,她被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牡丹还是我国的国花。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国色倾城人竞涌,欢声笑语赞牡丹。‘‘不错的,牡丹不但花型大,花姿美,花期长,而且牡丹花还具有护肤美容的功效。牡丹的根被称为丹皮,是名贵的药材,有抗菌的作用呢!牡丹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性花朵,而且还是一种高贵的药材。李时珍也在书中提到了牡丹花,它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有许多种利用价值。
5、瞧,牡丹花的叶子跟菊花叶的形状及为相似,就像张开的手掌,周围长满一个个细小的锯齿。牡丹花花朵又大又美,粉红的花瓣重重叠叠,中央还吐出了鹅黄色的花蕊,显得艳丽动人。一阵风拂过,牡丹花散发出一阵阵迷人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牡丹花在绿叶的拍子下翩翩起舞,如同一位仙女在人们面前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舞姿,让人们尽情地观赏,尽情地享受。
6、清明前后,牡丹花就全开了。你看,一层一层的花瓣从内向外张开,花非常大。有粉色的,有白色的,还有红黄相间的。这些花有的是半开的,有的是微开的,有的是全开的,但是它们的花心都是黄色的,像黄色小仙子躺在温暖的花床上。从远处看,到处都是花,一朵一朵的真漂亮。*看时,就会看见一群蜜蜂忙忙碌碌钻在花丛中采蜜。
7、我看见了“白雪塔”,仿佛看到了一座白白的雪塔,上面堆满了积雪,这时,在我眼前,满山遍野都是积雪,慢慢的,我陶醉在那美丽的“白雪塔”。后面我又看到了白配粉红的花,这朵花一边是白一边是粉红,像个花姑娘。我又看见了紫色的牡丹花,我最喜欢紫色,所以我和它拍了很多照片。各种各样的牡丹花,有着它们美丽,没有一朵牡丹花是相同的,每多牡丹花都有它们的优缺点,有的很臭,有的很香。
8、牡丹花象征和*、幸福、繁荣、昌盛、富贵
9、一进大门我就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我放眼望去,看见一朵朵数不胜数、品种繁多的牡丹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一朵有一朵的特点。它们好像在争奇斗地比美。
洛阳是我国六朝古都,在隋唐极盛时期,这里的宫殿台阁,穷极华丽,苑囿庭宅,犹如仙境。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居住,或漫游过,留下很多光辉诗篇,因此古都洛阳又有 “诗都”之称。下面整理了有关洛阳的40句诗句,请欣赏。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4、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6、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7、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8、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莺梭》
9、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孟郊《洛桥晚望》
10、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11、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陈子良《游侠篇(一作侠客行)》
12、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珍》
13、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韩愈《梨花下赠刘师命》
14、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5、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6、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李白《北上行》
17、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18、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王维《洛阳女儿行》
19、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
20、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21、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沈佺期《岭表逢寒食》
22、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3、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4、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白居易《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25、洛阳寒食苦多风,扫荡春华一半空。——吴融《途中阻风》
2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27、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陈允*《怀潘鄮屋》
28、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29、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30、文采春花洛阳苑,精神秋隼华峰巅。——方回《次韵谢*心胡祠监见惠生日五首》
31、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32、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33、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邵雍《春游五首 其四》
34、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李白《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君马黄》
35、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李颀《送刘方*》
36、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三湘有怀》
37、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杜甫《天边行》
38、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白居易《母别子》
39、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李益《上洛桥》
40、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于武陵《过洛阳
一、洛阳牡丹甲天下
洛阳牡丹甲天下,
七大古都甲洛阳。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使游人带笑看。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似洛川神女作,
千姿百态破朝霞。
此花可令转化钧,
一风一雨万物春。
富贵风流拔等伦,
百花低首拜芳尘。
落及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阅尽大千春世界,
众香国中最可爱。
雍容华贵国色香,
独领群芳迎朝阳。
竟夸天下无双绝,
独立人间第一香。
万花丛中最鲜艳,
国花独领众芬芳。
洛阳地脉花最宜,
牡丹尤为天下奇。
二、赞洛阳牡丹
千年帝都牡丹盛,
倾城花海京城动。
雍容华贵似美人,
千姿百态惹人醉。
赤橙黄绿青蓝紫,
百花怒放红为主。
唯有牡丹真国色,
洛阳地脉花宜载。
三、牡丹之歌
四月季节,遍地芬芳,牡丹倾城,雍容华贵,美艳绝尘,真乃国色。
艳压群芳,气质天成,洛神出水,一瞥惊鸣,一城之人,皆若狂喜。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孟郊《洛桥晚望》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陈子良《游侠篇》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韩愈《梨花下赠刘师命》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李白《北上行》
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 ——沈佺期《岭表逢寒食》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白居易《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洛阳寒食苦多风,扫荡春华一半空。——吴融《途中阻风》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陈允*《怀潘鄮屋》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文采春花洛阳苑,精神秋隼华峰巅。——方回《次韵谢*心胡祠监见惠生日五首·五朝遗老冠时贤》
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邵雍《春游五首·人间佳节唯寒食》
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李白《君马黄》
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李颀《送刘方*》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杜甫《天边行》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白居易《母别子》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李益《上洛桥》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
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伤友》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王维《洛阳女儿行》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韦庄《秦妇吟》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李白《古风其十九·西上莲花山》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元好问《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欧阳修《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李白《赠张相镐其二》
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李白《扶风豪士歌》
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相思定何许?沓在洛阳西。——李白《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杜甫《诸将五首》
甘英穷西海,四万到洛阳。——杜牧《郡斋独酌》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杜甫《遣兴五首》
描写洛阳牡丹的优美句子 1、牡丹花被誉为“花中之王”,色香双绝。
走进园区,一阵微风吹过,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花香沁人肺腑,让人心旷神怡,令人陶醉。
2、四月初的河南,也已柳绿花红,春光明媚。
园内的桃花,樱花也已绽放,可是处处的牡丹花坛却还是含苞待放,导游说在四月中旬是牡丹的盛开期,而我们此时只能观赏大棚里早开的牡丹了。
3、展厅,摆放着开得娇艳的各种牡丹花,大棚内的一盆盆牡丹也开得不错,亲眼目睹,姹紫嫣红的牡丹花真的是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花中骄子。
4、花开富贵,洛阳牡丹正是时节,刚一落地到洛阳,一股新鲜空气泌人心田,在公园里跑跑步,打打拳,不亦乐乎,这里没有在城市生活的紧迫感,气温好,真是天美,人美,花美,水清,树绿,荡人心怀, 5、牡丹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
牡丹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
牡丹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6、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
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
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7、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花开时节,洛阳城花海人潮,竞睹牡丹倩姿芳容。
牡丹是中国传统的著名花卉。
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盛名,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
9、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甚丰,已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等九大色系一千一百多个品种,以及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桂型、绣球型、皇冠型、金环型、千层台阁型、楼子台阁型等十种花型。
10、牡丹花颜色各异,花朵硕大,花瓣肥厚,花蕊也非常多。
牡丹五彩缤纷的色泽,有红色的、电影的、白色的、粉色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粉的似霞,白的似玉,争奇斗艳,更有一些牡丹珍稀品种,像绿色的牡丹“绿萼”,黑色的牡丹“冠世黑玉”,更有那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魏紫”,一朵花上两种颜色的“二乔”更加叫绝…… 望及时采纳
描写洛阳的诗词名句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洛阳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唐·刘克庄《莺梭》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王绩《野望》
6、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
7、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唐.刘禹锡
8、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唐.欧阳修
9、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唐.韩愈
10、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唐·韩愈《李花二首》
11、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唐.王建
12、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唐.韦庄
13、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白居易
14、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宋)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
16、洛阳春日最繁花,红绿荫中十万家。宋.司马光
17、何人不爱洛阳花,占断城中好物华。清.刘灏
18、曾为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唐.欧阳修
1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唐.武元衡
2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21、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唐.欧阳修
22、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唐.王维
2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唐.李益
24、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唐.李颀
25、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唐.李贺
26、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唐.李白
27、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在三湘。唐.贾至
28、今我不乐思洛阳,身欲奋飞病在床。唐.杜甫
29、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唐.崔颢
30、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唐.陈子昂
31、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唐.李白
32、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宋.王安石
33、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34、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唐.吴均
35、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晋.萧衍
36、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唐.谢珧
37、悠悠远行归,经春涉长道。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唐.崔颢
38、洛阳三月梨花飞,秦地行人春忆归。唐.崔颢
39、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唐.江左
40、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唐.白居易
41、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唐.白居易
42、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三国.曹邺
43、洛阳之兴衰,天下治乱之喉也。宋.李格非
44、惶惶祖宗业,永怀河洛间。宋.陆游
45、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周易》
46、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唐.卢照邻
47、欲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司马光
48、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三国魏.曹植
49、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唐.于邺
洛阳纸贵的典故
*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洛阳纸贵的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释】
比喻作品有价值,广为流传。洛阳纸贵,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出处】
《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典故故事
在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叫左思,他曾做一首《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然而,左思写成《三都赋》却是历经很多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这篇《三都赋》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
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父亲左雍从一个小官吏慢慢做到御史,他见儿子身材矮小,貌不惊人,说话结巴,倒显出一副痴痴呆呆的样子,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他父亲请人教他书法、弹琴,成绩都不太好。及至左思成年,左雍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呢。”
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当他读过东汉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西京赋》,虽然很佩服文中的宏大气魄,华丽的文辞,写出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可是也看出了其中虚而不实、大而无当的弊病。从此,他决心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写一篇《三都赋》,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
为写《三都赋》,使得笔笔有着落有根据,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人情的资料,大量的书、资料、堆满了屋子。收集好后,他闭门谢客,开始苦写。他在一个书纸铺天盖地的屋子里昼夜冥思苦想,常常是好久才推敲出一个满意的`句子。经过十年,这篇凝结着左思甘苦心血的《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可是,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他却受到了讥讽。当时一位着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着名文学家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他还请来着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的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刘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的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的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晋代左思作《齐都赋》一年始成。复以十年之久,作《三都赋》。在其舍中院内,以及茅厕皆置纸笔,偶得佳句,当即录之。自认所学不多,便求为宫禁藏书郎。其赋成后,仍未获士人青睐。左思自认其作不逊于汉时班固与张衡,恐一人之褒贬而遭埋没。便请文学家张华过目,张华阅后,咸认为佳作,可媲美班张之文。复请教当时名士皇甫谧,谧观后欣然为之作序,自此名声大噪。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皆争相传抄《三都赋》,遂使纸价上扬,为此而贵。“洛阳纸贵”一时成了佳话。
新华社记者王丁、桂娟、双瑞
来到洛阳城,记者听到一个“河洛郎”——台湾摄影师梁玄的寻根故事。
寻根的人很多,像梁玄这样着迷的极少。他放弃了台湾的工作,在洛阳逗留达半年之久,每天流连于各种历史古迹间。一度,他扎个帐篷住在周山王陵,甚至独自在洛阳过春节,只为体会唐诗中关于过年的描述。
“我想寻找内心的故乡。”这名80后摄影师说,他在洛阳找到了根。脚踩汉魏故城的那一刻,他强烈意识到,自己就是血脉里流淌着乡愁的河洛郎。
“河洛郎”,一个承载着沉重历史和浓浓乡愁的称呼。历史上,那些因战乱、灾荒等原因从中原地区南迁的*,以这种称谓宣告自己“从何处来”。直到今天,生活在中国福建和台湾等地,以及海外的客家人,仍自称“河洛郎”。
“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不断把中原腹地先进的河洛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区域。这既是种群的扩散,也是文化的衍播过程,中华文明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由此大幅提升。”河洛文化研究者徐金星说。
在洛阳市伊滨区的万安山中,一个面积约2*方公里的客家小镇正在规划建设,目标是打造根亲地标和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此处,是汉魏晋洛阳故城正南之门户——大谷关遗址所在地。
“盟津达其后,大谷通其前。”东汉名篇《二京赋》如此描述。大谷关又名太谷关,自古为南出洛阳城的交通要道。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晋元帝率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建康,这是中原*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对他们来说,出了大谷关就意味着离开了故乡。历史上,一批批客家先民从这里出城,踏上漫漫迁徙之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祖籍福建、生长在台湾的梁玄北上寻根,在洛阳不仅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心安,还产生了奇妙的故地神游之感。
“来到洛阳有一种熟悉感,好像很久以前在这里生活过。”梁玄兴奋地说,“在汉魏洛阳故城、汝阳县云梦山及云梦洞中,我找到了与内心的连结,感受到脑海中的意象。”
西晋末年中原*南迁,涉及人口*百万,他们大多移居在长江中下游,也有少部分人抵达闽、粤,成为当地第一批客家先民。唐朝安史之乱,北方居民再次南下避难。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大批中原人口又迁居江南……
原洛阳市隋唐城遗址管理处处长王丽娟介绍,南迁的*心怀故国之思,感叹“客居”他乡,于是催生了客家民系。
历史上的中原人口大迁徙,产生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民间以北方故地之名命名新驻地,比如,来到闽南泉州的中原人把当地一条河起名“洛阳江”,江上所修之桥叫“洛阳桥”;二是官方用北方地名侨置州郡,比如豫州、襄阳郡等。
记者了解,在建的大谷关客家小镇有个展厅叫“天下洛阳”,意在通过各地与洛阳有关的名字,唤起河洛郎的记忆,体验穿越千年回到老家的感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记者了解,*年来,越来越多的“河洛郎”从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回到洛阳、回到中原寻根谒祖。
“因为失根而来洛阳,因为找到根而不愿离开。”梁玄说。
洛阳是我国六朝古都,在隋唐极盛时期,这里的宫殿台阁,穷极华丽,苑囿庭宅,犹如仙境。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居住,或漫游过,留下很多光辉诗篇,因此古都洛阳又有 “诗都”之称。下面整理了有关洛阳的40句诗句,请欣赏。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4、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6、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7、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8、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刘克庄《莺梭》
9、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孟郊《洛桥晚望》
10、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11、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陈子良《游侠篇(一作侠客行)》
12、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珍》
13、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韩愈《梨花下赠刘师命》
14、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5、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6、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李白《北上行》
17、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18、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王维《洛阳女儿行》
19、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
20、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21、岭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洛阳新甲子,何日是清明。——沈佺期《岭表逢寒食》
22、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3、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4、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白居易《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25、洛阳寒食苦多风,扫荡春华一半空。——吴融《途中阻风》
26、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宋之问《始安秋日》
27、洛阳才解佩,过眼忽秋分。——陈允*《怀潘鄮屋》
28、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范云《别诗二首·其一》
29、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30、文采春花洛阳苑,精神秋隼华峰巅。——方回《次韵谢*心胡祠监见惠生日五首》
31、清明才过已到此,正见洛阳人寄花。——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
32、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33、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邵雍《春游五首 其四》
34、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李白《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君马黄》
35、洛阳草色犹自春,游子东归喜拜亲。——李颀《送刘方*》
36、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三湘有怀》
37、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杜甫《天边行》
38、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白居易《母别子》
39、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李益《上洛桥》
40、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于武陵《过洛阳城》
形容洛阳的句子
描写洛阳的句子
洛阳的诗句
洛阳诗句
赞美洛阳牡丹的句子
用洛阳纸贵写个句子
赞美洛阳的优美句子
带洛阳的诗句
洛阳的古诗
洛阳的诗词
关于洛阳的诗句
与洛阳有关的诗句
有关洛阳的诗句
关于洛阳牡丹优美句子
描写洛阳的诗
描写洛阳的诗句
描述洛阳的名句
形容洛阳的诗句
带洛阳的古诗句
洛阳八月诗句
归洛阳的古诗
写洛阳的诗词
l洛阳的古诗
关洛阳的古诗
说洛阳的古诗
夸洛阳的古诗
下洛阳的古诗
赞美洛阳的诗句
洛阳城诗句
跟洛阳有关的诗句
关于年的古诗和对**全集
山行的故事古诗的故事
含有今昔的古诗词
别离父母的古诗词
有舟的相思古诗
冬天的太阳美的古诗
日本春天的古诗
古诗中的物理道理
三首描写山水的古诗简单配画
带有娆的古诗
关于少年强国的古诗
古诗五歌的注音
描写菊花的自创古诗大全
描写在阳光下闪耀的古诗
描写铁树果子的古诗词
囍雪的古诗
有关父a的古诗
小学生适合积累的古诗词简短
期盼中状元的古诗
四首与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
赞美祖国的古诗42字
关于儿童的古诗词所见
古诗中用到想象的手法
杜甫在羌村的古诗
一首关于月亮的古诗吗
爱上古诗雪的古诗词
关于秋天的古诗画出来
夸赞才华抱负的古诗
对祖国美景的古诗
古诗描述搬迁的的感悟
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