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笛箫的诗句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笛箫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笛箫的诗句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笛箫的诗句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笛声的古诗句
*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笛声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塞上听吹笛》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高适。其全文古诗如下: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从军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吕岩。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梦中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古诗词全文如下: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译文】
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这是受了杜甫《绝句》诗的影响。
《登快阁》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江上》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吕岩《牧童》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黄庭坚《牧童诗》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欧阳修《梦中作》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老子*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答之》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陆游《关山月》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春夜闻笛》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黄庭坚《登快阁》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杜甫《洗兵马》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曹雪芹《咏白海棠》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陈亮《梅花》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征的军队要启航了。这一走,他们的身躯将要永远留在异国战场了。
身戴铠甲,手拿长枪,顶着无情的太阳,走过了一座座
无名小城小镇,也翻越一座座荒岭,依旧是那整齐的步伐,行进着。不准叫苦,也不准叫累,那将是每一位将士的基本准则。
走着走着,便到了一场沙漠当中。一望天际的沙漠啊,是怎样的无情而丰富。多少行军队曾在这儿走过,最终也只是沙漠里的一粒沙子而已。
是夜,孤独又寂寞,战士们在受降城边安下了营,望着那阖亮的明月,也只能望也不望,不让自己想起远方的.家与故乡。忽然间,也不知哪里传来阵阵芦笛,那声音啊,既悲伤又悠扬,看营的战士血红的眼眶,思念却从不流泪。
笛声还不断,这是一个怎样使战士集体失眠的笛声啊。多么的冷清又悲伤。
笛声充满着整个沙漠,好像不止有战士们,还有他们的亲人,故乡……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②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唐时为防御突厥而筑的边地要塞,在今甘肃省灵武县。②回乐峰:指回乐县境内的烽火台,在受降城附*。③芦管:乐器名,军中多用之。
9.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4分)
10.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诗歌前两句写了大漠在像霜一样洁白的月光的照耀之下白光一片的夜间景象。或者答“似雪”大漠“如霜”月*。或者回答大漠月夜图。(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①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②对偶 ③上句仰观,下句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突出了大漠和月色的白光一片,寒气侵人,描绘了边地的寥廓和苦寒; ④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2分,答对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10.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2分,能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诗句展开分析思乡之情,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韩缜 凤箫吟》,愿对您有所启发。
《凤箫吟》
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
赏析:
此词是咏芳草、抒离愁之作。上片写离别愁绪。锁离愁三句从词人远行写起,以喑垂珠露点染别情。长行二句复写行人,但望极再写爱姬念远登楼,终日目断劳神之苦况。下片以销魂领起,转写别后相思、期愿。池塘二句言池塘漫步之处,而今芳草无人践踏,定必格外茂盛葱绿,连翠裙也生出妒意,曲折传达爱姬睹芳草而生妒怨的闺愁。恁时三句写词人期望携素手重温漫步花茵之情乐。朱颜二句复写爱姬之叹朱颜因愁思而空自憔悴,竟不及芳草之年年春色长新,借芳意长新反衬朱颜闺怨。最后遍绿野二句将词人与爱姬双挽,惟愿爱侣团圆,趁青春游嬉、陶醉于芳草绿野之中,远行之际故作此旷达语以慰藉爱姬,且以自释离愁,透出未来之欢欣。本词在写作手法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莹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泪。这样,遍野的绿草便成为离愁的化身,而与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伊人别恨密切相连。
ju.51tietu.net编辑推荐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
作品赏析
清代刘熙载论李白的诗说:“太白诗虽若升天乘云,无所不之,然自不离本位,故放言实是法言。”(《艺概》卷二)所谓“不离本位”,就是指有一定的法度可寻,而不是任其横流,漫无边际。《玉壶吟》就是这样一首既有奔放的气势,又讲究法度的好诗。这首诗大约写于天宝三载(744)供奉翰林的后期,赐金还山的前夕。全诗充满着郁勃不*之气。按气韵脉络而论,诗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共四句,主要写愤激的外在表现。开头两句居高临下,入手擒题,刻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他壮怀激烈,孤愤难*,象东晋王敦那样,敲击玉壶,诵吟曹操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壮心”、“暮年”三个词都从曹诗中来,说明李白渴望建功立业,这一点正与曹操相同。但他想到,曹操一生毕竟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而自己却至今未展素志,不觉悲从中来,愤气郁结。三杯浊酒,已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吟咏,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忽然”两字把诗人心头不可自已的愤激之情写得十分传神。四句一气倾泻,至此已是盛极难继。兵家有所谓“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这四句正面书愤,可说是“以正合”,下面别开一途,以流转之势写往事回忆,可说是“以奇胜”。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两句,如异峰突起,境界顿变。诗人一扫悲愤抑郁之气,而极写当初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李白应诏入京,原以为可施展抱负,因此他倾心酬主,急于披肝沥胆,输写忠才。“揄扬”两句具体描写了他在朝廷上的作为。前一句说的是“尊主”,是赞颂皇帝,后一句说的是“卑臣”,是嘲弄权贵。“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形象地写出了他受皇帝宠信的不同寻常。“飞龙马”是皇宫内六厩之一飞龙厩中的宝马。唐制:学士初入,例借飞龙马。但“数换飞龙马”,又赐珊瑚“白玉鞭”,则是超出常例的。以上六句字字从得意处着笔。“凤凰”两句写*步青云,“揄扬”两句写宏图初展,“朝天”两句写备受宠渥。得意之态,渲染得淋漓尽致。诗人骋足笔力,极写昔日的腾踔飞扬,正是为了衬托时下的冷落可悲,故以下便作跌势。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被汉武帝视作滑稽弄臣,内心很苦闷,曾作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史记·滑稽列传》)后人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晋王康琚《反招隐诗》)之语。李白引东方朔以自喻,又以谪仙自命,实是出于无奈。从无限得意,到大隐金门,这骤然突变,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世人不识”两句,郁郁之气,寄于言外,与开头四句的悲愤情状遥相接应。以上八句为第二段,通过正反相照,诗人暗示了在京横遭毁诬、备受打击的不幸。忠愤节气,负而未伸,这也许就是诗人所以要击壶舞剑、高咏涕涟的原因吧!
第三段四句写诗人自己坚贞傲岸的品格。“西施”两句是说自己执道若一,进退裕如,或笑或颦而处之皆宜,这种态度别人效之不得。辞气之间,隐隐流露出傲岸自信的个性特征。当然,诗人也很清楚他为什么不能施展宏图,因而对朝廷中那些妒贤害能之辈道:“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这两句化用《离骚》旨趣,托言美人见妒,暗寓士有怀瑾握瑜而不见容于朝的意思,蕴藉含蓄,寄慨遥深。
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说:“气本尚壮,亦忌锐逸。”(《谈艺录》)书愤之作如果一味逞雄使气,象灌夫骂座一般,便会流于粗野褊急一路。李白这首诗豪气纵横而不失之粗野,悲愤难*而不流于褊急。开头四句入手紧,起势高,抒写胸中愤激之状而不作悲酸语,故壮浪恣纵,如高山瀑流,奔泻而出,至第四句顿笔收住,如截奔马,文气陡然腾跃而起。第五句以“初”字回旋兜转,笔饱墨酣,以昂扬的格调极写得意,方以为有风云际会、鱼水顾合之美,笔势又急转直下,用“大隐金门”等语暗写遭谗之意。最后以蛾眉见妒作结,点明进谗之人,方恃宠贵盛,自己虽拂剑击壶,慷慨悲歌,终莫奈之何。诗笔擒纵结合,亦放亦收,波澜起伏,变化入神,文气浑灏流转,首尾呼应。明代诗论家徐祯卿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做到“气如良驷,驰而不轶”。(《谈艺灵》)李白这首诗是当之无愧的。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游子吟古诗。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励志的句子”为您整理精华《韩缜 凤箫吟》,愿对您有所启发。
《凤箫吟》
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
赏析:
此词是咏芳草、抒离愁之作。上片写离别愁绪。锁离愁三句从词人远行写起,以喑垂珠露点染别情。长行二句复写行人,但望极再写爱姬念远登楼,终日目断劳神之苦况。下片以销魂领起,转写别后相思、期愿。池塘二句言池塘漫步之处,而今芳草无人践踏,定必格外茂盛葱绿,连翠裙也生出妒意,曲折传达爱姬睹芳草而生妒怨的闺愁。恁时三句写词人期望携素手重温漫步花茵之情乐。朱颜二句复写爱姬之叹朱颜因愁思而空自憔悴,竟不及芳草之年年春色长新,借芳意长新反衬朱颜闺怨。最后遍绿野二句将词人与爱姬双挽,惟愿爱侣团圆,趁青春游嬉、陶醉于芳草绿野之中,远行之际故作此旷达语以慰藉爱姬,且以自释离愁,透出未来之欢欣。本词在写作手法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是巧妙地将草拟人化,那清晨芳草之上的晶莹露珠像是她惜别之泪。这样,遍野的绿草便成为离愁的化身,而与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伊人别恨密切相连。
编辑推荐
--《春夜洛城闻笛》
【内容】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已*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凄清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飞呀,飞呀,飞遍了整个洛城。这时有一个远离家乡的诗人还没入睡,他倚窗独立,眼望着“白玉盘”似的明月,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听着这样一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吟了这首七绝。
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并不准备让别人知道他,却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诗人的夸张并不是没有生活的依据,笛声本来是高亢的,又当更深人静之时,再加上春风助力,说它飞遍洛城是并不至于过分的。
笛声飞来,乍听时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细细听了一会儿,才知道是一支《折杨柳》。所以写到第三句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一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使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重新激荡起来。“何人不起故园情”,好象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故园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吗?
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鼓笛笙箫哄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方回《题唐人按乐图》
春蚕得衣耕得食,农功初成各休息,卖酒垆边纷鼓笛,我过一年如一日。——陆游《短歌行·富贵得意如登天》
古原荒庙掩莓苔,何处喧喧鼓笛来。——吴融《野庙》
逢场鼓笛如灰冷,送老虀盐似蜜甜。——范成大《忆昔》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苏辙《蚕市》
酒肉如山鼓笛譟,尘飞不见四达衢。——刘克庄《三和·花篮果担更噭呼》
儿童屡惜峰峦过,将士犹教鼓笛催。——范成大《湘江洲尾快风挂帆》
亲情广阔追随大,鼓笛喧胜嫁娶频。——乐史《咏华林书院》
却思公之文字世莫双,举酒一使长咽慢肌高揭鼓笛腔,万古有作心胸降。——梅尧臣《*山堂杂言》
一身入定千身出,云居不打这鼓笛。——黄庭坚《云居佑禅师烧香颂》
边头刁斗幸小休,棚上鼓笛姑同乐。——刘克庄《观社行》
州县供输罢,追随鼓笛喧。——杜荀鹤《题田翁家》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白居易《春村》
夜寒眠半觉,鼓笛闹嘈嘈。——韩愈《潭州泊船呈诸公》
水庙迎神罢,喧喧鼓笛回。——释文珦《江上人家》
古庙高枫下,迎神鼓笛喧。——释文珦《农父》
烟霞仟佛境,鼓笛鬼神村。——释文珦《野兴》
从来赛社说金渊,鼓笛钲旗隘市廛。——仇远《三月二十六日书所闻》
豪民张灯唤歌舞,鼓笛喧轰夜忘旦。——仇远《元夜叹》
比屋篝车满,深林鼓笛喧。——刘克庄《田舍即事十首·比屋篝车满》
鼓笛谩将厅事聒,谁知里面有人悲。——吴潜《小至三诗呈景回制干并简同官·劝君莫望楚云飞》
忽然鼓笛太*调,便是洞庭闻乐来。——陈著《乙酉正月二十日游慈云三首·数曲清溪山抱回》
耳边鼓笛有自好,忽散而去何吾妨。——陈著《夜饮慈云诸公索诗因成长篇》
家家活计鱼虾市,处处欢声鼓笛楼。——陈著《定海》
镫花三五夜,鼓笛十分春。——陈著《元夕应人求题酒肆镫》
户户祈蚕喧鼓笛,村村乘雨筑陂塘。——陆游《春夏之交风日清美欣然有赋·日铸珍芽开小缶》
山头鼓笛阴沉庙,陌上薪蒸突兀车。——薛能《怀汾上旧居》
幸自车徒小休息,又闻鼓笛闹将迎。——杨万里《阊门外登溪船五首·选甚天时晴未晴》
鼓笛方入破,朱弦微莫听。——苏轼《次韵子由送家退翁知怀安军》
烦恼自无安脚处,从他鼓笛弄浮生。——黄庭坚《题前定录赠李伯牖二首·万般尽被鬼神戏》
独弄参军无鼓笛,右军池里泛渔舟。——黄庭坚《答雍熙光老颂》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苏辙《试院唱酬十一首·次前韵三首》
已谙江上肴蔬薄,莫笑衙前鼓笛哗。——苏辙《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韵三首之三》
鼓笛简介
鼓和笛。 指鼓笛曲。 乐器声。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方回《闻笛叹》
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苏轼《李委吹笛》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浊酒卷荷倾。早洗尽、筝声笛声。——马熙《太常引·园中风物水中亭》
横笛声转悲,羽觞酣欲别。——钱起《送薛判官赴蜀》
汉军西出笛声哀,胡骑闻之去复来。——戴良《凉州行》
科头举白乱浮客,胡琴羌笛声啾啾。——孙蕡《赠皇甫隐士文远》
笛声方远听,草色正遥看。——邵雍《浩歌吟·忧愁与喜欢》
白玉笛声亲府*,六幺花拍动衣香。——梅尧臣《依韵和春日见示》
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半夜笛声起,临轩桂影敷。——朱翌《宣城书怀》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李群玉《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薛涛《题竹郎庙》
须臾笛声寂无有,出视空庭但星斗。——方回《闻笛叹》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曾棨《敦煌曲》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杜甫《洗兵马》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陆游《关山月》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梅·闲梦远》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杜牧《街西长句》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孟浩然《凉州词》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
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李白《夜别张五》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横吹曲辞·陇头吟》
黄山闻凤笛,清跸侍龙媒。——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刘长卿《过裴舍人故居》
谁将玉笛按凉州,吹彻春风不下楼。——刘翰《闻笛》
向夕孤城分首处,寂寥横笛为君吹。——朱放《江上送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章甫《湖上吟》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王叔承《铁笛歌》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宋伯仁《送庐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谒秋壑贾侍郎》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吕洞宾《题黄鹤楼石照》
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陈献章《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悲歌曲尽故人去,笛响长江月正明。——汪元量《临川水驿》
酒醒瀑布千岩雨,恨满江波一笛风。——周砥《赠昶公》
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馀。——孙子光《榴皮题壁·黄鹤楼中吹笛罢》
黄鹤楼前铁笛鸣,时惊嘹唳两三声。——朱瞻基《潇湘八景画·*沙落雁》
黄鹤楼中玉笛,看花吹彻春声。——管讷《题墨梅送友人》
和我君山莫邪笛,与尔同登黄鹤楼。——杨维桢《筚篥吟》
黄鹤楼空馀铁笛,青牛人远剩瑶编。——钟仕杰《超真观·其二》
黄鹤楼头玉笛吹,无缘得见蓝桥妪。——张凤翔《红梅》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晏几道《南乡子·新月又如眉》
牧童吹笛枫叶里,疲牛倦马眠夕阳。——陈孚《河间府》
枫叶凉波江舫笛,梅花细雨寺楼钟。——易顺鼎《梦游仙·其十》
但得有牛横短笛,一蓑春雨自农桑。——方岳《田头·秧田多种八月白》
读书夜倦灯影暗,屋外笛声何处来。——方回《闻笛叹》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范成大《鄂州南楼》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朱淑真《中秋闻笛》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纳兰容若《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杜甫《吹笛》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王安石《江上》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赵嘏《长安晚秋》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慎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李煜《木兰花·晓妆初了明肌雪》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笙箫围丑妓,牢醴祀淫巫。——陈孚《安南即事》
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苏轼《芙蓉城》
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苏轼《芙蓉城》
海仙楼塔晴方出,江女笙箫夜始吹。——白居易《重题别东楼》
日长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辛弃疾《出塞·春寒有感》
鼓笛笙箫哄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方回《题唐人按乐图》
不于乌鹊桥边见,定向笙箫鹤上逢。——苏泂《次韵九兄秋吟五首·不于乌鹊桥边见》
尚想来游处,笙箫中夜闻。——尤袤《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参云亭》
髣髴笙箫声,徘徊鸾鹤翼。——尤袤《张公洞》
掩抑笙箫,铿谹金石。——《先蚕六首·掩抑笙箫》
新声为侑,笙箫会举。——《大观祀武成王一首》
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秋月春花出肝肺,新词丽曲入笙箫。——杨万里《送周元吉显谟左司将漕湖北三首·又见周郎携小乔》
草堂衣钵风骚将,花屋笙箫造化工。——杨万里《寄谢蜀帅表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卧雪先生冰雪胸》
饯饮东坡月三更,中觞忽闻笙箫声。——杨万里《檃栝东坡鉼笙诗序》
空山学仙子,妄意笙箫声。——苏轼《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绝巘。——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何时共乐升*事,风月笙箫一夜间。——苏轼《鹿鸣宴·连骑匆匆画鼓喧》
何时共乐升*事,风月笙箫坐夜闲。——苏轼《鹿鸣宴·连骑思思画鼓喧》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酴醾不争春》
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苏轼《瓶笙诗》
笙箫无复闻,黄土化珠翠。——梅尧臣《同江邻几龚辅之陈和叔登吹台有感》
慈姥山上瘦龙孙,堪为笙箫奉玉碗。——梅尧臣《送孙学士知太*州》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张耒《夏日杂兴四首·隔墙泉下是东溪》
笙箫谁家楼,语笑月中市。——张耒《次颍川》
付与笙箫三万指,*分彩舫聒湖山。——陈造《都下春日》
棨戟前驱留住月,笙箫後备带行春。——范成大《次韵太守出郊》
笙箫上云神欲游,揖我从之骖素虯。——范成大《玉华楼夜醮》
彩舫笙箫吹落日,画楼灯烛映残霞。——王安石《杭州呈胜之》
笙箫震河汉,锦绣烂冠帻。——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
阖部奏笙箫,祝寿处、愿与山齐。——曹勋《长寿仙促拍·绛阙岧峣》
炉烟多,绮罗重,水槛风入笙箫凉。——许志仁《东门行》
带笛箫的诗句古诗
古诗带笛箫的诗句
笛箫的古诗
写箫笛的古诗
含笛和箫的古诗
关于箫笛的古诗
笛箫的古诗词
古诗中带笛箫的句子
带笛箫琴的古诗词
箫的诗句
带箫字的古诗句
关于箫的诗句古诗
带箫的诗句
与箫对应的古诗句
有笛的古诗句
关于箫的诗句
吹箫的诗句
笛诗句
有关箫的诗句
吹箫诗句
关于听箫的诗句古诗
笙箫的诗句
有胡笛的诗句古诗
笛的诗句
赞美箫的诗句
带笛的诗句
笛子的古诗句
形容箫声的诗句
描写箫声的诗句
关于吹箫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