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49) 语录(40) 说说(146) 名言(2) 诗词(7k+) 祝福(46) 心语(2)

  • 越调天净沙古诗

  • 越调天净沙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越调天净沙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老树昏鸦: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落着几只在黄昏中栖息的乌鸦。昏鸦,黄昏时的乌鸦。乌鸦是黑色的,黄昏时天光昏暗,从远处看,看不清乌鸦的头脑,所以称昏鸦。

      「赏析」

      本曲描写秋原旅人的'情怀。开头三句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没有动词的并列词把九种不同的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并从中带出奔波在他乡的游子,在景物中又透露出游子的身世。作者并没有写出在古道中骑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但用“瘦马”两字便表现出这是一个家境寒微的人,否则他就不会孤单一个人骑一匹瘦马在西风古道中奔驰。妙在用一个“瘦”字。“夕阳西下”指出游子奔驰在古道上的时间,也给整个画面更涂上一层暮色苍凉的色调。最后一句用“断肠”二字表达出游子愁思的激烈,用“天涯”二字提示出游子离乡的遥远。这首曲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句二十八字,但却雕绘出一幅深有诗情的画面和感动人心的意境。

      「题解」

      这是马致远的一首名曲。写一个飘零异乡的游子在秋日的黄昏思念家乡的情怀。

      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越调】天净沙——马谦斋园亭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马谦斋园亭

      簪缨*上团栾,杖藜松下盘桓,喷玉西风脆管。雪芳亭畔,秋香一树金丸。

      雪中酬王一山

      瑶园树老琼枝,玉奴酒捧金卮,十二阑干倚徙。探梅人至,灞桥诗等多时。

      春情

      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何处莺莺?

      明月楼上有赠

      意中千里婵娟,楼头几度团圆?灯下些儿空便。柳惊花颤,何时长在樽前?

      由德清道院来杭

      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掩青霞,又上西湖去马。放心不下,姚源亭梅花。

      寒夜书事

      月移影落冰池,烟消香护帘衣,枕上佳人未知,雪篝重被,小梅招得春归。

      桃源洞

      苍云朵朵奇峰,翠蓬隐隐仙宫,醉眼帘花儿重?小桃溪洞,刘郎不信秋风。

      春晚

      翠帘不卷钩闲,华堂长见门关,血指频将泪弹。玉人愁惯,杏花楼上春残。

      秋感

      翠萍波底游鱼,碧梧井上啼乌,独立西风院宇。相思何处?芭蕉一卷愁书。

    [阅读全文]...

2022-01-14 17:25:48
  • 有情调的五字古诗

  • 爱情
  • 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风词》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4、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明月上高楼》

    5、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6、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7、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佚名《留别妻》

    8、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9、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10、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11、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李白《独不见》

    12、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班婕妤《怨歌行》

    1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14、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15、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词二首》

    16、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17、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18、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19、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2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1、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李白《独不见》

    22、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23、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4、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

    25、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26、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江淹《古离别》

    27、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王维《西施咏》

    2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29、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30、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阅读全文]...

2022-04-02 19:17:52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

  • 苏轼,阅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

      苏轼一生当中有许多流传的千古诗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古诗,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文: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主题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 ,表面上是恼月照人 ,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貌岸然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阅读全文]...

2022-01-26 04:37:18
  • 双调折桂令古诗词

  • 双调折桂令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双调折桂令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①,图画天开②。鹏俯沧溟③,蜃横城市④,鳌驾蓬莱⑤,学捧心山颦翠色⑥,怅悬头土湿腥苔⑦。悼古兴怀,休*阑干,万丈尘埃。

      注释

      ①檐吻云*:言飞檐画栋,高与云*。

      ②图画天开,言风景如画,自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③鹏俯沧溟 :象大鹏之俯瞰海洋。沧溟,海水弥漫的样子。

      ④蜃(shen)横城市:象蜃景横理成城市一样。蜃景是光线经过不同的密度层,把远处的景物折射在空中或地面所成的奇异幻景。《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云气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积。

      ⑤鳌驾蓬莱:《列子·汤问》:渤海中有五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六万岁一交焉。

      ⑥学捧心句:《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膑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归而捧心而膑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这是把山拟人化,言山之苍翠是在学*美人的眉黛。

      ⑦怅悬头句:《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这里是下文所说的悼古伤怀的主要内容。

      【双调】折桂令_题情盼春来

      朝代:元代

      作者:任昱

      题情

      盼春来又见春归,弹指光阴,回首芳菲。杨柳阴浓,章台路远,汉水烟迷。彩笔谁行画眉?锦书不寄乌衣。寂寞罗帏,愁上心头,人在天涯。

      湖上

      望西湖绿水如云,一叶扁舟,几个佳宾。指点银屏,留连绮*,旋买金麟。不三杯桃花笑人,不多时柳絮成尘。体负良辰,抹袖凌风,玉手挨蓁。

      和江头友人韵

      想城南景物宜看,雪后园林,江上云山。步步帏屏,家家酒债,处处诗坛。任浊富一时眩眼,且清狂每日开颜。何必愁烦,画虎无成,倦鸟知还。

      同友人联句

      对他边几树梅花,映古木槎牙,疏竹交加。既有当垆,毋劳倒屣,便可投辖。爱浮蚁香能驻马,荐肥羔味胜庖蛙。低按红牙,高岸乌纱,识字渔夫,好客庄家。

      吴山秀

      钱塘江上嵯峨,浓淡皆宜,态度偏多。泪雨溟濛,歌云缥缈,舞雪婆娑。胜楚岫高堆翠螺,似张郎巧画青蛾。消得吟哦,欲比西施,来问东坡。

      钱尹希善之宁国尹

      楚天长山*青,昨日钱塘,明日宣城。子贡言辞,子瞻才思,子贱廉明。春水生琴书短艇,暖风轻花柳长亭。无限吟情,千里思君,午夜挑灯。

      咏西域吉诚甫

      毳袍宽两袖风烟,来自西州,游遍中原。锦句诗余,彩云花下,璧月樽前。今乐府知音状元,古词林饱记神仙。名不虚传,三峡飞泉,万籁号天。

    [阅读全文]...

2022-02-02 05:08:58
  • 雪的诗句古诗

  • 雪的诗句古诗

      《李花二首》

      唐·韩愈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南秦雪》

      唐·元稹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苦寒吟》

      唐·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喜祖三至留宿》

      唐·王维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

      不枉故人驾,*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

      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

      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7-13 14:44:04
  • 夏的诗句古诗

  • 夏的诗句古诗

      夏天来了,让烦恼随着落花一起凋零,让快乐的莲花美丽绽放。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蜒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

      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

      始知身是太*人。”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描写夏天景色的诗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阅读全文]...

2022-04-04 14:29:24
  • 花的诗句古诗

  • 花的诗句古诗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欢迎大家阅读与学*文学网的小编准备的有关描写花的诗句古诗。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道中》)

      1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4.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5.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6、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22、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23、几时却似鸳鸯旧,九十日春花在手。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5、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

      26、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2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0、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1、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3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3、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3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兰花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李白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梅花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阅读全文]...

2022-04-26 18:38:16
  • 关于古诗水调歌头的赏析

  • 阅读
  • 关于古诗水调歌头的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水调歌头的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⑵,欢饮达旦⑶,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⑸。不知天上宫阙⑹,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⑺,又恐琼楼玉宇⑻,高处不胜寒⑼。起舞弄清影⑽,何似在人间⑾?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⑿。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⒁。但愿人长久⒂,千里共婵娟⒃。

      【注释译文】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仄混用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⑶达旦:到天亮。

      ⑷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⑸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⑹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⑺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到天上去

      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宫。

      ⑼不胜(shè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⑽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⑾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一说何时。

      ⑿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⒀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亮)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⒁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⒂但:只。

      ⒃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年年*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共同,一起。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月亮。

      【品评】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上宫阙。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下片怀人。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苏轼原任杭州通判,因苏辙在济南掌*,特地请求北徙。

      到了密州还是无缘相会。“咫尺天不相见,实与千里同,人生无离别,谁知恩 爱重”(颍州初别子由),但苏轼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 两者都是自然常理,无须伤感。终于以理遣情,从共同赏月中互致慰籍,离别 这个人生憾事就从友爱的感情中得到了补偿。人生不求长聚,两心相照,明月 与共,未尝不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首词上片执着人生,下片善处人生,表现了苏轼热爱生活、情怀旷达的一面。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 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 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胡仔《苕溪渔隐业话后集》卷三九)。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 清露下, 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上片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 。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 ,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 ,表面上是恼月照人 ,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的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认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在皓月当空 、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 ,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整体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创作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皈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人类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年—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2021-11-24 03:19:10
  • 鸟的诗句古诗

  • 文学
  • 鸟的诗句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诗句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晚日寒鸦一片愁。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2、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3、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高观国《解连环柳》

      4、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5、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6、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惠标《咏孤石》

      7、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8、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0、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1、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张炎《清*乐采芳人杳》

      12、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刘禹锡《更衣曲》

      13、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大须《暮雪》

      14、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曹雪芹《残菊》

      16、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17、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18、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王守仁《春晴》

      19、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20、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王维《酬郭给事》

      21、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2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23、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24、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25、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26、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1、众鸟各归枝,乌乌尔不栖。还应知妾恨,故向绿窗啼。——聂夷中《乌夜啼》

      2、只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张乔《青鸟泉》

      3、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韦庄《闻春鸟》

      4、越鸟青春好颜色,晴轩入户看呫衣。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丝竹惯听时独舞,楼台初上欲孤飞。——李郢《孔雀》

      5、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杨巨源《衔鱼翠鸟》

      6、有树巢宿鸟,无酒共客醉。——沈亚之《村居》

      7、一鸟如霜雪,飞向白楼前。——李益《登白楼见白鸟*上命鹧鸪辞》

      8、厌听秋猿催下泪,喜闻春鸟劝提壶。谁家红树先花发,何处青楼有酒酤。——白居易《早春闻提壶鸟,因题邻家》

      9、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吴融《水鸟》

      10、西园啼鸟。留得春多少。客里情怀无日好。愁损连天芳草。——黄机《清*乐》

      11、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可朋《桐花鸟》

      12、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十二首》

      13、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郑衮《好鸟鸣高枝》

      14、晚树春归后,花飞鸟下初。参差分羽翼,零落满空虚。——窦洵直《鸟散馀花落》

      15、晚来林鸟语殷勤,似惜风光说向人。——白居易《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16、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玄鸟》

      17、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市朝飞。——翠碧鸟《翠碧鸟》

      18、啼鸟惊心,怨年华,羞看杏梢桃萼。——潘汾《花心动》

      19、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薛涛《池上双鸟》

      20、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韩愈《双鸟诗》

      21、失侣度山觅,投林舍北啼。今将独夜意,偏知对影栖。——韦应物《夜闻独鸟啼》

      22、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王维《听百舌鸟》

      23、日落林西鸟未知,自先飞上最高枝。千啼万语不离恨,已去又来如有期。——吴融《莺》

    [阅读全文]...

2022-07-04 23:47:19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句子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语录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说说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名言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诗词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祝福
带调的诗句古诗大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