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法制的名言和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法制的名言和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法制的名言和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法制的名言和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法制名言
法制就是力量。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天下之治赖纪纲。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北宋文学家 苏轼
法存则国安,法亡则国危。
宋杨万里《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这两句大意是:法制发挥作用,国家就安定;法制丧失作用,国家就危险。法为治国之根本,实行法治的社会。必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社会秩序得以维护,自然是国泰民安。相反,实行人治的国家无法可依,任凭长官意志行事;有法不依,一、贪脏卖法之风盛行,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刑不上大夫,法不治官吏,则势必丧失民心。民心一失,焉能不乱?此二句精警明确,把“法存”、“法亡”提到“国安”、“国危”的高度,用以说明法治之重要,背法之危险,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诗人 杨万里 《上寿皇乞留张械黜韩玉书》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春秋管仲《管子》善于治国理政的人,通过制定有效制度来管理国家,以达到众民皆服的目的。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
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关于法制的名言
战国韩非《韩非子饰邪》。这几句大意是:明白地确立法制,抛开私人恩怨,这样才能作到有令必能贯彻执行,有禁没人敢于违反。明确法令制度,使人们知道何为守法,何为违法,违什么样的法给予什么处理,立什么样的功给于什么奖赏;在执法过程中又能公正无私,“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不以个人的恩怨好恶干扰法律的贯彻执行,这样,自然能作到令行禁止。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饰邪》
要自由,就必须生活在一个法制的土地上。 威默里
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儿之。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王建立传》。这几句大意是:自古以来那些混乱衰亡的国家,都是维系秩序的法律制度首先崩溃,然后祸乱接踵而来。欧阳修著《五代史》时,有感于后汉郭威因一时喜怒而擅自更换大臣的史实,指出法制遭到玻坏,祸患必定随之而来,因为法制不存,必生偏阿;惩劝不明,风败俗浊;劳臣不赏,不可劝功;死士不赏,不可励勇。风俗败坏,民心生怨,将相不肯出力,祸乱还能不生吗?这几句说明法律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不可恃权易法,随心所欲。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新五代史王建立传》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悖(bèi备):混乱。持国:保持目家安定与繁荣。过几句大意是:治理国家投有一定的法制就会大乱,死守故法不知变革也会大乱,混乱动荡就不可能保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吕氏春秋察今》强调了因时变法的重要性,说明古今时世不同,制订法令、政策当明察今天的形势,这样才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时代不同了,事物变化了,如政策法令不相应调整变化,仍以故法治国,没有不失败的。《察今》阐述的道理,至今不失其启迪、教育意义。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循法之功,不足以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法制名言
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功:功劳。法古之学:遵循古人的学说。制今:治理当前事务。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刘向 《战国策赵策》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常:长久不变。弛:废弛。这几句大意是:国家不会有永久的太*,也不会有永久的混乱。法令能够执行,国家就能得到治理;法令废弛,国家就会出现动乱。这几句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国家,都必须依法治国,加强法制,一旦法令废弛,就意味着国家动乱的到来。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潜夫论述赦》
法制不议,*不相私;刑杀不赦,*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春秋管仲《管子法禁》。法制:法律制度。议:非议。偷:苟且,马虎,这里为“忽视”的意思。假:借。这几句大意是:法令制度不容非议,民众就不敢相互营私;刑罪不容宽赦,民众就不敢忽视为善;授爵赐禄的`大权不借以送人,臣下就不会叛君犯上。《法禁》是讲立法行禁的。管子认为为了维护法制的严肃性和君主的权威性,法令一经颁布,就不允许说三道四私下非议;实行严刑峻法,不容宽贷,就使人不敢轻易干坏事。这些虽然都是为维护君权服务的,但对今天以法治国,进行法冶建没,仍有可借鉴之处。
春秋时期政治家,史称管子 管仲 《管子法禁》
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
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仞:古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仞。楼季:战国时魏国人,魏文侯之弟,善登高跳跃。峭:高而徒。跛(bozang簸赃):瘸腿母羊。夷:*。这几句大意是:十仞高的城墙,连最善跳跃的楼季也无法逾越它,这是因为陡峭的缘故;千仞高的大山,瘸腿的母羊也易于上去放牧,这是因为*缓的缘故。所以圣明的君主要实行峭法严刑啊。韩非以城墙、高山为喻,说明城墙虽低因其陡峭就难以逾越,高山虽高因其*缓就易于攀登。因而圣明的君主要久处尊位而长执重势,使天下不敢犯,就必须“峭其法而严其刑”。李斯就曾以他的同窗韩非的这套理论,劝谏寨二世行督责,统治天下。可是胡亥远没有秦始皇那样的雄才大略,大一统的秦王朝到秦二世手里就断送了。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韩非子五蠹》
我从学校出来接触的就是法制节目,10年磨一剑啊!如果彻底转型,就再也回不到法制节目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有道理,才有公*解决事情的可能让道理规范生活,同时,不放弃通过法律来解决事情的机会,这就是法制的精髓。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法律绝不可能发布一种既约束所有人同时又对每一个人都是最有利的命令。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准确地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作出何谓善德何谓正当的规定。人之个性的差异,人的活动的多样性,人类事务无止境的变化,使得人们无论拥有什么技术都无法制定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绝对适用于各种问题的规则。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
网络、媒体的介入,使我们知道的信息数量增加,知道的机会增多,使一些事情事实的真相很难被掩盖,它们的立体配合,使解决事情的方法更加公*、公正。但是一个国家,如果需要不断地靠媒体来维护社会的公*、公正时,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哀。媒体,在法制不断成熟过程的中,仅仅扮演的是一为记录者,一位传播者。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 撒贝宁
1、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2、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3、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英)《利维坦》
4、法律被抹杀便产生专制独裁。
5、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6、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7、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8、法律是朝三暮四的。
9、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10、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1、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2、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高尔基(苏)《我的大学》
13、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14、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15、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16、法律不负*的责任,也就像这责任不应该使枪刀担负一个样。――沈从文
17、法治意味着,*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8、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语·治道》
19、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20、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21、不健全的法律统治时间不会长。
22、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23、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4、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25、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6、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27、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28、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谚
29、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30、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31、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32、刑罚知其所加,则*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33、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34、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35、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6、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7、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38、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39、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40、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古罗马)《论自由意志》
41、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论》
42、法律是社会的*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43、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4、在一个法治的*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边沁
45、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46、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47、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48、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49、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50、没有永恒的法律,适用于这一时期的法律决不适用于另一时期,我们只能力求为每种文明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柯勒(德)《法律概念》
51、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1.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胜利、掌握国家*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列宁(苏)《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2.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3.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4.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5.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6.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7.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作家达雷尔L
8.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9.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迈克尔.D.贝勒斯
10.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论》
11.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英美法谚
1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13.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14.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美国总统杰斐逊
15.美国活中最显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法国法官托克维尔A
16.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德]尼采
17.能够认识到共同利益也是自己的利益,并借助于别人认识到的利益来控制自己履行权利,使人意识到,权利应该得到履行;这也就意味着,应该有权利存在,而权力应该通过相互承认得到控制。——格林
18.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伏尔泰
19.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是普通,越是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爵士A
20.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意)《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21.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因为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己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古希腊哲学家
22.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英国诗人申斯通W
23.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24.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
25.如果说就某特定国度的特定时期而言法律是命令,那么把它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考察,法治社会的法律又是一种永恒的理性对话过程。它是一种“对话”(discourse),乃是指法律是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及利益的交锋与辩论中不断获得产生、变更与发展;它是一种“理性”(retional)对话,乃是指这种对话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而非暴力的说理过程。——张千帆
2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7.如果行*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力相抗衡。——棚濑孝雄
28.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29.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政治家伯克E
30.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31.没有绝对的*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等,在政治上不*等,又不同类。——
3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33.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34.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35.法律不能使人人*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等的。(英国法学家波洛克F)
36.法律的调整对象是行为,而所谓社会关系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或交互行为,没有人们之间的交互行为,就没有社会关系。法律是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而实现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张文显
37.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
3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39.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40.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41.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
42.法律人不应该倡导过于激烈的变革,因为激烈的变革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秩序的进一步的丧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枪炮作响法无声。枪炮作响的时候,法律就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都不希望这个社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化。——*
43.法律如果没有法院来阐说和界定其真正含义和实际操作就是一纸空文。——汉密尔顿
4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45.法律是社会*俗和思想的结晶。——美国总统威尔逊W
46.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47.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48.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著名的法律学者
49.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作家哥尔德斯密斯O
50.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51.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法制名言警句摘抄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名言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名言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制名言警句摘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美】霍姆斯《普通法》
2、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3、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4、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柏拉图
5、让一个个人来统治,这就是在政治中混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亚里士多德
6、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要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本身制定良好的法律。(良法之治、普遍服从)——亚里士多德
7、如果最高的神为我们规定了法律,那么所有的人就要服从同样的法律,而且同样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不会有不同的法律。——西塞罗
8、 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
9、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0、 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11、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高尔斯华绥
12、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13、 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14、 法律是社会的*惯和思想的结晶。——托·伍·威尔逊
15、 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16、刑法原则:一。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二。罪刑相适当原则。三。刑罚的人道主义原则。——贝卡利亚
17、人类生而*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
18、任何定在,只要是自由意志的定在,就叫做法。所以,一般来说,法就是作为一般理念的自由。——黑格尔
19、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法国《人权宣言》
20、法的目的是和*,而实现和*的手段是斗争。——耶林
21、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22、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23、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24、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25、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26、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黑格尔
27、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28、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29、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语·治道》
30、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
31、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32、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33、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斯宾诺莎(荷)《神学政治论》
34、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35、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36、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无*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3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38、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萨维尼
39、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40、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41、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42、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
43、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44、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45、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自然规律的幼芽,它毫无疑问是好法律。这样的法律可以抑恶扬善。――大仲马(法)《马希里选集》
46、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47、车轻道*,则鞭策不用;鞭策之所用,道远任重也。刑罚者,民之鞭策也。――尸佼(战国)《尸子》
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以下是关于法制的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论》
2、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3、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4、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5、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6、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7、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8、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西塞罗
9、法律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但它自认为它是整个世界。
10、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11、法律不是保护崇高,而是保护一般。
12、法治意味着,*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哈耶克
13、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阿奎那
1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15、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着名大法官卡多左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法考主观题的回答,加分秘诀在于尽量使用法言法语,避免口语化。对法学生来说,除去*时的法理记诵,考场上能够信手拈来的法言法语,不外乎法律格言和法学家名言。
在主观题战场上,也许一个案例,几个法理,若干条文,都是对某一条古老法律格言的现代阐释,如果能够熟悉之,引用之,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麦读君整理了 50 条经典法律格言及 50 条经常被引用的法学家名言,可以快速为主观题增加「法言法语」的含量。比起引用法条(不熟悉的法条翻出来需要很长时间),恰如其分地插入一句法律格言或名言,可马上拉开与其他考友的距离,甚至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篇幅所限文章仅列出部分,回复 100 获取完整电子本。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这句法谚源自 1924 年 R v. Sussex Justices 案中王座法庭首*法官休厄特(Lord Hewart C.J.)的名言,意思是说,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性和合理性。所谓「看得见的正义」,实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
这句源自英国的法谚反映了正义的时效问题。迟来的正义之所以为非正义,是由于实体结论的过迟产生造成了程序过程上的不公正。这种正义的迟到现象所损害的是司法裁判的及时性。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um crimen sing lege,a poena sine leg.
这一格言最先是由*代刑法之父费尔巴哈(A.Feuerbuch)于1801年在其刑法教科书中用拉丁语表述出来的。
也可译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格言表述与经典表达,即只要没有制定法的规定,就不存在犯罪与刑罚,或者说,能够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只限于制定法。
从法律规定上看,罪刑法定原则的最先来源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其第39条规定:「对于任何自由人,不依同一身份的适当的裁判或国家的法律,不得逮捕、监禁、剥夺领地、剥夺法的保护或放逐出境,不得采取任何方法使之破产、不得施加暴力、不得使其入狱。」
法律在惩罚前应予警告。
Lex moneat,priusquam feriat.
这意味着定罪量刑应以行为时有刑法的明文规定为限,因此,对行为时不受处罚的行为,不能适用事后刑法给予处罚;在刑罚法规有变更时,对行为时受处罚的行为,不能适用比行为时更重的刑法;对行为时虽被禁止但法律没有规定法定刑的行为,不能事后科处刑罚。概言之,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法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内容之一,故刑法的溯及力是与罪刑法定原则密切联系的问题。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罪责越重,刑罚越重。
Gr*iore culpa gr*ior poena.
这一格言表述了罪刑相适应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罪责轻则刑罚轻,罪责重则刑罚重,应当根据犯罪裁量刑罚,而不是随意裁量刑罚。用英语法律格言来表述便是,罪行越大,绞架越高。我国刑法理论在1979年刑法时代就一直没有争议地认为罪刑相适应是刑法的基本原则。现行《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是刑法的基本原则。
任何人不因他人的不法行为受处罚。
Nemo punitur pro alieno delicto.
格言表述了坚持个人责任(罪责自负)、禁止团体责任或集体责任(反对株连)的原则:只有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才能承担刑事责任。在古代,经常出现一人犯罪,全族甚至全村受罚的现象。如《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父母犯罪,其子女也应承担刑事责任;盗卖他人财物的罪犯如果死亡,其家属担负五倍于原物的赔偿金。在法兰西王国,路易十四颁发敕令规定株连原则,一人犯罪,祸及全家,即使是幼儿与精神病患者也不能幸免,甚至连全村的人都要被连坐。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株连现象,则是众所周知的。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a potentia supra leges esse debet.
通俗一点说,就是指「法律面前人人*等」,不允许任何人有位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任何人都能拥有正义,但不能出售正义;同样,正义不可用金钱购买,用金钱购买的正义最不公正。但是,正义从不拒绝任何人,*等是正义的重要内容。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Nemo judex in parte sua.
根据「自然正义」的法则,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这既是裁判者必须遵守的一条道德戒律,也是人们在构建一种法律程序时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在不少法学论著中,这一法则又被称为「无偏私」(impartiality)原则。据此,无论是法官还是其他从事裁判工作的人,都不得与案件有着各种各样的偏私,而应在控辩双方之间保持不偏不倚,并且与案件本身利益无涉。否则,他作为裁判者,就不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熟悉这 100 条法律格言,为法考主观题快速加分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人。
Ubi commodum,ibi auctor.
这条格言的逻辑指向刑法的根本目的:保护法益。盖因在通常情况下,犯罪人获得利益与被害人损失利益是等同的,但在不少情况下,二者却不完全一致,即在犯罪人事实上没有获得利益的情况下,被害人的利益却受到了侵害。如果法律的逻辑是保护法益,那么犯罪人没有获得利益,也应当得到惩罚。服从是法律的形式,保护法益才是法律的本质。刑法保护法益的目的,被具体化到刑法分则的条文中,刑法分则对各种具体犯罪与法定刑的规定,都是为了保护某种法益。这样我们分析案例时,首先可以问:法益是什么?
法律不理会琐细之事。
De minimis non curat lex;Lex non curat de minimis.
关于法制的名人名言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名人名言都很熟悉吧,名人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名人名言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法制的名人名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
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3、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4、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5、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6、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8、有此上士,则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法小弛则是非驳。
10、法律有权打破*静。
11、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12、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
13、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4、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15、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1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7、您抛弃了法律,生活就会抛弃您。
18、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
19、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20、凡法始立必有病。
21、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22、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23、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24、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25、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26、在个人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
27、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28、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29、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3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3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
32、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
33、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3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3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36、上帝把法律和公*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
3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38、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
39、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
40、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4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4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43、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44、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为耻矣。
45、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46、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
47、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48、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49、没有绝对的*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等,在政治上不*等,又不同类。
法制格言阅读大全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法制格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1、对制定法应当做严格解释。
2、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3、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4、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的效力。
5、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6、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7、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8、法治意味着,*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9、在用语中不存在模糊性时,不得允许探索用语的意图。
10、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11、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
12、简短是法律之友,极度的精确在法律上受到非难。
13、警察是法庭的仆人。
14、救济走在权力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力。
15、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
16、法学家的共同意见具有*惯的力量。
17、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18、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19、*惯是法律的最好解释者。
20、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21、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22、不确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难,极度的确定性反而有损确定性。
23、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24、法律有效力国民便昌盛。
25、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26、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法)《社会契约论》
27、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28、造法易,执行难。
29、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30、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1、法律就应是铁的,像铁锁那样。
2 、法律与利益同在,依法与文明同行。
3、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4 、让守法者如沐春风,使违法者如履薄冰。
5 、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
6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7 、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其恶果相当于十次犯罪。
8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9、反腐倡廉关键是防微杜渐,特别应该当心第一次。
10 、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11、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2、上帝把法律和公*凑合在一齐,但是人类却把它拆开。
13、洁身自好,方能不失自我;公正执法,方显法官本色。
14、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15、执法者唯有维护司法的尊严,才能最终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16、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
17、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18、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19、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关于法律的名言,以及关于法制的名言警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奥维德
3、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4、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英美法谚
5、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马基雅弗利
6、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7、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
8、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9、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10、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马克·吐温
11、有两种和*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12、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4、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15、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埃利希
16、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
17、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滋贺秀兰
18、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拉布里奥拉
19、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20、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1、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德沃金
22、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23、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24、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韩非子·守道》
25、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马略
26、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冠子《冠子·度一》
2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28、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
29、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30、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边沁
31、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32、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费尔德
33、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34、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35、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3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赫拉克利特
37、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38、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劳伦·却伯
39、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书·刑法志》
40、一个细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经常地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望,则只能来自于法律。——边沁
41、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废奴运动领袖菲力普斯W
4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43、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44、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索福克勒斯
45、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
46、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庇尔
47、上帝把法律和公*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48、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49、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5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法制教育格言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
法律不能让人人*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等的。
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
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
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如果律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舌头。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
如果行*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力相抗衡。
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
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
正义从来不会缺*,只会迟到。
1、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2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3、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4 、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5 、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
6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7 、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8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9、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
1 0 、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1 1、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1 2、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1 3、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1 4、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1 5、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
1 6、自由是一种务必有其自我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1 7、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1 8、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1 9、实施违法行为或者是基于预谋、或者是基于冲动、或者是基于偶然。
2 0、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2 1、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2 2、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坚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就应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2 3、在企业立法中,全民抑或群众,工业抑或农业等所有制和行业的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2 4、自由人得名于自由一词。自由是每个人,除了受到物质力量或法律阻碍外,可以任意作为的自然力量。
2 5、一个细小的、瞬息即逝的期望可以经常地从纯自然的环境中产生出来,而一个强烈而持久的期望,则只能来自于法律。
2 6、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正因,即便是最小的罪恶,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2 7、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法制的名言
法制名言
法制名言名句
关于法制的名言和句子
法制的名言警句
法制名言警句
关于法制名言
关于法制的名言
古代法制名言
有关法制的名言
法制的名言古诗
法制安全的名言
法制名言俗语
关于法制的名言名句
法制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法制的名言警句
法制书签名言
法制安全名言
法制教育的名言
中国法制名言
法制教育名言
法制名人名言
法制的名人名言
有关法制的名言短句
有关法制的名言警句
关于法制的名言古诗
法制安全名言警句
关于法制的名人名言
关于法制的成语和名言
法制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