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黄鹂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黄鹂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黄鹂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黄鹂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黄鹂课文原文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黄鹂课文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种鸟儿,在我的家乡好像很少见。童年时,我很迷恋过一阵捕捉鸟儿的勾当。但是,无论春末夏初在麦苗地或油菜地里追逐红靛儿,或是天高气爽的秋季,奔跑在柳树下面网罗虎不拉儿的时候,都好像没有见过这种鸟儿。它既不在我那小小的村庄后边高大的白杨树上同黧**一同鸣叫,也不在村南边那片神秘的大苇塘里和苇咋儿一块筑窠。
初次见到它,是在阜*县的山村。那是抗日战争期间,在不断的炮火洗礼中,有时清晨起来,在茅屋后面或是山脚下的丛林里,我听到了黄鹂的尖利的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的啼叫。可是,它们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常常是在我仰视的眼前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上映照着阳光,美丽极了,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
因为职业的关系,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真是有些奇怪,有时简直*于一种狂热。在战争不暇的日子里,这种观察飞禽走兽的闲情逸致,不知对我的身心情感,起着什么性质的影响。
前几年,终于病了。为了疗养,来到了多年向往的青岛。
春天,我移居到离海边很*,只隔着一片杨树林洼地的一幢小楼房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住在这里,清晨黄昏,我常常到那杨树林里散步。有一天,我发现有两只黄鹂飞来了。
这一次,它们好像喜爱这里的林木深密幽静,也好像是要在这里产卵孵雏,并不匆匆离开,大有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意思。
每天,天一发亮,我听到它们的叫声,就轻轻打开窗帘,从楼上可以看见它们互相追逐,互相逗闹,有时候看得淋漓尽致,对我来说,这真是饱享眼福了。
观赏黄鹂,竟成了我的一种日课。一听到它们叫唤,心里就很高兴,视线也就转到杨树上,我很担心它们一旦要离此他去。这里是很安静的,甚至有些*于荒凉,它们也许会安心居住下去的。我在树林里徘徊着,仰望着,有时坐在小石凳上谛听着,但总找不到它们的窠巢所在,它们是怎样安排自己的住室和产房的呢?
一天清晨,我又到树林里散步,和我患同一种病症的史同志手里拿着一支枪,正在瞄准树上。
“打什么鸟儿?”我赶紧过去问。
“打黄鹂!”老史兴致勃勃地说,“你看看我的枪法。”
这时候,我不想欣赏他的枪技,我但愿他的枪法不准。他瞄了一会儿,黄鹂发觉飞走了。乘此机会,我以老病友的资格,请他不要射击黄鹂,因为我很喜欢这种鸟儿。
我很感激老史同志对友谊的尊重。他立刻答应了我的要求,没有丝毫不*之气。并且说:
“养病么,喜欢什么就多看看,多听听。”
这是真诚的同病相怜。他玩枪,也是为了养病,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
有一次,在东海岸的长堤上,一位穿皮大衣戴皮帽的中年人,只是为了讨取身边女朋友的一笑,就开枪射死了一只回翔在天空的海鸥。一群海鸥受惊远飏,被射死的海鸥落在海面上,被怒涛拍击漂卷。胜利品无法取到,那位女人请在海面上操作的海带培养工人帮助打捞,工人们愤怒地掉头划船而去。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房子里,无可奈何地写了几句诗,也终于没有完成,因为契诃夫在好几种作品里写到了这种人。我的笔墨又怎能更多地为他们的业绩生色?
在他们的房间里,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
惋惜的是,我的朋友的高尚情谊,不能得到这两只惊弓之鸟的理解,它们竟一去不返。从此,清晨起来,白杨萧萧,再也听不到那种清脆的叫声。夏天来了,我忙着到浴场去游泳,渐渐把它们忘掉了。
有一天我去逛鸟市。那地方卖鸟儿的很少了,现在生产第一,游闲事物,相应减少,是很自然的。在一处转角地方,有一个卖鸟笼的老头儿,坐在一条板凳上,手里玩弄着一只黄鹂。黄鹂系在一根木棍上,一会儿悬空吊着,一会儿被拉上来。我站住了,我望着黄鹂,忽然觉得它的焦黄的羽毛,它的嘴眼和爪子,都带有一种凄惨的神气。
“你要吗?多好玩儿!”老头儿望望我问了。
“我不要。”我转身走开了。
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绿杨春雨,金线飘千缕。花拆香枝黄鹂语,玉勒雕鞍何处。——韦庄《清*乐·绿杨春雨》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钱谦益《西湖杂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黄鹂紫燕莫过从,时有一声拖白练。——文同《北园梨花》
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王禹偁《牡丹十六韵》
谷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张雨《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帝城谷雨见黄鹂,关外风光大较迟。——范梈《赠盛复之之官宣德》
门前有个长松树,莫遣黄鹂来上鸣。——罗伦《无题二首·其二》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黄庭坚《听宋宗儒摘阮歌》
巫山犹锦树,南国且黄鹂。——杜甫《复愁十二首》
对语黄鹂真不俗,飞来白鹭净无邻。——范梈《山斋》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黄庭坚《清*乐·春归何处》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秦观《好事*·梦中作》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白居易《南湖早春》
柳烟梅雪隐青楼,残日黄鹂语未休。——段成式《嘲飞卿七首》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朱绛《春女怨》
二八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释中仁《举狗子无佛性话颂》
黄鹂啭深木,朱槿照中园。——王维《瓜园诗》
动情的,只见绿树黄鹂,寂寂怨谁无语。——杨维桢《双调·夜行船·吊古》
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杨载《到京师》
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翻紫燕,嚼黄鹂,声色丛中有路歧。——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春云堆絮》
幽谷黄鹂出晴昊,乔木岂迁枝叶老。——毛滂《出都寄二苏》
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王安石《示元度》
结绮宫前迷玉树,望仙楼外语黄鹂。——卢龙云《和金陵怀古六首·其六·陈》
赖有黄鹂斗嬛好,独依藓石立多时。——苏轼《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千官过处,有黄鹂百啭。——邵亨贞《卖花郎·拟顺·早朝应制》
歌前酒所何限意,黄鹂应说鸥应记。——陈造《东园诗寄兴化吴从道》
青苔满地芳草合,只有黄鹂映花蕊。——杨基《湘阴庙梨花(有序)》
烟寒绿柳颦,日暖黄鹂喜。——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晁补之《次韵答叶学古》
青春白日无公事,紫燕黄鹂俱好音。——黄庭坚《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世态已更千变尽》
老去诗篇浑漫与,蛱蝶飞来黄鹂往。——杨万里《类试所戏,集杜句跋杜诗,呈监试谢昌国察院》
丝声不断玉筝繁,绕树黄鹂鸣不得。——梅尧臣《吴冲卿出古饮鼎》
前山涧水喧,隔竹黄鹂响。——张嵲《喜晴·阳春今已归》
行人认是二三月,只少黄鹂枝上啼。——范汭《仲冬》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温庭筠《洛阳》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
《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言】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唐朝*定“安史之乱”,心情愉快所作。前两句诗人对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后两句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要*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而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拓展内容:绝句原文赏析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西岭:指岷山。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泊:停靠。
古诗赏析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 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 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 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 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描写黄鹂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黄鹂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黑貂裘敝归几时,相见绿树啼黄鹂。—— 王安石《送春》
一番雨过一番晴,蚕眼已开桑眼青。鹁鸠树头啼不已,百舌黄鹂相共鸣。——释道枢《颂古三十九首》
春天衣著为君舞,蛱蝶飞来黄鹂语。——杜甫《白丝行》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欧阳修《啼鸟》
黄鹂衔得春愁句,玉管吹成杨柳枝。——舒岳祥《无题》
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许春。——杨万里《落花》
无言桃李也成阴,叶底黄鹂自好音。——张栻《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欲画愁眉羞对镜,黄鹂飞上万年枝。——朱让栩《拟古宫词一百首》
1.《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朝-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闻【黄鹂】》唐朝-柳宗元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舍南巷北遥相语...
3.《舟中杂咏-绿树坐【黄鹂】》宋朝-徐霖
绿树坐黄鹂,青秧点白鹭。睡起倚船窗,知是江南路。
4.《赋鞏丈鹦鹉三首-紫燕【黄鹂】亦言语》宋朝-姜特立
紫燕黄鹂亦言语,或依帘幕或穿花。较量爱重无如汝,合在华堂富贵家。
5.《和如祖弟二首-绿树【黄鹂】阴复晴》宋朝-李处权
绿树黄鹂阴复晴,春风何处不堪行。野烟著草锦锦色,江日浮花滟滟明。故国音书添梦想,异乡节物减心情。逢人尽说兵戈事,始觉如今去就轻。
6.《陈允德湄溪新咏-其二-绿荫【黄鹂】》明朝-龚诩
过雨溪山古木齐,亭台清閟绿阴迷。黄莺亦似怜佳境,飞去飞来不惜啼。
1、两两黄鹂色似金,袅枝啼露动芳音。——出自唐·温庭筠《杨柳八首》
2、翠碧黄鹂相续去,荇丝深处见游鱼。——出自宋·秦观《春日五首》
3、蝴蝶晴还舞,黄鹂晚暂吟。——出自唐·钱起《过山人所居因寄诸遗补》
4、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出自唐·武元衡《长安叙怀寄崔十五》
5、黄鹂初唤柳开眼,海棠枝上春烟暖。——出自宋·白玉蟾《胡东原香锦亭》
6、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出自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7、黄鹂裁帽贵,紫燕刻钗珍。——出自唐·吴融《倒次元韵》
8、桃李无言一再风,黄鹂惟见绿葱葱。——出自北宋·黄庭坚《寺斋睡起二首》
9、彩索飏轻吹,黄鹂啼落花。——出自唐·吴融《寒食洛阳道》
10、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出自唐·白居易《伤春词》
11、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出自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12、更待春日长,黄鹂弄清昼。——出自北宋·王安石《示元度》
13、朱戟千门闭,黄鹂百啭愁。——出自唐·武元衡《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14、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出自唐·武元衡《登阖闾古城》
15、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出自唐·王昌龄《古意》
16、去夏雨余清夜醉,黄鹂不觉报春深。——出自北宋·黄庭坚《送陈萧县》
17、翛然残午梦,何许一黄鹂。——出自北宋·王安石《午睡》
18、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出自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19、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出自唐·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黄鹂鸟的声叫
给蜡嘴比起来哪个更好听
给画眉比啊哪个好听
嘹亮、清脆、洪亮、圆润、婉转1、嘹亮【拼音】[ liáo liàng ]【解释】(声音)清晰响亮:歌声~。
阵地上吹起了~的冲锋号。
【*义词】响亮、清脆【反义词】嘶哑2、清脆【拼音】[ qīng cuì ]【解释】声音清楚悦耳:~的鸟语声。
~的歌声。
食物脆而清香:鲜黄瓜~可口。
【*义词】高昂、宏亮、响亮、洪亮、圆润、嘹亮【反义词】沙哑、嘶哑、低沉3、洪亮【拼音】[ hóng liàng ]【解释】(声音)大;响亮:~的回声。
嗓音~。
【*义词】清脆、响亮【反义词】低沉4、圆润【拼音】[ yuán rùn ]【解释】饱满而润泽:~的歌喉。
(书、画技法)圆熟流利:他的书法~有力。
【*义词】嘹后、清脆、宛转、清翠【反义词】沙哑5、婉转【拼音】[ wǎn zhuǎn ]【解释】(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措辞~。
【*义词】委婉、悠扬、隐晦、含蓄、宛转、油滑【反义词】直率、明了、直爽、直接
兹啾啾呗,差不多吧,不行自己去听听吧
洋洋盈耳、袅袅余音、莺声燕语、绕梁三日、黄莺出谷、余音绕梁1、洋洋盈耳,成语,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
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出处: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 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音,洋洋盈耳。
2、袅袅余音是一个成语,读音为niǎo niǎo yú yīn,释义为音乐结束后声音仍然绵延不绝。
出处:于明之《走在羊肠小道上》 她已离去,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袅袅余音,不绝于耳。
3、莺声燕语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īng shēng yàn yǔ,意思是莺:黄鹂。
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
原形容大好春光。
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 宋江听的莺声燕语,不是男子之音,便从神柜底下钻将出来,看时,却是两个青衣女童侍立在床边。
4、绕梁三日,拼音rào liáng sān rì,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用法: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余音绕梁三日犹未尽。
5、余音绕梁,读音是yú yīn rào liáng,是一个汉语成语。
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也比喻诗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出处:《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翻译:从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1. 慧性来回清净路,真灵出入妙玄门。
2. 性烛通天眼,心灯放慧光。
3. 慧光剔透茅心鄙,绝虑忘情。
4. 慧驱茅塞开心地。气养氤氲纯粹。
5. 金简玄科封慧剑,心印清光无欲。
6. 上下融和开慧目,跃出心珠凝结。
7. 把无情慧剑,每每频磨。
8. 慧刀挥处人头落。虹霓万道冲云脚。
9. 慧照破邪魔,自是金精无漏。
10. 放开心月,慧灯明照,两曜交光灿。
11. 若悟无常不测,仗慧刀刚志,战退猿猱。
12. 骊珠初出水,焰慧*空。
13. 要见元初面目,慧刀割断红尘。
14. 慧可忍寒真觉晚,为谁将手少林叉。
15. 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多慧力。
16. 常闻慧远辈,题诗此岩壁。
17. 春游慧远寺,秋上庾公楼。
18. 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
19. 善慧大士来也,石炎电光,且过一边。
20. 定慧圆明非我所,方知达磨不曾来。
21. 远希大慧无,*笑孤峰絮。
22. 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
23. 大鹏暝慧目,悲歌恸九重。
24. 残绒堆积绣窗间,慧婢商量赠指环。
25. 四旬七上,慧光崇兀。
26. 济叔不痴,周兄无慧。
27. 左手握骊珠,右手执慧剑。
28. 不离当处人见,操慧上蓝游。
29. 子姓亦闻多慧性,贪书不是痴儿。
30. 能将慧剑。容态温柔心性慧。
31. 良家选入侍仙都,性慧从来爱读书。
32. 唯愿人心齐一等,花香常*慧风开。
33. 慧绝辞脂粉,香空解梵情。
34. 黄公抱忠孝,慧眼顾横波。
35. 人生苦不慧,慧反惜无成。
36. 慧远无此冠,修静无此巾。
37. 慧日破无明,蒙光失长夜。
38. 地辟天开,精神朗慧,到底还京样。
39. 岁岁玉楼春噀处,慧质明妆环拥。
40. 也磨出慧锋开,头自有仙家赞。
41. 两手擘鸿濛。慧剑飞来第一峰。
42.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存慧侵。
43. 红日升兮,慧目明而不晦。
44. 抖不落,定慧只将将错就错。
45. 慧日峰高,门庭壁立。
46. 揽慧星以为旍兮,举斗柄以为麾。
47. 两手擘鸿蒙。慧剑飞来第一峰。
48. 古今贤达者,仗无情慧剑,斩断昏迷。
49. 有生不慧看成实,梦里分空着力。
50. 慧风扫魔障,宝剑剿轮回。
51. 昔人言岂误,慧自静中生。
1. 慧性来回清净路,真灵出入妙玄门。
2. 性烛通天眼,心灯放慧光。
描写黄鹂的句子
古诗带黄鹂的句子
黄鹂的诗句
黄鹂诗句
黄鹂鸟诗句
着黄鹂的古诗
有含黄鹂的古诗
有黄鹂鸟的古诗
描写黄鹂鸟声音的句子
有黄鹂的古诗
关于黄鹂的诗句
有关黄鹂的诗句
涉及黄鹂的古诗
形容黄鹂的诗句
带有黄鹂的古诗
含有黄鹂的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
含黄鹂的古诗句
黄鹂的古诗100首
描写黄鹂的诗句
关于黄鹂的诗古诗
黄鹂鸣翠柳的古诗
提到黄鹂的古诗
黄鹂的古诗词
黄鹂的古诗宋代
写黄鹂的古诗100首
含有黄鹂的古诗都
写黄鹂的诗句古诗
含有黄鹂的古诗
有莺或黄鹂的古诗
莺的古诗指的是黄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