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关于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k+) 语录(627) 说说(147) 名言(170) 诗词(2k+) 祝福(11) 心语(5)

  • 《荷塘月色》歌词赏析

  • 《荷塘月色》歌词赏析

      赏析的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塘月色》歌词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荷塘月色》歌词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那时年轻的你和你水中的模样,依然不变的仰望,满天迷人的星光

      谁能走进你的心房,采下一朵莲

      是那夜的芬芳还是你的发香,

      荷塘呀荷塘你慢慢慢慢唱哟月光呀月光你慢慢慢慢听哟鱼儿呀

      鱼儿你慢慢慢慢游哟,淡淡的淡淡的淡淡的月光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

      等你宛在水中央

      歌词赏析

      整首歌曲依据大意可以认为每四句为一层次。开头四句描绘了一个现实的景象;月光如水,波光荡漾的环境,男女主人公在这美好的夜晚相依相偎在一起,男主人公用如小荷般馨香的语言抚慰着女主人公受伤而疲惫的身心。难怪女子认为那就是“美丽的的琴音”

      说着说着女主人公回忆起了过去“在那星光点点的暗夜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夜凉如水,谁认为我添加衣服?打开心窗想想那漫长的过去,充满了忧伤:是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还是因为你的长久不归抑或是小孩的不懂事……不过已成“昨日”。

      女主人公回到现在用喻的手法把自己比做鱼儿把男子比作荷塘,他们共同守候那皎白的月光,仿佛“皎白的月光”仿佛是爱的见证。春去秋来一年又一年,荷花般馨香的品质依然未变。

      写法上虚实结合,与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想通之处

      副歌部分采用男子说白,交代了年轻的女主人公不但外貌美,心灵象“莲”一样美好

      歌曲采用女子独唱(主歌部分)的方式,如诉说般的讲出了自己的忧伤,*玲花清丽高亢又富有穿透力的嗓音使的整首歌没有哀怨,有的是“等你宛在水中央”的执着。

      这首歌采用回环复唱的唱法,重点部分四次重唱,表达了鱼儿的执着

    [阅读全文]...

2022-01-23 15:40:44
  • 《荷塘月色》课文赏析

  • 学生
  • 《荷塘月色》课文赏析

      《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二月。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他一面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而对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白色恐怖的血污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然而又终不能闭目塞听,因此思想上总存有许多矛盾的苦闷。他的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写月夜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闷心境的一些影子。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荷塘月色》课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全文可划分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点明题旨,同时创造了一种安静优美的气氛,引出全文。

      这一段以一个悬想(“忽然想起……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紧扣文章题目,点明了描写的内容;接着从“月亮”、“孩子们的欢笑”,“迷迷糊糊的眠歌”几个方面记述了夜深人静的时间,而且把读者逐步引入一种静谧的境界,成为全文一个极好的引起。全段中有心情、景色、时间、地点的交代,眉目非常清爽,行文极为自然。

      第二段(第二至六自然段),着力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先写来路(第二、三自然段)。“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小路“幽僻”、“寂寞”,而且被“蓊蓊郁郁”的树木包围,再笼以“淡淡的月光”,形成一片静悄、幽寂的氛围,这也正是统照全文的气势。“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是一笔反衬,由此更衬托出“今晚”月色笼罩下这片景象特有的魅力。

      在这一片静谧的天地里,“我”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顿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抒发了“我”对这片天地格外欣赏喜爱的情怀。

      继写荷塘(第四自然段)。这是先写田田的荷叶,晶莹的荷花;叶与花各有所似,越见出玲珑,晶洁。再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芳而不浊,“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以“歌声”比况“荷香”,实在新颖、透辟,极熨贴地传达出一种香远益清的韵味。既有微风,必有所动,接下去顺笔写了花与叶在微风掠过时刹那间的动态,从动态中表现出叶与花一种欣欣然生机活泼的情状。这动态与上边的静态相映照,使得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最后点出被荷叶遮住了的“流水”,虽不能“见一些颜色”,但由它那脉脉流动声的点染,的确叶子“更见风致了”,整个画面都更富有神韵了。

      再写月色(第五自然段)。先直写“如流水般”的月光“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是给画面涂上一层底色:素淡、恬静、柔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则又使画面上呈现出迷茫空蒙的景象。在这种色调下,“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形象何等鲜活、迷人。前边两句都是把静态事物作动态的描绘,句中两个动词“泄”和“浮”选用的极为精到传神,足见出作者观察之细,体物之工和语言锤炼的精心。后边两句中的两个比喻,又那样贴切传神,满贮诗意。接下去再写阴影。阴影是月光隔了树木造成的,因而自然成为对月光的一种衬托。“参差的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宛如一副清淡的水墨画。最后又合写光与影:“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是由联想引出的神奇的比喻。作者借助于联想、比况,使这幅荷塘月色图就更加形神兼备了。

      第六自然段,写月下荷塘的周围。“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这是总写四周。“阴阴”的树色,“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这是写*处,然后,又写了隐隐约约“只有些大意”的远山。而树缝里漏着的一两点“没精打采的”、象“渴睡人的眼”的路灯光……依然是一片静悄、幽寂的景象。“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这种“热闹”喧噪,是一种反衬,使得那静悄、幽寂的氛围更浓郁了。

      以上是第二大段,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这里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吸引着读者如身临其境,和作者同领那美的感受。

      第三段(最后几个自然段),偏重于抒情,抒发由月下的景致所引动的乡思。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顺此,文章放了开去,追溯了历史上采莲的盛况,又援引《西洲曲》里的诗句,表现出对采莲盛事的向往。然后再收回到眼前的景致,“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同前文相呼应,并且进一步将今昔相比照,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这一段文字,即景生情,忽远忽*,善放巧收,最见出疏朗又曲折的工夫。

      综上分析,《荷塘月色》出神入画地描绘了月夜荷塘的迷人景象,表达出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赏识和欣喜,其中也流露着一些淡淡的思乡之愁。这种乡愁正是当时作者苦闷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

      这篇散文的写作特点有:

      1、结构严谨自然:

      《荷塘月色》一文,从“颇不宁静”的心情落笔,表明往观荷塘月色乃是于烦忙绪乱中追求片刻逍遥。作者娓娓谈来,十分自然。文中第二部分写景,在这里作者顺“我”一路行来的线索,层层表现:由小路到荷塘,由背着手独步到伫立环顾,再到精心赏阅,无限神往,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从而有条不紊地描绘出荷塘月色的美妙景象,也流露出“难得片刻逍遥”时的淡淡喜悦的心情。最后部分是即景生情,于浮想联翩中表达出思乡的淡淡哀愁。全文紧紧围绕题目,信笔写来,看似不费功夫,实际上正表现出缜密而不拘泥,严谨而又极其自然的结构谋篇的艺术。

      2、描写精细传神:

      散文中所描写的形象,无论荷叶、莲花,也无论月色、阴影都极鲜明生动,风采奕奕。作者善于抓住形象的特点,以奇妙的联想和贴切的比喻,极其细腻传神地描绘形象。例如以“舞女的裙”比况荷叶,以“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比喻荷花,这些都细致、传神地表现出景物鲜明的情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景象,比如荷花的清香,月色的幽和等,都是语言文字难以描摹的,对于这些极难描写的景象,作者都能借助其神奇的联想和传神的比喻,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有韵味,使读者进入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去,领略美的感受。

      自然,精细传神的描写必须以精到细致的观察感受为基础,单靠美丽词藻的堆砌不行。离开精到观察感受,只追求例如比喻、联想之类的手法也不行。朱自清先生十分注意精到细致的观察感受,他以为只有借此才可以“辩出许多新异的滋味”,获取到“独得的秘密”。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教材的保留篇目。这篇散文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典雅华丽,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现实的苦闷与怅惘之情。文章美点很多,择要赏析如下:

      一、修辞美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荷塘的景物。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使人联想到荷叶一旦翩翩起舞那种婆娑婀娜的丰姿;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贴切传神;月光如“流水”一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流动而明净的特点。有生动的拟人。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写出了叶子的密,也写出了叶子诱人的风致。有深邃的通感。通感是感觉之间互相沟通、移用的修辞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幽微的香气比作是渺茫的歌声,可见这香气飘忽不定,忽浓忽淡,时断时续。又因为楼高且远,微风在吹动,所以楼上的歌声有渺茫的感觉,听起来似有似无,很不连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小提琴的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语言美

      1、动词的锤炼美。在动词的选择上,作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心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一“浮”,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动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个“挨”字,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形象。“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仿佛一位淡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

      2、数量词的点缀美。数量词被一般人所忽略,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能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性,为被修饰的成分增添丰富的审美内涵,成为语言中的一个亮点。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写出了淡淡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特有的风韵,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的作用,渲染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3、叠词的音韵美。作者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在第二段中,作者写到,“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又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翁蓊郁郁的”,“翁蓊郁郁”不但说明树林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这种例子很多,比比即是,富有艺术表现力,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

    [阅读全文]...

2022-07-05 23:56:36
  • 荷塘月色赏析句子(荷塘月色的佳句赏析)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显然是不符合的,“那个年代,女同志别说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脐都要受批判。”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曾一度被剪除。但现在课本中已恢复其原来内容。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

    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个叠字,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他知道,作为社会的人,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现实的骚扰的,苦闷之中,何以排忧?在他看来,“还是暂时超然的好”、“乐得暂时忘记”(《那里走》),宁静也好,超脱也好,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出了门还得回来,获得片刻的静最终还得回到嚣闹中去。结构和内容的紧密联系,使《荷塘月色》读来文气酣畅、浑然天成。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叠词的运用,更是朱先生的擅长,例如,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用“蓊蓊郁郁”极写树木的繁茂,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有音乐美的感觉。

    文章三大部分之间的转接,十分妥贴。第一部分(1至3段)写夜赏的缘由,用“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二部分(4至6段)的夜景描写,烘托出一片宁静之后,让蝉声和蛙声打破宁静,借此转下最后的第三部分,写六朝采莲的热闹和江南故乡采莲的情状,心境又回到现实生活了。

    [阅读全文]...

2022-04-15 20:12:22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赏析

  •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赏析

      导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全文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荷塘月色》是*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原文:

      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月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旳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旳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旳。路旳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旳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鷁(yì)首徐回,兼传羽杯;欋(zhào)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赏析一: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显然是不符合的,“那个年代,女同志别说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脐都要受批判。”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曾一度被剪除。但现在课本中已恢复其原来内容。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特色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阅读全文]...

2022-05-25 19:13:43
  • 荷塘月色美文摘抄

  • 阅读,文学
  • 荷塘月色美文摘抄(精选7篇)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月色美文摘抄(精选7篇),欢迎大家阅读。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生命中总有一抹心念,从未曾走远。在目之所及之处寂然开放,宛如初见时的惊艳,瓣瓣莹白,朵朵飘逸,温婉着心情,娇娆着山川。雪,与我有一份心灵的契合。在寒冷的冬季里,就让我的追寻和着雪一起离开苍茫遥远的天空,肆意飘洒,只为梦落下时,那美丽无瑕的佳话。

      多想,放下尘世的碎碎念,不必去想,也不必刻意去忘。携一纸宋词里的韵脚,在江南二十桥里写意生命中的诗情。雪落北国,梅开江南,在明月夜里摇曳一室清香。此时,茶已温好,只等你踏雪而归,你不言,我不语,与我对坐在一盏茶香里,温一壶岁月流逝的记忆……

      历经尘世喧嚣,一颗被秋雨滤过的尘心,淡淡的,不用触摸,已是安然。冬,带来了深厚与沉稳,看天边飘起了雪花,便也有了一份安静的从容。那些山与水的遇见,在记忆深处沉淀成一泓碧水,潋滟着生命的欢喜与忧伤。一念清心,雪儿蹁跹,它始终以最美的姿态,穿行于每一个素白而静怡的日子里。

      今夜,月光躲在云层里,一缕斜风,安静的诉说着前缘旧事,记忆的珠链跌碎了一地似水若梦的缠绵,深深浅浅,那两三朵儿娉婷一直在记忆的梗上妖娆。陌上寒烟,谁为谁温柔了岁月,谁又为谁惊艳了时光?那一行行清瘦的思念,飘泊在月光水岸,涟漪起多少无眠的情怀?

      你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情依然都在。你说,无论心去何处,都记得来时的路。那一束朦胧的月华,沐我一身淡淡的寂寒,那悄然飞舞的雪儿,蹁跹在你的窗前,无需你看见,轻轻的来,不惹一丝尘埃……

      光阴辗转,这世间有多少无法落幕的期盼,多少心念都付诸于落花流水。细数时光里走过的点滴情谊,有欢笑,有酸楚,也有入了眉眼的幸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白雪菲菲。情感入冬,一切都显得安恬,静默,很多话,在不言而喻的感应里,那份已然收藏的美好,在一种叫做倍感珍惜的情愫里俨然生根。即便隔了万千山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向暖的微笑,染了时光长廊里的梅红雪白。

      携一片流云,与寂寂的夜里,温暖我冬寒里蒹葭的记忆。一方水湄,许我兰舟浅渡,接你如水般温息。一种温情,一抹牵念,只能遥寄在梦里。风从月华里穿过,有划落叶子的声音,我把落落的心绪细碎成文字,散落在飘舞的雪花里,把深深珍重别上你的衣袖,冬寒,念暖。爱,是飘荡在沧海里的一叶轻舟,还是行走在沙漠上的一树菩提?也许爱,只是落在白雪里,一朵冷寂的红玫瑰。

      清晨,推开窗,天空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山川银装素裹,树木雪绽梨花,雪色倾城,别有一番美丽的心情。雪花携着四季的眷念,轻盈若蝶,飘落梅枝,雪花梅花,是那年冬天的情歌。

      回首往昔,繁花落尽,缘分早已在文字里生根发芽。时光流逝,那种牵挂依然温馨如故。那一颗初心,清澈透明,只为与你相逢时的清纯。那一年,我素手描红尘,只为与你相识时的倾心。一抹晶莹,一抹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情愫,穿越经年的阑珊,依然立在你纯洁如昔的世界里,静静聆听。

      深冬,这个冰寒浓厚的时节,依然是冷寂,心中用真情串起曾经美好的心念,漫过淡淡的清愁,以一朵花开的姿态,让时光变的清宁。依然还会以荷的深情仰望夜空,看满天星光的灵动,看月圆月缺的从容。往事是风么,低低地吹着,曾经的姹紫嫣红,到最后却是西风落叶飘零。依然会想起某些事,某个人,当所有的痛,所有的伤,所有的念,在一杯暖茶中容散,留下的,只是嘴角的一丝浅笑,眼眸里的一滴温润。时光老去,我依旧安静的坐在这里,写字,听风,我以莲的温婉拥抱你,指尖滑过的凉,是寂寞,是念想。

      一场雪后,感觉一颗被世俗烦忧的心也变得干净而清澈了,温暖的阳光每天如约而来,即便有很多琐杂的事要做,倒是累着也快乐着。生活,宁静着就好。以前感觉冬天太过冷寂,少了一点点温和的气息,现在反而喜欢冬天了,喜欢它的宁静致远,含蓄内敛,也喜欢它的雪舞阑珊。

      柔柔静静的夜空,灯火琉璃,一轮明月挂在树枝上,这样的时候适合回想,想那个有你的城里是否雪落梅园?篱墙外,染白的青石板上是否留下你的脚印浅浅?风过江南,你是否听到我吟给你的那首青梅小令?雪花纷纷而下,暖一树花开,盈一怀牵挂,心儿随着雪儿曼舞,任思绪如絮,心念如花。

      今夜,没有雪花,也没有风声,一片寂然,仿若这个季节蕴藏的一切生机都沉寂在这宁静里。一首熟悉的音乐在耳边萦绕迂回,音乐很清美,就像此刻我想念的你,想念着就好,或许,最美的往事,不一定是两个人在一起取暖,但一定是,秋风起时,让你明净如初,寒冬来时,有晴雪如诗。

      总有一些美丽,在记忆深处明媚,总有一些伤感,在一首纯澈的旋律中落幕。你是夜色里的一片云,曾掠过我的湖心,曾把那么多的温暖和念想留给了我,与我,已是足矣。让那初见的美好,在心底温润,而此刻,心净如莲,回首,那一弯月色依旧,一切,安好如初。

      岁月深处,那些云崖水暖,那些烟雨寂寒,早已被时光定格成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卷。失去的,伤感的,心酸的都已随风飘远。我安坐在尘世的一隅,静静的绣着光阴给予我的安暖,让指尖的暖化作一朵莲,沾染一朵雪花的温润,一米阳光的温暖,在素色年华里,晕开一丝浅浅的笑意,将所有的暖香缄默着珍惜。时光织雨,待来年风起,定会看到枝头的那一抹新绿。

      那是在一个盛夏的夜晚,也还是在安微的一个乡下小镇。吃了晚饭后,感觉无所事事便出去散散步。顺便看看我期待己久的那口荷塘。

      那夜的天气也出奇的好。天,深蓝深蓝的,蓝得就象大海里的水。一轮圆月在东边的夜空中悬挂着,金黄金黄的,宛如一个大金盘。一颗颗星星不知什么时候从云里面钻了出来,象一双双调皮孩童的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风,轻轻地和和地吹着,感到透了心的凉爽。路,还是泥巴路,有点弯曲也有点狭窄。路两边却是沙地,都种着碧绿的西瓜。;听说这里的西瓜又甜又脆又爽口。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已走到荷塘了。

      这是一口呈长方形的池塘。塘面又长又宽阔,塘四周种了八、九棵垂柳。在荷塘的西南角有个凉亭。塘坝上的草又短又柔软,脚踩在上面就象踩在地毯上。站在塘坝上看荷塘,荷叶有大的,也有小的。那荷花有红的,也有白的。有的花长出叶面很高,如天仙般地婷婷玉立。有的则害羞似地躲在绿叶下面,偷偷地看着天上的星星和明月。几只调皮的大青蛙端坐在下面的荷叶中,等待着飞来的食物。月光倾泻在塘面上洁白洁白的,如同有人倒了纯白的面粉。看不到小鸟们在柳树上嬉闹,也看不到蝉儿在柳枝上放声高唱。唯有无数只流萤穿梭于荷叶荷花间,亮光闪闪,逍遥自在。看不到鱼儿在荷塘里畅游的身影,却能听到水中鱼翻滚的声音。

      凉亭是古老的凉亭,抬头仰望上方写着荷亭两字。字体是行草的,笔锋雄浑而又流畅,看上去字象在行走似地洒脱。亭内有石桌石凳,护栏是木制的,已经退色了。柱子也是石头的,且每株柱上都写上字,字是浅雕的,再用黑漆描上。如今漆己变得淡淡的了,但字仍清清楚楚,一流的行草手法。不知出自哪位墨客。有两句字到现在还记得。一句是:垂柳随风舞柳绿花艳。另一句是:月光洒荷塘荷‘雅人美。因为是凉亭,到这里玩的人也不少,早晚游人颇多。亭内地上的烟蒂、瓜子壳可证。

      我在亭内坐着,忽然,一位姑娘走进来对着我微笑。我也对着她微笑,似曾相识。她说她温州人,操满口的温州口音。她随她哥来这里做食品买卖。并练有一手好古筝。而且歌也唱得很好。她到这里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看荷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练古筝。她连古筝都带来了。她在石桌上摆好古筝,试弹了几下,问我喜欢听什么歌?我说,《十五的月亮》你会弹吗?她说,会呀!

      于是,她伸出纤细而又秀长的玉手弹唱起了《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在当时很流行。她灵巧的手指在琴弦上游走,时高时低,时重时轻,时急时慢,一个个动听的音符从密密麻麻的琴弦中弹出,如高山流水,如大海波涛,听得我如醉如痴。听毕,附小诗一首:明月照荷塘,荷雅凉风爽。荷亭听古筝,此生永难忘。

      这一方水塘,围拢在城市的丛楼中,纤瘦而婉约。她让我想起敦煌境内的那湾圣泉,名为月牙泉。

      我喜欢在每一个傍晚去看望她,就像是一个心灵上的知己。

      出了小区的正门,走上十来分钟曲折的青砖小路,我便来到了她的身旁。晚霞的余彩净净的映照着水面,四周的树丛随风私语。水塘边的莆草、芦苇,还有好些不知名的各色的小花,都在静静的梳洗各自的心事。几只小鸟,或一只,或两只,或三四成群,低低的掠过水面,继而冲向天空,再俯冲而下,嬉耍着不愿归巢。另有几只野鸭,竞摇摇摆摆地从我面前,旁若无人的,踱步走过。我怀疑他们嘎嘎的交谈中,是不是说了我一些坏话。于是我,捡了一个小土块丢过去,他们便哄叫着钻进了那片荷叶与莲花丛中不见了。

      水塘边随意的丢着一些石块,石块上布着疏疏的小孔,在夕阳的掩映下,竞有一种莫名的沧桑。我轻轻的坐下去,对着水面发呆。那水塘在微风吹拂下,漾起绸缎似的.波纹,一波一波绵延着,扩散开去。及到了水岸,遇着那些石块、水草或是那些不知名的小花,难免就会有一番密语。我沉浸在那些密语里不能自拔。

      忽然一声轻脆的铃铛声响起。转过那些石块,水塘边有一条鹅卵石小路,靠*我坐的地方有处凹洼,前些天下雨积了好些水。一个孩子骑着自行车经过的时候,他欢叫着收起脚任由惯性而下,溅了我好一身水渍。他停了车,满是歉意的回头看我。我笑了笑,向他挥挥手,他便似那小鸟飞走了。

      我重又回头看那水波,在那波光里,影隐着,那天穹上渐次升起的星星。还有一弯新月,被纤弱的云丝们簇拥,在哪遥远的碧天。

      我抬头看看天,看看四周。人声也渐次密集起来,四周的楼宇的灯光也亮了起来。水塘边的广场上开始播放热情的音乐。水塘里也开始闪映出各色迷醉的光影。

      起身穿过广场,大妈媳妇们扭着欢快的舞姿,孩子们或滑冰或追打嬉戏;晚练的人气吁吁的从边上一圈圈跑过;小贩的叫卖声也此起彼伏。那广场这时刻俨然一个热闹的街市。

      经过一条翠竹小径,走去水塘的另一边。已经是初夏时光,那小径上却铺满落花。一阵风过,不经意想起黛玉《葬花呤》,随口呤了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不觉有点怅然。

      过了小径来到一处栈桥,踩着那木质的小桥,吱嘎声里,夹杂着各色虫鸣,不由心绪宁静。或有两三人在桥上拍照,都想借那月下灯影之美,却总落进了尘世中杨枝绿影下的华灯璀璨。

      我轻悄悄地从她们身边过去,来到水塘中的一处小丘。丘上满是桂花树和冬青,树丛里有两间木屋,一大一小,住着一个养鱼的老人和一条小狗。老人正在屋里看书,我没敢去打扰他。只在心里想着,以后退休了可不可以像他这样。想着想着,看见了那条小狗,它正在月光下美美的啃它的骨头,看到我走过来,便树了双耳,满是敌意的用眼睛瞅我。惹得我不经释然一笑。它也安然的摇了摇那胖尾巴继续啃他的骨头,不再理我。

      我看看月亮,再看看水塘,又看看自己。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光已不是那时的月光;水塘还是那方水塘,水波里的落花已换了芬芳。岁月是条静静的河,当我们慢慢老去,谁来抚摸我们的孤独?

      就这样冉冉的行去,不问那落花,不问那灯火,不问那月影,惟不觉繁喧,只添一份幽甜。

      我在那月影里归去,我会在黄昏时归来。我喜欢去看望她,她就是我一个心灵的知己。

      七月中,这样的一个夜,池塘中碧绿的圆盘、托着害羞的荷,婷婷玉立。在徐徐而来的清风下,翩翩起舞。一阵阵风吹过,一股股淡淡的清香啊!

      倚栏而立的我,陶醉在这夜色中,陶醉在莲说的心事中。这样的时节,人乏蝉鸣,桃李无言,亭亭荷莲在一汪碧水中散发着沁人香味,使人心旷神怡。

      月亮姐姐迈着款款而深情的步伐,携着一缕缕皎洁的光,以恬静迷人的姿态正向我走来,悄悄地潜入了荷塘中。有诗为证:“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

      我和明月谁多情?这样的不谋而合,谁邀了谁?做了彼此的君。

      那份皎洁是如此的柔和,轻轻地罩住了整个荷塘,如烟似雾,更像一层薄薄的纱,柔柔地罩在美人的脸,神秘的让人遐想万分。

      那碧绿玉盘上的荷,在微风荡漾中,既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像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更像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

      暗香包围着我,清风抚摸着我,月亮姐姐恬静淡雅的笑容,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就是那朵晨开暮闭的荷。那花中的君子,亦是荷仙子,披着白而透粉的罗裙,立在碧玉盘上,为端庄的月亮姐姐,踮着脚尖跳着自己阿娜的舞姿。

      不是么,曾经有人给自己取名水莲哦。

      多年前,传呼机的过世,大哥大夭折,手机的新生问世为我们忙碌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增添了不少乐趣。一个月的工资都不足以买部手机,节衣缩食的几个月,才能买到一部进口的诺基亚。那时候拥有手机的人啊,都愿意有人来电地打扰着。

      上班闲来无事的我和同事们,经常无聊地拨通对方的号,去听那美妙的铃声儿。还有的时候,互换手机玩别人与自己不同款的功能。当时的手机不是人人都普极,通讯录的那些电话码,怎样都不愁记着的。有些时候拨通一个号,接二连三地拨,都是与主人的铃声太个性而关联着的。

    [阅读全文]...

2021-12-20 09:00:45
  • 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 幼儿
  • 荷塘月色朱自清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荷塘月色朱自清,欢迎大家参考!

      《荷塘月色》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i)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han)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fan)婀玲(夏注:这里是音译violin小提琴的意思。)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夏注:谐音“怜子”,爱你之意。)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词语注释

      1、闰儿:指朱闰生,朱自清第二子。

      2、蓊蓊(wěng)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3、踱(duó):慢慢地走

      4、弥望:满眼。弥,满。

      5、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

      6、袅娜(niǎo nuó):柔美的样子。

      7、脉脉(mò):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8、风致:美的姿态。

      9、梵婀玲:violin,小提琴的音译。

      10、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

      11、妖童媛女:俊俏的少年和美丽的少女。妖,艳丽。媛,女子。

      12、鷁首(yì shǒu):船头。古代画鷁鸟于船头。

      13、羽杯:古代饮酒用的耳杯。又称羽觞、耳杯。

      14、棹(zhào):船桨。

      15、纤腰束素: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女子腰肢细柔

      16、迁延顾步:形容走走退退不住回视自己动作的样子,有顾影自怜之意。

      17、敛裾(jū):这里是提着衣襟的意思。裾,衣襟。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大地。这时,蒋某叛变革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荷塘月色》美点赏析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教材的保留篇目。这篇散文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典雅华丽,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现实的苦闷与怅惘之情。文章美点很多,择要赏析如下:

      一、修辞美

      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荷塘的景物。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使人联想到荷叶一旦翩翩起舞那种婆娑婀娜的丰姿;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贴切传神;月光如“流水”一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月光流动而明净的特点。有生动的拟人。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写出了叶子的密,也写出了叶子诱人的风致。有深邃的通感。通感是感觉之间互相沟通、移用的修辞手法。“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幽微的香气比作是渺茫的歌声,可见这香气飘忽不定,忽浓忽淡,时断时续。又因为楼高且远,微风在吹动,所以楼上的歌声有渺茫的感觉,听起来似有似无,很不连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把黑白相间的光和影构成的画面比作和谐的旋律,小提琴的名曲,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语言美

      1、动词的锤炼美。在动词的选择上,作者绞尽脑汁,颇费了一番心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一“浮”,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动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个“挨”字,活画出了田田荷叶像一群光彩照人的少女妩媚多姿的形象。“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仿佛一位淡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

      2、数量词的点缀美。数量词被一般人所忽略,但在朱自清的笔下却能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特性,为被修饰的成分增添丰富的审美内涵,成为语言中的一个亮点。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写出了淡淡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特有的风韵,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的作用,渲染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3、叠词的音韵美。作者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在第二段中,作者写到,“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森森”“淡淡”,营造了一种沉寂的氛围,也衬托出淡淡的忧愁。又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翁蓊郁郁的”,“翁蓊郁郁”不但说明树林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这种例子很多,比比即是,富有艺术表现力,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

    [阅读全文]...

2022-06-11 02:29:50
  • 荷塘月色朱自清段落

  • 荷塘月色朱自清段落

      《荷塘月色》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塘月色段落,供各位阅读与参考。

      朱自清《荷塘月色》段落

      一、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二、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三、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繁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四、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五、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和赏析

      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

      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11)(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16);鷁(yì)首(17)徐回,兼传羽杯;棹(zhào)(18)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19)。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20)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显然是不符合的,“那个年代,女同志别说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脐都要受批判。”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曾一度被剪除。但现在课本中已恢复其原来内容。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荷塘月色朱自清的简介

      个人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冼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朱自清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主要散文集有《匆匆》《春》《欧游杂记》《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等,着有诗集《雪朝》(与人合着),诗文集《踪迹》,文艺论着《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春》以被选入2012年新编初中语文教材中。

      名字寓意: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这是屈原被流放时请太子卜为自己占卦时说的话,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两次婚姻:

      武仲谦

      武仲谦(1898年—1929年),江苏扬州人,在扬州长大。是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朱自清先生的第一位夫人。1916年与朱自清先生结婚。她属于那种*传统式的典型的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婚后与朱自清先生生活了12年。10多年的夫妻生活中,武氏整日为丈夫与儿女们操劳,又时常拖儿带女逃避战乱,积劳成疾,于1929年因患肺病不治而去世,年仅31岁。武氏生育儿女6个。长子朱迈先,其后依次是长女朱采芷、次女朱逖先、次子朱闰生、小女朱效武、小儿朱六儿。朱六儿只1岁就夭折了。对于前妻武仲谦,朱自清先生一直充溢着对她真挚的情爱。在她去世三年后,朱自清先生在自己新婚三月之际所写的《给亡妇》一文,就是一曲朱自清先生与武仲谦的爱情颂歌。

      陈竹隐

      1932年暑期,经人介绍,朱自清和陈竹隐在北*订婚;是年8月底,朱自清赴欧洲游学。从朱自清旅欧期间的日记可以看出,那时朱自清总以为自己年龄偏大,孩子又多,怕陈竹隐有顾虑,因而常常为不能及早收到陈竹隐的信苦恼,可陈竹隐深深地爱着他,也爱他的孩子。

      1932年8月20日,朱自清携陈竹隐回扬州省亲。

      朱自清在上海举办婚礼,也可见得他与上海的一帮朋友叶圣陶、夏D尊、王伯祥、姚雪村、胡愈之、沈雁冰、柳亚子、匡互生等人友谊之深厚。

      朱自清的作品

      1.《雪朝》(诗集)1922年,商务;2.《踪迹》(诗与散文)1924年,亚东图书馆;3.《背影》(散文集)1928年,开明,(被选入初中课本);4.《欧游杂记》(散文集)1934年,开明;5.《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务;6.《伦敦杂记》(散文集)1944年,开明;7.《国文教学》(论文集)1945年,开明;8.《经典常谈》(论文集)1946年,文光;9.《诗言志辨》(诗论)1947年,开明;10.《新诗杂话》(诗论)1947年,作家书屋;11.《标准与尺度》(杂文集)1948年,文光;12.《语文拾零》(论文集)1948年,名山书屋;13.《论雅俗共赏》(杂文集)1948年,观察社;14.《朱自清文集》(1—4卷)1953年,开明;15.《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古籍;16.《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三联;17.《朱自清散文选集》1986年,百花;18.《朱自清全集》(1-3卷)1988年,江苏教育(未出齐)。

      其中《匆匆》被选入小学6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第二课、小学5年级上册冀教版语文书第六课、小学五年级鲁教版,《背影》被选入中学8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书、山东教育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上海教育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春》被选入小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语文书第四课。《春》被选入苏教版初一语文书。《春》被选入人教版初一语文书第十一课。

    [阅读全文]...

2022-04-26 06:12:19
  • 2022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 文学,优美
  • 2022朱自清《荷塘月色》原文及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欢迎参考!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

      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1),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2)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宁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3)的是田田(4)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5)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6)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7)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8)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9)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10),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11)(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12)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13),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14)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15)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yuàn)女,荡舟心许(16);鷁(yì)首(17)徐回,兼传羽杯;櫂(zhào)(18)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jū)(19)。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20)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赏析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荷塘月色》中的“出浴的美人”显然是不符合的,“那个年代,女同志别说出浴了,就是露出肚脐都要受批判。”高一课本里,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道: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涉黄”的细节曾一度被剪除。但现在课本中已恢复其原来内容。首先,说明作者的思绪变化: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高于现实。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这样的感觉显得十分自然。

      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 以真言抒真情

      文坛许多作家为了写出不朽之作,都刻意追求作品能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文章写出来,又往往给人矫揉造作之嫌。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缺乏精深的语言功力,以至造成一字不稳,真情尽失的遗恨。《荷塘月色》一文则能以准确贴切的语言,抒发出作者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社会带来的又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本文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上节提到的删去的“刚出浴的美人”一喻,除了它有悖于特定的环境外,也与“淡淡的喜悦”这一特定的情感不谐。试想,面前立一群“刚出水的美人”,表现出的喜悦还能是“淡淡的”吗?

      在整个写景过程中一直充溢着这种“淡淡的喜悦”,但原文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后还有一句“峭楞楞如鬼一般”;仅此一句,就足以搅扰了温馨的美景,破坏了喜悦的心情。峭楞楞的鬼影带给人的只有恐怖,没有喜悦,就连那“淡淡的哀愁”也不会由此产生,更不会生出“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如此美妙的联想。

      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

      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同是写灯,《我的空中楼阁》是这样的语言:“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句式整齐,节奏明快,在这如歌的行板中洋溢着作者按捺不住的喜悦。以上两段描写,词语当然不能互换,就连句式也绝不能互调。

      特色

      1.欣赏景物描写

      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第四、五段最能体现这种美。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段没有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朦胧的月光中,有着奇异的光彩。把盛开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写荷花之美。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的歌声一样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

      定。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觉形象,作者却把它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形象,这种把一种感觉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形象的写法,在修辞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可以启发读者更加广阔深远的想像和联想,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出发,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明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但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2.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文章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以下处处关联这种不宁静的心绪: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发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的感慨,不满于现实,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淡淡的忧愁情绪笼罩了全文。

      但是,作者的感情是复杂的,与“淡淡的忧愁”相伴随的,还有“淡淡的喜悦”。文章开头,“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可见作者是想摆脱忧郁情怀而欣然前往荷塘的;沿着荷塘的小路,往日阴森森,“今晚却很好”,经过一番澄思静虑,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他真正暂得自由,心系于美景,怡然之情顿生;由赏景而思接千载,想到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可见,“淡淡的喜悦”同样笼罩了全文。

      直接而集中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是第三段的内心独白。这一大段独白,是从不宁静到观赏荷塘月色的怡然自得的一个过渡,表达了作者心灵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和寻求摆脱冲突的愿望。作者的这种心情,在月下荷塘这样一个幽美的环境中,表现的便是忧愁与喜悦相交织的审美情怀。

      总之,忧愁与喜悦是相伴共生的:处忧愁之中而向往喜悦,处喜悦之中而受忧愁的牵掣。它们是作者观景时矛盾心态变化的两个方面。但内心的波动没有大起大落,而是有所掩抑的,情感的抒发是有所节制的(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这就是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和主义”的表现。所以无论是忧愁还是喜悦,都是“淡淡的”。

      关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拘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实现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3.品味精美语言

      本文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一贯有朴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论逼真与如画》),“回到朴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诗》),以为“藻饰过甚,真意转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绮丽的、古奥的、生僻的字词来雕琢描绘事物,而显千情万态于轻描淡写之中。但也不是单纯的朴素,而是寓灵机、灵巧、灵动、灵秀于朴素之中,也常依据忽然触发的感受,凭借丰富的想像,使物象灵光闪现,把读者引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论,作者不用浓墨重彩,画的是淡墨水彩。适当地运用一些有色彩的词语,但更多地是运用比喻,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像,使画面的色彩淡中有浓。

      如写静态的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淡月照耀下花朵晶莹闪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这些词句,全无奇异之处,但是用在本文的语境中,却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准确生动地表现了此时此境、此景此物的审美特征。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泻”字也很*常,但与“静静地”修饰语相配合,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绝无声响,幽静幽美。又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达情意,这里用来写流水,流水无声而又好像有情意。它们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经营的,却很有表现力。其他如写荷叶用“挨”,写灯光用“漏”等,都很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阅读全文]...

2022-02-21 14:28:29
  • 荷塘月色的歌词

  • 音乐
  • 荷塘月色的歌词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的歌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作背景

      凤凰传奇《荷塘月色》

      御用音乐人张超一手打造,创作灵感来源于朱自清先生的同名散文,谈及创作初衷,这首歌曲也是凤凰传奇一直以来想要尝试不一样的音乐风格,于是,被融入了很多的新鲜元素、很有人文气质的浓浓古典*风味道的《荷塘月色》便产生了。

      歌曲鉴赏

      凤凰传奇

      凤凰传奇的这首《荷塘月色》跟之前的风格截然不同,一改凤凰传奇原先粗犷的形象,借民乐形式唱出自己对淡雅唯美事物的追求和喜好,展现出他们细腻的一面。这首作品颠覆了凤凰传奇以往爽朗大气的演唱风格,充满江南水乡的抒情小调配合玲花清新甜美的唱腔,加上曾毅浪漫细腻的念白,让整首歌呈现出一股浓浓的浪漫古典情怀。这首歌曲侧重民乐的使用和音律构成,而不是着眼于R&B的模式,它给人的亲*感要大于西洋歌曲为主架的那些作品。整首歌风格恬静古典,编曲上融入了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还有潺潺的流水声穿插其中,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一幅夏日里荷塘月色的动人画卷。“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凤凰传奇女主唱玲花用柔美的嗓音塑造出了一个充满古典美的江南女子形象,完全脱离了以往豪迈大气的格局,男生曾毅配合这首抒情作品收敛了之前的动感说唱,代之以温柔的念白:“那时年轻的你和你水中的模样,依然不变的仰望,漫天迷人的星光,谁能走进你的心房,采下一朵莲,是那夜的芬芳,还是你的发香……”男女声的交互演唱搭配极具画面感的歌词,仿佛带领我们穿越炎夏,感受到了荷塘中晚风吹拂的清凉。

      几个动词使用起来有灵动的感觉,配合整体意境。女主唱放缓节奏,用温柔地方式演绎女子害羞又相思的心情。从前那股大漠风情陡然消失,坐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柔美清淡的江南女子。竹笛吹起的思绪,把听者直接带入到那片景色当中,朦胧间看到了两颗相爱的心。男主唱在后半段以念白的方式出现,背景里又传来鱼在水中吐泡的声音,也有几分文人的气质。最后B段里凤凰传奇标志性地合唱终于出现,现代音乐的处理慢慢增加成分,渐渐音乐淡出在起先的琴笛合奏里,把幻想空间继续留给人们。

      社会影响

      《荷塘月色》是相对有内地特色的*风作品,自推出以来取得了佳绩,连续打入百度TOP500、新歌TOP100、中文金曲榜三大榜。这得益于凤凰传奇不同港台艺人的创作背景。《荷塘月色》还被美国Zumba健身舞大会用来当做国际健身舞课程的主题伴奏音乐,受到国际健身舞爱好者的追捧与喜爱。

      荷塘月色 歌词

      作词:张超 作曲:张超

      演唱:凤凰传奇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recite:那时年轻的你 和你水中的模样

      依然不变的仰望

      漫天迷人的星光

      谁能走进你的心房 采下一朵莲

      是那夜的芬芳 还是你的发香

      荷塘呀荷塘 你慢慢慢慢唱哟

      月光呀月光 你慢慢慢慢听哟

      鱼儿呀鱼儿 你慢慢慢慢游哟

      淡淡的淡淡的 淡淡的月光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阅读全文]...

2022-05-04 17:39:25
  • 荷塘月色经典诗句

  • 经典
  • 荷塘月色经典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塘月色经典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绝·荷塘】

      荷舞秋风柳岸香,荡舟爽女闪莲塘。

      菱湖碧影人花美,笑曳骄阳动彩妆。

      【七绝·荷塘晚照】

      欲滴莲花送月香,抚琴弄笛醉荷塘。

      回眸细细倚门立,出水霓裳夏日凉。

      【荷塘雨】

      轻纱带雨

      晚风吹落晴翠

      群鱼结伴

      拨水看芙蓉新浴

      舞叶婆娑

      一袭银河滑落

      星星欢笑引来山林风声

      白鹭展翅做最远一次跳水

      雨点奏下夜幕

      飘远了烟火人家

      【七古·荷塘月色】

      晓月蛙鸣荷塘行,

      淡香扑鼻清溢流。

      香莲清高尘不染,

      静守华池心境悠。

      【五律·荷塘月色】

      蛙声喧夏夜,鱼影动荷塘。

      月染湉湉色,风抔淡淡香。

      临幽情漫漶,入谧意彷徨。

      绪乱缘何起,心飞万里疆。

      【渔家傲·荷塘幽思】

      月色荷塘花艳丽。嫣红姹紫婷婷立,渺渺幽香人惬意。莲叶里,蜻蜓翩舞双双戏。

      海外伊人归未计。大洋彼岸思知已,牵挂悠悠浓念起。心长记,千山万水情相系。

      1、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贾岛《宿山寺》

      3、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4、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江淹《别赋》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

      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7、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8、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米芾《水调歌头·中秋》

      9、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王元鼎《凭栏人·闺怨》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碣石篇》

      11、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12、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13、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14、月落沙*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乐·候蛩凄断》

      1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16、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韩愈《山石》

      17、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18、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19、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阅读全文]...

2022-05-12 07:08:36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句子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语录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说说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名言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诗词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祝福
荷塘月色好句摘抄赏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