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有关饮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代有关饮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代有关饮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代有关饮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饮食的古诗句
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下面是关于饮食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
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
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浅析*古代饮食文化的特色
*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浅析*古代饮食文化的特色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饮食文化特色具体体现在从宫廷到民间,从内地到边疆,从王宫贵族到*民百姓,食风的“盛”“雅”“艺”“精”“奇”诸方面。
“吃”的繁荣——菜系林立,风味饮食小吃上千种,各地食风食味之独特与多样化。
“吃”的艺术——美食美味辅之以美器,追求三者的和谐统一,浑然一体,调味之精益,肴器之华贵。膳食之繁盛,烹饪技艺之巧妙,均堪称举世无双,独树一帜。
“吃”的典雅——御宴排场之豪华,宫廷宴*与祭祀祭食礼仪之庄重,礼制和礼仪等级之森严,各式宴会氛围之典雅。
“吃”的效益——官场之交接,人际关系之沟通,食疗之精通,延年益寿之成效,益身健体、却病疗疾之功能。
“吃”的奇异——边疆塞外,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民族食艺、食风、食味,别具情调,系少数民族文化奇葩。
在我国古代,由于汉民族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均较其它民族为高,因而汉民族的饮食文化也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以五谷、熟食、素食为主,以肉食、蔬菜为辅,讲究无味调和。游牧民族则多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五谷为辅,这与他们地处边疆、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地城、地貌,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限制有关。
*历代传统烹饪手法技艺精湛,花样繁多,内容丰富。人们在味觉方面的追求之外,还有色、香、形、声、器等方面的需求,最后是调和。
汉族古代食仪
在*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这告诉我们,进献王者的饮食要符合一定的礼教。《礼记·礼器》曰:"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而民间*民的饮食之礼则"乡饮酒之礼,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乡饮酒,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恭敬的是长者。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译成现代的文字,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这套规则在《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
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
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不要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不要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不要把肉骨头扔给狗。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
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于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关于的食物诗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绩《凉州词二首·其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一、《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明·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远师 唐 白居易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三、酬问师 唐 刘商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四、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五、老师颂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首先,古人吃饭很讲究饭菜的摆放方式和宾主的坐*,并借此体现出一定的礼仪规范。
从周代开始,在贵族阶层设宴招待宾客的场合,尤其讲究饮食的礼仪规范。
他们*地而坐,餐具直接放在*上。
饭菜要这样摆放:左边依次为带骨的熟肉、主食(饭);右边依次为大块的熟肉、酒和饮料;在最里边放酱酪调料,外边放烤肉,右旁放着蒸葱;干肉脯类的菜肴,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若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若是干鱼,则以鱼头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 夏天鱼脊向着宾客的右方。
为什么要如此讲究呢
原来这是为了敬客、尊长,以及食用方便。
这些摆设次序,在家里以尊长的座位为准;宴请客人时,则以最尊贵的客人所坐*位为准。
宴饮开始之前,要进行进食的礼仪,宾先主后说一些互相感激的话。
然后再行祭食的礼仪,以报答先祖,表不不忘本。
即使在今天,这些礼俗的某些方面依然 还保留着。
如湖北鄂州的一些家庭,在招待 客人时,吃鱼的规矩基本上还跟周代的礼俗 相似。
其次,无酒不成宴*,古人在宴*上总是离不开酒,而古人喝酒时也会有很多礼仪。
宴*上祭食礼仪后,便接着行饮酒的礼仪。
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做“献”;宾客回敬主人, 叫做“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 叫做“酬”。
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 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 相,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再次,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中所独有 的一大特色,用筷礼仪也就成为古人饮食 礼仪中的主要内容。
古代用筷礼仪很多, 客人不得持筷过“河”夹菜,也就是不要将 筷子伸得老远去夹饭桌对面的菜肴,宁可不吃,也应当遵守不持筷越“河”的礼仪。
用筷子给别人夹菜也要看具体情况。
虽然用筷给客人夹菜可以表示尊重和热情,不过,当主人老是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时,虽热情有余,但会令有的客人难以接受。
据说*在宴*上喜欢给客人夹菜,即便是筷子上自己的口水欲滴,客人也不敢不吃。
“袁府盛宴佳肴美,总统筷上口水鲜”说的就是这种 尴尬的局面。
虽说“礼多不为怪”,但这种不卫 生的“礼”显然令人难以接受。
另外,除了自己要讲究饮食礼仪之外,古人 还注重加强对子女饮食礼仪的教育。
至今,香 港有句俗语“餐头食饭教仔女”,其实就是根 据《礼记》中有关饮食礼仪的内容得来的,意 即要教导子女就要从饮食礼仪开始。
这种做 法,值得我们借鉴。
1、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无为无不为、*和无欲、惜精爱气2、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 译文“修养内心的方法,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了。
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内心即使有迷失的部分,也是很少的;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有保存的部分,也是很少的。
3、朱熹:饱食当肉,不淫当斋。
缓步当车,无灾是福。
大饥不大食,大渴不大饮。
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欧阳修《送慧勤归余杭》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朱熹《朱子家训》
乐共饮食到黄昏。——曹操《气出唱其二》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谢枋得《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
饮食蔬果等,并无所忌节。——陈晔《服椒法歌》
娇儿昼夜啼,*饮食止。——梅尧臣《史尉还乌程》
颜色转光净,饮食亦甘馨。——元稹《估客乐》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苏轼《凌虚台记》
图书唯药箓,饮食止藜羹。——皇甫冉《闲居作》
腐肉之中相饮食,乌鸢往往争肝肠。——屈大均《查君来自黔中赠之》
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苏轼《和蒋夔寄茶》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柳宗元《行路难三首》
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柳宗元《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饮食迷精粗,衣裳失宽窄。——孟郊《乙酉岁舍弟扶侍归兴义庄居后独止舍待替人》
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白居易《梦仙》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白居易《自宾客迁太子少傅分司》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好我衣服,甘我饮食。——韩愈《古风》
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韩愈《重云李观疾赠之》
饮食岂知味,丝竹徒轰轰。——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韩愈《郓州谿堂诗》
愧君饮食长相呼,为君昼鸣下高树。——陈陶《鸡鸣曲》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元稹《思归乐》
屋头朝爨作饮食,枕底夕艾驱蚊虫。——梅尧臣《和江邻几景德寺避暑》
身外所劳者,饮食须自持。——皮日休《鹿门夏日》
耕耨以时,饮食得所。——陆龟蒙《祝牛宫辞》
饮食无他止养身,人间多少不惺惺。——钱时《当食自喜二首·饮食无他止养身》
亲情饮食烦相问,朋友歌诗似稍腴。——方回《戊子生日》
耒阳一脔炙,饮食知味鲜。——苏泂《夜读杜诗四十韵》
莫不饮食,知味者寡。——仇远《野饮》
閒尝道病殆,饮食药饵亲。——陈著《用前人示诸儿韵》
况子三年囚,苦雾变饮食。——苏轼《和王巩六首并次韵》
犹之健饮食,屡飨亦云餍。——王安石《和*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谁谓九华远》
自尔入家门,饮食须相劝。——屈大均《哭内子王华姜·其十二》
吾已峻拒之,还可就饮食。——吴鼎芳《唐嘉会妻》
乡闾同饮食,男女相媒妁。——欧阳修《汝瘿答仲仪》
傧价迎召来,饮食固可喜。——王令《梦蝗》
谓宜饮食与宴乐,对接宾客心忘机。——苏颂《次韵王宣徽太尉耆年会诗》
噬遇腊肉尚为吝,饮食在颐尤欲节。——郑刚中《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于今二十年,饮食同猿狖。——梅尧臣《希深惠书言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
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楼钥《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畏途戒十一,饮食玩死地。——张耒《出都门泊镇外失饮食节中夕暴下用气术消息之》
饮食简介
饮食是一种文化,而中华美食则誉满天下。中国饭好吃,外国人爱吃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人们经过不断的总结已形成了中华美食的八大菜系,即鲁、川、粤、闽、苏、浙、湘、皖流派。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寒食节是很古老的一个节日,起源历史悠久。寒食节的食品有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节相关的诗句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励志的句子小编为您收集的与古代寒食节有关的古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与古代寒食节有关的古诗句(篇一)
1.记得杏花寒食候,紫箫红袖宿江楼。——刘炳《望丹阳郭经杨子桥·暖风晴日丹阳郭》
2.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皇甫冉《寄高云》
3.慵试春衫,不禁宿酒,天涯寒食。——张元干《柳梢青·清山浮碧》
4.谁家此墓临古道,寒食无人来祭扫。—— 全室宗泐《墓上花》
5.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苏轼《和子由寒食》
6.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梅尧臣《春晴对月》
7.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8.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周邦彦《瑞鹤仙·暖烟笼细柳》
9.寒食北园春已深,梨花满枝雪围遍。——文同《北园梨花》
10.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陈著《到白水有感》
11.海棠无信作寒食,梦雨何心入断云。——居节《梦后作》
12.正是江南寒食*,满帘飞絮雨蒙蒙。——杨基《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药苗初茁水生荭》
13.江天*寒食,林外过轻雷。——陆游《小雨·小雨明复闇》
14.寒食春光欲尽头,谁抛两两路傍球。——晁补之《次韵李秬双头牡丹》
15.风雨临寒食,偏惊流浪情。——宋登春《海上寒食》
16.去时节杨柳西风秋日,如今又过了梨花暮雨寒食。——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17.忽看淮月临寒食,想映江春听伯劳。——王安石《李君昆弟访别长芦玉淮阴追寄》
18.一年寒食梨花*,二月春晴燕子来。——郭登《又过镇南州》
19.寒食无情,阳春如客,晚风落尽繁枝。——仇远《满庭芳·寒食无情》
20.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 ——白居易《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
与古代寒食节有关的古诗句(篇二)
21.*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皎然《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22.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孟云卿《寒食》
23.去去谅无留滞欺,不妨寒食半阴晴。——王之道《朝晴》
24.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佺期《寒食》
25.受降城下草离离,寒食清明只自悲。——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受降城下草离离》
26.寒食西郊湖畔路。天低野阔山无数。——张元干《渔家傲·寒日西郊湖畔路》
27.休对晴天暖日,轻可地过了寒食。——施耐庵《戏文·幽闺记》
28.美人寒食事春风,折尽青青赏尽红。 ——薛能《寒食日题》
29.令宫不易逢寒食,海角风霜剩作寒。——晁说之《寒食书事》
30.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秦观《题法海*闍黎》
31.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吴潜《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32.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
33.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4.白首伤春一老翁,预愁寒食过春中。——张耒《春日偶题四首·白首伤春一老翁》
35.去岁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镜湖西。——施肩吾《越中遇寒食》
36.春光何止二分空,寒食都无数日中。——陆游《山园杂咏·春光何止二分空》
37.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的同行。——王建《留别张广文》
38.车马逢寒食,还来酹酒樽。——高启《姑苏杂咏·真娘墓》
39.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
40.寒食杏花江店雨,春衣柳絮驿程埃。——高启《送贾文学以郡荐赴礼部试毕归吴》
与古代寒食节有关的古诗句(篇三)
41.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温庭筠《与友人别》
42.花疏寒食后,人远暮帆前。——杨基《送王仲容之上海》
43.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44.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皎然《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45.一春好处君知否,上巳前头寒食後。——杨万里《题王晋辅专春亭》
46.远村寒食后,细雨度川来。——李德裕《望伊川》
47.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欧阳修《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
古代立春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立春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 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2、立春——宋 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3、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4、立春内出彩花应制——唐 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5、立春——唐 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6、人日立春——唐 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7、汉*·立春——宋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8、卖花声。立春——清 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9、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宋 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10、立春—— 宋 宋庠
曾见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节约粮食的古代诗句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高度凝练的'句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节约粮食的古代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4、《咏史二首·其二》
作者:李商隐唐代·赏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君子以俭德辟难。
6、《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度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8、《题农父庐舍》
唐.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9、《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农臣怨》
唐.元结
古代励志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代励志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垂老别》
唐·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梅岭三章·其一》
*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国风·王风·君子于役》
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凉州词》
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古代借物言志的古诗
1.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4.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5.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6.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7.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8.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9.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0.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1.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1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5.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16.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17.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8.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19.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0.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1.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22.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3.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24.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25.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2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7.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28.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佚名《庭中有奇树》
29.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30.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31.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别严士元》
32.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33.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34.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5.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36.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8.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39. 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40.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古代有关饮食的古诗
古代对饮食的古诗词
关于中国古代饮食的古诗
关于中国古代饮食的古诗词
和饮食及饮食文化有关的古诗
古诗描写饮食的
跟饮食有关的古诗
节约饮食的古诗
春节饮食的古诗
珍惜饮食的古诗
陆游饮食的古诗
饮食不易的古诗
与饮食相关的古诗
古诗词花的饮食
饮食*惯的古诗
说饮食的古诗词
饮食名言
饮食标语
饮食格言
有饮食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浪费饮食的古诗
杜甫的古诗中的饮食
与饮食有关的诗词
关于饮食的整首古诗
关于饮食浪费的古诗
惊蛰古诗与饮食有关的
关于饮食养生的古诗
有关饮食的古诗词
关于饮食的诗句
关于饮食的诗词
描写青春活力的诗句
描写仇恨的诗句
描写潘安的诗句
描写杏花的古诗名句
描写女儿长大的诗句
描写打雷闪电的诗句
描写黄山日出的诗句
描写龙门石窟的诗句
描写夏天快麦收的诗句
描写人生有遗憾的诗句
描写雄狮的诗句
描写雨打荷花的诗句
描写山上日出的诗句
描写农民辛苦的诗句
描写良辰美景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成语和诗句
描写咸阳的诗句
描写美景配佳人的诗句
描写秋天来了的诗句
描写榴莲的好词好句
描写六一儿童节的诗句
描写春季和夏季的诗句
描写三亚美景的诗句
描写林荫小道的诗句
描写大草原的诗句名句
描写夏天花朵的诗句
描写悲伤心情的诗句
描写西红柿的好词好句
描写秋天湖水的诗句
描写生活不如意的诗句
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