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关于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63) 说说(48) 名言(34) 诗词(103) 祝福(9) 心语(1)

  •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知识点归纳

  • 八年级,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知识点归纳

      在现实学*生活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的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扩展阅读:

      声学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

      (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

      (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阅读全文]...

2022-07-29 13:01:12
  • 高二上学期物理静电的利用与防止知识点归纳

  • 教育
  • 高二上学期物理静电的利用与防止知识点归纳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高二上学期物理静电知识点。

      一、静电的利用

      1、根据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和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的原理,主要应用有:

      静电复印、静电除尘、静电喷漆、静电植绒,静电喷药等。

      2、利用高压静电产生的电场,应用有:

      静电保鲜、静电灭菌、作物种子处理等。

      3、利用静电放电产生的臭氧、无菌消毒等

      雷电是自然界发生的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可产生大量的臭氧,并可以使大气中的氮合成为氨,供给植物营养。

      二、静电的防止

      静电的主要危害是放电火花,如油罐车运油时,因为油与金属的振荡摩擦,会产生静电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产生火花放电,容易引爆燃油,引起事故,所以要用一根铁链拖到地上,以导走产生的静电。

      另外,静电的吸附性会使印染行业的染色出现偏差,也要注意防止。

      2、防止静电的主要途径:

      (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

      (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拓展】高中物理静电场知识点

      1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2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

      (3)特点:

    [阅读全文]...

2021-12-30 11:19:16
  • 物理原理情话 有关物理知识的情话

  • 情话,知识,爱情
  • 1.你对我的引力,跟距离的二次方无关2.能量永恒,亦如我给你的爱永不消失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声音作为一种波,频率在20 Hz~20 kHz之间的声音是可以被人耳识别的。

    荷尔蒙(化学),活塞运动(物理),基因交流(生物)

    [阅读全文]...

2022-04-06 02:21:49
  • 物理百科小知识

  • 知识
  • 物理百科小知识

      生活小窍门又称生活技巧,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生活小常识、生活小妙招非常相似,涵盖健康、饮食、居家、日常、美容、减肥、穿着打扮等生活各方各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物理百科小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1、原理超声波金属焊接是利用高频振动波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金属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金属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其优点在于快速、节能、熔合强度高、导电性好、无火花、接*冷态加工;缺点是所焊接金属件不能太厚(一般小于或等于5mm)、焊点位不能太大、需要加压。

      2、焊接优点:

      1)、焊接材料不熔融,不脆弱金属特性。

      2)、焊接后导电性好,电阻系数极低或*乎零。

      3)、对焊接金属表面要求低,氧化或电镀均可焊接。

      4)、焊接时间短,不需任何助焊剂、气体、焊料。

      5)、焊接无火花,环保安全。

      3、超声波金属焊接适用产品:

      1)、镍氢电池镍氢电池镍网与镍片互熔与镍片互熔。

      .2)、锂电池、聚合物电池铜箔与镍片互熔,铝箔与铝片互熔。.

      3)、电线互熔,偏结成一条与多条互熔。

      4)、电线与名种电子元件、接点、连接器互熔。

      5)、名种家电用品、汽车用品的大型散热座、热交换鳍片、蜂巢心的互熔。

      6)、电磁开关、无熔丝开关等大电流接点,异种金属片的互熔。

      7)、金属管的封尾、切断可水、气密。

      立式磨床更易装载和卸载。手工装载和卸载无需在起动卡盘的同时支撑工件。操作者只需简单地将工件向下安装到卡盘中即可。使工件对中也发生得更加自然,因为当卡爪闭合时没有不均匀的重力。

      用起重机或机械手装载和卸载也可能变得更加简单,因为卡盘内的工件在回转车或传输盘上具有相同的稳定定位。例如,像齿轮这样的碟形零件可以水*向下传送,以便拾取安装。同样地将它水*向下放置在磨床的卡盘内。

      立式磨床通常还比与其相当的卧式磨床更加小巧。立式磨床占用更多高度空间,而占地面积较少。这就在机床旁边为自动装载机或机械手留出了空间,使自动化成为一项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这副图画显示了当磨削主轴安装在一个旋转的六角刀架上时,如何在一次安装中实施内径和表面磨削。

      利用超导电流产生磁场制成的超导磁体其形式是多样的,如可作为磁屏蔽的空心超导体,又如圆筒形磁体,环形线圈,鞍形线圈等。在符合磁体性能要求上,如对材料的选择,制造工艺,它们能承受的临界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度,低交流损耗和稳定性等问题均需考虑。超导磁体在物理学、物理、生物学和医学等的研究和应用上均起有相应的重要作用。

      超导强磁体,例如Nb3Sn在88kOe磁场中还能承受105A/cm2的电流,此类磁体可用于高能加速器,受控热核反应,磁流体发电,超导电机,能量储存,磁悬浮装置等等,是常规磁体所不能比拟的,如体积小,重量轻,处在超导态工作无能耗,所以耗电量比常规磁体少得很多,但功能却大得多。由于需在临界温度Tc以下工作,所以需有保持温度在Tc以下的制冷设备。

      指能够控制两个物体之间热接触或热分离的装置,一般有以下四种:

      ⑴气体开关:两个未接触的物体,如果它们处在高真空的环境,彼此传热极差,是一种热分离的.状态,在充入少量的氦气后,通过氦气的传热,两物体之间实现了热接触,从而起到了热开关的作用。

      ⑵机械开关:有钳式和*板式两种。用和A物体热连接的钳子夹住B物体时就热连接,钳子松开时就热分离。*板式可用波纹管或威尔逊接头的伸缩使与A物体热连接的*板与B物体热连接或分离。为了减少接触时的热阻,在接触处应焊上银、黄金或铜等高热导的金属板。

      ⑶超导开关: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态与正常态的热导差而制成的热开关。正常态热导n正比于T,超导态热导s正比于T3,所以n/s正比于T-2,热导比在0.1K以下可达103~105。其正常与超导态之间的转换可用一小磁体来实现。在低温下材料处于超导态,加上磁场时它就转变为正常态,所以可以用磁场来控制热开关的通与断,即A、B两物体通过一超导材料连接在一起,无磁场时,材料热导率小是热开路。加上磁场,材料失起变为正常态,热导率加大了几个量级成为热通路。

      ⑷磁热开关:利用有些材料如Be、Ga等的热流磁场效应,也即在外场的作用下,这些材料的热导小,无外场时的热导大。所以可以用磁场来控制热通路或断路。例如高纯的Be单晶在T20K时,H=6kOe,其热导比(0)/(H)102,这种热开关在温度升高后其声子运载的热流凌驾于载流子运送的热流之上,这时对H时就不敏感了。所以这种热开关在T100K时就不能使用。

      液体3He中由于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热激发的准粒子能量是准粒子分布的泛函。由朗道费米液体理论给出两个准粒子碰撞的时间与时间T2成反比:T-2。

      所以在足够低的温度下,将比该液体中传播的任何声波的周期均要大,声波的传播将不可能,犹如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但由于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理论指出也可引起准粒子分布函数的变化,当变化频率满足`omegataultlt1`时,即相当于碰撞间行程远小于波长,则可建立起热力学*衡,此时声波的吸收小,与通常的流体力学声波一样,称第一声。但时,振动中准粒子之间没有碰撞,在体元中也来不及建立热力学*衡。由于这种无碰撞波动在极低温,理论上可在绝对零度下发生,故称其为零声,并已为实验所证实。

      现在是不是觉得学期学*很简单啊,希望这篇课外物理百科小知识,可以帮助到大家。努力哦!

    [阅读全文]...

2022-06-27 08:36:57
  • 物理知识点

  • 教育
  • 物理知识点

      在日常的学*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一、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光线:表示光传播路线的直线;

      2、光束: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c=3.0108m/s;

      3、光的折射定律:光从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传播路线要发生改变,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入射角:图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加角;

      (2)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3)折射率n=c/v=sini/sinr(大的除以小的);

      4、光密质:折射率大的介质;

      5、光疏质:折射率较大的介质;

      二、全反射: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时,当入射角大于零界角时,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的现象;

      1、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1)光从光密质进入光疏质;

      (2)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2、临界角:当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sinaC=1/n;

      3、特例:海市蜃楼、光导纤维;

      三、光的色散:当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能形成彩色个光带,这个现象叫色散;

      1、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从上至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2、从红到紫光的频率由小到大;波长由大到小;

      3、在同种介质中,折射率由小到大;传播速度由大到小;

      4、从红光到紫光衍射现象逐渐减弱;

      重力要点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答:“竖直向下”指垂直于水*面向下,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这个面不一定是水*面。如果这个面是斜面,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垂直向下”。

      2、利用公式G=mg应注意什么?

      答:① G=mg是一个物理公式,而不是单位换算.

      ② 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都必须用国际单位.m的单位用kg,G的单位用N.

      ③ 公式中g=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④ 要会将公式正确变形,灵活应用.

      ⑤ 在理解重力与质量的联系时,我们不能说物体的质量和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答:如下表所示:

      4、怎样确定物体的重心?

      答:(1)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大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少数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如环形物体).

      (2)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来确定. 方法是:在物体上任取一点,用细绳从这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沿悬绳方向在物体上画一条直线,然后用细绳 这条直线外的任一点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沿悬绳方向在物体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该物体的重心.

      例1 关于重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在空中向上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知识点 重力的概念和方向

      闯关点拨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大小不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故A选项不正确;地球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B选项不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但不是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是一种特定的垂直,是指与水*面垂直,故C选项也是错误的;由于重力作用,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都要落回地面,所以D选项正确.

      解 选D

      例2 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斜面

      B.物体放在支持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支持面

      C.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在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知识点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闯关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

    [阅读全文]...

2021-12-18 09:11:37
  • 坠机中的物理知识

  • 知识
  • 坠机中的物理知识

      小小飞鸟为什么能够对飞行中的飞机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呢?我们可以从物理学的动量定理得出结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坠机中的物理知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美国全美航空公司(US AIRWAYS)的一架客机于纽约当地时间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起飞不久后,因故障迫降时坠入纽约曼哈顿附*的哈德逊河中。这架型号为空中巴士A320的出事客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共一百五十五人,包括两名机师和三名乘务人员。据报道,机上人员已全部获救,没有乘客受重伤。据美国航管署的发言人称,这架出事客机可能在空中撞上了一只或者一群飞鸟后,导致飞机引擎失灵。据悉,该客机的机师在飞机起飞不久后就向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紧急报告,要求迫降,但在客机试图返回机场时坠入河中。一名目击飞机坠河的附*大楼的工作人员告诉媒体称,飞机坠河时以小角度擦着河面入水,并溅起了大量的水花。因为机长的技术精湛,这场可能成为“悲剧”的事故最终演变成了“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原创试题

      1. 美国全美航空公司(US AIRWAYS)的一架客机于纽约当地时间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起飞不久后,在空中撞上了一只或者一群飞鸟后,导致飞机引擎失灵,最后在迫降时坠入纽约曼哈顿附*的哈德逊河中。若飞机引擎失灵时飞机到水面的高度为h,飞机竖直向上的速度大小为v。则机组人员在空难中允许用于机械操作的最长时间为(忽略空气阻力)

      (1)若该电路各元件均完好,为了确保检测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电路各部分安全,在a、b间所加电源电压的最大值为_________V;如果测定时电压表示数如图4所示,读得U=__________V。

      (2)另一部分电路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盒子内部是由三个电阻连接而成,并且跟盒外的三根引出线相连接。当把二根引出线bc接6 V恒压源时,测得其余任意二根引出线之间的电压均为3 V,且流过此电源的电流为0.3 A。将6 V恒压源接ab或ac时,测得其余任意二根引出线之间的电压仍均为3 V,流过电源的电流也为0.3 A。请在图5所示方框内画出小盒子内部的电路结构,并标明每个电阻的阻值。

      5. 纽约当地时间2009年1月15日,型号为空中巴士A320的客机,因故障迫降坠入纽约曼哈顿附*的哈德逊河中。出事客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共一百五十五人,包括两名机师和三名乘务人员。客机上某乘客的货物包是利用如图6所示的*板车来搬运的。设*板车车身长为L,在电瓶车牵引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一货物包(不计大小)无初速地放在*板车最右端,同时增大电瓶车的牵引力使车速保持不变,货物包与*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全过程中货物包始终未翻滚。求为避免货物包从车上掉下,车速v不能大于多少?

      6. 如图7所示为空中巴士A320客机的行李装机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传送,A、B两端相距3 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 m,B、C相距很*。水*部分AB以5 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8 kg的行李放在A端,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

      (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行李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2)若要行李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行李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7. 纽约当地时间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美国全美航空公司(US Airways)的一架客机空中巴士A320由于一群飞鸟的撞击而失事。在一次空难演*中,某跳伞运动训练研究所让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飞机中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减速下落。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分析这些数据知道:该运动员打开伞的瞬间,高度为1 200 m,速度为20 m/s。此后的过程中所受阻力f与速度v2成正比,即f=kv2。数据还显示,下降到某一高度时,速度稳定为10 m/s直到落地(一直竖直下落),人与设备的总质量为100 kg,g取10 m/s2。

      (1)定性大致作出这段时间内的v-t图象。(以打开伞时为计时起点)

      (2)求阻力系数k和打开伞瞬间的加速度a各为多大?

      (3)求从打开降落伞到落地的全过程中,空气对人和设备的作用力所做的总功?

      8. 2009年1月15日下午3点26分,一架型号为空中巴士A320的客机起飞不久后就向地面控制中心发送紧急报告,要求迫降,但在客机试图返回机场时坠入河中。若飞机中有一个圆筒,竖直放置,内壁光滑,并有一质量为M的贴壁圆盖能上下移动,圆盖与底部之间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8所示。当飞机坠入河中且停止运动后,盖由圆筒顶无初速下落,当盖下落至离底面高度为h处时,与向上运动的小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碰后盖向上运动至最大高度又返回到原来高度h处,再次与已经和底面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又弹回来的小球相碰,如此反复运动。要完成这种反复运动,小球与盖第一次相碰前的速度应是多大?

    [阅读全文]...

2022-06-05 02:33:20
  • 物理电生磁知识点

  • 教育
  • 物理电生磁知识点

      电磁铁是通电螺线管的实际应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物理电生磁知识点,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电磁铁是通电螺线管的实际应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物理电生磁知识点,希望大家能谨记呦!!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1、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安培(右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姆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N极。

      2、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4、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电磁铁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强弱、线圈的匝数、铁芯的有无有关。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扬声器和吸尘器等。

      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线圈、磁极、电刷)。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分类: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

      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0.02S 频率:50HZ, 1S钟内改变电流方向100次

      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上面对物理学磁生电知识点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加油。

      物理学*方法

      兴趣

      伴随着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行大段讲解。这是理解较高层次的知识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课堂气氛可能不象小学时那样“热烈”,随着学*的深入,物理的简洁美、逻辑美、对称美、统一美等更高层次的魅力就会吸引你欲罢不能,对这一过程同学们应该有思想准备,同时自己要尽快养成这种严谨的思维*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主动

      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发现自己学*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独立

      一定要独立完成作业。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熟能生巧,这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光现象知识点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是复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3、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4、通过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5、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6、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8、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紫外线和红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把手放在发光的电灯和墙之间,墙上便出现了一个暗的影子,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似相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慢:v真> v空> v水> v玻

      13、熟悉一些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激光准直、激光测距、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三点一线射击、排队看齐、太阳光斑、立竿见影、日食月食、针孔照相机等。

      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表面是*滑的镜子叫*面镜.*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①*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虚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⑤像与物以镜面对称的。

      16、在“研究*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是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从而发现*面镜成的像有大小相等的特点;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等距的规律;如果用笔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7、*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为对称法。

      18、*面镜的主要应用有:

      (1)、利用*面镜成像;例:照镜子、利用*面镜扩大视野、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

      (2)、利用*面镜改变光路,例:潜望镜等。

      19、*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麻烦或光污染。例:夜间行车时,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

    [阅读全文]...

2022-06-22 19:10:14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 知识,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

      在*凡的学*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力知识归纳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10.重力:地面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1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 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

      (2)用滚动代替滑动;

      (3)加润滑油;

      (4)利用气垫。

      (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阅读全文]...

2022-04-27 08:39:14
  • 关于体积物理知识

  • 知识,教育
  • 关于体积物理知识

      学好知识就需要*时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掌握越熟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体积物理知识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单位换算表

      初中物理单位及换算

      长度单位:

      千米(km)米(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面积单位:

      *方千米(km2) *方米(m2) *方分米(dm2) *方厘米(cm2) *方毫米(mm2) *方微米(μm2) *方纳米(nm2)

      1*方米=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002*方厘米=104*方厘米

      1*方千米=1千米×1千米=103米×103米=(103)2*方米=106*方米

      结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相对应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方

      体积单位:

      立方千米(km3) 立方米(m3) 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 立方毫米(mm3) 立方微米(μm3) 立方纳米(nm3)升(L) 毫升(mL)

      1立方米=1米×1米×1米=10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1003立方厘米=106立方厘米 1立方千米=1千米×1千米×1千米=103米×103米×103米=(103)3立方米=109立方米

      结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相对应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立方

      时间单位:

      年(y)月(mon)日(d)小时(h)分钟(min)秒(s)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质量单位:

      吨(t) 千克(kg) 克(g) 毫克(mg) 微克(μg)

      单位的前缀:加在某些单位的前面,和原单位共同构成新单位,使原单位增大或缩小相应的倍数。

      “兆(M)”――表示106,例如:1MΩ=106Ω

      “千(k)”――表示103,例如:1km=103m,1kg=103g,1KV=103V

      - -“分(d)”――表示101,例如:1dm=101m

      - -“厘(c)”――表示102,例如:1cm=102m

      - ----“毫(m)”――表示103,例如:1mm=103m,1mg=103g,1ms=103s,1mL=103L

      - ----“微(μ)”――表示106,例如:1μm=106m,1μg=106g,1μs=106s,1μA=106A

      - --“纳(n)”――表示109,例如:1nm=109m,1ns=109s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一)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二)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三)

      附表二:串联与并联电路

      附表三:物理学中常用字母代表的物理意义

      中考物理专题复*之三----计算题

      问题一:如何去理解掌握一个物理公式?

      ⑴正确理解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公式中各个字母都代表一定意义的物理量,只有正确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如公式W = Fs 中的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表示物体移动的距离。

      ⑵了解公式成立的条件

      有些公式成立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如欧姆定律它只适用纯电阻电路,就不能用它来计算电动机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只有了解公式的应用条件,才能正确运用公式。 不满足公式的成立条件,就不能运用公式。 【对应训练】

      ⑴小明背着40N的书包沿水*方向前进了50m,小明对 书包做了 J的功。小明的教室在二楼,已知到 二楼的楼梯长5m,高3m,体重450N的小明把书包背上 二楼,他一共要做 J的功。

      初二物理密度典型计算题

      密度典型计算题

      一、理解ρ=m/v

      1、一杯水倒掉一半,它的密度变不变,为什么?

      2、三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同的煤油、水和盐水,则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_,若三个杯子中盛有体积相同的这三种液体,则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

      3、一钢块的质量为35.8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

      4、10m3的铁质量为多少? 5、89g的铜体积多大?

      二、关于冰、水的问题。1、一杯水当它结成冰以后,它的质量将_________,它的体积将_________

      2、体积为1 m3的冰化成水的体积多大?(ρ冰=0.9×103kg/m3)

      3、 体积为9 m3的水化成冰的体积多大?

      三、关于空心、实心的问题。1、一铁球的质量为158克,体积为30厘米3,用三种方法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

    [阅读全文]...

2022-07-23 03:27:31
  •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

  • 初中,教育
  • 初中物理力知识点

      在我们*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力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

      (1)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五、二力*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衡。

      2、二力*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衡力

      合力不为0

    [阅读全文]...

2022-04-24 12:55:21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句子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语录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说说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名言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诗词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祝福
利用物理知识写的情话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