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骂人格言

关于孔子骂人格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孔子骂人格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孔子骂人格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孔子骂人格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3) 语录(135) 说说(6) 名言(124) 诗词(15) 祝福(2k+) 心语(9k+)

  • 孔子不能决也的格言

  • 格言,孔子,励志
  • 由孔子不能决也,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孔子说的)

    知之而知之,不知而不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 身上。

    如果没有,请给我一些孔子的格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对于诚实在人追寻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讲得十分透彻,是国人学子所通晓的名言。

    老师所教导的,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就说明白,不明白就说不明白,这才是一个有真知的人。

    那明明不明白却要说来头头是道的是真正的蠢人,因为被骗的恰是自己。

    在任何事情上,哪怕是听来最崇高最正确人人都赞赏的,如果没有真的明白它的意义,那就应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明白

    这才是一个可能走向真智慧的人。

    推荐: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其实对“色难”一词有深刻印象却是来自一个小故事。

    老师出一个上联:色难。

    学生大大咧咧回答:容易。

    老师拍案叫绝。

    其实这就是一个笑话。

    该对联只能算诡巧,对仗工整,意思却大相径庭。

    色难:表示脸色难看。

    其实子夏对孝道的一种理解就是:尊长身体不舒服了,晚辈尽心尽力服侍,这就是孝道了。

    其实不然,孝道最难的是让尊亲保持和颜悦色。

    从古至今,这是最难做到的。

    现在电视里经常有这样一则小广告吧。

    一位在家中的老人等来儿子、女儿、孙子的若干电话,都是问寒问暖,却没有一个回家。

    老人叹气:都忙。

    其实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充实,正所谓天伦之乐。

    这一点,从古至今,做的好的也只有一人:老莱子。

    老莱子七十岁还装孩童在父母前面嬉戏,以娱双亲。

    因此老莱子能跻身二十四孝。

    尊亲色难,小子尚觉容易否

    圣人知道“色难”不易解,故“里仁第四”再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但与“色难”相比,其蕴意稍差矣。

    孔子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下信乎

    传不*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阅读全文]...

2022-02-05 01:15:05
  • 孔子劝学的格言

  • 格言,励志,孔子
  •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学诗,无以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阅读全文]...

2022-05-10 05:02:46
  • 孔子的教育格言是

  • 格言,孔子,励志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未知生,焉知死。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言必信,行必果。

    *相*也,性相远也。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人无远虑,必有*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曰:因材施教。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三思而后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三思而后行。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孔子曰:*相*也,性相远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过,则匆惮改。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德不孤,必有邻。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巧言令色,鲜矣仁。

    [阅读全文]...

2022-07-20 09:08:05
  • 孔子的有关教育的格言警句

  • 孔子,教育,格言
  •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那么孔子的有关教育的格言警句大家都有学*过哪些呢?今天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孔子的有关教育的格言警句,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的有关教育的格言警句

      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放于利而行,多怨。

      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3、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5、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4、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2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6、人无远虑,必有*忧。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8、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3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35、好学*乎知,力行*乎仁,知耻*乎勇。

      36、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9、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7、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阅读全文]...

2022-01-31 17:02:38
  • 关于孔子思想的格言

  • 格言,思想,孔子
  • 关于孔子思想的格言

      导语:孔子言论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精华,非常值得我们学*。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过分,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不如喜欢学*,喜欢学*不如以学*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阅读全文]...

2022-01-13 11:00:51
  • 孔子有关教育的格言

  • 格言,孔子,励志
  •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曰:*相*也,性相远也。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曰:因材施教。

    [阅读全文]...

2021-12-22 08:26:01
  • 孔子名言_孔子名言名句

  • 孔子,名言
  •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阅读全文]...

2022-02-22 00:51:57
  • 关于孔子的名言

  • 名言,孔子,语录
  • 关于孔子的名言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言必信,行必果,然小人哉!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孔子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孔子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孔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孔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性相*也,*相远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译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1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2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3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4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5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6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 、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8 、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10 、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11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阅读全文]...

2022-06-09 12:58:18
  • 孔子的名言

  • 名言,孔子,语录
  • 孔子的名言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那什么样的名言才是经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的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5、巧言乱德。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道不同,不相为谋。

      14、不学诗,无以言。

      15、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7、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1、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5、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礼之用,和为贵。

      2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0、过,则匆惮改。

      3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2、不学礼,无以立。

      3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3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35、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36、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

      3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9、巧言令色,鲜矣仁。

      40、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41、人无远虑,必有*忧。

      42、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4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44、听其言而观其行。

      4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阅读全文]...

2022-01-14 09:11:09
  • 孔子的名言

  • 孔子,名言,名人名言
  • 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5.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8.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9.不学礼,无以立。·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27.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28.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0.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3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9.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40.听其言而观其行。

    41.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2.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47.礼之用,和为贵。

    48.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9.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50.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5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阅读全文]...

2021-12-17 08:57:06
当前热门
孔子骂人格言 - 句子
孔子骂人格言 - 语录
孔子骂人格言 - 说说
孔子骂人格言 - 名言
孔子骂人格言 - 诗词
孔子骂人格言 - 祝福
孔子骂人格言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