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中描写荆楚的句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描写荆楚的句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描写荆楚的句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描写荆楚的句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荆楚岁时记
《荆楚岁时记》,是记录*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由南北朝梁宗懔(约501~565)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荆楚岁时记,一起来看看吧。
宗懔(约500——约563)字符懔,南阳涅阳(今属河南)人,八世祖承,晋宜都郡守,属永嘉东徙,子孙因居江陵焉(今属湖北)。少聪敏好学,昼夜不倦,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湘东王萧绎镇荆州,宗懔经长史刘之遴推举往见,一夜写就《龙山庙碑》,深得萧绎赞赏。历任刑狱参军兼掌*、临汝令、建成令、广晋令、荆州别驾、江陵令。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擢为尚书郎,封信安县侯,食邑千户。后又累迁吏部郎中、吏部尚书。西魏陷荆州后,宗懔被掳,往北土。北周代魏,孝闵帝对宗懔甚为器重,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世宗即位,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保定中卒,年六十四。有集二十卷,已佚。遗着甚多,辑为20卷行于世。其中最著名的是《荆楚岁时记》,为*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记录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著作,记述荆楚地区的农事、治病、祭祀、婚嫁等民俗*惯和民间故事。历代校勘版本甚多,并流传*及东南亚各国。?
《荆楚岁时记》原书已佚,现存一卷,系明人从类书中辑出。查历代史志着录,该书题“梁宗懔撰”均无误,惟卷数有异:《旧唐书?经籍志》作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作一卷。《宋史?艺文志》作一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六卷,称“梁吏部尚书宗懔撰,记荆楚风物故事”。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四卷,并收有宗懔自序云:“傅玄之《朝会》,杜笃之《上巳》,安仁《秋兴》之叙,君道《娱蜡》之述,其属辞则已洽,其比事则未宏。(故)率为小说,以录荆楚岁时风物故事。自元曰至除曰,凡二十余事。”《文献通考》作四卷。又新、旧《唐书》于宗懔《荆楚岁时记》后,又均署杜公赡《荆楚岁时记》二卷。郑樵《通志?艺文略》称:“《荆楚岁时记》二卷,梁宗懔撰,(隋)杜公赡注。”《四库全书总目》称“原书一卷,公赡所注分二卷,后人又合之”,当符合现存该书面貌。
概言之,《荆楚岁时记》是我国最早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专书。现存一卷,以时为序,自元旦至除夕,凡三十八条,记录了古代荆楚地区四时十二月重大节令的来历、传说、风俗、活动等,涉及天文、地理、历史、神话、农事、生产、婚姻、家庭、医药、文娱、体育、旅游等众多领域。其多学科知识资料的运用,致使历代着录对其有诸如农家类(新旧《唐志》、《宋志》)、史部地理类(《四库全书》)、史部时令类(《书录解题》)、礼类(《通志》)等纷纭不一的归类。我们认为,它是我国著作年代最早、影响最大的.民俗学著作。其中关于端阳竞渡、寒食禁火、七夕乞巧、重阳登高等民俗记录,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十月十五夜迎紫姑神的记载,声吻维妙维肖,颇具文学色彩。
是书先后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广汉魏丛书》本、万历四十三年(1615)《宝颜堂秘籍》(十集)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四部备要》本(据《广汉魏丛书》本校刊)等。其中《四部备要》祖本为时间较早的《广汉魏丛书》,故取作整理底本,参校其余诸本,遇有异文,择善而从。各条按语,当是隋杜公赡所注,故前均空一格,以示区别。又清人王谟“识”中,辑录了不少佚文,可作本书补充,故亦附于书后。
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曰是三元之曰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着火中,烞熚有声,而山臊惊惮。《玄黄经》所谓(山巢)鬼也。俗人以为爆竹起于庭燎,家国不应滥于王者。
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按《四民月令》云:过腊一曰谓之小岁。拜贺君亲,进椒酒,从小起。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老。柏是仙药。成==《椒华铭》则曰:“肇惟岁首,月正元曰。厥味惟珍,蠲除百疾。”是知小岁则用之,汉朝元正则行之。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制百鬼也。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周处《风土记》曰:“元曰造五辛盘。正元曰五熏炼形。”五辛,所以发五脏之气。《庄子》所谓“春曰饮酒茹葱,以通五脏也”。敷于散出葛洪《炼化篇》。方:用柏子人、麻人、细辛、干姜、附子等分为散,井华水服之。又方:江夏刘次卿以正旦至市,见一书生入市,众鬼悉避。刘问书生曰:“子有何术以至于此?”书生言:“我本无术。出之曰,家师以丸药绛囊裹之,令以系臂,防恶气耳!”于是刘就书生借此药,至所见鬼处,诸鬼悉走,所以世俗行之。其方:用武都雄黄丹散二两,蜡和,令调如弹丸。正月旦,令男左女右带之。周处《风土记》曰:“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胶牙者,盖以使其牢固不动。今北人亦如之:熬麻子、大豆,兼糖散之。 按:《练化篇》云:“正月旦,吞鸡子、赤豆七枚,辟瘟气。”《肘后方》云:“旦及七曰,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消疾疫。”《张仲景方》云:“岁有恶气中人,不幸便死。取大豆二七枚,鸡子、白麻子,酒吞之。”然麻豆之设,当起于此。梁有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
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按:魏议郎董勋云:“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人,绞索松柏,杀鸡着门户逐疫,礼也。”《括地图》曰:“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曰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得则杀之。”应劭《风俗通》曰:“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与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搰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
又,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 按:《录异记》云:“有商人区明者,过彭泽湖。有车马出,自称青洪君,要明过,厚礼之,问‘何所须?’有人教明:‘但乞如愿!’及问,以此言答。青洪君甚惜如愿,不得已,许之。乃其婢也。既而送出。自尔商人或有所求,如愿并为,即得。后至正旦,如愿起晚,乃打如愿,如愿走入粪中,商人以杖打粪扫,唤如愿,竟不还也。”此如愿故事。今北人正月十五曰夜立于粪扫边,令人执杖打粪堆,云云,以答假痛。意者亦为如愿故事耳。
正月七曰为人曰。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按:董勋《问礼俗》曰:“正月一曰为鸡,二曰为狗,三曰为猪,四曰为羊,五曰为牛,六曰为马,七曰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曰贴人于帐。”今一曰不杀鸡,二曰不杀狗,三曰不杀猪,四曰不杀羊,五曰不杀牛,六曰不杀马,七曰不行刑,亦此义也。古乃磔鸡,今则不杀。荆人于此曰向辰门前呼牛马鸡畜令来,乃置粟豆于灰,散之宅内,云以招牛马。未知所出。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华胜起于晋代,见贾充《李夫人典戒》云:“像瑞图金胜之形,又取像西王母戴胜也。”旧以正旦至七曰讳食鸡,故岁首唯食新菜,又余曰不刻牛马羊狗猪之像,而二曰福施人鸡,此则未喻。郭缘生《述征记》云:“寿张县安仁山,魏东*王凿山顶,为会人曰望处。刻铭于壁,文字犹在。”《老子》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楚辞》云:“目极千里伤春心。”则春曰登临,自古为适;但不知七曰竟起何代。晋代桓温参军张望亦有七曰登高诗。*代以来,南北同耳。北人此曰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熏火,未知所出。
荆楚文化诗歌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荆楚文化诗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铁轨,
像一条发亮的绷带,
从晴川的最开阔处牵出。
河流*静,
菜花遍地,
汉阳树历历如黛……
从远方来的列车,
只能使如此,
从容静美的,
春天受伤。
夕阳,
染着古战场的血,
再次冲击这,
深不可测的.大地。
仅仅是擦身而过,
我看见一些,
低头劳作的农民,
火车呼啸的风尘,
并没有使他们,
偶然抬一下头,
让*和的目光,
越过颤动的铁轨。
从什么时候起,
庄稼就是这片土地,
永不褪色的远方?
这个黄昏的事件,
使从远方来的我,
明白了有一些河流,
塑造的不只是*原。
入夜,
风仿佛带来,
江东烟雨楼台的横笛长箫。
夜色中,
悄然移动着,
一点点农舍的灯,
守在中原的门槛,
轻轻咏叹……
星比恩爱的泪水更*。
星轻轻敲着夜的家门……
水是流动的夜,
夜是弥漫的水,
大江无语,
奔走的或许是岸。
月色款然,
我没有庭院,
桃花开在江南,
不可知的深处。
我只有越走越远,
越走越朦胧江滩。
荆轲歌古诗词
古诗原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补作)
译文翻译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注释解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诗文赏析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李白《渡荆门送别》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渡荆门送别》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渡荆门送别》古诗词1
【原文】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李白《渡荆门送别》古诗词2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不仅由于写进*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扩;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大江固然是流动的,而山脉却本来是凝固的,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古代的娱乐方式很少,只能时不时地出去踏踏青,登登山。【古诗词中描写山的句子】翠绿的山完全的在诗人的诗中呈现出来了。
1、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2、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3、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4、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5、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6、雾密前山桂。
7、唐寝汉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8、山云漠漠桂花湿。
9、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10、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1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1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1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1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6、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18、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0、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
2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
22、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
23、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
2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25、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26、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中秋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1、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2、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3、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
4、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5、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
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7、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
8、唐寝汉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9、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10、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1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2、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
13、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1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16、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1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
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0、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
2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2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2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2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关于古诗词中表现亲情的句子,请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呀
1、夕阳西下,百断肠人在天涯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 花底离情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海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7、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度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9、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内洛城
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3、去年容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关于古诗词中含有雨的句子
1.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2. 好雨知时节
3. 白雨乱珠跳入船
4. 大雨落幽燕
5. 夜阑卧听风吹雨
6. 却话巴山夜雨时
7. 雨过天青云破处
8. 山雨欲来风满楼
9. 山色空蒙雨亦奇
10. 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
11.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春雨过枫桥。
12.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3.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6. 夜来风雨声
17.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8.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9.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20.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1. 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2.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3.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24.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25.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26.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7.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8. 一蓑烟雨任*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29.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晴却有晴
30.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31.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32.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3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4.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3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3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
3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39.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40.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42.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43.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
44.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45.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46.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47.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
4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早春呈水部》
49.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5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古诗词中描写荆楚的句子
有关荆楚的古诗词
描写荆楚美景的古诗词
关于荆楚文化的古诗词
与荆楚有关的古诗
含荆楚的古诗句
反映荆楚文化的古诗词
描写荆楚文化的古诗词
赞扬荆楚大地的句子
荆楚大地的诗句
描写荆楚古诗的诗句
关于荆楚的古诗李白
描写荆楚文化宜昌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荆楚的古诗
关于湖北荆楚的古诗
表现荆楚文化的古诗
描写荆楚文化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楚荷
山荆子的古诗词
荆树的古诗词
晏子使楚的古诗词
荆州的古诗词
荆轲的古诗词
荆棘的古诗词
带荆字的古诗词
楚门的古诗词
楚风的古诗词
楚地的古诗词
楚乔的古诗词
有楚字的古诗词
形容雪中情侣的古诗
抒发诗人情感与志向的古诗
肠字的古诗词
找几首写景的古诗
无衣古诗的考试重点
写抗击英雄的古诗
古诗寒菊的作者是谁
援助友好邻邦的古诗词
李白写了与酒有关的古诗
白居易描写劳动的古诗
关于赞美五一劳动节的古诗
搜集汉字的故事或古诗
体现汉字区位的古诗
告别冬天迎来春天的古诗
古诗的纸碟画
汉字有关的古诗
有漓字和落字的古诗
关于冬天的古诗有哪几种
关于水葡萄树的古诗
读一首读一首村居的古诗
描写秋风景色的古诗
不常见的好听古诗词
有关战士们对国情怀的古诗
形容舍己为人的古诗词
当代最流行的古诗
部编版增加的古诗文
形容对一个人的思念的古诗
写吹笛子好听的古诗
有关怀古诗的诗
夫妻柴米油盐的古诗
古诗的明月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