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风的名句是

关于古诗风的名句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风的名句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风的名句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风的名句是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65) 语录(27) 说说(23) 名言(8) 诗词(3k+) 祝福(1k+) 心语(164)

  • 关于风的诗句古诗名句

  • 1、《题都城南庄》唐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2、《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一》宋代: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译文:天空黑暗,大风卷着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哗哗大雨像巨浪翻滚之声。溪柴烧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毡都很暖和,我和猫儿都不愿出门。

    4、《赠别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5、《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调·其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蝉》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杜牧《赤壁》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 —— 刘邦《大风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 黄景仁《绮怀》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潮**阔,风正一帆悬。 —— 王湾《次北固山下》

    还要吗?望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2022-01-22 19:03:12
  • 古诗风

  •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注释:

      1、解:能够。

      2、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3、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4、过:经过。

      5、斜:倾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赏析:

      这首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

      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阅读全文]...

2022-01-24 02:48:23
  • 关于风光的古诗名句

  • 风光
  • 关于风光的古诗名句

      导语: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自然风光。一片草地,是一片自然风光;一只动物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玩耍,也是一种自然风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风光的古诗名句,欢迎借鉴!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阅读全文]...

2021-12-09 22:27:50
  • 太康诗风

  • 太康诗风

      导语:太康诗风是西晋的代表诗风。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太康诗风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之后不久,天下重归于一统。当时“民和俗静,家给人足” (《晋书·武帝纪》),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三国纷争时有较大发展。士人们重新燃起从政热情,愿为新朝效力,陆机、陆云自吴入洛,就是一个例证。原曹魏*中的文人,转投司马氏*者,为数更多。统治集团为巩固*的需要,也尽力拉拢文人。但由于西晋王室内部矛盾十分复杂,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几经浮沉,演出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

      张华因为支持武帝伐吴得到封赏,确立了他此后在朝中的重要地位。陆机兄弟太康间入洛阳,经张华延誉,得到任用。当时由张华肯定并代表这一时期创作的分别是“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即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潘尼叔侄和以风骨与诗赋闻名的左思。后来,张华被武帝岳父权臣杨骏所忌,不得参与朝政。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诸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潘岳与石崇争事贾谧,构陷愍怀太子,尤为人诟病。此后,政治矛盾日趋白热化,战争一触即发。对于这种情形,诗人们虽有所认识,却未能急流勇退。张华晚年,其子劝其退位,不从,说要“静以待之,以候天命”(《晋书·张华传》)。潘岳得势时,其母劝他要 “知足”,“而岳终不能改”(《晋书·潘岳传》)。顾荣、戴若思看到天下将乱,劝陆机还吴,陆机不从(《晋书·陆机传》)。这种处世态度,导致了诗人们在“八王之乱”中多被杀戮的悲剧命运。永康元年(300)赵王司马伦废贾后,诛贾谧,拉拢张华参与其事,张华拒绝,被杀。潘岳、石崇、欧阳建等人亦于同年为赵王伦所害。太安二年(303)司马颖等起兵讨长沙王司马乂,陆机率20万大军为前锋,兵败受谗,被司马颖杀害。“八王之乱”本无是非可言,陆、潘等诗人为之丧命,是混乱年代造成的悲剧,也是他们热衷功名的成果。

      西晋诗人多以才华自负,他们努力驰骋文思,以展现自己的才华。陆机《文赋》说“辞程才以效伎”,著文要“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为了逞才,他们对当时最能表现才华的辞赋都十分重视,辞赋创作既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声誉,又使他们在艺术技巧方面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他们的文才,也的确十分突出。

      由于时代的原因,潘、陆诸人不可能唱出建安诗歌的慷慨之音,也不会写出阮籍那种寄托遥深的.作品,他们的努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拟古,二是追求形式的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风。

      拟古

      摹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成为当时的风气。陆机的《赠冯文罴迁斥丘令寺》八章、《与弟清河云诗》十章,潘岳的《关中诗》十六章、《北芒送别王世胄诗》五章等,均为四言体的名篇,这些诗学*《诗经》,但文辞趋向华美。在《乐府诗集》的《相和歌辞》中,大多数曲调都有陆机的拟作。其中陆机的其他乐府诗也往往成为后来拟作同题乐府诗的样本。陆机的《拟古诗》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其总体水*不及原作。然而陆机有时能够拟得维妙维肖,有些地方还另有特色,已属难能可贵,所以钟嵘《诗品序》将陆机拟古也列为“五言之警策”。

      繁缛

      在诗歌技巧方面,陆机、潘岳诸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形成了与汉魏古诗不同的艺术风貌:繁缛。正如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所说:“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其实,陆机在《文赋》中已经强调了这一点:“或藻思绮合,清丽芊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这几句话正好可以用来评价他自己的诗风。“繁缛”,本指繁密而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分而言之,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华丽。《说文》曰:“缛,繁彩也。”《晋书·夏侯湛潘岳张载传论》说:夏侯湛“时标丽藻”,“缛彩雕焕”;“机文喻海,韫蓬山而育芜;岳藻如江,濯美锦而增绚”;“岳实含章,藻思抑扬”;“尼标雅性,夙闻词令”;“载、协飞芳,棣华增映”。指出潘、陆、夏侯湛、张载、张协等人诗歌繁缛的特征。

      与汉魏古诗相比,太康诗风“繁缛”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陆机的《拟古诗》,可以为华丽藻饰的代表。试举《古诗·西北有高楼》与陆拟作比较如下:

      △古诗·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拟西北有高楼陆机

      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这两首诗内容相同,每两句所描绘的具体情景相似,结构也一致。可是风格有朴素与华丽之别。陆机、潘岳其他的诗作,以及张华的《情诗》、《轻薄篇》、《美女篇》等,与此类似。

      二、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试以《猛虎行》为例,《猛虎行》古辞为:“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魏文帝、明帝的拟作也很简单(见《乐府诗集》卷三十一),陆机的拟作大大地丰富了原作的内容,文辞委婉曲折,而以繁复取胜: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这首诗写自己在外行役的经历,虽然壮志难酬,仍不改“耿介”之怀。情、理结合自然,描写景物细致而生动,是陆诗中的上乘之作。

      又如潘岳的代表作《悼亡诗》三首,其一写丧妻后的悲痛之情: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隟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诗中叙亡妻葬后,自己准备赴任时的所见所感,笔触细腻,低徊哀婉。其二、其三虽然描写的具体情景有所变化,但总的意思与第一首相*,显得重复。所以,清人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例如陆机的名作《赴洛道中作诗》二首: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这两首诗写自己被召入洛时留恋家乡之情和前途未卜的忧虑。除首尾之外,几乎都是偶句。其骈偶化的程度不但为汉诗所未见,而且也大大超过了曹植、王粲的诗作。另如陆机的《招隐》诗、《悲哉行》及一些拟古诗也多偶句。潘岳的《金谷集作诗》、《河阳县作诗》二首、《在怀县作诗》二首以及张协的《杂诗》等,也大量运用偶句。陆、潘诸人为了加强诗歌铺陈排比的描写功能,将辞赋的句式用于诗歌,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他们诗中山水描写的成分大量增加,排偶之句主要用于描写山姿水态,为谢灵运、谢朓诸人的山水诗起了先导的作用。

      总之,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 特征的主要表现。从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复,是必然的趋势。正如萧统所说:“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文选序》)陆、潘发展了曹植“辞采华茂”的一面,对*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对南朝山水诗的发展及声律、对仗技巧的成熟,有促进的作用。


    [阅读全文]...

2021-12-10 18:29:13
  • 写春风的诗句古诗名句(赞美春风的诗句古诗)

  • 春风,赞美
  • 在诗词中,春风无处不在。

    贺知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带来春天的气息。

    杜甫说: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风,装点了最美的春景。

    王之涣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代表着希望与思念。

    ……

    在诗词中,春风像一个精灵,装点着诗中的世界,装点了诗人们的人生和梦。

    50句春风诗词,送你最温暖的人间四月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袁枚《春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春思》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李贺《南园》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清*调·其三》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王安石《渔家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调·其一》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杜牧《赠别》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阅读全文]...

2022-05-24 06:59:19
  • 日月风雨古诗名句

  • 日月,风雨
  • 日月风雨古诗名句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全文]...

2022-04-10 11:04:17
  • 李白的诗风是什么

  • 李白
  • 李白的诗风是什么

      李白的诗歌,情绪高昂,境界开阔,充分反映了美学家艳称的盛唐气象。其诗作中存在大量的“风”意象,有“东风”“秋风”“香风”“长风”“雄风”“风雪”等等,不同的风体现了李白的个性和政治抱负。李白的诗风是什么?请看下文。

      【内容提要】

      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最璀璨的一页,而李白又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他的诗歌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或是边塞诗,都写得相当精彩 。他以其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多样的诗歌风格开辟了古典诗歌的新境界,将盛唐诗歌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他存世的九百多首诗是我国诗歌史上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曾哺育过杜甫、李贺、苏轼、陆游等一代又一代的伟大诗人,直到今天,仍是人们丰富、发展文艺创作、学*和借鉴的宝贵源泉。本文试图以李白创作的诗歌为切入点,初步探究了其诗作所反映出的不同的诗风。

      【关键词】

      李白 诗风

      一、导言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素有“诗仙”之称。他自幼博观奇书,熟谙百家,形成复杂的思想性格。他一方面有儒家的用世思想,希望“济苍生”、“安社稷”,另一方面又浮云富贵,粪土王侯,隐逸求仙。他一生怀着崇高的理想,但始终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只好把抑郁之情寄之于酒,将激情倾注于诗。他是个高产的诗人,他以其天才的艺术创造力,极大地开拓了诗歌的艺术领域,在古代诗坛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他独特的诗风。“以豪放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 这就是李白诗风的主导风格。

      二、李白的诗风

      (一)豪迈雄放

      豪迈雄放是李白诗歌最显著的风格特征。诗中充沛的激情,奔腾的气势,高昂的格调,突出体现了其诗的艺术个性。

      李白出生在一个比较富有且颇具文化素养的家庭。他青少年时代漫游过蜀中雄奇壮伟的名山大川,与隐者高士常有交往,这些,造就了他任侠仗义的性格和追求浪漫、爱好新奇的气质,也形成了他纵情豪放的诗风。

      李白的诗往往表现出诗人鲜明的自我、浓厚的主体意识和豪放的风格。如《蜀道难》“噫吁兮!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首《蜀道难》写秦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寄寓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诗人的思想比较复杂,儒、道、侠兼有。儒家济天下的思想成为他终其一生热烈追求治国安民的政治思想基础;道家超脱尘世的思想又影响着他追求绝对自由,藐视权贵甚至求仙访道;游侠思想又使他重诺轻物,轻视传统,以致养成了一种傲兀不屈的豪放的性格,三种思想集于诗中,从而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之美。

      在《蜀道难》这首诗中李白以雄奇的笔调、热情奔放的豪情,把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历史故事、神话传统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写得气势雄浑、磅礴峥嵘、风光变幻,此其一。其二,以反复咏叹的形式抒发强烈的情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的开头、中间、结尾三次反复出现,构成了全诗的感情格调,标志着感情的爆发,延伸和收束。文句虽然相同,而含义和作用却大有差别。其三,诗用赋体,把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各种句法混合运用,甚至以大量散文句法入诗,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无拘无束的语言风格,从而创作出一种有别于魏晋的新型杂言诗。在用韵方面,大多采用以开口度大的元音韵母押韵来表达豪放的感情,同时,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表达出自由用韵,极尽变化的特点。

      李白的《蜀道难》,使历代描写蜀道艰难的诗篇相形见绌,黯然失色。虽然诗歌竭力描绘的是蜀道的艰难险阻,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和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豪放雄壮的美。*同志在《冬夜杂咏》中赞道:“吾读太白诗,喜有豪放味。大不满现实,遂有游仙醉”。这确实是中肯之语。

      李白的绝句将宏伟的气象、开阔的胸怀与轻快流走、自然明朗的格调熔铸一体,创造出豪放而俊爽的诗歌境界。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写天门山雄峙一方的气势和江水的广阔浩渺,以情写景,景中有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情赞美。这首诗正是诗人豪放个性、博大胸襟的形象写照。

      诗人傲岸不苟、追求自由的个性,必然同当时的社会发生矛盾冲突。也正如此,他的这种个性和蔑视等级制度的反抗精神在他的作品里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他在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身将客星隐,心与浮云闲。长揖万乘君,还归富春山。”(《古风》第十二)。“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这些诗歌,在政治上都体现出诗人对富贵权势的高度蔑视,也体现出诗人豪迈雄放的诗歌风格。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无论是“咆哮万里”、“奔流到海”的黄河,“白浪如山”、“涛似喷雪”的长江,或是“屏风九叠云锦张”、“巡崖沓障凌苍苍”的庐山,“连峰去天不盈尺”、“百步九折萦岩峦”的蜀道都显得形象雄伟、气势磅礴,诗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经过了诗人的感情锤炼,凝结着他追求自由、冲破束缚的精神,也体现出了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和豪迈雄放的诗风。杜甫曾称他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称他的诗“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这些赞誉,正好说明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

      (二)俊爽飘逸

      李白是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不仅能摆脱格律的束缚,而且能灵活自如地表达,处处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由于道家思想的影响,李白的诗风又呈现出俊爽飘逸的一面,诗歌的命意立格出人意表,超凡脱俗,往往不屑于为格律所束缚,而是追求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如他在《赠孟浩然》中写道的:“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彼此揖清芬。”其诗首颔看似*常,但格调高古,萧散简远,它以一种舒展的唱叹语调表达诗人的敬慕之情,自有一番风神飘逸之致、疏朗古朴之风。

      李白的诗往往境界高远,风度飘洒,显出蓬勃的朝气和舒展自如的魅力,读之令人心神一爽。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仅四句,却写得气势飞动、景象壮阔。诗人渲染了香炉峰的美,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出不寻常的背景。瀑布象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极妙,它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表现出一派蓬勃的朝气,显示出诗人境界高远、俊爽飘逸的艺术风格。

      李白的绝句将宏伟的景象、开阔的胸怀与流走轻快、自然明朗的格调熔铸一炉,创造出俊爽飘逸的意境,表现出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如《陪侍朗叔游洞庭醉后》:“划却君山好,*铺湘水流。巴山无限酒,醉杀洞庭秋。”这首诗前后两种奇想,新颖活泼、富有情趣。读后令人心神爽快。又如《陪族叔刑部侍朗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道》(其二):“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诗人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写清幽空灵的夜景,别有一番飘逸情趣。诗人歌唱酒月,篇篇意新,句句动人,或“月下独酌”或“把酒向月”,或“唯愿当歌对酒时”,而此诗则别开生面,独树一格。“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赊”字将诗人与月亮亲密融洽的关系表露无遗,妙趣横生,一字传神,这首诗的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想象新颖奇特,出人意表,可谓奇之又奇,给人以飘逸的审美感受。杜甫曾对李白的诗风予以高度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他对李白的这一评价是十分恰当的。

      李白诗歌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奇幻的神话传说来表现他热烈的思想感情,从而体现其俊爽飘逸的诗歌风格。例如《梁甫吟》诗,诗人刻划自己上天叩关、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攸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这首诗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写得气势磅礴,色彩缤纷,处处涌透出飘逸之气,富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李白写了许多幽美恬静的风景诗,写景之中表达出诗人向往光明的美学思想,诗句中含蓄着浓郁的诗情画意,体现出诗人俊爽飘逸的优美诗风。如《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写道:“楼观岳阳尽,川迥迥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写此诗时,李白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的景物也显得有情有意,与诗人分享着欢乐与喜悦。“山衔好月来”,这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飘逸、诙谐和风趣。“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凉风**,吹人衣袖翩翩起舞,仪态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等超脱豁达,豪情逸士,溢于言表,何等风流倜傥,难怪韩雪称“倜傥人诗必飘逸”。

      (三)清新自然

      李白崇尚道家思想,师法自然,又从南北朝民歌中吸取营养,他的诗毫不矫饰,冲口而出,语言明朗自然,构成了他的诗风清新、直率、自然的特点。如《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这首诗诗意明朗单纯,并没有什么深刻复杂的内容,但全诗饱含着令人神往的韵味,确实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典型。写景疏朗有致,不主刻画,接*写意;写情含而不露,不道破说尽;用语自然清新,虚含概括,力避雕琢。本诗“无一句属对,而调则无一字不律”,行文如流水,纯粹任天然。又如反映人民纯朴生活的《宿五松山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友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这首诗写荀媪一家诚挚款待客人的情景。荀媪的淳朴真挚,诗人的感激惭愧,都在清新自然的诗句中表达出来。诗人用*铺直叙的手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新,不露雕琢痕迹而颇具情韵。

      李白的诗歌清新自然的又一体现就是他诗中的.许多抒情句子明白如话,晓畅自如。例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江夏赠韦南陵冰》)等都是直率自然的语言。”

      李白的诗语出天然,音调清越,感情质朴而又委婉。如“妙绝古今”的《静夜思》:“床前明白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是信口而成,真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的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这正是“淡语皆有味,淡语皆有致”。

      李白有一些绝句既不苛求音调的*仄,也不讲究上下句的粘附,颇富民歌风味,语气风格同样清新自然,。如《横江调》其一:“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诗的开头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朴,充满地方色彩。“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一抑一扬,感情真挚,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的特色。诗人描绘大风大浪的夸张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猛风吹到天门山”,显然是大胆夸张,然而,从摹状出势的险峻与风力的猛烈情景看,可以说写得活龙活现,令人觉得可信而又不觉得虚妄离奇。“白浪高于瓦官阁”,粗看仿佛不似,但从透视规律上看,*大远小,站在高处远望,白浪好象高过了远处的瓦官阁。这样的夸张,合乎情理而不显得生硬造作。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弛聘丰富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起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然而语言自然晓畅,明白如话,可以说,这首诗是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的典型。

      在体裁和格律方面,李白诗歌非常自由**。在各体诗歌中,他的七言古诗和七言绝句写得最好。因此,李白常常用它来表达自己热烈奔放的感情,塑造雄伟壮阔的艺术形象,获得很大的成就。他的绝句,特别是七方绝句,写得新鲜活泼,自然可爱,在艺术上常常具有深入浅出的特点,乍看起来好象毫不费力,脱口而出,但表现感情异常深刻,使人玩味不尽。例如《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这些诗歌,其语言的最大特色是明朗自然,摒弃了雕琢和辞藻的堆砌。“清水出芙蓉,天然云雕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可以说是他诗歌语言的生动写照。李白诗歌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正是表现他豪迈不羁的思想感情的良好形式。

      三、结束语

      在*文学史上,就一位作家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而言,李白的震慑力无人能及。他像一阵雷霆、一股狂飙,以其壮丽的诗歌征服了同时代的人。他以其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奠定了他在*文学发展史上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李白诗歌的豪迈雄放、俊爽飘逸、清新自然的风格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从盛唐至今,都是诗坛楷模,影响、熏陶和培养着后世诗坛群星。他的诗歌,永远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他的名字,千秋万代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李晖《李白诗选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李白研究,1990年版.

      [4]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张家骐《*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山水诗》,齐鲁学刊,1992年第5期.

      [6]张厚余《太白诗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阅读全文]...

2022-05-12 22:42:43
  • 描写风雨的诗句有哪些(有关风雨的古诗词名句)

  • 风雨
  • 连日阴雨绵绵,心情会有些抑郁,而天气突然的转晴,心情也会瞬间变得美好。其实人生就如天气,原本以为暗淡无光的人生,也有可能突然就转睛了。所以人生无论多么绝望,都不能轻言放弃。要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下一秒迎接我们的,也许就是那充满阳光的道路。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五月下旬雨后喜晴

    宋-陈宓

    晓来初日满林光,犹见枝头梅子黄。

    一对蝉声相上下,柳丝摇曳与俱长。

    雨复作

    宋-陆游

    今日云归恰喜晴,小池忽见水纹生。

    窗昏又辍雠书课,卧听萧萧打叶声。

    湖上喜晴

    元-方回

    人閒尘不到,别是一清凉。

    雨足千峰净,风薰百草香。

    阴森穿茂密,汩虢溯深长。

    想见吴中路,连天尽绿秧。

    喜晴

    明-陈*

    西林收雨鹁鸠灵,卷被开窗对晓晴。

    风日醉花花醉鸟,竹门啼过两三声。

    龙州

    明-林弼

    龙州入夏多风雨,山路无时一尺泥。

    今日开门喜晴霁,洞云片片度前溪。

    次韵时旸对雨喜晴

    明-吴宽

    飒飒复霏霏,清晨坐掩扉。

    短篱垂豆角,破壁上苔衣。

    润觉琴声缓,凉惊酒力微。

    客楼诗句满,未许沈郎肥。

    风入松-马上喜晴

    明-杨慎

    刺桐花里咽新蝉。方响落寒泉。

    远山凝黛修蛾敛,谁妆点、淡粉浓胭。

    嫩水靴文蹙浪,娇云卯色烘天。

    碧池荷叶又田田。藕在阿谁边。

    莲子擘开须见意,香丝到底相牵。

    留取团团宝月,西楼共醉婵娟。

    [阅读全文]...

2021-12-13 21:17:48
  • 关于描写风花雪月的古诗词名句

  •   风花雪月,原指四时的自然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么关于它的又有哪些呢?

      古诗中的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之任蜀州》)

      8、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古诗中的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古诗中的雪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

      古诗中的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拓展阅读

      风花雪月解释

      【成语】:风花雪月

      【解释】:原指古典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示例】: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卓文君、秦弄玉……本是些风花雪月,都做了笞仗徒流。”

    [阅读全文]...

2022-04-18 04:41:37
古诗风的名句是 - 句子
古诗风的名句是 - 语录
古诗风的名句是 - 说说
古诗风的名句是 - 名言
古诗风的名句是 - 诗词
古诗风的名句是 - 祝福
古诗风的名句是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