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颂母爱的诗句古诗游子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歌颂母爱的诗句古诗游子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歌颂母爱的诗句古诗游子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歌颂母爱的诗句古诗游子吟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游子吟歌颂母爱的诗句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我们看看下面的游子吟歌颂母爱的诗句,大家看看下面的资料,欢迎阅读哦!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
慈祥的妈妈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自己的'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
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游子吟》古诗
《游子吟》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小编与大家分享古诗内容,欢迎参考!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⑷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⑴吟:吟诵。
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本诗中指孟郊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⑸归:回来,回家。
⑹言:说
⑺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
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⑻三春晖: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作品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诗作鉴赏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和“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此诗写在溧阳,到了清代,有两位溧阳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后世影响
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又有两位诗人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对后人的影响。
1992年9月香港举办了一项活动——“我最爱的十首唐诗”,评选结果按得票多少为序,最后在众多唐诗中,孟郊的《游子吟》名列榜首。这首诗还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学生优秀读物。教材中也有选用,被收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作者简介
孟郊像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隐居嵩山。*五十岁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与韩愈交谊颇深。其诗感伤自己的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庸浅率,追求瘦硬。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古诗游子吟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游子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50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
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游子吟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子吟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脍炙人口的佳作。诗歌刻画了一位为外出的儿子精心缝制衣服的慈母形象,抒发了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情感。语言质朴无华,然而内蕴深情,真切感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更是道出了天下为人子女者的心声,成为历代传咏的名句。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中收有此诗,学生已早有接触,大多能够流利背诵。面对学情,如何在学生原有理解的基础上,另寻切入角度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呢?
我不由得想到现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他们往往心安理得享受着父母对他们的照顾呵护,却很少想到关爱父母,更难得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哺育自己长大的亲人。这不是年龄大小的问题,而是一种责任观念的丧失或行动意识的淡薄。于是,我决定让课堂融入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其亲身感受母爱的伟大。
回顾本节课,认为以下几个环节比较成功:
1、提供多种学*方法,适应更多的学生。在学*古诗时我一改传统古板的学*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图文结合、反复诵读、以及其他等方法。这样做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也摈弃了将一首内容丰富,意境优美的古诗,分割的支离破碎的弊病。
2、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在这一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小组探究。然后展开小组合作解疑,学生分组讨论热烈。在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做到每人都开口,答案各异。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及时补充,学生参与性很强,闪光点不断迸发。
3、关于读的问题,我自己引起了重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升化情感。在每一次的读的时候要有目的性,让每一次的读都有实效。
4、每一次的教学设计都要关注人文精神,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对文章的感悟。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环节要注意情感线连贯,这要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表达。
5、多媒体展示了感人至深的歌曲MTV,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一片静寂。只有催人泪下的乐声,扣人心弦的画面给了学生心灵极强的震撼许多同学眼角泛起了晶莹的泪光。看着同学们目不转睛的眼神,我体会到了课堂上的静的美妙与力量。在联系现实生活时,一位女生声音颤抖地讲述了与母亲的故事,其他同学也深情述说了自身的感悟。尽管他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但从动情的眼神,真诚的述说中,看得出,他们内心深处情感之弦深深颤动,无须华丽的词藻,空洞的说教与表白,这一刻的感动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对父母的也担负着一份责任。
反思着这节课,我醒悟到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不仅班级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提高更快,而且我也在体验着课堂教学的快乐。
从教学技术层面上讲,我觉得自己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一步骤探索:
1、对于孩子们的发言,如何有效激励评价需要思考;
2、个人教学语言需要在情感性、形象性、生动性等方面锤炼;
3、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句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需要进行及时点拨。
这堂课,我主要采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把人字写进课堂”通过“感悟 、体验、表达、抒发”等部骤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感谢同学,感谢他们陪我走过了这一节心灵之旅。最后,我想说的是,想让学生感动,教师首先要又一颗常常被感动的心,不要让一天又一天的粉笔灰蒙蔽了我们的心灵。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诗人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云: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
《唐诗归》:钟云:仁孝之言,自然风雅。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亲在远游者难读。顾璘曰:所谓雅音,此等是也。
《唐风怀》:南村曰:二语婉至多风,使人子读之,爱慕油然自生,觉“昊天罔极”尚属理语(末二句下)。
《唐风定》:仁孝蔼蔼,万古如新。
《载酒园诗话又编》:贞元、元和间,诗道始杂,类各立门户。孟东野为最高深,如“慈母手中线……”,真是《六经》鼓吹,当与退之《拘幽操》同为全唐第一。
《寒瘦集》:此诗从苦吟中得来,故辞不烦而意尽,务外者观之,翻似不经意。
《柳亭诗话》:孟东野“慈母手中线”一首,言有尽而意无穷,足与李公垂“锄禾日当午”并传。
《唐诗别裁》: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与昌黎之“臣罪当诛,天王圣明”同有千古。
古诗游子吟带拼音
yóu zǐ yǐn
游子吟
孟 郊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慈母手中线 ,
yóu zǐ shēn shàng yī
游子身上衣。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临行密密缝,
yì kǒng chí chí guī
游子吟古诗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子吟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今天,我读了孟郊写的《游子吟》。
这首诗描写了母亲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衣服,表达了孩子要对父母有孝心。
在学校,老师就好像我们的妈妈,关心我们的学*和生活。深夜,我仿佛看见,老师还在灯下为我们批改作业,我们已经睡了,她还要为明天的上课内容而准备。
我一定要努力学*,来报答老师的“三春晖”。
母亲,一个多么伟大而温馨的名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当我读《游子吟》之时,便不由得想起我的母亲。每逢放学回家,我的心情就很激动,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立刻飞到家中,因为家里有母亲迎接我的笑容,有母亲为我做的好吃的。每当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我的心也在思考,母亲对子女的恩德能报答的完吗?自从我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母亲就照顾我的衣食住行。冬天,怕我冻着,千方百计地让我穿暖:每次吃饭,总要关切地询问吃饱了吗,还合口味吗……
天下的母亲一样伟大。母亲在孩子的心中总是最慈爱的、最美的。《游子吟》虽然是一首短短的诗文,但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却是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关爱。
读完这首诗,我想到了自己的行为。和母亲顶嘴是我最大的坏毛病,我很后悔。想到这些,想到母亲那些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总是无地自容。
通过解读《游子吟》,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尊重母亲,孝敬母亲,应该从自我做起,这就是我从《游子吟》中得到的启示。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作者介绍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古诗游子吟的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古诗游子吟的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人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整首诗没有藻绘雕饰,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见浓郁醇美。
游子最思念的是慈母,所以诗人一开头就把“慈母”和“游子”并提,构成对偶,写出了母子之间的骨肉亲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写慈母密密缝衣,把笔墨集中在慈母身上。临行,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针针线线是这样细密,她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盼望儿子早些*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浓浓的母爱从这普通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一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心”指草中一抽一出的嫩芽,在阳光的照耀下成长,正像游子从小在慈母的抚养下成长。“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宜于万物生长,用来比喻母爱。“寸草心”的渺小与“三春晖”的伟大,构成对比,也构成映衬,衬出游子感念慈母的强烈心情。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离别前的温馨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拓展:【孟郊生*】
关于古诗游子吟的诗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古诗游子吟的诗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意】: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以下是歌颂母爱的古诗句分享,欢迎阅读。
NO1、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NO2、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NO3、张耳陈馀断消息。行路难,行路难,君自看。
NO4、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NO5、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NO6、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NO7、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NO8、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孟郊《尧歌(一作舜歌,赏郑氏庄》
NO9、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NO10、乘时阴黑止我屋,声势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
NO1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NO1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NO13、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NO1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NO15、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NO1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NO17、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
NO18、或偶因片言只字登第光二亲,又不能献可替否航要津。
NO19、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NO20、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NO21、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NO22、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NO23、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NO24、我闻忽如负芒刺,不独为君空叹息。古人尺布犹可缝,浔阳义犬令人忆。
NO25、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NO26、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NO27、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NO28、浅*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
NO29、负心为垆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
NO30、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NO31、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NO32、聚鬼征妖自朋扇,罢掉栱桷颓墍涂。慈母抱儿怕入*,那暇更护鸡窠雏。
NO33、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NO34、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NO35、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NO36、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NO37、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NO38、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NO39、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
NO40、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NO41、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NO42、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NO43、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NO44、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NO45、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
NO46、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NO47、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NO48、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NO49、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NO50、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被定为母亲节,最初这个节日是由中国港澳台地区开始流行的,到上世纪80年代,内地的民众也开始接受并庆祝这个关于母亲的有意义的节日。孩子们会在这一天对母亲说节日快乐,也会为母亲献上一束康乃馨,还会举办一些家庭活动或者各种形式的聚会,为母亲庆祝,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情。中国传统教育十分注重孝道,所以对于母亲节这一天的庆祝形式,大家也都比较重视。
但实际上,再往前追溯的话,最早的母亲节来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后来这个节日流传至英国,慢慢覆盖全球,如今,全球几十个国家一同在这一天庆祝母亲节。不论母亲节起源于哪个国家,作为儿女,对母亲表达感恩与爱是不分国度和民族的。尤其我们国家,讲究孝道,在母亲节这一天,来感恩自己的伟大母亲,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
不知道有没有听过这句关于母亲的格言——上帝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创造了母亲。母亲是伟大的,她们给予子女的爱连绵不绝,她们集慈爱、温柔、善良于一身。在我国文化传统中,讲究的是“孝为先”,对母亲的爱也是深沉和神圣的。从我国远古时期,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中,便记载了母亲的形象,突出了女性在人世间的地位。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母亲慈爱、贤良的一面被千古流传。比如,《岳飞传》中,教子“精忠报国”的岳母,《杨家将》中,深明大义的佘太君等等经典母亲形象深入人心,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母,被我国文史和人民生活中口口相传。
当然,对于子女来说,不光要在母亲节这一天感恩母亲,在*常的每一天都要牢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爱,都要知道感恩与回报。一束鲜花,一个小礼物,哪怕一句“妈妈,您辛苦了”,都是对伟大母爱的敬仰。今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母亲做点什么,让她们感受到作为儿女的那份爱。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我们一起欣赏十首关于母爱的古诗词,祝愿全天下母亲身体健康,快乐永远。
短歌行
王建 〔唐代〕
人初生,日初出。
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墨萱图·其一
王冕 〔元代〕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岁暮到家/岁末到家
蒋士铨 〔清代〕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渡辽水
王建 〔唐代〕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唐代〕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代〕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导引·思齐文母
范祖禹〔宋代
思齐文母,盛烈对皇天。
游子吟歌颂母爱的诗句
歌颂母爱的诗句古诗游子吟
歌颂母爱的古诗除了游子吟
歌颂母亲的古诗游子吟
赞颂母爱的古诗除了游子吟
除了游子吟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是不是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表达母爱的诗句
游子吟赞颂母爱的古诗两句诗
关于母爱的古诗游子吟
游子吟古诗描写母爱的诗句
除了游子吟关于母爱的古诗
游子吟是不是关于母爱的古诗
表达母爱的古诗游子吟陆游
关于母爱的古诗游子吟除外
关于母爱的古诗不要游子吟
游子吟差不多的写母爱古诗句
关于母爱的古诗游子吟除外短
游子吟古诗形容母爱的伟大
游子吟古诗表达母爱的两句诗
歌颂母爱的诗句
歌颂母爱诗句
游子吟的歌和古诗
歌颂母爱的句子
歌颂母爱的古诗有
古诗游子吟的诗歌
游子吟的诗句
游子吟和思母的古诗
歌颂父爱母爱的诗句
歌颂母爱的恩情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