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关于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82) 说说(62) 名言(65) 诗词(5k+) 祝福(11) 心语(2k+)

  • 秋天的诗句有作者名句

  • 秋天
  • 秋天的诗句有作者名句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着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 这就是独特的秋天!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秋天的诗句有作者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2、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3、片云载雨过江鸥。——吴文英《诉衷情·秋情》

      4、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5、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7、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8、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9、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0、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1、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12、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3、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14、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5、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6、春去秋来也,愁心似醉醺。——欧阳炯《巫山一段云·春去秋来也》

      17、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18、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秋晓上莲峰》

      19、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20、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高鹗《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21、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22、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23、别离滋味浓于酒。——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24、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25、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刘基《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26、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27、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王沂孙《齐天乐·蝉》

      28、此情不及墙东柳。——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29、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30、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31、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32、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33、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李白《送张舍人之江东》

      34、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35、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刘彻《秋风辞》

      36、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苏轼《行香子·秋与》

      37、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38、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周邦彦《瑞龙吟·大石春景》

      39、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0、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41、秋到长门秋草黄。——薛昭蕴《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42、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43、花谢了三春*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44、京洛风流绝代人。——姜夔《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45、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46、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报汉宫秋。——韩翃《同题仙游观》

      47、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48、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49、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阅读全文]...

2022-05-17 08:11:17
  • 春日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 感情,春日,文学
  • 春日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日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河边观花赏草,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到处都是春天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致.

      名句赏析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4. 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作者简介

      朱熹(xī )(1130-1200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扩展阅读:朱熹的文学著作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阅读全文]...

2022-05-31 03:44:16
  • 惊蛰古诗的作者124句

  • 惊蛰,节气,经典
  •   1.《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

      年代:宋作者: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2.《春晴泛舟》

      年代:宋作者: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

      3.《山房》

      年代:宋作者:陈允*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4.《清溪松阴图》

      年代:明作者: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5.《游景仁东园》

      年代:宋作者: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1.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阅读全文]...

2022-03-05 01:47:40
  • 春日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 感情
  •   《春日》通过描写春天一派生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品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来到泗水河边观花赏草,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到处都是春天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致.

      名句赏析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扩展阅读:朱熹的文学著作

      朱熹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自由自 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书法,名重一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

    [阅读全文]...

2021-12-21 11:46:25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句子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语录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说说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名言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诗词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祝福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