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关于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82) 说说(62) 名言(65) 诗词(5k+) 祝福(11) 心语(2k+)

  • 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有作者)

  • 励志,经典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古诗词经典名句(有作者),希望大家喜欢。

    1、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1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4、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1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阅读全文]...

2022-05-02 13:24:07
  • 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

  • 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鹅鹅鹅的作者朝代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鹅!鹅!鹅!”写出鹅的声响美,又通过“曲项”与“向天”、“白毛”与“绿水”、“红掌”与“清波”的对比写出鹅的线条美与色彩美,同时,“歌”、“浮”、“拨”等字又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鉴赏

      诗的第一句连用三个“鹅’字,这种反复咏唱方法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鹅的热爱,增强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40~?),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有”神通“之誉,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其诗气势充沛,挥洒自如,富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诗善歌行体,有《骆临海集》。

      《咏鹅》赏析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的后部。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原文大意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诗意: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向天唱歌。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划动着清清的水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4-02 10:45:08
  • 关于古诗文名句及作者出处集锦

  • 古诗文
  • 关于古诗文名句及作者出处集锦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文名句及作者出处,欢迎大家分享。

      1、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管子》)

      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刘勰《文心雕龙》)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行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7、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

      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汉书)

      12、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1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15、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1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尚书》)

      1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

      20、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垓下歌》

      21、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刘勰《文心雕龙》)

      22、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23、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24、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5、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2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2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30、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3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chá,苛刻)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3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34、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果策.秦策》)

      35、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36、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37、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3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40、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41、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李白《与韩荆州书》)

      42、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黄石公《黄石公三略》)

      43、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大学》)

      44、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4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46、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47、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48、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孙武《孙子兵法?变篇》)

      49、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阅读全文]...

2022-05-11 16:56:10
  • 惊蛰古诗的作者124句

  • 惊蛰,节气,经典
  •   1.《菩萨蛮·春愁一段来无影》

      年代:宋作者: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2.《春晴泛舟》

      年代:宋作者: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

      3.《山房》

      年代:宋作者:陈允*

      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4.《清溪松阴图》

      年代:明作者:唐寅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5.《游景仁东园》

      年代:宋作者: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肩舆出东郊,轻裘试朝曦。

      百草招生意,乔松解寒姿,

      尺书招友生,冠盖溢通逵。

      人生瞬息间,幸此休暇时。

      浊酒论浮蚁,嘉蔬荐柔荑。

      春来莫嫌早,春去恐莫追。

      公卿多王事,田野遂我私。

      松筠自拥蔽,里巷得游嬉。

      邻家并侯伯,朱门掩芳菲。

      畦花被锦绣,庭桧森旌旗。

      华堂绚金碧,叠观凝烟霏。

      仿佛象宫禁,萧条远喧卑。

      徐行日一至,何异已有之。

      都城闭门早,众客纷将归。

      垂杨返照下,归骑红尘飞。

      但卜永日欢,未与清夜期。

      人散众嚣绝,庭空星斗垂。

      安眠万物外,高世良在兹。

      1.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宋)张元干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2.惊蛰后雪访徐孟坚不遇坐待甚久

      (宋)曹彦约

      忽忽弄明珠,纷纷拥塞酥。

      都忘春老大,复作冷工夫。

      甲拆迟先达,芳菲约后图。

    [阅读全文]...

2022-03-05 01:47:40
  • 关于一字开头诗句-一字开头诗句加作者加诗古诗名

  •   暮江吟

      白居易

      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全文]...

2022-07-23 08:18:49
当前热门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句子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语录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说说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名言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诗词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祝福
古诗名句中表达作者的情感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