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美德格言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中华美德格言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中华美德格言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中华美德格言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明志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持节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自强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诚信
2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xx?――《论语·学而》
知耻
2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0、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改过
3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厚仁
3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38、仁者寿。――《论语·雍也》
39、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贵和
4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斋先生言行录》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6、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8、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腾公天下》
19、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2、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2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3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1、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4、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3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37、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4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4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43、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4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47、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4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5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按照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基本内容,把传统美德分为爱国、明智、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尚勇、好学等。下面小编整理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供大家参考!
1.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3.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 轻诺必寡信。――《老子》
6.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7.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8.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0.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8、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1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6、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佚名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21、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2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3、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2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7、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29、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30、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有关中华传统的美德格言(精选90句)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中华传统的美德格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明志
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持节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自强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诚信
2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老子》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知耻
26、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30、知耻*乎勇。——《礼记·中庸》
改过
3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3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3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厚仁
3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37、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38、仁者寿。——《论语·雍也》
39、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贵和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15篇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爱国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志篇: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节篇 :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合集
格言,是指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是人们机智的精华,众人汇成的睿智,是指导人生走向成功之路的法宝,时刻激励人生取得进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合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
5.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
2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
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36.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征文的经历,对征文很是熟悉吧,通过征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征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如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谦恭孝顺、善良礼让、和气为贵这些最美德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
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小时候总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然后是看着白发增多却是无能为力,总是说要让父母以后更好的过日子。可是到大了,却又很多人忘记了小时候的承诺。都说孩子是父母心头一把刀。儿时的调皮,少年的叛逆,青年的奔波,何时才能让父母省心呢?只有人到中年,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感知父母当年的恩情。而此时的父母已过花甲之年,身体大不如前,还能陪伴我们多少年呢?因此孝顺是最不能等待的事情。
可是,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
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刚下班的年轻妈妈,忙完了家务,又端水给老人洗脚,老人对她说:“孩子,歇会儿吧!别累坏了身子。”她笑笑说:“妈,不累。”年轻妈妈的言行举止被只有3、4岁的儿子看到了,儿子一声不
响地端来一盆水。年幼的儿子吃力地端着那盆水,摇摇晃晃地向妈妈走来。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溅了孩子一身,可孩子仍是一脸的灿烂。把水放在母亲的脚下,为母亲洗起了脚。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孝顺的家风需要每一位父母给自己的孩子做出榜样,良好的家风才能代代相传。 其实父母亲要的真的不多,如果不能天天见面,每天只是电话的问候,足矣让他们安睡一晚。周末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有时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老人说说话。外出旅游时尽量带父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时,我常在想:我希望我的子女以后如何对我。那现在,我有没有如此对待我的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最亲*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传承好家风作文一百字
现在,家风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家风是个古老话题,对家庭成员而言,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处世态度。孝敬父母,关爱父母,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风。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别的东西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某种品德和力量的源泉。就是说,做儿女的,在好的家风熏陶下,会用好的家风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随着我国的发展沉淀下来的传统美德。
《管子》有言:“虽有乃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尊老,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成为了一个“规矩”。每辆公交车上都会有老人的专属座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力度也日益加强。而“尊老”这一主旋律也俞发的历久弥新。
两个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将书包人道公交车的唯一空位上,异口同声地说座位是自己的,一位老奶奶出现,他们都主动让座给老奶奶。这个故事影响了我的整个青春期,它也会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会给老人让座,会给怀有身孕的阿姨让座,会帮村子里子女不在家的老奶奶老爷爷挑水浇菜,尊老很简单,简单到一句爷爷奶奶好,一次让座都是尊老。
纵观古今,放眼全球,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尊老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应该先从尊老开始。“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是李密尊老的方式,尊老不需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简单的陪伴也是一种尊老,先要学会尊自己的“老”,才能推己及人,尊别人家的“老”。
九九重阳节刚过去不久,各大敬老院还没有完全走出节日的氛围。去读大学的朋友在重阳节法律一条心情:“爷爷奶奶们高兴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配图的老人们面带笑容,笑容可掬,并且与大学生
们比起了剪刀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尊老、爱老、敬老又被赋予了时代内涵。
谁家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这个世界从来都不会失去老人,尊老也就会越来越重要。从刚开始踏进校门的时候,老师会说见到别人要有礼貌,要问好,看到老人要说爷爷奶奶好,要尊重老人,要帮助老人,尊老的意识是从小就树立起来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位合格的*公民,从尊老、敬老、爱老开始,弘扬尊老这一主旋律开始。
我似乎总是在行走,在没有远途的跋涉。却总想翻越丘陵去抵达心中的梦境。有时候岁月是疼痛的 ,日子像针尖般刺痛心房,每当痛的,累的,想哭的时候,我总是会*惯性的抬头看看天边那一弯明月,“它”挂在我心头最醒目的角落,稍微碰触,便会抖落一地的正能量。这正能量如鸟般,从天边飞来,并借我一双飞翔的翅膀,给我力量去前行。而那一弯明月便是我的家风!
我的性格品行*惯,因父母外出工作的原因,所以都是爷爷教育指导我。在爷爷眼中,家风家训体现了一种社会风俗,处事人情,对个人的道德修养且对以后的成长人品有着重要的作用。爷爷生活在*的那个年代,所以总是会拿*《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思想来指导教育我,久而久之我便将此看做是我的家风家训。虽然爷爷教育我的内容没有《颜氏家训》中内容那么广泛,基本上就没有涉及到儒学,道家,佛家,史学等内容。 但对我的影响就是那么深那么远。
流年依然无恙,岁月寂静如初,回忆往事,原本以为可能会遗忘的事情却一件也没能忘记。看着那张褪色的照片,那是我初二的.时候,在暑假的一个下午,微风正好,阳光也是恰到好处,爷爷就在圆桌上练起了书法,虽然没有怀素,张旭写的那样变幻无穷,疾风驰雨。但我从小到大对爷爷的书法一直称赞有佳。在那天午后,爷爷的那*话对我的印象至深,也许那些道理感悟皆因于“书法”。爷爷那时候总是在讲,书法要心静,要目到,口到,心到。看虚无的水墨尽情游弋,这就是天然不雕饰。正如做人不需要勾心斗角,如果你真的有才华即便将自己隐藏,甚至躲到灰暗的角落,埋在积岁的尘泥里,依旧会发光,遮掩不去!因此要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笑看门前花开花落。也许就是自那以后我也慢慢爱上了文学,爱上了写毛笔字。有时候翻看爷爷写的字,总感觉似流水行云,仿佛在告诉我,一切的纠缠,世间的冷暖,生活的贫富,转瞬即是烟云,何必在意那些碎小琐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我在亲戚、同学、朋友眼里总是那样开心向上。想想这一切,追其源都要感谢我的家风家训,说的朴实一点那就是爷爷的教导。
其实爷爷是个有故事的人,有时候有些说不尽的记忆,但又感觉深刻的记忆变得模糊但又模糊的又那么深刻!
我的爷爷年轻时就像红尘中的一只孤雁,飘零人世,尝尽情味。也许因为他的“执着与倔强”才会让他被众人所嘲讽和不理解,在爷爷的那个年代,下地干活,喂猪喂羊才是他所应该干的事情而不是整天将读书当成正业!但爷爷厌恶与自己同龄少年一样无所事事,这样注定一辈子死守农业,带动不了*经济的发展,当然爷爷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就在心中深埋下了“愚公移山”的理念,爷爷那时候有了爸爸之后,总是会讲那些峥嵘时代的风云人物给爸爸听,崇尚他们忍把热血洒红尘,甘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尚品德。教导爸爸要作一名有为国做贡献的人,也许就是在爷爷的教导之下,爸爸也成功的成为一名商人,履行着爷爷对他的那句忠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也许爸爸取得的这一切,追其源依旧是要感谢家训家风!
有时候,在农村就经常听到对孩子的一种评语:“没家教”或者“家教好”,真的有时候从一个人说的几句话,走的几步路,甚至几个细微的动作表情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家庭印记。想想在之前那个封建社会,一个人是否是世家贵胄还是山野村夫,一眼就能看出,为何?追其源就是一个人的家风家训。故此有好的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回想自己性格品行形成的过程,唯一感谢的就是有一个好的家风,现在我出门外出求学,爷爷在送我之前的那一晚说了好多好多,印象最深的还是临行之前的那封信,爷爷在信中有段话是这样说的:“其实人家都说人间就是剧场,那些穿行在凡尘的众生,每日在忙碌地编排一场叫做生活的戏。我想我们在外不需要戴上人生的道具,只要记住做纯粹洁净的自己就成功了!”看了这段话让我想了很多很多,有时候一个人孤身在外,在每个选择的渡口会遇到很多难题,无论是对错,我会选择坦然面对,因为懂得一句话“世上没有人亏歉你,所以无需抱怨任何人”。
谢谢生命中生存在这个大家庭中,遇到了我的家人,家中有个令我自豪的家训,而我就是这样幸运遇到了他们,成为了这样一个被温暖的人。愿我的好家风,家训永远传承下去,继续温暖着一代一代的幸运的人儿..........
古往今来,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王侯将相,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家族,必是有严格的家风家训之家。自古以,老祖宗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忠孝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这些,是家风家训的永恒主题,家风家训一直都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家训,让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给儿女们无穷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里随时随地用言传身教所传递出来的一份信念。如何言传声教呢?孝敬长辈,爷爷奶奶家离我们较远,但逢年过节及爷爷奶奶生日爸爸妈妈总会专程带礼物回家陪他们,最*爷爷身体不适住院,爸爸很忙,是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还要陪侍爷爷输液、送饭。爷爷奶奶很过意不去,说太辛苦妈妈啦,爸爸工作很忙,但进门就会做家务,很体贴妈妈,但妈妈从不说累,总是笑眯眯的,她是我们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求我做到起居有节,守时守信,做一个对自己有担当的人;公众场合吃饭要用公筷,在家吃饭要小声交谈,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零用钱自己保管,*常做家务有奖,但是妈妈要求零用钱不能乱花,要做到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不论在哪儿,遇到长辈先问好,遇事请求时,要谦恭有礼。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老祖宗给我们留的规矩,我们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黎明即起,庭堂内外打扫整洁;到了黄昏查看门户。一粥一饭,当想着来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这些道理粗浅易行,但在当下来看确是渐行渐远,我要紧记这些家训,严于律行,世代传承。
家风、家训是家长在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对子孙的教诲。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道德规范,更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位卑未敢忘忧国。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初生之犊不惧虎。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胃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外表美的缺限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正当的游玩,是心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言必信,行必果。
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多读古人书,静思天下事,可以敛浮气而增定力。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爱 国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7、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8、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明 志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5、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列传》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持 节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6、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7、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r》
2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0、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3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自 强
3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4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中华美德格言
中华美德的道德格言
中华美德的名言
中华美德名言
中华美德句子
中华美德的句子
中华美德的诗句
关于中华美德的名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美德名言警句
关于中华美德的句子
中华美德的名言警句
传承中华美德的诗句
有关于中华美德的古诗
中华美德的5绝古诗
中华美德诗词的古诗
形容中华美德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中华美德
赞美中华美德的古诗
传承中华美德名言警句
杨中华美德的古诗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
关于中华美德的古诗词
关于中华美德的古诗文
表现了中华美德的古诗词
传承中华美德的古诗词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句子
美德格言
中华美德的古诗小学生学的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
教官祝福语大全
祝福朋友在一起的话
祝福姐姐最温馨的话
喝大学酒的祝福语
给基友的生日祝福搞笑
五十五岁生日祝福语
方中信祝福张嘉倪生子
别人出门要说的祝福语
端午节送长辈祝福短信
情侣间生日祝福的话语
王者荣耀的生日祝福语
dnf奶妈勇武祝福
酒吧给客人生日祝福语
端午节笑话祝福短信
成都祝福生物有限公司太坑
送孩子出国祝福的话
送给老年人的祝福语
祝福学子的成语
朋友生日祝福说说创意
毕业快乐祝福语简短
有创意的结婚祝福视频
小宝贝100天祝福语
送闺蜜的结婚祝福语
男同事生日祝福语简单
友谊祝福语简短15个字
送闹钟的祝福语
金店开业祝福语
感谢群里朋友的祝福语
早日康复祝福语大全
八一情怀老兵八一祝福
文艺简短的结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