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配乐的曲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配乐的曲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配乐的曲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配乐的曲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歌曲可以给我们力量,让我们的手足无措的时候给让我们更好的找到自己的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适合走步有节奏的音乐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适合走步有节奏的音乐大全1. 勉强幸福
2. 浪费
3. 越反越爱
4. 没有什么不同
5. 抱不住太阳的深海
6. 泡沫
7. 最佳听众
8. 个比利
9. High歌
10. 愿得一人心
11. 末日不孤单
12.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13.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14. 还好有你在
15. 只爱到一半
16. 我们在改变
17. 谢谢有你
18. 天空
19. 我要给你
20. 校园歌手
21. 滚动
1. 我最亲爱的
2. 其实我还好
3. 送别
4. 厨子戏子痞子片尾曲
5. 致青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主题曲
6. 桐花
7. 我好想你
8. 恋爱
9. 你眼中的我
10. 容易受伤的女人(国)
11. 爱一点
12. 终于等到你
13. 花房姑娘
14. 隐形的翅膀张韶涵介绍版
15. 一直很安静(《仙剑奇侠传插曲》)
16. 克卜勒
17. 岁月如歌电视剧《冲上云霄》片头曲
1. 飞鸟
2. 大海
3. 天路
4. 突然的自我
5. 再回首
6. 甘心情愿
7. 光辉岁月
8. 雨蝶
9. 单身情歌
10. 千年等一回《新白娘子传奇》电视剧主题曲
11. 爱拼才会赢
12. 日不落
经典古诗文合集
塞上曲
唐代:李白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荆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于阗采花
唐代:李白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杨叛儿
唐代:李白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日出行/日出入行
唐代: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上李邕
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长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春江花月夜》是我最喜爱的音乐之一,它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民族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一首词情婉恰的唯美抒情诗章。在舒缓明快的旋律中,把我们带入春天夜晚那个静谧甜美天地。
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瞧,月亮正从东山冉冉升起,小舟一叶静静地在江面荡漾着,和风微微吹拂,随风的杨柳轻飏着柔美,西岸的花影婆娑摇曳着温馨,万物浸润在袅袅的芬芳绮旎气息中。让大自然将其迷人的艳丽、勃勃的生机、盎然的春意,一幅幅,一幕幕的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春江花月夜》最早叫《浔阳箫鼓》。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该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尽管此曲与白诗*在联系,但曲中的“皎皎空中孤月轮”等不少情景,却使人生发出诗意的联想。*依据乐曲的风格内容,更是直接借用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作《春江花月夜》为该曲命名。可见此曲确实富有诗情画意、典雅精致。
《春江花月夜》诗的作者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他留给*的作品虽然不多,《全唐诗》中仅存二首,正是这首《春江花月夜》,让它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奠定了其在唐代文学史的不朽地位。
诗人首先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写起,“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月色中,烟波浩淼,江天一色.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诗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时空无限,生命无限,俯仰古今,感慨宇宙,表现出一种辽阔深沉的宇宙意识,面对流水似的一去不复返之光阴,诗人此时又陷入了无限的感伤和迷惘,从而发出睿智旷远的人生感叹。接下来诗人又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落笔,叙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幽独明静的诗境中,融入了诗人淡淡的哀伤。这种忧伤随着月光、流水的流淌也在静静的流淌.
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作结,思想蕴涵,深情缅邈,笔势回折,跌宕多姿。令读者陷入了对宇宙、人生深层矛盾的沉思之中。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语言优美明快、含蓄爽朗、生动形象;哲理意趣浓郁、审美情趣高雅。它以神来之笔,将真实的生命体验融入优美的意象中,在淋漓尽致的飞洒里,营造出了一个空灵纯美的诗歌意境。特别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更是哲辨之思,超然之想。让人沉吟再三,教人荡气回肠。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春江花月夜》此曲调创始于陈后主,被列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类。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乐社团将它改编成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据此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和谐、雍容典雅、节奏*稳、音韵舒展,用含蓄多姿的现实与浪漫相结合手法,表现了深远恢弘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与唯美的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精致,随着音乐主题的摇曳变化和起伏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恬淡,时而热烈奔放,将大自然更换不已胜景,变幻无穷的色彩一一呈现。
春江花月夜》音乐意境优美,韵律谐婉流畅,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都采用一种叫“换头合尾”的民间音乐表现手法,都有同一乐句出现的结尾.听起来十分和谐。能从各各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
全曲有10段,分别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唉乃归舟和尾声。
唉乃归舟是全曲*,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层层递进,如春风鼓荡,激动人心。这段音乐的描绘的是小舟归途,划船还家的欢快、桨击浪涌声响彻江面,达到了情绪意与境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嘎然而止,继而回复到*静、轻柔之中,然后便转入尾声。
尾声的音乐是那样飘渺、悠长,表现出的人休渔息特别到位。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中………
《琵琶行》——唐·易浔阳江头夜送客叶秋索索。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1、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
2、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3、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
4、几百黄昏声称海,此刻红阳可人心。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8、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9、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10、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11、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1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
14、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黄昏。
15、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16、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17、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18、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9、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2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1、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
22、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地。
23、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24、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2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27、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2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9、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远归。
32、流连狂乐恨景短。奈夕阳送晚。
33、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34、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35、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36、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7、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38、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
39、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40、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41、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4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43、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44、河水*秋岸,关门向夕阳。
45、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46、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
47、*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48、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49、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
50、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51、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乐曲杂咏》是一首,作者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集大成者。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整理来的莎士比亚:乐曲杂咏原文,欢迎阅读!
乐曲杂咏
一
一位贵人的女儿,三姊妹中她最美,
她一向热爱自己的丈夫,绝非虚伪,
不料有一天见到一个英国人,实在魁伟,
她禁不住变了心。
两种爱情在她心中进行了长时间的争斗,
不再爱自己的丈夫?还是把英国人丢开手?
两种办法在她看来,全都不可能接受,
啊,可怜的傻丫头!
可是两人中她必须丢开一个;最大的痛苦
是她绝不可能把两个人同时都留住,
因而两人中,那高贵的英国绅士常受屈辱,
啊,她心里也难受!
结果,艺术和门第斗争,终于得到了胜利,
英国绅士靠他的学识最后把那姑娘夺去。
得啦,睡觉去吧,有学问的人得到了那美女;
因为我的歌儿已经结束。
二*
有一天(啊,这倒霉的一天!)
爱情,原本常年欢欣无限,
却看到一株鲜花,无比灵秀,
在一片狂风中舞蹈、嬉游:
风儿穿过绿叶深处的小径,
无影无形地钻进了花蕊;
怀着醋意的爱情满心悲痛,
只恨自己不能也化作一阵风。
风啊,他说,你能够潜进花蕊,
风啊,但愿我也能如此幸运!
可是,天哪,我曾经立下宏誓,
决不动手把你摘下花枝:
少年郎随便发誓,实在太傻,
少年郎,如何禁得住不摘鲜花?
宙斯如果有一天能见到你,
他会认为朱诺其丑无比;
为了你他会不愿作天神,
为了得到你的爱,甘作凡人。
三
我的羊群不昌盛,
我的母羊不怀孕,
我的公羊不动情,
一切全不顺适:
爱情渐渐动摇了,
信念渐渐不牢了,
心意渐渐淡薄了,
原因就在此。
一切欢乐的歌唱我已全忘掉,
我的姑娘已经狠心把我抛:
过去那些多情的山盟海誓,
现在全部换成了一个不字。
1、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7、千金易得,知己难求.8、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9、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10、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14、知音少,弦断有谁听?15、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16、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17、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18、冯唐易老,李广难封.19、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20、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名言诗句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4、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5、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7、千金易得,知己难求。8、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9、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10、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3、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14、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5、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16、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17、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西北有高楼》)
18、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19、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
20、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成语高山流水表示知己难觅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风引(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一翦梅(赠紫云友)(葛长庚)
剑倚青天笛倚楼。云影悠悠。鹤影悠悠。好同携手上瀛洲。身在阎浮。业在阎浮。—段红云绿树愁。今也休休。古也休休。夕阳西去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水知鱼性,*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诗词: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典故:
莫逆之交、莫逆于心:《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患难之交: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唐朝柳宗元考取进士后经王叔文推荐,升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司马。后来转任柳州刺史。他的好友刘禹锡迁擂州刺史,擂州是蛮夷作乱的地方,为了让刘禹锡照顾家庭,就上书申请与刘禹锡换位。
回答者:羽毛和翅膀 - 状元 十四级 5-11 12:54
《列子·汤问》记载了春秋战国时的一段流传千古的知已佳话: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善听,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皆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俞伯牙为此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后来:钟子期因打柴不幸滚落山崖身亡。子期逝去,伯牙断琴以谢知音。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而乐为知己者奏。为此:岳飞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1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是谁作的
《春江花月夜》一曲优美动人,那么这首曲子又是谁做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是谁作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江花月夜》的曲子作者简介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春江花月夜是汉族古典民乐的代表。原名《夕阳箫鼓》意境深远,乐音悠长。后取意唐诗名篇《春江花月夜》更名。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月夜》、《浔阳琵琶》或《浔阳曲》,这是一首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写的是寻阳(九江)江上月夜,歌颂祖国山河之壮美,表现人民热爱祖国之情。《夕阳箫鼓》的曲名最早见于清代姚燮(1805年-1864年)《今乐考证》。
春江花月夜【原文】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春江花月夜【赏析】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把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月夜的背景上,在明媚的月光和滟滟的流波中,交织着会难别易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笔致是如此的轻灵,情韵是如此的婉转,境界和气氛又是如此的晶莹透彻,意味幽长。以至闻一多先生不禁惊叹道:“更敻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更满足了。”“这是一番神秘而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这是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唐诗杂沦·宫体诗的自赎》)赞美得无以复加。闻一多先生以其学者兼诗人的气质,敏锐地把握了从六朝宫休到初唐诗歌的发展脉络,认为有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宫休诗的全部污秽和罪孳都已洗尽赎净了,所以他说这是宫体诗的“自赎”。既是“梦境的晤谈”,又是“强烈的宇宙意识”,多么神奇哟!因为诗里有这样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发出一连串的问题,想要探讨宇宙的奥秘,人类的往古,多么深刻的哲理思想。然而,诗歌接下去却写了人世间的离愁,深闺中的哀怨。它们与这种宇宙意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想要表达的主旨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此诗是既有着憧憬,也有着悲伤的。它憧憬的是美好的青春,它悲伤的是年华的易尽。不过,无论憧憬也好,悲伤也好,都是在梦幻般的月光中写出,像轻烟,似薄雾,迷离惝恍,不可名状,看似不易把握,但若联系全诗,稍作分析,便可发现,这首诗其实既不神秘,也无所谓“梦境”,甚至连宇宙意识,也并不是十分强烈的。下面,且让我们深入诗中,对此诗意蕴作番探索。
这首诗四句一韵,凡九韵,每一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如果我们将全诗依韵分割开来,将依次看到:月初生海上;月下花林;月到中天;月与江水;月下的青枫浦;月照深闺;闺中人的月下深思;月渐西斜;月入海中。九个段落,每一段都离不开月。从时间上看,它从月出依次写到中天,西斜、月入;从空间上看,它随着无往不在的月光,写到了花林、江水、青枫浦、深闺。显然,全诗就是以月为中心的九重复奏。
诗人并不是为写月光而写月光。这九重复奏互相照应,浑然一体,其中有一种很深沉、很挚着的情韵贯串于始终。在这里,月光仅仅是线索,而这种情韵,才是此诗的真正主题。这个主题不是别的,正是自古诗十九首以来便屡见不鲜的游于思妇的离愁。那么,让我们看看这个主题是如何与月i亡联系到一起,并随着月光而不断递进升华的。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旦,何处春江无月明。”
这是明月初升,光照四海的景象。江海相通,春潮滟滟,月光随海潮来到大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一段是说月色随江水来到了“芳甸”。月光洒到花林,仿佛给花林拂上了一层雪珠。月光晶莹似霜,与白沙浑然一体。本来,“海上生明月”也是一种壮阔的景象。但作者不写海边之月,却把月光一步步地从海上引到江边,再引到江边长满鲜花的芳甸。用意何在呢?对此,历来有种种解释。我以为,古代交通工具不外舟、车。陆路用车,故送别有“长亭连短亭”,水路用舟,所以“别浦捕离愁”是诗中常用的典故。亲人间的分离本是最令人不堪的事。试想,这样的伤心事发生在如此的春天,如此的芳甸,如此的月夜,将是一种什么滋味?张若虚极力渲染良辰美景,,显然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特定的典型环境,这就是下文所提到的“青枫浦”。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对这一段,人们往往称赏不已,以为诗人要探讨宇宙的奥秘,人类的开端,果真如此,那么下面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就仅仅是“物换星移几度秋”的徒然慨叹,并没有探索的结果。而且又突然转入“白云—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也缺乏感情的联系,显得突兀而不*情理。其实,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的月已非泛泛之月,而是照临特定的环境——“青枫浦”上的月,这里的人,也非泛指的人,而是在特定的别离环境——“青枫浦”上的人。所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实际上指的是,在这样的江边月夜,第一对离别的恋人是谁?江月是什么时候开始在这儿照临离人的?言下之意便是:人生会少离多,“相见时难别亦难”,像这样的良辰美景,不知发生过多少生离死别的悲剧,这里确实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但并不是要探讨宇宙的永恒,其着重点在于人世间的别离。古人由于交通不便,对离别每多感慨,自屈原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到江淹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生离死别就一直是诗人们所共同关心的千古命题。张若虚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极自然的。所不同的是,张若虚的问题提得十分委婉,形象又显得异常鲜明,全然是“兴”的方法。即用鲜明的形象去引发、暗喻作者的内在思想。
“人生代代无穷巳,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里并不是泛泛地慨叹人生的短暂。而是说,尽管人世在不断变迁,但月光却依然如此,总是在这里照临着离别的人们。月本无情之物,但是在诗人笔下,月光却成了离别的象征。“何事长向别时圆”,人们很敏感地将月光与离别联系到一起,张若虚也是如此。你看,今夜的江月不知又在等待什么人,这里又要发生一场人间悲剧了。江水是无情的,“花自飘零水自流”,它只知道一个劲的汨汨东梳,把游子带向远方。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果然,一个离别的镜头正式出现了。人物是“谁家子”和明月楼里“望断天涯路”的少妇;地点是在青枫浦。过去人们往往把肯枫浦泛解成江边,其实这是一个实际的地名。《大清一统志》说:“青枫浦在长沙府浏阳县”。它大概就是浏阳河边上的一个地方。“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是倒装句,应作“谁家子今夜扁舟,明月楼何处相思。”意思是,今夜青枫浦上又有什么人乘舟远去,楼中人对着明月又要开始无尽的相思了。下面便是对楼中思妇相思苦况的描写。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一、二句化用曹植《七哀》诗的意境:“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接着以月光象征离愁,说月光射进窗帘,卷也卷不去,照到捣衣砧上,拂也拂不开,真有一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无计排遣的滋味。对着这莹莹的月色,思妇不禁这样想道:我真想随着月光飞到你的身边呀,但路途实在太远了,连善飞的鸿雁尚且不能随着月光飞到你的身边,潜跃的鱼龙也只能徒然地溅起层层水波而游不到你的眼前。这里,“鸿雁”二句象征音信难通。因为鸿雁传书,鱼传尺素是古人*用的典故。其中“愿逐月华流照君”一句,想象十分奇特,后来李白的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实由此脱化而来。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这里并非描写梦境。说“昨夜”梦见“闲潭”边上的“落花”,是用来暗示自己青春的早逝,与下面“江水流春”一起,表现年华易尽,时不我待的意思,而对意中人的“不还家”颇致怨怅,并不是梦境的追述,正如林黛玉《葬花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带着一种对生命和青春的深深慨叹。
“斜月沉沉鼓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随着月光的捎逝,诗巾人的感情也渐趋黯淡。其中“碣石潇湘无限路”一句,历来无解。潇湘二字,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帝舜与娥皇、女英的`故事。但张若虚这里并非此意。因为如指二妃,则潇湘与碣石联不到一起。我认为这里的潇湘,实指思妇居处,即前面提到的浏阳河边的青枫浦,浏阳河本是湘水的支流,称为“潇湘”是合乎情理的。而碣石则正是游子所去的地方。它离海很*,曹操《步出夏门行》有“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正因为如此,所以此诗一开头就从海边之月写到江边之月,而末了又以“斜月沉沉藏海雾”作结,其中正寄托着思妇对于游子的深深思念,所谓一样相思两地愁。
综上所述,我认为《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情思哀婉的月光小夜曲,它以月光为线索尽情地抒写了青年男女的相思之苦。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他们在青枫浦上分离了,一在江之滨,一在海之角,饱尝着离鸾别鹤之苦。这其中并没有多少宇宙的的识和迷幻的梦境。这样是否有贬低《春江花月夜》之嫌呢?我以为不会。因为任何文艺作品,一经产生,便有它独立的生命。作家的主观意图,与作品所包含的客观意蕴并不总是同一的。《春江花月夜》尽管描写了闺愁离怨,但由于它所采用的意象十分新颖,气氛和意境相当独特,人们由此想到了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这本身就说明了作品的成功。如果我们一定要认为这就是作者的本意,那只能把作品割碎开来理解,别无他法,结果就往往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使作者创造思维的内在连续性湮没不彰。
注释
①“海上”句:月亮从地*线升起,在水边望去,就好像从浪潮中涌出一样。
②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③芳甸(diàn):开满花草的郊野。甸,郊外之地。
《十面埋伏》乐曲赏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面埋伏》乐曲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
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雄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了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而刘邦却从几次全军覆没中死里逃生,而又重整旗鼓。到垓下决战时,刘邦以三十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项羽的十万之众。深夜,张良吹箫,兵士唱楚歌,使楚军感到走投无路,迫使项羽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而汉军以五千骑兵追击,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一场决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汉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十面埋伏》最早见于记载的是1818年出版的《华秋苹琵琶谱》,1895年出版李方园编订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将它改名为《淮阴*楚》。但这是一首在民间流传的传统乐曲。早在十六世纪末,明代王猷定在《四照堂集》一书中就记述了当时琵琶名手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的生动状况。文中写出道:“《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斗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悲,终而落涕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这段文字说明,《十面埋伏》的内容、结构和音乐形象与《楚汉》一曲所描述的大体一致,证明它的流传年代是十分悠久的。
琵琶曲《十面埋伏》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结构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是:
一、列营;
二、吹打;
三、点将;
四、排阵;
五、走队;
六、埋伏;
七、鸡鸣山小战;
八、九里山大战;
九、项王败阵;
十、乌江自刎;
十一、众军奏凯;
十二、诸将争功;
十三、得胜回营。
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共包括前五个小段。
“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开始就使用“轮拂”手法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好象震憾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此后用种种表现手法表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等壮观场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战场紧张激烈的典型环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较强、抒情气息浓郁的段落。琵琶用轮指奏出的长音,模拟了古代管乐器演奏的行进曲音调。 这段间乐极象古代行军时笙管齐鸣的壮丽场面,刻画了纪律严明的汉军浩浩荡荡、由远而*、阔步前进的形象。这段音乐在乐曲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气魄。
“点将”、“排阵”、“走队”三个段落在实际演奏中是有所变化和取舍的。它们的相同特点是节奏整齐紧凑,音调跳跃富于弹性,表现了刘邦汉军战斗前的高昂的士气,操练中队形变换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矫健的形象。乐曲有条不紊的结构安排,使得情绪的发展步步进逼,为过渡到激战场面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
“埋伏”这段音乐和它描绘的意境都很有特色,它利用一张一弛的节奏音型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它给人以一种夜幕笼罩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楚军的阴森的感觉。
“鸡鸣山小战”中琵琶运用了特有的“刹弦”技巧,形象地表现了双方短兵相接小规模战斗的情景。刹弦发出的声响不是纯乐音,而是一种含有金属声响的效果,犹如刀枪剑戟互相撞击。逐渐加快的速度和旋律的上下行模进,使情绪更为紧张。
“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最高潮。这段音乐家中运用了多种琵琶技巧手法描绘了千军万马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战。琵琶对喧嚣激烈战斗音响模拟十分出色,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整个乐曲描绘楚汉两军的冲突,发展至此,胜负已定,矛盾已获解决。
第三部分包括最后五个小段落,前两段写项羽失败后在乌江边自杀,低沉的音乐气氛与前面的高潮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乌江自刎”这须旋律凄切悲壮,塑造了项羽慷慨悲歌的艺术形象。后三小段描述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的种种情景。但目前演奏一般都作删节,有的省略整个第三部分,有的删节去“众军奏凯”后三小段,目的是使乐曲情绪集中,避免冗长。
《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传统的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感情。而武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性,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这首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十面埋伏》描绘了楚汉相争中垓下之战的情景。是琵琶曲的典型代表。所以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有利于了解我国优秀音乐文化悠久传统,培养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的感情,弘扬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及音乐文化的意义。
二、正文 《十面埋伏》作为古曲的典型代表。身为当代中师学生对于这一类音乐的鉴赏力十分缺乏。对于古曲的欣赏也可以说是一窍不通。首先,不了解琵琶这类乐器。其次,不了解它的音乐背景。再次,不懂得怎样欣赏。一曲完结,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理解其中的美妙和精髓。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对《十面埋伏》进行赏析呢?
琵琶古曲主要从它的曲式结构、演奏乐器、节奏、音色以及音乐背景等方面进行赏析。
本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重点段落是:“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乐曲激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重点段落是:“楚歌”、“别姬”,乐曲沉闷悲壮。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全曲分13段:
1、列营(分营、擂鼓、掌号、马蹄声);
2、吹持;
3、点将;
4、排阵、走队;
5、埋伏
;6、小战;
7、呐喊;
8、大战;
9、败阵(垓下楚军被重重包围,项羽败阵);
10、乌江自刎;
11、争功;
12、凯旋;
13、回营。全曲13个段落还可分成三大部分。乐曲从战争的准备阶段开始,节奏由慢渐快,以琵琶模拟战鼓声、浑厚雄壮;接着是一段吹打乐,全用轮指演奏模拟号角声。然后进行排阵、点将等等,这都是古战争中必有的内容。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真正精彩激烈的在作战部分:埋伏表现了伏兵重重、楚军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情景,然后是到九里山大战是全曲的高潮,运用琵琶高超复杂的绞弦技巧真实的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蹄声、呐喊声等等,惊心动魄,让人振奋。隐隐约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
本曲是以琵琶为演奏乐器。琵琶、一件古老而又奇特的乐器,发出琮琮的声音,仿佛阅尽沧桑、饱经世事的老人,又若热情奔放、慷慨激越的青年,秦、汉以来,曾作为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本是一个敏感又多情的尤物,在另的物只是模糊记着的事情,然而,在它善感的心灵中,已反复而深深地镂刻在回忆的心版上了。
明末清初,《四照堂集》的“汤琵琶传”中,曾记载了琵琶演奏家汤应曾演奏《楚汉》一曲时的情景:“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屋瓦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鼓声、剑驽声、人马声……使闻者始而奋、继而恐,涕泣无从也。其感人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其技艺之高超。整首曲子全凭手中一把琵琶完成了多种高难度声音的演译,将战争的人仰马翻、鼓声震天、兵戎厮杀表现得淋漓尽致。时而是模拟战鼓声的浑厚雄壮;时而是厮杀时的惊心动魄、让人振奋。中间还有一段琵琶长轮模拟箫声、隐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此时的琵琶是凄凉悲壮的,仿佛楚汉这争就在眼前。可以说琵琶仅用一种乐器却演奏出了一个交响乐团所能达到的高水准。琵琶对喧嚣的音响模拟得十分出色,很有感染力。音色复杂多变,高亢低沉不定,神秘诡异,犹如一个高深莫测的奇女子,令人捉摸不透。
《十面埋伏》是琵琶曲中的优秀代表作品之一。传统琵琶曲中的文曲大都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柔*稳,而此曲则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气势雄伟激昂,形象鲜明突出。全曲跌宕起伏。以第一部分描述汉军大战前的准备,运用铿锵有力的节奏着重表现了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中心部分。它形象地描绘了楚汉两军殊死决战的激烈情景,节奏紧凑快捷,表现出紧张的气氛。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楚王战败和自刎的场景。节奏由前面的激昂一下子转化为低沉缓慢,着重刻画出悲壮的场面。其中“吹打”是全曲中旋律性较强、气息宽广雄壮的曲调,琵琶用细腻的“轮指”奏出的长音,模仿古代军中筚篥的吹奏。“点将”、“排阵”和“走队”,以整齐紧凑的节奏,富于弹性跳跃的音调见长。“埋伏”是一段内涵深沉的音乐。一张一驰的节奏音型和加以模进发展的旋律,造成了一种紧张、神秘而又恐惧的氛围。“鸡鸣山小战”旋律的动向是先递升后递降,跌宕起伏,多变的节拍和连续无间歇的节奏型。“九里山大战”是整个乐曲的高潮。琵琶以快速的“夹扫”、表现雄兵百万*卷之势。“项王败阵”用慢起渐快的同音进行旋律和马蹄声的节奏音型来表现项羽奋力突围。“乌江自刎”乐曲凄切悲壮。最后,四弦猛“划”后断然急煞、声如裂帛、音乐嘎然而止。全曲采用了对比强烈的节奏描绘了从战争前的准备到战争时的激烈,再到战后的凄凉,是琵琶武曲中的经典之作。
一曲《十面埋伏》,浩气长存,演奏了几千年,无论从哪个方面研究它都是古典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可以说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独奏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艺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名作。
《中华少年》配乐诗朗诵
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少年》配乐诗朗诵,希望大家喜欢。
设计:陈继荣
音乐:《*少年先队队歌》、《二胡独奏曲》……
参加演出:六年级49名学生
角色安排:领读4人(男女同学各两名:男:万成、李宁;女:金彬霞、宋晚晴)
舞台设计:分成五队排列,排成梯形。
第一排:领读4人(万成、宋晚晴、李宁、金彬霞)
第二排:8名女生、第三排:10名男生
第四排:12名女生;第五排:15名男生
【音乐:二胡独奏曲、小提琴曲循环播放】
【第一节】
(音乐:二胡独奏曲、小提琴曲循环播放)
金彬霞(诵):配乐诗朗诵《中华少年》
甲(万成):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风雪莲;
乙(宋晚晴):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丙(李宁):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翔的雏鹰;
丁(金彬霞):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合(全班):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少年!
【第二节】
齐(第二排):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
齐(第三排):莽莽昆仑使我学会顶地立天,
齐(第四排):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齐(第五排):教我热烈的是南国的红棉。
合(男):龙的故乡,民族的摇篮,
合(女):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第三节】
第五排: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第四排:到如歌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第三排: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pan;
第一二排: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男:炎黄子孙,女:中华少年,
男女(合):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第四节】
甲(万成):五月端阳,心随友舟把诗魂追赶,
乙(宋晚清):八月中秋,借皎洁的圆月遥寄思念。
丙(李宁):敖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丁(金彬霞):手捧哈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合(第二、三排):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合(第四、五排):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的心田。
【第五节】
合(女):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合(男):黄河纤夫拉不直的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李宁:啊!七月的星火,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金彬霞: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的冰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合(男女):“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第六节】
齐(男生):今天,历史和未来将我们焊接,
齐(女生):时代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领(宋晚晴):站在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合(男女生):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古诗配乐的曲子
给古诗配乐的纯乐曲
古诗配乐适合的曲子
配乐古诗词的乐曲
风的古诗音乐曲子
适合古诗静夜思配乐的曲子
适合古诗朗诵的配乐曲
适合给诵读古诗词配乐的曲子
配读古诗的乐曲
很适合配古诗的曲子
为古诗配乐的笛子独奏曲
关于的乐曲古诗
欢快的乐曲的古诗
古诗钢琴的乐曲
春天的乐曲古诗
中秋古诗的乐曲
一首乐曲的古诗
有名的作曲家帮古诗配乐
配古诗朗诵的曲子名单
竹子的古诗配乐
有关马鹰乐曲的古诗
古诗咏柳改编的歌曲配乐
美妙乐曲的古诗句子
念古诗的配乐
退古诗的配乐
古诗冬的配乐
曲子的古诗
播放古诗的乐曲下事
古诗过故人庄的乐曲
风的古诗的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