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思的正楷范本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思的正楷范本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思的正楷范本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思的正楷范本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沁园春雪 硬笔正楷
《沁园春 雪》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沁园春·雪》硬笔正楷图片,供大家赏析。
《沁园春·雪》硬笔正楷图片
《沁园春·雪》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和*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其诗词中大都写及历史与战争。学者王克煜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沁园春·雪》可谓写得最为出色的一首。它既不像有些篇什直抒胸臆,也不是一般地运用*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而是“比”“赋”得体,善于将“赋”的陈述方式融于“比”之中,从而形成了比较雄浑的词风与宽阔深厚的境界。
历来诗词咏雪的很多。“雪”,是富有诗意的自然景物,不少诗人对“雪”都成功地作了新的发掘。*这首词因“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而起兴。1958年12月21日,*又作过批注:“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
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重庆,同*进行了四十三天的谈判。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书此词回赠。随即发表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本词作于1936年2月初,当时*同志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正准备亲率红一方面军(1935年11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后,恢复此番号)渡黄河东征,开赴河北抗日前线。*同志1945年10月7日致柳亚子先生书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即谓此阕。1958年12月21日又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1945年10月,*同志在重庆曾手书此词赠柳亚子先生,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但多有讹误,不足为据。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沁园春·雪》整体分析
《沁园春·雪》分上下阕。上阕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阕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出塞王昌龄古诗带拼音版范本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出塞王昌龄古诗带拼音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hū sāi
出塞
wánɡ chānɡ línɡ
王昌龄
qín shí míng yuè hàn shí guān ,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én wèi huán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dàn shǐ lóng chéng fēi jiāng zài , bù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相关阅读:
出塞王昌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
3、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提示课题
1、师导语: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又学*了不少古诗,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两首边塞诗吗?(《碛中作(唐·岑参)》、《凉州词(唐·王翰)》)来我们一起背诵一下吧。
2、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边塞诗,大家有兴趣吗?
4、板书课题。(指导“塞”的读音,理解其意)齐读课题。(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常有的题目)
5、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联系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诗文,老师准备了自学提示,谁愿意来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1)同学们,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你能声音响亮、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读,相机正音“还”“将”“教”,再指名读】
2)诗是有节奏的,所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指名读,评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
3)听古诗录音。咱们再来听听这首诗的`录音吧。读得怎么样?咱们也像这样试着读读。齐读。
3)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三、细读古诗,入境悟情
(一)品读第一、二行(课件出示)
1)请大家自由读这二行,边读边理解这两行诗的意思。
2)出示画面。谁来说说这画面描绘了什么?(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四周是荒凉的原野,远处有一座雄关,)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边塞)
3)“秦时”和“汉时”分别指什么?
4)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只是这延续的战争,从未停止过,以至万里长征人未还。
5)从“万里”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里的“人”指的是谁?“人未还”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板书:人未还)(他们还在戍守边关,还在打战,不能回家;他们已经战死沙场,回不去。边关的战事接连不断,不能回家。)
师:他们想回家吗?(想)
6)补充资料。这些将士们多么想回家啊,可是他们真的能*安地回家吗。我们来看资料。(课件出示)
读了这份资料,我们看一个“未”字包含着多少辛酸与失望啊!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悲凉、凄凉)
古风唯美诗句范本
引导语:微动奈何情己远,曾经惊艳倒你的唯美古风句子还记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风唯美诗句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2、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4、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5、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6、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1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1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经典古风励志诗句
2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3、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2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5、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2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范晔《后汉书》
2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30、*朱者赤,*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31、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3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3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4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古风经典的励志诗句
4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4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4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4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4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4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既如刀一般使得离人断肠,又如绸一般成为缠绵心间的温柔。这甜蜜而又痛苦的乡愁,成了多少人驶向远方的方舟!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山中》
唐·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渡荆门送别》
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望》
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雨寄北》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很多有关于月亮的描写带有思乡的意味,有一种奇妙的联系。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拓展阅读:描写月亮的诗
1、《宿建德江》
寺开头的诗句范本
1. 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
2. 寺居因市*,村舍与贫宜。
3.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4. 寺出飞鸟外,青峰戴朱楼。
5.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阁迥添愁。
6. 寺中摘梅花,园里翦浮芳。
7.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8. 寺比金焦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
9. 寺是晋时陶侃宅,记传隋代率更碑。
10.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
11. 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
12.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13. 寺在帝城阴,清虚胜二林。
14.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
15. 寺门阚南江,江势浩相向。
16. 寺有园林穷胜事,不妨钟鼓乐清时。
17.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
18.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19. 寺古老僧静,亭阴修竹多。
20. 寺倚乌龙腹,窗中见碧棱。
21. 寺楼闲纵望,不觉到斜晖。
22.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23. 寺秩虽贵家,浊醪良可哺。
24.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25. 寺北闻湘浪,窗南见岳云。
26. 寺阁高连黄鹤楼,檐前槛底大江流。
27. 寺楼高出碧崖棱,城里谁知在上层。
28.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29. 寺门高开洞庭野,殿脚插入赤沙湖。
30. 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
31.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32. 寺钟官角任西东,别弄些儿骨董。
33. 寺门左壁图天王,威仪部从来何方。
34. 寺门压石危欲崩,槎牙老松挂苍藤。
35. 寺从齐梁来,诸彦题品遍。
描写橘花的诗句范本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橘花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橘花摇曳四月风,绿波丛中露玉容,
千坡万岭香味里,十里八乡美景中
牧童林边吟橘颂,诗情画意筆墨浓,
待到秋光醉人意,更喜岁月分外红。
(二)
玉盘美馔溢清香,闲坐萤窗邀月觞。
绿叶泰然书茂盛,素荣自信写华章。
根植僻壤勤汲取,特立独行喜淡妆。
曼妙姿容不艳羡,经年硕果酿丰禳。
(三)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阛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四)
幽香馥郁正飘来,便有奇葩费解猜:
许是瑶池移玉树,或为月桂落畦埃?
虽逢智老知卿字,却遇愚青疑汝才:
“四月橘花空茂美,谁人领悟尔情怀?”
(五)
青山脚上空,飞度橘花风。
非麝非兰气,万家熏浸中。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又射覆橘子 (唐)无名氏
圆似珠,色如丹。
傥能擘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
拣贡橘书情 (唐)白居易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谅公洞庭孤橘歌 (唐)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
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
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病橘 (唐)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第一首
雨霁高临信有谁?
长湖秋苇两相随。
凌空更觉山河壮,
欲化生躯伴鹤飞。
扎龙湿地的仙鹤,
它是那样广袤,
那样活泼,
碎银般闪烁的,
乌裕尔河*,
茫茫苇荡,
千里*川,
天鹅嬉水,
仙鹤凌云,
是不加斧斫的纯净的,
神秘的`大自然!
直到扑进它的怀抱,
我才看到它的伟大,
它的深沉。
我深深地为它折服了
这才是扎龙,
是仙鹤自己富庶、
宁静的家园!
第二首
龙沙东隅,松嫩西畴。
云烟浩渺,大泽远幽。
冰山圣水,漫溢千里湿地;
皇天后土,繁衍万种灵逑。
湖泊星布,珍珠闪烁;
芦荡波涌,碧海横流。
景异四季,七彩世界;
鹤鸣九皋,三岛物候。
溯及远古,茫茫碱地。
孤村旷野,荒芜狼藉。
土贫瘠,而无收,
人困苦,而嘘唏。
忽一日,狂风乍起。
石走沙飞,鸟藏虫徙。
霹雳一闪,云散风定。
酷日如火,大地如蒸。
摇天晃日,庞然大物扎落;
翻黄搅黑,茀然巨龙现形。
十丈鳞片,簸箕翕张;
双目涓然,珍珠灭明。
奋爪裂土,竦企重返九霄;
翘首摆尾,意欲再翔云中。
回天无力,哀吟凄婉;
腾空无凭,悲泪清零。
壮士一呼,村人响应,
抱被扛褥,搭棚护龙。
十里担水,男女齐往;
传桶递盆,老幼同工。
赞美宝山的诗句范本
猗与盛哉,宝山!
禹贡梁州,今称巴蜀。
蜀中天彭,上连井络。
蜀人发祥之地兮,
穿越时空四千年,
宝山古蜀遗迹兮,
看蜀地历史之悠远。
况乃湔水浩淼,
烟波汤汤。
九峰雄峻,
挺我脊梁。
蜀人繁衍,
源远流长。
蚕丛鱼猎,
柏灌湔水农耕。
鱼凫田于湔山,
创古蜀文明。
三星堆玄琮古玉,
当由此出。
青铜鼎彝金碧灿灿,
源自宝山。
往事钩沉,
一九四五,
三河七场,
西山举义旗。
*代云涌,
红旗猎猎,
四方面*战,
岷峨千里雪,
彪炳千秋。
长征精神耀九峰,
历史掀新页,
山川尽朝晖。
况乃天地垂青,
湔水长流。
九峰神骏来天地,
横空浮翠若画图。
宝山嶙峋,
巨蟒出山。
凤鸟自舞,
金牛拜佛,
清流泻玉,
飞瀑遗珠。
俯览九溪,
万里山河舒望眼,
登临一啸,
满川风物畅吟怀。
山川相寥,
郁乎苍苍。
松柏幽霭,
2017改写木兰诗范本
改写木兰诗范本
昨天夜里,木兰独自来到小院,呆呆地望着天空,正发着愁,唉!马上就要出征了,爹爹老了,该如何去打仗呢?可皇上的命令不得不从啊,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正当她绝望的时候,一个念头忽然闪现在她的脑海中,替父从军。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怪!怎么没听见织布声,反到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呢?母亲走过来,猜想木兰一定有什么心事,便问了起来“女儿啊,你在想什么呀?思念着什么啊?跟娘说说。”木兰沉默了许久,静静地说“娘,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哎……爹爹他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长兄,毕竟爹爹年岁已高,不宜再出征了,女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替爹爹去出征!”娘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久久望着木兰,沉重的说:“木兰啊!你代父从军,处处要小心啊!”……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木兰含泪与爹娘告别出发了。她东奔西跑终于买齐了各种东西,唯一放不下心来的还是爹娘。她来到黄河边,望着那滚滚的黄河,她呐喊道:“爹,娘,保重身体!女儿未能在身边照顾二老是女儿的不孝啊!”顿时,她泪流满面。累了,住宿在黄河边上。清晨,又继续赶路,到达燕山,听不见爹娘呼唤她的声音,只听见胡人的战马的鸣叫声。
她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边疆严酷的气候和恶劣的条件使她那嫩白细致的肌肤变得沧桑,脸上也多起了皱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困难与挫折并没有让她倒下,她记得父亲的叮嘱:“女儿啊,要好好的报效祖国呀,全乡的父老乡亲都盼望着你胜利归来,不要让我们为你失望。”她想:为了父老乡亲,为了国家,为了等着我的亲人,我一定要打赢这场战争,重返故乡。
一阵阵凶杀,一场场战役,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拼的`你死我活,多少壮士、多少将军在这场战争中死去。木兰用她的聪明才智和勇气,过关斩将,她从不服输,一路上多少风风雨雨,她都坚持了下来,长达十多年之久的战役,虽艰辛,但也值得——木兰终于凯旋而归!
她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木兰骑着千里马,终于回到了那日夜期盼的故乡,见到了亲人。她脱下战时的衣裳,换上了她过去的衣裳。出门看同行的战友们,他们都十分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十二年,竟全然不知木兰是女子。
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总是眯着,因而容易辨认。可当它们在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分辨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古诗思的正楷范本
风的古诗范本
古诗的正楷字
朱子治家格言楷书范本
祝寿的古诗范本
古诗两首的范本
静夜思古诗的正楷印章版
正楷春天的古诗
牛年的正楷古诗
正楷字写的古诗
咏鹅这首古诗的范本
古诗配画的正楷字
正楷字帖的古诗
书法正楷写的古诗
古诗登楼的正楷字
古诗春望的诗句正楷
行书的最佳范本古诗
草的古诗正楷书法
定婚贺词范本
简单的古诗钢笔正楷
古诗秋风引的正楷字
古诗书愤的硬笔正楷
用毛笔写古诗的正楷字
春夜喜雨古诗的正楷
古诗的拟人书写范本
正楷书写的七绝古诗
古诗春日的正楷书写
古诗画在田字格里写的范本
古诗画田字格里写的范本
山居秋暝古诗的书写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