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征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征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征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征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无名文人所作的五言抒情诗,他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的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它的艺术特色显著的表现在四个方面:情景交融、借事寄情的技巧;意蕴深长的比兴手法;深衷浅貌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叠字艺术。它们融合成一种直抒感兴、曲尽衷情而委婉动人的独特风格,被后世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比兴语言叠字
汉代文坛,名气最大的是辞赋,成就最高的是散文,相对冷落的是诗坛。但是,在*诗歌史上,汉代诗歌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素有“风余诗母”[1]之称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产生于东汉末年社会震荡、政治混乱之际,主要反映下层知识分子漂泊蹉跎、游宦无门的境遇和生活感受,并抒发了他们离别相思的感伤、人生苦短的惆怅、知音难觅的悲哀和对世态炎凉的愤恨等世俗情怀,富于鲜明的时代特色。《十九首》非一人一时之作,其作者大抵是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失意之士。它形式短小,皆为咏叹人生的抒情之作,自问世以来,便一直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和称赞。诗论家们往往将《古诗十九首》和《诗经》、《楚辞》相提并论,王世懋《艺圃撷余》称它为“五言诗经”,钟嵘的《诗品》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2]刘勰称它为“五言之冠冕也”[3]。《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感时伤世、相思离别”的思想内容与主题情感,还在于它那温婉含蓄、*易淡远的独特艺术风格。下面,就《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长于抒情,感时伤怀,意切情真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具有惊心动魄的真情美。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融合的境界。如《迢迢牵牛星》(之十),通篇写长空寂寥、河汉皎洁的秋夜景色,牵牛、织女二星一水相隔不能相聚。而情在其中,表现了男女离別相思之苦。又如《青青河畔草》(之二)用河边青草和园中绿柳构成的融融春色,寄托了“荡子妇”对久行不归的丈夫的思念和烦闷。又如《驱车上东门》(之十三)用洛阳北邙山墓地的凄凉景色,烘托出一种悲涼死寂的气氛,从而更适宜于表现诗人失望于现实的颓废感情。这些都是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中,用特定的景色以烘托人物的情感。
感情是抽象的,要刻画离愁、别恨、哀伤、怨思等等,是不容易的,堆砌一连串的形容词也不会引起读者共鸣,《古诗十九首》却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明月何皎皎”)从身体的消瘦(“衣带日已缓”)、容颜的衰老(“岁月忽已晚”)和实际的行动(“采芙蓉”、“引领”、“徒倚”、“垂泪”、“出户”、“入房”、“泪沾衣”)来显示久别愁思的痛苦。又如:“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由看见的景物烘托出内心的悲伤。
2.借事寄情,委婉真切
《古诗十九首》还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通过叙事渗透抒情,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古诗十九首》注重借鉴《离骚》的抒情性,同时“‘古诗’将叙事与抒情合二为一,词意婉转,诗思纤密,明显呈现出一种低回要眇的美学风貌。”[4]古诗充分体现了*古代诗歌那种单纯而优美的抒情性格。如《西北有高楼》写士子失意。它并不抽象地写他如何怀才不遇,失意彷徨,却写“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件的描绘,无意中流露了对那位歌者的同情;“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从而表明了主人公对那个闻声而未见面的人是一个旷世知音;也表明了自己生不逢时的寂寥;最后希望化为双鸿鹄同她一起奋翅高飞,更表明了主人公是个如何奋发有为,而又四顾无侣的形象。又如《凛凛岁云暮》(之十六)一首描写一个思妇怀念良人,梦醒后惆怅伤感的情绪。这是一个蝼蛄悲鸣、凉风凄厉的冬夜,诗中的女主人思念着她的丈夫睡不着觉。她想到天气已寒,而游子还没有寒衣,想到寄锦衾,路途又是如此遥远。想来想去,忽然笃念旧好的良人枉驾来迎,她喜出望外地想,从此携手同归,长相亲爱,这是多么快乐啊!岂料那良人“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竟自无情地走了。心里十分懊恼,原来却是一梦。她当时恨不得飞到良人那边。引领遥望,好像良人还走的不远。此时这位女主人似梦非梦,似醒非醒,只觉得凉风拂面,蝼蛄满耳,潮水般的眼泪直涌出来,沾湿了双扉。写道这里,一个孤独无聊的思妇形象就如在目前。这样抒情叙事双管齐下的写法还很多,《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等篇都是如此。
作为*古典诗歌由民间走向文人自觉创作的标志,《古诗十九首》在抒情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善用比兴,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比兴”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具体生动、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古诗十九首》在艺术手法上,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惯用的“比兴”手法,衬映烘托,比兴兼用,着墨不多,言*旨远,用得意境深远、贴切自然。
《古诗十九首》中的比喻俯拾皆是,多达23处。如: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客从远方来》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东城高且长》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
其中,《冉冉孤生竹》是成功运用比喻的诗篇: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全诗十六句,纯用比喻的六句,结合比喻的四句,只有“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四句和末尾两句直接叙事抒情。可见,利用比喻表情达意,是本诗的突出特点。前二句“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诗人用简洁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图景:一株纤细柔弱的竹子,孤零零地生长在大山的曲坳处。以柔弱的竹子比喻孤弱女子,以泰山比喻游子。诗中女主人公暗示自己本无兄弟姊妹,生长深闺,尚在未嫁,有如孤竹之隐于山坳。下面又用兔丝、女萝有蔓而密,缠绵不解之意,比喻男女之情难舍难分,缠绵固结。诗人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用双起单承的办法,连贯而下,再用兔丝之生长有时,既比喻女子正值青春盛颜,又兴起夫妇生活无比和谐。以上四句,是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四句告诉我们,理想和现实往往天差地远。女子和千里之外的人缔结婚姻,相隔甚远,相见实难。下面“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四句,选用了与其命运十分相似的蕙兰花作比,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使之显得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含英扬光辉”,是花的颜色,也是人的丰采;是花的“时”,也是人的“时”。“过时而不采”,应“轩车来何迟”;“将随秋草萎”,就是“思君令人老”的意思。这套比喻,不但形象鲜明,而且在忧愁幽思中不可遏制地散发出一种强烈的青春的生活气息,抒发了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自伤迟暮的感慨。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使它显得更加饱满,更加生动了。
如果说《冉冉孤生竹》里大都是比喻的话,那么《迢迢牵牛星》则是通篇作比。诗中借助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诗人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着力刻画了织女隔着银河而不能与爱人相会的愁苦。勤劳的织女与心爱的人儿*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阻碍这对夫妇团聚的恶势力的憎恨。这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个天上的故事,而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非常真切的反映。《迢迢牵牛星》与同类篇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全篇作比的方法,使这首短诗产生了巨大的容量,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使命。
《古诗十九首》中许多诗篇都能巧妙的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就抒**感。而且,《古诗十九首》中的“兴”是比较复杂的,并非单纯的“起兴”,有的是在开头“起兴”,如《青青陵上柏》以“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起兴,见出孤高正直、磊落坦荡的情怀,然后引发人生短促的处世感慨;《明月皎夜光》以悲秋起兴,铺排秋夜明月繁星及时节物候变化,渲染炎凉气氛;《明月何皎皎》使用“月”这一意象起兴发端,引发诗人的忧愁不寐的思绪;《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用采择芳条鲜花以赠情侣的情节起兴。但也有的在中间“起兴”,如《行行重行行》以思妇自叙口吻倾诉别离相思之苦,在料想疑虑丈夫心情时,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起兴,“胡马”“越鸟”皆不忘本,由此衬托出“游子不顾返”的不是,集中体现她压抑不住的内心痛苦。有的是“比中有兴”或“兴中有比”,如“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用“孤竹”兴起下文顾影自怜、闺中寂寞的新婚少妇,这是两句含蓄的比兴语,但同时又以柔弱的竹子比喻孤弱女子,以泰山比喻游子。还有的是“兴中有兴”,如《冉冉孤生竹》首句用“孤竹”起兴,而下文以“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比喻女子的青春盛颜,以“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比喻青春逝去,又兴起美人迟暮的意思。
总之,《古诗十九首》中的“兴”和“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合使用,形成了兴而比的特征。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古诗十九首》永远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三、语言*易,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在语言方面,古代诗论家有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5]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6]明代的谢榛也认为《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7]《古诗十九首》诗中没有刻意雕琢的华丽词句,外貌看似*淡,但仔细咀嚼斟酌,就知道这些好像陈年醇酒,其味无穷,犹如顺口说来。浅*而不浅薄,通俗而不庸俗,似乎从肺腑中自然流淌出来,十分自然。
如:《行行重行行》(之一)中,前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简单的文字,*浅的句子,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细心分析,就会发现写得思绪千里,柔肠百转。首句“行行”动词重叠,使得诗歌形象处在连续的动态之中,暗示路途漫长,再一重复,“行行”、“行行”表示路途更加漫长而遥远,有走不尽的意思。说明“生别离”的缘由;表明相去之远、相别之久;暗示游宦或游学的无果而终;预示了会面的虚无和缥缈。“与君生别离”的“生”字,表明不应当别离而生生别离,这对于女主人公心灵上的伤痕,深锐刺痛,不难想见。最后两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表现了诗人的无奈、愁闷,只得搁下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而给以恋人贴切的安慰和深长的祝愿,自然流露出这种相亲相爱、始终不渝的真挚情感。
再如《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全诗都用质朴自然的文字从容地写来,短短十句,就给我们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拿中间的写景来说,除了“白杨”两句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其余全用白描,其新旧之感、肃杀之气,全从客观物象中自然流露出来。日月随波,世事不常,以倏忽有限之生命竟有无法摆脱之羁绊,虽欲回归故里得享天伦,奈何“欲归道无因”。最后一句,**静静,但感情之复杂,心情之沉痛,直使人惨然变色。
*易自然的语言,给予人们亲切、明朗、纯朴的感觉。说到语言的*易清新、一字千金,《十九首》中处处可见,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之十七)“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客从远方来》之十八)这些句子,不掺杂任何扭捏做作,完全用一种清新简练的叙事口吻,好像诗人跟读者面对面谈话。而且,诗人的感情表露的那么坦率、单纯、明朗,完全没有装模作样,藏头露尾的形貌。
其他诗中,《青青陵上柏》(之三)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今日良辰会》(之四)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生年不满百》(之十五)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岁忧”、《驱车上东门》(之十三)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等等,来形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贴切形象,用语精警。《凛凛岁云暮》中的“眄睐”、“引领”;《明月何皎皎》中的“徘徊”、“彷徨”等词语,不仅描绘出人物外部动作,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内心的感伤与失落,这样的抒情,用*易浅析、自然流畅的语言道出极深厚含蓄的感情,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四、巧用叠词,准确和谐,生动传神。
《古诗十九首》在语言上的另一特色是叠词的运用。《文心雕龙》云:“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8]顾炎武说“诗用叠字最难”,但《古诗十九首》中有十三首用叠字三十一处,共用了二十一個叠字。分别如下:
行行——副词,形容行走不止的样子;
青青——形容词,形容草木葱茏;
郁郁——形容词,形容草木茂盛;
盈盈——形容词,同“嬴”,美好的样子;
皎皎——形容词,明亮之意;
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论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这是一个基本看法。汉代以前民间已经有古代的“风谣”出现,比如春秋末期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秦始皇时的“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西汉时民间歌谣已经开始大量流行五言诗,如西汉长安的“城中谣”,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之后所附: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这些歌谣被采入乐府后,便成为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西汉乐府中的“饶歌十八曲”中已经有五言体,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体已经占了主要地位。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也开始学*写作五言诗,东汉初年班固的《咏史》便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东汉文人五言诗中。有署名的作品不多,大量是无名氏的作品。
东汉无名氏的五言诗又被称作“古诗”,古诗本是魏晋南北朝对古代诗歌的通称,后来专指东汉无名氏的文人五言诗。钟嵘的《诗品》提到的古诗有五十九首,今存三十首左右。尽管很多东汉五言诗都消亡了,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精华部分都保留下来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历来曾有过很多推测,或称是枚乘所作(见于《文心雕龙·明诗》),或称是曹植、王粲所作(见于《诗品》),均不可靠。*代研究者多以为,这些诗是东汉桓、灵时代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并非一人之辞、亦非一时之作。这个看法,无论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还是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来看,都是可信的。
具体说,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来看,东汉班固的《咏史》是最早的作品,其表现手法还不成熟。而古诗十九首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人五言诗,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西汉初年。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来看,十九首所描写的洛阳还非常繁华,这说明应该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前,因此也不可能晚到曹植所处的建安时期。
一、思想内容
东汉末年,游宦之风甚盛,许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追逐功名,便不惜到处奔走,因而形成了“游宦”之风。游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做官,一种是不能做官。而一旦他们仕途失意、功名不遂,游子便会牢骚满腹,感慨万分。又因为他们有着较好的文学素养,所以往往借诗抒情,这便是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由于十九首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它的内容不外乎两大类:
(一)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思
这是就游子、思妇而言的。这类作品数量较多,成就也较大。如思妇思念游子的《行(hang)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表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而游子思家的有《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这些相思离别的歌咏,是十九首的重要内容,而透过游子、思妇的这种相思之情,又可以使读者感到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动乱时代的背景,而这正是东汉末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二)表达伤时失意之苦闷
这是就游子本人而言的。这类作品往往是作者有感于人生的短暂,希望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表现出一定的自敬、自励,其中也有一些流露了知识分子失志后的牢骚苦闷和纵情享乐的思想。如《生年不满百》中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驱车上东门》中的“不如饮美酒”等。
总体看来,十九首虽然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东汉末年那样一个动乱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有一定的历史认识意义。不过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所接触的社会矛盾也是不深的,诗中弥漫着伤感的气氛。但值得注意的是,十九首对文人的心态,尤其是知识分子心理刻画非常深刻、独具特色,标志着人性的觉醒,标志着文学向人学的转变。虽然说文学的真正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其实这种觉醒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和抒情小赋中就已经出现端倪,就已经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就是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意义何在的问题。因为*文化的早熟,宗教在*历史文化的演变中过早的式微,超自然的人格神没有最终在历史中留驻,宗教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寄托之所,所以人们从春秋战国之际就开始思考人的精神的归属问题,人生意义的寄托问题。追寻的结果是,儒家选择了社会,道家选择了自然,儒家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寄托人生价值,即追求人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在社会历史中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文人的宦游即是追求立功之举,而动乱的年代使他们的追求落空,最终失去了人生寄托,因而产生人生如寄、时光怵惕的感伤情绪。同时,在这种感伤和思考中,他们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于是道家思想中的物我同一,齐生死等万物的思想也流露了出来,如《驱车上东门》中讲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而坟墓上“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然后想到“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因此可以说,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先声。
二、艺术特色
(一)高超的抒情艺术
十九首中篇篇都是言情之作,与乐府民歌不同的是,作者抒情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叙事,而是靠事物的烘托融情人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最典型的就是《迢迢牵牛星》一诗,通篇全是写景,诗人写天上没有情感的牵牛织女星,全是看到的情景,但情在其中,情景相生,真有化工之妙。
另外,它还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抒情,如运用梦幻、化鸟等浪漫主义手法来抒情,起到了独特的效果。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些诗歌为了表达相思别离之苦,运用了化鸟这样一种独特的想象:“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凛岁云暮》)通过愿意化为双鸿鹄和晨风鸟的想象表达思念之深。
还有梦幻、分离造成的思念之情日积月累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幻觉。弗洛伊得认为,人的潜意识处在强烈的压抑中,当人在清醒的时候它像海底的冰山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这种压抑往往会在梦中得以释放。梦幻是长久离别造成的心理缺失的补偿机制。
在古诗十九首中,梦幻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隋表达得尤为深切,如《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呜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徙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此诗写远行之人到年岁将尽时还不见还家,思妇一方面盼着他回来,同时还担忧丈夫没有寒衣怎么抵御严寒。由于思念太深而产生了猜疑:“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正因为这种思念加猜疑的复杂感情使她因此生梦,后面即写梦中事。庆幸的是“良人惟古欢”,不曾抛弃旧爱,且“枉驾惠前绥”,丈夫委屈自己亲自驾车来接自己同去。这梦中事、梦中情全是思妇昼思夜想的情景。可是好梦太短,“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良人随梦而来,乘梦而去,留下的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
(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抒情、叙事、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非常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青河畔草》,通过这首诗可以想象,在绿草青青的河畔,有一座长满垂柳的园林,园中的楼上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当此美丽的季节在凭窗远望,思念游子。对画中人物作者有特写镜头,“娥娥红粉妆”,配上周围的风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多用比兴手法
十九首中比兴手法运用最多、最自然、最贴切的,奠过于《冉冉孤生竹》,诗中先以“孤竹”结根于泰山之阿起兴,接着以“菟丝(新婚女子的自比)附女萝”来比喻婚后夫妻感情的缠绵,然后是“伤彼蕙兰花(女子自比),含英扬光辉(新婚女子的美丽)。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又是比中有比。
(四)语言自然精练、生动含蓄
十九首的语言都是不加雕琢、**道出,“若秀才说家常话”,但却是句*意远、自然过人,所谓深中浅貌、短语情长、耐人咀嚼、禁得回味。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等。而成语典故的信手征引和叠字双关的巧妙运用,更增强了语言的这一特色。成语的运用如《明月皎夜光》一诗,其中的“不念携手好”,用了《诗经·邶风》里的话;再如《东城高且长》中的“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其中的“晨风”出自《诗经·齐风》中的《晨风》,“蟋蟀”则见于《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叠字运用方面,以《青青河畔草》最为典型,《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大量的叠字。双关语的运用如《客从远方来》,“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其中的“长相思”是一种丝棉,用在棉衣里;“缘”是指袖口的装饰,讲的也是夫妻之情。这对十九首语言的.优美和表现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古诗十九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其在思想上的成就在于开了文学向人学转变的先河,是文学自觉的先声;其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标志着五言诗这种*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诗体形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这都说明古人对十九首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价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是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二是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出并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是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四是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大致反映了汉末的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类是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一类是写追求功名富贵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其情感一以贯之,即以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的描写,表现出浓重的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这种情绪虽然是消极没落的,但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着现实的意义,亦是当时政治黑暗的一种反映。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概言之,一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如明月皎夜光,诗人有感于深秋季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产生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感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增强诗歌抒情性,二是通过生活细节抒写作者内心活动,以含有叙述成分的情节突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如迢迢牵牛星,叙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诗人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苦,又如西北有高楼,以描写女子高楼抚琴,抒发作者知音难遇的感慨,三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其衬映烘托,语短情长,含蓄蕴籍,几乎涵盖了所有十九篇诗章,典型的如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等,四是语言不饰雕琢,浅*自然而又精练丰富,情味隽永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下开建安诗歌,乃至唐诗,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附:《古诗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蒙古舞蹈的民族特征及其艺术特征
蒙古族的舞蹈是蒙古族人民感情的强烈体现,同时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的展现,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蒙古舞蹈艺术特征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蒙古舞作为我国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外,还有着其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它使*民族舞蹈的理论内容变的丰富多彩,也使*传统舞蹈增添了别样的风采。*些年来,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度的信息化为民族舞蹈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使民族舞蹈面临着失去其独有的个性、变得庸俗化等挑战。所以研究民族舞蹈的民族特征、民族精神及其艺术特征,来考究其内在的传承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蒙古舞的地域特征
内蒙古的地貌主要以高原为主,地形是复杂而又多样的。蒙古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他们会用奶茶,牛羊肉来款待来客,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具有坚毅的民族性格。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蒙古族养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惯和生产方式。追溯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以前,蒙古族就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因此他们分为森林的狩猎人民和在草原游牧的牧民。成吉思汗统一漠北之后,蒙古族人民才真正开始了游牧的生活。草原上的牧民居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可以随时拆装和迁移。蒙古人非常遵守传统礼仪是个有信仰的民族。因草原的放牧生活是自由而奔放的,他们对节日欢庆也有着独特的风俗*惯。比如鲜哈达、火祭、酒祭等等。蒙古人的服饰如腰带、靴子、袍子等等,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成为了蒙古族代表的符号。蒙古族的饮食主要以奶制品和肉类为主,因此蒙古族都比较强壮、彪悍,蒙古族的动作中可以看出这方面的表现。由于蒙古族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所以马是蒙古族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蒙古族的舞蹈中,马车也会成为舞台中的重要的道具。赛马是蒙古人很重要的娱乐项目,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蒙古舞中会更多的使用马鞭。在比赛中,蒙古人也会穿着华丽的衣服、头上戴着彩色飘带,这些服饰也是蒙古舞中明显的标志。摔跤比赛也是蒙古族重视的娱乐项目,蒙古族的摔跤比赛中对于偶数是严格要求的,这也证明这个民族非常的讲究对称美。其服饰上的铜钉、银钉、马靴、调子、围裙等都是蒙古舞的服装道具。还有乐器曲艺形式“好来宝”、马头琴等都被移植到蒙古舞的道具中。蒙古舞的装饰,成为了蒙古舞所独有的民族符号。这些符号都成为了蒙古族文化的代表,每增加一种,就能够进一步说明蒙古舞所包涵的意义。因此,蒙古人日常的娱乐项目也就演变成了蒙古舞艺术风格,同时成为蒙古舞蹈的重要元素。
2、蒙古舞的艺术特征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所以舞蹈在具备各种艺术共有的审美特征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审美特征。蒙古舞除具备舞蹈共有的审美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审美特征。在新*成立之初,人民生产劳动的热情的提高,幸福感增加,在蒙古草原上随处可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这些给蒙古舞创作者们以很好的艺术启发,创作出了一大批经典的蒙古族舞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人民的喜爱并在民间广泛的传播,并且为今后蒙古舞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正如上文所述,蒙古族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中,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过着游牧的生活,在与自然的适应中,蒙古族人民有着其独特的性格和感情,蒙古族舞蹈也正是蒙古族人民性格的集中体现。蒙古族的舞蹈普遍的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他们热情奔放、强壮而勇敢。骑着骏马奔驰在大草原之上,有着广阔的胸襟。
蒙古族的舞蹈是蒙古族人民感情的强烈体现,同时也是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的展现。蒙古族舞蹈有着很好的表现力,通过利用舞蹈的张驰有力来表现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以此给观众以更高级的视觉享受。蒙古族舞蹈的主旨大多都是讴歌自然,赞美生命、爱情、父亲母亲的题材。正是体现了蒙古族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爱情的珍视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蒙古族是一个勇敢的民族,自古以来,蒙古族就是骁勇善战的民族。他们曾经征战过很多的地方,征服过很多的民族。蒙古族的舞蹈也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说,以蒙古族的摔跤运动为题材的作品,正是体现了蒙古族骁勇善战的性格。蒙古族人民的日常饮食以牛羊肉和牛奶制品为主,因此,蒙古族人民的体魄强健,这些都造就了蒙古族的性格。
蒙古族与自然紧密的结合,长期的生活在大草原上,与蓝天白云做伴,因此蒙古族人民性格豪爽大气。从舞蹈《蒙古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性格。随着音乐中歌手的一声呐喊,草原上的生命都复苏了。在那片天空下,有一位英姿飒爽的蒙古族姑娘,在那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骑着骏马奔驰而来,这一段表演体现了蒙古族姑娘的豪爽。随着更加激烈的音乐声的伴奏,那个蒙古族姑娘更加的自信与愉悦,英姿飒爽,这段又体现了蒙古族姑娘的直率。再如,在蒙古族《牧歌》中,青年的一男一女,在舞蹈中以饱满的热情展示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时代的讴歌,对爱情的种种希望与向往,音乐伴奏以热情奔放,有着传统的蒙古音乐的特色,给观众以蓬勃的感染力。这种蒙古舞的特征完全融合于音乐之中。
蒙古舞把男性之美和女性之美表现得更加分明。蒙古舞中男性舞者主要表现威武、雄壮的气质,体现了北方民族的粗犷豪迈。男性舞者的步伐沉稳、力度大、幅度大、动作极富张力。如曲臂,硬腕等。圆韵是在蒙古族舞蹈的韵律当中具有鲜明特点的。圆韵分为立体圆、八字圆和*面圆。
它通过肩部、腰部、胯部的动作的配合而产生,使蒙古族舞蹈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蒙古族舞蹈中的女性是温柔、美丽、欢乐、优雅的,同时也是健康和俏皮的,展现了蒙古族女性勤劳朴实,热情大方的民族性格。与舞蹈中男性美相互辅助、相得益彰。蒙古族舞蹈除了具有上述的特征以外,蒙古族因为是马背上的民族。舞蹈中还有很多驯马和骑马的情节出现。
这充分表现了蒙古人与马朝夕相处的生活景象。例如,蒙古舞《奔腾》中,通过与马相关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了蒙古族男子那种雄壮和彪悍的气质。蒙古人在大草原上骑马奔腾、气吞山河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蒙古舞中舞者的眼神更体现了蒙古族坚毅而坚强的性格。在节奏上一快一慢,节奏韵律感强,体现了蒙古族男人自信和高昂的气魄。马背上的蒙古族是潇洒而帅气的。给观众以强烈的视听享受,体现了蒙古族勇于拼搏进取的精神。
总之,蒙古舞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蒙古舞之所以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中,从蒙古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延伸而来的。蒙古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蒙古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有着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同时,蒙古舞蹈作为一种民族舞蹈的艺术形式,又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舞蹈的独特的艺术特征,这些正是蒙古舞蹈独特的魅力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蒙古舞蹈更要传承其艺术特征,创新发展,以求在舞蹈舞台上绽放民族艺术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哈斯乌拉.蒙古族舞蹈艺术[M].北京:*文联出版社,1999.9.
[2]韩萍.*少数民族民间舞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3]周萍.*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4]庞志娟.论蒙古族文化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J].集宁师专学报,2005.3.
一、 引言
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有效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状态和样式。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内涵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傣族民间舞蹈时,应对其民族文化内涵给予高度重视。
二、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舞蹈蕴藏着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傣族舞蹈中透出山JlI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舞蹈动作中那些人体的头、手、臂肘、肩、腰、胯、膝等每一个关节都尽量弯曲,使整个体态由多种曲线组成,形成婀娜多姿的s型,无论手的推拉和脚步起伏的动作,还是孔雀舞中的美丽造型的流动美,都具有造型丰富而个性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会使人们感到秀丽山河的自然律动美,还会使人们感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宁静祥和,朴实自然,更能使人感受到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恬静幸福生活的向往。
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浓郁,特点突出,感情内在而含蓄,舞姿富于雕塑感。傣族舞蹈中上肢的手和下肢的脚以及头都极富有表现力,**多保持半蹲状态,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与手臂形成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舞时双腿半蹲,双手叉腰,上身向旁倾斜为基本舞姿。舞时一般前脚掌着地,但不强调有力地踏和跺,落地时轻而稳。傣族舞除下肢有丰富的步伐、小腿的灵活运用外,手和上身丰富的舞姿也极具特点,手式多样,同一姿态,同一动作,手式不同就有不同的舞蹈形象和含义。在动态形象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的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稳着地等,是动律的基本特征。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更有舞蹈者的生活感受和创造。而且,这些动态形象,是在象脚鼓、铭、钹等乐器和谐打击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泊泊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象脚鼓发出的“崩、巴、比、泼”等音响形成各种鼓点,紧密配合舞蹈表演中的动作变化。鼓的节奏*稳、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这种静态的雕塑感和柔中带刚的动态舞蹈韵律,使傣族舞蹈既有静态的造型美,又有动态的韵律美。以上说明了傣族舞蹈的内涵及其形式特征,都是与傣族所居住的自然条件、民族性格、生产方式、审美心理、文化信仰以及宗教意识分不开的。
三、“三道弯”和“一顺边”的舞姿造型
“三道弯”源于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而“一顺边”的`美,则源自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这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又一特点。
“三道弯”的舞姿造型表现在舞蹈中为:保持半蹲状态下腿部做韧性屈伸与颤动,手臂、身体、腿部都是“三道弯”的特殊动作与造型,这一舞姿特点,一直保持下来。现在还可以在“软舞”(嘎温)中窥见过去跳舞时的一些踪迹。相比传统的孔雀舞,经过创新改编的孑L雀舞表演,演员取掉了面具,加强了手、眼、身法的配合。首先是模仿这种鲜明的曲线特征除了其他相关因素外,让人联想起它与小乘佛教的灵动教义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吻合,使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更进一步地发展完善了。
过去,傣族在秋收后扬场中不使用风车,而是两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风的方法筛选稻谷,这种筛法就是别致的一顺边的动态。当她们右手高举篾扇的同时,右脚亦弯曲并高高抬起,然后 ,手脚同时向下用力地扇风,身体由右方向左侧转动,左手扇风时,姿态和转动与右手一致 ,都是手脚同出一侧,作为舞姿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一顺边是高原舞蹈特有的动律和形态,高原民族的舞蹈中都有这种文化现象。而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在于“三道弯”和“一顺边”融和后,又在傣族也有的安详、舒缓的动律中体现出来,成为民族审美情趣和舞蹈者的动态形象。
四、孔雀和象的意境
在傣族民间舞蹈中,“孔雀舞”“象脚鼓舞”广泛流传,傣族视孔雀为神鸟,视大象为圣象。把孔雀大象这些珍禽异兽升华到舞蹈艺术意境,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又一文化特征。
由于气候及自然条件关系,傣族地区孔雀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饲养孔雀的*惯。傣族人民认为孔雀美丽、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的感情。傣族群众常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颂美好的生活。
大象,也是热带森林中的珍贵动物,它和孔雀一样深受傣族人民的喜爱。傣族人民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大象之国”。唐·樊绰《蛮书》说傣族地区“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象不仅可以耕田,还可以搬运木材,负重至远,甚至可以组阵打仗,象皮还可以制成坚固的甲宵。由于象的特殊作用,傣族人把象当成财富的象征,傣族人对象的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傣族人民长期与象和睦相处由此使得象在今天傣族群众中,具有了吉祥、幸福的文化内涵。
五、水文化的特征
傣族人民喜爱水,勤于洗濯,对水有深切的感情,民族心态似水样*和温静。傣族民间舞蹈普遍*和温静,正显示出水文化的这一特征。说到傣族的水文化特征,就不得不提及著名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傣语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
傣族人民对水有着深切的感情,并以水表示无比的真诚。从流传下来的《挖井歌》《祭祀歌》等古歌谣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特点。傣族 自己解释,“傣”有两种含义,一是英雄勤劳的意思,一是酷爱自由的人,和*的意思。傣族也自称为“鲁傣鲁喃”,意为“傣家的儿子,水的儿子”。傣族是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他们滨水而居,他们爱水,祈水,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
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这是大家公认的;“水一样的民族”,这是对傣族性格的又一描述他们待人礼貌温和,但外柔内刚,聪明又幽默诙谐像水一样,有时潺潺细流,温柔而细腻,有时像大江汹涌而澎湃。其性格也是丰富多彩的。舞蹈中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特点,傣族舞蹈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潇洒轻盈的篾帽舞,灵活、骄健、敏捷,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和拳舞等都具有水文化特征。而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动作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也是水文化的表现。此外,傣族舞蹈以特有的屈伸动律手、腿、身体都是“三道弯”的动作造型特点,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的表演,也是水文化中柔和温情的表现。
这从上世纪 80年代由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水》这一舞蹈节 目中,便可看出端倪。这个在傣族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的节目,它之所以深受群众欢迎,久演不衰,就是因为她深刻地表现了傣族水文化的特征。而别人模仿表演《水》时,观众们常常感到和刀美兰相比大为逊色,这种差别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他艺术表演者对傣族水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达县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张志萍.傣族舞蹈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李赞等.论*民间舞艺术【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4】王锋,张晓琴.*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一一傣族.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乐府诗特点有什么艺术特征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乐府诗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乐府诗特点
1.语言朴实自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如《孤儿行》写孤儿受兄嫂虐待, 诗句虽参差不齐, 而情与境会, 孤儿口状心计之状, 活现笔端。诗句句式长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 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长短随意, 整散不拘, 灵活自由.有继承《诗经》四言体的:如《公无渡河》,《善哉行》;有杂言体的, 句法自由多变, 整散不拘:如《鼓吹曲辞》里《铙歌》中的《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 变化极为自由。汉乐府还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诗, 如《江南可采莲》,《孔雀东南飞》等, 比四言诗多了一个音节, 适应当时社会语言的发展, 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篇幅长短均有, 最长的达三百五十馀句, 短的则数句。汉乐府民歌篇幅长短均有, 最长的如《孔雀东南飞》, 便长达三百五十馀句, 短的如《杂曲·枯鱼过河泣》只得四句;《江南可采莲》便是只有七句。
2.押韵灵活
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 灵活多变。有句句押韵的, 如《*陵东》:“*陵东, 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义公”,“心中恻, 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便是;有隔句押韵的, 如《东门行》、《燕歌行》、《梁甫吟》等;也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 如《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和“自名为罗敷”相隔两句押韵, 又“照我秦氏楼”和“桂枝为笼钩”更隔五句押韵。这都显出押韵的变化多端。
3.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
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 声情毕肖,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甚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 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 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
4.浪漫主义的色彩
汉乐府民歌虽多抒写现实, 但亦有不少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如《上邪》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乌生》中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枯鱼过河泣》中腐臭了的鱼会哭泣, 会写信等。这些丰富奇特的幻想, 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5.排偶句
排偶句也可以说是汉乐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 如《陌上桑》中的:“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便是。
6.回环往复,音韵和谐
在当日的民歌中有不少优美小诗, 如《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此诗回环往复, 形象鲜明, 音韵和谐, 文字活泼, 正是民歌的本色。
汉代乐府对后世的影响
一、现实主义的发扬
汉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如建安时曹操父子,王粲,陈琳等以描写社会乱离疾苦为内容的诗篇, 正是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精神。它们多用乐府旧题, 运用叙事的方法和通俗的语言, 在形式上也见出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唐代杜甫虽不用乐府旧题而“因事立题”, 诗的精神和体制实与汉乐府民歌一脉相承, 直接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白居易,元稹效发杜甫做“因事立题”的社会诗, 而且提出“诗歌合为时而作”的口号, 也正是汉乐府“缘事而发”的传统。
二、语言通俗朴素,风格清新
汉乐府诗的风格多样, 有清新明朗, 有深情婉转, 也有慷慨悲歌, 但都统率于质朴自然的风格下。所谓质朴自然, 表现在诗歌语言上, 矢口成言, 绝无文饰, 故浑朴真挚, 独擅古今。后世诗人多受汉乐府的影响。
三、奠定五言诗的基础
汉乐府以五言和杂诗为主。杂言诗于建安之后大盛,曹操,曹丕,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于乐府民歌。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 东汉时摹仿者甚多, 至建安已出现“五言腾踊”的局面, 取代《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 而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
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歌行体的影响
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的歌行体的形成亦有影响。六朝诗人鲍照的五言和杂言乐府都是杰出的, 唐代李白的乐府歌行更是空前, 它们在艺术形式上所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用对话、独白形式叙事。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 声情毕肖,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甚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 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 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这些手法, 对后世诗歌的修辞手法亦有启发。
汉代乐府诗的题材内容
一、反映战争的痛苦
《战城南》反映汉代人民那种惨痛的战争生活非常深刻.诗的前幅描写激战的荒凉恐怖,后幅则写*民为战争而荒废耕作, 因而发出怨言, 诚为暴露战争苦痛生活的写实诗篇。又如《东光》一篇, 反映出武帝征讨南越, 军士流露出的悲怨感情。“仓吾多腐粟, 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 早行多悲伤”,也是一篇反战的作品。
二、反映徭役的痛苦
《十五从军征》诗中描写一个在外面征战六十五年的军人,到了八十岁的高年, 回到家乡来, 房屋破坏不堪, 成了鸟兽的巢穴, 亲故凋零, 一无所有, 肚皮是饿了, 于是采着野谷葵草煮着作羹饭, 但是在这种情景之下, 怎能吃得下去呢 出门望著天边, 眼泪不住地流下来了.诗中对于那种不合理的徭役制度和人民所受的苦难, 作了无情的控诉。
三、反映贫困
《妇病行》描写一个贫民家庭的悲惨景象.诗中写病妇临终托孤, 丈夫对亲友哭倒, 孤儿在空舍中啼号索母的情况, 真实动人, 令人凄酸。《孤儿行》描写了孤儿受虐待的遭遇.他的兄嫂把他看成奴隶和仇人, 尽量折磨他, 必欲置之死地。
《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老汉为穷困所迫, 铤而走险, 起来造反的过程。反映游子漂泊他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苦, 不易还乡。是以此类羁旅之作每多慷慨激烈之音, 表现强烈的悲痛,如《饮马长城窟行》:“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 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 辗转不相见”, 便是写一个妻子为了寻求好的丈夫而辗转流徙他乡的。
四、爱情题材
《有所思》写一个女子知道爱人有他心的时候, 恨得立刻把正要送给他的礼物摧毁了, 表示一刀两断的决心, 但是当好忆起当初定情幽会时的甜蜜生活时, 便又觉得不能一刀两断, 显出作者的痛苦矛盾。
《上邪》抒发一个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 表明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她以火一般的热情表白: 除了山川崩竭, 天地毁灭之外, 爱情不会终止!
《上山采蘼芜》叙述一个弃妇和故夫偶然重逢时一番简短的问答。它不从正面写弃妇的悲哀, 反而写故夫的念旧, 更显出女主人家的被弃是无辜的。尽管她的劳动比人强, 颜色也不比人差, 她还是不免于被抛弃。她的不幸仅仅由于男子的喜新厌旧罢了。
《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同时热情地歌颂了二人忠于爱情, 宁死不屈的精神。
《鸡鸣》,《相逢行》和《长安有狭邪行》都描写当时富贵人家的奢侈享受, 黄金为门, 白玉为堂, 堂上置酒作乐, 中庭华灯煌煌, 舍后珍禽罗列。子弟人人做官, 贵者至二千石。年轻妇女无事可做, 调丝弄弦而已。《陌上桑》则叙述了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诗中揭露了官吏的荒淫无耻面目, 同时塑造了坚贞,勇敢,美丽的女性形象秦罗敷。
五、人民的劳动生活
在汉乐府中, 有不少是表现当时人民的劳动生活的。如《江南可采莲》是江南青年男女采莲时所唱的歌谣, 一面工作, 一面歌唱, 表现了乡村男女集体劳动生活的快乐, 和江南农村的美丽的自然风光。
六、饮酒求仙、人生无常
汉乐府诗亦有饮酒求仙的思想, 是那些受有神仙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的反映。如《善行哉》、《西门行》、《王子乔》等篇, 都是这类作品。至于人生无常的作品, 如《怨诗行》、《驱车上东门》, 主题都是怨叹人生无常, 鼓吹“游乐当及时”,“游心恣所欲”,宣泄颓废没落的情绪。
《乐府诗集》
【作者简介】郭茂倩,据马茂军考证,生卒年为1041-1099年,祖籍太原;另据《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载,字德粲,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四库全书总目》称“《建炎以来繁年要录》载茂倩为侍读学士郭裦(音bāo)之孙,源中之子,其仕履未详。本浑州须城(今山东东*县)人,此本题曰太原,盖署郡望也”。
郭茂倩编撰有《乐府诗集》一百卷,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乐府诗,也是研究乐府诗的重要著作。
【书籍简介】《乐府诗集》共一百卷,搜罗宏富,上至陶唐古谣谚,下至五代,为古代最完备的乐府诗歌总集。全书分为十二类:郊庙歌辞十二卷,燕射歌辞三卷,鼓吹曲辞五卷,横吹曲辞五卷,相和歌辞十八卷,清商曲辞八卷,舞曲歌辞五卷,琴曲歌辞四卷,杂曲歌辞十八卷,*代曲辞四卷,杂歌谣辞七卷,新乐府辞十一卷。这种分类法比较概括精当,能体现乐府诗的发展变化。
《隋书·乐志》和《通典·乐典一》,沿汉明帝时的方法,分乐府诗为四类:大予乐、雅颂乐、黄门鼓吹乐、短箫铙歌。但这种四分法,已不能涵盖三国以后新的乐府诗。而宋代郑樵的《通志·乐略》,把乐府诗分为五十三类,则又显繁琐。《乐府诗集》的分类法,不仅繁简适中,归类也较恰当。当然也有个别不尽妥贴之处,如南朝梁简文帝的《斗鸡》诗,不是歌辞,却被当作乐府诗收入。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出现这些小疵是难以避免的。
《乐府诗集》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首先体现在每类歌辞之前的解题。作者详细考证每种曲调的起源、内容演变,叙述得有条有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它“征引浩博,援据精审,宋以来考乐府者无能出其范围”。由于该书题解中征引的古籍,今已大多失传,其论点精辟有据,因而成为后世研究乐府诗的宝贵资料。《乐府诗集》兼收并蓄,不仅收录郊庙、燕射歌辞之类的宫廷、贵族乐歌,而且大量收录刚健清新的民歌,为*古代乐歌的保存和流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同时,此书编排很有特色:乐府古辞列在前面,文人拟作列在后面;古辞多前列本辞,后列入乐所改。据此,可考见同一曲调歌辞流变的各种情况,和研究民间文学如何影响文人的创作。
【版本】《乐府诗集》较完善的版本,有宋本影印本。1979年,中华书局编辑部用宋本影印本作底本,参考有关各史的乐志、作家本集和《艺文类聚》等类书作点校,排印出版,后附作者索引和篇名索引,是迄今最好的本子。
舞蹈艺术的特征研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舞蹈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舞蹈艺术的特征研究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舞蹈艺术的特征研究
1、舞蹈艺术的动作性
舞蹈创作严格依据“动作性”这一艺术特性,以人体流动的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古今中外优秀的舞蹈作品,无不是由于动作新颖、具有特色、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而取得成功的.因此,舞蹈的动作性还表现为舞蹈所独有的造型.这种造型也是以人体动作为基础,表现为舞蹈过程中,舞蹈者手势动作、表情姿态、以及身段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这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体现了舞蹈艺术“形”“神”结合的特征.在舞蹈过程中,舞蹈者动作相对静止,体现的是生活片段刹那间的凝固,深刻体现了舞蹈一种雕塑感,是一种独特的静态的艺术形象,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并留个观众以深刻的印象和联想.例如,在很多舞蹈和开场和结束时,都善于运用这种相对静态的造型,创造出独特的艺术空间,并给人以新奇的美的享受和联想.以人体动作为表现手段的舞蹈,还要求全部人体形态动作,按照一定的节奏有规律的连贯地、流畅地发展,这种富有韵律感的动作称为“律动”“.律动”使舞蹈动作与生活动作相区别,也与戏剧动作相区别.律动的基础是节奏,节奏是联系动作的强有力的纽带.如果说动作像一串分散的珠子,那么、通过节奏这条线,把它串联起来,并形成有规律的动作组合.离开了它就不可能产生有韵律感的舞蹈动作.舞蹈艺术动作性特征的灵魂是舞蹈者的表情.假如没有表情融入到舞蹈者的动作之中,即便再完美的动作,也不会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可以说,舞蹈艺术的动作特征是由舞蹈者的内在的情感与外在动作相统一的节奏体现和反映出来的,舞蹈的“律动性”也就体现于此.
2、舞蹈艺术的抒情性
舞蹈的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征.舞蹈作为人体动作艺术,自古以来是表达人类感情的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古人曾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实际上,相比诗歌或者音乐抒发人的感情,舞蹈抒发感情的效果要更好.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惯用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感情,只有在这两个方面还不能充分表达感情的情况,才会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感情.我们知道,动作性是舞蹈艺术的首要特征,舞蹈过程中,舞蹈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需要舞蹈者的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关节和每一个部位都要积极的参与到舞蹈的动作之中,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来表达和抒发某种情感.舞蹈抒发感情的过程是以身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动作表达情感,以情感来引起动作.如果舞蹈脱离了抒情性,就不会成其为舞蹈,只是一般的杂耍而已,更称不上艺术了.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有多种表达方式.一是直接抒发.比如,在一些舞蹈作品中,为了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编排的舞蹈就需要通过动作表达特定的感情,同时感染观众,也使观众身临其境.无论表达喜、怒、哀、还是乐,舞蹈都能够通过人物的情感,舞动其中,将无形的情感变为有形的动作.二是间接抒发.舞蹈作品间接抒发感情,是指舞蹈过程中,舞蹈者通过动作展示的形态类似于动物的情态、植物的特征、或者自然界中某些景物的形态变化等,来间接表达舞蹈编排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荷花赋》、《金凤回巢》以及独舞《金蛇狂舞》等,就是属于通过河流、荷花、凤凰以及金蛇间接表达情感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编排者将要表达的情感融入到外界的景物之中,并形成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舞蹈节奏与风格,反映需要表达的生活画面.三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突出抒情.本质上,抒情并不排除叙事.这种叙事抒情是通过有情节的舞蹈或舞剧来展现编排者情感的抒情性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抒情和叙事往往更容易结合在一起.尽管与话剧、歌剧、和小说相比,舞蹈的叙事相对并不明确,但是具有叙事内涵的舞蹈,其抒情性更为突出.在舞蹈中,叙事和抒情往往能够更好的相互渗透,糅合在一起.比如,蒙古族大型舞蹈《森吉德玛》就是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典范.舞蹈中,通过精细的情节发展,如恋人的钟情、定情、抒情到最后的殉情,来不断的刻画人物心理的复杂的感情,很好的将编排者需要表达的感情表现出来,使观众也为剧情与人物的命运受到感染和牵动.
3、舞蹈艺术的虚拟性
虚拟性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特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要想生动的表现和反映出社会生活特殊性,必然要采取虚拟的手法.舞蹈的虚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对人体日常生活动作进行抽象概括后的拟动作.比如通过舞蹈在舞台上表达的虚敲进门、爬山涉水、骑马行舟,以及割稻洗衣等动作,都是舞蹈虚拟性的重要表现.比如,京剧《打渔杀家》中,虚拟性的动作包括,穿的颠簸、水的流动以及船上的人的动作等都表现出来了;而在舞蹈《木兰归》中,木兰饰者的表演的骑马回家的情景,以及在舞台骑马的动作,观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种对生活动作的扮演,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升华,是以日常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深厚的舞蹈功底展现出来的动作.另一类,则是通过对社会和自然事物的动态抽象和模拟呈现出的舞蹈艺术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特征一般要通过借助想象力,并且运用特定的手法才能达到虚拟的效果.在模拟自然界和社会典型动作中,舞蹈者需要利用需要特定的外形、神态、色彩等属性,通过夸张、浓缩,等手法,表达情感,并借助于观众的想象力得到理解.尽管绝大部分模拟并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舞蹈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却通过这些特定的模拟动作间接表现出来.这种模拟形式的“虚拟性”能够真正起到“以假代真”、“以形传神”的艺术效果.比如双人舞《追鱼》,就是舞蹈者通过鱼老人之间的追逐和嘻嘻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4、舞蹈艺术的综合性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台艺术,它的美蕴藏在动作、音乐、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的整体效果中,因此舞蹈的形象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象.当代社会,随着舞蹈艺术表现更趋复杂和多样化,以及反映社会生活内容的需要,特别在产生了舞蹈剧、舞剧这些舞蹈体裁后,就使得舞蹈艺术更朝着综合性艺术方向发展.首先,与舞蹈联系最紧密的要数音乐.一定意义上,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必须在音乐的特定的节奏下才能够更好的展现出来.我国舞蹈家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思完整地表现出来.”他还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对舞蹈和音乐的关系进行了验证.他认为,即便是一个没有任何声音伴奏的舞蹈,但是从舞蹈表现的动作也能使人感受到舞蹈动作体现出的音乐的节奏型.经过某些舞蹈家为了强调舞蹈艺术的独立性,认为舞蹈某些舞蹈可以不需要伴奏音乐.但是,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无声伴奏的舞蹈,更多通过手铃、胸铃等饰件获得了音乐的节奏,取代音乐伴奏舞蹈.可以说,有节奏的音响就是特定形式的音乐.因为这些节奏本身就有律动、音高和音色.比如,我国舞蹈家王曼力等编导的舞蹈《无声的歌》,尽管是一个无声的舞蹈作品,但是舞蹈中为了展现革命烈士狱中斗争生活,风声、水声、镣锗声、鞭打声等音响效果来伴奏,也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次,舞台的上的美景布置、灯光、服饰等内容也是舞蹈艺术综合性的重要体现.舞蹈也是舞蹈表演艺术,舞台上的背景、灯光、演员服饰等都是说明时代环境、渲染气氛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对于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舞台美术在舞蹈艺术中成为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比如,大型音乐舞蹈剧《*革命之歌》,就通过巨型花岗石的浮雕“雕塑幕”将观众一开始就带入到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唤起人们对革命先烈的回忆.这种舞台美术不仅增添了剧场的严肃氛围,而起很好的烘托了革命的主题.同时,舞蹈者的服饰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者的服饰不仅仅表现了舞蹈所表达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层次,而且特定的服饰与特定定舞蹈是相辅相成.特定的服饰限制人体动作形成了特定的舞蹈风格.最典型的要数傣族姑娘穿的筒裙导致了蹲提步、送胯的舞步;彝族的大提裙,形成了提裙、甩裙的动作.再次,舞台灯光也是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灯光具有塑造空间和风格情调,烘托色彩气氛的重要功效.如独舞《敦煌彩塑》,舞台上只用一个二道幕拎起的椎限,在灯光精心的照映下,却成了一个很美的洞窟.随着舞蹈表演.迫光、侧光、流动光在演员身上缓缓变化着各种不同色彩色调,塑造着美的舞蹈形象,给了人很好的艺术享受.舞台灯光在生动的画面上,像一把挥洒自如的画笔,伴随着舞蹈的每一个段落节奏的转折起伏进行冷暖明暗、虚实隐显的展示,不断地创造着舞台构图色彩上奇异的效果和感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无尽的遗想.综上所述,“动态性”、“抒情性”、“虚拟性”、“综合性”等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成为舞蹈所特有的表现手段和方法.当然,在舞蹈欣赏过程中,需要从舞台的整体艺术特征出发,才能从中更深刻的感受和扑捉舞蹈艺术的内在品质,深刻认识舞蹈作品的内涵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
拓展阅读:舞蹈艺术的论文
前言
舞蹈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舞蹈艺术职业教育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培养优秀的舞蹈专业性人才不仅是舞蹈艺术的发展,更是提高人们文化素质、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舞蹈艺术职业教育要求根据市场需要,培养适合职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一、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是民族舞还是现代舞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都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不仅体现着人们的思想、文化、情感,也是人们素质提升的重要表现。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不仅仅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更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舞蹈艺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改革。这也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发展舞蹈艺术
舞蹈艺术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很多舞蹈形式还保持在原地状态,并没有得到改革和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有利于舞蹈艺术吸收新鲜元素,注入新鲜血液,更好地创新发展,增强艺术的生命力,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更有利舞蹈艺术的不断传承。
(二)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舞蹈艺术人才
舞蹈艺术的发展归根揭底是靠人才来完成的,教育模式的创新,有利于舞蹈艺术人才不断地开发创新思维,打破常规,根据所学的舞蹈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新型舞蹈形式的出现,更有利于培养舞蹈艺术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不仅能够把舞蹈艺术真正地发扬光大,而且使舞蹈艺术具有特殊的魅力,在社会的发展中更进一步。
(三)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教育模式,有利于更好推进舞蹈艺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进步。教育模式的创新,打破了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品位与艺术追求,舞蹈艺术更具个性,更具魅力,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强,对社会的艺术贡献越来越大,这也是素质教育最希望看到的。所以说,教育模式的创新对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
教育思想观念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是根据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不断总结出来的。因此,教育观念的创新是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其思想观念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学生学*舞蹈的主导地位
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教,学生学,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舞蹈艺术职业教育院校要更新思想观念,把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主动性,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注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适当的、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新型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展现舞蹈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舞蹈学*能力。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良好性格的培养
以往的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各个方面。对于艺术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往往是最重要的,这也是舞蹈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不容忽视。舞蹈艺术成功的关键,有的时候不是基本功有多好,创新性有多强,而是心理素质的高低。[2]在舞蹈的学*与比赛中,往往因为心理素质差,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误,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说,在舞蹈艺术职业教育中,要转变观念,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坚强的个性、开朗活泼的性格、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适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保证其健康、积极、乐观地学*、发展。这也是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德育与智育协调发展
要想舞动艺术更好地发展,必须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学校要想教会学生舞蹈艺术,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因此,要注重德育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做人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切实制定出思想品质教育的实际内容,规范学生的行为、道德、品质。特别是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提高学生的职业操守。使学生在学到专业舞蹈技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水*,才能够更好走进社会,走进职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
任何一种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都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的应用。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更不例外。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式教育,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也是素质教育不提倡的教学方式,因此,需要不断地创新发展。
(一)实践式教学
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职业属性,因此,要加强实践,在课堂上要以舞蹈学*项目为主,把舞蹈基础知识融入其中,在具体项目中加强应用,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体,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能够主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舞蹈学*项目中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能力。学生的舞蹈训练不再枯燥乏味,既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感受舞蹈的魅力,提高表演能力和艺术展现能力。
(二)小组练*、比赛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主动学*的热情,在课堂训练与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与学*能力,科学分组,设计同一比赛题目。小组长安排组员表演、训练角色,互帮互助进行练*,如果困难之处向教师请教,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在规定的练*时间内完成训练内容,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专心训练,主动解决练*中出现的问题,学*效率明显提升。而且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了合作、配合能力,这是舞蹈艺术培养的重点内容。最后,汇报表演,客观评价,适当奖励。评价采取学生与教师分别评价的方式,全面、客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紧张有序地完成了一次训练学*,更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学*,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舞蹈艺术表现与应用能力。
四、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教学体制的创新
任何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适当的教学体制,特别是*年来,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教学体制也在不断地创新,以求新的发展。
(一)注重教育的实践性
舞蹈艺术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作为职业教育内容,更要加强实践性,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观察社会发展的艺术动向,切实进行实践型人才、职业型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与社会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提高舞蹈艺术教育的水*,增强职业教育学校的竞争能力。
(二)注重艺术创作
舞蹈艺术的职业教育要想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价值,获得较高的教育利益,就必须注重自身的艺术特色,在课堂教学实际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艺术最忌讳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样也就失去了艺术的意义与特性。职业教育就要以职业为基础,加强艺术创作的研究性活动,培养出具有艺术生产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艺术应用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与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够树立自己职业教育品牌,不仅对舞蹈艺术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地位。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舞蹈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促进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浅谈舞蹈艺术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舞蹈家的基本追求,也是衡量艺术水*的标准之一。舞蹈创作一定要经过编导者对材料的消化处理,而不是照搬原有材料,只有这样,个性化的舞蹈语言才会形成。面对风格迥异的舞蹈素材,编导如何进行取舍、剪裁、重组、编织?个性篇从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基础、创作要素、创作原则、个案分析等方面一一展开,体现了作者从事舞蹈编导教学多年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禁忌篇阐述了舞蹈应如何尊重民族风俗*惯。民族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编创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存在诸多禁忌。有约束才有创造,有限制才有突破,尊重文化禁忌的民族民间舞蹈编创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同。
风格篇是以山东海阳秧歌为研究个案,以“动态切入”为研究方法,然后再借鉴民族学、人类学等实地考察的方法探究解析。作者分析了海阳秧歌舞蹈风格的形成,反映了山东地域的历史文化流变,显示了民族文化的恢宏气度和深邃底蕴。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间集体创作的艺术,有很强的共性,但不同地域的民间舞在风格节奏和*惯动作上又有极大差异。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编舞者独特的生活阅历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积极主动地深入生活,对编舞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舞蹈艺术是在生活的积累中提炼和丰富起来的,是能够展现丰富内涵和永恒瞬间的产物,它要求作品同时具备形式美和内在美,能够以微见著、醒世悦人、继往开来。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必须由编舞者亲临现场,面对所选对象进行选择与判断,完成处理舞蹈本体与舞蹈风格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提取角度重新编排组合、调整节奏与舞姿造型、判断最佳舞动瞬间等一系列动作造型任务。如何把丰富的实践总结提升为较为系统的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与丰富舞台创作,是本书的现实意义之一。
一个民族的舞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它所承载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舞蹈编导者只有对民族文化不断挖掘,才能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只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才能使作品具有灵魂。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探索研究,也是在丰富我们对传统民间文化的研究,它能给其他艺术研究带来一定的参考。
工笔画的特点艺术特征
工笔画亦称“细笔画”。属*画技法类别的一种,与“写意画”对称。工笔画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画法,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人物画等。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工笔画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工笔画的特点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以线造型是*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工笔画的特点具体分析
一、美学意境
1、有气韵则有生动:“气韵生动”是指绘画的内在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可以说“气韵生动”是“六法”的灵魂。以生动的“气韵”来表现人物内在的生命和精神,表现物态的内涵和神韵,一直是*画创作、批评和鉴赏所遵循的总圭臬。“气韵生动”是个完整的提法,体现了创作最高的审美要求而一直被沿用至今。
2、 因心而造境: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业,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因心而造境”是*画独特的艺术特征之一。他指的是画面意境而不是自然的、真实的生活图景,是作画者按自己的理想所虚拟出来的虚幻飘渺的艺术境界,这个图景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或少有的,是作画者“心造”之境。
3、 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画处理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通过大面积的空白来衬托画面主体,使主体更为突出,后面的空白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使人回味无穷。大部分的空白可以使我们想象许多意境,画中虽未画出,但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思绪任意驰骋。
4、 以诗入画与画中有诗:“画中有诗”不是仅仅指画面上的题诗,还指画中隐含着的诗意,补画笔所未到,启动画者之联想,使诗意与画意相得益彰。诗情画意,交相辉映,情景相生,得意于画外。
二、线的特点
1、书法用笔:*工笔画的用笔与书法同法,也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起笔与收笔是勾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部分,起笔收笔的质量直接影响线条本身的质量及行笔的过程。起笔、收笔是否到位,关系到线条的力度、弹性。看作画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用笔是否到位,及起笔、收笔的虚实关系和它的方向性。
2、以线造型:线是*工笔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客观世界中并没有单纯的线,线是人主观提炼出来的。以线造型,可以说是人类对物象的本能提炼,是中西方共同的表现手段,从*原始社会岩画中的形象与西方原始壁画中的形象中可以看到,都是用线来表现的。*工笔画除了以线造型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变化(用笔力度的轻、重、提、按、运笔速度的快、慢、顿、挫,运笔方向的反、正、转、折,行笔方法的中锋、侧锋、逆锋、散锋、勾、擦等)表现出对象的'质感、量感、空间感、动态感,从而使线本身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毛笔的特殊性能,也为用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形式特点
1、夸张变形:*工笔画与自然物象在造型和色彩上都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能很好的地表现对象的神情,把对象独具特色的特征扩大,装张的有些是形,有些是色彩,有些是意境。但夸张是符合“常理”的基础之上的夸张。
2、概括提炼:*工笔画的观察方法,是感性的观察方法,不强调光线,甚至可以摆脱明暗、光线、时间、环境等具体条件的局限,从而可以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对对象进行大胆地概括提炼,有时候为了画面的需要,改变其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使生活的真实上升为艺术的真实、甚至为了抓住对象的结构或神情,概括地用一根变化的线条就表现相互来了。往往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3、对比强烈:*工笔画运用了墨这种特殊的材料在白纸上作画,黑白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4、装饰性强:装饰性强是*工笔画的明显特征。这种装饰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艺术性,是高于生活的。画面在处理的时候,不像西洋画那样注重光感,注重立体感,不太考虑空间的透视关系,采用的是散点透视,对物象进行高度概括、简化、提炼,并用单纯的色彩来表现对象,使画面具有*面装饰的趣味。
四、色彩特点
1、主观色彩:*工笔画的色彩运用有着独特的规律与方法,有别于西方绘画的色彩规律,工笔画的色彩运用是主观的、感性的。*工笔画的设色排除了自然光源的约束,一般强调的是物象的固有色,根据主题需要甚至还可以改变物象的固有色彩,用另外一种颜色来代替。它虽然不写实,不符合客观现象的规律,却在设色中抒发了情思、意境。
2、感情色彩:*工笔画的用色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当然,色彩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感情因素,如红色代表热烈、喜庆;蓝色代表安静、清幽;黄色代表富贵等等。
那么,在*工笔画中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把物象的固有颜色改变,以适应感情的需要,借色抒情,以意赋色,使丽面产生韵律、均衡、舒适、和谐的美感。
3、单纯简洁:在*工笔画着色的方法中,将颜色大面积*铺在画面上的*涂法用得较多这种方法可使画面效果直接而强烈,一目了然。画中颜色用得不是太多,但整个感觉高雅而庄重。
4、雄浑厚重:传统工笔重彩画中,用色较纯净,多是用各色相的纯色,较少用复色,使画面显出艳丽富贵的效果。
五、造型特点
1、以形写神: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人有长短、今既定远*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凡生人亡(无)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不察也。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顾氏“以形写神”这一著名论点,指名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年不点晴,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因为“征神见貌,情于目”。
2、传统*工笔画的造型具有阶级性:*工笔画作为*具有民族特性的绘画,每一个时期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造型,画中的人物大小,遵从“主大于仆,君大于臣”的观念。人物大小有明显的区别。
3、*工笔画的造型带有主观意愿:*工笔画造型带有主观的意愿,主要体现在工笔人物画中,在唐代以前,画家为了形象的肖似,尽力在追求形的准确性。当形似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画家又在追求另外一种风格。
工笔画技法
白描: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绘画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 一般要求自然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涂、分染、罩染等,*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褪色法:以层层积色方式,一层层上色时退出一部分,设色越多层次越多,画花鸟及草类杂物中常用。
分染:除单独使用,还常用于为罩染打底色,为*涂开醒。方法是用两支笔,一支蘸色,一支蘸清水,先用色笔从最深部位开始染起,接着用水笔轻刷使颜色逐步向外晕开,使其越越淡,不留痕迹。
罩染:罩染时,不能急于求成,要薄薄地罩,一遍不足,可以再罩,笔上含色要饱,用笔直要轻,不可来回涂抹,以免把底色搅起。
统染:笔上含色要饱,用笔要轻,防止把分染的效果破坏掉。
碰染:有两种不同颜色,从叶子或是花瓣的两端同时染色,然后在叶或花瓣中间碰到一起,使其自然衔接,形成统一整体的方法。
接染:用一种颜色趁湿接着染另一种颜色,使颜色相互渗接在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合适在同一体面中包括几种不同颜色的情况,其特点是既省力,效果也活,有一种流动感。
*涂:涂时颜色要薄、水分要适度,要一笔接一笔顺涂,不要来回涂抹。*涂的方法,除单独使用外,还用于打底色,衬托、罩染等方面。
烘染:为了突出某些主题或表现一些特定的环境,气氛而在物象周围进行大面积的渲染的方法。
皴染、擦染:就是见笔的一种染法。多用来染石头、树干。
反衬:在渲染过程中用颜色从纸或绢的背后衬上颜色,使正面的颜色更加深厚明艳。
水注色法:多用于石头和树干。先用墨染出石头或树干的轮廓(墨色要有浓淡变化),可以把水分用得足足的,要水墨汪汪,趁墨迹未干时,注入清水或重墨,把*板的颜色冲开,产生丰富的变化。
点蕊:点花蕊在画花中是很重要的。点蕊时用尖笔蘸上饱满的颜色,在尖上一滴滴点下去,点成一个圆珠,干后,要圆、凸、大小均匀,中间陷下一个小坑为最好。
北魏书法的特点有哪些艺术特征
北魏的书法,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丰富多彩,有质有量。在形式上,有碑、有志、有摩崖石刻、有造像记,还有大量的写经本。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魏书法的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北魏书法的特点
有人评书,以为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但宋人法书的主要成就,在于行书。若论正书,北魏尚意,比较恰当。
赵孟頫云:“书法以用笔为止,而结字亦须用工”。北碑与唐碑无不讲求用笔之法。所异者,唐人在讲求笔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精雕细琢,置变化于法度之中,化险峻为*夷。正如孙过庭所谓“既能险绝,复归*正”。欧阳询书是代表唐楷中最严整者,但实质上最为险峻。米芾《欧阳书赞》云:“庄若对越,俊如跳踯。后学莫窥,遂趋 劣。”包世臣以为“北魏字有定法,而书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甚至在其手题北魏《张黑女墓志》跋中说:“唐人守法不定,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虽褚薛未能免也“。以褚遂良晚年书之飞动变化,他一概认为矜持板刻。其为米芾所指“后学莫窥”者乎!
晚唐沈传师负书法盛名,米芾、蔡京等皆学之。其大字《题岳麓寺诗》,欧阳修、黄庭坚尤为称赏。黄云:“传师道林岳麓寺诗,字势豪逸,真复奇倔。所恨工巧太深耳。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王献之)复生,不过如此。”于此可知唐人书的杰出作品非不如东晋二王。而伤于过分精雕细琢。《瘗鹤铭》最宏逸,实晚唐人书。未加工巧,遂成绝艺。至于北魏碑的特点,即在掌握了用笔之法后,通其意而因势利导。不如唐人之再加工精雕细琢。北碑用笔多大起大落,不重点画之亭匀。结字则在总的原则——符合重心的要求下,任意布置。因而多数作品如乱头粗服,未加脂粉而出现了朴素美,即使作风比较工细者,亦不像唐碑那样格律森严,在乎正中求奇,使学者难于探索。
魏碑用笔大起大落的作风,表现在执笔远动时,提按轻重幅度大,关键在下笔居高直落,迅起急收,空中运用。由于当时人们生活*惯是*地而坐,手腕自然悬空。今人学*魏碑,若对悬腕悬肘不下过一番苦功,是很难学到的。
宋人尚意,特别表现在米芾的法书。米氏自负其晚年小行楷题跋书。今传其墨迹《题褚遂良黄绢兰亭跋》、《题欧阳修集古录跋尾》、《王羲之五略帖题诗》等,可以明显看出他大起大落的用笔作风,但其书《向太后挽词》由于进呈之作,不敢纵笔,就化险为夷了。北魏碑之比于唐碑,即如此例。米氏曾自述其学书经验心得,谓其晚年“入晋魏*淡”。其不称魏晋而云晋魏,是指后魏,即北魏。宋人尚意,魏碑笔意,在北宋苏、黄、米三家作品中,亦可领会。只是他们没有宣泄自己学书的奥秘耳。
北魏书法发展的历史背景
东晋至南朝的齐梁之际,正是我国汉字字体由隶书变为正书,正书又逐步推广到普遍应用的时期。当时士大夫以简扎相尚,其中王羲之在其不断书写实践的过程中把当时流行的由隶变楷,尚未成熟的正书字体写成了成熟流丽的正书。使书法艺术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由于成熟的正书字体具备八法,要写好它比原来的隶书和不成熟的正书字体复杂得多。即如与王羲之同时的书法家庾翼也不例外。所以引起庾翼发出“家鸡野雉”之愤。经过一百多年的时间,直到刘宋之末,齐梁之际,写正书的技法才被广大执笔者所掌握。
在实用方面,普遍通用了正书。这时在北方,正值北魏孝文帝执政时代。字体的演变与书法艺术的提高发展,即在同一时期,其速度也是不*衡的。成熟的正书字体既在王羲之时已产生,书法艺术的提高,北朝确受南朝影响。北魏自公元四九四年,即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推行鲜卑族汉化,与南齐通使求书,并大力吸收南方文化,随之书法艺术也迅速提高。*年南京板桥镇石闸湖晋墓中发现部分正书晋砖,与后代北魏碑相同。其后著名的北魏《张猛龙碑》,与梁贝义渊书《肖憺碑》同一年代,书法作风几乎雷同。证明阮元《南北书派论》所说,南北书派分流,判若江河,各不相涉,并非确论。但不等于说北朝无书家,如《北史崔浩传》载:“(崔)宏祖悦,与卢谌博学齐名,世不替业。故魏初重崔卢之书”。上述魏太武帝时建立的三碑,《东巡碑》端庄雄厚,不失为庙堂典重巨作,《华岳庙碑》笔法险劲,*开《孝文帝吊比干文》。与后代欧阳询所写隶书《房彦谦碑》极为相似。因北派本都脱胎于魏晋隶书,至于《嵩高灵庙碑》尤为奇肆。与著名的北魏末年《张黑女墓志》相比,前者古气盎然,作风似乎粗犷。后者精美绝伦,体兼隶法而不嫌其古。用笔大起大落而不涉于犷。真达到了孙过庭所谓:“古不乖今,今不同 的境界。细察两碑的笔性与结字特点,如出一手。初疑其为一人早年与暮年不同时期的作品,但考其年代,先后相隔九十余年,断非一人手笔。其为北宋崔卢遗风之继续发展乎?
总之,南北书宗,皆出自西晋。在当时北方因遭战乱,文化的发展缓走了一步。南北相比,只有先进与保守之别。表现在书法上,字体汰除隶法愈多者愈先进,北魏从孝文帝迁落汉化后,仅四十年(公元四九四——五三四年)。在这四十年间,急追直上南北碑版书风已由逐渐到全面的趋向统一。
北魏书法的历史地位
如何正确评价北魏书法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一个涉及面很广而又有争议的问题。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南朝(包括东晋)书法视为正宗,而把北朝书法视为旁系别支,甚至当作异端,尽量贬低它。早在南北朝后期,颜之推就讲过“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颜之推在梁朝做过散骑侍郎,又在北齐、北周做过*,他的话对后世很有些影响。唐代,由于唐太宗极力推崇王羲之的原因,许多人对北朝书法几乎连提都不提了。连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等,尽管后人在评论他们的书法时,认为是受过北朝书法的影响或启迪的,但他们自己曾未公开承认过这件事。天宝年间的书法家窦臮在所著《述书赋》中,评论历代书法家,从周至唐一十三代,他列举了二百零七人,其中由晋到陈一百四十五人,竟然没有一个属于北朝。宋代的苏飞黄飞米等人,也是言必称二王。
这种轻视和鄙薄北朝书法的状况,直到清朝晚期才有了改变。当时的书法家钱泳、刘熙载、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相继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对南帖北碑进行了重新评说。康有为在他的《广艺舟双楫》一文中,公然提出“尊碑、备魏、取隋、卑唐”的主张,对北魏书法,尤其对郑道昭的书法艺术大加赞扬。虽然在他们的言论中有不少偏颇之处,但他们那种勇敢精神,是顺应了书法发展的历史潮流,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真相,因而在*、现代书法史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尔后,许多名书法家如邓石如`伊秉绶飞赵之谦、李瑞清等又率先进行实践,加上金石学的发展,碑志等出土文物的增多,更进一步突破了帖学的一统天下,使书法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新*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推动下,书法的道路愈走愈广。临摹北魏书体的人也愈来愈多。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例如沈尹默,就曾以个人多年的实践体会,写文章、做报告,对北魏书作了充分地肯定。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思想已经**,不再为正统与非正统的言论所束缚了。
然而对于北魏楷书在书法史上的地位问题,是否已经彻底解决了呢?恐怕没有。前不久,我翻阅了几种大学用的教科书,就使我非常吃惊。例如:1961年出版的范文澜著的《*通史》该书第二册第五章第三节在论述南北朝文化的发展时,是这样说的:
“二王真书为南朝书体的正宗,北方沿袭魏晋(西晋)旧书体,南北书法不同。南北统一后,经唐太宗的提倡,二王真书成为全国书体的正宗。”对龙门石窟文化,只说其中“保存了石刻文字,至少有一千四百余种”,而对它的书法艺术竟未赞一词。1962年出版的翦伯赞、郑天挺主编的《*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三册,在“书法、绘画艺术的兴起”这一节中,也只列了王羲之、王献之两个人的书法成就,对于北朝的文化艺术基本没提。就连郭沫若主编的《*史稿》那样权威性很高的著作,也以主要笔墨称赞“东晋王羲之吸收汉魏以来名家的精华集书法之大成”。讲到北朝书法时,也说“保留隶书的笔意较多,表现出特殊风格”寥寥数字而已。1934年《历史研究》
第一期,发表了著名魏晋南北朝史专家王仲荦教授《论隋唐五代的书法》。王先生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褚遂良和欧阳询一样,虽然宗法二王,但受到北方风格的影响,已经融合南北的风格而加以进一步发展了”。“欧阳询的书法成就虽高,但在二王的嫡系看来,还嫌不纯,有掺入北方风格的地方,因此对他尚有微词”。王先生的评论无疑是公正的。但当谈到请他再写一篇关于北朝书法的文章时,他却摇头了。他对于郑道昭的书法价值,也不愿深谈。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据我了解,当前对北魏书法(即楷书)究竟应该摆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是存在较大争议的。而且也确实不易讲清楚。所以不少人都采取回避的态度,深恐发表有损二王的言论;引起争论。但我认为应该明确指出:北魏书法,包括它的杰出代表郑道昭的书法,在推进和促成我国楷法走向完全成熟这一过程中,是有着重大历史功绩的。它的一些特点即群众性、多样性,创造性,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和发扬。相反,二王的成就主要在于草隶,王羲之不可能是楷书的集大成者。
一、从历史的发展情况看
众所周知,楷、行体源于汉末,兴于魏晋,成熟于南北朝,完善于隋唐。这当中,经历了以隶为主、隶楷参半,进而以楷为主、隶意犹存这样几个发展阶段。其关键时期在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首先是绘画和雕塑,特别是和佛教发展有密切联系的绘画和雕塑。同时与绘画性质比较接*的书法艺术,也随之发达起来。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书法艺术是绚丽多彩的,主要表现是字体的演变。它是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由分书、章草向着楷书、行书、草书过渡。并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诸如钟繇、张芝、索靖等第一批书法大家。但是可惜,这一转变过程发展的很不顺利,它被西晋“永嘉之乱”引起的内乱外患打断了。在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分争割据形势,民不聊生,书法的发展无从谈起;在南方,东晋王朝也是在逃亡的情况下建立的,虽然政治局势比北方稍为稳定些,但人才、资料都受到限制。象张伯英的章草墨迹,钟繇的真书墨迹或者“过江亡失,妙迹永绝”;或者根本就没能带过江去,造成“江东无复钟迹”的憾事。由于西晋的门阀之风,过江后更为严重,书法艺术为士大夫们所垄断,群众性的书法活动得不到重视,加上碑版不兴,楷书对于酬答唱和的不便,因此书法的发展偏重于行书和草书。
《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同书《王献之传》也只说王献之“工草隶,善丹青”。都没有讲他们的楷书情况。也许有人会说,当时的隶书,就是今天的楷书,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可以从梁代庾肩吾的《书品》中找到佐证。该书指出:“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奇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这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楚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年来南京一带出土的东晋文物,例如《谢鲲墓志》、《颜谦妇刘氏墓志》、《王兴之夫妇墓志》等等得到证明。可以断定,王羲之所写的“正书”,应是带有隶意的正书,或称隶书,决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已经完全隋唐化了的楷书。相反,从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过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战乱,到了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北方的局势基本稳定下来了。等到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由*城迁都洛阳时,久遭破坏的北方经济,已经得到了恢复。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起来。拓跋宏以华夏文化的继承者自居,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为了使鲜卑人的子孙后代“广博见闻”,尽快摆脱“面墙而立,见识短浅”的境况,除了推行禁止胡服、胡语,禁止鲜卑人同姓通婚,改变鲜卑复姓,改变原有官制等一系列政策外,还积极修学校,建城廓,结纳汉族世家大族,挑选崔、卢、王、郑等中原大姓和陇西李氏的女子作后宫,并为五个皇弟分别聘李、郑、卢家的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这些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治局面的稳定和少数民族的加速汉化,多民族的融合,宗教的传播,以及南北之间政治交往,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多,象及时雨一样,促进了北方文化的蓬勃发展。当时的都城洛阳重新成为江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流,迭相临望”。“门巷修整,闾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商贾、屠贩、工匠、妙伎之类,随处可见。
“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南郊的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成千件雕刻塑像和石刻文字罗列其间,成为一座丰富高超的艺术宝库。这种情况甚至连梁朝派到北魏来的使臣(陈庆之),也不得不承认“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这些生动的事例充分说明北魏在迁都洛阳以后短短六十三年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在书法艺术方面,它以大量的石刻书法,大批经卷遗墨,证明自己确实完成了东晋和刘宋没有完成的发展楷法的任务。当然,北朝的书法也受到了南方的影响,特别在婉约流畅方面的影响。可以说,北朝和南朝的书家们共同为隋唐楷法的创立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为后代人民留下了丰富的、货真价实的书法瑰宝。在创立楷书这个历史大舞台上,北魏的书家们,扮演的是主要的角色,而不是可多可少,更不是可有可无的“龙套”。
二、从魏书的实际成就看
北魏的书法,可以真正称得上是丰富多彩,有质有量。在形式上,有碑、有志、有摩崖石刻、有造像记,还有大量的写经本。虽然大多数作者,没有给我们留下姓名,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世,但这恰恰说明了书法活动的群众性。他们的书法水*是很高的,他们从多姿多采的楷隶参半的字体为起点,以雄强、矫健、生动活泼的崭新的书体形象,逐步形成了结构严谨、姿态*稳、分势完全消失基本统一了的楷书风格。其特点是:
(一)形式姿态多。北魏书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群众性。它是在继承秦、汉、魏、晋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民间文化(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又借鉴南朝的行、草风貌,加上众多作者的创造而发展起来的。其突出特点是形式多样。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是这样形容当时情况的:“太和以后,诸家角出。奇逸则有若《石门铭》,古朴则有若《灵庙》、《鞠彦云》,古茂则有若《晖福寺》,瘦硬则有若《吊比干文》,高美则有若《灵庙碑阴》、《郑道昭》、《六十人造像》,峻美则有若《李超》、《司马元兴》,奇古则有若《刘玉》、《皇甫辚》,精能则有若《张猛龙》、《贾思伯》、《杨翠》,峻宕则有若《张黑女》、《马鸣寺》,虚和则有若《刁遵》、《司马升》、《高湛》,园静则有若《法生》、《刘懿》、《敬使君》,亢夷则有若《李仲璇》,庄茂则有若《杨大眼》、 《魏灵藏》、《始*公》,靡逸则有若《元详造像》、《优填王》……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康氏的形容,虽然有些笼统、抽象,不易捉摸,但北魏书体存在着千姿百态确是事实。在我国历代书法史上,象北魏这样的盛况,是不多见的。其所以如此,因素很多,其中三个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即民族大融合带来的多风格、多形态;宗教的盛行促使造像记、摩崖石刻以及碑、志、经卷的大量出现;士族豪门对文化艺术的垄断力量弱,为群众性的书艺活动和书法作品的保留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富于创造精神。作为文化艺术形式之一的方法,是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基础的,也离不开固有传统的影响。但是每一个有成就的书法艺术家又必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善于走自己的路,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时代特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苑新花。我认为北魏的整个书法艺术,具有这个特点而较少保守色彩。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曾列举了寇谦之、肖显庆、朱义章、崔浩、王远、郑道昭、王长儒等十人为例,说十家“体皆迥异,各有所长”。而这十个人中,有七个是北魏的书家。康氏还指出这些人的作品有“十美”,即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等等。南京大学的侯镜昶先生在他所著的《书学论集》里,也提到北魏真书“碑志众多,书风各异”。他还把北魏迁洛后一百余年的碑志作品分为十个流派,进行了分析比较。应该指出的是,在众多书法家中,郑道昭在创新精神方面是杰出的。
(三)发展变化快。这种现象在迁都洛阳后尤为明显。在迁都洛阳以前的书法作品中,如《中岳嵩高灵庙碑》(太安二年,公元456年),受汉代分隶的影响很深,波挑明显。三十年以后的《晖福寺碑》(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虽然字形仍具有隶书的严格、规矩,但波挑已经消失。迁洛之后十年中的一些作品,如《牛橛造像记》(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元详造像记》(太和二十二年,公元498年)、《始*公造像记》(时间同上),又形成一种方峻雄强、用笔方折、棱角分明、气势开张的新书体,只是它的撇、捺放笔较长而且丰满,所以仍被看作有分隶余韵,从公元501年以后,情况又有了进一步变化,例如《元羽墓志》(景明二年,公元501年)、《孙秋生造像记》(景明三年,公元502年)、《元详墓志》(永*元年,公元508年)、《高庆碑》(时间同上)等,不但波挑完全消失,而且形体上也不再有欹倒恣肆的现象,前两种纯用方笔,后二种方圆笔兼有,整个字态,博雅大方。从公元510年起,亦即迁都洛阳十六、七年以后,这个时期的书法艺术,有了质的变化。例如《郑文公碑》、《云峰石刻》(永*四年,公元511年)、《贾使君碑》(神龟二年,公元519年)、《崔敬邕墓志》(时间同上)、《张猛龙碑》(正光三年,公元522年)等。这些作品,均一扫分隶的影响和残留乔野之气,使北魏书风从古拙粗犷走向精劲流丽,从结字的奇险放纵走向*稳凝炼,从用笔方硬顿折走向方圆并用,流畅融和。
“太和之后,诸家角出”带来的纷乱形象已逐步为新的楷法所代替了。应该指出的是,在这个飞速地变化过程中,郑道昭的书法起到了关键性的先锋作用。云峰刻石所表现出来的书风,如方圆兼施、锋芒内含和间以涩笔的运笔技巧,以及凝炼与舒展,紧凑与疏宕的结字功夫等等,都是独步一时的。
(四)寓多元于统一。在书法艺术由隶向楷过渡这个历时*四百年缓缓流过的长河中,北魏楷书的发展,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它那寓多元于统一的过程发展变化之速,在整个书法史上,是极少见的。从公元456年的《中岳嵩高灵庙碑》起,到公元511年的云峰刻石,再到531年的《张黑女墓志》,只是短短七十三年,然而它却完成了两个重大使命。首先,它使魏书自身达到臻于成熟的阶段,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次,它为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事实是,“如果没有北魏书的存在和影响,就产生不出兼有雍容典雅和浑劲挺拔的唐楷来,我们今天也就不会看到欧书、褚书、李邕书、颜书等那样的法度严谨、气度轩昂的书法艺术。
三、关于郑道昭的贡献
研讨魏书的成就,就不可能不讲云峰刻石在这一成就中的历史地位,也必然要讲到这些刻石作者的贡献。对于郑道昭是否善书的问题,云峰山的主要书法作品《郑文公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是否全部出于郑道昭之手的问题,目前尚有争议。我个人倾向于持肯定态度。
郑道昭出身于河南荥阳的郑氏,是当时中原地区四大望族之一。郑道昭“少而好学”,“博学明俊”,又“好为诗赋”,是一个颇有文化修养的人。他的家庭和北魏皇室有着姻亲关系。据《资治通鉴》和《魏书》记载,他的姊妹被孝文帝纳为嫔妃,他的一个亲侄女(郑懿之女)和一个叔侄女(郑*城之女)分别被聘为广*王元羽、北海王元详的王妃。所以他青年时代就在*的重要部门——中书省任职,并有机会参加孝文帝举行的宴会,和皇帝一起酬唱赋诗。《郑羲下碑》称他“才冠秘颖,研图注篆”。他自已也说“学陋全经,识被篆素”,看来他对经学和书法艺术是有相当研究的。他很重视人才的培养,认为“崇治之道,必也须才,养才之要,莫先于学”。他曾数次上表建议整顿大学,恢复讲经。虽然这些意见未被采纳,但说明他在政治上是个有见地、有抱负的人。他在青、光二州做刺史,由于:“政务宽厚,不任威刑”,受到吏民的爱戴。而且还经常搞些文学艺术活动,
足以证明他不是那种专以鱼肉人民为业、不学无术的纨绔之徒。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往往直接影响着他的学术修养,正所谓“字如其人”。郑道昭能够在书法上有如此高深的造诣,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品质分不开的。
除了政治因素之外,他还是一个善于学*、勤于实践的人。他在书法上,继承篆的圆润,隶的舒展,吸收了造像记的挺拔强劲,写经本的壮茂凝炼。今天我们看到他与的字,大都在悬崖绝壁上。可以设想,如果他没有*时的千万次的临池实践,没有健康的体魄,而是象萧梁王朝那些“饱食醉酒,忽忽无事”,“射则不能穿孔,笔则才记姓名”,“体脆骨柔,不堪步 行”的世家大族子弟那样,这一切就完全不可想象的了。
关于郑道昭的创新精神,沈尹默先生对《郑文公下碑》的跋语,是最恰当不过了。他写道:“通观全碑,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若逐字察之,则宽和而谨栗,*实而峻肆,朴茂而疏宕,沈雄而清丽,极正书之能事。后来家书,唯登善《伊阙》、颜鲁公诸碑版差堪承接。”如果和同作于永*四年(公元511年)的《司马悦墓志》相比较,就会看得更清楚了。
《司马悦墓志》,无作者姓名,整个墓志的笔画细致俊美,结体规范严格,具有清新豪健,天趣自然的特点,是一篇水*高,而且相当成熟的楷书作品。但它较之《郑文公碑》,则明显看出受造像记的影响较深,方折、出锋多,不够含蓄浑厚,捺的结笔不稳定,有些长撇轻飘细弱。更主要的是缺乏《郑文公碑》那种气象雍穆,骨势洞达的神韵。
那么要不要把郑道昭封为“北方书圣”呢?我以为不必仓促下结论。但我们可以认为单就他的书法水*以及这些书法作品对于唐代楷法的贡献,比之“二王”是各有千秋的,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郑道昭(?-516),北朝魏诗人、书法家。字僖伯。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北魏大臣郑羲幼子。孝文帝时,官至通直散骑常侍。太和十九年(495)随孝文帝南征,在悬瓠君臣联句作歌,传为佳话。宣武帝初,迁秘书监,因从弟郑思和事株连,出为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后复入为秘书监。死后追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文恭。
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长于写景,略具清拔之气,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如《与道俗□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的"双阙承汉开,绝□虹萦□;涧□禽朝迷,窦狭鸟过亟",《登云峰山观海岛》的"山游悦遥赏,观沧眺白沙",笔力劲健,较有气势。他的文章,两篇是章表,无甚特色,仅《天柱山铭》尚有文采。
《魏书·郑羲附道昭传》说他"好为诗赋,凡数十篇",但今仅存诗4首,文3篇。辑入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郑道昭喜欢修身养性,炼气化丹,曾于延昌元年(512年)在莱州大基山依车、西、南、北、中虚设“青烟寺”“白云堂”“宋阳台”“玄灵宫”“中明坛”等炼气之处,并刻字志之,还做了一首《置仙坛诗》题刻于壁。从此,莱州云峰山、大基山光彩大增,名扬四海。熠熠生辉的石刻,使海内外游人墨客向往。
他还是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魏碑体鼻祖,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尢佳。被誉为“书法北圣”,南与王羲之齐名,有“南王北郑”之誉。史称郑道昭“少而好学,博览群言,……博学经书,才冠秘颖。”他书刻于青、光二州山崖的众多题刻,总称“云峰刻石”(包括掖县的云峰山、太基山,*度县的天柱山,益都县玲珑山)。清嘉庆、道光间山东云峰山、天柱山等处,发现郑道昭所书40多处,成为北魏书法艺术的三大宝库之一。其中以《郑文公上碑》、《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摩崖刻石最为著名。从郑道昭的这些书法艺术代表作来赏析,他的书艺风格特点是,下笔多用正锋(偶用侧锋),大起大落;起落转折,处处着实;间用侧锋取势,忽而峻发*铺,既有锋芒外耀,尤多筋骨内含。妙在方圆并用,不方不圆,亦方亦圆。或体方而用圆,或用方而体圆。故能给人以结体宽博,笔力雄强的感受。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把郑道昭云峰刻石42种列于“妙品”上。称“云峰山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
微电影的视觉艺术特征
艺术的特征和艺术的本质密不可分,特点是本质的外在体现,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艺术生产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艺术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微电影的视觉艺术特征,欢迎阅读与收藏。
微电影的视觉艺术特征
摘要:*年来,在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微电影行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并迅速普及。
本文从微电影自身的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利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微电影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视觉语言、艺术特征、色彩、镜头
“微”是*年来最为火热的一个词,微电影、微博、微信等都是随着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配合智能移动*台,犹如插上了新的翅膀,迅速得到了普及。
它们的出现也是现阶段人们为了满足追求个性**以及自我表达的情感诉求。
微电影凭借其传播速度快、普及率高的优势,甚至成为一种广告营销模式,如电影的预告片、产品上市前的广告片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微电影产生的背景、特点以及它的艺术特征。
一、微电影的产生背景
1、网络*台的推动:如现代著名影评家周传基所说“任何艺术的规律取决于它的媒介材料,各种艺术的特征是由媒介材料所带来的局限性和可能性来决定的”。
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为微电影提供了必要的*台。
随着网络视频业务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影视剧播放最主要*台之一。
2、高清器材的普及:自2008年尼康D90率先在单反相机加入视频功能后,佳能的5Dmark2的上市可以说是将单反高清视频功能带入了一个里程碑,凭借佳能EOS系统丰富的镜头群,使低成本的高清影视制作成为可能,降低了拍摄高品质视频的门槛,大幅缩减了拍摄成本,从而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设备与技术的支持。
3、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年来,苹果手机引领的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配合着逐渐成熟的3G与Wi-Fi技术*台,更加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基础。
二、微电影的特点及分类
1、微电影通常是在各种新媒体*台上播放、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视频短片。
由于其自身有“微”和“短”的特点,所以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台上播出后,具备了范围广、速度快、互动参与性强的特征。
并且由于参与的制作的人员有限与制作设备的相对低廉,所以成本也较低,易于普及。
2、微电影是*年来普及并发展起来的,暂时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
我们根据行业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如电影式、广告式,公益式、纪录片式。
三、视觉语言在微电影中的应用
由于微电影的特点是影片时长较短,所以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画面中的视觉元素的组合搭配,营造出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才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眼球。
下面我们通过视觉语言的几个基本元素来分析如何增强微电影的视觉特征。
1、电影色彩
色彩是造型艺术语言要素之一,电影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能够客观地描绘缤纷的色彩世界,同时还可以发挥色彩的性格特征来表现不同的主观情调,来增强影视作品的艺术效果。
电影作品的色彩语言,既遵循色彩运用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有其自己的特点。
微电影作品《路标》,讲述了一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要找一个红色邮筒寄信,几个子女相互推诿,最终牵扯出了这个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所有的一切都被淡忘,唯有色彩才是记忆中最深的烙印。
”——这是该片的主题,也是贯穿整部影片的线索。
在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那个被老三刷成“红色”的邮筒,影片将这一色彩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让它成为老人内心深处对妻子深深的回忆。
这种以色彩表现出的特殊情感自始至终贯穿在影片中间,直至最后出现的那抹鲜亮的红。
影片悬念被打开的瞬间,观众才感到恍然大悟。
原来老人一直念念不忘的“红色”邮筒是当年他与妻子通信的见证。
红色邮筒在影片中出现不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那鲜亮的红色却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这种由视觉引发的情感上的波动也显得那样动人心魄。
影片的色彩能够使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在于它能深刻地表达人性的本质内容,这就是色彩的象征性意义。
2、镜头画面
镜头是影视作品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烘托影片艺术效果最直接的方法,根据描写和场景情节的不同,镜头的运用手法也是不同的。
台湾导演蔡明亮拍摄的微电影作品《行者》,就体现了其在镜头运用方面的不凡功力。
影片用长镜头、无对白的手法在画面中表现一个僧人的缓慢行走与都市之中,其每一步所用的时间都是正常情况下的数十倍。
片中僧人的背景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四周是熙熙攘攘的路人。
这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时间与速度的反差,而影片所要表达的主旨,就是在这个节奏愈来愈快的现代社会当中,都市人的“忙与盲”,僧人的动作象征着一种自我、屏蔽外部节奏的“慢生活”。
这是蔡明亮导演对现代都市问题的深入理解与风格化的表达。
固定的一场一镜的长镜头,《行者》一片表现的是让人“度秒如年”的烦躁感,而这种感觉正是影片想要传递给观众的。
独特的行走方式表现的差异化的镜头语言,让人反观自己一直熟视无睹的真实生活状态,进而思考整个社会中的个体是否已经在都市环境中被异化。
结语:微电影作为基于网络*台的新兴事物,宽泛的创作*台与低廉的制作成本使得微电影获得了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视觉语言来营造视觉的冲击来实现创作者情感的诉求,是微电影产业目前普遍需要面对的问题。
微电影可以摆脱传统商业电影方方面面的束缚而实现自由思维的唤醒,追求自由和个性化的精神内涵,由此实现自身的艺术特征。
微电影摄影技巧
谈从美学的角度看古诗词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艺术特征论文
古人常以“诗歌”并称,《尚书·尧典》: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可见诗与歌的紧密契合与不可分离性,因此至今仍将“诗歌”合并来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便是诗与歌完美结合的体现。古诗词艺术歌曲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精华,更是对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的传承。因此,一向被视为" 阳春白雪" 的艺术歌曲,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学界和音乐界的关注。目前,关于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研究在国内已有很多,一部分是从艺术歌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一部分是谈论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艺术歌曲创作的研究,还有一部分是谈及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和审美表现,较少涉及将其艺术特征与具体的作品相关联来进行分析。因此,笔者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尝试,通过分析《枫桥夜泊》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美学的角度了解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特征。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一种声乐体裁,是词作家和曲作家精雕细琢的一类艺术精品,其曲风高雅,内涵深邃,既是现代艺术气息与中国浓郁民族特色的巧妙契合,又是经典文化与高雅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极富感染力。作曲家根据诗词的意境和涵义,将声乐旋律、钢琴织体、力度、速度等音乐因素进行统一的编配,绘制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更深化、更形象地揭示诗词所蕴含的意义。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将中国古代文化再现,用音乐的方式传承下去,因其所具有的独特气质而区别于其它类别的歌曲,在语言审美上和音乐审美上都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在歌曲《枫桥夜泊》中有具体的体现。
一、《枫桥夜泊》语言审美特征
1. 选取自诗词佳作,意境深远
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词大都选自古代诗歌( 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 、曲子词、散曲、歌谣等多种体裁,《枫桥夜泊》便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家喻户晓的名作,由作曲家黎英海根据诗词所刻画的意境进行谱曲而创作的歌曲。这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进京赶考落第后,路经枫桥镇,秋夜独舟,望江边景色而产生了一种惆怅失落的情绪,为抒发饱尝风霜的感慨,借景抒情而写下的诗作。全诗虽只有二十八字,却能将枫桥夜泊的画面完整生动地展现于眼前,产生落寞、哀愁的情感共鸣。
2. 语言凝练,具有很深的文学功底
“月落乌啼霜满天”,这第一句便暗示了整首诗冷清的笔调,描写了深秋的夜晚乌鸦啼叫划破夜空的情景; “江枫渔火对愁眠”,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刻画“江枫”、“渔火”,使其具有生命力,二者相互对看却又忧愁难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并未真正映入诗人眼帘,城外寺庙的描写也是展现了一种冷清、寂寞的画面;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再一次强调了时间,点出诗人的无眠,此时的钟声更增添了一份空旷、悲凉之感,“到客船”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体现了一丝丝的思乡之情。整首诗四句话,便将时间、地点和江边的情景交代的十分清楚,通过对情景的描写也将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情感表露的一览无余。
3. 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韵律感
韵律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讨论诗歌的音韵时说: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人。”古诗词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音调的*仄关系、语音的律动压韵等因素的完美结合使诗词琅琅上口,令人玩味不尽。《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声、仄声交错有致,在朗诵时以两字为一“顿逗”,每句的划分如下: 月落| 乌啼| 霜满天,江枫| 渔火| 对愁眠,姑苏| 城外| 寒山寺,夜半| 钟声| 到客船。根据吟诵的“顿逗”情况,其节奏也显而易见:,四句诗都是按照这种节奏型进行,音节工整、前后对称、音韵和谐。
二、《枫桥夜泊》音乐审美特征
1.“中西双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将欧洲作曲技法与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相融合,通过离调、转调等手段丰富音乐色彩。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这一特征是由其产生的背景决定的。20 世纪20 年代前后,一批留学欧美的音乐家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融合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调式,由此诞生了这类“中西双壁”的艺术歌曲。歌曲《枫桥夜泊》便是以五声民族调式为基础,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而成。调式调性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中不断发生变化,进行了不间断的远关系转调: B 宫- E 雅宫- #F 宫- B 雅宫- A 雅宫- G 宫- B 雅宫,这些调性的转换使歌曲在旋律上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更富于感染力。另外作品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现代音乐元素,如半音行进和旋律半音回旋等,如谱例:这些元素更增添了作品的特色,使其传唱至今。
2. 旋律自然流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追求声调与音调的'紧密契合,旋律自然流畅,具有抒情性。旋律的起伏与节奏的快慢均根据诗词的韵律而定,例如,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根据之前所说吟诵时抑扬顿挫的划分是: 月落| 乌啼| 霜满天,演唱时“月落”的“落”字、“乌啼”的“啼”字都稍有拖腔,“霜”字达到了这一句的最高音,而“满天”又峰回路转,重新回到了中音区; 江枫| 渔火| 对愁眠,“江枫”和“渔火”后面都根据诗词的顿挫稍加停顿与拖长,之后的“对”字也是这句的最高音,并保持了一拍半的时长,“愁眠”采用高音的下行方式,从而体现情绪的低落; 姑苏| 城外| 寒山寺,这句是全诗起承转合中“转”的部分,吟诵时也是语气最高昂的一句,因此“姑苏”这两个字的音高陡然上升,达到整首歌曲的最高点,这一句整个都是下行式的行进,到“寒山寺”时又回到中低音区; 夜半| 钟声| 到客船,“夜半”的“半”和“钟声”的“声”也进行了拖腔的处理,旋律起伏与抑扬顿挫感与第一句大致相同,从而实现了诗句的起承转合。演唱与吟诵的韵味十分贴切,如出一辙。总体来说,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与韵味直接决定所创作歌曲的音乐形象。《枫桥夜泊》的整个情感基调是以悲凉、孤寂为主,独舟江边思绪万千,因此在旋律上运用了以舒缓为主并兼有大跳和变化音的创作方式,旋律走向每一句都是下行式,从而体现出深夜的空寂和诗人低落的情绪。
3. 注重钢琴伴奏,具有较强的渲染烘托性
注重钢琴伴奏的作用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一个很重要的特征。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承担的不仅是伴奏的角色,它还肩负着烘托气氛、诠释音乐形象、与歌唱者一起展示作品内涵等方面的任务。钢琴伴奏与人声旋律二者相辅相成、有机配合,伴奏对主旋律的模仿与对比交织在一起,将歌曲中的音乐形象刻画的更加淋漓尽致。《枫桥夜泊》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伴奏与人声配合极为成功的作品之一,通过不同的伴奏织体来展示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描绘“钟声”时,左手以低音纯五度音程进行贯穿始终,五度音程的时值均为四拍,均匀缓慢,如谱例所示:这种音效衬托出一种深沉、悠远的氛围,十分逼真形象地刻画了寒山寺钟声空灵的感觉; 在描绘“流水”时,既采用了模仿古筝“流水”刮奏的方法,形象地刻画了潺潺的流水声,又运用了装饰音的短琶音,这种效果好似微风吹动江水泛起的小波浪,又好似船桨划过水面波纹荡漾的水声,十分的动感形象。
如谱例:正是源于古诗词艺术歌曲这些独特的气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演唱者的青睐,也激发了更多作曲家的创作灵感。它细腻的情感,悠远的意境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从而使很多佳作传唱至今。随着曲作家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进一步探究与创作,相信会有更多像《枫桥夜泊》这样的经典之作问世,在声乐百花园中大放异彩。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与艺术特征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和艺术特征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
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
关于古诗十九首艺术特征的分析
古诗柳的艺术特征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古诗十九首中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艺术上的特色
上古诗歌的艺术特征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答案
分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及影响
古诗十九首的主题和艺术特点
含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的文献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美
《古诗十九首》的共同特征
古诗十九首的叠词艺术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古诗有关大雁塔的艺术特征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成就
古诗十九首的时代特征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艺术
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风格
简述古诗19首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秩序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