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关于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7) 语录(30) 说说(146) 名言(2) 诗词(2k+) 祝福(5) 心语(601)

  • 西塞山前白鹭飞全诗

  •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2、西塞山:浙江湖州。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6、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7、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8、不须:不一定要。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m.ju.51tietu.net)。”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

    [阅读全文]...

2022-01-12 12:29:52
  • 西塞山前白鹭飞

  • 风景,经典
  • 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

      是出自《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名句。

      【全诗如下】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作者: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个性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述,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个性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透过自我的想象,完全能够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能够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情绪。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摘自《白香词谱笺》)

    [阅读全文]...

2022-05-25 10:10:50
  • 西塞山前白鹭飞下一句

  • 西塞山前白鹭飞下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出自: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①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浙江湖州。

      ③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⑥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⑦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⑧不须:不一定要(美文网 Meiwen.com.cn)。

    [阅读全文]...

2022-05-28 03:46:56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诗翻译赏析

  • 唐诗,古诗文
  •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诗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唐诗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唐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前言】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箬,一种竹子。

      6、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7、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8、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9、不须:不一定要。

      10、斜风:微风。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赏析】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阅读全文]...

2022-03-12 06:23:48
  •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是什么

  • 知识,学*,文学
  •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是什么

      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你们知道它的下一句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是什么内容,欢迎阅读。

      西塞山前白鹭飞的下一句是:

      桃花流水鳜鱼肥。

      原句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意思是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这句话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原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诗词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诗词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阅读全文]...

2022-01-13 11:42:45
  • 苏轼: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

  • 苏轼
  •   《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

      作者:苏轼

      原文: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江边。

      2、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3、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赏析: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渔父》。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双调,五十字,仄韵。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又,旧注都以西塞山在湖州,恐非是。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其地都不在湖州。当依陆游《入蜀记》所说,西塞山即鄂州的道士矶:“矶一名西塞山,即玄真子《渔父辞》所谓‘西塞山前白鹭风’者。”苏轼谪居黄州时,曾游其地,有云:“元真语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加其语以《浣溪沙》歌之。”(m.ju.51tietu.net)(徐俯《鹧鸪天》词跋,见《乐府雅词》卷中)苏轼《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散花洲即在长江之中,与西塞山相对。徐俯《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镢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亦以西塞山在长江边。

      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3张)这首词虽色彩鲜明,初看也只是一幅风景画而已,为什么千古传诵,回味无穷?原来在这青山绿水中,还有一位超脱名利的渔父在,他把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中,自乐其乐,无复风波之患。而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尘世的风波中颠颠簸簸,或者经历过狂风暴雨,或者受不了凄风苦雨,很少有时间领略人生的乐趣,忽然面对着这不须害怕不须愁的斜风细雨,能不别有一番感慨?

    [阅读全文]...

2021-11-24 19:54:07
  • 白鹭的诗句

  • 白鹭的诗句

      关于白鹭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白鹭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志和。其古诗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坐在船上,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登金陵凤凰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古诗全文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翻译】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积雨辋川庄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古诗全文如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翻译】

      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名逐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

      《白鹭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心闭且未去,独立沙洲旁。

      【译文】

      一只白鹭鸶飞落在水面上,远远看去像落下来一团白霜。诗人看到这副画面觉得心里悠闲,暂且伫立在这沙洲旁边吧。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

      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湖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徐元杰。其古诗全文如下: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出郊》作者为明代文学家杨慎。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译文】

      山上的田,高高低低就像楼梯;山下的田,块块分割犹如棋盘。忽然一群白鹭飞过田野,点破了秧田里秧苗成片的绿色。

      《栾家濑》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译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腿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阅读全文]...

2022-02-06 06:09:55
  • 关于白鹭的诗句

  • 随笔
  • 关于白鹭的诗句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鹭的'关于白鹭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唐·杜甫《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唐·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唐·李白《白鹭鸶》——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

      4、唐·李白《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5、唐·李白《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6、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7、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

      8、唐·李白《白鸠辞》——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

      9、唐·李白《泾川送族弟□》——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

      10、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

      1、山公取醉不关我,为爱尊前白鹭鹚。——出自唐·皎然《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

      2、白鹭双飞去,黄花数点新。——出自元·曹文晦《九月一日清溪道中》

      3、静涵青苹舞藻荇,闲立白鹭浮鸳鸯。——出自南宋·陆游《怡斋》

      4、锦石照碧山,两边白鹭鸶。——出自唐·李白《泾川送族弟錞》

      5、衣冠白鹭下,帟幕翠云长。——出自唐·李隆基《千秋节宴》

      6、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出自唐·卢照邻《初夏日幽庄》

      7、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出自唐·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8、白鹭立清滩,与我俱得意。——出自南宋·陆游《秋兴》

      9、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出自金·刘著《月夜泛舟》

      10、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湉湉。——出自唐·杜牧《怀钟陵旧游四首》

      11、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2、白鹭江心立,乌龟水底钻。——出自元·王哲《南柯子》

      13、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山陂。——出自宋·陈与义《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

      14、闲吟四壁堪搔首,频见青苹白鹭鸶。——出自唐·薛能《褒城驿有故元相公旧题诗,因仰叹而作》

      15、高台聊望清秋色,片水堪留白鹭鸶。——出自唐·贾岛《投元郎中》

      16、白若白鹭鲜,清如清唳蝉。——出自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17、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出自唐·白居易《池上寓兴二绝》

      18、白鹭夸瘦捷,插脚还欹倾。——出自宋·苏轼《新滩》

      19、闲出黄金勒,前飞白鹭鹚。——出自唐·李洞《感知上刑部郑侍郎》

      20、中宵把火行人发,惊起双栖白鹭鸶。——出自唐·白居易《箬岘东池》

      21、刻成片玉白鹭鸶,欲捉纤鳞心自急。——出自唐·卢仝《白鹭鸶》

      22、独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涛。——出自唐·陈昌言《白日丽江皋》

      23、白鹭亦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出自唐·李白《舞曲歌辞·白鸠辞》

      24、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出自唐·刘得仁《晚游慈恩寺》

      25、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出自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26、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出自唐·李白《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27、稻秧正青白鹭下,桑椹烂紫黄鹂鸣。——出自南宋·陆游《小憩前*院戏书触目》

      28、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出自唐·李白《白鸠辞》

      29、怪生白鹭飞无数,水落滩生易取鱼。——出自南宋·陆游《北园杂咏》

      30、花间醉任黄莺语,亭上吟从白鹭窥。——出自唐·韦庄《长年》

      31、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出自南北朝·萧纲《采莲曲》

      32、怪来马上诗情好,印破青山白鹭飞。——出自唐·韦庄《题吉涧卢拾遗庄》

      33、莫恨幽情无与共,一双白鹭导吾前。——出自南宋·陆游《湖上》

      34、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出自唐·王建《戴胜词》

      35、白鹭同孤洁,清波共渺茫。——出自唐·郑谷《寄前水部贾员外嵩》

      36、先君笑指溪上宅,鸬鹚白鹭如相识。——出自北宋·黄庭坚《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

      37、白鹭一溪影,桃花何处湾?——出自清·屈大均《江皋》

      38、冯侯天马壮不羁,韩侯白鹭下清池。——出自北宋·王安石《和刘贡甫燕集之作》

      39、白鹭前身真钓叟,青山今日是诗人。——出自宋·白玉蟾《舟中晚眺二首》

    [阅读全文]...

2022-05-07 03:06:51
  • 关于白鹭的诗句

  • 关于白鹭的诗句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白鹭栖息于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单独、成对或集成小群活动的情况都能见到,偶尔也有数十只在一起的大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白鹭的诗句(精选27首),希望你喜欢!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是生机盎然的画面,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白鹭

      唐代:白居易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赏析:诗人借写白鹭表达自我的愁闷心境,一是思念亲人,一是仕途坎坷。自我真是壮年,年富力强,却怀才不遇,怎能不感慨万端。

      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能够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境。此词吟成后,不仅仅一时唱和者甚众,并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

      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赏析: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湖上

      宋代: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赏析: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西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境该是多么舒畅。

      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宋代:吴文英

      明月枝头香满路。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赏析:重九夜月亮像秦镜般高悬天空,秋高气爽,水边的'白鹭受到月光的惊动,双双冲霄飞去。

      采桑子

      宋代:欧阳修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赏析: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作为西湖的老熟客,作者就在该篇用审美的语言把西湖的好处给介绍出来。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代: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阅读全文]...

2022-06-22 11:46:47
  • 描写白鹭的诗句 描写白鹭的古诗词句

  • 优美
  • 不管是在古代的时候,还是如今现代,大自然总是一如既往地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好。就像是被春风吹得飘飘荡荡的柳枝一样,亦或是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飞翔的白鹭,都是大自然在春天绽放出来的迷人风采。

    1、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2、云影天光匝钓矶,毡毳微展雪毛衣。不知妙得天然趣,只道惊人意欲飞。

    3、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湖白鹭飞。

    4、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5、白鹭敞西轩,檐宇穷爽垲。

    6、倒照秦眉天镜古。秋明白鹭双飞处。

    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9、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10、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11、白鹭洲前水,奔腾乱马牛。

    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恍然生我红尘外,满眼沧洲白鹭栖。

    1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阅读全文]...

2022-02-24 06:27:51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句子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语录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说说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名言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诗词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祝福
古诗山塞山前白鹭飞的下半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