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关于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6) 说说(204) 名言(2) 诗词(12k+) 祝福(55) 心语(4)

  • 小鸟的诗句

  • 小鸟
  • 小鸟的诗句

      1) 阴阴夏木啭黄鹂。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2)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3)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白居易《望月有感》

      4)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5)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6)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7)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金昌绪《春怨 》

      8)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9)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10)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 晏殊《破阵子•春景》

      1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3)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饮酒•其五》

      15)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6)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18)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19)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苏轼《蝶恋花•春景》

      20)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1)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2)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韦庄《台城》

      23)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4)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25)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杜甫《蜀相》

      26)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李白《三五七言 》

      27)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28)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曾几《三衢道中》

      29)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闻雁》

      30)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李华《春行寄兴》

      31)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3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鸟鸣涧》

      33) 举头忽见衡阳雁。 :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34)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5)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3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37) 晚日寒鸦一片愁。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38)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3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4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

      4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江雪》

      43)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绝句二首》

      44)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4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46)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李白《独坐敬亭山》

      47)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適《别董大二首》

      49)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5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王籍《入若耶溪》

    [阅读全文]...

2022-07-25 10:20:28
  • 山中王维古诗

  • 文学
  • 山中王维古诗

      《山中》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一首五绝,作于诗人被废斥后客居巴蜀期间。此诗抒发了诗人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中王维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中》

      诗人: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

      弯曲山路上原本没有雨,但苍翠山色却浓得仿佛就要润湿了人衣裳一样。

      注释

      1、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荆谷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参见《水经注·渭水》《长安志》卷一六。一作“溪清”。

      2、红叶:秋天,枫、槭、黄栌等树叶子都变成红色,统称红叶。

      3、元:原,本来。

      4、“空翠”句:形容山中翠色浓重,似欲流出,使人有湿衣之感。空翠:指山间青色潮湿雾气。

      鉴赏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山中景色。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大概是穿行在山中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颜色,蜿蜒穿行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声音。

      次句写山中红叶。绚烂霜叶红树,本是秋山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色彩有特殊敏感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绚烂秋色遐想呢。所以,这里“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珍重和流连。

      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是山中景色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却是它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浓翠之中。苍翠山色本身是空明,不像有形物体那样可以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它是那样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水分,浓得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种细雨湿衣似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复杂作用所产生一种似幻似真感受,一种心灵上快感。“空”字和“湿”字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快感中统一起来了。

      张旭《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深山另一种美境界;王维这首《山中》“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山色给人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物,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同工异曲,各臻其妙。真正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

      这幅由白石磷磷小溪、鲜艳红叶和无边浓翠所组成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富于诗情画意,毫无萧瑟枯寂情调。和诗人某些专写静谧境界而不免带有清冷虚无色彩小诗比较,这一首所流露感情与美学趣味都似乎要更健康一些。

      拓展:《山中送别》王维描写友人送别的古诗词

      【山中送别】

      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山中送别】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山中送别】王维人物背景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山中送别】赏析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诗就是这样的。

    [阅读全文]...

2022-02-16 12:37:12
  • 山中王维的古诗

  • 山中王维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中王维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中王维的古诗注音版

      shān zhōng wáng wéi

      山 中 王维

      jīng xī bái shí chū,

      荆 溪 白 石 出,

      tiān hán hóng yè xī。

      天 寒 红 叶 稀。

      shān lù yuán wú yǔ,

      山 路 元 无 雨,

      kōng cuì shī rén yī。

      空 翠 湿 人 衣。

      译文

      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地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裳。

      山中赏析

      这首小诗以诗人山行时所见所感,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开头两句是说,荆溪水流量一天比一天少,河床上露出了白色的石头。天气慢慢的变凉了,枝头的红叶渐渐稀少。

      首句写山中溪水。荆溪,本名长水,又称浐水,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北流至长安东北入灞水。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上游的那一段。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青溪。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嶙嶙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由于抓住了冬寒时山溪的主要特征,读者不但可以想见它清澄莹澈的颜色,蜿蜒穿行的形状,甚至仿佛可以听到它潺潺流淌的声音。

      次句写山中的红叶。绚烂的霜树红叶,本是秋山的特点。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少了;这原是不大引人注目的景色。但对王维这样一位对大自然色彩有特殊敏感的诗人兼画家来说,在一片浓翠的山色背景上(这从下两句可以看出),这里那里点缀着几片红叶,有时反倒更为显眼。它们或许会引起诗人对刚刚逝去的绚烂秋色的遐想呢。所以,这里的“红叶稀”,并不给人以萧瑟、凋零之感,而是引起对美好事物的尊重和流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元:通“原”,原来,本来。后两句是说,弯曲的山路上原来没有下雨,可这浓浓的青松翠柏中烟雾迷蒙,水气很重,似欲流欲滴,才沾湿了行人的衣服。如果说前两句所描绘的'是山中景色的某一两个局部,那么后两句所展示的却是它的全貌。尽管冬令天寒,但整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浓翠之中。

      苍翠的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触摸得到,所以说“空翠”。“空翠”自然不会湿衣,但是它是那样的浓,浓得几乎可以溢出翠色的水分,浓的几乎使整个空气里都充满了翠色的分子,人行空翠之中,就像被笼罩在一片翠雾之中,整个身心都受到它浸染、滋润,而微微感觉到一丝细雨湿衣似的凉意,所以尽管“山路元无雨”,却自然感到“空翠湿人衣”了。这是视觉、触觉、感觉的复杂作用产生的一种似幻似真的感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空”字和“湿”字的矛盾,也就在这种心灵上的快感中统一起来。

      张旭的《山中留客》说:“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沾衣”是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王维的这首《山中》的“湿衣”却是幻觉和错觉,抒写了浓翠的山色给人的诗意感受。同样写山中景色,同样写到了沾衣,却异曲同工,各臻其妙。真正的艺术是永远不会重复的。

      王维介绍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阅读全文]...

2022-07-28 14:46:44
  • 描写小鸟的诗句

  • 小鸟
  • 描写小鸟的诗句(精选50句)

      导语:鸟的叫声悦耳动听,那么古诗中有哪些句子是写鸟的呢?下面是描写小鸟的`诗句(精选50句),欢迎参考!


      01、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0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早寒有怀/江上思归》

      03、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杜甫《秋兴八首》

      04、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05、日暮*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06、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陆游《秋晚登城北楼》

      07、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08、晴野鹭鸶飞一只,水葓花发秋江碧。——皇甫松《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

      0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10、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11、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欧阳修《画眉鸟》

      12、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谢枋得《蚕妇吟》

      13、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4、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苏轼《蝶恋花·春景》

      15、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16、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陈孚《咏永州》

      17、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18、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19、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20、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1、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姜夔《钓雪亭》

      22、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23、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24、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25、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王磐《古蟾宫·元宵》

      26、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27、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寇准《踏莎行·春色将阑》

      28、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29、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30、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31、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32、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晚春》

      33、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李好古《谒金门·花过雨》

      34、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35、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6、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37、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3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9、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杜审言《渡湘江》

      40、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

      41、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怨诗》

      42、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43、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高适《夜别韦司士》

      44、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李清臣《谒金门·杨花落》

      45、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46、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顾德辉《青玉案·春寒恻恻春阴薄》

      47、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48、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阅读全文]...

2022-06-21 03:48:36
  • 关于小鸟的诗句

  • 小鸟
  •   1) 阴阴夏木啭黄鹂。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2)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3)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白居易《望月有感》

      4)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5)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6)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7)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 金昌绪《春怨 》

      8)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9)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10)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 晏殊《破阵子•春景》

      1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2)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3)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陶渊明《饮酒•其五》

      15)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6)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7)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18)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19)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苏轼《蝶恋花•春景》

      20)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1)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22)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韦庄《台城》

      23)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4)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25)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杜甫《蜀相》

      26)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李白《三五七言 》

      27)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28)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曾几《三衢道中》

      29)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闻雁》

      30)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李华《春行寄兴》

      31)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32)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王维《鸟鸣涧》

      33) 举头忽见衡阳雁。 :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34)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温庭筠《商山早行》

      35)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3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37) 晚日寒鸦一片愁。 : 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38)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3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

      4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孟浩然《春晓》

      42)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柳宗元《江雪》

      43)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杜甫《绝句二首》

      44)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4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46)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 李白《独坐敬亭山》

      47)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8)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適《别董大二首》

      49)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5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王籍《入若耶溪》

      1) 阴阴夏木啭黄鹂。 :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2)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李璟《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阅读全文]...

2022-06-09 19:18:36
  • 山中古诗王勃诗意(《山中》赏析)

  • 诗意
  • 读过《红楼梦》的人,可能会记得香菱学诗的时候,香菱说: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却说: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可见不同欣赏水*的人,喜爱的诗是不一样的。现代诗人冯至说:

    我个人在青年时期,并不了解杜甫,和他很疏远,后来在抗日战争流亡的岁月里才渐渐与他接*,那时我写过一首绝句:‘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句句真。不识诗中尽血泪,十年佯作太*人。’从此杜甫便成为我最爱戴的诗人之一,从他那里我吸取了许多精神上的营养。”(《祝〈草堂〉创刊并致一点希望》)

    可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也会喜欢不同的诗。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王维(701年-761年),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一个是初唐四杰之一,一个是王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两个都写过一首题目为《山中》的五言绝句。

    这两首诗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下写成,作为读者来说,喜欢哪一首也反映了自己的心境。我们先看看这两首诗。

    王勃这一首是羁旅诗: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王维这一首是山水诗: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即使不懂诗的人,读完也能感觉出不同的味道,同样写秋冬之际的”山中“,一个充满了悲凉,一个却是一片闲适。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长江悲己滞,万里念将归。前两句写空间,滞留一方而悲,路途遥远而念。可以细细品味诗中动词,一个”悲“、一个”滞“,一个”念“。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说过:

    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诗人的诗心也是如此,前两句写的就是这种”万不得已“。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后两句写的是时间,秋冬之际,满山黄叶纷飞,更加心情郁结。末句以景收,但是此景中,一个”黄“,一个”飞“,把暮秋的悲凉如同画一样展现出来。

    王勃除了这首伤秋的诗,还有一首《羁春》 诗写了同样的伤感:

    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

    这首《羁春》同样情景交织、羁旅伤时。开端对仗起,千里之外,游子思念之情已经疲倦,更逢春天仿佛一日归来。出句”千里“是空间的遥远,对句”一朝“时间的迅捷。

    结束时同样写景收尾。和”黄叶“一样,也有”落花“这种令人神”伤“的意象, *淡之中可以感受到意境的浑厚 。

    假如您没有这种羁旅思乡的经历,很难感同身受。终日生活在舒适区里的人,如果说喜欢这首诗,多少有点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意思。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关于王维的这首诗,胡仔《冷斋夜话卷四·五言四句得于天趣》记录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评诗:

    吾弟超然善论诗,其为人纯至有风味。尝曰:「陈叔宝绝无肺肠,然诗语有警绝者,如曰:『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王维摩诘《山中》诗曰:『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舒王百家衣体曰:『相爱不忍发,惨澹暮潮*。欲别更携手,月明洲渚生。』此皆得于天趣。」

    予问之曰:「句法固佳,然何以识其天趣?」超然曰:「能知萧何所以识韩信,则天趣可言。」予竟不能诘,叹曰:「溟滓然弟之哉!」

    胡仔说,我的弟弟(字超然)善于论诗。他说陈叔宝的”午醉醒来晚“、王维的”溪清白石出“、王安石集句诗”相爱不忍发“都得于天趣。胡仔觉得挺玄乎,问怎么辨别这些诗的天趣呢?

    胡弟弟说:你要是明白萧何为什么能辨识韩信的秘密,那么就可以跟您讨论天趣了。胡仔%#@&…………………..胡仔叹了一口气,我这个弟弟真是深不可测(不着边际)呀!

    老街也搞不清楚为什么刘邦瞎了眼,而萧何就能看出韩信的本事来,如果活到今天,萧何一定是个最优秀的HR。

    我们还是回到凡间,听一听苏轼的评价吧: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王维诗中有颜色:白、红、翠。有景物:溪、石、叶、路、雨、衣。如果是苏轼的版本则更加五彩斑斓:蓝溪、白石、玉川、红叶、空翠 。

    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评价王维这首《山中》的名言。王维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组合,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呼之欲出的画面。如果说喜欢的话,我更喜欢王维这幅山水画中闲雅疏淡的生活。

    另外,王维这首《山中》流传的版本真不少,苏轼的第一句是:蓝溪白石出;胡仔的第一句是:溪清白石出;我们今天流传的版本是:荆溪白石出。抛开王勃的那首诗不说,单看王维的三个版本,您喜欢哪一种呢?

    读王勃诗,感受到的是一位为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就像今天那些在北上广深漂泊的异乡人们,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得已和不如意,但是仍旧坚持而不肯放弃 。

    读王维诗,看到的似乎是一位喜欢享受生活的中年人。当然,像王维这种人人羡慕的山水田园生活,多是经过王勃这种努力工作才能换来的结果。看看今天在山村建别墅居住的人,多是当今的有钱人。

    古代有位诗人不是说过:

    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非是等闲人。

    对于王维《山中》的闲适生活,大多数人仅仅是偷闲梦想一下吧?其他的时间还是要经历王勃《山中》那种奔波的痛苦。

    读过这两首诗,您喜欢哪一首呢?王维还是王勃?

    [阅读全文]...

2022-05-28 09:25:51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1、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临水不敢照,恐惊*昔颜。——马戴《落日怅望》

      3、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4、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6、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7、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8、随意落*沙,巧排作、参差筝柱。——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9、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0、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3、燕子又将春色去。——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14、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张炎《解连环·;孤雁》

      15、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8、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汤显祖《江宿》

      19、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0、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21、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22、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4、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王建《羽林行》

      25、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28、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29、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30、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3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32、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33、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3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5、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36、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3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0、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2、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4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44、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45、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46、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归期远。——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47、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王元鼎《醉太*·;寒食》

      48、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9、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薛逢《长安夜雨》

      50、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阅读全文]...

2022-07-18 10:47:01
  • 《山中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 送别
  • 《山中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山中送别》古诗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句】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出处】唐·王维《三中送别》。

      【译注】送别友人,回到山中。天刚刚黑,便关 上了柴门。“罢”字作结,凝练地概括了诗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日 暮”便“掩柴扉”更为含蓄,它委婉地暗示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无限 深情。继日暮而来的漫漫长夜,诗人将如何排遣那深重的离愁?这令人 神伤的场面也都饱溢在诗句中,可谓力透纸背。

      注: 山中,王维隐居辋川别墅所在地蓝田。

      【全诗】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释】

      ①柴扉:柴门。

      ②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翻译】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

      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

      【全诗赏读】

      这首《山中送别》乍读会让人感到特别: 题为《送别》,却不写送别, 起首一句便是“山中相送罢”,说今天曾有过“送别”那么一回事,已经过 去了。至于行者为谁,前往何处,离别情景,一概略去,仅以一个并无感情 色彩的“罢”字一带而过,大有漫不经心的意味。次句接以“日暮掩柴 扉”,柴扉,指山居常见的白板门。山中生活简静,既昏便息,“掩柴扉” 是每天到日暮时分都要做的极其*常的事情,这似乎也与白昼送别没有多少 关联; 而诗人却把这本不相关的两件事连在一起,真让人疑心这是不是在写 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三、四句从《楚辞·招隐士》 “王孙 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化来。《招隐士》两句原意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 不归; 王维这两句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这是诗人“掩 柴扉”以后的心理活动,正面抒惜别之情。经过后面这么一问,通首诗豁然 开朗,变得神采飞动。“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按常情应在相别之际向行 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这说明 它是诗人“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他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 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 又担心其久不归了。正是“扉掩于暮,居人 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 (唐汝询《唐诗解》)。正因为日 暮是离愁别绪最难排解的时刻,所以“掩柴扉”这一看似*常的举动就显示 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被涂上浓重的感情色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看到诗中 人寂寞低回的神态,推想其怅然若失之情,进而还能设身处地地想象诗人在柴 扉关闭后何以打发那漫漫长夜。至于到“春草明年绿”时,那又要费几多时 日,何况“王孙归不归”还在未卜之中。

      绕开相送直写送罢,由“相送罢”直接“日暮掩柴扉”,又从当天的 “日暮”遥接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时间上连续跳跃, 而离愁别绪也在这跳跃中被逐步加强。“以送罢始,以盼归终,抒别后相思 之意,弥见当前惜别之情。”(刘拜山评语)语言朴素、自然,而感情深厚、 真挚,可谓寄至味于*淡。

      作者简介

      王维像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阅读全文]...

2022-03-08 01:28:46
  • 山中王维赏析简短(山中王维古诗解释)

  • 解释
  •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诗词鉴赏:①“注释”:“白石"秋末冬初水落石出;"红叶稀”秋霜红叶稀稀拉拉;"元"即原,本来的意思;"空翠"即苍翠欲滴的山色。②“译文”:荆溪水浅石出*磷,深秋天寒红叶稀疏点缀。山路上原本没有下雨,但苍翠欲滴的山色沾湿人的外衣。③"鉴赏":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画家音乐家,苏轼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五言绝句采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深秋时节的山水风景图。对于山中四季的轮回变幻迁客骚人多有涉及,记得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也有类似的描绘,“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中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阅读全文]...

2022-05-22 08:39:49
  • 山中送别王维古诗(王维诗山中送别译文)

  • 送别
  • 《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山中送别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明年:一作“年年”。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阅读全文]...

2022-01-16 05:39:27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句子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语录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说说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名言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诗词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祝福
古诗山中小鸟的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