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捣衣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捣衣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捣衣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捣衣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捣练子·中秋夜 》
风细细,桂香播,片纸天灯愿景多。
人共月圆*夜色,海偕天皓送秋波。
相关阅读: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南乡子·捣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
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
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
月到西南更断肠。
注释:
1、捣衣:古人洗衣时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干净,故称。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
2、鸳瓦:即鸳鸯瓦。
3、支枕句:谓空房独处,将枕头竖起、倚靠,不免生怯。
4、清砧: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翻译:
屋外的瓦当上已结了一层薄薄的清霜,
屋内孤灯下,
我对着准备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伤。
都说戍边在外的人受尽苦寒,
相貌容易消瘦,
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
细细打量。
如果今夜梦中可以相遇,
一定一定要紧紧握住执手相望。
孤单单衾寒,孤单单的空房,
不如趁着月光再来到河边浣洗一遍他的衣裳。
深秋寒意重,孤单独夜长,
月下捣衣,声声清砧,
敲打着思念与凄凉。
蓦然回首,发现月已挂上西南方向,
想着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拥而眠,
不由得更加让我欲断肝肠!
赏析:
“捣衣”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目,所写都不离征夫怨妇的内容。本首词也是如此,词从怨妇的角度写来,(m.ju.51tietu.net)写她的“自伤”、“怯空房”、“凄凉”,以至“断肠”的怨恨之情。层层写来,情致幽婉凄绝。
南乡子·捣衣古诗词
古诗原文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译文翻译
屋外的瓦当上已结了一层薄薄的清霜,屋内孤灯下,我对着准备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伤。都说戍边在外的人受尽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细细打量。如果今夜梦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紧紧握住执手相望。
孤单单衾寒,孤单单的空房,不如趁着月光再来到河边浣洗一遍他的衣裳。深秋寒意重,孤单独夜长,月下捣衣,声声清砧,敲打着思念与凄凉。蓦然回首,发现月已挂上西南方向,想着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拥而眠,不由得更加让我欲断肝肠!
注释解释
南乡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有二十七字、二十八字、三十字各体,*仄换韵。
捣衣:古人洗衣时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干净,故称。明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春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其制如此。”
鸳瓦:即鸳鸯瓦。
支枕怯空房:谓空房独处,将枕头竖起、倚靠,不免生怯。
清砧(zhēn):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开烛影,欲掩见清砧。”
创作背景
该词虽亦用传统题目,但却有其特定的情境与良苦之用心。那就是要借此以表达对挚友吴兆骞的思念和感情,吴兆骞与作者文坛齐名。私交甚厚,不料却因江南乡试作弊案牵连,为仇人诬陷,被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手足知己,遭此大难,诗人自是牵挂于怀,忧绪百端。
诗文赏析
该词以怨妇的口吻,描写主人公的“自伤”、“怯空房”、“凄凉”,以至“断肠”的.怨恨之情。全词层层写来,情致幽婉凄绝。古时捣衣,多在秋夜进行,试想一下,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四下悄无声息,只能听见萧瑟的砧杵声一下一下地响起,这是何等凄凉的意境。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捣衣往往用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而在这首词中,纳兰正是借捣衣这一动作,抒发了征夫怨妇的相思情怀。
词的上片,集中描绘思妇捣衣之苦情。整个上片,全以“秋声”来渲染烘托思妇心中之哀苦。“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词一开篇,作者就交代了时令,天气逐渐变凉,鸳鸯瓦上已经落满了秋霜,此时的思妇想要为远方的征人寄去寒衣,却又突然开始暗自伤怀。一个“转”字,说明妇人先前的心情并非“自伤”,但是一想到这砧板上的衣服是为远行在外的征人而捣,自然睹物思人,心中已是思念不已。“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在这里,纳兰想象着思妇怀念征夫时所流露出的纤细感情:都说出门在外的人容易消瘦,不知道是否是真的,下次在梦里相见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端详端详你。在纳兰所写的词作中,他不仅用种种的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恋情,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这种虚幻的梦境来表达挥之不去的思念。你听,有受惊鸿雁的凄凉哀鸣,有满阶落叶沙沙的飘响,有夜半二更的更鼓声响,有萧瑟生寒的西风呼啸。这一切在静夜传响,声声真切,真是纵有“西风吹不断”。如此环境氛围,思妇倍加凄苦孤单、倍加凄切伤心,更有甚者,在这凄苦的秋声中,还要加上自己不停的捣衣声。一声声饱含着自己的凄苦辛酸,一声声寄寓着对丈夫的思念和关切,正所谓“中有深闺万里情”。
下片形象地描绘两地相思的情境。因为思妇独守空房,既倍感寂寞,也不免会心生胆怯,无奈之下,思妇只好通过在月光下擦拭捣衣之石来消磨时光。而此时“已是深秋兼独夜”,深秋独夜里,寒月、寒砧,伴随着一颗孤独寂寞的心,词到此处,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一个让人怜惜、同情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尾句“月到西南更断肠”,进一步描写思妇内心中的相思愁苦。夜已经深了,又要与寂寞孤独相伴,连月亮都要落下了,怎能不叫我伤心断肠。纳兰的这首思妇词写出了满纸的凄苦,可谓是一首“断肠“之作。“片石”两句承上,先写捣衣之后,夜深、石冷、霜凝之状,可见思妇是长久地沉浸在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中,如痴如果。“今夜”以下,是转写征夫归梦,今夜远戍边关之人定会在乡思的归梦中,分明看到妻子频呵着纤纤双手带月前迎国。当然,也可解作梦见丈夫归来,自己呵手出迎。两地相思一样情,这种梦幻中的相会是夫妇双方的期盼,是他们遥相思念的心灵感应。
全词*实如话,但却深情情韵。细细读来,如闻酸楚凄凉的捣衣之声。如见梦中相会的具体情景,也可体味出作者对远遣之友的深切同情。令人读罢不禁叹息欺欷,一掬同情之泪。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杜甫《咏怀古迹·支离东北风尘际》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王维《桃源行》
岁时无以祀,衣服常苦寒。——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王建《辽东行》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楼台乍仰中天易,衣服初回左衽难。——薛逢《八月初一驾幸延喜楼看冠带降戎》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鲍溶《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姚合《赠卢沙弥小师》
好我衣服,甘我饮食。——韩愈《古风》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王维《丁寓田家有赠》
晔晔家道路,灿灿我衣服。——孟郊《投所知》
精神含药色,衣服带霞纹。——贾岛《过杨道士居》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白居易《吴中好风景二首》
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肌肤冰雪莹,衣服云霞鲜。——白居易《送毛仙翁》
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
虚空陈伎乐,衣服制虹霓。——王维《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贤观天长寺寺即陈左相宅所施之作》
晓日杵臼静,凉风衣服轻。——张籍《和李仆射秋日病中作》
九姓旗幡先引路,一生衣服尽随身。——张籍《送和蕃公主》
出门逢故友,衣服满尘埃。——戴叔伦《吴明府自远而来留宿》
渐欲烟火*,稍怜衣服轻。——元稹《景申秋八首》
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韦应物《答裴丞说归京所献》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王建《早发金堤驿》
六蕃倍位次,衣服各异形。——王建《元日早朝》
回面不见家,风吹破衣服。——王建《古从军》
回首不见家,风吹破衣服。——王建《从军行》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罗隐《寄西华黄炼师》
衣服濯春泉,盘餐烹野花。——皮日休《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家》
更得出头时,换却汝衣服。——拾得《诗》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曾棨《敦煌曲》
衣服简介
衣服,汉语名词,读作(yī fu),是指人类或通过人类来完成遮掩身体,装饰自己、载体的用布料(如棉布、丝绸、天鹅绒、化学纤维、涤纶、麻等)等材质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遮挡物。
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衣裳,穿于*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又称衣服。
衣服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穿着,样式非常的多,衣服在当今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东西,中国常说的“衣食住行”中排在首位。
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罢归》
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素《秋夜曲》
念征衣未捣,佳人拂杵,有盈盈泪。——苏轼《水龙吟·雁》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张仲素《秋闺思》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杜甫《成都府》
纵有残花,洒征衣、铅泪都满。——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辛弃疾《清*乐·博山道中即事》
辇来路迢递,梳鬟理征衣。——汪元量《宋宫人分嫁北匠》
邺下怀古彰德笑征衣伏枥悲吟,才鼎足功成,铜爵春深。——卢挚《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
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牛峤《更漏子·星渐稀》
浮甘亭上拂征衣,欲起羇愁却自非。——晁说之《浮甘亭上》
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薛逢《送裴评事》
海涛痕满旧征衣,长忆初程宿翠微。——李洞《寄淮海惠泽上人》
篱菊不禁清露重,征衣偏觉暮寒生。——张宁《秋日漫兴四首·其三》
游子征衣慈母线,此是太*桑下恋。——马一浮《千人针》
尔来涉长途,征衣拂天姥。——林景熙《会严陵邵德芳同舍邀宿玄同齐道旧有作》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王维《喜祖三至留宿》
黄河冰已合,犹未送征衣。——贯休《古塞下曲七首》
桐船昨出时,别母换征衣。——萧纶《桐船行》
春风日向尽,衔涕作征衣。——徐彦伯《闺怨》
野风吹征衣,欲别向曛黑。——杜甫《别赞上人》
不知岁晚归不归,又将啼眼缝征衣。——施肩吾《效古兴》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高适《咏史》
十载京尘染布衣,西湖烟雨与心违。——叶绍翁《赠陈宗之其二》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邵雍《梅花诗》
*生念不到轻肥,砧杵凄凄捣布衣。——陈著《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生念不到轻肥》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团煞中原一布衣。——马致远《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依旧中原一布衣,更休想麒麟画里。——任昱《沉醉东风·信笔》
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布衣一言相为死。何况圣主恩如天。——王维《送李睢阳》
云壑布衣骀背死,劳生重马翠眉须。——杜甫《解闷十二首》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骆宾王《帝京篇》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叶绍翁《敬陪直院右史上已后一日西斋之集》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丹霄空把桂枝归,白首依前着布衣。——许棠《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召*封东陵,一旦为布衣。——阮籍《大人先生传》
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
杜陵布衣老且愚,信口自比契与稷。——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地属金山故作此》
帝曰大布衣,锡汝升文阶。——王洋《闻刘行简给事休致作诗寄之》
礼同诸父长,恩岂布衣忘。——杜甫《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
生在儒家遇太*,悬缨重滞布衣轻。——吕洞宾《呈钟离云房》
孝宗以来多大雅,布衣往往称作者。——李攀龙《送谢茂秦》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杜甫《草堂》
苏公得罪去,布衣拂霜髭。——苏辙《偶游大愚见余杭明雅照师旧识子瞻能言西湖旧》
买臣严助精灵在,应笑无成一布衣。——罗隐《东归途中作》
帝曰大布衣,藉卿佐元帅。——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来世上人多诈,尽著布衣称道者。——吕洞宾《寄白龙洞刘道人》
如彼之坚,磨亦不亏,蓬首布衣,多历年所。——袁凯《陶节妇诗》
嗟君两不如,三十在布衣。——白居易《读邓鲂诗》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吕洞宾《赠李德成》
巾裹唐装本布衣,*生唯识一钟离。——张元干《吕公像·巾裹唐装本布衣》
当年布衣交,一旦君臣礼。——郑善夫《严陵滩》
不闻王蠋贤,绝脰由布衣。——高登《陈少阳赠官》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戴叔伦《赠康老人洽》
明州布衣家已倾,几岁亡命乞余生。——魏耕《醉歌行·姜大行宴中作》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高适《宋中送族侄式颜》
闭阁每自思,布衣终却返。——郭之奇《送澄海令吴斯椒北观斯椒专以文章诱士不任刑政作三十韵诗宠之且以劝之》
当时布衣士,亦作天子客。——陆龟蒙《杂讽九首》
不能挥毫縻青天耀白日,胡为乎布衣韦带事读书。——李廌《胡为乎行赠丘公美》
朝食有麦饘,晨起有布衣。——皮日休《三羞诗三首》
田公布衣五尺长,田姥角冠八寸强。——舒岳祥《田公姥词》
俯得烟海澄,重湔布衣素。——姚燮《寄陈庆镛朱琦两侍御都中三十二韵》
汉祖把左契,自言一布衣。——李商隐《井泥四十韵》
河南布衣婆娑要,却笑因风想玉珂。——阳枋《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
吾子一布衣,抱道仍怀德。——吴芾《朱世同喜雪中得酒出佳篇相谢用韵奉酬》
旁人借问客为谁,咸淳朝士今布衣,声名欲隐人自知。——戴表元《春溪恶寄孙常川》
公本布衣士,世家在东吴。——金幼孜《乐琴书处为沈民则学士赋》
有美佳宾贤主人,布衣曾共脱京尘。——苏辙《次韵王君贶尚书会六同年》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高适《送蔡山人》
昨来布衣见天子,日向长安乘款段。——何景明《薛生行》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王贞白《书陶潜醉石》
行见白衣人送酒,已拚痛饮读离骚。——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风雨重阳又一秋,白衣人至复何忧。——方岳《次韵杜监簿·风雨重阳又一秋》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杜甫《可叹》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李白《九日登山》
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纳兰容若《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贾岛《寄无得头陀》
白衣居士深深说,青眼胡僧远远传。——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黄帽刺船忘岁月,白衣担酒慰鳏孤。——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
瘦形骸,闷情怀,丹枫醉倒秋山色,黄菊雕残戏马台,白衣盼杀东篱客,你莫不子猷访戴?——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
望白衣可怜憔悴,节去蜂愁蝶未知,冷落似天台洞里。——张可久《沉醉东风·琼花蝶粉霜》
王侯皂隶浪分别,顷刻白衣化苍狗。——方回《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李峤《菊》
年光逝水催前浪,世事浮云换白衣。——周行己《和孙德*病秋思归》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王维《偶然作六首》
念昔白衣士,结庐在石门。——韦应物《云阳馆怀谷口》
从心所欲过七十,苍狗白衣还静看。——刘雄《次韵高寒贺蔡淑萍老师七十初度》
一丛黄菊地,九日白衣人。——刘方*《寄陇右严判官》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苏轼《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
稍长便不论升斗,才对白衣辄搔首。——岳珂《戏作呈赵通判胡教授张总干》
苍狗白衣纷过云,到头故我始为真。——陈著《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苍狗白衣纷过云》
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
了知人事*天机,苍狗斯须变白衣。——赵蕃《杨录事以仆与孙温叟唱酬韵作诗见贻又用仆与·了知人事*天机》
精金美玉当难朽,白衣苍狗终何有。——赵蕃《毕叔文携坡帖及与季真给事倡酬诗卷见访于邢》
时人面好心如云,白衣苍狗须臾变。——王穉登《将游甬东王青州伯仲见过作》
苍狗俄然又白衣,来从何处去何归。——楼钥《观云寄简讲师》
浮云白衣苍狗耳耳,须臾变态山自若。——魏了翁《南阁行》
枚乘蒲轮,郑均白衣。——李瀚《蒙求》
国号金山白衣帝,应须早筑拜天坛。——张文彻《龙泉神剑歌》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杜荀鹤《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
红叶寺多诗景致,白衣人尽酒交游。——高骈《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又不见白衣将军世莫比,才脱兜鍪虏夜徙。——王问《海鹘行赠陈少岳兵宪》
后嗣竟衔璧,白衣拜穹庐。——郑獬《奉使过居庸关》
旌车勤雨拂参旗,大士圆通现白衣。——郑清之《和林粹赋郡守随车雨》
新绿丛丛手自培,东篱准拟白衣来。——方岳《买菊栽》
闻道白衣将送酒,荒芜庭径拟亲除。——徐祯卿《庭实久约携酒见访不至贻诗嘲之》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侠客行》
石笋半山移步险,桂花当洞拂衣轻。——张祜《忆游天台寄道流》
拂衣枫叶冷,归棹菊花新。——王恭《寄马秀才下第归》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陶渊明《饮酒》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齐有倜傥生》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杜甫《曲江对酒》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拂衣西笑出东山,君臣道合俄顷间。——权德舆《放歌行》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拂衣久抛青绫被,还珠并却红罗襦。——刘克庄《五和·少时弓旌频招呼》
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拂衣舍之去,矫步升天衢。——王廷陈《咏怀·夸名非己有》
拂衣辞文陛,行行至南都。——唐时升《送殷无美先生之南都三首·睚眦将何如》
唯有风流谢安石,拂衣携妓入东山。——白居易《题谢公东山障子》
杖藜或可共避世,拂衣谁许是知津。——蓝仁《又次国学生朱士坚游武夷韵》
悲翠拂衣蝶窥酒,归时檐牙挂星斗。——陈造《东园诗寄兴化吴从道》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林下钟残又拂衣,锡声还独向南飞。——齐己《送略禅者归南岳》
鼎食华轩到眼前,拂衣高谢岂徒然。——刘禹锡《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师回拔剑不顾生,酒酣拂衣亦送死。——曾巩《侯荆》
灵墟山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李白《姑孰十咏》
丁令辞世人,拂衣向仙路。——李白《姑孰十咏·灵墟山》
季鹰思蓴羹,拂衣谢齐王。——贺铸《食芡实作》
秋罗拂衣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温庭筠《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
移时开寤拂衣起,喜气入面轻黄浮。——宋濂《天麦毒行》
托凤攀龙既已矣,拂衣且先归黄垆。——屈大均《哭王处士》
范公拂衣去,扁舟五湖间。——秦观《越王》
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李白《赠参寥子》
初旭泛帘幕,微风拂衣裳。——白居易《二年三月五日斋毕开素当食偶吟赠妻弘农郡君》
二处一不见,拂衣向江东。——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身留塞北空弹铗,梦绕江南未拂衣。——郭登《送岳季方还京》
遂令拂衣归,安使来者劝。——欧阳修《送任处士归太原》
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王维《不遇咏》
襄阳孟处士,拂衣归故山。——袁桷《潘孟阳上书不报归里作五咏·其一》
世间何物最是閒,司谏拂衣归华山。——岳珂《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兴国宫祠官呈赵》
又不见倦翁山行醉复醒,说著拂衣今亦忘。——岳珂《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兴国宫祠官呈赵》
林光拂衣冷,云影入池虚。——欧阳修《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
俯视人间懒归去,拂衣径欲御天风。——楼钥《天童玲珑岩》
婢仆遣他尝药草,儿孙与我拂衣巾。——白居易《能无愧》
绛纱垂簟净,白羽拂衣轻。——卢纶《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李白《学古思边》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薛逢《宫词》
粉黛暗愁金带枕,鸳鸯空绕画罗衣,那堪辜负不思归!——顾敻《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曹植《美女篇》
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戴叔伦《春怨》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罗衣浥尽伤春泪,只有无言持送君。——韩驹《九绝为亚卿作·君去东山踏乱云》
锦带休惊雁,罗衣尚斗鸡。——李贺《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王维《西施咏》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罗衣还怯东风瘦,不似少年游。——张可久《人月圆·春日次韵》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纳兰容若《酒泉子·谢却荼蘼》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李白《拟古·其二》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晏殊《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残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试罗衣。——文征明《春日斋居漫兴·深巷无人昼掩扉》
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被服纤罗衣,深榭设闲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徐夤《蝴蝶二首》
金钏镂银朵,罗衣绯红紫。——寒山《诗三百三首》
尝游镜湖五月时,目极万叠青罗衣,一花独出擅朝晖。——晁说之《偶得双头莲花戏作》
画幛经梅润,罗衣尚麦寒。——陈克《南歌子·画幛经梅润》
竞渡船头掉采旗,两边溅水湿罗衣。——王建《宫词一百首》
因吃樱桃病放归,三年著破旧罗衣。——王建《宫词一百首》
舞来汗湿罗衣彻,楼上人扶下玉梯。——王建《宫词一百首》
洛阳女儿在青阁,二月罗衣轻更薄。——李德裕《鸳鸯篇》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张祜《舞》
绛罗衣润,疑是火然山。——宋无名氏《满庭芳·青幄高张》
罗衣犹自作吴妆,也似美人颜色好。——舒岳祥《虞美人草·咸阳一炎烧天戏》
红烛灭,芳酒阑,罗衣半醉春夜寒,绝缨解带一为欢。——李颀《绝缨歌》
对客小垂手,罗衣舞春风。——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血溅罗衣终不恨,疮黏锦袖亦何辞。——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王安石《君难托》
老妇低眉娇滴滴,琵琶掩面罗衣香。——白玉蟾《琵琶行》
罗衣揾泪向人啼,妾是秦楼浪子妻。——白玉蟾《琵琶行》
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
归来婆娑簪满帽,十日罗衣香不止。——杨基《湘阴庙梨花(有序)》
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 赵嘏《洞庭寄所思》
垆头少妇邯郸姬,燕歌一曲舞罗衣。——王恭《羽林少年行》
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子夜歌》
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李白《寄远十一首》
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李白《寄远十一首》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娇童携锦荐,侍女整罗衣。——储光羲《夜观妓》
兰棹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舞头皆著画罗衣,唱得新翻御制词。——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关于捣衣的诗句
含捣衣的古诗句
含捣衣声的古诗句
捣衣的古诗
捣衣声的古诗
带捣衣的古诗
捣衣在古诗里的意象
跟捣衣声有关的古诗
唐人捣衣的古诗
含捣衣的古诗词
最有名的捣衣古诗
寒衣节的古诗捣寒衣
与捣衣有关的思乡古诗
有关捣衣的古诗原文
捣衣的古诗词鉴赏
捣衣在古诗中表达的意义
玉兔捣药诗句
带捣的诗句古诗大全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乡类捣衣意象
含捣的古诗
衣诗句
衣的诗句
含衣的诗句
带衣的诗句
衣服的诗句
薰衣草诗句
罗衣的诗句
薰衣草的诗句
白衣的诗句
蓑衣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