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关于关于俭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俭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俭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俭朴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3) 说说(114) 名言(2)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提倡俭朴的名言

  • 名言
  •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藏族)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积小利,成巨富(英国)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李绅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

    ------(唐)李商隐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清)金缨 古今天下,官宦之家一、二代败落;勤俭商家延续三、四代;勤朴耕家延续五、六代;而谦信孝友之家则达八、九代。

    ------书摘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明)施耐庵 黄金无种子,惟生勤俭家。

    ------书摘 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 禁奢崇俭,美政也。

    ----魏源:《魏源集·治篇》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救匮》 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

    ------ 韩少功(海南作家) 我可以舍得用很多钱去帮助别人,却舍不得把一个好好的东西或事物丢弃。

    我不是为了钱而节约,而是为了节约而节约。

    节俭的品德,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操守、品行和文化。

    ------张抗抗(北京作家) 站在任意取舍的君临位置,出自人类短期自私的利益,我们造成的破坏速度和范围,要数十倍,数百倍地大于我们允诺苟延残喘的濒危生命。

    舒婷(福建诗人)这些都是啊。

    网上搜搜都有。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一: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培根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卢梭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

        ——(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救匮》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范继亭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三:    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

    ——王永庆    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

    ————韩少功(海南作家)    关于勤俭节约的谚语: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谚语    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谚语    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

    ——谚语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谚语    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

    ——谚语    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锡伯族)谚语    囊中未空先节约。

    ——(布依族)谚语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谚语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谚语    关于勤俭节约的谚语:  节约就是大收成。

    [阅读全文]...

2022-05-05 07:25:32
  • 含有俭字的古诗词 带俭字的诗词名句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格言联璧·惠吉类》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围炉夜话·第三则》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菜根谭·概论》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管子·乘马》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06章 辞过》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荣辱》

    夫尚俭者开福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魏书·列传·卷五十》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格言联璧·从政类》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茶经·五之煮》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传·象传上·否》

    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格言联璧·接物类》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围炉夜话·第六三则》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格言联璧·持躬类》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朱子家训·全文》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汉书·传·司马迁传》

    财从细起,有从俭来。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颜氏家训·治家篇》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围炉夜话·第八三则》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格言联璧·持躬类》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史记·七十列传·*津侯主父列传》

    门第太甚,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商书·太甲上》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小窗幽记·集灵篇》

    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韩非子·解老》

    侈兴于有馀,俭生于不足。——《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司马光《训俭示康》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余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子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己以恭俭为先——《知言·修身》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训俭示康》

    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张衡《东京赋》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司马光《训俭示康》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

    [阅读全文]...

2022-02-27 08:16:46
  • 勤劳俭朴的名言警句

  • 名言,勤劳,语录
  • 勤劳俭朴的名言警句(精选100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吧,名言具有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勤劳俭朴的名言警句(精选10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

      2、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

      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4、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

      5、节用于内,而树德于外。

      6、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8、节约一分钱,等于生产一分钱。

      9、谁在*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1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2、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13、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5、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

      16、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17、君子忧道不忧贫。

      18、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亂,淫亂总是跟随着奢侈。

      1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0、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21、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2、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2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24、奢侈乃德义之灭亡。

      2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6、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

      27、小处不省钱袋空。

      28、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

      29、谁在*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30、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31、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

      32、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33、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34、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35、紧紧手,年年有。

      36、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7、粗茶淡饭就是福。

      38、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辛尼加

      39、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

      40、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4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3、节俭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

      44、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4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46、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47、财有限,费用无穷,当量入为出。颜之推

      48、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4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阅读全文]...

2022-07-17 01:18:22
  • 含有朴字的古诗词 带朴字的诗词名句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药;朽烂之材,不受雕镂之饰。——《抱朴子·外篇·博喻》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内篇·袪惑》

    过载者沉其舟,欲胜者杀其生——《抱朴子·外篇·安贫》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抱朴子·外篇·广譬》

    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焉——《抱朴子·外篇·勖学》

    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抱朴子·外篇·喻蔽》

    病困乃重良医,世乱而贵忠贞。——《抱朴子·外篇·广譬》

    治难於其易,去恶於其微,不伐善以长乱,不操柯而犹豫焉。——《抱朴子·外篇·用刑》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抱朴子·外篇·广譬》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也。——《抱朴子·外篇·用刑》

    明君不释法度,故机诈不肆其巧。——《抱朴子·外篇·用刑》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围炉夜话·第十九则》

    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抱朴子·内篇·遐览》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朱子家训·全文》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外篇·天道》

    繁饰有命,以教众愚朴人。——《墨子·36章 非命(中)》

    小疵不足以损大器——《抱朴子·外篇·博喻》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於寸阴——《抱朴子·外篇·勖学》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抱朴子·外篇·广譬》

    口之所嗜,不可随也;心之所欲,不可恣也。——《抱朴子·外篇·酒诫》

    浅见之家,偶知一事,便言已足——《抱朴子·内篇·微旨》

    瞻山识璞,临川知珠。——《抱朴子·外篇·行品》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抱朴子·外篇·刺骄》

    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抱朴子·外篇·博喻》

    弹鸟则千金不及丸泥之用——《抱朴子·外篇·备阙》

    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抱朴子·内篇·论仙》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屈原《卜居》

    百病不愈,安得长生?——《抱朴子·内篇·极言》

    为者如牛毛,获者如麟角——《抱朴子·内篇·极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司马迁《陈涉世家》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佚名《棫朴》

    周王寿考,遐不作人?——佚名《棫朴》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陶渊明《劝农》

    井不达泉,则犹不掘也;一步未至,则犹不往也。——《抱朴子·内篇·极言》

    播种有不收者矣,而稼穑不可废——《抱朴子·外篇·广譬》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佚名《野有死麕》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三首》

    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佚名《棫朴》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

    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王褒《洞箫赋》

    创兹朴而巧,戮力忍劳疚。——韩愈《南山诗》

    朴愧,与宾客疾驱去。——孙樵《县令挽纤》

    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商君书·开塞》

    先寒而衣,先热而解——《抱朴子·内篇·极言》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抱朴子·外篇·广譬》

    治身养性,务谨其细——《抱朴子·内篇·极言》

    [阅读全文]...

2022-06-30 06:27:20
  • 勤俭节约古诗词有哪些(勤俭节约的古诗词)

  • 勤俭节约
  •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光盘行动”的风潮,从*到社会各层都在用自己的方法来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光盘”,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上的一种时尚。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便是在物质极其丰富的当下,节约仍是一种个人美德和社会公德。

    但美德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节俭意识的培养,更是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熏陶,离不开名言警句、经典诗词的警醒。

    今天格小伦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经典诗句,让我们一起读古诗、品谚语、记古训,敬天惜粮,杜绝浪费!

    经典词句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解释: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解释: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解释: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解释:民众的生计、生活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出现物资匮乏。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解释:俭节还是淫佚,决定事业的兴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解释:忧虑劳苦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解释:活环境从节衣缩食变成丰衣足食 ,轻而易举;若是丰衣足食变成缩衣节食,那就面有难色。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解释: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经典诗词

    《咏史二首·其二》

    唐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悯农二首·其二》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诫子书》两汉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度关山》两汉

    曹操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阅读全文]...

2022-04-03 03:20:22
  • 残叶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残叶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叶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原文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译文翻译

      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解释

      (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2)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作者:李璟

      朝代:*现代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翻译」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

      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今陕西横山县西)《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元稹《连昌宫调》:”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菡萏:荷花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的父亲)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李璟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7-13 09:42:41
  •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 个性,签名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阅读全文]...

2022-04-02 12:10:33
  • 古诗词三首

  •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诗词大意,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背诵三首古诗词,

      教学重点:明诗意,背诗词,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诗句

      教学方法:边学边练,实时反馈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教师导入。

      学生齐读课题“古诗词三首”,把这个课题和以往的同类课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2、学生表述,教师相机训练学生规范的表述:……是诗,……是词。

      3、教师过渡。

      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之说。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儿说,就是唐朝的诗写得最好,宋朝的词写得最好。诗和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我们先不谈,咱们一首一首地学,慢慢地就明白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4、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是否读正确了?注意“相”字的读音。

      5、运用反复手法,训练几个学生朗读全诗,教师横向评价。

      诗味读得最浓的是谁?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

      6、教师过渡。

      诗和词,最大的作用就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李白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段小故事:……在被迫离开长安十年后的一天,李白在游完安徽宣州郊区的敬亭山之时,写下了这首诗。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受?

      7、学生表述,教师相机。

      (1)这种感受在诗题里边有没有表现?

      (2)在诗句里有没有表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着重注意“闲”和“厌”的解释。

      8、教师小结诗中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只有”一词的深意。

      能陪伴李白的,只有一座无言的敬亭山。这句话当中的“只有”什么意思?只有,就是除了敬亭山,什么都没有!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有的只是眼前的青山,身边的孤独!

      9、教师过渡。

      学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同学们学明白了没有,听老师说一段话,看老师说的是哪一句诗?教师引读:天上的鸟儿都结伴飞走了,不见了踪影;那一片白云,它也飘走了,只留下孤孤单单的我。这世界上能陪伴我的,恐怕只有眼前的这座敬亭山了。

      10.训练学生看着课件反复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1.教师组织学生在朗齐诵诗歌,笔记,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孤独

      只有

      第二课时

      《望洞庭》

      1、教师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说过,《忆江南》是一首词,《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是两首诗。合在一块儿,我们就把他们称作“古诗词三首”,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二首诗《望洞庭》。首先跟老师读一读这首诗。

      2、教师教读两遍,请两位学生读。

      (1)教学生正确地朗读“和、磨”;

      (2)叫学生正确地书写“庭、潭、螺”。

      3、学生齐读,教师训练学生说话,用三种方式介绍诗人“刘禹锡”。

      诗人

      唐刘禹锡

      4、教师过渡。

      刘禹锡在这首诗里边,写了很多美景。听老师读一读,你仔细听,看你从诗中看到了几处美景?

      5、教师朗读,学生表述,教师要求学生逐一标画后,连起来说。

      6、诗中写了如下美景,分别是湖光、秋月、潭面、洞庭山水。

      7、学生齐读,要求读出画面的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阅读全文]...

2022-01-17 16:33:53
  • 古诗词大全

  • 抒情
  • 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8、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10、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1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12、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3、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14、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15、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16、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箇安排处。

    17、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8、一缕情丝不曾断,两行泪水似涌泉。

    1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0、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1、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

    2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24、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5、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26、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27、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需酣畅万古情。

    2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1、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3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3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36、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3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8、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39、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4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41、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4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4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5、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48、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4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50、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1、天上一首瑶台曲,人间一段生死恋。

    [阅读全文]...

2021-12-10 14:52:35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句子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语录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说说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名言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诗词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祝福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