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朴的古诗词

关于俭朴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俭朴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俭朴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俭朴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3) 说说(114) 名言(2)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提倡俭朴的名言

  • 名言
  •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成由勤俭破由奢 ●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 ●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尔族) ●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 ●杀牛吃肉,不如留着**(藏族) ●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紧紧手,年年有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思前顾后,吃穿常有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披着破大氅的,往往是个好酒徒(西班牙) ●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会吃的吃千顿,不会吃的吃一顿 ●精打细算,有吃有穿;大吃大喝,当屋卖锅 ●小富由俭,大富由天 ●不喝酒,不抽烟,三年省下无数钱 ●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积小利,成巨富(英国) ●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大意: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李绅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

    ------(唐)李商隐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

    ------(清)金缨 古今天下,官宦之家一、二代败落;勤俭商家延续三、四代;勤朴耕家延续五、六代;而谦信孝友之家则达八、九代。

    ------书摘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

    ------(明)施耐庵 黄金无种子,惟生勤俭家。

    ------书摘 汝是无产者,勤俭是吾宗。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卷五 禁奢崇俭,美政也。

    ----魏源:《魏源集·治篇》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救匮》 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

    ------ 韩少功(海南作家) 我可以舍得用很多钱去帮助别人,却舍不得把一个好好的东西或事物丢弃。

    我不是为了钱而节约,而是为了节约而节约。

    节俭的品德,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一种操守、品行和文化。

    ------张抗抗(北京作家) 站在任意取舍的君临位置,出自人类短期自私的利益,我们造成的破坏速度和范围,要数十倍,数百倍地大于我们允诺苟延残喘的濒危生命。

    舒婷(福建诗人)这些都是啊。

    网上搜搜都有。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一:    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

    ——马克思    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

    ——培根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

    ——卢梭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败有奢。

        ——(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    民奢示之以俭,民俭示之以礼。

        ——-桓宽:《盐铁论·救匮》    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

    ——范继亭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三:    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

    ——王永庆    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

    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

    ————韩少功(海南作家)    关于勤俭节约的谚语: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

    ——谚语    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谚语    时间不能“增产”,却可以节约。

    ——谚语    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谚语    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

    ——谚语    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锡伯族)谚语    囊中未空先节约。

    ——(布依族)谚语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谚语    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

    ——谚语    关于勤俭节约的谚语:  节约就是大收成。

    [阅读全文]...

2022-05-05 07:25:32
  • 含有俭字的古诗词 带俭字的诗词名句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德经·第六十七章》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六节》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出则友贤。——《格言联璧·惠吉类》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围炉夜话·第三则》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侈而堕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显学》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菜根谭·概论》

    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贞观政要·卷六·论俭约》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管子·乘马》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06章 辞过》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荣辱》

    夫尚俭者开福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魏书·列传·卷五十》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格言联璧·从政类》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茶经·五之煮》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传·象传上·否》

    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格言联璧·接物类》

    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围炉夜话·第六三则》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格言联璧·持躬类》

    贫不学俭,卑不学恭。——《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一》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朱子家训·全文》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汉书·传·司马迁传》

    财从细起,有从俭来。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颜氏家训·治家篇》

    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围炉夜话·第八三则》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力学勿忘家世俭,堆金能使子孙愚。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心常贫,贫者心常富。——《格言联璧·持躬类》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於节俭。——《史记·七十列传·*津侯主父列传》

    门第太甚,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慎乃俭德,惟怀永图。——《尚书·商书·太甲上》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小窗幽记·集灵篇》

    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韩非子·解老》

    侈兴于有馀,俭生于不足。——《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六》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司马光《训俭示康》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

    余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子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弘俭约,薄赋敛,慎终始,可以永固。——《贞观政要·卷二·论纳谏》

    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己以恭俭为先——《知言·修身》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训俭示康》

    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张衡《东京赋》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司马光《训俭示康》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

    [阅读全文]...

2022-02-27 08:16:46
  • 诗名含有朴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朴字的诗词

  • 夏日寄朴翁朴时在灵隐

    姜夔〔宋代〕

    风只松树枝,怀念松间友。云从北山来,令我屡回首。山灵夜放起,山雨侵人衣。遥知竹窗里,自吟新雨诗。

    夏日寄朴翁朴翁时在灵隐

    姜夔〔宋代〕

    风吹松树枝,怀我松间友。云从北山来,令我屡回首。

    山云夜夜起,山雨侵人衣。遥知竹窗里,自吟新雨诗。

    兵部危太朴郎中家于临川云林山上请方方壶作云林图太朴索诗赋此

    成廷圭〔元代〕

    宇宙有此云林山,三十六峰如髻鬟。云林先生读书处,长松芝草非人间。

    白云裁衣亦自足,青精制饭何曾悭。朝光空濛起舒眺,人迹迥绝穷跻攀。

    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惟有方壶契幽眇,貌得彷佛来尘寰。

    宫中圣人正问道,布衣召入蓬莱班。玉堂给札纵挥洒,金匮启钥烦修删。

    于今听履上霄汉,圣人未放先生还。山中丧乱复何有,飞瀑落涧空潺湲。

    青林鸟啼野花发,白昼虎啸松风閒。朝廷宴坐见图画,亦应怀我双佩环。

    方壶先生在何处,胡不同来玉京住。鱼龙夜落河汉秋,却泛灵槎共归去。

    虞先生送张元朴回龙虎有云麈尾每怀张外史鹅群今属薛玄卿元朴索次韵

    张雨〔元代〕

    想见先生戴笠行,黄茅冈上看阴晴。承闻祖道同疏傅,鄙说还乡似长卿。

    海内好诗元自少,江西行李不嫌轻。谪仙爱与元丹语,烟子而今亦有名。

    梦见刘朴生丈谓到庚年有事朴丈逝世已二十馀年久不入梦醒后凄然有作

    陈曾寿〔清代〕

    当时大念各相期,积惨并州世久辞。物外早消全体热,梦中还作有情痴。

    五铢符谶虽当复,一发关天剧可危。屈指上章来岁是,死灰残局欲何为。

    棫朴

    佚名〔先秦〕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送朴山人归新罗

    尚颜〔唐代〕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

    波定遥天出,沙*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李隆基〔唐代〕

    城阙天中*,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

    乍凉寄朴翁

    姜夔〔宋代〕

    前日松间步屧归,更将荷叶障秋晖。如今城里抛团扇,应是山中试裌衣。水有秋容连渐少,树含凉气鸟慵飞。炎天既懒趋城市,从此尤须峦翠微。

    和袭美寄毗陵魏处士朴

    陆龟蒙〔唐代〕

    经苑初成墨沼开,何人林下肯寻来。若非宗测图山后,

    即是韩康卖药回。溪籁自吟朱鹭曲,沙云还作白鸥媒。

    唯应地主公田熟,时送君家麹糵材。

    [阅读全文]...

2021-12-29 02:05:30
  • 勤劳与俭朴的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勤劳,语录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意译: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动,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俭而不吝,可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意译:人能做到既节俭又不吝啬,就可以了。

      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训俭示康》

      意译:有道德的人都是因为重视俭朴而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意译: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俭则寡欲。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训俭示康》

      意译:节俭就少欲望。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意译:俭朴就能节约,节约就能使各种好事层出不穷,奢侈就会放纵,放纵就会使各种坏事接踵而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李义山集·咏史》

      意译:纵观历史上的贤人、国家与家庭,都是因勤学俭朴而成功,因奢侈而失败。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意译: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中的大恶。

      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意译:节俭可以使家用充足,节俭可以少向别人求借,节俭可以使家庭兴旺,节俭可以使自身发展上进。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意译:即使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半。

      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

      ——[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意译:只有节俭才可以维护幸福,也只有节俭才可以培养廉洁。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意译:奢侈的人虽富而常嫌不足,俭朴的人虽贫而常觉有余。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意译:人生勤劳,不去求索怎么会有收获。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意译:富贵不是长出来的,而是勤劳得来的。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子·修身》

      意译:遇到劳苦的事情就争着去做,碰到享乐的事情就让给别人。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意译: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格言联璧·从政》

      意译:勤奋能够弥补笨拙,节俭可以养成廉洁。

    [阅读全文]...

2021-12-16 11:13:45
  • 关于节俭的古诗词或名言(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训)

  • 名言,勤俭节约
  • 勤俭节约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之一,据世界人口现状报告显示,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大关,仅就地球资源的消耗来说,勤俭节约也是势在必行。如今,在世界各国,节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为了倡议大家坚守勤俭节约的美德,联合国也专门设立的“世界勤俭日”。那么2020世界勤俭日是哪一天?世界勤俭日的由来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0世界勤俭日是哪一天?

    每年的10月31日为世界勤俭日。因此,今年的世界勤俭日在2020年10月31日,农历9月15日这一天。

    世界勤俭日的由来是什么?

    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最早是在192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上由意大利教授Filippo R*izza提出并最终于2006年由联合国确立的。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924年来自世界各地的29个国家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储蓄银行大会(international s*ings bank congress),会议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意大利教授filippo r*izza倡议大会的最后一天为“国际节能日”,之后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创立一个致力于促进全世界共同勤俭节约的“世界勤俭日”。

    有关勤俭的名言警句

    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其所表达的意思是:爱惜衣服才有衣服穿,爱惜粮食才能粮食吃。

    2、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语出隋·王通《中说·关朗》。不勤劳不俭朴,不能出人头地,指勤与俭是创业、守成的根本。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此句话出自唐朝李商隐的《咏史》,它的意思是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4、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这句话出自《周易.否》。君子以节俭为德而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这句话一方面是阐明俭朴的德行能够防止奢靡腐化等行为。另一方面,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具备俭朴的德行有助于克服危险。

    5、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出自《增广贤文》。意思就是在过富有的生活的时候要想到以后可能会过贫穷的日子,不要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再来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意为应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总的来说,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我们应该要发扬和继承,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勤俭当成生活态度和方式。世界勤俭日就要来了,勤俭节约你做到了吗?

    [阅读全文]...

2022-03-07 15:18:20
  • 早梅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早梅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梅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原文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译文翻译

      梅花要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早先开放。尽管冬天的天气是多么寒冷,但它还是傲然独立,毫不畏惧。

      它只是怕开花落在群芳之后,到那时,人们游春的意兴索然,再也没有人特别注意地观赏它了。

      注释解释

      发:开花。

      疑:畏惧,害怕。

      别意:格外注意,特别注意。

      诗文赏析

      在咏梅诗中仅以早梅为题的就为数不少。这类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突出一个“早”字。这首《早梅》诗,用极富表现心理状态的手法,写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诗题是《早梅》,却并没有具体描写早梅的形象、姿韵,而是在议论早梅“早发”的原因。“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为了迎接美好的春天的来临,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而早于众花开放。“迎春”二字,回答了“早发”的原因。“不疑寒”,化入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这些均从诗人口中说出,倍感亲切。同时,在诗人观赏早梅生发出来的感叹中,隐隐寄寓着诗人的情怀。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承上联,继续抒写早梅的原因。唯怕百花开在先头,自己落了后,没有人再来观赏,所以,争先恐后,早早放出了芳香。“畏”字引出的意义深远。原来,梅花独自早早开放,是有着一种追求的,不能落在“众花后”,而要开在“百花前”。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人的个性,用“疑”“畏”等极富于表现心理状态的字眼,生动描写了梅花不怕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而且,巧妙地寄寓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孤芳自赏的情怀。

      诗里没有直接出现梅的画面,也没有任何对梅的形象描绘,但读后,早梅的形象却鲜明可触。这是因为诗人的议论,紧紧扣住了一个“早”字,突出了早梅的性格。

      原文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赏析

      梅花傲霜雪斗严寒,历来是诗人歌咏的对象,且多以梅自喻,表达作者的情趣。

      全诗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咏物,后四句抒怀。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笔不凡,笔势突兀。早梅与别的花卉不同,在万物沉寂的寒冬绽开了花蕾,众花摇落独暄妍(林逋《山园小梅》)。一个发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背景高远广阔的碧蓝的天空,不仅映衬着梅花的色泽,更突出了它的雅洁,不同凡俗。而发高树的高字借实写虚,暗寓诗人不苟合流俗行高于时人。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紧承开头两句写梅花开放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这两句诗与陆游《落梅》绝句里的`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意同,都赞颂了梅花傲视霜雪的不屈品格。早梅所处环境的朔吹、繁霜实际上正是柳宗元遭遇的政治环境的缩影。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到边远落后的南荒之地,过着囚徒般的日子,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面对腐朽势力连连不断的打击,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怀抱坚定的自信,他表示: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

      作者目睹可歌可敬的梅花想起了远方的亲友,于是借物抒怀: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前两句由陆凯赠范晔诗 折梅逢驿吏,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翻出,但意致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这是因为柳宗元作诗的情境与陆凯不同。柳宗元被贬永州后, 罪谤交织,群疑当道,故旧大臣已不敢和他通音讯,在寂寞和孤独中艰难度日的柳宗元是多么思念亲友们啊!

      于是想到折梅相送,可亲友们远在万里之外,是根本无法送到的。这里除了地理上的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他作为一个羁囚不能连累了亲友,更何况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怎么不忧,怎么不心急如焚呢?正因为忧其早开早落,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事实上在永州虽然被迫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自强不息,把闲居的时间用在访求图书,认真研读和对自己前半生实践的总结上,奋笔疾书,在理论上做出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辉成就。这就是他对亲友的告慰。欲为万里赠四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复杂的,既有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和辅时及物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

      柳宗元是一个用世之心极强、不甘寂寞的人,但他在永州过的是远离政治活动而浪迹山水的生活,贬谪所造成的痛苦时时激荡在内心,反映在他的诗歌里,正如孙昌武先生所说是表现上的简淡清爽与内在感情上的深沉炽烈的统一。这首诗就是这样,用简朴、疏淡的文辞刻画早梅傲立风霜昂首开放的形象,抒写诗人的情志,状难写之物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的风骨与作者的人格融为一体,含蓄蕴藉,感情深挚委曲,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1-12-05 13:29:02
  • 残叶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残叶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残叶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原文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译文翻译

      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解释

      (1)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

      (2)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作者:李璟

      朝代:*现代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栏 通:阑)

      「翻译」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使人愁绪满怀。

      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细雨绵绵,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

      (想起故人旧事),(她)含泪倚栏,怀抱无穷幽怨。

      「注释」

      西风从绿波之间起来。以花叶凋零,故曰“愁起“。

      鸡塞《汉书·匈奴传》:“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颜师古注:”在朔方浑县西北。“(今陕西横山县西)《后汉书·和帝纪》:”窦宪出鸡鹿塞“,简称鸡塞。亦作鸡禄山。《花间集》卷八孙光宪《定西番》:”鸡禄山前游骑。“这里泛指边塞。

      彻:大曲中的最后一遍。“吹彻“意谓吹到最后一曲。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元稹《连昌宫调》:”逡巡大遍凉州彻“,” 大遍“有几十段。后主《玉楼春》:”重按霓裳歌遍彻“,可以参证。

      倚:明吕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意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与通行本、作“倚”。

      菡萏:荷花

      玉笙寒:玉笙以铜质簧片发声,遇冷则音声不畅,需要加热,叫暖笙。

      「赏析」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是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的父亲)流传下来的词作之一。此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写人抒情。写景从西风残荷的画面写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见秋景不堪;写人从思妇怀人写起,梦回而感鸡塞征夫之遥远,倚栏而更见凄凉。全词纯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李璟的主观感情。“自古逢秋悲寂寥”(唐刘禹锡诗句)。李璟虽然位高为皇帝,但是生性懦弱,再加上当时内外矛盾重重,境遇相当危苦,此时此刻,触景伤情,从而产生无穷的痛苦和哀怨是十分自然的。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文字的语言是形象的,所以作者一上来就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说“香”,点其“味”;说“翠”,重其“色”。此时味去叶枯确然使人惆怅。西风,秋风之谓也。绿波,写的是莹莹秋水。如果说上句是重在写秋色,那么这一句则重在写秋容。一个“愁”字,把秋风和秋水都拟人化了,于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时同作家的内在感情溶为一体了,词作也因之而笼罩了一层浓重的萧瑟气氛。三、四两句,由景生情,更进一步突出作家的主观感受。韶光,指美好的时光。在这里,作家以其独特而深刻的感受告诉人们:在这秋色满天的时节,美好的春光连同荷花的清芬、荷叶的秀翠,还有观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浓重的萧瑟气氛中又*添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气氛。“不堪看”三字,质朴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脱脱地抒发了诗人的主观感情。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首句,托梦境诉哀情。一梦醒来,雨声细细,梦境即便美好,但所梦之人毕竟远在边塞(鸡塞,鸡麓塞,在今陕西省。这里泛指边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的确是“雨亦绵绵,思亦绵绵”。“小楼”句,以吹笙衬凄清。风雨高楼,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彻,遍,段。吹彻,吹完最后一段),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声咽,映衬了作家的寂寞孤清。这两句亦远亦*,亦虚亦实,亦声亦情,而且对仗工巧,是千古传唱的名句。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环境如此凄清,人事如此悲凉,不能不使人潸然泪下,满怀怨恨。“多少”,“何限”,数不清,说不尽。流不完的泪,诉不尽的恨;泪因恨洒,恨依泪倾。语虽*淡,但很能打动人心。结语“倚栏干”一句,写物写人更写情,脉脉深长,语已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有些版本题名“秋思”,看来是切合的。李廷机评论过这首词是“字字佳,含秋思极妙”(《全唐五代词》四四一页)。确实,它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其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全文]...

2022-07-13 09:42:41
  • 古诗词

  • 古诗词

      想你,是一种美丽的忧伤的甜蜜的.惆怅,心里面,却是一种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温馨。下面小编整理了男人思念女人的古诗词(精选50句),欢迎大家欣赏!

      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6、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7、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8、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白居易

      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1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6、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1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离别忧伤狂风雨;相思苦楚寒霜雪;往事点点繁星夜;续待明日彩霞天。

      19、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2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2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2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6、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7、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28、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9、石宫秋气清,清气宜山谷。

      30、地高形出没,山静气清优。

      31、高天风雨散,清气在园林。

      32、山雨留清气,溪飙送早凉。

      3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4、梅花骨相本通仙,何况苔枝缀玉鸾。如著官袍更潇洒,不应将作女人看。

      35、师姑元是女人作,百衲禅僧多罔措。雁囘沙塞口衔芦,燕遶红梁浑不顾。

      36、破除难尽是恩情,却怕恩生怨亦生。思念不休心惑乱,梦惊人语似郎声。

      37、道术相忘过眼休,要将此意味庄周。桥边莫起相思念,恐使游人错路头。

      38、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不肯全开了。花笑何人,鹤相诗词好。须知道。一经品藻。又压前诗倒。

      39、本无戒持,何尝有破。方便为说,三世因果。服饰炜然,王者之妃。前跪谛听,善思念之。

      40、夜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月影徘徊天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41、丹青闲展小屏山。香炉一丝寒。织锦回纹,生绡红泪,不语自羞看。相思念远关河隔,终日望征鞍。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

      42、老去诸馀情味浅。诗词不上闲钗钏。宝幌有人红两靥。帘间见。紫云元在梨花院。十四条弦音调远。柳丝不隔芙蓉面。秋入西窗风露晚。归去懒。酒酣一任乌巾岸。

      43、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作意吹。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柰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44、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好天良夕。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4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6、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4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全文]...

2022-01-25 07:30:28
  • 效古诗古诗词

  •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09:59:19
俭朴的古诗词 - 句子
俭朴的古诗词 - 语录
俭朴的古诗词 - 说说
俭朴的古诗词 - 名言
俭朴的古诗词 - 诗词
俭朴的古诗词 - 祝福
俭朴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