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抹额的古诗

关于关于抹额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抹额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抹额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抹额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1) 诗词(3) 祝福(1k+) 心语(51)

  • 含有抹字的古诗词 带抹字的诗词名句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不为过三字,昧却多少良心;没奈何三字,抹却多少体面。——《格言联璧·持躬类》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秦观《泗州东城晚望》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斜照江天一抹红。——苏轼《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欧阳修《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

    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刘基《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陈师道《放歌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纳兰性德《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郑板桥《沁园春·恨》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奥敦周卿《蟾宫曲·咏西湖》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一抹朱弦初入遍。——欧阳修《减字木兰花·画堂雅宴》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刘基《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才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龚自珍《湘月·天风吹我》

    道逢醉叟卧黄昏。——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琵琶先抹六么头,小管丁宁侧调愁。——王建《宫词一百首》

    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刘庭信《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王淇《春暮游小园》

    淡妆浓抹,轻颦微笑,端的胜西施。——杨果《小桃红·采莲女》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张渊懿《渔家傲·东昌道中》

    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霞一抹红。——沈与求《石壁寺山房即事》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李曾伯《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罗隐《牡丹》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十五》

    叹萧何,反调唆,未央宫罹惹韩侯过,千古史书难改抹。——陈草庵《中吕·山坡羊》

    窥镜蛾眉淡抹。——张炎《疏影·梅影》

    十里鱼山断处,留一抹、枣林红。——朱彝尊《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辛弃疾《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赵鼎《满江红·丁未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

    相挨踏破茜罗裙。——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阅读全文]...

2022-02-14 10:57:40
  • 含有额字的古诗词 带额字的诗词名句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李白《长干行二首》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心事竟谁知?——温庭筠《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月明花满枝。——温庭筠《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温庭筠《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班固《霍光传(节选)》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王维《老将行》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温庭筠《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陶弼《南池》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李白《梁甫吟》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卢照邻《长安古意》

    蓝岑竦天壁,突兀如鲸额。——李白《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

    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李白《赠崔侍郎》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李贺《绿章封事》

    连夜宫中修别院,地衣帘额一时新。——王建《宫词一百首》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温庭筠《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

    登保丰堂,谒五贤祠,然不如门额之豁。——王思任《游丰乐醉翁亭记》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伺黑密不嚣,额额城未剜。——梅尧臣《晚云》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张先《减字木兰花·垂螺*额》

    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张先《减字木兰花·垂螺*额》

    垂螺*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张先《减字木兰花·垂螺*额》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李白《古风·秦王扫*》

    总把玉鞭骑御马,绿鬃红额麝香香。——王建《宫词一百首》

    则*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其中则有鼋鼍巨鳖,鳣鲤鱮鲖,鲔鲵鲿鲨,修额短项,大日折鼻,诡类殊种。——张衡《西京赋》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莫出其右者。——蒲松龄《促织》

    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袁宏道《徐文长传》

    侯为人丰颐广额,一见知其巨材。——袁宏道《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一枝弄碧传幽信,半额涂黄拾晚荣。——孔榘《鹧鸪天·却月凌风度雪清》

    两楼相换珠帘额,中尉明朝设内家。——王建《宫词一百首》

    额鼻象五岳。——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须防额痒出三耳,莫放笔端风雨快。——苏轼《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紫燕雏飞帘额静,金鳞影转池心阔。——吴文英《满江红·翠幕深庭》

    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吴文英《瑞鹤仙·秋感》

    鬓发覆广额,双耳似连璧。——左思《娇女诗》

    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宁容减一分。——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李贺《宫娃歌》

    [阅读全文]...

2022-02-01 04:18:24
  • 关于抹额的诗句

  • 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李贺《画角东城》

    正待吾曹红抹额,不须辛苦学颜回。——陈与义《题继祖蟠室三首·中兴天子要人才》

    莫学傍村游侠辈,茜红抹额臂擎苍。——戴表元《次韵答邻友况六首·舍南舍北种田郎》

    红罗抹额坐红鞍,阵逐黄旗拨发官。——释行海《次徐相公韵十首·出塞》

    君不见唐家将相娄师德,也曾应诏红抹额。——蒲寿宬《送沈保叔国谕试艺右庠》

    抹额貂皮并系腰,胡妇赤脚胡儿履。——唐顺之《古北口观降夷步射复戏马驰射至夜》

    满船儿郎抹额黄,人言若辈真鹰扬,饥则攫人饱则飏。——张煌言《舴艋行》

    紫罗抹额绣腰裙,倾国风流宛胜秦。——释道行《颂古三首·紫罗抹额绣腰裙》

    东夷西戎蛮与狄,金环耀耳,红罗抹额。——黄省曾《当行辞新福歌一首》

    抹额简介

    抹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首服 ,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抹头,是将布帛织锦等物折叠或裁制成条状围勒于额前,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抹额是中国传统妇女重要的装饰物,其形制多种多样,工艺手法、颜*案丰富多彩。这种首服的起源可以远溯到商周时期 ,但“抹额”一词始于唐代 ,于明清时代较为流行。

    [阅读全文]...

2021-12-27 10:22:48
  • 诗名含有抹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抹字的诗词

  • 满庭芳·山抹微云

    秦观〔宋代〕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万点 一作:数点)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纳兰性德〔清代〕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如梦令·一抹斜阳沙觜

    刘基〔明代〕

    一抹斜阳沙觜,几点闲鸥草际,乌榜小渔舟,摇过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苹花里。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苏轼〔宋代〕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残句山抹微云秦学士

    苏轼〔宋代〕

    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

    菩萨蛮·烟汀一抹蒹葭渚

    刘学箕〔宋代〕

    烟汀一抹蒹葭渚。风亭两下荷花浦。月色漾波浮。波流月自留。若耶溪上女。两两三三去。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临江仙·一抹烟林屏样展

    侯置〔宋代〕

    一抹烟林屏样展,轻花岸柳无边。连朝春雨涨*川。冬冬迎社鼓,渺渺下陂船。同事多才饶我懒,乘闲纵饮郊园。髻花敧侧醉巾偏。时丰容卒岁,游乐更明年。

    送抹利花与庆长

    杨万里〔宋代〕

    江梅去去木犀晚,萱草石榴刺人眼。抹利独立幽更佳,龙涎避香雪避花。

    朝来无热夜凉甚,急遣山童问花信。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

    写秋云一抹赠陈澹江先生

    华岩〔清代〕

    孤情只爱写寒秋,便有秋声纸上流。更写白云三四笔,此中曾与故人游。

    人有以旧抹牡丹索题者

    徐渭〔明代〕

    何年草草抹花王,此日将题岁月忘。拾得懒仙抛下蜕,不堪教赞旧皮囊。

    [阅读全文]...

2022-06-27 14:15:42
  • 诗名含有额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额字的诗词

  • 菩萨蛮·蕊黄无限当山额

    温庭筠〔唐代〕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减字木兰花·垂螺*额

    张先〔宋代〕

    垂螺*额,走上红裀初趁拍。只恐轻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文鸳绣履,去似杨花尘不起。舞彻伊州,头上宫花颤未休。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柳永〔宋代〕

    凤额绣帘高卷,兽环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点额鱼

    白居易〔唐代〕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鬐却返初。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御书阁额

    辛弃疾〔宋代〕

    功掩萧何第,名越崔氏堂。孤忠扶社稷,一德契穹苍。金碧飞翚外,鸾虬结绮旁。落成纷燕贺,弱羽得高翔。

    意难忘·额粉宫黄

    陈允*〔宋代〕

    额粉宫黄。衬桃花扇底,歌送瑶觞。裙拖金缕细,衫唾碧花香。琼佩冷,玉肌凉。罗袜步沧浪。漫共伊,心盟意约,眼觑眉相。连环未结双双。似桃源误入,初嫁刘郎。珑璁仙子髻,绰约道家妆。千种恨、九回肠。云雨梦犹妨。误少年,红销翠减,虚度风光。

    卜算子·垂螺*额时

    佚名〔宋代〕

    垂螺*额时,只怕莺声老。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喜贺恩减本州绢额

    程叔达〔宋代〕

    出田不栽桑,抱布贸丝藏。恩诏光明烛,寒灯织室光。

    玉兰歌题黄雨石帐额

    韩上桂〔明代〕

    楚有异卉疑雕玉,九畹芳条分瑞族。映月如梅莫辨姿,迎风似蕙微闻馥。

    此花向在幽谷间,露冷烟迷祇付閒。一朝写入仙郎帐,深壑奇英俨可攀。

    粉署流香暗相接,昼梦冉冉来蝴蝶。呼吸能来肺腑清,顾玩恍若光华烨。

    仙室何人许数寻,臭味语语见同心。操传玉轸犹堪听,气溢金尊可共斟。

    题许云江梅花仕女帐额 其三

    许传霈〔清代〕

    纸帐玲珑画却如,几生修得到华胥。诗成准待卿卿唤,酒熟茶香午梦初。

    [阅读全文]...

2022-06-11 21:37:30
  • 一抹阳光古诗拼音52句

  • 阳光,经典
  • 王维《鹿柴》带拼音

      《鹿柴》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王维《鹿柴》带拼音,欢迎查看。

      Lùzhài

      鹿柴

      Wángwéi

      王维

      kōngshānbùjiànrén,dànwénrényǔxiǎng。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Fǎnyǐngrùshēnlín,fùzhàoqīngtáishàng。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

      (1)鹿柴:“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

      译文

      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诗的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别。“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在三四句上,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寂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按照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该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如果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美,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轻之分。但静而*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生机;《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桂花的芬芳、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彩,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一个诗人、画家兼音乐家。在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此诗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而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阅读全文]...

2022-01-11 21:08:39
关于抹额的古诗 - 句子
关于抹额的古诗 - 语录
关于抹额的古诗 - 说说
关于抹额的古诗 - 名言
关于抹额的古诗 - 诗词
关于抹额的古诗 - 祝福
关于抹额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