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随州祝福记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随州祝福记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随州祝福记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随州祝福记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湖北随州旅游景点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下面为大家带来湖北随州旅游景点,快来看看吧。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系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多达15404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规模巨大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乐器、礼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以及漆木竹器,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古墓出土了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候乙编钟(现藏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
交通:武汉与随州之间有316国道相通,可坐长途客车前往。
神农炎帝故里
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坐落花流水在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南麓.既是鄂西北的交通交塞,又是随西北农工商物质的`重要集散地。神农洞位于九龙山腰,史*载:“神龙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传说,神农炎帝,教民耕作、制耒耜五谷生华、尝百草万世流芳、始创文化,是华夏农业、商业、音乐和医药鼻祖,与黄帝并称“人文始祖”。现已荣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炎帝神农故里烈山风景名胜区并建成,神农洞、万法寺,神农亭、功德殿等26个景点。每逢炎帝生辰(农历四月二十六),世界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敬奉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
封江
位于随州市封江乡境内,距厉山镇神农风景区15公里。封江水库*山峦连绵起伏,库汊水岛犬牙交错,形成了封江独具特色的库区风光。乘游艇,观山水戏垂钓,品特产,食鲜鱼,避酷暑是这一游览区的一大特色。春季山花烂漫,映山红满山遍野;夏日绿树成荫,满目青翠;秋天叶红果熟,四处飘香;冬时雪压青松,银装素裹。库区上游的狮子口更是怪石林立,奇峰耸天,野趣甚浓。由于水库调节而形成的独特小区域气候,使这里冬暧夏凉,气候宜人。万余亩水面碧波荡漾,水美鱼肥,是疗养的理想场所。特产:香菇、蚕茧、木耳、水产品、畜产品。
徐家河风景区
位于随州广水西部名镇长岭镇,有全省第三大水库徐家河水库。此处山林绵延,堤柳吐翠;湖面宽广,水质清澈库水潋滟,渔船游弋。桃花盛开时,远望徐家河桃花岛,似云蒸霞蔚,*观如置身画中。漫步岛上,头上桃红点点,脚下落英片片。日观花红满眼,夜闻幽香扑鼻。徐家河还还有鸟岛的自然闲适,无名岛的神奇绝妙。徐家河一百零八岛,岛岛都有它品不完的情致。
交通:在广水*岭镇,在随州坐到长岭镇的汽车,乘当地的客车到水库即可。
黑龙潭景区
位于*十大名关—武胜关下,十八叠群瀑,蔚为壮观,特别是主瀑,两边千尺悬崖,如刀劈斧削,20米宽的瀑布飞流直下,观如银河落天、闻如万马奔腾。这里松涛阵阵,云海茫茫,鸟语花香,怪石嶙峋、古木苍苍。把黑龙潭景区与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连为一体。
交通:在随州市区有到武胜关的旅游专线车。
大洪山风景区
位于湖北省北部山地,距随州市94公里,大洪山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你可以群峰鼎立、突兀耸峙、层峦叠翠、绵亘百里的大洪山;成片的楠木,名贵的千年银杏,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百鸟欢歌,把你飘然于世外;你可以领略到妙中蕴妙,幽深无底,飘飘渺渺溶洞群;你也可以看到被誉为“鄂中瑶池”,白龙池的富水源头顺流而下,进入峡谷,形成落差一百多米的四叠飞瀑,为华中地区罕见,令人心旷神怡。住宿:
绿水庄园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剑口景区东侧,山庄能一次容纳24人住宿。特等间60元/人。标准间40元/人。
龙珠山庄
龙珠山庄坐落剑口景区东30米处,是一处田园牧歌式旅游家农家旅馆,山庄内标准间40元/人。
大洪山度假村
坐落在小泉湾的丛林之中,中、高、低档次房间均有,价格从60元—888元均有。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水镇),*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草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新----新型城市。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红梅李:红梅李是随州开发的新特产,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该品种产量高、品味纯甘甜可口,颇受群众欢迎。开始在随西双河镇试种成功,后来推广到全市。年产神农李18000吨,市场销路看好。计划以尚市镇为中心的10个乡镇扩大种植面积6700公顷,形成稳产高产的神农李高产带。
蜜枣: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1800吨。该枣炙制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湖北十大名产之一,明清为皇帝贡品。全市年产蜜枣755吨,现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香菇香姑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产品。随州香姑以个匀、肉厚、杆粗短、发头大的特色而闻名中外。随西南大洪山区和随东北桐柏山区为主要产地,80%以上的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分散种养。年产香姑3000吨,其中“编钟牌”香姑2000吨,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三里岗香姑市场是中南地区较大的香姑集散中心,年成交额*亿元。
板栗;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随州市柳林镇山林面积广,地形*缓,为鄂北板栗主产区。全镇现有板栗基地10万余亩,年产4000余吨,畅销东北、华南、三峡等地,并经香港远销东南亚,直接出口日本。
吉阳大蒜:是广水市的名优特产,历史悠久、个大味鲜、清脆辛辣、营养丰富、易于保存,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而且兼有防病、治病功效,主治肠炎、痢炎、胃炎、哮喘,防止胃癌、肝硬化、冠心病等。全市吉阳大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大蒜砣2.5万吨,大蒜苔2.1万吨,是全国五大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东南亚诸国及地区。
茶叶: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云雾毛尖和车云山毛尖。云雾毛尖产于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其选料严格按照色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工艺考究,具有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显芽、耐冲泡。多次被评为*名茶,连续两次被湖北省人民的*命名为“精品名牌产品”。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北车云山。车云山茶叶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名茶》。
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并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银杏属于干果类,在诸多的干果中,银杏的经济价值排名第三。白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白果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随州银杏产业以*蓝田集团为依托,已初具规模。随州洛阳镇有许多千年银杏,是世界三大银杏部落之一。
葛根:野生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经科学检测,葛根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黄酮素、淀粉、异黄酮成分、葛根甙类、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华佗遗书》、《中华药典》、《药王全书》、《传世藏书》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介绍.葛根淀粉曾是贡品,有食用、药用、特殊工业用三方面的用途,葛粉不但有独特诱人的风味,其口感和食疗价值也是上乘。
三黄鸡:原产于曾都区洪山镇,现分布洪山、长岗、三里岗、涢阳、环潭等地。在体型上,分为“黄嘴、黄毛、黄脚、垂尾”和“黄嘴、黄毛、黄脚、翘尾”两个类型,由于具备黄嘴、黄毛、黄脚的特点,所以又称“三黄鸡”。在香港市场十分走俏。“三黄鸡”之所以深受港澳市场欢迎,是由于它外貌美观,品质优良,皮嫩肉细,汤鲜味美,别具一格,仅香港市场,每年需“三黄鸡”150万至200万只。为此,1973年,*以三十三号文件指定,随州“三黄鸡”为我国“名贵鸡”。
湖北随州过年风俗
过去的随州人过新年,有许多的讲究,不少风俗*惯还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北随州过年风俗,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年的来历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过年”,直到汉武帝实行“太初历”才正式确定在正月初一。从殷商至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名称。
1912年,*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阴历正月初一为“过年”。*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天文史学家石云里介绍,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经*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
直至1914年为接轨西方历法才将“元旦”之名移到阳历1月1日,阴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2013年到来的癸巳蛇年正月初一,是1914年以来的第100个春节。
100年来,春节也在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民国初期20多年里,*一直试图将贺年、祭祖、贴春联等活动移到阳历元旦,是民间强烈的传统意识保住了春节。”安徽省民俗学会秘书长王贤友说,新*建国后移除了一些封建迷信的*俗,改革开放后城镇化、信息化浪潮也在改变源于传统农耕社会的春节,如传统过年仪式简化、部分人改到饭馆吃年夜饭、上门拜年变成电话或网络拜年等。“虽然形式在变,但春节祭祖祈福的内涵没变,家庭团圆、强化家族意识的功能没变。”王贤友说。
在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当前,春节已走出国门,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如同西方的圣诞节,春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石云里认为,随着*国力的增强,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多样性文化增添国家魅力,在春节“百岁”之际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湖北随州过年风俗
喝鸡汤
过年喝鸡汤对于湖北的乡亲们来讲,是必不可少的。鸡汤象征着“清泰*安”,新年第一餐喝鸡汤,能给家人带来好运与祝福。分食鸡肉的也很有讲究,当家做主的人要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主要劳动力则吃鸡爪,表示“新年抓财”;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吃鸡翅,寓意着“展翅高飞”。
水煮蛋
在湖北沙市、荆州一带,新一年吃第一餐有个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吃荷包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人都能“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有朋友和亲戚来了,也要加入吃蛋行列,并且数量要加到2个,选蛋也有讲究,须是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的荷包蛋,寓意着“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新一年大家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这里提醒大家不要贪吃鸡蛋黄哦,尤其是胆固醇高的亲们~
白蒿菜
新的一年第一顿饭,湖北秭归有些地方会吃油炸白蒿,取其谐音“百好”,图个好彩头,不过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白蒿还能油炸后食用,貌似是用白蒿加鸡蛋、面粉、水,放在油锅炸。但我知道白蒿可以用来做蒿菜粑粑,皖南地区有这个传统,将糯米和白蒿磨成粉后,加入腊肉、酸笋等内馅,做成一个个胖嘟嘟的包子。不过他们是清明节前后吃,秭归人则在春节就开动了。
糍粑
湖北省内各地过年都要吃糍粑的,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奇特的`*俗由来或许大家不知道。在以前,湖北人新年头三天是不让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留下的剩饭菜,因为剩饭不好吃,逐渐演变成吃面条和糍粑了。在孝感,家里来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语中有“拜年拜年,糍粑发裂”。可见糍粑在春节的重要性,看到糍粑就想到过年,一种莫名的小兴奋~
三全菜
武*以前过年时,年夜饭桌上绝对少不了“三全”、”三糕“、”三丸“,这三全分别指的是“全鸡、全鱼、全鸭”、“全糕指的是”鱼糕、肉糕、羊糕“、”三丸指的是“鱼丸、肉丸、藕丸”。有无丸不成*、无鱼不成*、无汤不成*一说。现在大家喜欢在桌中央放一口火锅,放完鞭炮,全家人围团坐,热气腾腾吃年夜饭,真的很开心!
拓展阅读:广东过年风俗
1、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4、送压岁钱是*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但不能去遠的地方。
5、谢灶: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6、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
7、正月初7吃7樣菜,然后初7,20要全家出去玩。
8、12點,要在家里守歲。
9、广東人过年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或者一棵桃花。为什么桃花是一棵,而不是一支?是的,广東人是把整棵砍下的桃花树买回家的。桃花之于广東人,犹如圣诞树之于西方人。广東人对花情有独钟,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井,过年都要买桃花等老几样,再配搭各种各样的鲜花。
10、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能把好运带到家里。其次是舞龙,广东的龙舞,名目繁多,千姿百态,不同的龙舞,寄托着人们不同的理想和愿望。春节是喜庆之日,耍舞的多是热烈奔放的彩龙、金龙和纱龙之类,白天舞布龙,晚上耍龙灯。至于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传统文化
随州公租房如何申请
公共租赁住房房源确定后,市、县级人民*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配租方案并向社会公布。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随州公租房如何申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申请条件
(一)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
(二)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
(三)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
二、需准备材料:
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2、身份证或户口薄复印件;
3、工作单位提供的工作收入证明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4、住房情况证明;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三、申请流程
1、申请家庭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领取《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Ⅰ》及其它相关表格。
2、属于《受理公告》申请对象范围的申请人填写好《申请表》到夫妻双方单位和家庭成员单位盖章后,在日常工作时间携带《申请表》、申请材料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申请公示登记。
3、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申请家庭根据社区通知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4、经审核基本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人在《选房公告》规定的时间携带身份证、户口本及婚姻证明原件到户籍所在区建设(房管)局进行受理登记。经校验原件后,签字领取《受理单》。
5、申请家庭根据《选房公告》规定凭《受理单》到选房现场参加选房。
一、街(镇)、区级审核流程和办理时限
1、申请受理。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负责受理在辖区范围内居住的申请人提出的申请。
2、受理时间。符合申请条件的于11月28日至2月10日工作时间至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
2、初审、公示。街(乡、镇)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和初审;经初审合格的,将申请家庭人口、现居住地点、住房状况、家庭收入、财产、工作单位等情况在申请人居住的社区公示7日(公示范本见附件1)。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签署初审意见并将申请材料报区住房保障部门复查。经初审、公示不符合条件的,应通知申请人办理退件手续并说明退件原因。
二、申请条件
二人及二人以上家庭人均年收入3.2万元以下(含)、单身家庭年收入4.8万元以下(含),家庭总财产58万元以下(含)的几类人员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1)具有五城区居民户籍(农村村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除外)且申请之日落户已满3年,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方米以下(含)的家庭;
(2)符合一定条件(申请人不具有本市五城区居民户籍或者属于本市五城区农村村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申请人在本市五城区务工且在本市五城区累计缴交养老等社会保险满6年,或属于与企业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市五城区累计缴交养老等社会保险满1年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的外来务工人员,本人及其家庭成员须在本市五城区无自有住房、未租住公有住房。
(3)在本市五城区范围内的省、市、区属机关事业单位新录(聘)用且已转正定级的在编工作人员,本人及其家庭成员须在本市五城区无自有住房、未租住公有住房。
同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1)申请之日前5年内家庭成员有房产交易行为(含买卖、赠与、离婚析产等)的,交易时间以房产登记机构交易登记时间为准;
(2)申请家庭成员已享受过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集资房、解困房、房改房等政策性实物住房保障的;
(3)申请人与配偶已离异,但离异时间不足2年的。
三、申请需提交的材料
1、申请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和户口簿;
2、已婚的提供结婚证;
3、丧偶的提供死亡证明;
4、离异的提供离婚证、离婚协议(或法院判决书);
5、申请家庭成员承租公房的提供公房租赁凭证;
6、申请家庭成员自有私房的提供房屋产权证,未办理产权证的.提供正式房屋销售合同或其它可证明房屋权属及面积的凭证;
7、申请家庭租住私房的提供房屋租赁合同;
8、有关单位在申请表内盖章确认的收入、住房证明;
9、申请家庭成员工作单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储蓄存折(或银行对账单)或者单位的原始工资册(起止时间段为申请前12个月);
10、家庭成员拥有的储蓄存款凭证;
11、家庭成员拥有的股票、基金、债券、商业保险凭证;
12、家庭成员拥有的车辆等凭证;
13、上一年度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或单位代扣代缴凭证;
14、无工作单位的,提供经过年审的失业证;
15、个体工商户,提供经营执照、上年度个人所得税缴交凭证;
16、已建立住房公积金账户的,提交住房公积金缴存凭证;
17、城市低保、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享受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等家庭,提供相关证件;
18、属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提交社会保险缴交凭证、劳动合同;
19、属于普通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的提供毕业证书、社会保险缴交凭证、劳动合同;
湖北随州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类型
随州,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湖北随州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相馆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位置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度19分至32度26分,东经112度43分至113度46分。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中部中心城市武汉,西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北临南阳、信阳,南达荆门,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地形
随州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原多种地形兼而有之。其中,山地面积4285*方公里、丘陵面积2094*方公里、*原530*方公里、河滩面积80*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61.3%、30%、7.6%、和1.1%。随州因而形成了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地呼应,随州因此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
土壤
随州区境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和红砂岩等。形成的农业土壤共三大类,即黄粽壤类、潮土类和水稻土类。其中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境,占耕地的86.2%。
水文
在*原之上,有氵厥水流贯其间。氵厥水是汉水东面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氵厥水*,数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氵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可称之为涢水流域。
随州博物馆
随州市新博物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侧风景宜人的厥水河畔。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邻。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占地100亩,馆舍由展厅、文物库房和辅助用房三部分构成。建筑面积9636*方米,其中:陈列楼7000*方米,文物库房2000*方米,编钟演奏厅300*方米,其他建筑336*方米。
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堪称一座内涵丰富的文物宝库,而且随着基本建设的发展步伐,出土和征集的文物还将增多。尤其是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而且铸造精美,在全国屈指可数,被誉为“青铜器王国”。特别是曾国青铜器群,为研究曾国文化及曾、楚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史料。战国菱形勾连云纹铜敦之精美,为国内已出土铜敦之首。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更为珍贵,其音色、间律均与曾侯乙编钟相通,被称之为曾侯乙编钟的“秭妹钟”,曾多次出访美、英、德、法、日、丹麦、瑞士等国家,充分展示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徐家河旅游度假区
徐家河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广水*岭镇风光秀美的徐家河水库,是湖北省第三大淡水湖泊。景区以繁茂丰富的森林资源,浩淼无际的碧绿湖水,众多奇特的岛屿港湾,争鸣斗艳的珍禽异兽,婀娜多姿的花卉植物,源远流长的历史遗产,浓郁丰厚的民俗风情而著称,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生态环境、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具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科研等多功能的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高贵三潭
三潭风景区位于广水市北部,地处鄂豫之交。有三潭、高贵山金顶、许家冲水库、*靖关古关隘4个游览区,35个游览点。清奇幽邃的“三潭叠韵”是三潭景区标志性景点,被誉为“中原一秀”。*第一青檀园总面积2000余亩,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青檀群落。风景区最高峰大贵山金顶海拔908米,其门匾“崧高峻极”与河南少林寺门匾如出一辙。闻名遐迩的雄关古道*靖关、恢宏壮观佛教名刹乾明寺、明朝忠烈杨涟的故地杨公岭、惟妙惟肖的“双狮夺珠”石都极具观赏价值。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广水市东北部,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是江淮流域的分水岭,南北景观兼而有之。景区面积6927公顷,是湖北省面积最大的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气候宜人,森林植被保护完好,共有木本植物69科155属1830种。这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有“九峰、七寨、五寺、一百零八岭”之称。这里山水风光秀丽,分为莲花湖、祖师殿、香峰寺、龙泉沟、古井庵、观音寺六大景区,金牛溪、哈哈岭、宝林寺、兴王寨等50多个景点,是集森林旅游、疗养避暑、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
人口
随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随州市常住人口为2162222人;随州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十二,仅次于荆门、咸宁、黄石。其中广水市常住人口最多,人数达787730人;随县次之,常住人口为755910人,较少的为曾都区,常住人口为618582人。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96328人,占总人口的50.70%;女性为1065894人,占总人口的49.30%。市常住人口中,0至14岁的人口为298967人,占总人口的14.00%;15-64岁的人口为1664910人,占总人口的7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8345人,占总人口的9%。[
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218.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55万人。
历史沿革
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据战国时史官撰写的《世本·作篇》记载:“随,作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宋衷注:“随,女蜗氏之臣。”由此可见,“随人”不仅是远古时代创制笙簧、酷爱歌舞的氏族,而且还是“女皇”女蜗氏的“臣子”、“诸侯”或后裔,为女娲氏、神农氏、烈山氏同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是时,“随人”先以“兕”为图腾(“兕”即“犀”之异名,“兕属雌,犀属雄”)后又演变为崇拜“豕”图腾,是生存、繁衍于南方大洪山的土著氏族,赖以渔猎为生计,后来扩展至桐柏山区。其中一支族“烈山氏之子曰柱”,“烈山泽而焚之”,开创了原始农业和饲养业,故又崇拜“牛”“豕”图腾,至今随州地区仍保留崇敬“独角兽”(即“兕”)“猪头插筷子”(即祭祀烈山之子柱)的*俗。
随氏族日渐发展壮大,其中一支族随为帝向北扩张。虞夏至商初,随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国。同时,从商代中期至战国末期,先后在随境有“厉”、“随”、“唐”三个诸候国建置都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随”、“唐”封建随境。
从秦代至今的二千多年间,随州建置虽然变迁频繁,但大部分时期或设郡、州,或置专署,成为江汉、鄂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战国末,楚灭随建县,秦汉因之。晋设义阳郡,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北周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隋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唐改郡为随州。宋、元仍为随州。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战时期,*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
随州地灵人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汉武帝仰慕大洪山的天然灵气和秀丽山川,先后赴大洪山巡视,故有“祭尧舜于九嶷山(即大洪山)”之说;西汉末,*林(今随州古城畈)人陈牧、廖湛举兵起义,号“*林兵,击溃王莽军,建立东汉王朝;晋太康九年,武帝司马炎封司马迈为随郡王、置随国;太安二年,义阳(今随州北境)人张昌聚饥民起义,立刘泥(立沈)为帝恢复汉朝,建元“神凤”,宋时随州还涌现出孟宗政、李庭芝、边居谊等一批著名抗金抗元将领、民族英雄;元末,梅丘里(今曾都柳林古城畈人)人明玉珍率众起义,后加入红巾军,入川后自立为帝,建国大夏;明崇祯十年,农民义军张献忠、李自成部克随州,建立了随州历史上第一个革命*,任汪鹭为随州牧;清咸丰五年,落湖里(今曾都区长岗镇)人赵邦壁举兵起义,克随州、德安等五个州府,建国后宋。随州人林翼支、方维、谢石钦、李亚楠、吴少伯等*千人参加武昌起义,并担任军政要职。
在革命战争年代,随州更加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的工农青妇运动如火如荼;土地革命时期的随县“秋收暴动”成功,建立了三个苏维埃*,湘鄂西、豫鄂皖两个中央分局扩大会议在随境召开,红四方面军从随南开始长征;中央鄂北特委机关设在随州高庙;抗日战争时期,随县是鄂豫边区抗战的指挥枢纽,*鄂中省委、随枣地委、豫南地委、洪山地委均设在随州境内;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管辖十三县国共抗日联合*在随县均川成立;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南九口堰建军,随州境内建立了三个县级抗日民主*;**战争时期,江汉区党委、江汉区行署、江汉军区和洪山地委、专署、军分区始终驻设随县。
1949年5月16日,随境随县、洪山县并列,分别隶属孝感、襄阳两专署。1955年4月30日,湖北省人民委员会13号命令,将洪山县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归并宜城、钟祥、枣阳和随县。
1979年11月,经*批准,以原随县城关镇和北郊公社为基础,设立随州市,与随县并存。
1983年8月19日,*164号文通知,撤销随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11月20日,县、市正式合署办公。
1991年8月26日,湖北省人民*45号文决定,把随州市的发展列入全省统筹规划中,各项计划指标直接单列。
1994年11月4日,湖北省人民*152号文件通知,随州市由省直管县级市。
2000年6月,*批准成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改名曾都区,隶属地级随州市;代管广水市。
2009年,*批准随州市重新设立随县,即在原随州市曾都区(市*所在地)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随州市管辖随县、曾都区,代管广水市。
湖北随州附*旅游景点
导语:随州又称湖北随州。随州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湖北随州附*旅游景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随州西游记漂流景区 AAAA
鄂豫两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桐柏山,主峰名曰太白顶,海拔1140米,它是鄂豫两省随州境内的分水岭,东边有一高峰叫做玉皇顶,山下有条河叫龙潭河——玉龙西游记漂流便置身其中。这里是连接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动植物混杂共处的天堂:这里是优质纯净水上的冲浪,这里是冰川遗迹上的漂流;是洞察淮河源头的.神秘和洁净的地方。 桐柏山是*文化和“大禹治水”、“禹王锁蛟”及大阳神等神话传说集中的地方,*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考察认为桐柏山是*文化的发源地。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做过县令,期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玉皇顶、龙潭河、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证:“禹王锁蛟”中的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所以说桐柏山乃是《西游记》故事原型地,即原创地。
2、随州大洪山 AAAA
随州市西南部的大洪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圆三百三十多*方公里,横卧江汉,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座落在风景区内的小泉湾度假村,是绝妙的避暑胜地。峰俊群峰鼎立,突兀耸峙,层峦叠翠,绵亘百里。大洪山色主峰宝珠峰,海拔一千零五十五米,相对高差八百多米,四周悬崖峭壁,与*在咫尺的悬钩岩、笔架山环峙鼎立,十分壮观。林幽在大洪山,有一片原始森林,成片的楠木,名贵的千年银杏,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百鸟欢歌,把整个景区点缀得格外瑰丽,还有许多珍稀动物珍贵的药材树种,堪称“动物王国”和“绿色宝库”。洞奇大洪山有溶洞群,已开发的仙人洞,洞内建房150多间,能容数万人,最深的双门洞和钟乳石最繁奇的两王洞,奇中藏奇,妙中蕴妙,幽深无底,飘飘渺渺,彩色斑丽,琳琅满目,造工奇特,举世称绝。湖美大洪山巅藏“瑶池”,山腰流飞瀑,山脚吐温泉。
3、千年银杏谷 AAAA
随州千年银杏谷景区位于*古银杏之乡曾都区,绵延12公里,区内古银杏树连成片、构成群落,深藏群主之间、汇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银杏群落之一。据了解,银杏谷内有千岁以上的银杏树308棵,百岁以上银杏树17000多棵,定植银杏树510万多棵。以古银杏群落为标志的田园风光,叙说着*传统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走进银杏谷不管处在哪个方位,都会看到自己向往的世界。阳光下的山脉、树冠,翠流涌动,光与影结合的圆和线条叙说着天与人的共识、默契和力量,山屏树伞护着农家小院,袅袅炊烟亲吻着白云,弯弯山道缠绵得山花含羞,和谐的气韵描绘着真正的崇高。
4、随州西游神话世界 AAAA
西游记公园是国家4A景区和4星级酒店,位于随县大洪山镇温泉村,距离即将开通的“麻竹高速”出口仅3.8公里,景区总投资12个亿,占地3600亩,拥有2000个床位,具备大中小型会议接待能力,西游记公园经过数年的升级与转型,早已不是单一型的温泉沐浴休闲了,大致可分三类:一是观光类:火焰山石林,钱币园,西域风情街,奇石园,佛光塔,西游记博物馆,张体学博物馆,火山爆发,玫瑰花海,植物园。二是体验类:女儿国温泉,红孩儿游乐园,女王高尔夫,赛马场,滑索,滑槽,軍事拓展园,划船,果园采摘。三是表演类:4D皮影秀,花车巡游,女王登基,女王招亲,温泉T台秀,5D影院,西游之夜等,基本形成了集温泉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西游主题游乐、西游文化体验园等多元化主题乐园。
湖北随州旅游景点介绍
导语:观山水戏垂钓,品特产,食鲜鱼,避酷暑是这一游览区的一大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湖北随州旅游景点介绍,欢迎阅读参考。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位于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系一座呈卜字形的大型岩坑竖穴木椁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礼器、乐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简文物多达15404件。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规模巨大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乐器、礼器、兵器、金器、玉器、车马器以及漆木竹器,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个古墓出土了规模巨大、保存完好的古代打击乐器——曾候乙编钟(现藏武汉市的湖北省博物馆),这套编钟为青铜铸造,共65件,重2500多公斤,设计精巧,造型壮观。虽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质还是很好。编钟的出土令世界震惊,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
交通:武汉与随州之间有316国道相通,可坐长途客车前往。
神农炎帝故里
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烈山,坐落花流水在曾都区厉山镇九龙山南麓.既是鄂西北的交通交塞,又是随西北农工商物质的重要集散地。神农洞位于九龙山腰,史*载:“神龙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传说,神农炎帝,教民耕作、制耒耜五谷生华、尝百草万世流芳、始创文化,是华夏农业、商业、音乐和医药鼻祖,与黄帝并称“人文始祖”。现已荣为国家AA级旅游区的炎帝神农故里烈山风景名胜区并建成,神农洞、万法寺,神农亭、功德殿等26个景点。每逢炎帝生辰(农历四月二十六),世界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敬奉炎帝神农,缅怀华夏始祖。
封江
位于随州市封江乡境内,距厉山镇神农风景区15公里。封江水库*山峦连绵起伏,库汊水岛犬牙交错,形成了封江独具特色的库区风光。乘游艇,观山水戏垂钓,品特产,食鲜鱼,避酷暑是这一游览区的`一大特色。春季山花烂漫,映山红满山遍野;夏日绿树成荫,满目青翠;秋天叶红果熟,四处飘香;冬时雪压青松,银装素裹。库区上游的狮子口更是怪石林立,奇峰耸天,野趣甚浓。由于水库调节而形成的独特小区域气候,使这里冬暧夏凉,气候宜人。万余亩水面碧波荡漾,水美鱼肥,是疗养的理想场所。特产:香菇、蚕茧、木耳、水产品、畜产品。
徐家河风景区
位于随州广水西部名镇长岭镇,有全省第三大水库徐家河水库。此处山林绵延,堤柳吐翠;湖面宽广,水质清澈库水潋滟,渔船游弋。桃花盛开时,远望徐家河桃花岛,似云蒸霞蔚,*观如置身画中。漫步岛上,头上桃红点点,脚下落英片片。日观花红满眼,夜闻幽香扑鼻。徐家河还还有鸟岛的自然闲适,无名岛的神奇绝妙。徐家河一百零八岛,岛岛都有它品不完的情致。
交通:在广水*岭镇,在随州坐到长岭镇的汽车,乘当地的客车到水库即可。
黑龙潭景区
位于*十大名关—武胜关下,十八叠群瀑,蔚为壮观,特别是主瀑,两边千尺悬崖,如刀劈斧削,20米宽的瀑布飞流直下,观如银河落天、闻如万马奔腾。这里松涛阵阵,云海茫茫,鸟语花香,怪石嶙峋、古木苍苍。把黑龙潭景区与全国十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连为一体。
交通:在随州市区有到武胜关的旅游专线车。
大洪山风景区
位于湖北省北部山地,距随州市94公里,大洪山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你可以群峰鼎立、突兀耸峙、层峦叠翠、绵亘百里的大洪山;成片的楠木,名贵的千年银杏,古木参天,奇花异草,百鸟欢歌,把你飘然于世外;你可以领略到妙中蕴妙,幽深无底,飘飘渺渺溶洞群;你也可以看到被誉为“鄂中瑶池”,白龙池的富水源头顺流而下,进入峡谷,形成落差一百多米的四叠飞瀑,为华中地区罕见,令人心旷神怡。
随州景点最好的五个:
1. 大洪山:主峰海拔1636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盛誉。
2. 中华山:距广水城区5公里,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有“九峰七寨五寺一百零八岭”之称。
3. 封江:乘游艇,观山水戏垂钓,品特产,食鲜鱼,避酷暑是这一游览区的一大特色。
4. 高贵三潭:位于广水市北部,以山峭林茂,涧幽泉清而闻名。这里有清奇幽深的三叠瀑布“一线天”;闻名遐迩的雄关古道*靖关;碧波万顷的许家冲水库;还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双狮夺珠”石,碧玉湖,天池,龙眼圣水井,罗汉池。这里林海茫茫、漫山遍野、四季飞花。
5. 徐家河风景区
住宿:
绿水庄园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剑口景区东侧,山庄能一次容纳24人住宿。特等间60元/人。标准间40元/人。
龙珠山庄
龙珠山庄坐落剑口景区东30米处,是一处田园牧歌式旅游家农家旅馆,山庄内标准间40元/人。
大洪山度假村
坐落在小泉湾的丛林之中,中、高、低档次房间均有,价格从60元—888元均有。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水镇),*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草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
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
新----新型城市。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红梅李:红梅李是随州开发的新特产,列为全市多种经营的龙头产品。该品种产量高、品味纯甘甜可口,颇受群众欢迎。开始在随西双河镇试种成功,后来推广到全市。年产神农李18000吨,市场销路看好。计划以尚市镇为中心的10个乡镇扩大种植面积6700公顷,形成稳产高产的神农李高产带。
蜜枣: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1800吨。该枣炙制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湖北十大名产之一,明清为皇帝贡品。全市年产蜜枣755吨,现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香菇香姑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产品。随州香姑以个匀、肉厚、杆粗短、发头大的特色而闻名中外。随西南大洪山区和随东北桐柏山区为主要产地,80%以上的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分散种养。年产香姑3000吨,其中“编钟牌”香姑2000吨,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三里岗香姑市场是中南地区较大的香姑集散中心,年成交额*亿元。
板栗;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随州市柳林镇山林面积广,地形*缓,为鄂北板栗主产区。全镇现有板栗基地10万余亩,年产4000余吨,畅销东北、华南、三峡等地,并经香港远销东南亚,直接出口日本。
吉阳大蒜:是广水市的名优特产,历史悠久、个大味鲜、清脆辛辣、营养丰富、易于保存,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而且兼有防病、治病功效,主治肠炎、痢炎、胃炎、哮喘,防止胃癌、肝硬化、冠心病等。全市吉阳大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大蒜砣2.5万吨,大蒜苔2.1万吨,是全国五大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东南亚诸国及地区。
茶叶: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云雾毛尖和车云山毛尖。云雾毛尖产于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其选料严格按照色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工艺考究,具有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显芽、耐冲泡。多次被评为*名茶,连续两次被湖北省人民*命名为“精品名牌产品”。车云毛尖是我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北车云山。车云山茶叶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名茶》。
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并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银杏属于干果类,在诸多的干果中,银杏的经济价值排名第三。白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白果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随州银杏产业以*蓝田集团为依托,已初具规模。随州洛阳镇有许多千年银杏,是世界三大银杏部落之一。
葛根:野生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经科学检测,葛根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黄酮素、淀粉、异黄酮成分、葛根甙类、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华佗遗书》、《中华药典》、《药王全书》、《传世藏书》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介绍.葛根淀粉曾是贡品,有食用、药用、特殊工业用三方面的用途,葛粉不但有独特诱人的风味,其口感和食疗价值也是上乘。
三黄鸡:原产于曾都区洪山镇,现分布洪山、长岗、三里岗、涢阳、环潭等地。在体型上,分为“黄嘴、黄毛、黄脚、垂尾”和“黄嘴、黄毛、黄脚、翘尾”两个类型,由于具备黄嘴、黄毛、黄脚的特点,所以又称“三黄鸡”。在香港市场十分走俏。“三黄鸡”之所以深受港澳市场欢迎,是由于它外貌美观,品质优良,皮嫩肉细,汤鲜味美,别具一格,仅香港市场,每年需“三黄鸡”150万至200万只。为此,1973年,*以三十三号文件指定,随州“三黄鸡”为我国“名贵鸡”。
随州祝福记
类似随州的古诗
赞美随州的古诗
关于随州的古诗文
有关随州市的古诗词
赞美随州的古诗词
有关随州大洪山的古诗
祝福记
随风祝福祝福的古诗
随礼祝福语
随份子祝福语
九州通祝福
我的祝福记得吗
结婚随礼祝福语
给记者的祝福
登记祝福词
祝福记肉粒香
郑州祝福红城
登记祝福语
我的祝福你记得吗
记者节祝福
马云祝福贵州
对记者节的祝福
新人登记祝福
祝福祖国日记
我的祝福记得吗歌词
记者节祝福图片
祝福的读书笔记
我的祝福记得吗孙悦
记者节的祝福语
形容小买卖的古诗词语
关于回忆朋友的古诗词
含田的古诗目
背诵古诗的方法的教案
歌颂小草精神的古诗
自己编的春天的古诗
适合女性的古诗词长诗
大吃大喝的古诗
家乡古塔的古诗
写春天的古诗和冬天的故诗
老奶奶的古诗词
六十字以内的古诗词
冮雪的古诗
夜书所见诗意相*的古诗
关于自我欣赏的古诗词
永不满足的古诗
与迷茫相关的古诗词
字数超少的古诗大全
王之涣的边塞旅居生活古诗
小学生自己关于秋的古诗
形容我绞尽脑汁的古诗
含带朱的古诗词
关于年龄的古诗词
写错古诗词的反思
不问世俗的古诗
形容帮助老人的古诗词
描写江南乡村的古诗
秋夕相关的古诗
古诗的三人相声
失败归来的古诗
中国古代小儿好学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