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东风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东风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东风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东风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东风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7、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调·其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朱熹《春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 王翰《凉州词二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吕岩《牧童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適《别董大二首》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上李邕》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关于东风的诗句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东风的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6、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7、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8、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9、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10、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李白《行路难·其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李白《清*调·其一》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王安石《元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甫《绝句二首》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林升《题临安邸》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 王翰《凉州词二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黄庭坚《寄黄几复》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刘禹锡《望洞庭》
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吕岩《牧童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適《别董大二首》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上李邕》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白居易《 长安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高明《金络索桂梧桐·咏别》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峥嵘岁月宏图起,东风荡,春来早。——*《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张旭《春游值雨》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白居易《长安春》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秦观《画堂春·春情》
庭院余寒,帘栊清晓,东风初破丹苞。——秦观《满庭芳·赏梅》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秦观《踏莎行·上巳日遇华严寺》
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 ——辛弃疾《出塞·春寒有感》
东风节气*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 ——辛弃疾《满江红·折尽荼蘼》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咏牡丹》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张可久《喜春来·鉴湖春日雁》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沉醉,东风得意,玉骢骤响黄金辔。——张可久《山坡羊·春日二首芙》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张可久《落梅风·月明归兴松》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杜甫《句》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寒食来时池馆,旧东风。——吴文英《乌夜啼·题赵三畏舍馆海棠》
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吴文英《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东风断、旧火销处*寒食。——史达祖《阳春曲·杏花烟》
彩胜斗华灯,*地东风吹却。——辛弃疾《好事*·元夕立春》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羊士谔《斋中咏怀》
落花寒食东风雨,漠漠长陵抔土。——刘辰翁《摸鱼儿·三百年》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秋瑾《赋柳》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赵长卿《探春令·立春》
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张炎《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刘辰翁《金缕曲·和龚竹卿客中韵》
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赵长卿《虞美人·春寒》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恨杀东风太豪横,夜来吹尽海棠花。——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清明过了日晴佳》
江南尚有余寒在,莫倚东风褪絮衣。——仇远《次胡苇杭韵·曾识清明上巳时》
东风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风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雨后池上》)〈宋〉刘放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探春》 (宋)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
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
万叶千花一手裁。
《游春词》唐 令狐楚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题农父庐舍》(唐)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春郊》唐·钱起
水绕冰渠渐有声,
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
逢草逢花报发生。
《新城道中》(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古诗原文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译文翻译
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唱着歌,寂寞的倚遍了秦楼的阑干,看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佳人应该责怪迟迟未归的意中人,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意中人离开之后,就渺无音讯,看这清澈的水中,也没有一对恩爱的锦鲤。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
注释解释
鱼游春水:双调八十九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无名氏作。
旧垒:去年的巢穴。
馀寒:剩下的寒意。
峭:尖厉。
罗绮:衣服。
玉茵:刚出的小芽儿。
媚柳:柔媚的柳条。
窣(sū):突然钻出来。
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鱼游春水: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新桃李:新花嫩叶。
梅妆:脂粉。
双鲤:谓书札也。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东风破》
《东风破》收录于2003年周杰伦的专辑《叶惠美》之中,由于《以父之名》、《晴天》等曲目的风靡,这首稍显温柔的中国风歌曲似乎被压了不少风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风破》创造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
它是“三古三新”中国风的开山之作,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是最标准的中国风歌曲鼻祖,具有里程碑意义。
《东风破》发表之前,国内乐坛原有的中国风歌曲凤毛麟角,但在《东风破》之后,中国风歌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以至形成了今日中国风盛行的局面。可以说,它引领了中国风的辉煌。
《东风破》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是它名字的由来。方文山的歌词功底自然不必质疑,但这三个字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他从一首苏词里化用来的句子。这首词便是《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公元1074年,原出任杭州通判的苏轼被临危受命,前往常州、苏州等地开展赈灾救济的工作,在到达润州之时,苏轼收到了家乡传来的一封书信,家里人殷勤致意,询问他的归期。可是归期却是遥遥无期,苏轼一下子控制不住思乡心切,于是挥笔写下这首词。
这首词虽然稍显冷门,但同样不失苏词水准。开篇以雨后春容展现景色,有两层含义,其一,春容清丽,尤其雨后则更显曼丽,苏轼描写如此美妙的景色不是为了欣赏,而是为了反衬后文的“离人幽恨”,是为乐景衬哀情;其二,雨水可以洗去很多东西,甚至可以将春容洗出另一番模样,但却洗不走离人的哀愁。
尔后,苏轼继续描写乐景,北固山三面环水,弧形的江面与青翠的峰峦遥相呼应,仿佛是碧玉的梳子,仿佛是美人的发髻。这一幅幅清新亮丽的春景图卷,不仅没有给作者带来安慰,反而使他愈加伤感,勾起了他无限的乡愁——山水虽美,终究不是故乡。
下片,苏轼开始正面描写乡愁。这一切的发生以及这首词的产生,都是因为“一纸乡书来万里”,如果说信中只是嘘寒问暖,聊聊家常也就罢了,可对方一旦询问起归期,这事儿就进入到了现实问题之中:无法归去,何来归期?可是,又该如何回复家人?不管怎么说,注定都会伤心。
无奈。只能饮酒自醉,“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此间又有两层含义:其一,苏轼与春醉饮,足见孤独,可也只有春还多情些,能够帮他拭去那行行思乡泪;其二,送春走,意味着催送时间远去,苏轼希望时光时光快些走,这样距离归期也就更*一些了。
最后两句,苏轼不直接回答归期之事,而是陡然一转,笔锋来到了喝酒之上,乡愁便溢于言表了。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更有艺术感染力,能够让人充分感受到他无边的愁,当然在创作角度上,也更见写作水准与艺术功底。
《东风破》便是化用自“东风吹破千行泪”,只不过苏轼以东风破的是思乡之泪,而方文山则借东风破掉了恋人离别之泪。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在听了这首歌之后都不理解:风为什么会破呢?其实,不是风本身破,而是风吹破了泪。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雪里犹能醉落梅,
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
万叶千花一手裁。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水绕冰渠渐有声,
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
逢草逢花报发生。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王冕 梅花· 三月东风吹雪消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译文
三月春风吹拂,冰雪渐渐消融,湖的南面山色翠绿,如同被水淋洗过。
听到一声悠悠的羌管,却无人出现,只见无数的梅花,飘落在野桥上。
注释
东风:春风。
湖南:指湖的南面。
羌管:羌笛。
赏析
《四库全书·竹斋集提要》说:“作者集中无绝句,唯画梅乃以绝句题之。”元张辰《王冕传》也说:“每画竟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志云。”可知此首为自题画梅诗。画不可得见,题诗则别具一格。
历来咏梅之作指不胜屈,对梅花备加赞赏,有咏其凌霜傲雪的品格,有咏其姿色超凡的风韵,或高洁,或清香。这一首却独咏落梅。诗人采用画龙点睛的手法,上联不写梅花,却写暮春三月的景物,“三月东风吹雪消”,和煦的春风,把残留大地的冰雪也消融了。“湖南山色翠如浇”,湖南,西湖南边。以“翠如浇”比喻山色极为传神。翠,青翠,已是春意浓郁。“浇”字更使青翠浓郁中闪现出鲜嫩的光彩,这正是江南春天山色的写照。一首绝句写了一半还没点到标题所示的`“梅花”。下联突然一转,“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羌管,也作羌笛,原为羌族民间乐器,后以吹羌笛表示惜别,表示春将尽。元曲家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写正在与梅花缱绻痴迷之际,设想羌笛一声,春尽梅落,心情无比惆怅。这里是虽闻羌管之声,仍无人见到梅花,当人们发现的时候,已是无数梅花飘落在野桥边。上联写得春意盎然,美丽如画,下联写得冷落孤寂,颇有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意味。陆游积极用世,报国心切,却屡受投降派排挤打击,但能贞洁自守,写梅明志。王冕这首诗虽也写孤寂冷落,却无失落之感,甘愿深隐不出。陆王两诗人的品格有共同之处,所处时代却不相同。陆游至死不忘兴宋复国,虽百折而不回。王冕是看透黑暗社会必将崩溃,隐居山林,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他的这首梅花诗就是他生活环境的写照。而且诗中有画,画中有人,落梅的形象就是诗人的自况。诗中并无消极伤感的情调。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双调·沉醉东风·渔父》赏析
《沉醉东风·渔夫》是元曲作家白朴的散曲作品。这支小令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渔民形象,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情怀,也流露出对社会不*的愤慨。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双调·沉醉东风·渔父》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赏析一
白朴的这首〔沉醉东风·渔夫〕通过一个理想的渔民形象,通过对他的自由自在的垂钓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的情怀。小令意象艳丽、境界阔大,给人以美的享受。
全曲共七句,可分为四层: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为第一层,交代渔夫活动的环境。这开篇的两句,对仗工整,“黄芦岸”对“绿杨堤”,“白苹渡口”对“红蓼滩头”。这里,作者对景物的选择煞费苦心,黄芦、白苹、绿杨、红蓼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物。同时,作者对这四种意象颜色的选择也是匠心独运;黄、白、绿、红四种颜色相互映衬,不仅色彩鲜艳明丽,而且点出此时的时令是秋天,为下文的“秋江”做了伏笔。短短两句,作者却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秋江盛景图:秋江浩淼,江岸上黄色的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飒飒作响,堤坎上青青的杨树昂首挺立。不远处,渡口旁的白苹长得十分茂密,滩头的红蓼红得艳丽。好美的景色啊!这环境,正是垂钓的好处所,这时节,也正是垂钓的好时候。
第二层“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写渔翁驾一叶扁舟垂钓江上,但并非他一人。他虽没有伍员那样的刎颈之交(渔父)与之为伴,可他有许多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它们率真自然,深契渔翁的心境。可这些“忘机友”是怎样的朋友呢?
第三层“点秋江白鹭沙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渔翁是以白鹭沙鸥为伴的,它们才是他的“忘机友”。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蕴含却很丰厚。“点”字用如动词,非常巧妙,形象地交代了白鹭、沙鸥在江面上飞掠、嬉戏的情形,描绘出的意境很阔大:在一望无际的浩淼的江面上,渔翁驾一叶扁舟,垂钓于此。舟舷两边,白鹭奋飞、沙鸥翔集,这些可爱的小生灵看到渔详、友好的态度,或许还会落在渔翁的船头上,对着渔翁发生几声悦耳鸣叫。这个友白鹭、侣沙鸥的渔翁是那样的恬适、安详。与鸥鹭为伴,过恬淡的生活是许多文人渴望达到的生活境界,李白有“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的话,黄庚在《渔隐》诗中写道:“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鸳盟。”
最后两句是第四层:“傲**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让那些富贵之人空羡慕吧,过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是一个一字不识的烟波钓徒。和渔翁比起来,那些达官贵人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最后的两句,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荣利的蔑视和甘心恬淡安谧生活的情怀。
实际上,像曲中所描写的渔翁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现实中的渔翁未必敢在万户侯前那么傲岸,曲中的渔翁乃是作者理想的化身。我们知道,白朴自幼经历金元易代的变故,在战乱中颠沛流离,金亡后,他怀有“满目山川之叹”,和诸遗老肆情山水、逃避世事。他曾写过一组(中吕·阳春曲〕《知几》,以*实的叙述、议论手法表现他远祸全身、诗酒悠游的处世态度,本曲通过对理想中渔翁友白鹭、侣沙鸥的自由生活的描写,形象地表明作者对远离官场的隐逸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由于这首小令表达的是作者对自由的隐逸生活的追求,因此倍受元代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喜爱。卢挚曾模仿这首小令(卢白二家本为至戚,或为唱和之作),作过〔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歹带]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鹭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间,伯子公侯。”主意与此曲一致,甚至好几个句子都直接来自此曲。
艺术上,这首小曲语言清丽,风格俊逸,精心择词又不露痕迹,描绘的景物鲜艳明丽,意境阔大,且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是元散曲中的上品。
赏析二
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然而仅仅看出这一层,未免辜负了作者的苦心。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你看到“黄芦”、“白苹”、“绿杨”、“红蓼”相映成趣,难道不会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吗?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苹”、“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真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你看吧,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究竟指什么呢?细玩文意,那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我们知道,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
小楼昨夜又东风下一句是什么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沉醉东风·渔夫古诗词
古诗原文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译文翻译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蘋花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数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注释解释
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蘋(pí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忘机友:机,机巧、心机。忘机友即相互不设心机、无所顾忌、毫无算计技巧之心的朋友。
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显贵。
叟:老头。
诗文赏析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这仅仅是表层,作者还另有深意。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容易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蘋”“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之慨。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
含东风的诗句
含有东风的诗句
东风的诗句
有东风的诗句
东风诗句
写东风的诗句
带东风的诗句
东风遥诗句
带有东风的诗句
古诗东风的含义
有关含东风的古诗
含东风的古诗文
描写东风的诗句
含有东风的五言古诗
关于东风的诗句
有关东风的诗句
东风开头的诗句
东风拂面的诗句
借东风的古诗句
笔蘸东风的古诗句
含有东风和秋的古诗
写出含有东风的古诗
含有东风的古诗词句
关于东风的古诗句
含东风二字的古诗词
描写东风的古诗句
东风的古诗
古诗的东风
有东风的古诗
东风形容春风的古诗句
关于感恩节的英语古诗
有关朋友的古诗和名事
把古诗改为词的例子
古诗词中的春天ppt
与采摘相关的古诗词
古诗中的快乐
劝解别人反省自己的古诗词
好听的古诗词地名
带海字的古诗表白
江南春杜牧古诗中的生字
关于草很坚强的古诗
调戏美女的古诗词
哪些古诗是表达真情的
关于白梅古诗的简笔画
中国古诗改写的外国诗
赞颂古城的古诗
乡村的秀美古诗
表现回忆的古诗词
狼来了的古诗词
表现清正廉洁的古诗词
描写我的校园的古诗
写枇杷的古诗文
关于马蹄的古诗词
带古诗余澄两字的词语
古诗江南的教学视频大全
富有正能量的28字古诗
一首出现春字最多的古诗
骅字的古诗
说尊重的古诗
青春与理想的古诗获奖的
告别昨天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