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东风的古诗

关于有东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东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东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东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4) 语录(4) 说说(7) 名言(1) 诗词(375) 祝福(1k+) 心语(87)

  • 东风的古诗

  • 文学
  • 东风的古诗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风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雨后池上》)〈宋〉刘放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探春》 (宋)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

      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

      万叶千花一手裁。

      《游春词》唐 令狐楚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题农父庐舍》(唐)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春郊》唐·钱起

      水绕冰渠渐有声,

      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

      逢草逢花报发生。

      《新城道中》(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宋)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古诗原文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译文翻译

      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唱着歌,寂寞的倚遍了秦楼的阑干,看桃李又换了一番新花新叶。佳人应该责怪迟迟未归的意中人,涂了脂粉的脸上流下了眼泪。意中人离开之后,就渺无音讯,看这清澈的水中,也没有一对恩爱的锦鲤。但是,即使男方相隔云山万重,佳人的心还是神驰千里之外,萦绕在他的身边。

      注释解释

      鱼游春水:双调八十九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无名氏作。

      旧垒:去年的巢穴。

      馀寒:剩下的寒意。

      峭:尖厉。

      罗绮:衣服。

      玉茵:刚出的小芽儿。

      媚柳:柔媚的柳条。

      窣(sū):突然钻出来。

      啭:形容鸟婉转地叫。

      鱼游春水: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新桃李:新花嫩叶。

      梅妆:脂粉。

      双鲤:谓书札也。

    [阅读全文]...

2022-05-08 10:01:23
  • 东风的古诗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一雨池塘水面*,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雪里犹能醉落梅,

      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

      万叶千花一手裁。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水绕冰渠渐有声,

      气融烟坞晚来明。

      东风好作阳和使,

      逢草逢花报发生。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阅读全文]...

2022-03-04 12:09:24
  • 沉醉东风·渔夫古诗词

  • 沉醉东风·渔夫古诗词

      古诗原文

      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译文翻译

      金黄的芦苇铺满江岸,白色的蘋花飘荡在渡口,碧绿的杨柳耸立在江堤上,红艳的野草渲染着滩头。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有毫无机巧算计之心的朋友,数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鸥鹭。鄙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正是那些不识字的江上钓鱼翁。

      注释解释

      黄芦:与绿柳等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白蘋(pín):一种在浅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的草本植物,开白色或浅红色的小花。

      刎颈交:刎,割;颈,脖子。刎颈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

      忘机友:机,机巧、心机。忘机友即相互不设心机、无所顾忌、毫无算计技巧之心的朋友。

      点:点点、数,这里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傲杀:鄙视。万户侯:本意是汉代具有万户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显贵。

      叟:老头。

      诗文赏析

      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这仅仅是表层,作者还另有深意。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白”“绿”“红”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黄芦”“白蘋”“绿杨”“红蓼”相映成趣,就容易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黄芦”“白蘋”“绿杨”“红蓼”摇曳于“岸边”“渡口”“堤上”“滩头”,这又不仅活画出“渔夫”活动的场所,同时“渔夫”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在那么优雅的环境里打鱼为生,固然很不错,但如果只是一个人,就未免孤寂,所以还该有朋友。三四两句,便给那位“渔夫”找来了情投意合的朋友。“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也是对偶句,却先让步,后转进,有回环流走之妙。为了友谊,虽刎颈也不后悔的朋友叫“刎颈交”。“渔夫”与人无争,没有这样的朋友也并不得事。淡泊宁静,毫无机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机友”。对于“渔夫”来说,他最需要这样的朋友,也正好有这样的朋友,令人羡慕。

      一二两句写了“岸”、“堤”、“渡口”和“滩头”,意味着那里有江,但毕竟没有正面写江,因而也无法描绘江上景。写“渔夫”应该写出江上景,对此,作者不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么时候写最适宜。写了“却有忘机友”之后,他便写江上景了。“点秋江白鹭沙鸥”,写景美妙生动。用“秋”字修饰“江”,点明了季节。一个“点”字,尤其用得好。如果**淡淡地说,那不过是:江面上有点点鸥鹭。如今变形容词为动词,并且给鸥鹭着色,便出现了白鹭沙鸥点秋江的生动情景。仅就写景而言,这已经够高明了。但更高明之处还在于借景写人。前面写渔夫有“忘机友”,那“忘机友”正是指“点秋江”的“白鹭沙鸥”。以鸥鹭为友,既表现“渔夫”的高洁,又说明真正的“忘机友”,在人间无法找到。古代诗人往往赞扬鸥鹭“忘机”。正由于他们认为只有鸥鹭才没有“机心”,所以愿与鸥鹭为友。李白就说:“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黄庚的《渔隐》诗,则用“不羡鱼虾利,惟寻鸥鹭盟”表现渔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为这只曲子的注脚。

      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傲*间万户侯”的“不识字烟波钓叟”。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万户侯”。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渔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渔夫”身上,赞赏那样的“渔夫”,羡慕那样的“渔夫”。说“渔夫”“傲*间万户侯”,正表明他鄙视那些“万户侯”。说“渔夫”“不识字”,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人生忧患识字始。”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不识字”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九儒”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这句的“傲”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风波千丈担惊怕”,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之慨。

      这首小令语言清丽、风格俊逸,又表达了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著名散曲家卢挚的【双调】《蟾宫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拟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乐以忘忧。荡荡悠悠,点秋江白鹭沙鸥。急棹不过黄芦岸白苹渡口,且湾在绿杨堤红蓼滩头。醉时方休,醒时扶头。傲煞人间,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几个句子都来自白曲,思想倾向也完全一致。不过所写不是渔夫。而是退隐江湖的官员。

    [阅读全文]...

2022-03-13 12:12:48
  • 关于东风的诗句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青门柳枝软无力, 东风吹作黄金色。 ——白居易《 长安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张栻《立春偶成》

    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高明《金络索桂梧桐·咏别》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峥嵘岁月宏图起,东风荡,春来早。——*《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须倩东风吹散雨,明朝却待入华园。——张旭《春游值雨》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白居易《长安春》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秦观《画堂春·春情》

    庭院余寒,帘栊清晓,东风初破丹苞。——秦观《满庭芳·赏梅》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秦观《踏莎行·上巳日遇华严寺》

    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 ——辛弃疾《出塞·春寒有感》

    东风节气*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张籍《喜王起侍郎放牒》

    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 ——辛弃疾《满江红·折尽荼蘼》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陈与义《咏牡丹》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张可久《喜春来·鉴湖春日雁》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沉醉,东风得意,玉骢骤响黄金辔。——张可久《山坡羊·春日二首芙》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张可久《落梅风·月明归兴松》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杜甫《句》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许浑《寄献三川守刘公》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寒食来时池馆,旧东风。——吴文英《乌夜啼·题赵三畏舍馆海棠》

    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吴文英《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东风断、旧火销处*寒食。——史达祖《阳春曲·杏花烟》

    彩胜斗华灯,*地东风吹却。——辛弃疾《好事*·元夕立春》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今夕是何年。新春新月圆。——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羊士谔《斋中咏怀》

    落花寒食东风雨,漠漠长陵抔土。——刘辰翁《摸鱼儿·三百年》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秋瑾《赋柳》

    雪林一夜收寒了,东风恰向灯前到。——范成大《菩萨蛮·元夕立春》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赵长卿《探春令·立春》

    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张炎《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睡不成酣酒先醒,花底东风又别。——刘辰翁《金缕曲·和龚竹卿客中韵》

    东风卷尽辛夷雪,逆旅清明节。——赵长卿《虞美人·春寒》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恨杀东风太豪横,夜来吹尽海棠花。——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清明过了日晴佳》

    江南尚有余寒在,莫倚东风褪絮衣。——仇远《次胡苇杭韵·曾识清明上巳时》

    [阅读全文]...

2022-05-01 01:07:01
  • 《东风破》爱情诗

  •   引导语: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爱,欢迎大家阅读!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後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後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爱情诗《白桦林》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永久这一生,

      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

      小伙子拿起枪远赴边疆,

      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

      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天空依然阴,那依然有鸽子在飞翔,

      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

      年轻的人们,消失在白桦林。

      噩耗声传来在那个午后, 心上人战死在远方沙场,

      她默默来到那片白桦林, 望眼欲穿地每天守在那里。

      晤~~~~~~啊~~~~~~~

      他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来这片白桦林

      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

      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

      她时常听他在春天呼唤,

      来吧,亲爱的,来这片白桦林

      战死的时候他喃喃地说,(我)来了,等着我,在那片白桦林

    [阅读全文]...

2022-03-18 08:57:07
  • 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古诗词

  • 沉醉东风赠妓朱帘秀古诗词

      古诗原文

      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

      译文翻译

      这帘儿是湘江岸的翠竹加锦丝绦织就,这帘儿是南海中的明珠用红绒线穿成。无论是在淡月下掩映,还是在清风中立身,它都不沾飞花,隔断红尘。它像一片自由的彩云,无牵无挂,能屈能伸,涉历了多少朝云暮雨,却不着一点印痕。

      注释解释

      朱帘秀:元初著名的青楼女演员,朱姓,行四,以演杂剧著称。朱帘秀为其艺名,亦作“珠帘秀”。其与当时的文人名士交往密切,除胡祗遹外,王恽、卢挚、冯子振、关汉卿都作有散曲赠她。

      朝云暮雨:战国宋玉在《高唐赋序》中述楚怀王梦巫山女子伴寝,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因以作为男女交合的喻称。

      诗文赏析

      切合姓名咏物志感,是诗词曲赠人之作的常法。如苏东坡《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侍儿胜之:“天然宅院,赛了千千并万万。说与贤知,表德元来是胜之。今来十四,海里猴儿奴子是。要赌休痴,六只骰儿六点儿。”“赛了千千并万万”、“海里猴儿”(双陆胜采名)、“六只骰儿六点儿”(掷骰胜采)都含“胜之”的意思。该篇即围绕“朱帘秀”三字生发,从珠帘的禀质、环境、阅历及所显示的风神步步写来,贴切于物而影合于人。

      曲中的暗示、双关,意味悠长。如“锦织江边翠竹,绒穿海上明珠”,以“江边翠竹”之秀、“海上明珠”之贵配上锦织绒穿的精致,合映出朱帘秀的色艺双全;“月淡时风清处,都隔断落红尘土”,既暗点朱帘秀寄身“风月场”的`处境,又表现出她的脱俗厌嚣,纤尘不染。末二句从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的句境化出,又兼具“高唐云雨”典故的风情意味,显示了朱帘秀婉娩风流,而又勘破情关的秀慧形象。从一挂帘子开掘出这样多的浪漫色彩,足见作者的艺术功力。

    [阅读全文]...

2022-06-05 23:03:50
  •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 语文
  •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精选90句)

      跟孔明有关的歇后语有很多,有些还是人们常用的,孔明借东风使用频次一般,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精选9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2、现在比喻及时与正确利用了天气的变化来作战,而使自己得到胜利!

      3、事后诸葛亮————人人会做;瞎能

      4、事后的诸葛亮————人人会做

      5、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6、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糊里糊涂

      7、刘备三上卧龙冈————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8、刘备请诸葛亮————思贤心切;三顾茅庐

      9、刘备见孔明————如鱼得水

      10、刘备对诸葛亮————无话不说

      11、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

      12、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13、孔明张嘴————计上心来

      14、孔明斩魏延————借刀**

      15、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16、孔明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17、孔明擒孟获————抓了又放

      18、孔明七擒孟获————服了为止

      19、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自吹自擂;自吹自嘞

      20、孔明哭周瑜————各怀心腹事;虚情假意;假慈悲;要买人心;假动情;假好心;邀买人心

      21、孔明借箭的天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2、孔明借箭————满载而归

      23、孔明给周瑜看勃—自有妙方;对症下药————

      24、孔明的计策————神机妙算

      25、孔明弹琴还仲达————好沉着

      26、孔明弹琴————玩的是空城计

      27、孔明拜诸葛亮————自拜自

      28、孔明拜斗————自知要死了

      29、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了

      30、孔明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1、跟诸葛亮学的本事————能掐会算

      32、跟诸葛亮学本事————能掐会算

      33、隔着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4、隔着门缝看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5、隔着门缝看孔明————瞧扁了英雄

      36、隔夜孔明————过时话;假强

      37、属孔明的————见识不少

      38、渚诸葛亮用兵————出奇制胜;神机妙算;虚虚实实;神出鬼没

      39、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40、诸葛亮要丑————不知

      41、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42、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43、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44、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45、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46、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47、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48、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49、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阅读全文]...

2022-01-12 04:01:11
  •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写三国时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但因风向不顺,忧虑成病。诸葛亮前往探病,自言能借东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孔明借东风歇后语。欢迎阅读。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

      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写三国时赤壁之战,周瑜欲用火攻,但因风向不顺,忧虑成病。诸葛亮前往探病,自言能借东风。周瑜即请诸葛亮在南屏山设坛祭风;大战前夜,果然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巧用天计:比喻利用自然条件使事情得到成功。

      [例]眼看要办喜事了,家里外头全扔给我一个妇道人家。这阵子,他让志扬给请去了,听说我那没过门的儿媳妇想要让韩庆招养老女婿,想的倒美。我养儿子他得济,我呀,准备着孔明借东风——巧用天计,叫他们到不在一块儿!

      其它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一)

      1、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2、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3、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5、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6、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7、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8、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9、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10、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1、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12、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13、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14、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15、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6、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1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18、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1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20、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21、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22、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23、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4、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25、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6、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28、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29、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30、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2、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3、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34、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35、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36、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37、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38、张飞睡觉——不闭眼

      39、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40、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41、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42、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43、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阅读全文]...

2022-06-22 23:51:47
  • 东风破苏轼

  • 苏轼,诗人
  • 东风破苏轼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风破苏轼,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东风破

      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东风破赏析

      1、读罢全词,先从歌词题目来说,就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新绝对不是方文山为求新意而胡乱捏造的词题,而是自有其出处的。文山曾在《康熙来了》(2006年3月10日)节目中说过《东风破》这个词题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至于其具体的出处他倒没有说明。

      其实,“东风破”的“东风”很好理解,李商隐有这样一句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李煜也曾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此三者的东风是相通的,都是写无力的、伤感的东风。这也是全词的基调所在。

      2、其“新”的关键在于一个“破”字,“破”就是曲破,是指一种词调,何为词调,它是古人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名有称为遍、序、歌头、曲破的, 都表示它是出于大曲。大曲是以许多曲子连续歌奏。大曲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曲有散序、中序。大曲中序(即排遍)之后为入破。晏小山词云:“重头歌韵响铮深,入破舞腰红乱旋。”形容了入破以后的音乐节奏愈加繁促,歌舞也越来越急速。

      关于“破”,还有一种解释:“破”是写词的一种手法,即刻意打破原先词牌的节律,最典型的如我们中学就学过的《摊破浣溪纱》、《木兰花慢》。更确切地说,词有减字与偷声,词的曲调虽有定格,但在歌唱之时,还可以对音节韵度,略有增减,使其美听。《添声杨柳枝》,《摊破浣溪沙》,这是增;《减字木兰花》,《偷声木兰花》,这是减,从音乐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声,减叫做偷声。从歌词的角度来取名,增叫做添字,又称摊破,减叫做减字。

      于是我们知道,《东风破》应该是文山借“东风”这一古典意象与“破”这种词调相结合自然形成的一首现在歌词的词题。同时,这个“破”又仿佛暗示着文山要打破古人的写法,对“东风”这一意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人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单就这词题而言,在此就不得不感叹文山的才情!

      3、接着看《东风破》词的具体内容,“一盏离愁 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 假装你人还没走”,“一盏”、“孤单”都是形单影只的写照,词人寄悲情于酒这是古人一贯的手法,但是文山却不直言“一杯酒”,而是以婉约而古典的“一盏离愁”来诉说,给听者与读者带来更多的想象的空间。透过这两句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多愁善感的诗人,举杯独立窗前,不忍眼见佳人的离去,转身藏于门后,想象着佳人仍在的场景。

      “旧地如重游 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故地重游,其隐语是佳人不再,恰似“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这是触景生情;再仰望圆月当空,感叹月圆人难圆,更觉得自己的孤寂,这是触景伤情,由生情到伤情,这期间也引发读者感同身受。“烛火”如何“清醒”?又如何“苛责”?这当然是拟人的手法,仿佛此时的灯烛也感受到诗人的寂寞,不忍责备诗人“夜半”却依旧无眠。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这“一壶”、“浪迹”和前文的“一盏”、“孤单”表达的是相同的意境。诗人此刻的心是苦的,为掩离愁,却不得不将苦酒艰涩的饮下,佳人走后,每日“举杯消愁愁更愁”,“酒暖回忆”,其中的一个“暖”字用得极妙,“暖”在此处可由其本意“使温暖”引申解释为“使唤起,使想起”,这不仅仅是形容词做动词用的妙用,更是“通感”这一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由触觉产生了视觉与听觉。三分酒醉,诗人心暖,仿佛昔日的佳人正在不远处浅吟低唱,诗人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在醉梦之中,可是诗人不愿失去这种感觉,却任由这种想象与思念肆意延长。“思念瘦”的“瘦”这里该解释为“瘦长”,也可理解为诗人因思念过多而日渐消瘦,但本人更认可前一种解释。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古人常以东流水暗喻时间的流逝,此处的“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当然也是表明时光一去不复返之意,诗人曾经与佳人有过欢乐的时光,如今,时间带走的一切都不能挽回,即使是“偷”也“偷”不回了。一个“偷”字,甚是妙哉!说尽了失去与思念,亦道尽了无奈与心酸。“花开”、“我却错过”这是诗人为自己不懂珍惜美好的忏悔,相信这样一句歌词定能唤起每一位读者与听者对自己过往错过的深深叹息,曾经的美好仿佛历历在目。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诗人心中正愁,却听得有人在弹奏离愁凄苦的《东风破》?虽不知是何人弹奏,但是此刻却恰是诗人心境的真实描绘。“岁月”这里应特指翻卷的墙皮,看到斑驳的旧墙上墙皮翻卷,仿佛一触即会掉下,诗人的思绪亦是一触即回到了最初的两小无猜,多少年过去了,唯独只剩下这琴声幽幽与空等佳人的“我”,而佳人“你”却完全不曾知晓,可能早已将“我”忘却吧。想必当时的诗人心中正在苦吟“花红易衰如妾意,水流无限似吾愁”(改自刘禹锡的《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大家都知道,枫叶是红色的,电视画面中有一种红色画面象征的是悲情,“枫叶将故事染色”自然也是象征着故事的凄美。“荒烟蔓草”本是指战乱的年代,但这里引申为异地之人联系不便的时代。琵琶弹奏的《东风破》依旧在浅浅低吟,“我”与佳人的结局早已明了,如何也已回不到从前。依稀看见:“我”——一个身着青灰长袍、一脸清瘦惆怅的诗人,牵着“你”——一位旗袍裹身、一头青丝如绢的女子,沉浸于夕阳的余晖下漫步在一条没有尽头的古道上。而现实却是,诗人与佳人各在一方,在那联系极其不方便的年代,明知再见即是再也难以相见,却都不愿说出“分手”二字,只能是沉默的分手,作者以“沉默”二字结尾,留给读者与听者更多的遐想。

      4、读罢全词,听完全曲,也许词中人要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的相思之苦,抑或暗藏着游子的漂泊、苦吟诗人的惆怅,但无疑全词的重点全在一个“愁”字,相信文山的文字足以让每一位读者与听者体会到不同的“愁味”。

      苏轼《东风破》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一盏离愁,孤单窗前白鬓头,

      奄奄门后人未走。

      月圆寂寞,旧地重游,

      夜半清醒,烛光空留。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君去酒暖思念瘦,水向东流,

      三春如梦向谁偷,花开却错。

      谁家琵琶东风破,琴幽幽,

      人幽幽,枫染红尘谁看透。

      篱笆古道曾走,

      荒烟蔓草的年头,纷飞后。

      赏析

      《东风破》本是古琵琶曲,而这首歌仿古小调曲风,辅以二胡与琵琶的融入,复古的曲风,听来让人容易进入唐诗宋词的世界与遐想,方文山想藉由古诗词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着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东风破》模仿着人在西湖走的江南妩媚,旋律上使用了周杰伦罕用的*调式,la si la so把乐句落在so上,符点打出*古曲惯常的跳跃感,做足了古韵,琵琶滚动,二胡起舞。还有一堆类似竖琴之类的柔和乐器翩翩作态。

      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和有些类似“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表达的是当代少年的恋情,出来的化学效果是很微妙和奇妙的……

      一曲东风破,醉了赤壁优秀散文作文

      流水间,一曲尘香,几度悠扬

    [阅读全文]...

2022-05-19 10:47:44
  • 东风徐来,春意盎然(组诗)

  •   题记:春,是一年中最烂漫的季节;风,是春天最细微的呼吸;花,是对春风最美丽的诠释。风与花,演绎了春的一方天地。    ●春的邂逅    世间最美丽的遇见,  是春风拂过时,  鲜花刹那间的摇曳;  世间最伤感的离别,  是春风拂过后,  花香在一瞬间停歇;  世间最遥远的距离,  是风与花相遇,  风不懂花香的涵义,  花不解风声的真意。    ●风吹花落    山隐隐,  水迢迢,  遥闻谁唱渔家傲。    清风徐,  云漂移,  花落随风如春雨。    过长亭,  又短亭,  折柳赠与往日情,  山高水长春自行。    ●春到山间    峰回路转又见山,  正值山间百花丹,  徐徐清风去又来,  回望春意满山欢。    ●春回大地    如果正值寒冬,  那么我庆幸,  依然有傲雪寒梅可以欣赏;  但是,  相对于寒梅傲风霜的坚毅孤凄,  我更喜欢春风微抚下的烂漫鲜花  ——那样妩媚、  那样多姿、  那样怒放!  这是生命的极致、  美好的巅峰、  春意的绝唱!    东风不远万里,  漂洋过海,  在四季轮回中遵循上天的指引,  再次回归,  吹醒了沉睡的种子,  唤醒了破土春芽,  轻抚鲜绿的枝叶,  吻开了娇艳的花!  刹那间,  鲜花遍野,一片生机!  终于,春回大地!    ●春风待盛夏    前天看到多彩绚烂的鲜花,  无意间怦然心动;  今天站在乡间的田野,  入目是盛开的油菜花,  一片金黄如大海;  低头又见脚边的青草,  虽然微小,虽然无花,  但也将绿绿的叶子迎风舒展;  再抬头,  又觉春风轻抚我的脸,  正如他轻抚那鲜花、油菜与青草,  给予鲜花应有的灿烂,  给予油菜应有的金黄,  给予青草应有的碧绿,  也给予我应有的微风轻拂,  柔柔地吹来,  稳稳地吹过。    他在严冬过后回归,  更在盛夏之前离去,  他脚步轻柔,但步履稳健,  这,是四季应有的轮回!    ●仲春    徐来清风,  正值春浓,  风过花丛,  摇曳香动。

      编辑点评:

      一首春的邂逅,是对春天最美的诗意欣赏;一首风吹花落,是深情送别友人多情展示;一首春到山间,是踏青山间的惬意;一首春回大地,诗人心花怒放,迎接春天的到来;一首春风待盛夏,诗人在乡间流连忘返,感受季节的自然转换;一首仲春,清新别致,耐人品味!推荐欣赏!

    [阅读全文]...

2021-12-27 05:32:40
有东风的古诗 - 句子
有东风的古诗 - 语录
有东风的古诗 - 说说
有东风的古诗 - 名言
有东风的古诗 - 诗词
有东风的古诗 - 祝福
有东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