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手不释卷意思相*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和手不释卷意思相*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和手不释卷意思相*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和手不释卷意思相*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意思相*差不多的四字词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 词结构形式单元。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意思相*差不多的四字词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2、一步登天--*步青云
3、同归于尽--玉石俱焚
4、名列前茅--独占鳌头
5、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6、唇亡齿寒--休戚相关
7、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8、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9、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10、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11、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12、穷极无聊--心灰意冷
13、自不量力--螳臂当车
14、百年不遇--千载难逢
15、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16、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17、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18、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19、五颜六色--五彩纷呈
20、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21、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22、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23、十拿九稳--万无一失
24、千里迢迢--山遥路远
25、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26、洋洋得意--忘乎所以
27、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28、穷凶极恶--青面獠牙
29、皮开肉绽--血肉模糊
30、火烧火燎--心急如焚
31、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32、千人所指--众矢之的
33、一掷千金--挥霍无度
34、狐假虎威--狗仗人势
35、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36、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37、毛骨悚然--胆战心惊
38、鸟尽弓藏--辅车相依
39、唇亡齿寒--兔死狗烹
40、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41、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42、瞒天过海--声东击西
43、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44、休戚相关--息息相关
45、破釜沉舟--义无反顾
46、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7、唾手可得--易如反掌
48、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49、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手不释卷文言文翻译
在日复一日的学*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手不释卷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初,权谓蒙及 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 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 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如卿二人, 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 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 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 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后 鲁肃上代 周瑜,过蒙 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 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当 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 公瑾,既难为继,且与 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 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 荣显,更能折节好学, 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执政的指挥官,应当多学*,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当一个研究经书的博学之人吗?你只不过应该广泛浏阅,懂得过去的经验教训罢了。你说军务繁忙,谁像我,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侯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了。”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就开始学*,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
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会见吕蒙,鲁肃和他讨伐天下大事,常常还会辩论不过他。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吴的阿蒙啦。”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兄长这么说,可是不称职啊。兄长您现在代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经很艰难了,又和关羽接壤,这个人年长而好学,读《左传》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气!只是他太自负了,总是气势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现在如果和他对垒,应该用单复阵,用卿来对付他。”秘密地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鲁肃郑重地接受了,并且保密。
孙权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的,像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已经是荣华富贵了,还能这么学*,轻视财富,好意气,德行兼备的人,来做国家的栋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成语辨析
~和“孜孜不倦”都可形容人“好学的样子”;但~是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小。而“孜孜不倦”是非具体的;语义范围很大。
示 例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凡 嗜好的读书,能够~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闵象南老好 观书,年七十余,每 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清·王晫《今世说·德行》)
造 句
◎回厦门后,他仍手不释卷地阅读着、摘录着、思考着,关于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关系的材料,不知不觉地又积累了一大叠。
◎ 谷秸的最大乐趣是: 手不释卷,闭门读书。
◎ 他的一生养成了好读的*惯,一直到老年仍然每天手不释卷。
◎ 说到学*,现在有很多同志可谓手不释卷,无时不学,因此,他们进步也快。
《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顾炎武手不释卷》的原文译文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要许多马和骡子随行,用来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有时直接走过*原旷野,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解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2)厄塞:险要的地方。
(3)曲折:详细情况。
(4)即:靠*,引申为走向。
(5)坊肆:坊:街 肆:商店、店、客店 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6)对勘:核对校正。
(7)径行:直接行走。
(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9)熟:仔细认真。
【阅读训练】
1、 解释:(1)以: ;(2)询: ;(3)或:;(4)发: ;(5)足: ;(6)诸:
2、 翻译:(1)或径行*原大野: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 解释:(1)用;(2)询问;(3)有的';(4)打开;(5)值得;(6)各种
2、 翻译:(1)有时直接走过*原旷野。
(2)就在附*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仔细认真地查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一旦发现与*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
扩展:
顾炎武(1613—1682)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感事之作。 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 《顾亭林诗文集》。
中心思想
1、亭林先生手不释书体现了他书本不离手,形容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精神。
2、文章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刻苦、严谨、专注,认真好学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作品赏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激情的名言。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书,“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与画蛇添足意思相*的词语有哪些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那么画蛇添足意思相*的词语有哪些,让小编带领大家看一下吧。
画蛇添足意思相*的词语
弄巧成拙、
为蛇画足、
多此一举、
适得其反、
徒劳无功、
画蛇著足、
节外生枝、
歪打正着、
冠上加冠
画蛇添足的典故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祭祀祖先,祭祀仪式结束后,把祭祀剩下的一壶酒赏给了他手下的几个仆人
这几个仆人拿到这壶酒以后商量怎么喝呢?其中一个说:“这酒一人一口,谁都不过瘾,要是一个人喝,那才痛快呢。可是,谁喝呢?”有人提议说:“这样吧,咱们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完,谁就喝这壶酒。”大家一致赞成这个主意,于是他们每个人折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会儿就画好了,他抓过酒壶转过头看了看其他的人,有的刚画完蛇头,有的正画蛇身子,他得意极了,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本事。于是,他左手拿着酒壶,右手又捡起树枝在他画的`蛇身上添起脚来
正在他埋头画蛇足的时候,另一个人画好了蛇,一把抢过他手中的酒壶。他正要争辩,那人说:“蛇是没有脚的,你硬给它画上脚,那还叫蛇吗?”说完一仰头,把酒咕嘟咕嘟地都喝了。那位画蛇添足的人呆呆地愣在那里,其余的人都笑了起来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书。从此,“画蛇添足”成了笑话,这句成语也就常常被人们用来比喻多此一举的行为,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节外生枝。
画蛇添足的造句
1、在作文时,我们一定要详略得当,绝不能添枝加叶,画蛇添足。
2、你们这是把时间浪费在画蛇添足上。
3、他认为这样做并无大碍。实际上,这是画蛇添足。
4、切勿刻意求工,以免画蛇添足,丧失了自然。
5、你这样画蛇添足,岂不是多此一举吗?
6、发表意见应精简有力,切忌画蛇添足。
7、这件事明明完成了,你又去找些岔子来,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8、作者在文章的末尾硬加上一段不必的议论,这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别再给娃诞蛋糕加装饰品了,那会画蛇添足的。
10、我叫你去街上买菜,可没有叫你做菜,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1.或
2.【示例】:见他穿一身白纱衫裤,头上只带着一排茉莉花条,趁着那杨柳纤腰,梨花白面,趁显得~,媚态如春。★清·张春帆《九尾龟》六十二
3.【解释】:柔:温柔。温柔的情感象水一样。形容男女之间情思缠绵不断。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5.【出处】:宋·秦观《鹊桥仙》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6.【拼音】:róuqíngsìshuǐ
7.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8.【宋】秦观
9.柔情似水的句子柔情似水
10.【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
11.光阴如梭去不回
1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13.柔情似水惹人醉,下句应该什么?柔情似水惹人醉
1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5.寂寞如烟催人泪
滴水穿石 ( dī shu chuān shí ) 解 释 断下滴,可以打穿石头。
比喻坚持不懈则事必有成。
出 处 宋·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坚持就是胜利 示 例 梁斌《红旗谱》六:“严志和说:'当然不是一日之功,~呀
' *义词 铁杵磨针 坚持不懈 日积月累反义词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绳锯木断铁杵成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水滴石穿 【*义】磨杵成针,绳锯木断【反义】虎头蛇尾【释义】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用例】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日一钱,十日十钱。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
《长歌行》是一首*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歌行
作者: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需要的,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是所谓的”德泽“。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比喻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的是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古诗赏析: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本诗托物起兴,通过清晨葵菜上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繁华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等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说明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不再,年华易逝,因而劝导人们要珍惜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采用比兴等手法,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前四句写万物在春天竞相生长的勃勃生机: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子里的葵菜长得非常茂盛,郁郁青青的,等到太阳一出来,葵菜叶片上滚动着的露珠就被晒干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大自然里的一切生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后六句与前四句形成对比,说明光阴如流水,时间一去不复返,激励人们应该趁年轻发愤努力,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时常担忧秋天一到,美丽的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千百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也一样啊,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年老体衰时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2.晞(xī):晒干。3.阳春:暖和的春天。4.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6.焜(kūn)黄:枯黄色。7.华:同“花”。8.老大:年老。9.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六一儿童节到了。很多家长都在挖空心思,想着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或是去哪个游乐园玩耍。其实,孩子要的快乐很简单,甚至不用花钱去购买。
古代的孩子,没有手机、电视、电脑和现代化的玩具,一样过得十分充实。读一读这首古诗,让我们去领略古代儿童的快乐吧!
牧童
吕岩(唐)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一片辽阔的草场,横过六七里地,一望无垠。
晚风轻拂,不时传来牧童阵阵悠扬的笛声。
牧童回到家后,吃完一顿饱饭后,已是黄昏过后了。
他连蓑衣都没有脱下,就卧倒在草地上,静静地欣赏天上的明月。
吕岩,又称吕洞宾,晚唐和五代时期的道士,也是中国神话传说人物。
这首诗,作者用简单的四句话,就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牧童一天的生活。
首先,诗人从视觉着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宽广的草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让人心旷神怡。
接着,诗人转向了听觉,在晚风中,笛声断断续续,句中的一个“弄”字,用得十分巧妙,将晚风和笛子都拟人化了。
有美景和音乐助兴,能不让人快乐吗?
然后,诗人转向牧童回家后的生活,牧童经过一天的劳作,肚子有些饿了,好好地吃了一顿饱饭。
吃完饭后干什么呢?现在的孩子如果没有手机,不能去游乐场,都会觉得无法生活了。可是,古代的牧童,出门就是游乐场,天当被地当床,躺下来数星星看月亮,就会无比快乐。
在古诗词中,有不少描述儿童生活的句子,比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古代的儿童,看上去似乎更快乐。
现在的科技发达了,但孩子们快乐指数并没有增加。永远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辅导班,让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带上了厚厚的眼镜。
这不禁让人深思!究其原因,古代普通人家的家长,不会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对他们来说,孩子只要能健健康康长大,然后成家立业就行了。
因此,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玩耍嬉戏,玩累了之后就骑着牛、吹着笛慢悠悠地回家。
然而,在“千万别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指导下,现在的孩子,再也无法享受这种悠闲的乐趣了,这值得庆幸还是让人悲哀呢?
和手不释卷意思相*的古诗
手不释卷的古诗故事
手不释卷的古诗和含义
手不释卷的文言文古诗
手不释卷三国曹丕的古诗
用手不释卷写一个句子
与手倦抛书意思相*的古诗
意思相*的古诗句
生意思相*的古诗
和抓相*意思的古诗
与授人以鱼意思相*的古诗
意思相*的古诗十首
池上意思是相*的古诗
与望月意思相*的古诗
有内鬼意思相*的古诗
元日意思相*的古诗
竹石古诗意思相*的诗
石灰吟意思相*的古诗
论语意思相*的古诗
古诗中意思相*的词
爱屋及乌意思相*的古诗
意思相*的俗语和古诗
赋新月意思相*的古诗
游园不值的古诗意思相*的诗
与寻隐者不遇意思相*的古诗
拔得头筹意思相*的古诗
定风波意思相*的古诗
活着就是折腾相*意思的古诗
月是故乡圆意思相*的古诗
与山行留客意思相*的古诗
关于雪的2首古诗
容易分解的古诗
小学生最适合读的古诗词
读古诗的停顿
人字头的古诗
形容判断失误的古诗词
难得圆满的古诗
以古诗表达相思的网名
古诗稻田的注音版
友情胜过爱情的古诗词
抄古诗的检讨
口头禅的古诗
带有杨字的英雄古诗
太美了的古诗词
江城子的古诗改写
诗词与科学原理的古诗词
写给孩子的古诗游戏书第一册
带秋果子的古诗词
远不及*的古诗
含有果然的古诗词
紫陌的古诗
苏轼的寒芦巷古诗
不是字最少的古诗
有关龙的托物言志的古诗
非常有感情的古诗词
带坝的古诗
积累对结果的重要意义古诗文
苏轼的具有代表性的古诗
古诗词中最常出现的花
关于感情伤心的古诗词
从前上讲台背古诗都脸红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