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关于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4) 语录(10) 说说(28) 名言(4k+) 诗词(845) 祝福(15) 心语(8k+)

  • 夏天的古诗配画又简单又好看的

  • 好看,夏天,简单
  • 1、《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2、《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6、《晚晴》【唐】李商隐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7、《夏夜叹》【唐】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8、《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初夏睡起》【宋】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1、《夏日书怀寄道友》【唐】崔涂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

    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

    12、《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13、《首夏》【唐】鲍溶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14、《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15、《夏日登鹤岩偶成》【唐】戴叔伦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1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里是五彩的乐园,这里是苗壮的土地,这里是妈妈的希望,这里是娃娃的摇篮。

    在这里谁拥有大禹的志向、尧舜的心?在这里谁拥有万能的智慧、慈母的爱?告诉我,你那一抹清泪为谁流淌?告诉我,你那花一样的笑脸为谁绽放?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用闪烁着智慧的灵光,用太阳般光亮的音容,用饱含着浇灌的心血,用清风拂过那深情的泪珠,为小苗抽芽,为绿叶撑伞,为花儿开放,为鸟儿飞翔,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在这里,在这里放飞着爱的梦。

    记得那是12年前的八月,淑梅老师刚刚走完人生的花季,几乎还带着少女的稚气和特有的憧憬,离开了幼儿师范学校走进了幼儿园这块神圣的土地,开始了和呀呀学语的孩子打交道。可她没有想到,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在这充满洁净的工作考卷上,却画了一个大问号,一个闹肚子的孩子便在了裤子里,她拿着换下来满是浊物的裤子,不知所措。

    是扔?是放?是洗?刹时,大脑里蹦满了小问号。她含着眼泪拿着裤子跑进了洗手间,脸上的的泪水连成了线,是选错了业?还是择错了岗?她的内心充满了疑惑。

    当她把洗净的裤子晾好时,回头一望,只见园长正用慈祥、信任的目光在深情地注视着她。“好样儿的”。

    一句轻轻的话语,送入了心田,就这样淑梅开始了她幼儿教师的生涯。记得那是一个细雨朦朦的夜晚,快七点了,亮亮的爸妈还没有来接孩子。

    全园只剩下这一个孩子了。伟波老师带上亮亮,骑上自行车,奔向了通往亮亮家的路。

    当她走进亮亮家门的时候,她惊呆了,亮亮的爸爸妈妈全围在麻将桌上,玩儿得昏天黑地,玩儿得忘记了时间,他们已经麻木了,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儿。我们的老师带着一颗伤感的心,急奔在回家的路上,因为在家里,她那刚满周岁的小女儿,还在等着妈妈的回来。

    雨水和泪水交融在一起,侵袭着她那颗伤痛的心。还记得那天晚上,倩倩的爸爸带着满身的酒气来接孩子,倩倩哭喊着说:“爸爸为什么来晚了?”此时失去理智的爸爸一手打在了倩倩的脸上。

    老师急忙去呵护着倩倩,可倩倩的爸爸还在打,打在了老师的脸上、打在了老师的身上,可我们的老师还在死死地护着孩子,老师流泪了,是心疼的泪,是不满的泪,还是愤恨的泪?有谁能理解?有谁能理解老师的辛酸和苦泪。小王霞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失去了爸爸,又没有了妈妈。

    在幼儿园里,她找到了温暖的家。在这里有慈祥加严厉的园长,在这里有情同手足的姐妹,有活泼可爱的孩子,这是一个充满祥和快乐的家。

    她暗暗地下决心:“从小失去母爱的我,要让母爱在这里升华。”在她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小女孩,因父母的离异,使她脸上无光,口中无语,呆滞的目光总是望着远方,是那样的神情不定。

    王霞老师走过去轻轻地问一声:“你在想什么?”“老师,我在。

    [阅读全文]...

2022-01-29 21:08:30
  • 简单的元日古诗配画

  • 简单
  • 简单的元日古诗配画

      元日中的“元日”就是现在的春节。在这首诗里,大诗人王安石写到了宋朝人在庆祝春节时放爆竹、换桃符、喝屠苏酒这三种传统风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单的元日古诗配画,一起来了解下《元日》这首古诗。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把暖洋洋的暖气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元日屠苏酒

      放爆竹就是现在的放炮仗,换桃符就是现在的贴春联,这两种春节风俗一直沿用至今,但春节喝屠苏酒这一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的*俗,后来渐渐消失了。

      那么,宋人在春节盛行的喝屠苏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屠苏酒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传说屠苏是一种阔叶的药草的名字,用这种药草酿造的酒,称为屠苏酒。也有人说,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还有一种说法:屠,就是割;苏,就是药草,砍了药草来泡酒,泡成的酒就是“屠苏酒”了。

      为什么要喝屠苏酒?

      我们的屠苏酒是由东汉的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它是用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在酒中浸制而成的。由于冬末春初的时候,老百姓最容易传染流感、瘟疫这样的`疾病,华佗就泡制了一种药酒,送给百姓,让他们在除夕的时候饮用,据说可以保一年*安。后来,这个药方由唐代名医孙思邈(miǎo)流传开来。每年腊月,孙思邈总要分送给邻里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用这包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了过年的风俗。

      春节喝屠苏酒有哪些规矩?

      以前饮屠苏酒,规矩很特别。一般人饮酒,一直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一家人中年纪最小的先喝,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年纪越大的越后喝。原因是小孩过年增加了一岁,所以大家要祝贺他;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拖一点时间后喝,表示挽留,含有祝他们长寿的意思。这种先少后长喝屠苏酒的风俗流传了很多年。宋朝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除日》一诗里,有这样两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阅读全文]...

2021-12-07 15:26:55
  • 冬天简单的古诗配画

  • 冬天,简单
  •   冬天,它撒下了甜甜的白糖,吹出了淡淡的寒风。冬把它准备了一年的礼物送给了快乐的人们,那洁白无瑕的雪花宛如一个个降临人间的天使,轻轻地飘落到厚厚的“棉被”上。

      《风雪中作》

      唐·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

      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

      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了无闲事牵。

      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

      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

      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

      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塞下曲四首之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阅读全文]...

2022-04-06 15:35:08
  • 春天的古诗配画简单又漂亮

  • 简单,漂亮,春天
  • 春天的古诗配画简单又漂亮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天的古诗配画简单又漂亮,欢迎阅读与收藏。

      当春天来临时,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

      《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

      多好的春雨啊,好像知道时节变化,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成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湿润得松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清*调·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翻译】

      看到彩云想起她的衣裳,看到花儿想起她的面容,春风吹拂着栏杆露珠闪艳浓。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也会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元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全文诗句如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翻译】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家家户户都被太阳的光辉普照着,每年春节都取下了旧春联换上新春联。

      《绝句》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第一首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第二首: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翻译】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春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朱熹。其全文诗句如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登科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翻译】

      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钱塘湖春行》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其全文诗句如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全文]...

2022-02-08 07:12:09
  • 画梅·老梅愈老愈精神诗词

  • 精神,梅花
  • 画梅·老梅愈老愈精神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画梅·老梅愈老愈精神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农 画梅·老梅愈老愈精神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楼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满把,如知明月是前身。

      作者:

      金农被视为扬州八怪之首,然世称其五十三岁后才工画。

      其所绘墨竹梅花等,后人誉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气”。金农本人,学识修养广博,性情孤高,被荐举应博学鸿词科,惜未录取,由此一生未入官场,以布衣雄世。六十四岁后定居杨州,卖书鬻画。

      金农所画,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尤工画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

      能画如此梅花,方家以为,原因概言有二:一为金农为爱花之人,梅花为其真爱,爱美、爱花、爱梅,然后有梅花之画;二为金农以梅为伴,写梅乃写心,人格与物象合一,见梅如见其人,实与一般票友不能等同事之。

      与梅花相关的诗词: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7、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9、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0、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11、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13、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1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16、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7、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18、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19、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

      2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1、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22、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23、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其一》

      2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5、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6、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27、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28、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高启《咏梅九首》

      29、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30、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1、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2、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33、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34、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35、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36、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3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38、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陆凯《赠范晔诗》

      39、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0、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阅读全文]...

2022-04-21 11:43:05
  • 最简单关于春天的古诗画

  • 春天,文学
  • 最简单关于春天的古诗画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简单春天的古诗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

      忆江南

      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玉楼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阅读全文]...

2021-12-31 11:08:16
  • 清明的古诗配画

  • 清明,写作
  • 清明的古诗配画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的古诗配画,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鉴赏: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1]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阅读全文]...

2022-02-14 13:17:48
  • 梅花的诗词300首(简单好背梅花古诗)

  • 梅花,简单
  • 1.《乐府诗》(汉)

    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

    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

    2.《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3.《咏梅》(南北朝)萧绎

    梅含今春树,还临先日池。

    人怀前岁忆,花发故年枝。

    4.《早梅》(南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5.《春日看梅诗两首》(选一)(隋)侯夫人

    砌雪无消日,卷帘时自颦。

    庭梅对我有怜意,先露枝头一点春。

    6.《江滨梅》(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8.《梅花落》(唐)韩翃

    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9.《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0.《春女怨》(唐)蒋(薛)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因何入得来?

    11.《梅湾》(唐)顾况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

    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12.《游春词》(唐)令狐楚

    高楼晓见一花开,便觉春光四面来。

    暖日晴云知次第,东风不用更相催。

    13.《新栽梅》(唐)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14.《梅溪》(唐)张籍

    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

    不教人扫石,恐损落来花。

    15.《梅溪》(唐)韦处厚

    夹岸凝清素,交枝漾浅沦。

    味调方荐实,腊*又先春。

    16.《竹里梅》(唐)刘言史

    竹里梅花相并枝,梅花正发竹枝垂。

    风吹总向竹枝上,直似王家雪下时。

    17.《山驿梅花》(唐)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阅读全文]...

2022-02-27 15:22:57
  • 一年级绘画古诗简单114句

  • 简单,一年级,经典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阅读全文]...

2022-06-25 13:40:23
  • 有关夏天的古诗配画

  • 夏天
  •   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积雨辋川庄作》作者为唐朝家。全文如下: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翻译】

      因为积雨日久,林中无风而且湿润,故而做饭的炊烟升起时显得有些缓慢。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和村里的那些相处的很随便,没有什么隔阂;淳朴农民为什么还要猜疑呢。

      《送灵澈上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诗句全文如下: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翻译】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乡村四月》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翁卷 。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翻译】

      山陵、原野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繁忙的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儿,村里没有一个闲人。他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

      《过故人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其诗句全文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翻译】

      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舍(家)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村子城墙外面青山连绵不绝。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一起喝酒,还在一起观赏菊花。

      《夏日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翻译】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句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翻译】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诗句全文如下: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翻译】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采莲曲》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诗句全文如下: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山亭夏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骈。其诗句全文如下: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翻译】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微风轻轻吹拂色泽莹澈的水晶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诗句全文如下:

    [阅读全文]...

2022-01-14 07:00:53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句子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语录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说说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名言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诗词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祝福
简单的古诗配画老梅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