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古诗的氛围

关于江汉古诗的氛围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汉古诗的氛围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汉古诗的氛围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江汉古诗的氛围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19) 语录(4) 说说(14) 名言(2) 诗词(462) 祝福(1k+) 心语(56)

  • 描写夏天氛围的诗句

  • 夏天
  • 描写夏天氛围的诗句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阅读全文]...

2022-03-30 13:16:20
  • 描写秋天氛围的诗句

  • 秋天
  • 描写秋天氛围的诗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寒城一以眺,*楚正苍然。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阅读全文]...

2022-07-03 14:32:23
  • 诗经:江汉

  • 诗经
  •   《诗经: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厘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

      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注释:

      1、首句当作“滔滔”,下句当作“浮浮”。浮浮:众强的样子。

      2、匪:同“非”。

      3、来:语助词,含有“是”的意义。求:通“纠”,诛求,讨伐。

      4、旟:画有鸟隼的旗。

      5、铺:止,驻扎。

      6、汤汤:水势大的样子。

      7、洸洸:威武的样子。

      8、庶:庶几。

      9、载:则。

      10、浒:水边。

      11、式:发语词。辟:开辟。

      12、彻:治。

      13、疚:病,害。棘:“急”的假借。

      14、极:准则。

      15、于:意义虚泛的助词,其词义取决于后面所带之词。

      16、旬:“巡”的假借。

      17、召公:文王之子,封于召。为召伯虎的太祖,谥康公。维:是。翰:桢斡。

      18、予小子:宣王自称。

      19、似:“嗣”的假借。

      20、肇敏:图谋。戎:大。公:通“功”,事。

      21、用:以。锡:赐。祉:福禄。

      22、厘:“赉”的假借,赏赐。圭瓒:用玉作柄的酒勺。

      23、秬:黑黍。鬯: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卣:带柄的酒壶。

      24、文人:有文德的人。

      25、周:岐周,周人发祥地。

    [阅读全文]...

2022-07-30 05:50:34
  • 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

  • 书香,文学
  • 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一起来看一下吧。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唐·白居易《卖炭翁》

      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现代·*《沁园春·长沙》

      5、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诗》

      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

      9、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

      10、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1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2、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13、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14、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唐·李商隐《端居》

      17、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清·郑板桥《沁园春·恨》

      18、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19、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20、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

    [阅读全文]...

2022-02-09 06:49:34
  • 江汉杜甫赏析简短(江汉这首诗赏析)

  • 杜甫
  • 杜甫在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可见他早在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就规划好了回家的行程。但是到了大历三年(768)秋天,杜甫还在湖北江陵、*一带漂泊。

    回到朝廷任职已不可能,北归故里又没有了希望,想到国家朝廷以致自己的身世遭遇,杜甫感到既责任重大,又无能为力。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漂泊,杜甫感慨万千,因而写下了这首《江汉》诗。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杜甫离开成都,本应该早就踏上回家的归途,但由于年老多病,在夔州又耽搁了两年。这次好不容易乘船从三峡出来了,到了开阔的江汉*原一带。

    为了生计带着一家人这样奔波,是不是就像天地之间来回觅食的沙鸥。想念家乡又回不去,没料到自己竟成了这样一个迂腐无用的穷书生。

    一切都是如此陌生,又都是那么无助。抬头向远处看,天边飘荡着些许浮云,云雾里有那孤独移动的月亮。它们没有依托,惨淡昏暗,显得格外地寂寞冷静。

    自己虽然老了,不能再为国家为百姓出力,过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就要成为泡影。但想起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来,心里还是热血沸腾。

    在这个秋风萧瑟的时候,草木摇落凋零,自然界显得格外地萧条。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自己不被朝廷见用,自从离开京城长安,一路坎坷地走来,病体已经有所康复。

    古人说老马识途,杜甫此时五十六岁了,经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有了不少的人生体验。虽然自己体力不支,不能再为国家出力干活,但是提供一些经验和看法,还是可以的。

    都说杜甫是一个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诗人,从这首诗里就可以看出杜甫这颗拳拳之心。他漂泊江湖,生活没有着落,不但没有怨恨,还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和朝廷。

    这首诗以“江汉”为题,取诗歌开头两个字,就像是一首无题诗。这也就表明了作者不是在写江汉*原江陵*一带的风景,而是意在表达自己作为一个“老马”的责任。

    诗人不会忘记自己担任左拾遗、担任华州司功参军的日子,他在严武的幕府里甚至还挂职过朝廷的工部员外郎。虽然职位低微,但是他总是尽职尽责。

    他现在虽然没有得到为官的俸禄,甚至没有得到朝廷的一点音讯,但看到国家局势动荡,在不断地走下坡路,人民生活日益贫困,他心里就很难过,忧心忡忡。

    在这首诗里,杜甫既写了自己的身世飘零之感,也表现了自己的家国情怀。这正体现了杜甫这样一位文人士大夫,一位儒家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为了表达这样一种年老漂泊的处境和以国家苍生为己任的情怀,杜甫在诗歌中几乎句句都用到了比喻,这样就便于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

    如诗歌中的第一联,杜甫就说自己是一个“腐儒”,自己真的迂腐吗?这个比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杜甫用自嘲自谦来指自己的怀才不遇;二是表达一种自负,自己的家国情怀矢志不渝,能够如此坚贞的又有几人。

    接着诗歌中的“片云”两句仍然是比喻。杜甫把自己的漂泊无依,比喻成飘忽不定的浮云;把自己得不到朝廷和亲朋好友的音信与联络,看作是云层里孤独穿行的月亮。

    诗的末尾杜甫自比“老马”还是比喻。杜甫运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体力不济,但毕竟还有一定的智力和经验,还可以为苍生社稷发最后一份光和热。

    总的来说杜甫的诗歌《江汉》,通过比喻的手法,在对异乡景物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沦落天涯孤苦无依的身世,抒发了老当益壮、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诗歌情真意切,读来令人动容。

    [阅读全文]...

2021-12-14 06:15:21
  • 杜甫:江汉

  • 杜甫
  •   《江汉》

      作者:杜甫

      原文: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释:

      1、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2、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3、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苏活。

      4、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

      翻译: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

      思念故土却不能归,

      在茫茫天地之间,

      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

      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

      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

      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

      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

      因此,我虽年老多病,

      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赏析: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尽管如此,诗人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一种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话很有道理。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它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云:“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实际上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

      “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m.ju.51tietu.net)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阅读全文]...

2022-02-10 05:54:45
  • 杜甫《江汉》全诗及赏析

  • 杜甫
  • 杜甫《江汉》全诗及赏析

      《江汉》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该诗描写了诗人漂泊在江汉一带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集中地表现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江汉》全诗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题解】

      这是一首从积极方面抒情述志的诗,但杜甫既不象李白那样,乐观而富有信心地宣称“天生我才必有用”,更不象他自己早年那样天真地以为可以 “致君尧舜上”了。这是因为个人和时代都经历了巨大丧乱, 尽管杜甫是痛苦越深,毅力越强,所谓“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但激昂的歌声毕竟是从“留滞”和“艰危”中唱出来的,所以在表达上不是激情奔放、慷慨陈词,而是苍凉悲壮,沉着收敛。如诗的中间两联着重表现积极奋发的精神,仿佛有一股热流,有一种遏制不住的生命力在激荡,但这种热流和生命力,是在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的环境中涌现的,总的基调苍是凉中见悲壮,惨淡中见热忱。末联,杜甫把他的深情苦志用一匹老马的形象来表现,这匹马和以前用以自喻的“哀鸣思战斗”的战马,更不可同日而语。这对于表现诗人的壮心,似乎没有把力量用足,但实际效果却是在沉着中表现得深厚,在收敛中表现得饱满,更能见出诗人晚年的心境,使人觉得诗人的用世精神,到晚年锻炼得更执着也更切实了。由于寓高昂于沉郁,寓阔大于深沉,把燃烧不息的用世热忱和冷静切实的考虑,把积极追求的精神和朴实的、绝无浮夸的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因而让人越是细加吟味,便越感到其中激荡着无限浑厚深广的感情。

      【全诗】

      《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译文】

      我是一个飘泊在江湖之上思念家乡的旅客,堪称天地之间一个迂腐无用的读书人。我像天上的孤云一样远在天涯,又像慢慢长夜的月亮一样顾影自怜。我虽年届暮齿,心怀却仍然豪迈壮烈; 我病体在秋天沉沉,却对康复充满着信心。自古以来人们就存养着识途的老马,它被人看重的是它的智慧而不在于它能长途驰奔。

      【词句注释】

      ①江汉:该诗在湖北江陵*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

      ②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③“片云”两句: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④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⑤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⑥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典出《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讨伐孤竹后,返回时迷路了,他接受管仲的“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找到了正确的路。

      【赏析】1

      “江”指长江;“汉”指汉水。“江汉”泛指现在湖北省南部地区。“客”,杜甫自指。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一家人乘着一叶孤舟,漂泊到了湖北境内。“江汉思归客”,说自己是一个漂泊江汉而渴望被朝廷诏用的人。但思归之客究竟是什么身份呢? ——“乾坤一腐儒”。话说得有点怪。“腐儒”二字,照说是一种自谦自贬之词,承认自己学而不化,不通世务。然而, 在贤愚不分, 离开钻营就难以找到出路的封建社会, 被称为“腐儒”的, 又往往是一些正直的、有学识、有抱负的'人。所以自称 “腐儒”在自嘲中不免带着自负。乾坤之大,“一腐儒”何其渺小。不过“一腐儒”在乾坤之内还值得一提, 又未免有些非同一般。茫茫乾坤,象杜甫这样的腐儒,又能有几人?! 自然的无限巨大同人的渺小进行了对比,但在自然的崇高性面前,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压抑和被贱视,而是有一种与自然相对应的崇高性的情绪激荡着人的心灵。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诗人说自己流落异乡,就好象跟一片浮云一起在遥远的天边飘荡;寂寞中只有孤月为伴,共度漫漫长夜。片云和孤月, 既起衬托作用, 又带有自况意味。渴望 “再光中兴业, 一洗苍生忧”的老诗人, 志向不得实现,看来只能在异乡、在寂寞和被遗忘中了此一生了。也许, 他就象那片云和孤月一样, 会慢慢地、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天边吧? 但是, 尽管读者不免同怀此想, 而杜甫的感情趋向到此却有如“逆折之回川”,积极用世的素志,使他不甘心默默地在天涯羁旅中耗尽余年。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诗人的精神力量在与自然的对比中,获得了凌驾自然的压倒优势,一股遏制不住的生命力在激荡着,负载着诗人更执着地返身于社会, 返身于人世功业。本来, 就景物而言, 落日、秋风一般总不免让人觉得萧瑟。落日使人想到时光的流逝,想到晚景暮年,容易引起沦落之感、衰老之叹。但杜甫的感情却不是往低沉一面发展,而是仍然觉得桑榆未晚,雄心尚存,还想在垂暮之年有所作为。至于秋风, 对于衰老多病的人更常常是一种威胁,杜甫此时肺病严重,一只胳膊麻痹,一只耳朵已聋,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了,但在秋风面前, 却没有浮起生命无多的慨叹与悲哀,相反觉得病体好象就要痊愈了。这两句情与景之间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 而这两句对于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那种环境气氛, 又是一种转折。通过两重反衬, 诗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格外显得突出。

      诗是写诗人的 “思归”。在他乡流落中放眼远眺,觉得仍可有所作为,自然使诗人思归的心更加殷切起来。但细细体会“落日”一联, 所谓 “心犹壮”, “犹”字里面是包含许多话没有明说的。不在其位,而又残废衰老,虽有壮心,究竟何所施展呢?作为杜甫这样处在穷途末路的文人,早年兼济的壮心,到晚年作为一种回光返照, 一闪念就化为云烟,照说也很自然。即使发出 “落日心犹壮”的呼喊,等到冷静地作现实考虑时,还是有可能把消极退隐作为归宿。但杜甫一生和 “独善”是无缘的, 他仍然从积极方面, 对自己尚可能做的贡献,作了激动人心的表白——“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传说老马曾经作为向导,带领齐桓公和他的军队走出了迷途。诗人以老马自喻,说古代留养老马,并不强求它有长途跋涉的筋力,而是另有所取。这是承认奔走驰骋、担负朝廷的繁重任务,已经不能胜任了。只不过扪心自问,老马尚有识途的本领, 自己为朝廷责献一点经验智慧仍然是可以的吧?

      【赏析】2

      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诗人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另外,诗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怨愤之情。

      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诗人虽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尽管如此,却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集中地表现了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7-02 17:09:16
  • 氛围感拉满的文艺语录 超级有氛围感的好听说说

  • 文艺,语录,好听
  • 1.一定要爱着些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2.总有一片晚霞会经过你的头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爱你一场。

    3.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要不顾一切。

    4.把心事全部都丢掉腾出地方来装雪花夜风糖果银河酒和你.

    5.爱与成长,至死方休

    6.知足且上进,温柔且坚定。

    7.你应该去爱这山,这水,这世间万物,以及鲜花与你自己,而不是拘泥于小小的情爱之间不放过自己

    8.最美的样子,大概就是:脸上有微笑,心里有阳光,眼里有风景,抬头所见皆是温柔。

    9.我们坠落,破碎,掉入深渊,但我们终会被托起,被治愈,我们无所畏惧。

    10.有时候,上天没有给你想要的,不是因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拥有更好的。不要因暂时的失意而萎靡,而应向更美的未来去努力。

    11.遇见了黄昏,万物都变得温柔动人了。

    12.只有暗自努力,才能显得轻松得意。

    13.“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非烟尘人间。”

    14.你可能只是*视,但不是瞎,请看清人再爱。

    15.你若问人问题,他答非所问,便已是答了,毋需再问。

    16.祝你此生,梦想光芒,野蛮生长,永不仿徨。

    17.自卑溢出来就变成了安静与温柔!

    18.一岁又一岁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风景,花会沿路盛,以后的路也是。

    19.优先考虑那些优先考虑你的人。

    20.最好的人生状态,安于得失,淡于成败。

    21.做一个温暖的人,向着太阳的光芒生长,不卑不吭,清澈明亮,不受束缚,活得更像自己。

    22.这世间欠你的一切温柔,我来还。

    23.不用害怕前路漫漫 同行的人不会走散

    24.生活不全是沮丧,还有小饭馆的美食,拐角处的猫咪,甜甜的西瓜,打起精神,生活就是惊喜啊。

    25.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努力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26.小朋友负责吃好喝好不烦恼。

    27.愿你忘掉旧的不安,拥有新的快乐。

    28.我对你的感觉大概是,就算我们很久不说话不聊天,或者哪天直接没了任何信息,我还是会觉得你是我非常重要的。

    [阅读全文]...

2022-02-18 16:31:20
  • 《江汉》赏析

  •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杜甫诗鉴赏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

      “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

      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

      “ 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

      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

      “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 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

      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6-08 22:58:39
  • 形容就餐氛围好的句子

  • 优美
  • 描写餐桌的句子有哪些

    在餐厅中创造最好的就餐氛围的翻译是:Create the best dining atmosphere in the restaurant

    文章如下Eating at home has a lot of advantages. The reasons are as folllows. First, it is much cheaper eating at home than outside. Then, the food and the dishes are always fresh and we can prepare it in various ways as we like. Finally, the eating atmosphere at home is better and we can h*e more chance to communicate with our family members. For the reasons stated above, I like eating at home.

    看哪种类型的啦,一般都是热闹的,个别特殊餐是比较严肃的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一日三餐。

    提倡文明就餐,是当代学生文明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要保持食堂良好的就餐秩序,节约用水,节约粮食,文明就餐,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力争以自己为榜样,并以自己的良好形象感召身边的人都注意文明就餐,使文明就餐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

    为了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文明素质,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为了给广大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培养文明的就餐*惯。

    学校大队部特此向全校同学发起“文明就餐,从我做起”的倡议: 学校食堂就餐规则:1、错时就餐,要按规定时间准时进食堂就餐,在食堂就餐的同学不能私自到外就餐,如有特殊情况不去食堂就餐,要向老师说明。

    2、各班排成一排,有序进食堂,不得奔跑,上楼不得争先恐后,不得插队。

    3、就餐时对号入座,不能抢坐别人的位置,要互相谦让,关心照顾小的。

    4、同学之间不争抢饭菜,只能吃自己桌上对应的一份,菜不够吃不能私自到旁边的桌上拿菜,同时不将饭菜拿到食堂外吃。

    5、就餐时保持安静,文明就餐,不得大声喧哗、打闹,敲打碗筷,不得离开座位,随意奔跑走动,注意安全,防止相互碰撞或烫伤。

    6、就餐时要细嚼慢咽,有助消化,也不要含饭说话,以免发生意外。

    7、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厌食,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浪费。

    8、保持食堂卫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不准随处乱倒饭菜。

    9、爱护食堂公物,不准在墙上、餐桌上乱刻乱写;不准损坏食堂的餐具和设施;不得随意挪动桌椅及其他设施。

    10、尊重工作人员,适时对他们为大家的服务表示感谢,如果对餐厅有意见时,须通过老师向其提出,禁止与食堂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11、在就餐完后按秩序走路直接*室,在半小时内不能跑、跳或进行剧烈运动。

    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排队事小,但是以小见大。

    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就体现于此。

    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与后勤的共同努力,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注意就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一个舒心的笑容,一个让座的动作,一句真诚的道歉都能让我们感受您的举手之劳就能给他人带来无限的帮助和温暖到生活中充满着阳光。

    希望广大师生能积极的加入我们的行列,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就餐氛围 。

    共同期待我们学校未来良好的就餐环境以及学生素质人格魅力的表现。

    1、以家装色为主餐厅背景墙色彩搭配直接关乎着整个家装风格,不是随意装饰装扮即可。

    在装修餐厅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整个新房的空间色调,如果以餐厅为局部设计凸显亮点亮色固然可以,但是同时要注重与餐厅的功能性质相互结合,比如餐厅本是享受美食的绝佳场所,如果此时选用偏冷色调的灰色、黑色或是其他色,怎么能帮助家人增强食欲呢

    2、简洁明亮无论是小户型餐厅还是大别墅型餐厅,餐厅背景墙色彩搭配设计都应该以简洁明亮为主,选用暖色调作为整个空间的主色调,达到提亮空间的效果,从而增强家人的食欲。

    在一般情况下,餐厅中所选用的暖色调建议选用柠檬黄、米黄、橙色,这些颜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的胃口蠕动,而那些挑食的小宝宝们也会因为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暖光颜色而变得爱吃起来。

    非常热情,桑巴

    [阅读全文]...

2022-06-12 04:44:51
当前热门
江汉古诗的氛围 - 句子
江汉古诗的氛围 - 语录
江汉古诗的氛围 - 说说
江汉古诗的氛围 - 名言
江汉古诗的氛围 - 诗词
江汉古诗的氛围 - 祝福
江汉古诗的氛围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