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山下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金山下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金山下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金山下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金山寺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原文: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昏。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译文
我从吴地独自前来,船桨在落日的余晖中归来向楚地。
山峦与大地浑然一体,佛寺与江波相望。
海鹘只观望却不取*山之物,鸥鸟像被驯服一样自然成群。
寺中老僧遗忘了岁月,只是在山石看着江上的浮云。
注释
⑴吴客:指作者。
⑵夕昏:落日的余晖。
⑶巢鹘宁窥物:相传金山旁的鹘山上栖居着鹘鸟。鹘鸟从不来金山跟海鸟搏斗,也不从附*的山上拿东西当食物,所以这么写。鹘:一种凶猛的鸟。
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欢迎大家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陶渊明。其古诗全文如下: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翻译】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鉴赏】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所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篇的。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
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稀少。
③兴: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次北固山下的中心思想,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中心思想: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作品原文
版本一
次北固山下⑴
客路青山外⑵,行舟绿水前。
潮**阔⑶,风正一帆悬⑷。
海日生残夜⑸,江春入旧年⑹。
乡书何处达⑺?归雁洛阳边⑻。[1]
版本二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行客前进的路。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阔:潮水涨满时,*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风正,风顺。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生:升起。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3][4—5]
白话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6]
创作背景
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沿江东下,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2][3]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此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阔”,“阔”,是表现“潮*”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野开阔、大江直流、风*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第三联说明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而无浪,风顺而不猛,*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不禁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于是托雁捎个信:烦劳雁儿飞过洛阳的时候,替自己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2]
名家点评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皇甫子循曰:王湾《北固》之作,燕公揭以表署,才闻两语,已叹服于群众;“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曾不终篇,遽增悲于时主,美岂在多哉!中联真奇秀而不朽。
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清晖能娱人,游子澹忘归”,凡登览皆可用。“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凡燕集皆可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北固之名奚与?“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奉先之殳奚存?而皆妙绝干古,则诗之所尚可知。今题金山而必曰金玉之金,咏赤城而必云赤白之赤,皆逐末忘本之过也。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三四工而易拟,五六太淡而难求。
明代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篇写景寓怀,风韵洒落,佳作也。“生”字、“入”字淡而化,非浅浅可到。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潮*”二语,俚气殊甚。“海日生残夜”,略有景色,“江春入旧年”,此溷语耳。
明代邢昉《唐风定》:高奇与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我读马金山的诗集《吸引》
那天下午,五点半诗社的润生、开兵和爬藤过来找我喝酒。瞎聊的时候,润生说:“宝川哥,送你一本诗集。”我接过来一看,是诗人马金山的诗集《吸引》。马金山和我都在深圳,闻名已久。本来有几次可以见面的,却是因为一些琐事,没有能够见到。打开诗集,我随便看了几页,都是一些精短的小诗。而这些小诗,是需要静下心来细品的。于是,又合上了。但是,还是被爬藤用他的单反,拍下了好几张读诗的照片,贴在了他的空间里。
又一个月,接到了开兵的电话,邀请我参加他和诗人小小的婚礼,我去了。在餐馆楼下看到了马金山,很自信、儒雅的一个汉子。开兵介绍说:“这是诗人马金山,我的老板。”我们握手,一同上楼。那天,一共有三桌客人:新娘小小的亲朋一桌,教会的兄弟姐妹们一桌,剩下的一桌就全是诗人了。我们笑侃了一阵开兵刚剃掉了的胡须后,开始喝酒。金山兄弟说他开了车过来,不能喝酒。我说:”兄弟,这就是你不对了。既然过来参加兄弟的婚礼,怎么能够不喝酒呢?你看,我都特意带了一个代驾的小弟。“金山兄弟便掏出手机打电话。由于那天是星期天,他打了十多个电话,一个代驾都没找到。就只陪了三杯,然后许诺说下次专门去福永找我喝酒。
金山兄弟的诗歌都写得很精短,但是耐品耐读。他说:“精简,再精简,就是一首短诗的宿命。”又说:“诗歌是一种修行,与生活一样。”
打开诗集的第一首诗就是《山歌》:“已过黄昏/ 山风盖过汽车的响动/ 我擦亮一根火柴/ 光亮划破了一块黑布/ 我再也不愿缝补它们。”在这首诗里,他界定了诗歌的审美范畴,那就是如一根擦亮了的火柴,点亮我们的眼睛,灵敏我们的触觉。尽管诗歌给我们的只是很短暂的一霎那的火花,但是,也可以祛除我们体内和这个社会,以及历史的黑,最终,让我们破茧而出。
他的《寻找》只有两行:“扒上一列火车到远方去/ 到远方去寻找另一个我。”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流浪。我们不停地走呀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流浪漂泊的意义在哪里?这是每一个诗人都要追寻追问的。金山兄弟说,我们只是寻找另一个自我,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自尊的自我,一个超脱了自己的自我,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回来,尘归尘,土归土。
他在《山花》中写道:“一朵/ 一朵接一朵地开了/ 他们在微风中交头接耳/ 我走到它们中间/ 俯下身子/ 闭上眼睛/ 听见了/ 它们开放的声音。”所有的生与死,所有的绽放与凋谢,所有的丑陋和美丽,甚至生命、宿命和过程,都是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才能够感受到的。当你真正静下心来,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美丽的绽放。
《花开》依然只有三行:“我站在阳光下数葵花/ 葵花,就一朵接一朵/ 一朵,接一朵地开了。”是的,有时候,一些生命,一些美丽或者美好,就在这样的一些经意或者不经意间,悄然绽放了,就如我们的诗歌和爱情。
他的《雨夜》就是一句:“雨下着/ 领居家的孩子哭了一夜。”但他的这场雨却有多重的意义。其一,淅淅沥沥的雨,就像邻家孩子时断时续的哭泣。或者邻家孩子时断时续的哭泣,就像是这场淅淅沥沥的雨。其二,这场雨暗示着邻家孩子生命中的某些情节,或者是这场雨贯穿了邻家孩子的生命和生活。其三,我们的一生中要经历多少个这样的雨夜,这些雨,我们的生命或者宿命,无法回避,也无法逃避。
《小雨》算是这本诗集里面比较长的诗歌了。“没有风/ 小雨就这样下着/ 就这样/ 我一个人/ 悄悄地注视着它们/ 滴落在房顶上/ 滴落在梧桐树上/ 滴落在青草上/ 不一会儿/ 似乎因我的不断注视/ 它不好意思停了下来/ 阳光出来了/ 我定晴一看/ 青草又长高了一大截。”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邻家那个羸弱的小女孩一不留意,就出落成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大姑娘了。那个成天拖着鼻涕的小男孩,好像在一眨眼间,就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帅气男子。时光如阳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流淌,一切,美丽也温馨。
《听雨》:“我躺在床上/ 一个人,静静地发呆/ 确实太过无聊了/ 我就闭上了双眼/ 静静地听/ 听一滴雨滴/ 从屋檐/ 滴入内心的声音。”你是否有过,让一场雨进入你的身体,浑身湿透?你是否有过,让一滴雨,进入你的内心,生命在体内萌芽,拔节的美妙?特别是在浮躁的时候,我们更需要静下心来,感受我们身边的一切,感受生活中,所有的美妙和美好。
《种子》也只有两行:“一朵花,一堆火/ 一堆燃烧的漩涡。”老实说,这是我看到的最简洁,最形象的对生命的描述和诠释了。我们一生下来,无论是花朵般的绽放,还是火焰般的燃烧,都只是一些飞速旋转的漩涡。我们除了尽情地绽放,毫无保留地燃烧,我们还在高速着旋转着,把我们周围的一切,全部卷进我们的生活里面,不知疲倦,从不停留,直到花朵般的凋谢,直到燃烧成灰烬,知道漩涡消失,一切重归于*静。就如他在另一首《夕阳》中写的那样:“一朵花/ 它静静地燃烧/ 静静地燃烧/ 直到/ 它把自己燃为灰烬。”
《活着》写出了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我活着/ 我健康地活着/ 我安分守己地活着/ 我安然自得地活着/ 我安然无恙地活着/ 我不能想不开/ 我不能有事/ 我不能生病/ 我可以不顾及自己/ 但我不可以不顾及/ 我身边爱我的人/ 以及我爱的人。”活着并不沉重,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活着才沉重。活着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活着,才幸福。所以,我们得小心翼翼,体体面面,健康快乐地活着。
《我的一生》写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我前半生的时光都在挖坑/ 挖坑。而后/ 再用后半生的心血/ 不断地填坑/ 填坑。”我们前半生不断记忆,后半生不断地遗忘。前半生学*,后半生丢弃。我们前半生积蓄,后半生透支。我们走了很远很远,最终都会回到原点。我们爬得越高,只是为了埋得更深。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宿命,和悲哀。无论是挖坑,还是填坑,都是我们生命的整个过程。而过程,就是我们此生最大的意义之所在。
《生命》写的是一种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镜子里照出你的样子/ 你看着不满意/ 那不是镜子的意思/ 美或者不美/ 那只在于你/ 转身的距离。”我就不喜欢我家的镜子,因为我怎么看镜中的自己,看到的都是猥琐和丑陋,一点也不高富帅。当然,我肯定知道不是镜子的意思,要不,我宁肯冒着被我家美女罚跪的风险,也得把镜子砸了。美或者不美,并不在于生活和生命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决定了我们把它放在一个什么距离什么位置上。
《看着你》多了一种对命运和生活的反省和抗争。“一个小小的失误/ 神让你趴下/ 你就得趴下/ 那么/ 好吧/ 黑夜/ 我就呆在原地/ 看着你/ 看着你怎样/ 一点点地让我消失。”在时间和命运面前,我们是弱小和无力的,我们终究会死亡,会消失,这是一种宿命的无助和悲哀。关键是诗人的不妥协,让我们的此生多了一种悲剧般的诗意。
《黄昏》则是一幅生命和生活最后的写意,一幅涂满大片色彩的悲壮的油墨画。“一幅油墨画挂在山坡上/ 画中有大红花/ 画中有千里马/ 画中有滚滚长江/ 画中还有一对/ 白发苍苍的老人/ 正踮着小步/ 向山下走去/ 他们的背影/ 渐渐涂满了黑色。”我们终会老去,我们的身后也终将会涂满黑色。如果能够让我们更美好,诗意地老去,才是诗歌和诗人的意义所在。
无论是读诗还是写诗,都是很个人化的事情。无论是读诗还是写诗,都需要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样才能仔细品味诗歌。金山兄弟说:“心灵没有彻底沉静下来:我不写,建议你别读。”“对文字的敬畏,我写得纯净,我建议你也以纯净之心来读。”是呀,每一首诗,都是一颗水晶,都有多个侧面和层次。你通过不同的侧面和层次来读,就会读出不同的东西来。就如他的《吸引》中所写的一样:“阳光照在雪山上/ 阳光照在青草上/ 阳光照在羊群上/ 阳光照在河流上/ 阳光照在磁铁上/ 它们将我深深地吸引。”
嗯嗯嗯,这就是金山兄弟的诗歌魅力之所在。也是金山兄弟的魅力之所在。我就是因为他的诗歌的吸引,才写了这些罗嗦的文字。最后,我也用金山兄弟的诗歌《祝福》来为这篇文字结尾吧:“推开房门/ 院子里的小鸟一哄而散/ 有的跳上了墙头/ 有的跃上了一棵芒果树/ 有的飞上了电线/ 它们上下打量着我/ 我怀着悲悯之心/ 想对它们说/ 兄弟,无论/ 你们飞多高多远/ 我都愿你们/ 翅羽干净,心灵放松/ 将美梦也飞出原形。”
嗯,洁净的羽毛,放松的心灵,原形的美梦比诗歌更重要。这些,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最圣洁的诗歌!祝福马金山兄弟,以及所有写诗和爱诗的兄弟姐妹们。
金山寺的文言文翻译
在*日的学*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山寺的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山寺原文
宋代:梅尧臣
吴客独来後,楚桡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从吴地独自前来,船桨在落日的余晖中归来向楚地。
山峦与大地浑然一体,佛寺与江波相望。
海鹘只观望却不取*山之物,鸥鸟像被驯服一样自然成群。
寺中老僧遗忘了岁月,只是在山石看着江上的浮云。
注释
⑴吴客:指作者。
⑵夕曛:落日的余晖。
⑶巢鹘宁窥物:相传金山旁的鹘山上栖居着鹘鸟。鹘鸟从不来金山跟海鸟搏斗,也不从附*的山上拿东西当食物,所以这么写。鹘:一种凶猛的鸟。
拓展阅读: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诗作特色
梅尧臣早年的诗歌创作,曾受到西昆诗派的影响,后来由于他关心现实,接*人民,诗风逐渐变化,并提出了同西昆派针锋相对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主张诗歌创作必须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如见赠述诗》),对浮艳空洞的诗风,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在艺术上,梅尧臣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提出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这一著名的艺术标准,并提倡*淡的艺术境界:作诗无古今,惟造*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梅尧臣的创作实践与其创作主张是一致的。他的诗歌富于现实内容,题材广泛。他了解农村生活,在早期就写了一批关怀农民命运的作品,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以后,他又写了《田家语》,描写沉重的赋税、徭役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名篇《汝坟贫女》,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的一部分诗作抒写对国事的关心。如《襄城对雪》之二,《故原战》等。另一些篇章如《彼吟》、《巧妇》、《闻欧阳永叔谪夷陵》、《猛虎行》,表现了他对于守旧、腐朽势力的憎恨。他还写了不少山水风景诗,其中《寒草》、《见牧牛人隔江吹笛》、《晚泊观斗鸡》等诗,在*凡的景物或事物中寄寓了深刻的哲理。梅尧臣的'诗以风格*淡、意境含蓄为基本艺术特征。他善于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画出清切新颖的景物形象。如《鲁山山行》描写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色,细致入微。此外,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最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东溪》),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考试毕登铨楼》),都是意新语工的写景佳句。但他的诗也时有雄奇、怪巧的一面,如《黄河》、《梦登河汉》,涵浑壮丽,和他的一般风格迥异。由于他作诗受韩愈、孟郊的影响较大,艺术上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有时语言过于质朴古硬,缺乏文采。这些弊病都可以认为是端正华而不实的诗风所付出的代价。他对开辟宋诗的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欧阳修称梅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刘克庄称他为宋诗的开山祖师(《后村诗话》),龚啸说他去浮靡之*,超然于昆体极弊之际,存古淡之道,卓然于诸大家未起之先(《宛陵先生集附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称“圣俞诗工于*淡,自成一家”。钱钟书称他:“主张‘*淡’,在当时有极高的声望,起极大的影响。”这些评论都很有见地。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的赏析
导语:《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写*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自题金山画像》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
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
有人问我*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注释
(1)金山画像:指的是金山寺苏轼画像,李公麟所作。《金山志》:“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
(2)心似已灰:也就是心如死灰。《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以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3)黄州惠州儋州:作者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旁讪朝庭”罪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这三个地方,作者度过了长期的贬谪生活。
赏析
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本诗更是出语惊人,开端便说自己心如死灰,乍看似与作者一向旷达豪爽的性格很不相附,然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心情后,就不能不对作者这种心死之哀寄予深切的同情:苏轼“有大才气,真力量,所以沾濡涵泳,无昕往而不可,无所往而不能”(庄尉心《宋诗研究》)。
作此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堪堪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的是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如果仅限于“入乎其内。的抒写人生的苦闷,苏轼也就不成为令人发出会心微笑的“东坡老”。他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且看后两句“问汝*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祠部员外郎时,更不在阀州、徐州、密州(作者曾在此三地作过知府)。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真是“满纸荒唐言”,然而这位“东坡看”最能够“白首忘机”。失意也罢,坎坷也罢,他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
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表现了东坡其人其诗特有的风格。读之使人击节可叹,极易受感染。
常用诗词赏析技巧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己的高洁品格。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颂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宝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这类诗成就最高明的是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
四、掌握常用的典故和惯用意象
古诗常用典故,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时接触过后和常识的一定要尽可能多掌握。如武陵人、烂柯人、廉颇老矣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中常用柳、月等意象,抒愁写恨的常用流水、春雨等意象,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所以,新初三在语文古诗词备考,要注重赏析技巧的运用,*时多加练*,相信古诗词赏析是难不倒你的。
金山老师经典语录
语录指一个人的说话记录,一般用于正式文体,通常为了说明一段时间内某人的所说句子和语言特征等。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金山老师经典语录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听众:金山老师,我不是山东人。
金山:甭管你是什么地方人,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你就是台湾的,也是*一部分。
听众:金山你除了会劝人离婚还……(电话被掐断)
金山:要提意见,这儿不合适。(狂怒)这位李先生到底有没有听前面的节目?如 果不是他们夫妻关系不好我能劝人离婚吗?你耳朵长毛啦?
听众:金山老师,我认识一个男人,他有前列腺炎。其实我也知道这不难治……(被打断)
金山:谁说的?我告诉你前列腺炎不好治。好,你说下去。
听众:金山老师,我跟前夫离婚原因是因为他花心。后来为了孩子,我找了一个老实的男人结婚,但是二十年我们从来没有夫妻生活。现在我前夫回来找我,想要重新跟我好,我该怎么办?
金山:这位妇女,你心思又活络了是吗?
听众:是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再跟我前夫好,很对不起我现在的丈夫。
金山:那我给你出个馊主意,你就去跟你前夫说,跟你复婚是不可能的,那个行。记住,一定要悄悄的,别让别人知道。去吧。
听众:金山老师我跟我丈夫在一起五年了,我们感情很好。
金山:感情好打电话给**什么?
听众:呃……我跟他没有夫妻生活。
金山:啊?这怎么可以呢?是你不想还是你不能?
听众:医生说我不能。我丈夫比我大20多岁。
金山:好了,别说了,那你到底想问我什么。
听众:我丈夫跟我承认在外面有别的女人。
金山:姑娘,你怎么又给我抖一包袱?你一下子说清楚好不好?我们俩说相声呢?
金山:欢迎收听《午夜收音机》,我们在济南为您播出节目,如果您有任何情感、 婚姻、家庭和性方面的问题,请您随时播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2780792,济南的区号是0531 ……
金山:很多朋友发短信到我们的互动*台上询问,金山的头发是假的吧,来,看我给你提溜看看(特写),你看,要是假的早就下来了不是。
听众:我18岁,认识一个男人,三个月前跟他上了床,前几天他告诉我他已结婚。
金山:姑娘,我告诉你他就是一臭流氓。你们怎么认识的?
听众:是我同学介绍的。
金山:我敢保证介绍的人根本就知道他已经结婚。他们就是一流氓团伙!
听众:其实我知道自己要怎么做,我就是想听你说出来。
金山:干嘛老要从金山嘴巴里听到?金山嘴里有金牙么?告诉你们,金山嘴里只有假牙,没有金牙。
听众:我陪她到店里做头发。
金山:哪个她?说清楚。
听众:就是我同事。
金山:哦,就是你陪情人做头发,好,你说下去。
听众:后来没想到我老婆进来了,我老婆回家就把窗户砸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编为《陶渊明集》。
诗意: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主旨: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隐居的决心
名句赏析: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不管这种认识在社会学中应作如何评价,终究是古今中外反覆被提出的一种思想。当然,陶渊明作为一个贵族的后代,一个很少经历真正的苦难生活的磨砺的士大夫,要完全凭借自己的体力养活一家人,实际是难以做到的;而且事实上,他的家中仍然有僮仆和带有人身依附性质的“门生”为他种田。但他确实也在努力实践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特殊认识,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读者应当注意到:不能把陶渊明的“躬耕”与普通农民的种地等量齐观,因为这并不是他维持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手段;也不能把陶渊明对劳动的感受与普通农民的感受等同看待,因为这种感受中包含了相当深沉的对于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在古代,它只能出现在一小部分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上。
金山下的古诗
金山的古诗
镇江金山的古诗
瑶瑶金山晚的古诗
有关金山寺的古诗
写镇江金山的古诗
水漫金山的古诗
金山寺的诗词
古诗北京的金山上
关于金山银山的古诗
关于紫金山的古诗
描写金山的诗句
上海金山的古诗词
金山寺诗句
赞美金山寺的古诗
乌栖山下的古诗
关于金山的古诗词
金山上的红叶的古诗
有山下俩字的古诗
关于金山寺的诗词
五岳山下的古诗
描写金山寺的诗
关于金山寺的诗句
描述日照金山的古诗
形容金山的古诗词
描述紫金山的古诗
金山晚眺的古诗带拼音
上海金山县的古诗词
关于紫金山的古诗句
大川山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