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的古诗句

关于静态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静态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静态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静态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05) 语录(6) 说说(22) 名言(2) 诗词(2k+) 祝福(19) 心语(1)

  • 路由器怎么设置静态ip

  • 路由器怎么设置静态ip

      如果您的上网方式是静态IP,也就是说您向网络服务商(电信或网通)申请的宽带是固定IP地址,并且网络服务商提供您所有的外网的IP地址信息:包含IP地址(IP Address)、子网掩码(Subnet Mask)、网关(Gateway)、以及DNS服务器地址。那么您按照如下方式设置您的路由器:

      【物理连接】

      1、从宽带线路接路由器WAN口,电脑使用网线连接到路由器的LAN的1-4端口

      2、检查指示灯,路由器运行正常情况下,系统指示灯(SYS)闪烁,WAN口指示灯以及LAN口指示灯常亮或者闪烁。

      若SYS灯常亮或者熄灭,表明路由器出现故障;LAN口指示灯或者WAN口指示灯不亮,请检查物理连接是否接好,比如没有接网线或者是网线与接口接触不良;若连接正常但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网线问题,建议您更换网线。

      【设置路由器】

      1、在浏览器中输入路由器LAN口的IP地址,在弹出的框中正确填写路由器的管理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管理页面。

      若路由器为默认设置,则其管理地址为:192.168.1.1;用户名与密码均为:admin

      2、在左边框中选择“网络参数”→“WAN口设置”,然后在右边框中的“WAN口连接类型”选择“静态IP”,在相应栏目填入IP地址(IP Address)、子网掩码(Subnet Mask)、网关(Gateway)、以及DNS服务器地址。如下图示。

      3、若线路运营商限制使用路由器的话,可以通过克隆运营商绑定的mac地址来进行上网。如下图示。

      设置完成之后您就可以上网了。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一起来学*一下吧!

      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网络中,每个路由器的基本功能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动态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路由信息的有效性。为了便于在网络间传送报文,路由器总是先按照预定的规则把较大的数据分解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再将这些数据包分别通过相同或不同路径发送出去。当这些数据包按先后秩序到达目的地后,再把分解的数据包按照一定顺序包装成原有的报文形式。路由器的分层寻址功能是路由器的重要功能之一,该功能可以帮助具有很多节点站的网络来存储寻址信息,同时还能在网络间截获发送到远地网段的报文,起转发作用;选择最合理的路由,引导通信也是路由器基本功能;多协议路由器还可以连接使用不同通信协议的网络段,成为不同通信协议网络段之间的通信*台。

      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 中需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阅读全文]...

2022-06-26 10:31:40
  • 交换机VLAN接口静态IP地址配置「案例」

  • 交换机VLAN接口静态IP地址配置「案例」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交换机VLAN接口静态IP地址配置,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组网需求:

      1.SwitchA为三层交换机, PC1和PC2可以通过SwitchA进行互通;

      2.PC1连接到SwitchA的以太网端口E1/0/1,属于VLAN10;

      3.PC2连接到SwitchA的以太网端口E1/0/2,属于VLAN20;

      4.交换机的VLAN接口10的IP地址为192.168.0.1/24,VLAN接口20的'IP地址为192.168.1.1/24,分别作为PC1(192.168.0.2/24)和PC2(192.168.1.2/24)的网关。

      二 组网图:

      交换机配置基础:交换机VLAN接口静态IP地址配置

      三 配置步骤:

      1.创建(进入)VLAN10

      [SwitchA]vlan 10

      2.将E1/0/1加入到VLAN10,并退出VLAN视图。

      [SwitchA-vlan10]port Ethernet 1/0/1

      [SwitchA-vlan10]quit

      3.创建(进入)VLAN接口10

      [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

      4.为VLAN接口10配置IP地址

      [SwitchA-Vlan-interface10]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5.创建(进入)VLAN20

      [SwitchA]vlan 20

      [SwitchA-vlan20]quit

      6.将E1/0/2加入到VLAN20

      [SwitchA-vlan20]port Ethernet 1/0/2

      7.创建(进入)VLAN接口20

      [SwitchA]interface Vlan-interface 20

      8.为VLAN接口20配置IP地址

      [SwitchA-Vlan-interface20]ip address 20.1.1.1 255.255.255.0

      四 配置关键点:

      1.交换机的VLAN虚接口承载在物理端口之上,即某VLAN所包含的物理端口UP之后,该VLAN虚接口才会UP;

      2.对于三层交换机,可以为多个VLAN接口配置IP地址,而且默认情况下各个VLAN接口之间可以访问。对于二层交换机来说,为VLAN接口配置的IP地址只能用于管理。

      华为路由器交换机VLAN配置实例

      使用4台PC(pc多和少,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这里我只用了4台pc),华为路由器(R2621)、交换机(S3026e)各一台,组建一VLAN,实现虚拟网和物理网之间的连接。实现防火墙策略,和访问控制(ACL)。

      方案说明:

      四台PC的IP地址、掩码如下列表:

      P1 192.168.1.1 255.255.255.0 网关IP 为192.168.1.5

      P2 192.168.1.2 255.255.255.0 网关IP 为192.168.1.5

      P3 192.168.1.3 255.255.255.0 网关IP 为192.168.1.6

      P4 192.168.1.4 255.255.255.0 网关IP 为192.168.1.6

      路由器上Ethernet0的IP 为192.168.1.5

      Ethernet1的IP 为192.168.1.6

      firewall 设置默认为deny

      实施命令列表:

      交换机上设置,划分VLAN:

      sys

      //切换到系统视图

      [Quidway]vlan enable

      [Quidway]vlan 2

      [Quidway-vlan2]port e0/1 to e0/8

      [Quidway-vlan2]quit

      //默认所有端口都属于VLAN1,指定交换机的e0/1 到e0/8八个端口属于VLAN2

    [阅读全文]...

2022-07-02 06:01:33
  • 绝句中描写静态的句子是

  • 优美
  • 《绝句中描写的动态景物是:黄鹂、白鹭 静态的景:翠柳、青天、西岭雪景、的船。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  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诗中描写的动态景物是:黄鹂、白鹭静态物是:翠柳、青天、西岭雪景、停泊的船。

    《绝句》唐·杜甫两鹂鸣翠柳,一行白鹭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静态是什么

    《绝句》诗中描写的动态景物是:黄鹂、白鹭静态的景物是:翠柳、青天、西岭雪景、停泊的船。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一句

    静态景物有:翠柳、青天、窗子、西山、雪、门和船;动态景物是黄鹂和白鹭。

    这首诗里的静态描写的是什么

    动态描写的是什么

    静态:翠柳,青天,西岭雪动态;白鹭,黄鹂,船

    这首诗里的静态描写的是什么

    动态描写的是什么

    静态:翠柳,青天,西岭雪动态;白鹭,黄鹂,船

    “泥融飞”是动态景物描写,“睡鸳鸯”是静态景物描写。

    杜甫绝句,第一句“迟日江”是粗笔勾画一副春景图,第二句“春风花草香”通过联想,通过感官更具体的描绘春景图。

    后面两句是作者看到的实景,一动一静,更具体的从细处表达“丽”。

    [阅读全文]...

2022-01-22 12:27:13
  • 静夜思古诗诗句赏析

  • 夜思,古诗文
  • 静夜思古诗诗句赏析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学*这首古诗,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静夜思》古诗诗句的赏析,希望对同学们学*上提供到一定的帮助。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十十六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直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韵译

      皎洁月光洒满床,恰似朦胧一片霜。

      仰首只见月一轮,低头教人倍思乡。

      注释

      ⑴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⑵床:今传五种说法。

      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

      赏析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阅读全文]...

2022-02-20 01:33:43
  • 古诗关于运用动静结合的诗句

  • 1、鸟鸣涧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3、《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书湖阴先生壁宋代:王安石

      茆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7、《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8、《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阅读全文]...

2022-07-01 15:17:28
  • 《静夜思》古诗及译文

  • 夜思,文学
  • 《静夜思》古诗及译文

      《静夜思》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一起来看看古诗内容,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名家点评

      《唐诗品汇》:刘云:自是古意,不须言笑。

      《唐诗正声》:百千旅情,妙复使人言说不得。天成偶语,讵由精炼得之?

      《批点唐诗正声》:乐府体。老炼着意作,反不及此。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悄悄冥冥,千古旅情,尽此十字(末二句下)。

      《李杜诗选》:范德机曰:五言短古,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如此篇也。

      《唐诗广选》:有第三句,自不意其末句忽转至此。便奇(“疑是”句下)。蒋仲舒曰:“举头”、“低头”,写出踌蹰踯躅之态。

      《诗薮》:太白五言,如《静夜思》、《玉阶怨》等,妙绝古今,然亦齐、梁体格。他作视七言绝句,觉神韵小减,缘句短,逸气未舒耳。

      《唐诗归》:钟云:忽然妙境,目中口中,凑泊不得,所谓不用意得之者。

      《李诗钞》:偶然得之,读不可了。

      《李诗通》:思归之辞,白自制名。

      《唐诗解》:摹写静夜之景,字字真率,正济南所谓“不用意得之”者。

      《增订唐诗摘钞》:思乡诗最多,终不如此四语真率而有味。此信口语,后人复不能摹拟,摹拟便丑,语似极率,回坏尽致。

      《古唐诗合解》:此诗如不经意,而得之自然。故群服其神妙。

      《唐诗别裁》:旅中情思,虽说叫却不说尽。

      《唐诗选胜直解》:此旅怀之思。,月色侵床,凄清之景电,易动乡思。月光照地,恍疑霜白。举头低头、同此月也,一俯一仰间多少情怀。题云《静夜思》,淡而有味。

      《唐宋诗醇》:《诗薮》谓古今专门大家得三人焉,陈思之古、拾遗之律、翰林之绝,皆天授而非人力也,要是确论。至所云唐五言绝多法齐梁,体制白别:此则气骨甚高,神韵甚穆,过齐梁远矣。

      《唐诗笺注》:即景即情,忽离忽合,极质直却自情至。

      《网师园唐诗笺》:得天趣(末二句下)。

      《湖楼随笔》:李太白诗“床前明月光”云云,王昌龄诗“闺中少妇不知愁”云云,此两诗体格不伦而意实相准。夫闺中少妇本不知愁,方且凝妆而上翠楼,乃“忽见陌头杨柳色”,则“悔教夫婿觅封侯”矣。此以见春色之感人者深也。“床前明月光”,初以为地上之霜耳,乃举头而见明月,则低头而思故乡矣。此以见月色之感人者深也。盖欲言其感人之深而但言如何相感,则虽深仍浅矣。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意则意真。知此者可以打诗乎!

      《诗境浅说续编》:前二句,取喻殊新。后二句,往举头、低头俄顷之间,顿生乡思。良以故乡之念,久蕴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正见其乡心之切。且“举头”、“低头”,联属用之,更见俯仰有致。

      《李太白诗醇》:谢云:直书衷曲,不着色相。徐增曰:因“疑”则“望”,因“望”则“思”,并无他念,真“静夜思”也。

      《唐人绝句精华》:李白此诗绝去雕采,纯出天真,犹是《子夜》民歌本色,故虽非用乐府古题,而古意盎然。

      【拓展内容】

      作品鉴赏

      李白《静夜思》诗意图《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此诗写出了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阅读全文]...

2021-11-24 15:52:20
  • 让自己心静的古诗词(让心静下来的句子诗句)

  • 心静
  • 1.养生家当以养心为先,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自宁。——明·汪绮石

    2.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唐】李白

    3.壮志因愁减,哀容与病俱。——唐·白居易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唐·刘禹锡

    4.心者,神之舍也,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万寿丹书》

    5.  意思:天色清明的时候,江上明月就很会亮;人的心态*和淡定的时候,海鸥也会感知的。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因果,都有条件,还说人的内心活动会折射到外在物质世界。

    6.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唐·孙思邈

    7.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8.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

    9.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

    10.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明·洪自诚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明·龚廷贤

    11.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元·冯子振静则神藏,躁则神夭。——元·刘元素

    12.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元·刘元素

    13.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宋·包拯

    14.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宋·欧阳修

    1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16.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三国(魏)·曹操

    17.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元·刘元素

    18.人无忧,故自寿。——宋·李

    19.  意思:心中*静琴声自然淡雅,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

    20.养生之士,睡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唐·孙思邈

    21.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吕氏春秋·尽数》

    22.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汉·张衡

    23.  意思:在石屋里边带着,人的心很容易安静,结冰的水潭里边,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就是形容心静,形容景色安静。

    24.让人保持冷静的诗句让人冷静是诗句有以下几句,并附上出处和释义。

    25.  意思:心中能做到淡泊明静,宠辱不惊。心中只是守着一颗*常心,不羡慕荣华富贵,不依赖权势。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纯真善良的。总之像是看透了这尘世,心中像是*静的湖面,去留无意对什么事都放开来看,胸怀浩渺,心境开阔,心中是水波不兴。真是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转云舒。

    26."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出处《幽窗小记》【明】陈继儒

    27.石室人心静,冰潭月影残。——《寄白阁默公》【唐】贾岛

    28.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宽,心与身俱安,何事能相干?——《安份吟》

    29.养心之法,须要摆脱一切;凡荣枯得失,犹如水月镜花,事过即忘。——《修身宝鉴》

    30.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唐·孙思邈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唐·李白

    31.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32.心无念处是道心,念无处所是道心,求无处所是道心,成无处所是道心,常念无念是道心,若悟此法是得道。——北宗神秀

    3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34.多忧伤神,多思伤志。——宋·宋祁

    35.静以养身,俭以养性。——《南史·陆慧晓传》

    36.谁能给我一些能使人安静或冷静下来的诗词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世事如落花,心境自空明­:拈花一笑心自静­只需拈花一笑,万千心事尽在其中。往事的脚步轻了,­悄悄地走过岁月。一笑于休闲处,坐看时*地成灰。­生活仍是一片宁静。禅在心中,悟自心生。­得失随缘泯恩怨­晨钟幕鼓,缘起缘灭皆由天,在嘈杂纷乱的人群里,­保留一种恬然一份悠闲,守一窗灯光,与一份淡淡的心情,­让清澈的思绪净化岁月的浮华,爱恨不过在一线间,­相视一笑恩仇泯。­知足长乐悟人生­看尘缘于道,千年落花,万世流水,终随时光归去了无痕迹。­瞬息不可留,永恒不可及,缘起,缘尽,早有缘定,­随心生活得失荣辱皆安于心。­聆听自然涤心境­聆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让心灵的尘垢在自然的吟唱中涤荡,­身心清朗,通透。让这淡然*静的心态涵养性情,旷达胸臆,­怡情忘机。­真诚如歌天地远­人生的*凡、*淡成就了时光的婉约,在纷繁红尘中惟心­之真诚使人生彰显珍贵与高尚,令人怦然心动,真诚使高尚­的人格更光芒,纯净的心灵更璀灿。真诚对于人生是从容,­对于灵魂是清澈,摒弃了浮华与虚荣,天地在*和的心境中­更加宽阔、遥远。­大路朝天我自行­嘈杂纷乱的尘世里趔趄独行,寻找心灵中那方净土,将俗­世的欲望、喧嚣浮华抛尽,天穹苍茫,风稀月明,独守一怀­淡泊在空灵。­淡泊名利云水襟­心似白云,意如流水。拥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胸怀,在浮生­闲日的禅意里一盏灯、一壶茶淡看花落云起,心无牵无挂,­开阔空明,让一龚云水胸襟超然于环境之外,潇洒自在。

    37.  意思: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是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阅读全文]...

2022-03-28 10:28:36
  • 古诗中运用动静结合的诗句摘抄大全

  • 经典
  •   竹影扫阶尘不动 月轮穿沼水无痕。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鸟涧鸣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谷空无一人,此乃静。

      却有桂花静静飘落,此乃动。

      动静结合。

      但是表面的宁静终于被打破,月亮从云背后出来了,月光皎洁洒在山中,惊得山鸟扑翅急飞,发出的嘶叫声也在寂静的山谷里阵阵回响。

      又是动静结合,以月亮出现,鸟鸣阵阵衬托夜晚山谷的幽静。

      1、《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3、《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阅读全文]...

2021-12-04 17:14:14
  • 《静夜思》古诗原文

  • 《静夜思》古诗原文

      《静夜思》是唐代作者李白所作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作者于屋内抬头望月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夜思》古诗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静夜思》古诗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白话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注释:

      1、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2、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

      ①指井台。②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③“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3、疑:好像。

      4、举头:抬头。

      《静夜思》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赏析:

      《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阅读全文]...

2022-03-02 10:44:30
静态的古诗句 - 句子
静态的古诗句 - 语录
静态的古诗句 - 说说
静态的古诗句 - 名言
静态的古诗句 - 诗词
静态的古诗句 - 祝福
静态的古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