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西的古诗

关于景西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景西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景西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景西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9) 语录(2k+) 说说(3) 名言(537) 诗词(614) 祝福(1k+) 心语(57)

  •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 景色,西湖,文学
  •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1、西湖雨后,绿波**拍。程必《念奴娇(忆先庐春山之胜)》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3、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陈德武《水龙吟东南第一名州》

      4、记轻别西湖,笑离南浦。董嗣杲《齐天乐》

      5、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6、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7、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阅读全文]...

2021-11-29 11:12:45
  •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 西湖,景色
  • 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西湖景色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3、《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6、《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8、《好事*西湖

      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9、《湖上

      宋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10、《题西湖钓艇图

    [阅读全文]...

2022-01-08 18:43:54
  • 《题西林壁》古诗

  • 阅读
  • 《题西林壁》古诗

      导语:《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它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诗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阅读全文]...

2022-07-15 21:24:18
  • 关于西湖的古诗

  • 西湖
  • 关于西湖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西湖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阅读全文]...

2022-06-09 04:41:31
  • 西湖古诗大全(关于西湖的古诗分享)

  • 西湖,分享
  • 目录:

    1.藏头七绝 曲院风荷(新韵)

    作者 杨利荣

    【曲】折小径草丛深,

    【院】中楼台掩绿阴。

    【风】过池塘飘细柳,

    【荷】花映日暖胸襟。

    【注】观西湖十景曲院风荷有感,书于2021年11月1日。

    1.七绝 荷韵(*水韵)

    作者 杨利荣

    田田荷叶碧无穷,

    滴滴珍珠落水中。

    玉翠一湖争璀璨,

    亭亭玉立绽花红。

    【注】观西湖曲院风荷有感,书于2021年10月28日。

    2.七绝 曲院风荷(*水韵)

    作者 杨利荣

    金沙流水藏官酒,

    娇艳荷花映日红。

    淡雅清香游客醉,

    接天莲叶碧无穷。

    【注】观西湖十景有感,书于2021年10月26日。

    3.七绝 醉柳风荷(*水韵)

    作者 杨利荣

    细柳青丝秀发长,

    莺歌燕舞鸟飞翔。

    风荷一顷游人醉,

    笔墨挥毫谱华章。

    【注】观西湖曲院风荷有感,书于2021年10月28日。

    4.七绝 酒香荷韵(*水韵)

    作者 杨利荣

    山色空蒙青黛翠,

    水波潋滟荡轻舟。

    酒香四溢人陶醉,

    荷韵清幽立上头。

    【注】观西湖曲院风荷有感,书于2021年10月28日。

    5.七绝 荷花仙子(*水韵)

    作者 杨利荣

    千层翠盖溢清香,

    灼灼红花着艳妆。

    仙子翩跹勤起舞,

    一尘不染绽芬芳。

    【注】观西湖曲院风荷有感,书于2021年10月28日。

    1.藏头七绝 苏堤春晓(*水韵)

    作者 杨利荣

    【苏】轼修桥世代传,

    【堤】垂醉柳染云烟。

    【春】光明媚桃花艳,

    【晓】行西湖荡小船。

    【注】观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有感,书于2021年10月31日。

    2.七绝 苏堤春晓(*水韵)

    [阅读全文]...

2022-05-19 06:25:55
  • 描写西湖春色的诗句(赞美西湖美景的3首唯美古诗)

  • 西湖,赞美,唯美
  • 浙江美景众多,而西湖美景可以说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让人流连忘返。在游览西湖的时候,我们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想起一些诗句。风光为诗词增加了气蕴,诗词为风光增添了魅力,当真是相得益彰。

    我是真游泳的猫,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3首描写西湖风景的古诗,美名传千年,魅力惹人怜。

    第1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这首诗是写西湖荷花的千古绝唱,写出了西湖之美,让人赞不绝口。

    开篇就点出西湖六月风光,就算其他地方也有荷花,但西湖的荷花却非其他地方的荷花能够媲美。“毕竟”两个字,流露出诗人对西湖的浓浓喜爱。

    而后两句具体写荷花的形象,通过颜色词的描述,写出了荷叶之碧,荷花之红,而“接天”、“映日”又赋予了荷花一种动态美,一种生机勃勃之感。可以说,短短4句诗,仿佛给读者呈现了一副生动图画,让读者仿佛亲身体会到西湖荷花之美。

    第2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东坡。相信这首诗不会背的人不多了,特别是后两句,用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来比喻西湖,认为西湖不管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国色天香,令人倾倒。用美人来比喻西湖,堪称东坡的绝唱,令人拍案叫绝。从此后,西湖的美,都在这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之中。

    而诗的前两句,写西湖晴天和雨天的不同景致,“水光潋滟”与“山色空蒙”八个字用得极妙。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在西湖这里,不管是仁者还是智者,甚至是愚者与庸者,也得以尽情享受山水之乐。此乐如何,当如少年对看美人,所谓“欲把西湖比西子”是也。

    第3首,《谒岳王墓》: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前两首诗写的是西湖风光,而西湖不仅有优美的山水,更有悠长的历史,有流风遗韵,让人流连忘返。袁枚这首诗的着眼点,就在西湖的典故上,指出人们之所以喜欢西湖,更主要原因在于西湖的厚重历史文化背景。

    所谓“岳王”,指的是宋代名将岳飞,墓在西湖边。而“岳于双少保”中的“于”,指的是明代名臣于谦,于谦墓也在西湖。

    袁枚这首诗的意思很明白:“山水如果有名人点缀,才能够真正成为吸引人的所在,而不是空有皮囊的一潭死水。因为西湖边有了岳飞和于谦这些名将名臣,西湖才会让人这么留恋。”

    不得不说,诗人的角度就是不同,揭示了西湖魅力的另一面。袁枚用诗意的语言点出了西湖的深厚文化底蕴,也让西湖之旅变得更有回味的价值。当我们游览西湖美景的时候,品味这些诗词,会发现西湖更加迷人了。

    [阅读全文]...

2022-02-16 21:26:34
景西的古诗 - 句子
景西的古诗 - 语录
景西的古诗 - 说说
景西的古诗 - 名言
景西的古诗 - 诗词
景西的古诗 - 祝福
景西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