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北京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北京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北京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北京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28) 说说(151) 名言(528) 诗词(8k+) 祝福(61) 心语(1)

  • 诗名含有京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京字的诗词

  •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一作两都亲友)

    许浑〔唐代〕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送智京长老智京普融上足也

    胡寅〔宋代〕

    人生如浮云,片片随所起。值遇初偶然,解散亦俄尔。识君湘水头,凝袂衡岳里。十年去何住,新化五百里。乘兴出山来,相对淡无滓。因思相见初,贼帜森未弭。世事几秋叶,壮怀今止水。堂堂普融老,鹤瘦松孤峙。广舌浩江输,迅机无箭拟。八请六道场,到处万人喜。一灯千百焰,高第君得髓。法*既绍隆,诗鸣亦能似。衡门鲜晤语,杖锡盍留止。翩然复告辞,母病急甘旨。故知秉彝性,谁或外此理。为话本来心,闻闻即弹指。

    送王仲京航海趋京

    蓝智〔明代〕

    楼船万里赴京师,沧海澄清白日迟。龙御九霄开凤阙,鹏飞六月息天池。

    王褒献颂终持节,贾谊封书在济时。却向五云瞻北极,祇惭孤鹤恋南枝。

    天*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李商隐〔唐代〕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更深欲诉蛾眉敛,

    衣薄临醒玉艳寒。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子细看。

    乙巳子月六日伊吾旅次被命回京以四五品京堂用纪恩述怀二首 其二

    林则徐〔清代〕

    大树营门礼数宽,将军揖客有南冠。非徒范叔绨袍赠,不待冯谖剑铗弹。

    夙世因缘成缔合,一心推挽愧衰残。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

    乙巳子月六日伊吾旅次被命回京以四五品京堂用纪恩述怀二首 其一

    林则徐〔清代〕

    浃岁锋车遍十城,花门嫠面马前迎。羁臣几见膺星使,清秩频渐附月卿。

    雨露雷霆皆圣泽,关山冰雪此归程。衔恩正对轮台月,照见征袍老泪倾。

    九月十九日京东门与董右军诸公别至通州还寄在京朋游

    范梈〔元代〕

    临分强颜作笑言,上马恸哭投烟村。十年总仗旧交力,万里独怀明主恩。

    南极下头星象少,东风*便柳梅繁。时人祗怪丹砂令,曾以虚名细讨论。

    徐浩然任西京经历考满回京访子于城西寓舍赋此以寄

    陈宜甫〔元代〕

    燕山逢旧友,喜欲舞婆娑。屈指三年别,论心半夜过。

    车轻寒马健,囊涩荐书多。却问西京地,民风*若何。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宋代〕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阅读全文]...

2022-06-23 15:33:07
  • 含有京字的古诗词 带京字的诗词名句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杨炯《从军行》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占领南京》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汉书·传·眭两夏侯京翼李传》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阅读全文]...

2022-01-28 00:11:23
  • 含有北字的古诗词 带北字的诗词名句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李延年《李延年歌》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北青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鹏北海,凤朝阳。——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燕山雪花大如*,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庄周《逍遥游(节选)》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潮**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西鄙人《哥舒歌》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 / 江上思归》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阅读全文]...

2022-05-14 06:29:13
  • 河北中考必背古诗词

  • 河北,中考
  • 河北中考必背古诗词

      导语:诗词中非常注重这些,诗词短小但凝练,体现古人的智慧。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河北中考必背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闻王昌龄左迁龙表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5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6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7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阅读全文]...

2022-03-27 05:30:32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 次北固山下古诗词

      【原文】: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解】:

      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

      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

      【韵译】:

      游客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船儿泛着湛蓝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涨*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冲破残夜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风拂面。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飞到洛阳边。

    [阅读全文]...

2022-07-29 11:41:15
  •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古诗词

  • 河北
  • 台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古诗词

      古诗原文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译文翻译

      白狼河以北的边地,秋季偏早。架于银河之上的鹊桥又将迎来牵牛星。清晰的漏壶滴水声随着时间推移,淡淡的云似乎更湿润了,这正是金风玉露相逢之时。鹊桥那端,织女的双眉忧愁地攒聚着,是要等牵牛踏着榆花归来,才好将心事说与郎听。却又只恐,重逢之时,分明相望却没有了言语。

      人间的别离无数,有多少人,在瓜果的筵*前,向着碧空凝望。连理花,相思叶,随风飘散到了何处?羁旅之中的我怀思良苦,却也不及家中妻子,在冷冷清清的空房里,流泪到天明。今夜喜相逢的织女星,笑人忧愁如许。

      注释解释

      白狼河:即大凌河。

      星桥:指鹊桥。河鼓:即牵牛星。

      清漏:漏,古计时器。清漏,是将时漏中水之清移来形容时漏本身。

      金风玉露:化用李商稳的《辛未七夕》诗和秦观的《鹊桥仙》词。

      待归踏榆花:用唐诗人曾虎《织女牵牛》诗典故:“欲将心就仙郎说,借问榆花早晚秋。”

      瓜果筵:古代妇女在七夕时,常在庭中供上瓜果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

      连理:连理树,比喻夫妇恩爱深重。

      相思一叶:用红叶题诗的典故。

      曙:天亮。

      天孙:织女星别名。

      创作背景

      这首咏七夕的词大约作于康熙十五年(1676)“七夕”之日。时纳兰任三等侍卫,是第一次扈驾出巡塞外。农历七月七日,天上牵牛织女相逢,而自己却与妻子分离,于是词人为表达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而写下这首词。

      诗文赏析

      纳兰性德虽为康熙皇帝的*侍和权相明珠的长子,但他性情淡泊,把自身的处境和地位看作是难以摆脱的束缚。他和卢氏结婚后,伉俪情深,常以扈从皇帝出巡不能与妻子团聚为苦,所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画堂春》、《台城路》)正是诗人远在塞外,又适逢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触景生情,而对夫妻相思之苦的抒写。

      词的上片写天上牛郎织女相会。关于牛郎织女相会的传说,最早大概见于《荆楚岁时纪》:“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积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缍。天帝怒,遂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后来,人们又进一步敷演为更富有民间色彩的爱情故事。又因织女善织缍,妇女们便于七夕结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以乞巧,遂成为*俗。七夕夜,牛郎织女尚且要团聚,而词人却和爱妻天各一方。此时此景,怎能不引起无限的愁思,所以词人笔下的牛郎织女相思,以及想象中他们相会的情景,都揉合了诗人自身的生活体验。

      词的下片,由上片牛郎织女的会合而推及到人间。“人间别离无数。”词人把自身置于天下无数有情人不能团聚者之列,在抒写离散的悲苦中融入了对现实的揭露和控诉。“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独守空闺的思妇,哪有在瓜果筵前乞巧的心绪呢,她们凝望碧空,羡慕牛郎织女还有相会之时,而自己的丈夫、自己的恋人,他又在何方?她们不能不发出痛苦的质问:“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连理”,树枝或树干长在一起的两棵树,比喻夫妇之爱。“相思一叶”,指唐代书生于祜和宫女韩氏在红叶上题写相思诗句,通过御沟流水传递,而后终偕良缘的故事(宋张实《流红记》)。然而,这传说中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太少了。“连理千花,相思一叶”,到底都随风飘飞到哪里去了?在这无数的思妇之中,自然也有诗人的爱妻卢氏在内。所以,词人紧接着把笔锋转向自身。“羁栖良苦”,被王事羁绊、栖寄他乡实在太苦了。而爱妻呢,“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料想在我未回去的空房里,夜阑香冷,彻夜不眠的妻子把枕头都哭湿了。“冷香”,富贵人家的闺房常用香料熏染。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料得香闺香正彻。”指的就是香料的香气。初睡时浓郁的香气随着黎明的到来,飘散得很淡薄了,所以说冷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今夜和牛郎相会的织女,也会讪笑人间这样多的离愁别绪。“天孙”,织女星的别名。诗人通过想象,反衬出人间夫妻离别之恨尤胜于牛郎和织女。

      全词通过想象,把真挚浓烈的情感凝结于美丽哀婉的神话传说之中,把自身夫妻相别之恨、相思之苦推及于天下离散的有情人,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语言鲜明生动,无论是描景、写情、用典、叙事,皆如清水芙蓉,清新自然,毫无雕饰痕迹。

    [阅读全文]...

2022-04-23 20:58:15
  •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阅读全文]...

2022-01-06 01:10:14
  • 北京天坛导游词

  • 北京
  • 北京天坛导游词(通用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天坛导游词(通用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天坛。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丁,大家可以叫我丁导。

      天坛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是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9处景观之一。下面请大家跟着我,一齐去参观天坛的主体建筑——祈年殿。

      祈年殿建于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北京旅游的标志。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数年后按原样重建,就是我们此刻看到的样貌。祈年殿四周的围墙是方方正正的,而祈年殿本身从下至上都是圆形的,这代表了“天圆地方”。

      殿中有28根柱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最长也是最精美、红色雕金的四根柱子,位于中央,叫“龙柱”,代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第二种是位于中圈朱红色的十二根柱子,叫“金柱”,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第三种是位于外圈与殿身成一体的十二根巨柱,叫“檐柱”,代表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第二种加第三种24根柱子代表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三种总共28根柱子代表了28个星宿。据说祈年殿是仿照古代明堂设计建造的。天坛的美景说也说不尽,看也看不完,大家能够细细欣赏。

      天坛公园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游玩时请注意爱护文物,不要乱涂乱抹,并注意环境卫生。两小时后我们大门口见,祝大家玩得开心!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姓刘,是你们这次天坛之旅的导游。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去天坛的路上,在这里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被认为是我国现存的一组最精致、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天坛不仅是*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

      好了,我们已经到了天坛公园,请大家跟我出发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祈年殿。殿高33米,直径24.2米,是昔日北京的最高建筑之一。1751年重建祈年殿,更换蓝瓦金顶。1887年八月二十四日,雷雨交加,祈年殿不幸被击中,焚烧。因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

      下面我们来到天坛南半部的圆丘坛,它始建于1530年,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子墙内部各有一大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壁门额。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圆丘台。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自从我们进入天坛,到处树木葱郁,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更是古柏参天,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

      好了,我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大家可以自由参观。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方。

      下面我要给大家讲讲天坛的传说,现在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美丽的天坛,从远出看是个八角形宝塔。

      天坛是王屋的`主峰,高峰耸寺深古纵横,一峰突起,万峰臣伏,唯我独尊,从南向北看中间高,两边低,好似屋顶像王者之屋,称王屋山。天坛原名叫琼林台,因皇帝在山顶设坛祭天,后人为了纪念,该为天坛。为了纪念皇帝老师华盖对皇帝指点,把天坛峰前的山叫华盖峰。

      我们走过天坛,又来到了望景寺,这里可以这人观赏天坛的风景。

      天坛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明保护单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方自,为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寿年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在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总面积273*方米年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坛为三层圆形石台,坛区占地20万余*方米。因此,明清时期北京的天坛与历朝代郊坛有一脉相承的渊源。

      天地坛遂改称为天坛。消沿明制,天坛一称沿用至今。从乾隆八年1743年起,对天坛建筑进行了多次修理,天坛终于形成了南北两坛,规制严谨的盛郎风貌。

      天坛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

      大家好!我叫林芷晴,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大家能叫我小林。今天,我们要来参观一下在我们*北京东南的“北京天坛”。下面请容许我为你们讲解一下吧

      天坛位于北京*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

      天坛共占地270万*方米,规模宏伟,是*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以严谨的规划布局,奇特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相信大家听到这里,一定是又好奇又兴奋吧,看,前面就是目的地了,在此我特别提醒:

      1、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不能大声喧哗;

      2、不要乱扔垃圾;

      3、要是迷路的话,请拨打:1374204xxx电话给我。最后祝大家旅行愉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天坛。我叫“汤采璇”,你们可以叫我“汤导游”。希望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朋友们,现在到的地方就是北京天坛。大家往上看,有三个想似UFO的天坛。这么大,真是气魄雄伟!

      天坛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1961年,*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占地272万*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大些,有两重坦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朝乾殿、祈年门等。

      “各位游客,今天的行程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有时间再来细细游赏。”

      ……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北京天坛。

      大家跟我走,这里就是祈年殿。看,那28根用金丝楠木做的高大柱子支撑着整个祈年殿。最中间的四根柱子支撑着最上层屋檐,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围十二根柱子支撑第二层屋檐,象征十二个月。外围十二根柱子顶着第三层屋檐,象征着一天中十二个时辰。中外围共二十四根柱子,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共二十八根柱子代表着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最奇特的是祈年殿的内部结构。大家看,祈年殿内没有大梁和长檩,只用楠木柱和枋桷撑起屋顶。

      大家往这边走,这就是著名的圜丘坛。这里又名天台,是曾经皇帝孟冬祭天的地方。圜丘坛有5.2米多高,分成三层。三三得九,九在古代是阳数,古时候的工匠就用这个数来赋予圜丘台上的崇高。注意到了圜丘坛的奇特之处了吗?站在圜丘坛的中心向外喊,就会有巨大的回声传来,如同几十张嘴在向你大喊。好了,说了那么多,大家休息一下。想去拍照的拍照,注意卫生,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谢谢大家聆听我的讲解,时间也不早了,希望我们下次有缘相见。

      大家好!欢迎来到某某游团社,我是这次天坛之旅的小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冯导游。愿我们能有一个愉快的天坛之旅。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是*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天坛总面积为273公顷。1961年,*公布天坛为“重点保护区”。现在请跟我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天坛…

      从北门进入,我们可以看到门上有许多铆钉。在古代,铆钉的多少代表建筑级别。而天坛北门上有这么多的铆钉,可见它的地位之高。向南走,我们就来到了祈年殿。祈年殿分为三层:第一层刻着山海云纹,像大海在翻滚;第二层刻着凤凰;第三层刻着龙,这些刻画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请大家再仔细观赏一下,可以拍照留念!

      请大家继续向前走。我们脚下的地方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名叫圜丘。大家请看,圜丘分为三层,第一层四面八方共有9级台阶,周围都设有精雕细琢的汉白玉石栏杆。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自由游览。注意:不能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祝大家收获丰满!

      天坛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谢这段时间大家对我的配合,再见!

    [阅读全文]...

2022-02-24 13:12:02
  • 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 北京
  •   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问题来了,导游词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京天坛的导游词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xx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著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 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九五"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字。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

      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 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

      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著名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字形*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

      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xxx,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殿,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祈年殿,将屋顶改为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遇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新*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线路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坛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就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一层坛面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都会发现,坛上所有的阶数,都是九或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的极阳数。所以工匠们变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的“崇高”之意。

      谢谢你们来北京天坛,欢迎下次再来啦!

      各位朋友,先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将带大家参观故宫博物院,现在我先为大家作个简单介绍。

      故宫位于北京市城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故宫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座北朝南,开有四条门。各位朋友,这里就是故宫的正门,叫午门,意思是正午的太阳光芒四射。各位请看!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故宫。这里是故宫第一进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它们象征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质为一身的意思。金水桥下是内金水河,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门听政时百官待驾的地方。

      好,下面请各位去参观末代皇帝溥仪举行登基大典礼的太和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故宫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广场,这里就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好!这里可以拍下远处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个影,过一会儿,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和殿。

      各位朋友,我们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20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该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

      太和殿高35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33米,面积为2377*方米。它面阔十一间,进深5间,规模为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正脊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处处显示“第一”,那是皇帝认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

      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大家请看!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时、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请大家跟我来一起参观当时的国宴厅--保和殿。

      各位朋友,这座大殿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大殿,叫保和殿。这座大殿被称为清代的国宴厅及科举考场,自乾隆皇帝以后,这里便成为每四年一次的皇家科举考场。

      好啦!故宫的前三殿讲解到此结束,现在请大家参观保和殿并稍适休息,我们10分钟后集合,谢谢大家!

      各位,故宫整个院落分为两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现在,我介绍一下故宫的后半部分,即“后寝”。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乾清宫,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宫分为中殿、东暖阁及西暖阁三个部分。正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临时按见大臣的地方,殿中设有皇帝宝座及御案,正中挂着一块“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训,作为治国、修身、*天下的基本准则。东、西暖阁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先讲到这里,现在请各位随我去参观交泰殿。各位请看,这座四角攒尖顶的大殿叫交泰殿,这座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后过生日时举行寿庆活动的地方。在大殿后墙匾额上有“无为”二字,那里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意思是希望后代能够以德制国,施以仁政,以图国家长治久安。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紫禁城的后花园--御花园,这里是帝后们的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家可以在这座名字叫堆秀山的假山前拍照留念。

      好啦,各位朋友,故宫中路的讲解到此结束。

      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就到这里,如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有其他问题,请向我询问,我会再进行讲解。谢谢大家!

      游客们,大家好!现在我们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我想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我们的.下一个景点就是美丽的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方米,是*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光彩夺目。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

      同时,它也是*木结构建筑的顶峰,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美妙之处,是奇妙的回声。站在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明亮而深沉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似乎来自天空,所以人们为它取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常清晰,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哦!这就是神奇的“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游客们,现在请大家参观一小时,然后到门厅集合。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天坛,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坛是世界上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祭祀性建筑群,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及祈雨的地方.天坛完工于公元1420年,位于紫禁城的东南方向,全园占地273公顷,是紫禁城面积的4倍。在中轴线上有三组非常重要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是圜丘坛、皇穹宇及祈年殿。另外,园中西侧有斋宫等建筑,全园遍植古松、庄严肃穆,是一处非常理想的祭祀场所。

      在明代,天坛初建之时,实行天地合祭,不仅祭天,而且祭地,其位置便是今天祈年殿所在的祈谷坛上。后来,在京城的北面设地坛,专门祭地,又在祈年殿的南侧修建了圜丘坛及皇穹宇,专门祭天,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及规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坛也未能幸免于难。侵略者在此胡作非为,盗走并破坏无数珍贵文物,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

      最后一个在这里祭天的人是窃国大盗*,但天不随人愿,袁某只做了83天皇帝瘾便一命归西了。**后,国家多次拨款重修天坛,但不再是为了祭天,而是为了给世人、给世界留下一份遗产。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目录。好!下面我就带大家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皇穹宇。这里是在祭天大典后存放皇天上帝及其它诸神牌位的地方,即皇天上帝和诸神的寝宫,除大典外,其余时间,众神便在这里休息,即人间的“天堂”。皇穹宇建于公元1530年,位于圜丘坛之北,整组建筑由一堵圆形的墙所环绕,院内有三座建筑,即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正殿---皇穹宇及存放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诸神牌位的东西配殿。

      正殿皇穹宇象一把巨大的雨伞,其殿顶呈圆形,基座为圆形,院落的围墙也是圆形,这些“圆”都是敬天礼神的象征,但也正是这些“圆”及建筑,造就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即皇穹宇院内的三大声学现象。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院落的圆形围墙,它就是闻名中外的建筑——回音壁。那么回音壁有何神奇之处呢?其现象是这样的:如果两人站在两座配殿后的围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小声说话,都能非常清晰地听到对方所讲的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呀,整个围墙是圆形的,又磨砖对缝,墙面十分光滑,再加上围墙顶部盖有檐瓦,声音不宜散失,于是声波便沿着圆墙连续反射而产生回音。各位可以试一试,我们五分钟后到皇穹宇前集合。

      下面请各位看看第二个有趣的现象。请看皇穹宇丹陛下有三块石头,如果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会听到一次回音;如果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二次回声;如果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故称此石为三音石。其实据声学专家测量,如果这里足够安静,在三音石上拍手,其回声是无限次的,只是我们人类只能听到三声。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如果你站在三音石上环顾一下四周,你会发现,噢!原来我站在了整座院落的中心,那里是回声产生的最佳位置。

      第三个有趣的地方是从丹陛上往南数的第十八块石头,它被称为对话石,其奇特之处是:如果一人站在该石板上,另外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西北角及东北角,那这三个人轻声说话就象打电话一样清晰,这是因为他们三人所处的位置恰巧是一个边长为36米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尖上,故产生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小院里,可能还会有其它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许您就是发现者,好!下面请各位感受一下三音石及对话石的妙趣,5分钟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阅读全文]...

2022-04-04 10:08:58
  • 古诗词

  • 古诗词

      想你,是一种美丽的忧伤的甜蜜的.惆怅,心里面,却是一种用任何语言也无法表达的温馨。下面小编整理了男人思念女人的古诗词(精选50句),欢迎大家欣赏!

      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6、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7、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8、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白居易

      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1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12、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3、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

      14、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16、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1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18、离别忧伤狂风雨;相思苦楚寒霜雪;往事点点繁星夜;续待明日彩霞天。

      19、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20、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21、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2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23、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4、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6、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7、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

      28、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29、石宫秋气清,清气宜山谷。

      30、地高形出没,山静气清优。

      31、高天风雨散,清气在园林。

      32、山雨留清气,溪飙送早凉。

      3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4、梅花骨相本通仙,何况苔枝缀玉鸾。如著官袍更潇洒,不应将作女人看。

      35、师姑元是女人作,百衲禅僧多罔措。雁囘沙塞口衔芦,燕遶红梁浑不顾。

      36、破除难尽是恩情,却怕恩生怨亦生。思念不休心惑乱,梦惊人语似郎声。

      37、道术相忘过眼休,要将此意味庄周。桥边莫起相思念,恐使游人错路头。

      38、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不肯全开了。花笑何人,鹤相诗词好。须知道。一经品藻。又压前诗倒。

      39、本无戒持,何尝有破。方便为说,三世因果。服饰炜然,王者之妃。前跪谛听,善思念之。

      40、夜半潮声来枕上。击残梦破惊魂荡。见说钱塘雄气象。披衣望。碧波堆里排银浪。月影徘徊天漾。金戈铁马森相向。洗尽尘根磨业障。增豪放。从公笔力诗词壮。

      41、丹青闲展小屏山。香炉一丝寒。织锦回纹,生绡红泪,不语自羞看。相思念远关河隔,终日望征鞍。不识单栖,忍教良夜,魂梦觅长安。

      42、老去诸馀情味浅。诗词不上闲钗钏。宝幌有人红两靥。帘间见。紫云元在梨花院。十四条弦音调远。柳丝不隔芙蓉面。秋入西窗风露晚。归去懒。酒酣一任乌巾岸。

      43、满园桃李正离披,更被狂风作意吹。长是忧愁初谢处,却须思念未开时。柰何红艳易消歇,不似青阴少改移。九十日春都去尽,樽前安忍更颦眉。

      44、淡烟残照,摇曳溪光碧。溪边浅桃深杏,迤逦染春色。昨夜扁舟泊处,枕底当滩碛。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展转翻成无寐,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好天良夕。鸳帷寂寞,算得也应暗相忆。

      4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6、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4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8、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全文]...

2022-01-25 07:30:28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句子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语录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说说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名言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诗词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祝福
描写北京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