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崆峒山的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崆峒山的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崆峒山的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崆峒山的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崆峒山的诗词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柳树发芽了,春天的脚来了。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跟着小编一起共赴一场关于崆峒山诗词的文化盛宴吧
六盘余脉兮陇右名山,
西接昆仑兮东望长安;
山川险阻兮控扼五原,
高岭崆峒兮雄视三关。
林壑优美兮古木参天,
鬼斧神工兮怪石巉岩;
奇险灵秀兮飞瀑鸣潭,
山环水抱兮宛若江南。
四季分明兮寒暑易迁,
九宫八台兮别有洞天;
云海飘渺兮百花绚烂,
十二美景兮天下奇观。
历史悠久兮香火绵延,
黄帝问道兮女娲补天;
玄鹤出洞兮广成炼丹,
仰观北斗兮俯看尘寰。
秦皇汉武兮一统中原,
效法黄帝兮西巡封禅;
司马杜甫兮感慨万端,
史家绝唱兮不朽诗。
唐兴禅院兮明修道观,
建筑奇伟兮风格炯然;
三教盛行兮互通互联,
和睦相处兮千古美谈。
三丰归隐兮脱俗超凡,
无心名利兮不畏皇权;
成祖求贤兮极致恭谦,
御制香书兮久仰真仙。
华山论剑兮逐鹿中原,
崆峒武术兮名不虚传;
修生养性兮颐养天年,
强身健体兮道法自然。
今日崆峒兮旧貌新颜,
国家名片兮生态乐园;
崆峒古镇兮气象万千,
旅游度假兮避暑休闲。
青云直上兮缆车飞旋,
好人好梦兮阖家同欢;
风调雨顺兮国泰民安,
伟大复兴兮*梦圆!
黄河之南,陇宁之东,
奇岳横亘,名曰崆峒。
华夏名峰,丝路要冲,
仰俯三秦,扼喉陇东。
雄哉崆峒!伟岸天成。
其势骄纵,其貌崚嶒,
其形耿耿,其骨铮铮。
苍天厚土兮,屹陇东而望关中。
日月盈昃兮,耀紫光而雄风。
崆峒影里分三峡,太极图中会百种。——李镗《椒溪滩》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骆宾王《边城落日》
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李贺《恼公》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李白《赠张相镐其二》
昆仑崆峒颠,回首如不隔。——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吟正远、清气竟入崆峒。——张炎《瑶台聚八仙·春树江东》
誓将食鶬鸮,然后归崆峒。——储光羲《登秦岭作,时陷贼归国》
鲸钟虎虡铿鸿蒙,撼昆仑兮殷崆峒。——刘基《钧天乐》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杜甫《洗兵马》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杜甫《*闻》
李子别上国,南山崆峒春。——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杜甫《壮游》
扈圣崆峒日,端居滟滪时。——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
玄恩及花木,丹谶名崆峒。——陈陶《涂山怀古》
北引崆峒挹酒之长柄,西收西漠专车之木禾。——李孝光《次三衢守马昂书垒韵》
孤臣涕泗如此水,恨不从帝崆峒游。——文天祥《至温州·晏岁着脚来东瓯》
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南巡暧珠树,西转丽崆峒。——元稹《春六十韵》
汝海崆峒秀,溱流芍药芳。——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
顺风怀崆峒,承露在丰镐。——沈佺期《同工部李侍郎適访司马子微》
太白朝芒角,崆峒宿践蹂。——汤显祖《送艾太仆六十韵》
坐乎少广追崆峒,物不疵疠寿域中。——曹勋《送凝神张先生还茅山》
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皎然《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我従海外归,喜及崆峒春。——苏轼《和犹子迟赠孙志举》
只今崆峒才小熟,沟壑未甦犹五六。——岳珂《喜雨》
君不见古皇问道崆峒室,虽得大纲未全悉。——高象先《金丹歌》
可似有心随李耳,流沙西迈过崆峒。——方回《次韵送郝同知还闽二首·*生奔走遍区中》
黄轩若有问,三月住崆峒。——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
日丽崆峒晓,风酣章贡秋。——苏轼《郁孤台》
人间此景亦罕逢,何须远寻鹫岭兼崆峒。——陈琏《青城山歌》
坐思崆峒间,负雪山千层。——曾巩《冬暮感怀》
天生小崆峒,屹立太古初。——邓雅《题孙氏岩雪斋》
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杜甫《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真人欻见起江东,铁马九月逾崆峒。——贝琼《穆陵行》
灵槎思浩荡,老鹤倚崆峒。——李璟《句》
描写崆山白云洞的诗
(第一首)
阴风瑟瑟血腥浮,马面牛头竞恶眸。
朱笔频添生死恨,油锅乱溅别离愁。
森罗塔下冤魂泣,断命桥边厉鬼咻。
苦海茫茫天日暗,谁偕诺亚渡方舟?
(第二首)
跌宕连环九曲廊,花明柳暗感无常。
方才探得通关路,忽又遭逢绝念墙。
及可为时兴大业,于争奈处叹黄粱。
*生几度从头越?逝者如斯枉断肠!
(第三首)
几度逍遥驾玉鲲,深宫探秘跃龙门。
珍珠谷里寻灵气,琥珀湾中觅慧根。
海底仙山迎远客,桃源盛宴赐佳飧。
醇醪未饮心犹醉,三遍金鸡不觉暾。
(第四首)
苍山密洞隐机玄,迷朔五厅呈壮观。
孔雀开屏千态媚,玉龙飞舞万姿鲜。
欢欣仙界常幽静,忧叹人间时不安。
常借灵芝驱百病,欲求神剑断妖缘。
(第五首)
崆山雄控小城西,松下寻幽依杖藜。
洞阔乍疑垂乳瘦,石浮翻看玉舟奇。
一朝鬼斧无双产,千载神工世所稀。
莫道地偏人罕至,白云高旷挂天溪。
(第六首)
洞窟名传久,崆山景不同。
勾连成胜迹,变幻自中通。
何处龙潜性?此时云带风。
清游乐何极,颠倒醉仙宫。
(第七首)
清和四月赏春华,日照崆山小径斜。
溶洞魂迷星雨境,云蒸雾锁叹奇芽!
(第八首)
白云紫气锁崆山,翠绿丛中别洞天。
曲径幽深诗满地,龙宫开阔水生烟。
惊呼悬幕层层叠,细数珍珠粒粒悬。
迷醉神功多造化,一跤跌出赋三篇。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4、《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8、《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10、《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山水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山水诗词
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4、《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5、《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6、《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9、《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10、《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11、《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12、《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13、《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4、《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5、《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山水诗词。
登山励志的诗词
爬山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到山顶,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生活也同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山励志的.诗词,来看看吧。
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3、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
4、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6、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7、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张谔《九日宴》
8、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申欢《兜玄国怀归诗》
9、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0、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白居易《九日寄行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1、《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登峨眉山》
唐·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3、《游钟山》
焦山望寥山诗词鉴赏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译文及注释
「翻译」
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蓝的云霄。
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以便直通天堂。
仙人如果爱惜我,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注释」
⑴松寥:松寥山,位于长江边。
⑵安:疑问词,哪里,怎么。
「赏析」
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石壁望松寥”是实景。“宛然在碧霄”,是半实半虚的描述。山虽然矮小,但由于耸立在长江上,看起来也变高了。“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彩,一作“采”。“驾”,似乎应是“架”,或许是*抄录有误。最后,诗人展开了更加丰富又大胆的幻想:“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李白成天就想成仙,他被当时的`人称为“谪仙人”,认为他是上天下凡的仙人,总有一天要回去的。如果说这首诗是成功的,那么很大程度是由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幻想逐步递进决定的。三阕诗一层比一层加大了幻想成分。使读者逐步摆脱了狭窄的天地,希望看到或部分看到了广阔无垠、瑰丽无比的世界。以此加强诗的艺术感染力。诗人的幻想,使读者随着他的笔端,展开幻想,摆脱实景的拘泥,进入了广阔无垠的世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的思想内容。诗人企盼要求有一个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环境。诗人不仅靠理智,而且靠幻想和激情,写出了好诗。
从此诗中的实景来看,诗人心情开朗,感情热烈,雄奇奔放的笔调和瑰丽绚烂的诗句,浪漫主义的诗风已趋于成熟。
小孤山诗词
古诗原文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译文翻译
人们都说这里是海上的大门关卡,急流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胆战心惊。
这山是天地偶然留下来的砥柱,江山有此山就可以挡住任何狂风巨澜。
小孤山坚固得犹如猛士在战场上屹立,又高危得好似孤单的臣子在末世时的艰难。
明天我要登上峰顶,放眼眺望宇宙我的心才会宽一些。
注释解释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诗文赏析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首联中“人言”一词,以叙述的表达方式引起了整个句子。上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小孤山所处的环境比作“海门关”,即海上的的大门关卡,突出了江水形势的险恶。下句以江流湍急漩涡无边无际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的叙述,呼应上句,进一步衬托了小孤山所处环境的凶险。
颔联照应诗题,点出了壮伟的小孤山。“天地偶然”四字,表明小孤山这座挺立急流中的山峰是造化的杰作,不可多得。“砥柱”一词运用典故,又赋予小孤山中流砥柱的意义。下句“江山”“狂澜”两词,语义双关,即是对小孤山的写实,更是对小孤山时代象征意义的揭示。
颈联“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把小孤山比作挺立战场上的一员猛士,坚强不屈;又如一位末世艰难中孤独无助的忠臣,危困无奈。此联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表达了诗人明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愿坚定抗元、力挽狂澜的复杂情感。
尾联中的“造”是“至、到”之意,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意欲攀登上小孤山峰顶,放眼眺望宇宙,开阔心胸之情。此联是对全诗的总结,在此,山与人合二为一,传达出诗人以身许国的`高远志向。
全诗主体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借小孤山此物,言诗人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之志。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1、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2、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3、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解析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能读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案:1、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
2、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3、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
小孤山
[宋] 董嗣杲
小孤隶舒州,谁将峭崖削。
一尖漾浩渺,藤萝缀璎珞。
绿篠裹山胁,白浪沸山脚。
向背千万态,浑不假镌凿。
危亭嵌空搆,四绝屯烟幕。
几点沤浮现,灭没鸥自若。
庙额锡惠济,轩窗辉丹雘。
夫人象服严,香灯闲疏箔。
风露展幽扃,震撼陵虚阁。
朱方金焦奇,莫敌此开拓。
来时棹扁舟,*成巨壑。
《西塞山怀古》诗词
【原文】:
《西塞山怀古》
作者: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韵译】: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日子,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描写崆峒山的诗句
描写崆峒山的诗词
描写崆峒山的诗歌
赞美崆峒山诗句
关于崆峒山的古诗词
描写崆峒山的优美句子
形容崆峒山的诗句
赞美崆峒山的句子
古诗词描写崆峒山的诗
崆峒山冬季风景的诗句古诗
李盘龙的游崆峒古诗
古诗中含有峒字的诗句
山的诗词
带山的诗词
写山的诗词
关于山的诗词
山水的诗词
华山的诗词
有青山的诗词
崂山的诗词
爬山的诗词
青山的诗词
泰山的诗词
登山的诗词
带山字的诗词
游山的诗词
阴山的诗词
巫山的诗词
庐山的诗词
有关山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