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招必考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教招必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教招必考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教招必考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中考必考古诗锦集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必考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哲理诗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5、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二)生活情趣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6、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乐-村居》)
7、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8、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奉献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四)战争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5、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中考必考古诗5篇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考必考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 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 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其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从军行】(杨炯 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李白 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杜甫 唐)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杜甫 唐)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 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 唐)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 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行路难】(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辽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中考必考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必考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 宋)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南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 骊山怀古】(张养浩 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 咏喇叭】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其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从军行】(杨炯 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李白 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杜甫 唐)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杜甫 唐)
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 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白居易 唐)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李贺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夏完淳 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论诗】(赵翼?清)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陆游?南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语文必考: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2、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唐·刘禹锡
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唐·杜牧
4、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唐·刘禹锡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唐·杜牧
6、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赠花卿》唐·
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宋·林升
8、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朝天子·咏喇叭》元·王磐
9、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南宋·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
11、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南宋·
1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宋·
14、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
[关于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汇编]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唐·张继
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3、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元·王冕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唐·李绅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杜牧
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唐·韩翃
7、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南宋·朱熹
8、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宿建德江》唐·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南宋·苏轼
10、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唐·王昌龄
1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
12、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秋浦歌》
1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14、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15、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唐·
[小升初语文必考归纳]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南宋·杨万里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
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唐·李绅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贺知章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杨万里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
--《绝句》唐·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唐·王维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唐·王翰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唐·高适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出塞》唐·王昌龄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唐·
1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唐·杜牧
15、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汉乐府
1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鸳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唐·杜甫
[小升初语文必考古诗试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人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奉为_____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__诗。 (诗圣 律诗)
(2)从诗中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任意写出其中两句即可)
(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004广东卷)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考题原貌】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题解】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夔州,有人认为作于江陵,当以后者为是。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等地,诗即作于此间。诗题作《江汉》,*乎无题,大概漂泊流徙中,已无心拟题。杜甫这时已五十六岁,长期飘零,历尽艰辛,北归无望,生计日困,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自然颇多感慨。尽管如此,诗人忠魂仍存,壮心犹在,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句解】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共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评解】诗人身滞江汉,心有感而作此诗。他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前两联写所处之穷,后两联写才犹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评论这首诗说:“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确实,诗的中间两联,情景相融,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故历来为所称道,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就说,这两联“含阔大于沉深,高(适)、岑(参)瞠乎其后”。
(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答案】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2008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7.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本诗可看为山水田园诗,注意从诗歌的意象入手,从景与情的关系来把握作者的情感。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
(09年广东卷)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
【2009•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中考古诗文有哪些必背知识点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知识点归纳:
1、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知识点归纳:
1、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教师考试必背古诗词
导语: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那么,教师考试必背古诗词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7、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唐 李白
教招必考的古诗
高考必考古诗的歌曲
2021单招必考的古诗句
高考必考古诗中的名句
高考必考古诗中的对联
小升初的必考古诗词
青海省单招必考的古诗
中考必考古诗词别人读的
关于冬的小升初必考古诗
九上必考的古诗题人教
高考必考古诗中含有日边的古诗
高考必考古诗文苏轼的律诗
小学生课本中的必考古诗
教师编必考的古诗词
40首中考必考古诗的中心思想
河南单招必考的古诗和文言文
高中必考古诗文重要的句子
高考必考的古诗
初中必考的古诗句人教版的
必背必考的135首古诗
必考的70首古诗
古诗必考的100句
宅家必考的古诗
九下语文必考古诗词的重点句子
必修五必考的古诗
考初中必考的古诗
中考必考的67首古诗
中考必考的63首古诗
中考必考的40首古诗
毕业考必考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