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典狱司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典狱司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典狱司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典狱司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治乱之药石,刑罚为重;兴*之梁肉,德教为先。——《幼学琼林·卷四·讼狱》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避*畏闻*,著书都为稻粱谋。——龚自珍《咏史》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咏蝉 / 在狱咏蝉》
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丘明《曹刿论战》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文征明《满江红·拂拭残碑》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谭嗣同《狱中题壁》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孔稚珪《北山移文》
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方苞《狱中杂记》
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方苞《孙征君传》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狱户春而不草,独幽怨而沈迷。——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是以圣王觉寤,捐子之之心,而不说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强天下,卒车裂之。——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欧阳修《泷冈阡表》
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方苞《狱中杂记》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一人予三十金,骨微伤,病间月;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常。——方苞《狱中杂记》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方苞《狱中杂记》
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方苞《狱中杂记》
有郭四者,凡四**,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方苞《狱中杂记》
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方苞《狱中杂记》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曹操《度关山》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宋琬《狱中对月》
世人惟不*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幼学琼林·卷四·讼狱》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杨涟《狱中*》
17年,一部名字非常狗血的三国题材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火爆网络,这看了之后简直不得了,一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位左右了三国后期历史的大谋略家,居然是一个被征伐大业耽误的演技派。
如果说诸葛亮是一位做事的高手,那么司马懿就是做局的高手。
司马懿是一个装病的高手,是汉末三国把装病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第一人。
十年磨剑、最后一击,他取得了成功,成为三国群雄里最长寿的一位。
司马懿出生于179年,比诸葛亮大2岁,属于公元二世纪的“70后”,与“40后”的袁绍、“50后”的曹操、“60后”的刘备等人相比他是小字辈。董卓进洛阳时司马懿才10岁,曹操迎天子到许县时司马懿才17岁,官渡之战时他21岁。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首都地区长官),曹操初入仕途就能出任洛阳北部尉一职,便是由于司马防的推荐,为此曹操一直感恩在心。“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六年后,曹操听闻司马防的次子司马懿 “少有奇才,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便想召司马懿到府中任职。
这时司马懿就表现出了伪装的绝活,他声称自己得了风瘫病,装病在床。曹操这个人很多疑,压根不信,于是派人潜入他的卧室刺探虚实,司马懿见到刺客,只是睁大双眼,坚卧不动。任凭刺客挥刀相向,他愣是忍住不动,成功骗过了刺客。
他就这样骗过了曹操,在家里躺了七年,七年过后,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这时的司马懿,觉察到以曹操的个性,如果再次找借口不肯*,自己一定会大祸临头。审时度势后,司马懿决定到曹操那里报到。
司马懿来到了曹氏父子身边,不管是被逼而来还是自愿而来,总之是在人家手下混饭吃。
据说曹操做过一个梦,梦见“三马同槽”,让曹操怀疑与“马”有关的人对自己这个“曹”不利,而且曹操还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就是脖子转动得特别灵活,别人要回头必然先扭转身子,而司马懿不用,他可以像狼一样在不转动身体的情况下将头扭到后面。
有这种本领的人一般都很阴险,曹操亲自试了一次,在司马懿后面突然喊他,司马懿果然像狼一样回头看人,所以曹操一直对司马懿抱有警惕之心。
司马懿在这种环境下做事,只有小心谨慎不行,还要会装,于是他开始装虔诚,主攻目标是曹丕,虽然曹操不怎么喜欢他,但曹丕喜欢他啊,所以他逐渐成了“*”,曹丕后来当了皇帝后,司马懿的伪装也正式出了成效。
司马懿在曹丕、曹睿父子手里逐渐掌握了兵权,随着忠于曹氏集团的重要将领们一个个死去,到曹睿临死前司马懿已经成为军中最有权势的人,他完全可以公开叫板曹氏集团,但他没有那么做,他仍然装作很忠心的样子,磨剑是一个慢活。
后来曹睿也死了,司马懿开始和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依旧不动声色,任凭曹爽如何排挤打压他,他都不反抗,有人在他跟前说曹家的坏话,他也不附会,让大家觉得这样一位德高望重、为曹魏江山立下赫赫功勋的人,居然受到那些不公*待遇,都开始同情他,慢慢站在了他的一边,而这正是他要达到的效果。
后来曹爽也派人去打听过司马懿的真实情况,手下人回来向曹爽报告:“司马懿已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为虑。”曹爽等人一听心胸大宽,对司马懿“不复设备”,觉得这个老头子已经是日薄西山了,再也没有把他放在心上了。
不久后,司马懿见时机成熟,便趁着曹爽等人放松警惕之机,和2个儿子在洛阳发动了高*陵*,一举消灭了曹爽及其*,掌握了*。
忍耐是司马懿胜利的法宝,他有一句名言:“忍,不可忍。”别人看不开的,他能看得开;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数十年明争暗斗的生活培养了司马懿强大的忍耐力,他一忍再忍,低调做人,不与强手争高下,与对手拼耐力,最后一个个强劲的对手被他的耐力打跨,他成了笑到最后的人。
2、非人情,不可。非人情,难*。非人情,难亲。 ----《史记、齐太公世家》
3、德者才之帅;
4、顺 不妄喜;逆 不遑馁;安 不奢逸;危 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史记》
5、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史记》
6、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处耳!’ ----《史记》
7、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语》
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
9、不知其人,视其友。
10、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
11、All men will die, but death could be weightier than Mountain Tai,or lighter than a feather.
12、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史记》
13、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
14、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史记》
15、商君列传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史记》
1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17、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与挚伯陵书》
1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19、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
20、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史记》
21、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史记》
22、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
23、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史记》
24、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 ----《史记·*准书》
25、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报任书》
26、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 ----《史记·游侠列传》
27、“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2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史记·张仪列传》
2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0、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名言名句
1、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私。
2、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3、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4、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5、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
6、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
7、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8、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9、地可垦辟,悉为农郊,以赡萌隶;颓墙填堑,使山泽之人得至焉;实陂池而勿禁,虚宫馆而勿仞。发仓廪以救贫穷,补不足,恤鳏寡,存孤独。出德号,省刑罚,改制度,易服色,革正朔,与天下为更始。
10、臣乃气服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11、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怀。澹偃澹偃澹偃澹偃,蹇而待曙兮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12、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
13、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14、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15、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因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16、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穰苴名言名句
1、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天下既*,天下大恺,春嵬秋犭尔,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2、顺应天时,广集资财,悦服人心,利用地形,重视运用兵器,这是作战必须考虑的五件事情。
3、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军容入国*德粗,国容入军*德弱。
4、凡人,死爱,死怒,死威,死义,死利。凡战之道,教约人轻死,道约人死正。
5、设而观其作,视敌而举。待则循而勿鼓,待众之作;攻则屯而伺之。
6、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
7、凡民,以仁救,以义战,以智决,以勇斗,以信专,以利劝,以功胜。故心中仁,行中义;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
8、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荣、利、耻、死,是谓四守。容色积威,不过改意,凡此道也。
9、赏罚之制,无踰於民,则人归亲於上矣。
10、古者戌军,三年不兴,覩民之劳也;上下相报若此,和之至也。得意则恺歌,示喜也。偃伯灵台,答民之劳,示休也。
11、人勉及任,是谓乐人。大军以固,多力以烦,堪物简治,见物应卒,是谓行豫。
12、作战指挥要用智谋,战斗行动要靠勇敢,军队布阵要巧妙灵活。要力求实现自己的意图,但也要量力而行,不要去做违反自己意图和力所不及的事。
13、上同无获,上专多死;上生多疑,上死不胜。
14、古者,贤王明民之德,尽民之善,故无废德,无间民,赏无所生,罚无所试。
15、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执略守微,本末唯权,战也。
16、人有胜心,惟敌之视;人有畏心,惟畏之视。两心交定,两利若一;两为之职,惟权视之。
17、内得爱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战也。
18、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窕;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
19、从命為士,上赏;犯命為士,上戮;故勇力不相犯。
20、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21、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民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诸侯说怀,海外来服;狱弭而兵寝,圣德之至也。
22、让以和,人以洽;予以不循,争贤以为人,说其心,效其力。
23、军旅以舒为主,舒*力足。虽交兵致刃,徒不趋,车不驰,逐奔不逾列,是以不乱。
24、在朝廷上奖励有功的人,是为了鼓励好人。商代在集市上杀戮有罪的人,是为了警告坏人。
25、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谓之正。
26、古者,以仁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於战,不出於仁也。是故,**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27、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废其不欲不能,於敌反是。
28、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礼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
29、国虽大,好战必亡。
30、顺天、阜财、怿众、利地、右兵,是谓五虑。顺天,奉时;阜财,因敌;怿众,勉若;利地,守隘险阻;右兵,弓矢御,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当,长以卫短,短以救长。
31、天下既*,天下大恺,春嵬秋尔,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32、用寡固,用众治;寡利烦,众利正。用众进止,用寡进退。众以合寡,则远裹而阙之;若分而迭击,寡以待众;若众疑之,则自用之。擅利则释旗,迎而反之。敌若众,则相众而受裹。敌若寡若畏,则避之开之。
33、上不尊德而任诈匿,不尊道而任勇力,不贵用命而贵犯命,不贵善行而贵暴行,陵之有司,此谓少威,少威*不胜。
34、人,方有性,性州异;教成俗,俗州异,道化俗。
35、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36、贤明的君王,表彰民众的美德,鼓励民众的善行,所以没有败坏道德的事,也没有不遵守法度的人,因而无须用赏也无须用罚。
37、凡战:固眾相利,治乱进止,服正成耻,约法省罚,小罪乃杀;小罪胜,大罪因。
38、凡治乱之道:一曰仁,一曰信,三曰直,四曰一,五曰义,六曰变,七曰尊。立法:一曰受,二曰法,三曰立,四曰疾,五曰御其服,六曰等其色,七曰百官宜,无淫服。
39、凡事善则长,因古则行;誓作章,人乃强;灭厉祥,灭厉祥之道一:曰义、被之以信,临之以强。
40、凡战之道:位欲严,政欲栗,力欲窕,气欲闲,心欲一。
41、古者,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故德义不相踰。
42、凡是人:為所爱而死,為忿怒而死,為威严而死,為道义而死,為利益而死。
43、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而观于先圣。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而正于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44、每一個人都有各自的性情,每種性情隨著居住的地方之不同而形成差異,可以用教育來形成共同的習俗;每種習俗也隨著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差異,可以用道德來加以協調融合。
45、骄骄、慑慑、吟嚝、虞、惧、事悔,是谓毁折。大小、坚柔、参伍、众寡、凡两,是谓战权。
46、凡战,击其微静,避其强静;击其倦劳,避其闲窈;击其大惧,避其小惧,自古之政也。
47、凡人之形,由众之求;试以名行,必善,行之。若行不行,身以将之,若行而行,因使勿忘;三乃成章,人生之宜,谓之法。
48、上下尊卑之间彼此不相欺凌,德和义不互相踰越,有才技的人不被埋没,有勇力的人不敢违抗命令,这样,大家就会同心协力了。
49、凡是作戰:不是陣法本身困難,而是使人列陣困難;不是使人列陣困難,而是使人可以使用困難;不是知道困難,而是執行困難。
50、争大义而不争小利,这是为了表示战争的正义性。赦免降服的敌人,这是表明军队的勇敢。能够预见战争开始和结局,这是表示统帅的智慧,
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唯美的句子、祝福语通通都是简短而优美,发人深省。多读读这些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的短句,会让您对人生有更多感司。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家范最经典名句翻译及作者司马光简介。
家范最经典名句翻译及作者司马光简介_【家范】司马光
作者小传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谥文正,陕州(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朝,官至宰相,卒赠温国公。司马光为官期间,辗转中央和地方任上,皆有政绩。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进行大刀阔斧的变法。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保守,他将历代国势由盛转衰归因于变革成法,指出:使i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可存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王安石得到神宗的支持后,为推行变法,在人事上进行了一定的清洗,司马光选择退避洛阳,专心编纂《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涵盖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的历史,共294卷,300多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缕述历代兴衰,并以臣光日的形式撰写了百余篇史论,为统治者提供执政参考,成为后世君臣为政者的必读书。《资治通鉴》成就了司马光在史学上的贡献,使他得以与太史公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
《家范》是司马光所著家训,因司马光身后受赠温国公,这这里又被称为《温公家范》。《家范》共十卷十九篇,除首卷治家外,其余各卷按照祖、父母、子、女、孙、伯叔、兄弟姑姊等分类,根据不同的人在家庭巾的不同角色,为其提供了行为指导。作为毕生致力于修撰史书的学问大家,司马光所著《家范》带有浓厚的文人气质,引经据典,言必有据,学术特色鲜明。司马光在序文中引用《大学》《诗经》《孝经》等经典中的语句,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提出了圣人正家以正天下的观点。为实现齐家治国的理想,司马光搜集历代贤达治家的范行,编纂而成《家范》。降及后世,爱白卿士以至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今采集以为《家范》。
《家范》强调封建时代的家庭伦理关系,体现了北宋士大夫对于家庭伦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比如强调治家莫如礼,将家庭作为维持礼教传统的基础。同时,它也提出了一些对今天仍有启迪的家庭教育思想,主张家长在分配财物时要尽量做到公*,以免制造矛盾;要以义教子,而不以利教子;对子女的教育要从严尽早,只顾溺爱而不知教导,是对子女不利的行为。此外,《家范》中列举了诸多司马光以史学家的眼光选取的事例,不失为考察*古代家庭生活风貌的材料。
01.为人祖者,莫不思利其后世,然果能利之者,鲜矣何以言之?今之为后世谋者,不过广营生计以遗之,田畴连阡陌,邸肆跨坊曲,粟麦盈困仓,金帛充箧笥慊慊然求之犹未足,施施然自以为子子孙孙累世用之,莫能尽也。然不知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l自于数十年中,勤身苦体以聚之,而子孙于时岁之间,奢靡游荡以散之,反笑其祖考之愚不知自娱,叉怨其吝啬,无恩于我,而厉虐之也,始则欺绐攘窃,以充其欲,不足则立券举债于人,俟其死而偿之。观其意惟患其考之寿也。甚者至于有疾不疗,阴行鸩毒,亦有之矣。然则向之所以利后世者,适足以长子孙之恶,而为身祸也。
做祖辈的人,没有不想着为后世子孙谋利的,然而真能为后世子孙谋到利的人很少。为何呢?如今为后世子孙谋利的法子,不过是尽可能广泛地积累产业来留给子孙,使田产广大连接阡陌,房屋店铺多得跨越坊巷,粟米麦谷充满粮仓,金钱丝帛装满箱奁。不知满足地求取财货,怡然以为能够供应子子孙孙用上好几辈子也用不完了。然而不知教导子女做人的正道,以礼法治理家庭。自己在数十年间,辛勤劳作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子孙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因为用度奢靡,游荡无度而散去,反而嘲笑父祖愚笨不懂得娱乐,又埋怨父祖吝啬,对他们没有恩宠,而苛待父祖。开始是以欺瞒哄骗的手段窃取家巾的财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实在不够就立字据向别人借钱,打算等父祖过世后就偿还。看他们的意思,几乎是唯恐父祖长寿。更严重的,甚至父祖有病不给予积极治疗,暗地里毒杀父祖。这样一来,原来所采取的为后世子孙谋利的行为,恰恰助长了子孙的恶行,甚至为自己招来了灾祸。
02.孙叔敖为楚相,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可长有者唯此也。孙叔敖死,王以美地封其子,其子辞,请寝丘,累世不失。
汉相国萧何买田宅,必居穷僻处,为家不治垣屋,日: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无为势家所夺。
孙叔敖担任楚国丞相,他快要辞世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几次想要给我封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大王一定会给你封地,到时候你一定不要接受好的地方。楚围和越国之问有一块地方叫寝丘,这地方土地不好,名字还难听,能够长久的只有这块地方。孙叔敖死后,楚王以好的地方封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辞谢了,请求将寝丘封给他,后来好几代人都没有失去这块封地、汉朝相国萧何购买田产住它,一定在穷乡僻壤的地方,自己家住的地方也不修筑有矮墙的房屋,他说:这样一来,如果后代贤能,就会效法我的俭朴;如果后代不贤能,也不会被有势力的大家族夺去了家产.。
03.石碏谏卫庄公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自古只爱子不知教,使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
夫爱之当教之使**,爱之而使陷于危辱乱亡,乌在其能爱子也?人知爱其子者,多日:儿幼未有知耳,俟其长而教之。是犹养恶木之萌芽,日俟其合抱而伐之,其用力顾不多哉!又如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易也。
石碏劝谏卫庄公说:我听说爱护孩子,就要用做人的正道来教导他,使他不走上邪路。骄横、奢靡、荒淫和逸乐,是走上邪路的开端,而这四种行为的产生,是所受宠爱和赏赐太多的缘故。自古以来,只知道宠爱孩子而不知教导孩子,最终使孩子陷入危险、屈辱的境地甚至惨淡而亡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宠爱孩子,就应当教导他**,宠爱孩子却使孩子最终陷入危险屈辱的境地,甚至死于祸乱,哪里是爱孩子呢?那些宠爱孩子的人,大都会说:孩子还小呢,不懂事,等他长大些再教导他吧。就好像一棵不好的树小任其发芽肆意生长,说等它长到两个人合抱那么粗的时候再砍伐,这需要费的力气就多得多了!义像打开笼子放飞了鸟儿冉去捉它,解开缰绳放跑了马儿再去追它,为何不在一开始就不放飞、不放跑呢?
04.今世俗之人,其柔懦者,子妇之过尚小,则不能教,而默藏之,及其稍著,又不能怒,而心恨之。至于恶积罪大,不可禁遏,则暗呜郁悒,至有成疾而终者。
如此,有子不若无子之为愈也。其不仁者,则纵其性情,残忍暴戾,或听后妻之谗,或用嬖宠之计,捶扑过分,弃逐冻馁,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已。《康诰》称: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谓之元恶大憝,言不孝不慈其罪均也。
如今世上的俗人中,那些柔顺懦弱的人,在孩子和妻子的错误还比较小的时候,不能及时教导,而是默默忍受并为之掩饰,等他们的错误显著的时候,又不能发怒管教,而只在心里埋怨。直到错误不断积累,罪行巨大,停不下来的时候,才感到内心抑郁无比,甚至有积郁成疾而丧命的。这样的话,有儿子还不如没有儿子来得好。不仁慈的父母,就会放纵性情,对待子女残忍暴戾,有的听信后妻的谗言,有的采纳宠幸之人的计策,对子女苛责过甚,放弃并驱逐子女,使其遭受冻饿之患,将他们置于死地才算完。《康诰》中说:儿子不能为父亲尽心尽力,大大伤害父亲的心;父亲不能疼爱儿子,反而厌恶儿子。为子不孝和为父不慈都同样是人世间最大的罪恶。
05.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孝也。古人有言日: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
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做母亲的人,不怕对子女不够慈爱,怕的是知道宠爱子女而不知道教子女尽孝。古人曾说:慈爱的母亲会毁了儿子,因为她们只顾宠爱儿子而不教导儿子,使其沦为不贤能甚至大奸大恶之人,进而受到刑罚,最终走向灭亡,并非别人毁了他们,而是母亲的宠爱毁了他们啊。从古到今这种事多得数不过来了。
06.孟轲之母,其舍*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去。
舍市旁,其嬉戏为炫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日:此真可以居于矣。遂居之。孟子幼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日:欲啖汝。既而悔日:吾闻古有胎教,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食。既长就学,遂成大儒。
彼其子尚幼也,固已慎其所*,况已长乎?
孟轲的母亲,住在墓地附*。孟子年少的时候,和小伙伴玩耍的内容是墓地之间的丧葬之事,争先恐后地筑穴埋葬。孟子的母亲说:这里不是适合居住的地方。于是带着孟子搬走了。迁居到市场附*,孟子和小伙伴玩耍的内容成了吆喝买卖。孟子的母亲又说:这不是能够居住的地方。
于是带着孟子搬到了学宫附*,孟子和小伙伴玩耍的内容变成了设置祭祀用的盛器,互相行礼,进退如仪。孟子的母亲说:这真是能够居住的地方了。于是就在这里住下来。孟子幼年的时候,问:东家杀猪是要做什么呢?母亲随口回答说:准备给你吃。随后感到后悔地说:我听说古代就有胎教之说,如今我在他知道事理的时候还欺骗他,这是在教他不诚信啊。于是买了猪肉来给孩子吃。孟子长大后学有所成,后来成为一代大儒。当时孟子还年幼,他母亲就已经非常注重让他养成良好的*惯了,更何况对那些已经长大了的孩子呢?
“家范最经典名句翻译及作者司马光简介”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唯美经典名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司马懿名言名句 非常受用】司马懿的名言名句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司马懿】
2、【天机难测,却尽在我掌中。《三国杀》经典语录】
3、【两军交战,可胜则攻;不胜则御;不守则走;不走则降!即无降,当死也!(司马懿拒绝辽东燕王公孙渊投降时所说。)】
4、【人这一生,不光活个生死,总得活个对错。《军师联盟》】
5、【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司马懿名言名句】
6、【人算终究不如天算。《三国杀》】
7、【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司马懿】
8、【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征东辽哥》】
司马懿经典名言警句
9、【这,就是你违抗不了的天命!《三国杀》】
10、【吾乃天命之子。《三国杀》】
11、【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12、【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司马懿名言】
13、【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司马懿】
14、【这天下说不好是谁家的?司马懿名言名句 非常受用】
司马懿名句
15、【利害,形势。《军师联盟》】
16、【有心 不是见色忘义的怦然心动 而是 不离不弃的日久生情。《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17、【诸葛神机妙算,我可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司马懿追击蜀军失败后感慨诸葛亮时所说。)】
18、【大丈夫者,当报效天朝,若天子无能,亦不可弃之!(司马懿对长子司马师教导时所说。)】
司马懿的名言名句
19、【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三国演义》】
20、【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21、【(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司马懿】
22、【我司马懿只此一心,叫做长情,要是不要,你看着办。《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23、【为将者,当为国家着想!】
24、【若是天命之子吾定当全力侍奉。】
司马懿经典语录
25、【天命,也由我来定!《三国杀》】
26、【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征辽东歌》】
27、【弱者把梦看做一种征兆,强者则把梦看做自己内心的欲望。《火凤燎原》】
28、【请看吧,我已掌控历史的大势,司马氏终将立于时代之巅!《三国杀》】
29、【你再动我一个试试!《三国杀》】
30、【恩威难测,才是真正的恩威。】
三国司马懿名言
31、【转守为攻,以静制动。《三国杀》】
32、【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三国演义》】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这指的就是司马懿。司马懿,这个足智多谋,处事圆滑,善用兵,变化若神,心机深沉,这样的男子,着实让人佩服和喜欢。
名言名句小编推荐
《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司马懿名言名句 非常受用司马懿的名言名句精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司马懿
2、天机难测,却尽在我掌中。《三国杀》
3、两军交战,可胜则攻;不胜则御;不守则走;不走则降!即无降,当死也!(司马懿拒绝辽东燕王公孙渊投降时所说。)
4、人这一生,不光活个生死,总得活个对错。《军师联盟》
5、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司马懿名言名句
6、人算终究不如天算。《三国杀》
7、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 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司马懿
8、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征东辽哥》
司马懿经典名言警句语录大全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 ——司空曙《雪二首》
半山槲叶当窗下,一夜曾闻雪打声。——司空曙《雪二首》
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司空曙《九日送人》
腊月江天见春色,白花青柳疑寒食。 ——司空曙《岁暮怀崔峒耿湋》
年少通经学,登科尚佩觿。张冯本名士,蔡廓是佳儿。——司空曙《送王使君小子孝廉登科归省》
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 ——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司空曙《立秋日》
天台瀑布寺,传有白头师。——司空曙《寄天台秀师》
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司空曙《闲园即事寄暕公》
张邴卧来休送客,菊花枫叶向谁秋。——司空曙《过阎采病居》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青镜流年看发变, 白云芳草与心违。——司空曙《酬李端校书见赠》
苦色凝朝露,悲声切暝风。——司空曙《故郭婉仪挽歌》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袈裟出尘外,山径几盘缘。——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司空曙《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司空曙《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司空曙《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南陌高山碧,东方晓气青。——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至今荒草上,寥落旧花开。——司空曙《唐昌公主院看花》
古时杜宇称望帝,魂作杜鹃何微细。——司空曙《杜鹃行》
跳枝窜叶树木中,抢翔瞥捩雌随雄。——司空曙《杜鹃行》
毛衣惨黑自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司空曙《杜鹃行》
声音咽哕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司空曙《杜鹃行》
口干垂血转迫促,似欲上诉于苍穹。——司空曙《杜鹃行》
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司空曙《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司空曙《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司空曙《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梅含柳已动,昨日起东风。——司空曙《赠送郑钱二郎中》
惆怅心徒壮,无如鬓作翁。——司空曙《赠送郑钱二郎中》
百年飘若水,万绪尽归空。——司空曙《赠送郑钱二郎中》
何可宗禅客,迟回岐路中。——司空曙《赠送郑钱二郎中》
南登秦岭头,回首始堪忧。——司空曙《登秦岭》
三湘迁客去,九陌故人游。——司空曙《登秦岭》
从此思乡泪,双垂不复收。——司空曙《登秦岭》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司空图《旅中重阳》
凄凉不道身无寿,九日还无旧会人。——司空图《歌者十二首》
五柳先生自识微,无言共笑手空挥。——司空图《歌者十二首》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司空图《重阳阻雨》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大堤时节*清明,霞衬烟笼绕郡城。——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初时拄杖向邻村,渐到清明亦杜门。——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司空图《句》
闰前小雪过经旬,犹自依依向主人。 ——司空图《灯花三首》
重九仍重岁渐阑,强开病眼更登攀。——司空图《歌者十二首》
梅雨和乡泪,终年共酒衣。——司空图《长亭》
狂才不足自英雄,仆妾驱令学贩舂。——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春风漫折一枝桂,烟阁英雄笑*。——司空图《榜下》
浮世悠悠旋一空,多情偏解挫英雄。——司空图《偶题三首》
一夜吴船梦,家书立马开。——司空图《渡江》
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仙曲教成慵不理,玉阶相簇打金钱。——司空图《游仙二首》
黄鹂啭处谁同听,白菊开时且剩过。——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貔貅睡稳蛟龙渴,犹把烧残朽铁磨。——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别鹤凄凉指法存,戴逵能耻*王门。——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世间第一风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南华落笔似荒唐,若肯经纶亦不狂。——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应是佛边犹怕闹,信缘须作且闲人。——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止竟闲人不爱闲,只偷无事闭柴关。——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轰霆搅破蛟龙窟,也被狂风卷出山。——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故园虽恨风荷腻,新句闲题亦满池。——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三十年来辞病表,今朝卧病感皇恩。——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来时虽恨失青毡,自见芭蕉几十篇。——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自伤衰病渐难*,永夜禅床雨滴声。——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著鞭。——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有是有非还有虑,无心无迹亦无猜。——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不*便激风波险,莫向安时稔祸胎。——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莫道太行同一路,大都安稳属闲人。——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今日家山同此恨,人归未得鹤归无。——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司空图《秋思》
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司空图《秋思》
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司空图《秋思》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雄浑》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雄浑》
绝伫灵素,少回*。——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形容》
少年已惯掷年光,时节催驱独不忙。——司空图《修史亭二首》
今日无疑亦无病,前程无事扰医王。——司空图《修史亭二首》
篱落轻寒整顿新,雪晴步屣会诸邻。——司空图《修史亭二首》
真真说说网小编这次精心整理了司马迁名言名句,以及关于司马迁的名言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阅读吧。更多更好的句子说说关注“真真说说网”。
1、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
2、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3、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4、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
5、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6、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7、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0、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11、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12、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13、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14、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6、不知其人,视其友。
1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18、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19、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2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21、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22、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23、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24、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为下。
25、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
2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7、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2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9、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30、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31、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32、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
3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
34、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35、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3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37、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38、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39、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40、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1、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42、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43、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44、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4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46、戴盆何以望天。
47、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48、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49、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5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典狱司名句
典狱司语录
典狱司摘抄
典狱司经典句子
典狱司经典语录
魂锁典狱长台词
爱是地狱冥犬名句
司凤名句
司马迁的名句
司马迁名句
司马懿名句
大司马名句
司马相如名句
司马懿的名言名句
司马迁名言名句
司马懿名言名句
适合公司取名的古诗词经典名句
公司团结的名言名句
公司名言名句大全
司马懿忍的名言名句
司马懿名言名句大全
司马迁的千古名句
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名句
司马相如汉赋名句
司马懿励志名言名句
三国司马懿名言名句
金典名句
用典的名句
司马迁报任安书名句
大军师司马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