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观论海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观论海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观论海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观论海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观沧海描写大海的诗句
观沧海描写大海的气势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关于观沧海这首诗,朋友们又了解多少呢?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三国演义》尊刘抑曹,所以重点表现曹操的奸诈,写了好多他干的坏事。但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完全被小说牵着鼻子走。事实上,曹操不仅有“奸”的一面,更有“雄”的一面。雄在哪里呢?除了统一中原,为魏国开基之外,曹操还是个文化英雄。曹操是古代所有帝王之中写诗水*最高的。他不光自己写诗好,还带出了两个好儿子——曹丕和曹植,父子三人合称“三曹”。后世只有北宋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可以相媲美。这还不够,曹操还把当时一批最了不起的文人都团结在自己身边,共同创造出一种既雄壮又爽朗的写作风格。因为当时还是汉献帝时代,年号“建安”,所以,后世就把这种慷慨雄壮的风格称为“建安风骨”。从此之后,有没有风骨,也就成了我们评价文学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曹操既是一代政治家,又是一代文宗,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多见。说完作者,再说诗题。这首诗,我们现在一般叫它《观沧海》,但事实上,把标题说全了,应该是《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也是一篇乐府诗。
所谓“步出夏门行”,其实是一个乐府的老题目,相当于我们之前讲过的《长歌行》,只不过《长歌行》是五言,而《步出夏门行》是四言。曹操借这个老题目来填新词,一共填了四章,这首《观沧海》是第一章。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huán),得胜回师,途经碣(jié)石山,登高观海,不禁感慨万千。将这番见闻和感慨熔铸成诗句,于是有了这首《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峙(sǒng 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首先来看一个名词——沧海。所谓沧海,泛指大海。大海为什么叫沧海呢?这就涉及“沧”字的来历了。“沧”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当然和水相关。右边的“仓”字,既代表读音,也有意义。所谓仓就是粮仓,粮仓旁边加上水,就是物产丰富的大海。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大海是深沉的蓝色,也就是苍青色的。所以,后来“沧”又有一个含义,就是指苍青色。这样一来,所谓沧海,既可以解释成大海,也可以解释成苍青色的大海。
其次来看一个形容词——澹澹。澹澹是三点水旁,仍然和水相关,是水波摇动的样子。再次来看一个象声词——萧瑟。澹澹形容水,萧瑟形容风,是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既然是秋风扫落叶,这声音自然带着点儿肃杀的气息,所以萧瑟也是形容词,表示肃杀。最后来看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其实这不是一个真正的结尾,而是一句套话,好多乐府诗的结尾都这样写,意思就是说,我太荣幸了,给大家唱首歌吧。
知道了这些知识点,这首诗就不难翻译了:
我向东登上碣石山,去看那苍茫的大海。
大海是多么浩荡,山岛也巍峨高耸。
山上林木茂密,百草郁郁葱葱。
秋风吹动着树木,也让大海波翻浪涌。
日月交替运行,好像就从大海里出生。
银河星光璀璨,好像也从大海中升腾。
我是多么幸运,就用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心情。
先看结构。这首诗可以分成三部分。前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第一部分,算是整首诗的写作由头。中间十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主体内容,也是第二部分,写登临之后看到的风景。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结尾,也就是第三部分。从结构安排可以看出来,这首诗的重头戏在中间部分。这部分写得极其雄壮,可以概括成三大好处。
第一,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大海。我们是农业民族,不常在海里活动。所以古代诗人很少直接写到海,即使写也是把它当成边界、当成尽头来看待。比如,我们之前讲《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海并不是诗人关注的主体,诗人只是想说,河到这里就结束了。还有一种,虽然也写海,但海只算是一个背景。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望月怀远》),诗人关注的主体是明月,海只是衬托明月的一块大幕布而已。
但是,这首《观沧海》不一样,海就是他要写的主要内容。他对大海,有三处形容:其一,“水何澹澹”;其二,“洪波涌起”;其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水何澹澹”形容什么?形容海面的宽广和*静,这是大海的常态。大海*时是*静的,但是一旦秋风吹起,它又是那么波涛汹涌。“洪波涌起”,这是多么动荡不定、深不可测的大海呀。“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这还是人们日常能够看得到的大海。但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就不一样了,它不是真实的大海,而是曹操想象出来的大海。大海如此辽阔,如此深邃,是不是日月星辰都是从这里升起,又降落到这里呢?这个想象可不一般,它让大海和天空,和天体都连在一起,大得无边无际,气吞宇宙。就算是没有见过海的人,看到这首诗,也能感受到海的气势了。
第二,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秋天。古代诗人感情丰富,听见秋风就想到落叶,进而想到青春易逝,红颜暗老,这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本来,伤春悲秋,属于人生常态,但是这首诗却不一样。它是不是写秋天?当然是。就算我们不了解曹操北征乌桓的具体时间,我们至少能看到“秋风萧瑟”这句诗。那么,在秋风吹拂下,山是怎样的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虽然已经是秋天了,但是草木并没有凋零,相反它还是那么茂盛。经霜不凋,这是多么英雄的草木啊。同样,在秋风吹拂下,海是怎样的呢?“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海借着风势,掀起滔天巨浪。这海又是多么有气势啊。这样看起来,这首诗里的秋景一点儿都不软弱,一点儿都不凄凉,相反,它十足雄壮,十足令人心潮澎湃。
第三,这首诗写出了最雄壮的人生。可能有人会说,哪里有人啊?不就是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让我们知道有个人在看海;结尾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让我们知道有个人在唱歌吗?并非如此。这首诗通篇都是在写景,但也通篇都在写人。难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背后没有人吗?当然有人。能够这么看秋天的人,一定是“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英雄吧?事实上,这几句也是曹操的诗,出自《步出夏门行》的第四首《龟虽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背后有没有人?当然也有人。能够这么思考大海的人,一定是个“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政治家吧?其实,这几句诗也是曹操写的,出自他的《短歌行》。
再回到这首诗的背景上来。曹操为什么有机会观沧海?因为他北征乌桓,回来的时候路过此地。他为什么又要北征乌桓呢?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打败了河北的袁绍,紧接着就要进军江东,谋求统一天下。而乌桓就在河北的北面,而且跟袁绍的残余势力有勾结,如果曹操不管乌桓,直接南下,就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所以,曹操才要先行拿下乌桓。写这首诗的时候,曹操已经打败了乌桓,统一的蓝图正在他的心中勾画。在这种情况下俯视苍茫大海,他又怎能不壮怀激烈,热血沸腾!把这种壮怀激烈的感情放进诗里,再用俊朗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令后世心驰神往的“建安风骨”。
曹操观沧海的地点在碣石山。这座山曾经见识过无数伟人,秦始皇、汉武帝在这儿求过仙,隋炀帝、唐太宗在这儿驻过兵。但是,这些皇帝都没留下什么痕迹。在历史上,给这座山打下最深烙印的就是曹操的这篇《观沧海》,这就是文学的力量。所以*才会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毫无疑问,*这阙词,体现的也是“建安风骨”,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诗篇。
原文参考引用自《顺着历史学古诗》
描写大海的气势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么关于观沧海这首诗,朋友们又了解多少呢?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诗人海涅简介,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诗人海涅简介】
海涅.19世纪德国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和政论家,生于犹太商人家庭,在德国备受歧视,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常年旅居在国外。
18191823年,海涅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法律和哲学。海涅早在20岁时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和爱情苦恼为主题.反映了封建专制下个性所受到的压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恼。
从1824年到1828年间,海涅游历了祖国的许多地方,并到英国、意大利等国旅行。由于他广泛接触社会,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写了四部散文旅行礼记。这四部礼记的主要倾向是抨击德国的封建*统治,期望德国能爆发一场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四部旅行礼记的创作表明.海涅在思想上已成长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在艺术上,海涅已从青年时代对个人遭遇与感情的描写,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探讨,走向现实主义道路。
海涅的诗歌创作包括抒情诗、时事诗、叙事诗以及长诗等样式(或品种),可谓丰富多彩;其中尤其是抒情诗,无论立意、运思,还是语言风格.都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风格。纵观整个德语诗歌史,海涅可称是继歌德之后最杰出的歌者。
扩展阅读
海子(1964-*),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 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海子198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200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等。海子经典语录:
1、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3、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任何人都不能抢走的,那就是智慧。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5、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6、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7、有勇气并不表示恐惧不存在,而是敢应对恐惧克服恐惧。
8、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我有没有犯错。
9、今天,我什么也不说,让别人去说。
10、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1、少一点预设的期盼,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12、今夜我不会遇见你,今夜我遇见了世上的一却,但不会遇见你。
13、定期去检查身体吧,别等最后别人送你去。三峡在线真诚提醒你。
14、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15、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6、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越是险恶的环境越要燃起希望的意志。
17、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18、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19、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0、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在生命的尽头,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着。
21、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22、雨是一生错过,雨是悲欢离合。
23、不要对挫折叹气,姑且把这一切看成是在你成大事之前,必须经受的准备工作。
24、珍惜黄昏的村庄,珍惜雨水的村庄,万里无云如同我永恒的悲伤。
25、要让事情改变,先改变我自己;要让事情变得更好,先让自己变得更好。
26、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27、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一年(206年),东北方的乌桓攻破幽州,俘虏汉民。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巩固了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观沧海》正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曹操
英版译文
I go eastward to mount Jieshi mountain to see the vast sea.
How broad and vast the sea is, and the mountain island stands tall by the sea.
The trees and grasses are luxuriant.
The autumn wind blow the trees and make a sad sound, and huge w*es surge in the sea.
The movement of the sun and moon seems to emanate from this vast ocean.
The Milky way has bright stars, as if it came from the vast ocean.
It’s so lucky! I’ll use this poem to express my inner ambition.
日版译文
東行は碣石山に登り、その蒼茫たる海を見に来く。
海の水がなんと広く広々としていて,山島が海岸にそそり立っている。
木や草が生い茂っている。
秋風が木を動かしてもの悲しい音を立て、海には大きな波が押し寄せている。
太陽と月の運行は、この広大な海から出てきたようだ。
星が辉く银河は、この広い海から生まれたようだ。
ありがたいね。この詩で私の心の志を表しよう。
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秦观《点绛唇·桃源》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梦中作》
碧桃天上栽和露。——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为君沉醉又何妨。——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淡烟流水画屏幽。——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秦观《点绛唇·桃源》
过尽飞鸿字字愁。——秦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如梦令·春景》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秦观《还自广陵》
轻寒细雨情何限。——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秦观《南乡子·妙手写徽真》
写海的诗句
1、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2、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罗隐《归梦》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8、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李忱《句》
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11、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3、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
6、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7、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8、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吴均《赠杜容成》
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0、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望月怀远》
1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15、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7、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1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19、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罗隐《归梦》
20、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苏轼《望海楼观景》
23、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24、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2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6、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李忱《句》
27、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2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城阙天中*,蓬瀛海上遥。——李隆基《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谒灊山仙祠》
3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3、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李世民《春日望海》
34、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35、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6、耽乐岂予尚,懿兹时景良。庶遂亭育恩句,同致寰海康。——李适《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
37、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悲观的诗句
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宋 李冠 蝶恋花
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牋费泪行。宋 晏几道
4、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5、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祂让我们结一段尘缘。民国 *慕蓉
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民国 梁启超
7、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宋 乐婉 卜算子
8、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宋 柳永
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宋 秦观 八六子
10、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清 陈蓬姐
11、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宋 欧阳修
12、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3、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著,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清 曹雪芹
1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宋 李之仪 卜算子
15、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 柳永
1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17、印记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民国 *慕蓉
1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19、鸳鸯湖棹歌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清 朱彝尊
20、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宋 范成大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2、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2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宋 司马光 西江月
2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宋 晏殊
25、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6、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清 曹雪芹
2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宋 晏殊
2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9、题春绮遗像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清 陈衡恪
30、摊破浣溪沙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清 纳兰性德
3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清 黄景仁
3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3、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明 冯小青 怨
3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元 张可久 塞鸿秋
3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36、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宋 晏殊
37、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 贺铸 横塘路
38、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宋 辛弃疾 鹧鸪天
3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40、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清 邵瑞彭 蝶恋花
4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 欧阳修
42、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宋 周邦彦 玉楼春
4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宋 辛弃疾
44、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清 纳兰性德
45、*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 徐再思 折桂令
4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 晏几道
4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9、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5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宋 欧阳修
《观沧海》曹操的古诗赏析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沧海》曹操的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观沧海》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观沧海》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8)萧瑟:树叶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天河。
(13)幸:庆幸。
(14)甚:非常。
(15)至:极点。
(1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
《观沧海》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关于观景的诗句
诗的`句子,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诗的形式,诗的内涵,亦泛指诗。以下是“观景的诗句”,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3、我是清都山水郎。——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4、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
5、阴阴夏木啭黄鹂。——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7、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0、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1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1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1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15、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1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17、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8、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9、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俯《春游湖》
20、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2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22、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2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24、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26、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诗》
2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8、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9、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0、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1、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3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4、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5、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6、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7、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38、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3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4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41、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42、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几道《清*乐·留人不住》
43、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44、草*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4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7、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8、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三五七言》
4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观论海诗句
观海的诗句
观海诗句
观云海诗句
观沧海诗句
听涛观海的诗句
观沧海的诗句
观海听涛诗句
观于听海的古诗句
南海观音诗句
听涛观海的古诗句
海上观日出的诗句
关于南海观音的诗句
南山观海的古诗句
描写大海壮观的诗句
观沧海中虚写的诗句
观沧海的古诗句子
观海上日出诗句
类似观沧海的古诗句
观海短句
关于南海观音的诗句古诗
河海阔达乐观的古诗句
观昌海的古诗
观沧海名句
观沧海的名句
观沧海生机勃勃的诗句
带观海的古诗
猴子观海的句子
观沧海古诗的名句
适合证明议论文观点的古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