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关于菊诗句最出名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菊诗句最出名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菊诗句最出名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菊诗句最出名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25) 语录(133) 说说(216) 名言(23) 诗词(9k+) 祝福(14) 心语(1)

  • 菊花诗句最出名诗句

  • 菊花,写景
  • 1、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好整风流有郑庄》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5、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杜牧《同赵二十二访张明府郊居联句》

    6、三迳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三迳虽荒菊尚存》

    7、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

    8、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赵蕃《招在伯》

    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10、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1、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12、菊花憔悴三分雨,枫叶青红一半冬。——陈昌时《晓程》

    13、但愿有钱堪对菊,莫愁无手可持螯。——仇远《九月八日持螯》

    14、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张煌言《野人饷菊有感》

    15、已*重阳风雨少,菊花篱落酒旗斜。——方岳《乌衣园》

    16、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李端《送丘丹归江东》

    17、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句》

    18、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19、*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20、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21、留,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花风雨秋。——张可久《金字经·春怀瘦影孤》

    22、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赵彦昭《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

    23、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24、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令狐楚《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25、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26、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27、斗万花样巧,深染蜂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28、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辛弃疾《新荷叶·初秋访悠然》

    29、松树不嫌僧共老,菊花应笑客能闲。——全室宗泐《和程续古秋日见过兼次韵》

    30、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31、佳辰爱重九,芳菊起自寻。——苏轼《和陶贫士七首·谁谓渊明贫》

    32、荷盘减翠菊花黄,枫叶飘红梧干苍,鸳被不禁昨夜凉。——胡祗遹《仙吕·一半儿·四景轻衫短》

    33、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4、晨兴中酒情怀懒,满眼黄花满屋香。——方回《辛丑九日五首·政恐登高枉断肠》

    35、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6、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3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38、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9、记取桔槔春雨后,短畦菊艾相连。——辛弃疾《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40、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41、离愁不管人飘泊。年年孤负黄花约。——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42、重阳虽已过,篱菊有残花。——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43、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4、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45、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46、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47、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欧阳修《秋怀》

    4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9、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50、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韩琦《九日水阁》

    51、九日忽惊枫叶落,百年几见菊花秋。——仇远《追和陈去非宣和甲辰重九韵》

    [阅读全文]...

2022-02-01 04:37:16
  • 菊花诗句最出名诗句(关于菊花傲骨的诗句)

  • 菊花
  • 菊花虽然是晚秋名花,那是针对观赏菊和电影的菊花而言。实际菊花的品种非常繁多,菊科植物多达2.5万到3万种,光中国就有3000种。这些菊科品种适应着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饮食和药材。实际一年四季都有菊花开,只是我们常常因为花色和品种的不同,忽略了身边脚下缤纷的菊科花草。

    中国常用常见的菊花,是秋天盛放在野外田野间的*菊花,上古就因为好辨识,称为黄花。而这一系列是传统药菊和观赏菊花的来源。

    实际菊花的生命期和花期远远不只农历九月,秋菊适合光照小于10小时,雨露清润的气候条件,萌花条件是在15度20度左右,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开花,那么晚秋和早冬都是最合适的阶段。尤其是气温偏低的早冬,白天还会有高晴的时段,类似春秋,晚上虽然温度低,但秋菊品种大多数耐小寒,所以晚秋初冬的菊花,可能没有重阳节前后那么绚烂,但是霜降小寒的气温,反而使它们的香气格外清冽,成长也倍加健朗。

    所以喜欢菊花的人,特别钟爱霜菊,那是晚秋之后,霜降来临,到初冬的时段。此时菊花分外一种寒香和傲然,装点冬色,提振人心。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宋朝·钱时《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立冬节气和晚秋相隔不远,而正是菊花昂扬的时候。

    这段时间的夜晚,温度会降到零度左右,*地面的水汽结为薄霜。

    从体感上来讲,这就是冬天了,要盖被子,穿厚衣裳或者冬衣,所以有十月寒衣的说法。这时候的衣裳往往春秋的夹衣,在夜晚都会觉得冷,而需要制作加绵保暖的冬衣冬被。

    从大的落叶林木来讲,经过春夏的努力,此时叶老果熟,树叶无风自落,更何况如果有北风袭来,会加快它们完成生命的周期。

    所以看满山红遍的斑斓是在深秋,但真正大规模的落叶,还是在北风强烈的立冬和早冬。

    霜红枫叶,风凋林木,是秋冬自然的演化过程。

    诗人在立冬节气的头两天,就领略了北风,头一天早上起来就看到满地的红叶,标志冬天即将到来。

    而正是在这样的摇落寒冷里,菊花却依然开放,青的是叶子,黄的是花。

    这是即将立冬的头天,晚秋最后一天,他看到的是依然蓬勃鲜艳的菊花。

    黄花不负秋。不只是写菊花开在秋风里,而是说,菊花没有辜负整个秋天,她用她的明丽灿烂送走了秋天最后一程。从拟人的感情来讲,这是一种不辜负,善始善终。

    不但是善始善终,而且菊花不会一夜之间就和红叶一样凋谢,她的生命还长,在送走了秋天之后,她要独立面对初冬的霜雪冷风。

    所以这首诗写的不仅是秋天的菊花,写的是傲然开在秋冬两季的菊花,多么像长情而深厚的不离不弃的朋友和亲人。菊花不辜负秋天,她也没有辜负冬天啊,用花开摇曳迎来寂寞清冷的冬天。

    “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

    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

    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宋朝·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这已经是十月中旬的菊花,开得却正茂盛,应对宋朝某一年的立冬节气。

    在宋朝,人们喜欢菊花,还因为宋朝人以黄为贵。这电影的菊花开在初冬里,真是一种芬芳清贵,和普通的富贵是两种事。

    诗人看到这冬天的菊花,心情大好,端着酒杯就敬了菊花。我应该称你是晚来之秀,在这寒冷的天气里,你如此清贵,想必是不想在春天被人嫉妒,所以才特地迟迟开放吧,这是你的傲然和高贵呀。

    你开花并不亚于重阳节那种满城菊花的绚烂,让人忘了这是十月冬天。

    我知道你为何而来,如此傲然,你就是想和寒霜斗斗,你傲然不屈的花开,简直是迎着风霜而上,直面这天地间的最冷寒风。

    那么这里非常有那种骨骼里的傲气,这黄菊花,真是一种人格上的贵重,因为它低调,却在寒冷的季节迎寒主动开放。

    这里还隐藏一个信息,就是菊花代表正直,敢于和恶势力对抗的那一种品质,这种品质,古代称为君子之气或者正气。

    这初冬的菊花,恰恰如不灭的正气一样,所以高贵。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朝·郑思肖《寒菊》

    菊花因为适应寒冷的气候,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延续,它们有一种独特的保护果实的方式。在寒冷的风中,花瓣紧紧簇生在花萼中,保证花朵不凋零,以最大的香气吸引昆虫和蝴蝶完成授粉,又要保护果实避免在寒冷里凋落,所以在完成授粉后,花瓣并不像很多其他的花草,花瓣凋谢,反而以仅有的生命力顽强守护果实,为它们遮风挡雨,直到生命的最后。

    于是我们很少看见菊花瓣凋谢的状况,哪怕是菊花完成了授粉,枯萎了,它们也在枝头,随着雨露阳光的减少,在枝头枯萎。

    当然宋朝之后培养了很多花头硕大的观赏菊,其中有些品种,因为花瓣繁多,而出现谢落的状态,但这不是大多数菊花的状态。

    所以这首拟人化的寒菊勾勒了菊花的风采。

    花开的时候,并不是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秋冬里,一朵朵菊花开在野外,开在农家的篱笆上。

    宁可在枝头抱着花朵,拥着香气死去,也不会飘落花瓣,随风逐流。

    寒菊自然是晚秋寒露霜降里的菊花,北风自然是晚秋早冬的风,而北风常常就是冬天的风的名字。

    实际菊花何止开在晚秋,在初冬,甚至在仲冬,都可以看到菊花,不只是枯萎的菊花不凋谢于风中,那在北风中摇曳的盛开的菊花,更让人感动吧,不管东西南北风,菊花用生命守护自己的果实,用生命捍卫农田家园。

    菊花也成为气节爱国的代表,坚韧,坚贞,宁死不屈。

    “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

    清於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

    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

    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宋朝·沈说《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

    在立冬和冬天里看到菊花盛开,无疑提振人的心气和精神。

    当然前提是你爱这种寒冷里的生机,你不愿沉沦和消磨。怎样的心就可以看到怎样的花。如果你想悲哀,这漫山遍野都是风吹叶落,但是如果你爱着生命,在逆境里,我建议你还是去找一下冬天里的菊花。

    那开在农村篱笆外的菊花,有深黄有浅紫,那是冬天里视觉上的春天。

    早冬的菊花因为打霜之后,香气更加清冽,比夏天的栀子花还要有一种冷香。

    而菊花的明艳也赛过了低调的兰草,兰草虽香,但是没有这样直观的打眼,点燃你的视觉。

    这美丽的菊花,仿佛重阳节就在今天,对花饮酒,怎么会觉得秋天已经过去?

    [阅读全文]...

2022-05-10 09:03:16
  • 菊花诗句最出名诗句(赞菊花诗词最美的诗句)

  • 菊花,最美
  • 本文一共2513字,阅读需 4min 左右。

    菊花有许多花语:清净、高洁、长寿等等。菊花在秋季绽放,为秋的象征;菊花在风霜中绽放,视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在陶渊明的东篱下绽放,得了“花中隐士”的美名。

    然而在霸主的笔下,菊花又被赋予了不屈的斗志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唐朝 黄巢

    (一)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二)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诗人林宽有这样两句诗:“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歌风台》)。

    别以为打仗只靠蛮力和勇武,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英雄,往往也有较高的文化水*。比如这两首菊花诗的作者——黄巢。

    这两首诗都是黄巢年轻时所作。

    第一首诗中,“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院里栽满菊花,“栽”表现了菊花挺立劲拔的姿态,即使在飒飒的西风中也不屈服。

    西风飒飒,连菊香也似乎带着寒意,让蜂蝶难以靠*。春天百花齐发,风和日丽,蜂蝶自来;秋季的蜂蝶大大减少,也就难得来采掇菊花了,美丽的菊徒有香气,却开不逢时。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有朝一日,我若当了春神,就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菊花也应该得到桃花一样的地位和待遇,多么浪漫、激情的想象。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花神,也可以看做是封建统治者的象征。诗人不说“报与青帝”,却想象着有朝一日“我为青帝”。诗人不求天公的怜悯与施舍,总有一天他要取而代之!这两句诗的豪迈,正是封建文人无法跨越的鸿沟。

    年轻的黄巢在做诗时,心中所想是身处底层的劳苦农民,他希望菊花能够和桃花一样享受春天的温暖,诗句体现出朴素的*等观念。

    第二首是黄巢在多次科举落第后愤然写下的。一次次的落第,让曾经向往靠科举改变命运的黄巢,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九月金秋,正是百花凋谢而菊花盛放的时候。没有了春天的万花丛,此时唯有菊花俯瞰大地。

    “我花开后百花杀”,饱含着凌厉的杀意,诗人以菊花自比,用了一个“杀”字,将刀剑的森冷与狠厉体现在了这首菊花诗中。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

    此时的菊香,再也不是温柔的幽香、冷香、清香,而是“冲天香阵”,菊花再也不是一枝独放,独立疏篱,而是结成阵势,香气浓郁,直达云霄天际,气势非凡。

    满城的菊花,披戴铠甲,傲然怒放,何等英武俊伟;满城的菊花,如同云霞映染了天空的颜色、如同烈火燃遍长安!

    唐朝末年,苛捐杂税繁重,民不聊生。黄巢出身盐贩家庭,受到不错的教育,文武全才。起初他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庙堂,无奈当时官场黑暗,科场舞弊严重,他屡次落第。

    从少年时期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到如今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心中对唐朝统治者的愤怒被重新激起,他的雄心壮志展露无遗。

    最终,他加入起义军,前后五年时间,从北到南,又从东到西,四渡长江,两跨黄河,最终将长安踩于脚下,自立为帝,国号“大齐”。

    黄巢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一时,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他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他的残暴激起了激起了唐军的愤怒,他们趁着黄巢一时放松,将黄巢赶出了长安。初尝胜利果实的黄巢恼恨不已,很快再一次纠集大军打下长安。

    此时的黄巢,已经忘记了当年对民众的同情之心,他做出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决定:*。

    风雨飘摇、几经战乱的长安,遭遇了一次惨痛的洗礼,一夜之间成为死城。

    *之后,长安城一片静默,黄巢的军队也因此失去了军粮的补充。城外,唐军和藩王虎视眈眈,于是黄巢又做出了第二个可怕的决定——以人为食。这样的决策,即使在今天读来,仿佛还能看到那些杀红了眼,丧失了人性的目光,闻到那冲天而起的腐烂之气。

    至此,黄巢完全失去了当年自比为菊的高洁。他赋予了菊豪迈和杀气,然而却又被手中的刀剑、权力所左右,渐渐忘却了初衷。*之下,必然自取灭亡,黄巢自此一路败退,逃出长安,死于狼虎谷。

    黄巢可以算是一个英雄,有宏大的理想和志向,并且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他的起义,实际上宣告了晚唐的破产,把大唐帝国正式送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里。

    但他没有认清自己,志大才疏,政治目光短浅,没有长远的整体规划,又不善于学*和分析,把大好的优势变为了劣势。他的队伍本质上是乌合之众,没有军事素养,没有根据地,连粮食都没有。

    黄巢之所以一开始能够披荆斩棘,攻入长安,是因为藩镇之间互相观望事态发展,给了他们时间和机会。等到藩王们看清实际和时机,开始反攻后,才发现自己的战斗力原来如此不堪,不但打不过训练有素的李克用,连朱温这个曾经的部下都打不过。

    对部下,他没有善用和善待,导致自己被得力干将朱温和劲敌李克用夹击;对自己,入主长安之后贪图享乐,很快腐化;对民众,*成性:杀地主官员,杀百姓,在广州一次杀了十几万外国人,在百姓中只有恐惧,没有声望。

    他被地主阶级仇恨,被百姓反对,把人才往外赶……种种原因,都决定了黄巢最终的结局。

    千年之后,同样是民不聊生的黑暗时局,另一位英雄团结起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创了另一个全然不同的时代。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正由于人生易老,譬如朝露,因此更要把宝贵的有限生命投入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

    年年岁岁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今天的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因为战地灌溉着烈士的鲜血,在炮火连天中野菊挺立开放,绽黄吐芳,给人希望。

    [阅读全文]...

2021-11-29 19:06:09
  • 菊花诗句最出名诗句(赞美秋天菊花的诗句)

  • 菊花,赞美,秋天
  • 在秋天这样一个清冷而又萧瑟的季节,仿佛不写一写菊花都有点儿说不过去。

    菊花是“四君子”之中的其中一员,因为耐寒的秉性、氤氲的香气、动人的姿态等,成为人们口中、诗人笔下被称赞的对象。

    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郑思肖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就连*日疏狂不羁的李太白也不由得怜惜菊花“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如此之多的古诗句,让我们颇为真切地对菊花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期诗巷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唐代诗人黄巢的一首关于菊花的诗,而诗巷之所以选取这首诗,主要是源于它的立意与写作手法。各位看官,不知道当说到黄巢的时候,你是否已经想到了此诗的题目呢?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菊吧。

    题菊花

    唐 ·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咏物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的写作意图可谓是众所周知,所以黄巢这首《题菊花》也是如此,表面写菊花,主旨则进行了深刻的延伸,写出了作者的真实内心。

    作者黄巢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能揭竿而起带领农民军起义,还能挥着笔杆子写出一手好诗,用“文武双全”这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黄巢还写有一首有关菊花的诗,不过那首是押仄韵,其中“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名句,在知名度上来说,不亚于我们本期分享的这首,相信大家都熟烂于心了。

    无论是战场杀敌的将军,还是处于深闺中的美人……当他们都拥有一定才学,当他们的思想需要倾诉的时候,必定会有诗作呈现出来。黄巢经历了起义的挫败、目睹了底层人民的困苦,便将内心的寄托,融汇在了这首诗中。

    咏物类的诗,大多都是开篇两句写物象最突出的特点,且比较直观一些。在此诗中,作者是这样切入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这两句将菊花的耐寒性质通过简单的十四个字予以概括,我们不但看到了菊花不畏风寒的傲骨,更是看到了它孤芳独赏的姿态。作者用“蝶”来衬托菊花,使得菊花的高洁、孤傲形象更加清晰地得以体现。

    那么对于作者而言,他在赞美菊花的同时,也对菊花产生了怜惜之情,为它所开之时、为它所生之处。这一点结合后面两句来分析就非常容易理解: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许多描写菊花的诗,都是对菊花进行了单纯的赞美,而黄巢则在赞美之余突然转折,从反方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诗作带来新颖之感,这也是转合句能成为名句的原因之一。

    虽然菊花是人们心中的高洁、傲然之物,但是作者却觉得菊花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是一种不公,是一种苦难,他并没有以淡泊、随遇而安的态度去作美化,他非常实在地揭示了根本性的问题。

    菊花如此之美,她也该被春天温柔以待,享受到其他花卉的同等待遇,而不是被遗忘在秋天的严寒里,孤身面对种种考验。此处的菊花代表着什么?代表着那些挣扎在水火之中的下层贫民,他们的命运和菊花是一样的,在作者来看,他们都遭遇着不公。所以作者借菊花写出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报与桃花一处开”。至于他斥责都对象,当然是那些不顾农民死活、肆意压榨农民的*们。

    虽然理想归理想,这个世界由来就是这样,想要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理想,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作者能从现象的根本出发,从正能量的角度出发,借物抒情、借物说理,足见他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值得我们敬佩。

    [阅读全文]...

2022-06-15 13:41:01
  • 玫瑰诗句最出名诗句(赞美玫瑰花的诗)

  • 玫瑰,赞美,玫瑰花
  • 《玫瑰》

    唐代·唐彦谦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段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玫瑰:是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的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花瓣倒卵形,重瓣至半重瓣,花有紫红色、白色,果期8-9月,扁球形。枝条较为柔弱软垂且多密刺,每年花期只有一次,因此较少用于育种,*来其主要被重视的特性为抗病性与耐寒性。

    玫瑰是所有花卉中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一种。几个世纪以来,玫瑰一直备受推崇。历史证据表明,它们大约在5000年前在中国生长,从那时起它们就一直在历史中发挥作用。无论是古希腊人、罗马人、基督徒、共济会或其他人,玫瑰始终是爱、美和*等的永恒象征。虽然每种颜色表达爱,美和*衡有点不同,但主要的信息仍然是爱。

    玫瑰有许多不同的含义,这取决于它的颜色。然而,任何玫瑰通常都可以被视为象征:爱、荣誉、信仰、美丽、*衡、热情、智慧、阴谋、奉献、*、永恒。

    玫瑰作为经济作物时,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玫瑰油应用于化妆品、食品、精细化工等工业。

    [阅读全文]...

2022-07-23 11:25:36
  • 兰花诗句最出名诗句(关于兰花诗句经典名句)

  • 兰花,经典
  • 《卡路里》里唱道: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你要多学点东西,你要多看会书,你要多跑些步,时间慢慢流,你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努力。

    人一生,都需要正能量,好好的鼓励自己,跨过山海,走到人生幸福的彼岸。

    充满了正能量的人生诗句,选一句送给自己!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

    4.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世说新语·言语》

    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曹雪芹《临江仙·柳絮》

    6.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三国演义·第九回》

    7.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张耒《示秬秸》

    8.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jī】?——韩愈《山石》

    9.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李隆基《好时光》

    10.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格言联璧·学问类》

    1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戚继光《韬钤深处》

    13.父子竭力山成玉,弟兄同心土变金。——《增广贤文·下集》

    14.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15.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围炉夜话·第二三则》

    16.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窗幽记·集景篇》

    1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1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0.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格言联璧·接物类》

    21.暗昧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围炉夜话·第七八则》

    22.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

    2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24.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25.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警世通言·卷四十》

    26.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27.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围炉夜话·第二五则》

    28.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9.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3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阅读全文]...

2022-05-27 07:06:09
  • 关于梧桐的诗句(梧桐树诗句最出名诗句)

  • 秋意渐浓,在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中,梧桐树的叶子渐渐由绿转黄,古人相信梧桐叶的飘落意味着秋的到来。

    梧桐是我国传统的庭院树种,自古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传说,因而成为吉祥嘉木。现在人们常见的“梧桐”,其实是法国梧桐。

    梧桐,树干笔直光滑,叶大优美,一年四季叶片变化多样,春之稚拙,夏之浓郁,秋之金黄,冬之荒芜,似在诉说生命的更迭。因此,也极受文人墨客的青睐,留下千古名句。让我们一同去领略梧桐在诗词中的美好吧!

    梧桐

    宋-司马光

    紫极宫庭阔,扶疏四五栽。

    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

    实满风前地,极添雨后苔。

    群仙傥来会,灵凤必徘徊。

    七月六日

    宋-张耒

    月落暗虫啼不休,五更白露晓悠悠。

    西风是处将摇落,可但梧桐独报秋。

    小憩揭家冈谛观桐阴

    宋-杨万里

    仰看阳光只见空,不如影里看梧桐。

    莫言日脚无行迹,偷转零分破寸中。

    梧桐

    宋-陈葺芷

    梦回历历雨声中,窗影分明晓色红。

    出户方知是黄叶,更无一片在梧桐。

    九曲櫂歌十首

    宋-白玉蟾

    几点沙鸥泛碧流,芦花*暮云愁。

    鼓楼岩下一声笛,惊落梧桐飞起秋。

    秋怀

    宋-俞桂

    晚醒归舟是早秋,水光云影两悠悠。

    西风不管梧桐怨,一叶吹来一叶愁。

    于潜道中

    宋-贾似道

    数家烟火深村里,几处牛羊落日中。

    客久不归心事远,梧桐叶叶是秋风。

    偈颂二十二首

    宋-释妙伦

    月临粉壁间尤白,烛入笼里花更红。

    夜冷井边闻落叶,已惊秋色到梧桐。

    减字木兰花

    宋-石孝友

    空阶雨过。细草摇摇光入座。

    斜日多情。恋恋幽窗故故明。

    沈吟无语。立遍梧桐庭下树。

    病叶先秋。零乱风前片段愁。

    初泊世彩

    宋-施枢

    不问萧条传舍空,来欹客枕听西风。

    一庭明月无人筦,秋在梧桐落叶中。

    梧桐

    元-丁鹤年

    井梧彻夜下霜风,锦绣园林瞬息空。

    老尽秋容何足惜,凤巢吹堕月明中。

    [阅读全文]...

2022-04-14 18:48:37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句子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语录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说说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名言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诗词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祝福
菊诗句最出名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