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满皇都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满皇都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满皇都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满皇都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皇帝十八年,立夏前二日。烟消雨开霁,天朗云献矞。——董纪《游山联句》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孝成皇帝本娇奢,行幸*阳公主家。——王翰《飞燕篇》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居易《杜陵叟》
昔事*帝,堂堂立玉墀。——刘克庄《挽搏谏议三首·昔事*帝》
远如上古诸皇帝,卒弃四海归山冈。——楚石梵琦《北邙行》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白居易《贺雨》
若节春秋,皇帝戾止。——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方之皇帝,爝火太阳。——张嵲《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开元皇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刘禹锡《*齐行二首》
思皇帝统,积累艰勤。——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皇帝明哲,问学日新。——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皇帝曰咨,尔公尔卿。——程公许《明禋进戒诗》
天锡皇帝,为天下主。——韩愈《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多麦与黍。——韩愈《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厖臣硕辅。——韩愈《元和圣德诗》
天锡皇帝,与天齐寿。——韩愈《元和圣德诗》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元稹《连昌宫词》
忆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李绅《赠毛仙翁》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救黔首。——苏轼《石鼓》
恭惟皇帝陛下,躬履至仁,诞膺眷命。——苏轼《紫宸殿正旦教坊词致语口号》
至元皇帝初,万国同车书。——危素《送*远之静江蒙古学正》
天谓皇帝,既付所覆。——宋祁《顺祀诗》
恭惟皇帝,继文之始。——蔡襄《亲祀南郊诗》
拂晓贺春皇帝阁,彩衣金胜*龙衣。——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玉律总颁皇帝朔,金莲尝赐*臣筵。——刘麟《颁朔待漏》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杜牧《河湟》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白居易《梦仙》
燕然山北大单于,汉家皇帝与玺书。——梅尧臣《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
昔事*帝,弱羽参高翰。——刘克庄《杂兴·昔事*帝》
恭惟皇帝陛下,睿思冠古,浚哲自天。——苏轼《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
皇天老早安排定,不用忧煎不用愁。——唐寅《叹世》
水旱厄运古来有,皇天得不怜民穷。——方回《秋风歌》
皇天*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玉《九辨》
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谢枋得《初到建宁赋诗一首》
皇天不遗言,兀与图画同。——苏轼《和叔盎画马次韵》
皇天要识物,日月乃化生。——卢仝《月蚀诗》
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白居易《贺雨》
皇天*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韩愈《感春四首》
皇皇天地,畴阖畴辟。——胡应麟《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七·维泰元》
皇天本自爱下氓,阴阳舒惨元不差。——陈淳《和丁祖舜二月阴寒之作》
一自东皇天上来,坐看芽蘖起枯荄。——楼钥《寻春次韵·一自东皇天上来》
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屈原《九章》
*天地心,万国囿春育。——李曾伯《丁亥纪蜀百韵》
*者皇天忽悔祸,雨施云行咸澡雪。——张耒《淮阴太宁山主崇岳逮与予诸公游今年七十余耳》
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宋玉《九辨》
君不见明皇天宝年,画龙致雨非偶然。——欧阳炯《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彼为菹醢机上尽,此为鸾皇天外飞。——白居易《咏史》
六月皇天高,厚地裂,白日河庭泣鱼鳖。——李德《十二月乐章》
(县主赠穆)皇天昔降祸,隋室若缀旒。——临淄县主《与独孤穆冥会诗》
我公人物第一流,皇天后土明忠义。——张元干《拜颜鲁公像》
西郊寒蓬叶如刺,皇天新栽养神骥。——李贺《吕将军歌》
甲子初秋柳宿乖,皇天无雨只空雷。——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甲子初秋柳宿乖》
江头立马寒飕飕,江神吐泣皇天愁。——张宁《伍子胥渡江图》
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杜甫《有感五首》
九区混茫,皇天锡皇。——赵湘《宋颂》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皎然《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
亟呼巽二扫落滕六魄,放出高高万里东皇天。——钱时《三月五日复雨霰》
蝼蚁穴寸土,自荷皇天慈。——曾国藩《里胥》
蚕登新麦贱,田叟荷皇天。——方回《仲夏书事十首·菜梜朝酲后》
*天地量,垢秽悉容受。——刘溥《送驾北征》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祭黄帝陵文》
白日不照耒阳县,皇天厄死饥寒躯。——崔珏《道林寺》
描写伪满皇宫的诗句
(第一首)
光复街中伪满宫,曾为帝室锁幽龙。
原承祖训图基业,怎做儿皇报列宗。
怀远楼间迎寇意,同德殿里表奴忠。
倘无昔日东陵事,或老津门当寓公。
(第二首)
长春伪满一皇宫,耻辱罄竹难写清。
只为廷权甘做狗,溥仪浑噩度终生。
(第三首)
灯残室丈问途穷,同德衣冠值冷冬。
暮柏魂消积年梗,昏鸦音断破屏钟。
霎时哀创足千种,易国萧条并几重。
最使人怜应故土,缁衣白月一何浓。
(第四首)
金碧辉煌映罪心,祸国作俑恨倭人。
祖宗颜面浑丢弃,此地玷污千圣尊。
(第五首)
大院高墙灰阁楼,悲哀历史忍回眸。
铁蹄难现共荣梦,闹剧岂遮吞并羞。
黑水悲呛亡国恨,白山壮烈复家仇。
积贫落后易挨打,崛起腾飞勿忘忧。
(第六首)
涸辄流离自冕旒,咸龙遗事也堪休。
连台雨向宗祠冷,回瓦风随羽旆收。
国事已亡唯假子,人间垂涕总神州。
此番何似屋前雪,压取关东十四秋。
(第七首)
认贼作父野心狼,祸患无垠恨女墙。
不教后昆存侥幸,千帆驶过倚灯航。
(第八首)
城府重重暮气寒,两园花草雨凄酸。
长春门内登基易,同德楼中自主难。
末帝失仪蹲马桶,美人变态数烟圈。
何堪玉魄今犹在,断续鹃声哭假山!
(第九首)
华阙分疆事已昭,穷途残息愈摇摇。
银床槐老愁难抑,铜铎霜深迹未消。
岂独儿孙同后晋,宁戕膏血祭亡朝。
昆明劫子如能记,只此囚宫欠一烧。
(第十首)
富丽奢华胜故宫, 当年傀儡乐融融。
偷安不顾生民苦,愧对家国与祖宗。
(第十一首)
沃土数千里,拱手让豺狼。
只求剩骨头,有奶便是娘。
祖宗脸丢尽,无耻称伪皇!
警示后来人,男儿当自强。
(第十二首)
残余沦落伪人君,塞表斑斓经劫痕。
冻瓦千秋压同德,落霜终夜扣和门。
赞美娲皇宫的诗句欣赏
(第一首)
拾阶徐上谒娲娥,远处仙台发浩歌。
云带情丝瞻祖庙,风携客梦探烟萝。
补天造福辛劳久,抟土为人感慨多。
贫富无关当向善,心存*淡到斑皤。
(第二首)
金秋涉县谒娲皇,九曲十八盘道长.
桂殿兰宫镶峭壁,活楼吊庙沐祥光.
峰峦叠翠千山绿,椒柿成辉万树芳.
治水补天说亘古,炎黄始祖溯洪荒.
(第三首)
太行山麓曲漳边,娲氏皇宫竟摩天。
拾级为寻炼石迹,循流欲觅断鳌滩。
抟劳黄土土无减,举逸绳絙絙殆完,
莫讶贫多富者少,图腾造化古已然。
(第四首)
熔岩补缀九重天,抟土生人拓古前。
母爱隆恩香火系,云楼绮阁铁绳牵。
摩崖经刻曾千古,绝壁宫营仅几纤。
仰首虔心期谒觐,须登霞路十三旋。
(第五首)
炼石补天华夏兴,*母系当尊荣。
殿横峭壁惊飞鸟 ,路上天梯傍灿星。
琉瓦应来千里外,楼台岂是一时功。
纵观故赵烽烟地 ,凤翥龙翔火样红。
描写皇藏峪的诗句
(一)
深谷春阳古树稠,高祖藏处洞渊幽。
山风阵阵松开韵,黝涧清清涓细流。
观景台前看妙境,端云寺里福祈求。
珍禽野菜迎佳客,笑语欢歌在碧楼。
(二)
彭南石峪昔藏皇,访古游春走皖乡。
幽谷青岚升紫气,嶙峋积翠覆龙冈。
瑞云寺里祥云起,洗钵池边泛钵光。
不是苍天佑高祖,岂能成就汉家邦。
(三)
紫虚氤氲雾满岗, 叠翠高林赏峪光。
天洞石奇藏太祖, 瑞云寺古绕檀香。
大风盖世芳千载,垓下悲凄壮一江。
堪慰汗青夸勇武,赤诚百姓敬国殇。
(四)
一路风吹热汗流,乍来峪口忽临秋。
桑檀荫蔽诸山洞,泉瀑声喧各涧沟。
倚石摩崖人叫爽,穿林曳响鸟鸣幽。
当初倘若邦遭虏,何以皇藏古迹留?
(五)
昔年曾过此,蹊径尚依然。
久住应忘世,重来别见天。
卧游思枕簟,洗耳爱山泉。
夜月凉如水,清光独自閒。
(六)
千年伟刹万株桑,绝壁飞石季洞藏。
神骥扒泉流幸运,瑞云载鹤解愁肠。
秦皇施虐秦朝灭,楚霸沽名楚地亡 。
惟有沛公行正道,养民仁爱汉兴昌 。
满清皇朝的12位皇帝
在我们的学*时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满清皇朝的12位皇帝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满清皇朝的12位皇帝
1、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2、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的夙愿。
3、顺治帝
爱新觉罗·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顺治即位后,由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帝天资聪颖,读书勤奋,他吸收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当他宠爱的董妃去世后,转而消极厌世,终于匆匆走完短暂的人生历程,英年早逝。他是清朝历史上唯一公开归依禅门的皇帝。
4、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康熙自幼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台湾统一,*定准葛尔叛乱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或御驾亲征,或决胜千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慎选人才,表彰清官,修治河道,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等行为,又反映了康熙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
和玄烨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
5、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胤祯是在康乾盛世前期—康熙末年社会出现停滞的形式下登上历史舞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为胤祯提供了施展抱负和才干的机会。他有步骤地进行了多项重大改革,高瞻远瞩,又惟日孜孜,励精图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为后代的乾隆打下了扎实雄厚的基础,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他的历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他猜忌多疑,刻薄寡恩,统治严酷,但比起他的业绩来,毕竟是次要的。
6、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乾隆即位之初,实行宽猛互济的政策,务实足国,重视农桑,停止捐纳,*定叛乱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治武功,乾隆帝向慕风雅,精于骑射,笔墨留于大江南北,并是一个有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书画大多是他收藏的,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其卷数是《永乐大典》的三倍,成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但乾隆为人重奢靡,晚年时国库财用耗竭,并重用贪官和绅,以至农民起义在其晚年也已层出不穷,是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败的标志。
7、嘉庆帝
爱新觉罗·颙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8、道光帝
爱新觉罗·绵宁,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庸的道光帝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代史上第一个不*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
9、咸丰帝
爱新觉罗·奕宁,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咸丰即位时,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天国起义在广西紫荆山前金田村爆发。接踵而来的又有英法联军之役,迫使咸丰逃往热河承德。咸丰在位11年,民怨沸腾,并不任战,“大局糜烂,不可收拾”,他往往中夜彷徨,一筹莫展,于是沉湎于声色,纵欲自戕,临死前两天还传谕“如意洲花唱照旧”。
志高才疏的咸丰帝陷于祖宗的框框之中,终未能跨过着一门槛,带者无穷的忧虑,去了那个没有忧虑的世界。
10、同治帝
爱新觉罗·载淳,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同治帝在位14年,在此期间,清朝*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天国起义等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也办了一些所谓的“洋务新政”。但这些与同治皇帝都没多大关系。当时的统治者实际上是慈禧。载淳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亲政以后,作为一个青年皇帝,确实是辜负了朝野上下对他的殷切期望。亲政两年后,死于天花。
11、光绪帝
爱新觉罗·载湉,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三十四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12、宣统帝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晒药竹斋暖,捣茶松院深。——皇甫冉《寻戴处士》
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皇甫冉《清明日青龙寺上方赋得多字》
纵令寒食过,犹有镜中花。——皇甫冉《徐州送丘侍御之越》
烟景临寒食,农桑接仲春。——皇甫冉《寄高云》
家贫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皇甫冉《寄高云》
此地何时有,长江自古流。——皇甫冉《同樊润州游郡东山》
长江九派人归少,寒岭千重雁度迟。——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
借问浔阳在何处,每看潮落一相思。——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
离别那逢秋气悲,东林更作上方期。——皇甫冉《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皇甫冉《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清虚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长。——皇甫冉《彭祖井》
连湘接楚饶桂花,事久年深无杏树。——皇甫冉《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
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皇甫冉《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远峰时振策,春雨耐香源。——皇甫冉《答张諲、刘方*兼呈贺兰广》
萦回枫叶岸,留滞木兰桡。——皇甫冉《润州南郭留别》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皇甫冉《鲁山送别》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皇甫冉《春思》
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高枕随流水,轻帆任远风。——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钟声野寺迥,草色故城空。——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送别高台上,裴回共惆怅。——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悬知白日斜,定是犹相望。——皇甫冉《与张补阙、王炼师自…留别赵员外裴补阙同赋杂题一首》
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皇甫冉《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皇甫冉《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皇甫冉《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陇首怨西征,岭南雁北顾。——皇甫冉《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
行人与流水,共向闽中去。——皇甫冉《酬李判官度梨岭见寄》
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皇甫冉《送志弥师往淮南》
深山秋事早,君去复何如。——皇甫冉《送元晟归潜山所居》
别后空相忆,嵇康懒寄书。——皇甫冉《送元晟归潜山所居》
启庭户,列芳鲜;目眇眇,心绵绵,因风托雨降琼筵。——皇甫冉《杂言迎神词二首·迎神》
纷下拜,屡加笾,人心望岁祈丰年。——皇甫冉《杂言迎神词二首·迎神》
江皋兮春早,江上兮芳草。——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目眇眇兮增愁,步迟迟兮堪搴。——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澧之浦兮湘之滨,思夫君兮送美人。——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
高馆谁留客,东南二室峰。——皇甫冉《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
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皇甫冉《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
惆怅层城暮,犹言归路逢。——皇甫冉《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
人闲当岁暮,田野尚逢迎。——皇甫冉《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南望江南满山雪,此情惆怅将谁说。——皇甫冉《酬权器》
徒随群吏不曾闲,顾与诸生为久别。——皇甫冉《酬权器》
闻君*转耽书,种树葺茅还旧居。——皇甫冉《酬权器》
终日白云应自足,明年芳草又何如。——皇甫冉《酬权器》
人生有怀若不展,出入公门犹未免。——皇甫冉《酬权器》
回舟朝夕待春风,先报华阳洞深浅。——皇甫冉《酬权器》
心闲同海鸟,日夕恋山村。——皇甫冉《答张諲、刘方*兼呈贺兰广》
满皇都诗句
古诗绝胜烟柳满皇都的上一句
秦皇岛的诗句
秦皇岛诗句
写皇宫的诗句
女皇的古诗句
关于皇宫的诗句
金丝皇菊的诗句
含皇字的诗句古诗
带皇字的诗句古诗
描写皇帝的诗句
形容皇后的诗句
形容女皇的诗句
赞美皇后的诗句
形容皇宫的诗句
满的诗句
满诗句
歌颂皇帝的诗句
描写皇宫的诗句
赞美皇帝的诗句
皇开头的诗句古诗
赞美秦皇岛的诗句
赞美女皇的诗句
描写秦皇岛的诗句
带满的诗句
代表女皇的古诗句
爱意满满的诗句
信心满满的诗句
收获满满的诗句
带有满的诗句
描写下雨的古诗词
描写秋天的诗经
描写感情变淡的古诗词
关于描写母亲的诗
描写夏天炎热的古诗词
描写青海湖的古诗词
诗中描写草长势茂盛的词语是
描写自然山水的古诗词
描写月亮思乡的诗
描写蜘蛛的诗
描写古徽州的诗词
描写地方的诗
描写秋天的现代诗歌短
描写宿舍的诗词
诗经描写四月的诗
哪些描写景色的古诗
描写夜空的简短的小诗
描写少女思春的诗词
描写春天早晨的古诗词
描写玄武湖的诗词
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有
描写失而复得的诗词
描写美好回忆的古诗
描写春天的现代诗词短
描写雏鹰的诗词
描写心静淡雅的古诗
描写享天伦之乐的古诗
描写杨花柳絮的古诗
描写祖国名山的古诗
描写荷叶或荷花的古诗
描写迎来送往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