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庄子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赞庄子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赞庄子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赞庄子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读庄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庄子》古诗原文意思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夜送孟司功》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
作品赏析
【注解】: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①
①无何乡:《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无何乡即无何有之乡,原义为没有任何东西的地方,后用以指空想的或虚幻的境界,常用以咏梦。
七绝《读庄子》是作者任江州司马时的作品。诗的前两句是:“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全诗意思是说,我从京都远谪异地,怪自己未看透官场的积弊,内心并不感到忧伤;我读了庄子知道自己何以处这种境况,苦闷时就以过恬淡闲适的生活来自解。自我解嘲,无可奈何,言无忧伤,却含愤怨,委婉言情,蕴含深沉,耐人寻思。
拓展:
读庄子随笔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有关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约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他成功了。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大约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地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庄子此时面临着双重诱惑: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从容不迫的游鱼,他的背后则是楚国的相位——楚威王要把境内的国事交给他了。大概楚威王也知道庄子的脾气,所以用了一个“累”字,只是庄子要不要这种“累”?多少人在这种累赘中体味到权力给人的充实感成就感?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庄子持竿不顾。”
好一个“不顾”!濮水的清波吸引了他,他无暇回头看身后的权势。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如果他学许由,他该跳进濮水洗洗他干皱的耳朵了。大约怕惊走了在鱼钩边游荡试探的鱼,他没有这么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尘仆仆的大夫太难堪。他只问了两位衣着锦绣的大夫一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选择的。这则记载在《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很高兴能看到在*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是的,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胡文英这样说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1、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2、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5、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9、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10、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1、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17、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1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2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2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26、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29、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30、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m.ju.51tietu.net)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31、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3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3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34、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3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38、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3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4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4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4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4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4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4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46、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4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48、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49、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5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5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庄子名言
1、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4、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6、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7、“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8、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10、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12、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14、“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15、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17、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1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1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0、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2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22、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23、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
24、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2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26、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27、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2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30、庄子名言85句
3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32、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3、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34、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35、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6、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37、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38、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39、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4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41、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42、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43、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45、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6、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4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49、为善无*名,为恶无*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50、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1、今我睹酒之难穷也,吾非至于酒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3、为善无*名,为恶无*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4、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5、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6、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9、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28、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我愛九库说说网首发
29、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4、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5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52、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55、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56、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57、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58、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我愛九库说说网首发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4、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9、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10、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11、今我睹酒之难穷也,吾非至于酒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13、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
1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1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16、将为(月去)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滕,固扁囗。此代俗之所谓智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匠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滕扃囗之不固也,然则向之所谓智者,有不为盗积者乎?——反智也,孙子曰: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17、为善无*名,为恶无*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18、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9、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20、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2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22、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 ,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23、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
24、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2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6、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8、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29、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30、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3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3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3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35、庄酒与惠酒游于濠梁之上。庄酒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酒曰:“酒非鱼,安知鱼之乐?”庄酒曰:“酒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6、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37、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38、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39、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40、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1、朝受命而夕饮冰。
42、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3、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44、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
45、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4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4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48、至言不出,俗言胜也。
49、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50、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5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4.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7.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8.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9.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10.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11.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1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
13.临大难而不惧。
14.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15.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16.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官为贤。
17.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9.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20.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1.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
2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3.《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24.逐万物而不还。
2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
27.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28.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9.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30.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31.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32.游于羿之彀中。
33.鉴明则尘垢不止。
34.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35.形莫若就心莫若和,意有所至爱有所亡。
36.无迁令无劝成。
37.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38.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39.寡不道以欢成有德者能之。
40.名也者,相札也;知也者,争之器也。
41.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42.存己而后存人。
43.安时处顺,哀乐不入,谓之县解。
44.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45.人之貌有与也。
46.刀刃若新发于硎。
47.官知止而神欲行。
48.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
49.为善无*名,为恶无*刑。
50.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51.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2、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6、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7、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8、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9、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10、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1、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12、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13、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14、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15、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16、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17、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18、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19、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20、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2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2、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23、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24、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庄子·让王
25、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26、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27、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德充符
2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2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3、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3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35、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36、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37、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39、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40、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41、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4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43、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44、“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5、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4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47、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48、“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50、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51、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52、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1、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2、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6、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8、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9、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10、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11、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2、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5、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1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17、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18、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1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2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22、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
23、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24、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25、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27、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29、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30、为善无*名,为恶无*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3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32、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3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34、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
3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3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7、出入*,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38、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39、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40、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41、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42、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43、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44、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45、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6、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
47、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5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51、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4、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5、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7、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8、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9、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10、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11、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12、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13、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1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1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16、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 论》
17、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1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9、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20、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21、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3、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2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25、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2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2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2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3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3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32、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3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6、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8、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39、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4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噱σ阅蝗缦嗤诮
4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3、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44、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5、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46、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47、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4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9、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5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赞庄子的古诗
赞誉庄子的古诗词
读庄子的古诗
关于庄子鲲的古诗
庄子的古诗全文
播放庄子的古诗
蒙城庄子的古诗
有庄子的古诗词
庄子的名句
庄子名句
庄子语录
庄子名言
庄子知北游的古诗
描绘庄子的古诗
庄子的古诗词
惠子和庄子的古诗
庄子句子
《庄子》名句
庄子的名言
庄子和惠子间的古诗
关于庄子的诗句
与庄子有关的古诗句
读庄子带拼音的古诗
庄子中的马蹄古诗
有关庄子的名言
庄子中的名言
庄子说的名言
庄子游园的古诗词
庄子的名言和古诗
古诗词庄子的配音
古诗最好的金香玉图片
关于强国发奋读书的古诗
有古诗含义的昵称
带有蘯字的古诗词
描写法则的古诗
表示琴声的古诗
有竹子能联想到的古诗
翣的古诗
外孙女上学的古诗
含硒的古诗词
题目带东楼的古诗
杜甫关于荆州的古诗
多读古诗的孩子不一定耀眼
免费听八月十五的古诗
嫦娥古诗完整版的歌
思念双亲的古诗意象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写在书法纸上
小学生学过的关于春草的古诗
对镜子微笑的女人古诗朗诵
有关古诗活动中的环节
形容突然入秋的古诗词
形容时间飞逝的古诗图片
有关奋勇拼搏的古诗词
六大名妃的古诗
表示一生快乐的古诗
描述第一次遇见的古诗词
播放古诗不唱唱的
古诗中用到的典故
有关安全的五言古诗
经历碰撞后协同的古诗词
暗示有对远方的向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