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莺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莺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莺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莺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流莺子母飞上林, 仙鹤雌雄唳明月。——李绅《悲善才》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李商隐《樱桃花下》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张元干《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往昔升*客大梁》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话离愁柳外流莺替,念我孤凄。——张可久《满庭芳·感兴简王公》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
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纳兰容若《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周邦彦《瑞鹤仙·悄郊原带郭》
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陆游《一落索·识破浮生虚妄》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李白《赠从弟冽》
昨日流莺今日蝉,起来又是夕阳天。——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元是我王金弹子,海棠花下打流莺。——王建《宫词一百首》
凌乱杨花扑绣帘,晚窗时有流莺语。——张泌《春晚谣》
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徐夤《蝴蝶三首》
难遣处,那树上、流莺分付他何去。——李慈铭《摸鱼儿·其十》
游鹿争衔上苑花,流莺自啭台城柳。——夏完淳《故宫行》
谁怜长夜梦难成,忽度流莺似有情。——紫静仪《长信宫》
流莺啼破梦初回,报道君王来玉辇。——田登《杨妃春睡图》
无奈花深处,流莺三数声。——权德舆《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
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纳兰容若《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别思流莺晚,归朝候雁先。——孙頠《送薛大夫和蕃》
一时惊起流莺散,踏落残花满地红。——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树上流莺三两声,十年此地扁舟住。——吴伟业《鸳湖曲》
昨日流莺今不见,乱萤飞出照黄昏。——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
流莺前身织丝女,犹抛金梭学机杼。——姚勉《禽言十咏·看蚕娘子得几许》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泥空枝。——白居易《惜花》
今日流莺来旧处,百般言语殢空枝。——方干《惜花》
君看五月后,瘖默愧流莺。——释文珦《反舌》
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元稹《琵琶歌》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上官仪《八咏应制二首》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周朴《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流莺简介
流莺,读音liú yīng,汉语词语,意思为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秦观《踏莎行·上巳日遇华严寺》
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巾。——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
清明天气晴更佳,山林川谷多莺花。——仇远《寒食游陈园》
三月莺花黄鹤楼,骚人无复旧风流。——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余。——仇远《春日田园杂兴》
莺花零乱清明日,巾褐萧条老病翁。——张耒《清明日卧病》
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唐彦谦《上巳》
诗供寒食莺花课,袖拂*山杨柳风。——陈造《次韵赵帅登*山堂·修月于今第一功》
何妨在,莺花海里,行歌闲送流年。——陆游《汉*·浪迹人间》
请问司春的东君,谁能保护大好春光为莺花作主。——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
春愁已逐莺花尽,野果垂檐绿叶稠。——张耒《初夏谒告家居值风雨偶作二绝·春愁已逐莺花尽》
偿却从前莺花债,但客至玳瑁筵开。——张养浩《中吕·普天乐·水挪蓝·山》
玉人留坐,莺花十二行窝。——张可久《天净沙·书怀二首香》
莺花翰林千首,彩毫飞、海雨天风。——吴文英《声声慢·清漪衔苑》
青山隐居心自远,放浪他柳莺花燕。——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便撒放莺花,收回梨枣。——洪希文《齐天乐·寿方君会》
七雄争战总尘埃,三国莺花浩无主。——汪元量《夷山醉歌·呜呼再歌兮花满台》
雨水已过正月后,莺花不隔短筇前。——居节《春晴书见》
当时罗绮三千户,何处莺花十二楼?——夏完淳《故宫行》
香浮世界莺花地,人乐春风燕麦天。——李曾伯《寿遂宁李漕·自是清都紫府仙》
燕麦偏伤雨,莺花已负晴。——李昌祺《次洪都》
莺花谩溅中年泪,燕麦空摇异县春。——李昌祺《清明日忆先妻》
宾客追随白下里,莺花明媚石头城。——孙蕡《送高文质游杭州》
镜湖春游甲吴越,莺花如海城南陌。——陆游《春游·镜湖春游甲吴越》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春信莺花,秋期河汉,总是愁时节。——朱彝尊《幔卷?》
欲逐芳菲寄病身,莺花不管老年人。——方一夔《春晚杂兴四首·其四》
灯笼箫鼓年年社,酒醆莺花处处人。——杨万里《宿金陵镇稳寺,望横山》
淑景余三月,莺花已半稀。——汪洙《神童诗》
六桥莺花春色浓,十年情绪药裹中。——陈起《泛湖纪所遇》
此时恰遇莺花月,堤上轩车昼不绝。——司空图《冯燕歌》
唯多贮金帛,不拟负莺花。——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
明年更作垂垂绿,会率莺花入汉宫。——苏泂《西兴渡口雪》
客路莺花愁里看,故山烟雨梦中归。——乐雷发《疏拙》
不似莺花贵公子,宛然萤雪老书生。——刘克庄《挽陈司直二首·五朝际遇诸家少》
古刹莺花迷洞口,上方钟磬出林间。——王渐逵《和郡守简一川韵二首·其一》
莫道莺花抛白发,且将蚕豆伴青梅。——舒岳祥《小酌送春》
莺花简介
莺花,汉语词汇。拼音:yīng huā ,释义:1、 莺啼花开。泛指春日景色。2、借喻*。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春怨》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温庭筠《杨柳枝》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白朴《天净沙·春》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
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顾敻《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孟浩然《清明即事》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秦观《如梦令·春景》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张可久《清江引·春思》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昨日清明,今朝上巳。莺花著意催春事。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 ——秦观《踏莎行·上巳日遇华严寺》
莺未老。花谢东风扫。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 ——辛弃疾《出塞·春寒有感》
花阴月,柳梢莺。*清明。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 ——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王维《晓行巴峡》
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寻花径,梦草池,乳莺啼牡丹开未?——张可久《双调·落梅风·湖上山翁醉》
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张可久《越调·寨儿令》
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张可久《燕引雏·有感》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胡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张可久《落梅风·月明归兴松》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流莺子母飞上林, 仙鹤雌雄唳明月。——李绅《悲善才》
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王维《谒璿上人》
燕语莺啼人乍远,还是他乡寒食。——朱敦儒《念奴娇·别离情绪》
江上闻莺禁火时,百花开尽柳依依。—— 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怀》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白居易《柳絮》
又看看、便系金狨莺晓,傍西湖路。——吴文英《水龙吟·寿梅津》
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张炎《烛影摇红·二三友行歌云舞绣中》
苍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毛熙震《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
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巾。——贾至《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
今春大雪亦将尔,莺死无声社燕迟。——方回《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牛马毛寒缩如蝟》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雨过西湖绿涨*,环湖密柳暗藏莺,麦秋天气似清明。——赵长卿《浣溪沙·呈赵状元》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仇远《薄幸·眼波横秀》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方回《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今年草草过清明》
莺啼序古诗原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莺啼序古诗原文,欢迎大家分享。
莺啼序
清代殷秉玑
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恐被芳草催暮。
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
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
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
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
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试湔裙、棹楫斜阳渡。
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
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
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倩双鬟、吹入瑶筝柱。
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莺啼序酬蘅圃见赠,次原韵
清代李符
年时潞河话别,立垂杨影里。听风铎、催上狨鞯,闻君旋束行李。
著綵袖、将车白下,后先野店同沽醉。爱莼香,鲈雪归寻,五里烟市。
谁道仙郎,画舸远泛,枉吾庐更易。恨未得、扫叶蓬门,绿蓑偏钓霅水。
但幽寻、竹垞小径,剩花础、秋灯红泪。最相思、缝月裁云,酒边题纸。
双桥小艇,重访新居,在木奴香际。傍断浦、冷波一宿,篷底星饭,便到西泠,*如邻里。
雪醅换盏,夜阑起舞,玉玲珑阁销忧处。浑不知、揽镜形憔悴。
挥襟两月,手笺付与青禽,还期挂*鸿底。
楼连十四,零落秦淮,嘱歌桡莫舣。只合向、官衙相对,况有故王,台榭堪登,杏将开矣。
松窗解榻,竟忘寝寐,粉闱且未分赤管,尽凭栏、携手看朝霁。
*来添得吟情,萝带榆钱,半帘压翠。
莺啼序
清代王易
无端又伤远别,泪盈盈似水。空庭院、料峭春寒,短枝渐吐微蕊。
恨此度、凄凉太甚,纷纷旧雨随星坠。又江关、庾信飘零,已动归思。
抵掌挑灯,联吟踏月,惯盘恒共子。更谁料、佳景无多,乱风愁雨又至。
望江山,飞云黯淡,正天外,搀枪遥指。问因何,零落神州,满含秋意。
者回去也,地北天南,断难忘寤寐。因预念,他年聚首,未卜何日,谱到阳关,不禁清泪。
韶光易老,萍迹未定,天涯倘有重逢日,定惊心、彼此俱憔悴。
回肠似结,满怀幽恨难言,相期故人心里。
骊歌唱罢,南望迢迢,止遥山拂翠。还说甚、双鱼寄恨。
尺素传心,任报*安,也牵愁起。茫茫四顾,一枝安在,纵教我亦归故土,但相思、两地危楼倚。
期君珍重千金,一驻归帆,便裁凤纸。
莺啼序
*现代陈永正
滔滔大江浪涌,荡斜阳半坠。夕晖映、红入霜枫,古陌榛杞深蔽。
更黄叶、萧萧秋冷,荣枯眼底知何世。幻明霞、蜃影楼台,画图奇丽。
忽想当年,上帝色怒,搅烟尘万里。朔风卷、林木为摧,唳鸢惊堕空际。
仰苍穹、凭谁补裂,九州正、群飞海水。惧方舟、柁折樯倾,岸遥难系。
*沈广陆,浩荡灵修,报怨恩睚眦。怎忘得、严城宵警,七月流火,磨剑临门,居人相视。
危墙弹洞,飙轮血溅,长街乱踏*民骨,是男儿、焉得不憔悴。
千春兰圃,从教一炬灰残,掩抑漫洒铅泪。
神归瞬息,雨歇云开,已玉京净洗。閒坐对、荒园寥寂,越岭低迷,路阻多艰,未埋英气。
佳人别后,只愁春事,盛年难再花有恨,甚连宵、犹梦烽烟地。
栖栖长滞珠涯,无限关山,几时信美。
莺啼序 寄蓝谢青,即用谢青见别原韵
《流莺》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译文翻译
流莺儿啊,到处飘荡,上下翻飞;越过小路,临*河边,无法自持。
美妙地鸣啭,怎么能没有本意?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鸣啭在风朝霞夜阴晴之日,鸣啭在千门万户开闭之时。
我曾经苦于伤春而不忍再听,京城哪里有可以栖息的花枝?
注释解释
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
参差: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
不自持:不能自主,无法控制自己。
啭(zhuàn):鸟宛转地鸣叫。
佳期:美好的时光。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风朝”二句:《汉书·郊祀志》:“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汉书·东方朔传》:“起建章宫,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此联写京华莺声,无论风*晴、门户开闭,皆漂荡啼啭不已。
不忍:一作“不思”。
凤城:此借指京城长安。冯注引赵次公注杜诗:“弄玉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曰京师之盛曰凤城”。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此句言凤城虽有花枝,而流莺难以借寓,故有伤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听。
创作背景
此写作年份不易确定。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系此诗为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长安之作。大中三年(849年)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诗文赏析
张《会笺》系此诗为大中三年(849)春长安之作。此诗乃苦闷之词,写自己仕途穷困,漂泊无定所,怀才不遇知音,心意无人理解。全诗咏物抒情,借流莺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云:"此作者自伤漂荡,无所归依,特托流莺以发叹耳。渡陌临流,喻己之东川、岭表,身不由己也。"此诗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张《会笺》曰:"含思宛转,独绝今古。"
这是李商隐托物寓怀、抒写身世之感的诗篇。写作年份不易确定。从诗中写到“漂荡”、“巧啭”和“凤城”来看,可能是“远从桂海,来返玉京”以后所作。宣宗大中三年(849)春,作者在长安暂充京兆府掾属,“天官补吏府中趋,玉骨瘦来无一把”(《偶成转韵》),应是他当时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诗的开头两句,正面重笔写“流”字。参差,本是形容鸟儿飞翔时翅膀张敛振落的样子,这里用如动词,犹张翅飞翔。漂荡复参差,是说漂荡流转之后又紧接着再飞翔漂泊。“度陌”、“临流”,则是在不停地漂荡流转中所经所憩,应上句“复”字。流莺这样不停地漂泊、飞翔,究竟是为什么呢?又究竟要漂荡到何时何地呢?诗人对此不作正面交代,只淡淡接上“不自持”三字。这是全联点眼,暗示出流莺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仿佛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控制着。用流莺的漂荡比喻诗人自己的辗转幕府的生活,是比较*常的比兴寓托,独有这“不自持”三字,融和着诗人的独特感受。诗人在桂林北返途中就发出过怅然的叹息: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陆发荆南始至商洛》)。“去真无奈”、“还岂自知”,正象是“不自持”的注脚。它把读者的思绪引向“漂荡复参差”的悲剧身世后面的社会原因,从而深化了诗的意境。
漂荡流转,毕竟是流莺的外在行动特点,接下来三、四两句,便进一步通过对流莺另一特点——巧啭的描写,来展示它的内心苦闷。“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流莺那圆转流美的歌吟中分明隐藏着一种殷切的愿望——希望在美好的三春良辰中有美好的相会。然而,它那“巧啭”中所含的“本意”却根本不被理解,因而虽然适逢春日芳辰也不能盼来“佳期”,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说,流莺的漂泊是诗人飘零身世的象征,那么流莺的巧啭便是诗人美妙歌吟的生动比喻。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强调巧啭中寓有不为人所理解的“本意”,这“本意”可以是诗人的理想抱负,也可以是诗人所抱的某种政治遇合的期望。这一联和《蝉》的颔联颇相似。但“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所强调的是虽凄楚欲绝而不被同情,是所处环境的冷酷;而“巧啭”一联所强调的却是巧啭本意的不被理解,是世无知音的感叹。“岂能”、“未必”,一纵一收,一张一弛,将诗人不为人所理解的满腹委屈和良辰不遇的深刻伤感曲曲传出,在流美圆转中有回肠荡气之致。可以说这两句诗本身就是深与婉的统一。
颈联承上“巧啭”,仍写莺啼。“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这是“本意”不被理解、“佳期”不遇的流莺永无休无止的啼鸣:无论是刮风的早晨还是降露的夜晚,是晴明的`天气还是阴霾的日子,无论是京城中万户千门开启或关闭的时分,流莺总是时时处处在啼啭歌吟。它仿佛执着地要将“本意”告诉人们,而且在等待着渺茫无尽的佳期。这一联是两个略去主、谓语的状语对句构成的,每句中“风朝”与“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读来别有一种既整饬又优美,既明畅又含蓄的风调。
尾联联系到诗人自身,点明“伤春”正意。“凤城”借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两句是说,自己曾为伤春之情所苦,实在不忍再听流莺永无休止的伤春的哀鸣,然而在这广大的长安城内,又哪里能找到可以栖居的花枝呢?初唐诗人李义府《咏乌》云:
“上林多少树,不借一枝栖。”末句从此化出。伤春,就是伤佳期之不遇;佳期越渺茫,伤春的情绪就越浓重。三春芳辰就要在伤春的哀啼中消逝了,流莺不但无计留春,而且连暂时栖息的一枝也无从寻找。这已经是杜鹃啼血般的凄怨欲绝的情境了。诗人借“不忍听”流莺的哀啼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伤春”之情——抱负成空、年华虚度的精神苦闷。末句明写流莺,实寓自身,读来既像是诗人对无枝可栖的流莺处境的关心,又像是诗人从流莺哀啼声中听出的寓意,更像是诗人自己的心声,语意措辞之精妙,可谓臻于化境。
《喜迁莺》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译文翻译
花落花又开,柳叶绿又衰,花开盛衰无穷尽,与我此时情相*。
离别美酒情谊深,画船起航全成空。离别不必太伤情,人生何处不相逢。
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
劝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风浪急,宦海茫茫沉与浮,古今看来梦一回。
注释解释
《喜迁莺》:词牌名,双调,此牌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人,双调,四十七字,以*仄换韵较为常见,也有全用*韵的。长调起自宋人,《词谱》以康与之词为正体,双调,103字,仄韵。又名《鹤冲天》、《燕归来》、《喜迁莺令》。此词为小令。
觥(gōng)船:大酒杯。出自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一棹(zhào):划桨一次,指大杯饮酒一次。
天若:出自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创作背景
词人晏殊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跻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饱受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你倾我轧,抚今追昔感叹今古一梦。晏殊词中较少见的词意颓废消极的作品,但此处,词人在对友人的百般劝慰之中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情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词作。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作者将离情写得深挚却不凄楚,有温柔蕴藉之美。
起笔“花不尽,柳无穷”借花柳以衬离情。花、柳是常见之物,它们遍布海角天涯,其数无尽,其广无边;同时花、柳又与人一样同是生命之物,它们的生长、繁茂、衰谢同人之生死、盛衰极其相似,离合聚散之际,也同样显露出明显的苦乐悲欢。“应与我情同”是以花柳作比,衬写自己离情的“不尽”和“无穷”,宛转地表露了离别的痛苦之深。“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题禅院》诗。作者这里强作旷达,故示洒脱,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为劝解之辞,而“何处不相逢”,则是以未来可能重聚相慰。对友人的温言抚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尽量挣脱离别痛苦的复杂心态,他既无可奈何,又故示旷达。
下片自“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起,词情一转,正面叙写离别之情。高山流水,贵有知音,朱弦声悄,是因挚友远去,一种空虚寥落之感油然而生。“天若有情应老”,用李贺句意直抒难以抑止的离别哀伤。结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二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又一次劝解。同为相劝之语,此处内涵上却与上片不同。上片劝慰之语只就当前离别着眼,以醉饮消愁、今后可能重逢为解,是以情相劝;此处劝语却透过一层,以利名如梦为解,属以理相劝,劝解之中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跻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场中的尔虞我诈,宦海风波的险恶,人世的盛衰浮沉,抚念今昔,恍然若梦。
这首词明快、自然,读来如行云流水,与作者其它词风格迥异。其思想内核,一方面是藐视名利,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全词抒写离情别绪中,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年代】:宋
【作者】:刘一止——《喜迁莺》
【内容】: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 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 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 叹倦客,悄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 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华飘泊。 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 者情味、望一成消减,新来还恶。
【作者】: 刘一止(1079-1160),字行简,号苕溪。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曾因忤秦桧,落职闲居。为人正直敢言。有《苕溪词》。
【注释】: 角:号角、角声。 林薄:树梢。 悄:浑、直。 京洛:汴京和洛阳。 孤鸿:传说鸿雁可以传书。 幌:帷幔。 争:怎。 者:这、此。 一成:渐渐。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晓行景色,描写真切,宛然在目。此词曾盛传于京师,作者当时即以此得名,有“刘晓行”之美称。
李商隐《流莺》全诗翻译与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流莺》全诗翻译与赏析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李商隐《流莺》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注释:
1。参差:不整齐。此写莺飞之状态。
2。不自持:不能自主。虽遇良晨,但未必有好的机遇。
3。《汉书·郊祀志》:"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汉书·东方朔传》:"起建章宫,左凤阙,右神明,号千门万户。"此联写京华莺声,无论风**晴、门户开闭,皆漂荡啼啭不已。
4。凤城:此指京城长安。冯注引赵次公注杜诗:"弄玉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曰京师之盛曰凤城"。此言凤城虽有花枝,而流莺难以借寓,故有伤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听。
逐句解释:
流莺飘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1、流莺:流莺当然不仅仅是黄莺的意思,而且是说流浪的、无处可栖的黄莺。(现在流莺变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呵呵)
2、飘荡:是对流莺的流字的具体说明。飘荡也就是东飘西荡而无所栖止。
3、参差:读作cēncī,不齐的意思。飘荡得参考,就是飘荡得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4、渡陌:陌,田间小路。渡本来是渡河之间,这里是飞越过的意思。
5、临流:流,河。临流,飞在河之上。
6、不自持:无法自我把握。
这一联的意思是说:流莺飘飘荡荡,或在田间、或在河上飞行,没有固定的栖止之所。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1、巧啭:啭,鸟的宛转的叫声。
2、本意:本来的用意。这里是有所寄托。
这一联开始有所寄托,从第一联单纯描写流莺的形象,到开始寄托深意,打入自已的感情。
第一句大意是说:流莺的叫声如此宛转,怎能没有它自己的思想、感情呢?说“岂能”无本意,实际上就是说无人识其本意。
第二句可能有三种理解:
1、别人的良辰未必是我的佳期。
2、我的良辰未必就是佳期。
3、别人的良辰未必是别人的佳期。
综合起来看,应该是第1种更合理一些。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这一联的字面很简单。就其在诗中的作用来说,也只是一个过渡。上文所说的“不自持”,以及尾联所说的“伤春”等等,都是在这样一个“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联起句与对句之间的对比。起句更侧重于流莺的感受,而对句侧重于对其他人们的描述。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1、凤城:京城的别称。唐人有词句“晚逐香车入凤城”,也是指京城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思,大体上是说“我”自己也曾经苦于伤春,所以现在不忍听流莺的“巧啭”,然后发问道:京城之中,就没有它的栖身之所吗?
赏析:
此诗乃苦闷之词,写自己仕途穷困,漂泊无定所,怀才不遇知音,心意无人理解。全诗咏物抒情,借流莺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清陆昆曾《李义山诗解》云:"此作者自伤漂荡,无所归依,特托流莺以发叹耳。渡陌临流,喻己之东川、岭表,身不由己也。"此诗风格轻倩流美,情思深婉。张《会笺》曰:"含思宛转,独绝今古。"
这首诗首先描述流莺的栖皇之状,第二联起,打入寄托,将自己的感情寄托于流莺的形象之上:自己巧啭,但无人能识。别人良辰,我无佳期。第三联主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以及境况的对比。末联抒发伤感,说诺大的京城,竟然没有栖身之地,可以一展抱负。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草长莺飞二月天全诗》,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草长莺飞二月天全诗
《村居》
作者:清 高鼎
原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
注释:
1、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是抚摸着堤岸。
诗意:
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赏析:
这首诗入选了小学语文课本一年级下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是不是觉得草长莺飞二月天全诗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五言诗秋天全诗,请您阅读。
莺啼序总还慰喜 一叠 群山桂花艳发,翠屏芳景旎。 庆芳岁、鱼水同欢,拜月星慢椿邸。 奏金缕、同倾碧酒,香翻雪树迎红紫。 沐芬馨、沉醉东风,凤歌十里。 二叠 吐绿秦桑,倩碧燕草,正红灯闹影俪。 甚牵动、南国佳人,玉腰纤瘦如此。 对良辰、娇尘软雾,眷壶唱、霞疏云佩。 画堂深、兰蕙题笺,芳情如水。 三叠 临窗弄粉,锦绣钗头,叹春鬓苎矣。 寄梦远、六桥莺晓,事远流觞,蕙帐香埋,一杯清洗。 芳愁婉转,余音风袅,轻翻花影摇红曳,望烟中、醉把残樽理。 柔情不断,天涯网尽春光,奈怎迥照星芷。 四叠 悠悠岁月,落落情怀,柳外春歇绮。 忆柳曲、青青如旧,紫佩空芳,寂妒娥眉,落红相倚。 东风烂漫,都随春去,当时曾约同赏蕊,怅琼台、今叹非前比。 江淮行处烟霏,梦里高唐,总还慰喜。 扬州慢灵草香轻 灵草香轻,水宫仙子,绿塘拂艳星惊。 潋湖光柳色,玉照锦官城。 万妃醉、萧萧雨坠,合欢枝上,秋水盈盈。 任风狂、含笑芙蓉,依旧柔情。 晓来暗诉,倚阑干、莲泪分红。 更企望情长,双莲并蒂,今古心同。 翠鬓又无人问,云腮腻、懒饮瑶琼。 有诸多心事,何时君共新声。 满庭芳夏夜抒怀 灯火斑斓,星光璀璨,浦江霓彩匀呈。 小荷香漫,谁让雀巢惊? 忆起青葱岁月,龙骨就、竹瘦篱倾。 红罗帐、风干蜡炬,柳黯晓窗明。 霞升。花绽放、歌迎旭日,曲绕兰亭。 暖阳照高唐,漫妙书声。 打马长安雅致,把心付、绿意红情。 归鸿至、莺啼入韵,泼墨踏歌行。
编辑点评:
一组温婉、静雅、别致的精彩词韵。《莺啼序》,词牌名,又名《丰乐楼》。此调传为最长词牌,始见金代王哲《莺啼序》"莺啼序时绕红树",入何宫调,无考。二百四十字,分四段,每段各四仄韵。一叠,鱼水同欢,同倾碧酒。沉醉东风,凤歌十里。二叠,南国佳人,玉腰纤瘦。兰蕙题笺,芳情如水。三叠,锦绣钗头,蕙帐香埋。芳愁婉转,柔情不断。四叠,寂妒娥眉,落红相倚。梦里高唐,总还慰喜。全词语言优美,字字精彩,韵味无穷。扬州慢《灵草香轻》湖光潋滟,万妃微醉,含笑芙蓉,依旧柔情。表达了女子思念情人的情感。满庭芳《夏夜抒怀》上片写景叙事,夏日荷花满池塘,女子独倚窗前,忆青葱岁月,看风干蜡炬,叹岁月无情。表达了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下片男子打马归来,女子心情大悦,男女主人公情深意浓。一悲一喜,对比鲜明。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
喜迁莺·花不尽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译文翻译
花落花又开,柳叶绿又衰,花开盛衰无穷尽,与我此时情相*。
离别美酒情谊深,画船起航全成空。离别不必太伤情,人生何处不相逢。
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
劝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风浪急,宦海茫茫沉与浮,古今看来梦一回。
注释解释
《喜迁莺》:词牌名,双调,此牌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人,双调,四十七字,以*仄换韵较为常见,也有全用*韵的。长调起自宋人,《词谱》以康与之词为正体,双调,103字,仄韵。又名《鹤冲天》、《燕归来》、《喜迁莺令》。此词为小令。
觥(gōng)船:大酒杯。出自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一棹(zhào):划桨一次,指大杯饮酒一次。
天若:出自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创作背景
词人晏殊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跻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饱受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你倾我轧,抚今追昔感叹今古一梦。晏殊词中较少见的词意颓废消极的作品,但此处,词人在对友人的百般劝慰之中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情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词作。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作者将离情写得深挚却不凄楚,有温柔蕴藉之美。
起笔“花不尽,柳无穷”借花柳以衬离情。花、柳是常见之物,它们遍布海角天涯,其数无尽,其广无边;同时花、柳又与人一样同是生命之物,它们的生长、繁茂、衰谢同人之生死、盛衰极其相似,离合聚散之际,也同样显露出明显的苦乐悲欢。“应与我情同”是以花柳作比,衬写自己离情的“不尽”和“无穷”,宛转地表露了离别的痛苦之深。“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题禅院》诗。作者这里强作旷达,故示洒脱,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为劝解之辞,而“何处不相逢”,则是以未来可能重聚相慰。对友人的温言抚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尽量挣脱离别痛苦的'复杂心态,他既无可奈何,又故示旷达。
下片自“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起,词情一转,正面叙写离别之情。高山流水,贵有知音,朱弦声悄,是因挚友远去,一种空虚寥落之感油然而生。“天若有情应老”,用李贺句意直抒难以抑止的离别哀伤。结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二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又一次劝解。同为相劝之语,此处内涵上却与上片不同。上片劝慰之语只就当前离别着眼,以醉饮消愁、今后可能重逢为解,是以情相劝;此处劝语却透过一层,以利名如梦为解,属以理相劝,劝解之中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跻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场中的尔虞我诈,宦海风波的险恶,人世的盛衰浮沉,抚念今昔,恍然若梦。
这首词明快、自然,读来如行云流水,与作者其它词风格迥异。其思想内核,一方面是藐视名利,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全词抒写离情别绪中,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莺诗句
莺莺的诗句古诗
莺的诗句
带莺的诗句
黄莺的诗句
黄莺诗句
柳浪闻莺诗句
古诗有莺啼的诗句
关于夜莺的诗句
莺立残荷的古诗句
带莺的诗句古诗
描写莺的诗句古诗
带莺字的古诗句子
描写莺的古诗句
古诗里写到莺的诗句
古诗用到莺啼的诗句
莺字开头的古诗句
含有莺啼的古诗句
含有草长莺飞的诗句
含有黄莺的诗句古诗
古诗跟莺啼有关的诗句
古诗中还有莺啼的诗句
关于鸣莺的诗句古诗大全
古诗里带莺啼的诗句
古诗文写到莺的诗句
古诗中写到莺的诗句有
古诗中有莺啼的诗句是
古诗中关于莺啼的诗句有
古诗中含莺燕的诗句
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