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阳节小学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重阳节小学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重阳节小学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重阳节小学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小学重阳节的古诗30首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重阳节的古诗30首,欢迎大家分享。
1、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权德舆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小学同庆重阳节活动简报(通用5篇)
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是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的简短、灵活、快捷的书面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同庆重阳节活动简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秋十月精神爽,丹桂飘香人寿增。9月29日上午,洪里小学开展老人节走访慰问活动。
姚银良校长一行,带着敬重之情,分别来到八十岁退休教师张金文及退养民师王玉熙家中,代表学校给他们送上生日蛋糕和慰问金,表示节日祝福和美好祝愿。慰问中,学校领导特地看望了退休教师夫妇黄起太、陈艳燕,详细询问了他们的身体情况和生活状况,向他们介绍了学校*期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对他们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关心、支持、学校工作表示感谢,并代表学校祝福他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安享晚年。
此次走访慰问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让离退休教师度过一个温馨祥和的老人节。
为了响应威海市委、市*全民阅读,积极开展“送文化进校园”的倡议,同时,结合即将到来的九九重阳节,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色彩,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16年9月28日上午8时30分,由威海市南山小学,威海军分区干休所,国文社山东分社,塔中,南山,杏花,峰泉居委会,瑜杉琴社,馨茗苑共同举办的“九九重阳,丹桂飘香”南山小学第十届“学校干休所社区”同庆重阳节文艺演出在威海市南山小学校园内精彩上演!
本次文艺演出,共分上下两大篇幅,上篇以古韵流香为名,主要以中华传统文化类节目为主,集中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传统文化节目的展示,向现场观众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号召更多的孩子及**学*并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时间为主轴,从传统穿越到现代,向现场观众展示了老中青三代人的现代精神风貌,所带来的节目,均透露着浓浓的正能量,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文化饕餮盛宴!
演出一开始,主持人登台致开幕词,同时介绍莅临本次活动现场的嘉宾领导有:。伴着主持人的介绍,南山小学的孩子们为各位领导献红领巾。
随后,第一个节目登场,由瑜杉琴社徐晶静老师为现场观众带来古琴独奏《流水》,现场观众聆听中华传统民族乐器——古琴的音韵,沉浸在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境界之中。
同时,在悠悠古琴声中,台下摆放的几十张桌子上,南山小学的师生及社区居民也开始挥毫泼墨,他们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书法作品,据了解,多人次同时书法写作,亦是本次文艺汇演的亮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渲染现场传统文化的氛围,进一步带领现场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古琴演奏结束之后,现场第二个节目——茶艺展示悄然展开,由馨茗苑的茶艺师现场为大家展示中华传统茶艺节目,在一旁的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带领大家共同领略了茶文化的魅力,让现场观众沉浸在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馨茗苑茶艺老师的茶艺展示刚刚结束,南山小学孩子们的书法作品也已经“新鲜出炉”了,伴着背景音乐,南山小学的师生及社区居民登台展示他们为本次文艺演出所创作的书法作品,赢得了现场观众一篇赞赏!
据了解,本次文艺汇演传统文化类节目,皆由国文社山东分社联络各传统文化培训机构,为现场观众呈现的,在现场师生及社区居民书法展示结束之后,现场气氛进入高潮,由大众社区带来的《春风里阳光下》揭开了本次文艺演出的下篇的帷幕,下篇以舞动旋律为名,集中展示各个社区排练的歌舞演出节目为主,在悠扬的背景乐的衬托下,大众社区的朋友们翩翩起舞,让现场观众叹为观止!
随后,南山小学的孩子们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舞蹈《杨柳树下的亲疙瘩》,孩子们的舞蹈,充分展现了现代小学生积极向上阳光的精神面貌,舞蹈动作一板一眼,俨然是一位位的“小舞蹈家”。孩子们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大家都为孩子们的演出赞美不止。
随后,陈海泉老师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二胡演奏《赛马》激扬的乐声仿佛带领现场观众徜徉在那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上,最后一声马嘶之声更是将演绎者高超的演奏技巧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大家身临其境,随后响起一片掌声!
二胡演奏《赛马》刚刚结束,正当现场观众置身在节目的氛围之中时,峰泉社区和南山社区的朋友们分别为大家带来《花季雨季柔力球》和《微山湖》有一次把大家拉回到下篇的主题舞蹈中,精彩的演出向大家展现了社区朋友的精神风貌。两个节目刚刚落下帷幕,南山小学的孩子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歌曲演唱《丹凤朝阳》。孩子们精彩的演唱,专业的唱法,优美的嗓音为现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同时,也让现场观众记住了这个优秀的孩子。
正当现场观众沉浸在刚刚孩子的演唱中尚未自拔的时候,杏花村社区为大家带来的《24式太极拳》让大家的心慢慢的*静下来,同时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由塔中社区为现场观众带来的《春到北方》为本次汇演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至此,“九九重阳,丹桂飘香”南山小学第十届“学校干休所社区”同庆重阳节文艺演出圆满完成!
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节日——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峡江县水边镇何君小学于10月20日下午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纪念“九九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宣传有关重阳节的典故知识以及其传统。在全校师生中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喜人氛围。活动中同学们讲重阳节的传统,话重阳节的*俗,诵重阳节的诗歌。并且讲述自己亲身感受长辈们对自己的真心付出无私关爱。接着学校布置孩子们在自己实际生活中开展各种“尊老、敬老、爱老”活动。(1)在家一个温馨(给长辈们一个拥抱,给他们锤锤背、洗洗脚、端端茶,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力得家务等)(2)在外一个礼让(上、下学乘车时为老人让座,对待老人要有礼貌,礼让为先。)通过本次形式多样切合实际的“尊老、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使学校师生进一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也引导了学生们孝敬父母,学会感恩。
10月21日,黑岚沟小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九九重阳节,浓浓孝亲情”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利用**下讲话、学校小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向学生宣传重阳节的风俗及资料,让学生更多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源流长。
二是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一个问候电话、为老人捶捶背、端杯茶、为老人做张贺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让身边的老人感受到关爱。
三是办一期以“九九重阳,爱心无限”为主题的手抄报;学唱一首感恩父母的歌曲;画一幅感恩主题的美术作品,制作一张“感恩卡”;开展一次敬老爱老活动,为这些老人送去温暖。
四是开展一次“孝亲敬老”主题班会,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培养学生“孝亲敬老”的良好品德。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又学会了感恩和尽孝,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是收集一份资料。号召全校师生搜集有关重阳节风俗的历史资料、感恩的故事、诗歌等,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
二是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各中队召开一次“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的主题队会,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三是自制一张贺卡。每个学生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老人,力求把感恩传播到家庭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四是细做一件孝事。在重阳节,要求学生为老人做一件孝心事,如泡茶洗脚、盛饭洗碗、叠被洗菜、表演节目等,体验长辈们的辛劳,争当“贴心小当家”。然后家长在家校联系册上推荐评说,班级评比最佳“贴心小当家”。
五是写一则“感恩”日记,记录重阳节活动的过程和感受,也可以写自己要感谢的人和物。
适合小学生的重阳节朗诵稿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朗诵稿吧,朗诵,一般都在舞台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什么样的朗诵稿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适合小学生的重阳节朗诵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献给敬爱的爷爷奶奶》
敬爱的奶奶,
你们头上的缕缕白发,
你们额上的道道皱纹,
是你们奉献的记录。
虽然,你们离开了战斗的岗位,
但是,你们仍然关注着祖国的前途。
虽然,你们告别了青春年华,
但是,你们的心依然年轻。
你们教我们学*要努力刻苦,
你们教我们生活要勤俭节约。
敬爱的爷爷,
敬爱的奶奶,
你们的教导,我们将牢牢记住,
你们的期望,我们决不辜负。
今天,请接受我们的祝福,
愿你们晚年快乐,祝你们永远幸福。
2《感恩父母》
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
我们滋润着人间的真情成长
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
多少回含着感动的泪花畅想未来
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
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学会感激——感激我的朋友,因为他们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
学会感激——感激我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不要忘记说声——“谢谢”
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最想感谢谁,就把感激的话写在感恩卡上。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
有一声呼唤最动听
有一个人最要感谢
有一个人最应感恩
它就是——“妈妈”
妈妈的皱纹深了,她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暖的阳光给了我
妈妈的腰弯了,她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
妈妈的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
面对妈妈深沉的感情
聆听妈妈殷切的心愿
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
但很多时候,我们*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
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
妈妈的爱像一杯浓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
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
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
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诗句,欢迎阅读!
1、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3、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4、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5、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乐·孤花片叶》
7、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8、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0、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1、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12、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3、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14、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15、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16、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7、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18、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
2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22、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23、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4、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25、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26、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27、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杜甫《九日寄岑参》
28、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29、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30、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1、暗凝伫。*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3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34、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35、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6、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37、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8、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39、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0、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41、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42、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秋瑾《九日感赋》
43、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44、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46、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47、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48、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4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0、*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纳兰性德《风流子·秋郊即事》
重阳节诗句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行香子 ——北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
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人家帘幕重阳*。
晓日阴阴晴未定。授衣时节轻寒嫩。
新雁一声风又劲。云欲凝。雁来应有吾乡信。
虞美人 ——宋·卢祖皋
清尊黄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帽檐今日更清狂。冷雨疏风、著意过重阳。
故宫历历遗烟树。往事知何处。漫山秋色好题诗。吟罢阑干、独自立多时。
玉楼春 ——宋·刘辰翁
龙山歌舞无人道。只说先生狂落帽。
秋风亦是可怜人,要令天意知人老。
菊花不为重阳早。自爱古人诗句恼。
与君郑重说残年,残年惟有重阳好。
减字木兰花 ——宋·刘辰翁
旧游山路。落在秋阴最深处。
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天知老矣。莫累门生与儿子。
不用登高。高处风吹帽不牢。
临江仙 ——宋·姚述尧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
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
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风吹。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清*乐 ——宋·黄机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情怀无处说。
秋满江头红叶。谁怜鬓影凄凉。新来更点吴霜。
孤负萸囊菊盏,年年客里重阳。
鹊桥仙 ——宋·黄机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
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
有愁万斛,有才八斗,慷慨时惊俗眼。
明年一笑复谁同,料天远、争如人远。
南柯子/南歌子 ——宋·黄升
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
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
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鹧鸪天 和客中重九 ——元·蒲道源
冷落寒芳一径幽。无诗无酒若为酬。
一生几得花前醉,两鬓难禁客里秋。
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
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鹧鸪天 九日寄彦衡 ——元·段克己
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
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
重阳节的诗句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诗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2、高唯北望,菊助可□明。《浙上重阳》
3、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重阳阻雨》
4、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5、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玄》
6、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7、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齐山登高》
9、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10、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11、青山远*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12、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闰九月九日独饮》
1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14、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上赋》
15、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16、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17、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1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1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0、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21、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作》
22、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23、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月九日》
2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25、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
26、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
27、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上赠侍郎张固》
2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
29、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重阳山居》
30、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31、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旅中重阳》
32、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重阳日酬李观》
33、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
34、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九日》
35、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九日雨中》
36、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丁巳重阳》
37、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38、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39、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40、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1、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42、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九日醉吟》
4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44、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45、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46、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47、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48、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
49、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九月九日望蜀台》
重阳节的诗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精选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远方的我知道兄弟姐妹在家登高,每人身上都插着茱萸,却惟独少我一人。
【简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历来广为人们传诵,因为它道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后两句的写法也很特殊,是从对方设想,这就不仅是在写自己思乡念亲,而且写出故乡的亲人同样也在思念自己。这种“探过一层”的写法,后世诗词中经常使用。此诗语言朴素*易,如话家常,而情味深厚。《王孟诗评》此明顾云:“真意所发,忠厚蔼然”。《唐诗直解》:“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重阳*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园子里全是菊花的'金黄色,但在其中却有一丛颜色不同,竟是白如霜雪。就象今天的歌舞*,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简析】:此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简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作者:江总 年代: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简析】: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简析】:这首诗的格调情趣,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 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此诗与王勃同*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重阳节的诗句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 —— 郑谷《菊》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 李白《九日龙山饮》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且欲*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 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 潘希白《大有·九日》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九九重阳节的`诗句
2.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3.描写唯美九九重阳节的诗句
4.九月九日重阳节的诗句
5.2015重阳节祝福老人话语诗句
6.重阳节爱老敬老的诗句
7.关于祝福老人的诗句
8.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9.赞美重阳节的诗句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精选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年代: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远方的我知道兄弟姐妹在家登高,每人身上都插着茱萸,却惟独少我一人。
【简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历来广为人们传诵,因为它道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普遍的情感现象。后两句的写法也很特殊,是从对方设想,这就不仅是在写自己思乡念亲,而且写出故乡的亲人同样也在思念自己。这种“探过一层”的写法,后世诗词中经常使用。此诗语言朴素*易,如话家常,而情味深厚。《王孟诗评》此明顾云:“真意所发,忠厚蔼然”。《唐诗直解》:“诗不深苦,情自蔼然。叙得真率,不用雕琢。”
重阳*上赋白菊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园子里全是菊花的金电影,但在其中却有一丛颜色不同,竟是白如霜雪。就象今天的歌舞*,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简析】:此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年代: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译文】: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简析】: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作者:江总 年代:南朝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译文】: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
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
【简析】:江总的《与长安归还扬州》即景抒情,感情比较含蓄。作者思乡心切,但全诗没有一言一句直接发泄这种情怀,前两句言所见之景: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九月十日即事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译文】: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简析】:这首诗的格调情趣,把李白豪迈之气差不多洗脱干净了。简单二十个字,不仅仅在惜花,而且在借花自惜。他的一生也是遭了两次大蹭蹬的——赐金还山与长流夜郎。花遭两次重阳,人遭两次重伤。语甚*淡,而意却深远,好像在对自己唱安眠歌了。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作者:卢照邻 年代: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
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
【简析】: 此诗与王勃同*而作。人意北归,鸿雁偏又南飞,不正加重人们的.情感?祈福的花酒正用来浇愁。
蜀中九日
作者:王勃 年代:唐
重阳节小学诗句
重阳节的古诗大全小学
适合重阳节的小学古诗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小学
小学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小学描写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小学阶段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关于重阳节的小学课本古诗
重阳节的古诗词小学生
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是诗句
重阳节的诗句
小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的小古诗
重阳节节的诗句
99重阳节诗句
写重阳节的诗句
重阳节的师诗句
中重阳节诗句
重阳节手诗句
小学生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重阳节重阳节的古诗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
重阳节诗句大全
重阳节的古诗句
重阳节诗句图片
与重阳节有关的诗句
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重阳节有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