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诗句

关于鹧鸪天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鹧鸪天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鹧鸪天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鹧鸪天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0) 语录(2k+) 说说(17k+) 名言(260) 诗词(59) 祝福(1k+) 心语(941)

  • 为君七唱鹧鸪天的诗句

  • 为君七唱鹧鸪天的诗句

      好似当初起玉弦,为君一唱鹧鸪天。请君听我云中诉,长啸高歌尽几年。

      思哪日,意相连,料它般断藕残莲。花香憔悴随风去,唯恨秋华捧旧颜。

      复踏西楼得空闲,为君二唱鹧鸪天。曲中藏遍伤心事,无意寥寥懂几言?

      侬总道,妾应怜,怎知深夜与谁眠。官人敲断三更漏,听尽残声梦不全。

      梦醒晨新对细兰,为君三唱鹧鸪天。末时残月难回照,巢驻高崖候日暄。

      风趁急,寄心笺,泪痕倾尽别时缘。绵绵旧恨应如是:尺素三篇道万千。

      一别多秋问*安,为君四唱鹧鸪天。晚云深揣忧思梦,临夜闻听啼杜娟。

      惜过往,忆从前,约时相试海棠间。模糊沥沥山青色,拂却曾经几抹烟。

      雨后山亭溅泥丸,为君五唱鹧鸪天。自君南渡无风雪,春到长安巷弄前。

      红笤酒,过心寒,却生身暖醉花颜。扶摇倒好行云乐,谁识明朝是几年。

      暑热难消夜未安,为君六唱鹧鸪天。晓波摇影迎风柳,庭下蝉声阵阵连。

      愁琐事,怨难填,愤然投石对生涟。无聊逗玩红头雀,帘里贪风自静娴。

      住步窗台护玉兰,为君七唱鹧鸪天。眼前昏暮乌云压,风雨催生湿宝轩。

      风漫漫,雨潺潺,几分惆怅落花间。今宵已尽心头泪,明日何招满地怜!

    [阅读全文]...

2022-07-22 10:53:32
  • 为君七唱鹧鸪天的诗句

  • 当初
  •   好似当初起玉弦,为君一唱鹧鸪天。请君听我云中诉,长啸高歌尽几年。

      思哪日,意相连,料它般断藕残莲。花香憔悴随风去,唯恨秋华捧旧颜。

      复踏西楼得空闲,为君二唱鹧鸪天。曲中藏遍伤心事,无意寥寥懂几言?

      侬总道,妾应怜,怎知深夜与谁眠。官人敲断三更漏,听尽残声梦不全。

      梦醒晨新对细兰,为君三唱鹧鸪天。末时残月难回照,巢驻高崖候日暄。

      风趁急,寄心笺,泪痕倾尽别时缘。绵绵旧恨应如是:尺素三篇道万千。

      一别多秋问*安,为君四唱鹧鸪天。晚云深揣忧思梦,临夜闻听啼杜娟。

      惜过往,忆从前,约时相试海棠间。模糊沥沥山青色,拂却曾经几抹烟。

      雨后山亭溅泥丸,为君五唱鹧鸪天。自君南渡无风雪,春到长安巷弄前。

      红笤酒,过心寒,却生身暖醉花颜。扶摇倒好行云乐,谁识明朝是几年。

      暑热难消夜未安,为君六唱鹧鸪天。晓波摇影迎风柳,庭下蝉声阵阵连。

      愁琐事,怨难填,愤然投石对生涟。无聊逗玩红头雀,帘里贪风自静娴。

      住步窗台护玉兰,为君七唱鹧鸪天。眼前昏暮乌云压,风雨催生湿宝轩。

      风漫漫,雨潺潺,几分惆怅落花间。今宵已尽心头泪,明日何招满地怜!

      好似当初起玉弦,为君一唱鹧鸪天。请君听我云中诉,长啸高歌尽几年。

      思哪日,意相连,料它般断藕残莲。花香憔悴随风去,唯恨秋华捧旧颜。

      复踏西楼得空闲,为君二唱鹧鸪天。曲中藏遍伤心事,无意寥寥懂几言?

      侬总道,妾应怜,怎知深夜与谁眠。官人敲断三更漏,听尽残声梦不全。

      梦醒晨新对细兰,为君三唱鹧鸪天。末时残月难回照,巢驻高崖候日暄。

      风趁急,寄心笺,泪痕倾尽别时缘。绵绵旧恨应如是:尺素三篇道万千。

      一别多秋问*安,为君四唱鹧鸪天。晚云深揣忧思梦,临夜闻听啼杜娟。

      惜过往,忆从前,约时相试海棠间。模糊沥沥山青色,拂却曾经几抹烟。

      雨后山亭溅泥丸,为君五唱鹧鸪天。自君南渡无风雪,春到长安巷弄前。

      红笤酒,过心寒,却生身暖醉花颜。扶摇倒好行云乐,谁识明朝是几年。

      暑热难消夜未安,为君六唱鹧鸪天。晓波摇影迎风柳,庭下蝉声阵阵连。

      愁琐事,怨难填,愤然投石对生涟。无聊逗玩红头雀,帘里贪风自静娴。

      住步窗台护玉兰,为君七唱鹧鸪天。眼前昏暮乌云压,风雨催生湿宝轩。

      风漫漫,雨潺潺,几分惆怅落花间。今宵已尽心头泪,明日何招满地怜!

    [阅读全文]...

2022-05-28 03:52:04
  • 鹧鸪天的诗意

  • 诗意
  •   一、《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诗意:

      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东头邻居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了。

      *坦的山坡上,

      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不时发出叫声。

      夕阳照在带有寒意的树林上,

      投宿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映入眼帘的还有远*连绵的山峦,

      横斜的山路。

      这里也有挂旗卖酒的小酒店。

      城中的桃树李树害怕风雨吹打。

      白色的荠菜花开满溪头,

      大好的春光就在这里。

      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诗意:

      晚日寒鸦,一片伤心景色。

      只有池塘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显出温柔情境。

      如果不是眼下亲自遭遇离愁别恨的折磨,

      根本不会相信这世上真会有一夜白头的事。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

      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

      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

      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频频凝望。

      三、《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1、鹧鸪天:词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双调55字,押*声韵。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内容写相熟的歌子久别重逢。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珍贵的酒杯。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5、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晁补之说它“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

      6、同:聚在一起……

      7、“今宵”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化出。剩:读“锦”,只管。剩把:尽把,尽把。

    [阅读全文]...

2022-04-20 09:40:00
  • 鹧鸪天 · 母亲

  • 母亲
  • 半世穿梭风雨间,挺来瘦骨亦如山。朝从老井挑回月,暮把斜阳卸下肩。冬织布,夏耕田,一双粗手未曾闲。莫嗟日子多残缺,拈起银针自补天。 (责任编辑:副主编)

    [阅读全文]...

2022-05-22 09:52:17
  • 苏轼:鹧鸪天

  • 苏轼
  •   《鹧鸪天》

      作者:苏轼

      原文:

      陈公密出侍儿素娘,

      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

      老人饮尽因为赋此词。

      笑捻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娇饶。

      夜来绮*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

      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

      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赏析: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顶山市郏县)。(m.ju.51tietu.net)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阅读全文]...

2022-04-17 11:21:02
  • 鹧鸪天诗七首

  • 鹧鸪天诗七首

      思念

      虽是春来雪未融,梅花依雪小园中。

      北风懒过心何许,画角相思曲未终。

      闲对影,盼重逢,泪珠滑落湿脂红。

      何时新月还君日,爱若鸳鸯俩俩浓?

      问君

      案上铺笺乱画图,小楼幽静一灯孤。

      菊花窗外凝霜露,玉女腮边缀泪珠。

      思往事,赋鹧鸪,年年只影对飘梧。

      缘何千里无音讯,不至人儿半卷书?

      柔情似水

      落叶飘飘渐觉秋,何人窗外倦回头?

      丛丛小菊篱前嫩,点点霜花叶上愁。

      痴望月,懒登楼,两行浊泪为谁流?

      雁行不携相思信,空负佳人楚楚柔!

      梦

      昨日沉沉梦小溪,潺潺流水使心怡。

      桃花岸上蝶相舞,翠柳林中爱共依。

      卿弄曲,我赋诗,盈盈笑意醉当时。

      忽闻窗外黄莺叫,梦境再寻可有期?

      向日葵

      总把花盘向太阳,幽幽曲径梦深藏。

      风来叶底怀情远,梦入云台回味长。

      舒雅韵,展柔黄,三更玉露湿新裳。

      今生有志何千里,多少心思待菊香?

      醉

      若有狄希酒一盅,三年梦境愿相同。

      清茶小曲吟长句,细雨新词逐晚风。

      人含笑,蕊羞红,盈盈羞意眼眉中。

      那弯素月随云隐。夜色浓时爱也浓。

      叹

      二月江南彩蝶飞,伊人摇桨望春归。

      清清湖水盈心事,淡淡花香寄翠眉。

      云朵朵,叹微微,可知此刻我思谁?

      一根红线无人系,枉叫今生梦一回!

    [阅读全文]...

2022-02-22 00:42:51
  • 《鹧鸪天》诗词鉴赏

  • 《鹧鸪天》诗词鉴赏(通用16篇)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韵,后段五句三*韵。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鹧鸪天》诗词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作者: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注释】

      ①鹧鸪天:词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双调55字,押*声韵。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内容写相熟的歌子久别重逢。

      ②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③玉钟:珍贵的酒杯。

      ④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⑤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晁补之说它“不蹈袭人语而风调闲雅,自是一家。”桃花扇底风:桃花扇背面的歌曲目录。风:歌曲。

      ⑥同:聚在一起。

      ⑦“今宵”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化出。剩:读“锦”,只管,尽量,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剩把:尽把,尽把。

      ⑧银釭:釭(gāng):银制烛台,指蜡烛。

      【翻译】

      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点评】

      此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爱情三部曲”:初盟,别离,重逢。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作者词艺之高妙。

      “彩袖殷勤”二句,着笔于对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现了二人初识时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见倾心、愿托终身之际的曲折心态。“彩袖”,说明对方并非与自已门第相配的大家闺秀,而不过是侑酒于华宴的歌女。但此时伊人殷勤捧杯劝饮,却不仅仅是履行侑酒之责,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屡犀的作者又何尝不谙其意?为了报答她于已独钟的深情,他开怀畅饮,不惜一醉。这就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

      “舞低杨柳”二句描写歌舞场面,渲染欢乐气氛,是对初识、亦即初盟时的情境的进一步勾画。不径言伊人舞姿曼妙,歌声婉转,而借时间的推移,从侧面表现出其尽态极妍,是作者的独出机杼之处。“舞低”句既点出了艳舞的持续之久,又将月升日沉的自然现象化为其动态效应。“歌颈句由暗示伊人轻摇纫扇,尽兴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暂歌喉——扇底风尽,不正意味着歌喉暂歇?这种竟夜歌舞、通宵欢宴的情景,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阶层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对它历久难忘,却不仅仅是出于对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古诗文 )更因为那是他与伊人相识相恋的契机。这两句造语精丽,发想新奇,于织浓绮华中别见韶秀之美,因而深为后代词论家所推赏。

      下片一笔跃至别后的相思,而将初盟以迄别离的种种情事尽皆略去,颇见剪裁之工。“从别后”二句点明初逢的场面是其别后怀念的主要内容。“几回魂梦”句直诉魂牵梦莹的相思情怀。“与君同”暗示不独自已如此,对方亦复频入梦境,想思无已,但梦中重逢的欢娱极其短暂,梦后独处的凄怆却格外深长。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梦,又怕入梦,乃至将梦作真、将真作梦。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犹恐”前后勾连,通过持灯反覆照看而犹难以释然这一对眷恋至深的情侣久别重逢的那种惊喜交集、喜极转忧的特殊心态。 唯其眷恋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将梦作真。

      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评曰:“下半阕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不让伊独步。”这当不是溢美之辞。当然,末二句也许受到杜甫诗“夜阑更秉独,相对如梦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的启发。

      古诗原文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创作背景

      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皇帝征召,只有他自己不前往朝廷,隐居直到去世。此诗写于作者推掉皇帝征召游玩于山水,路过一小山村时见景思情有感而发。

      诗文赏析

      该词上阕写旅途风景、词人醉梦情景,下阕言离愁别恨,抒发怀人的感情,整首词层次清晰,语尽而意不尽。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一句写途中秋景,以“河梁”作为观景的出发点,视线遍及周围红叶掉光的枫树,枯涩干涸的“野水”,远处淡淡缭绕的烟气雾霭,连天的郊野、山丘,以及漫山遍野的衰瑟秋草。这两句,准确而传神地抓住最能表现秋月黄昏郊原景色的典型化物象,富有立体感地描绘出一幅旅人眼中的秋色图景,渲染出秋的寥廓与苍凉、萧瑟,作者将触目所及的景色,浓缩在短短十四个字内,由*及远描绘出深秋的萧条气象,从而引发作者愁苦的情绪,因此下文“醉眠小坞黄茅店”一句便接续得十分自然。

      但从词意上来看,从写景直接过渡到“醉眠”,中间其实留有空白。小令因其篇幅短小,故而不可能铺排渲染情感的演变。此处景物中蕴涵的情绪,只能由读者亲自去体会。

      作者行至山中村落,进到一家茅草搭盖的陋店,饮而醉,醉而眠,眠而人梦,“梦倚高城赤叶楼”,梦见自己回到了繁华的城市,在一座遍值枫树的高楼上斜倚栏杆。词意到此戛然而止,作者并未交代他在那座“高城赤叶楼”上做了什么,但联系“醉眠”一句来看,身在陋店,梦见高楼,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十分鲜明,因而加倍表现出作者的愁深难解。梦中的“赤叶”与此前所见“枫落”相照应,笔致细密。作者因见“枫落”而生愁,以致人梦得见,景情交融的蕴藉不露,竞至于此。

      下阕由醉梦至清醒,只见“天杏杏,路悠悠”,作者仍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征程之中。这一句仍是状写眼前之景,“杳杳”、“悠悠”两个叠词,余韵悠长,备显惆怅忧伤。天远路长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是作者情绪外化的结果。因做了一场好梦,醒来之后,原本就很长的路途此时显得更长了,不知何时才能走完,也不知何时才是归期。

      作者满怀愁情,想到梦中高楼之上的美好时光,再联系现实中的冷清寥落,不由得感叹“钿筝歌扇等闲休”,那些歌舞欢笑的生涯,轻易就结束了。“等闲”二字,点出现实的无情和不由分说。紧接着,自然接出“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的伤感慨叹。

      结尾两句抒写别恨和迟暮之感。“年年”说明别恨无止无尽,暗合前面“天杳路悠”之语。“叶叶”则表示愁之深广沉重。词人浪迹天涯,到处播下相思情种,离别于他自然是时有发生的了。“鸳浦芙蓉”句,化用贺铸《踏莎行》中“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意,言浦中的绿荷于“红衣脱尽”(即繁花凋落)后,再没有“蜂蝶”来依慕(即无人垂顾)了。灞桥杨柳年复一年的离苦别恨,水中的夏荷一经凋落,便只余荷叶,“愁”自己在秋冬来临之际,将逐渐枯老。此句既与“秋”的萧瑟相呼应,又流露出作者对自己长年羁旅在外、年老体衰的深沉喟叹。此二句以精美工整的对仗,借物言情,表达了词人哀叹流年、自伤迟暮的深沉悲慨。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译文及注释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身在异地,哪里知道时光节序转换得如此之快,忽然惊喜地发现春色早已催生了小桃枝上的花蕊。如今我虽被贬到这偏远凄凉之地,但还记得当年繁华盛世时的汴京风光。

      建康:即今南京市。上元:指元宵节。那:也写作“哪”。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小桃:初春开花的一种桃树。悲凉地:指建康(今南京市)。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xū)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月夜下繁花舞弄着清影,月光流泻出琼玉般的银辉,月色下的宫殿如水晶般晶莹,飞云绚丽美好。分明是做了一场繁华美梦,回首东风泪满衣衫。

      水晶宫殿:用水晶装饰的宫殿,形容极其豪华辉煌,泛指宋汴京宫殿。五云:王色瑞云,多指吉祥征兆,代指皇帝所在地。华胥梦:指梦境。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原文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阅读全文]...

2022-07-20 17:31:04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 李清照,桂花
  • 鹧鸪天·桂花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深红 一作:轻)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阑 通:栏)

      赏析

      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前句重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咏怀,突出“香”字。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暗淡”、“轻黄”二词,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禾农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

      以下转入议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阅读全文]...

2022-05-11 12:59:51
  • 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

  •   《鹧鸪天·游鹅湖》

      作者: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本词由荠菜开花而说“春入”,对*凡微贱的荠菜花寄予了极大的感情,又把“群鸦”写得充满生意,一点不像*时我们所见的那副使人讨厌的聒噪相。词人留意和刻画这些细物细事,可见其意态闲适。但是,接下来两句“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中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词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这里“多情”二字写得诙谐,恰如其分地传递出词人那种带有苦味的诙谐。而在这诙谐中,又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的愁绪。

      面对如画的春色,词人的愁绪从何而来呢?这首词有一小序:“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我们可以从这两句话中找到一定的线索。这时,正是词人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之时。这时他才四十二岁。他还有精力,足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怎能耐得住清闲无为的生活?所以词人游鹅湖,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也是本词上阕的艺术手法。下阕写的是一幅农村景象: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与本词的开篇几句不同,下阕词人从*处落笔,一个“闲”字,一个“细”字,一个“有”字,一个“趁”字,把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古朴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词人越是写闲适、古朴,越是让人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词人无一字写我,尽情描写客观景象,着力描绘了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词人采用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把烦乱复杂的失意之情在这闲适的氛围中突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人有会问: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古朴而又悠闲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呢?这里,我们就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和他当时的处境去理解。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位很有抱负、正义,充满爱国心的词人,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有的是夸夸其谈,食言而肥,词人对此看透了,厌烦了,所以他要远离城市的喧闹,他认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如今,他虽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却还有愁苦,那是因为他不能忘怀祖国万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场,去收复已夺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关心的事业,然而,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总之,这首词写了作者的苦闷,而在这苦闷中,表达了作者的追求,是一首难得的借景抒情的好词。

    [阅读全文]...

2022-04-22 23:06:05
  •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

  • 阅读
  •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

      在**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

      刘著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

      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2、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分)

      答案:

      1、(5分)

      B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B项,“诗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诗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时间太长。C项,“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不正确。此句意为只有借助忘乎所以的畅饮才能忘记满腔愁怨,含有借酒浇愁之意。)

      2、(6分)

      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团圆。(2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2分)(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第四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阅读全文]...

2021-12-18 1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