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关于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02) 语录(22) 说说(10) 名言(5) 诗词(1k+) 祝福(1) 心语(1k+)

  • 为君十赋鹧鸪天

  •   瘦尽灯宵庭院寒,为君一赋鹧鸪天。  花飞几度随春去,月寄三更逐夜眠。  传素简,绘罗笺,春心点点寄阿边。  参差亭榭十三曲,曲曲相思空绞缠。    曲曲相思空绞缠,为君二赋鹧鸪天。  离情一点深如海,凄恨千重郁似潸。  花易落,月难圆。只曾花月遇欢缘。  秦筝若有心情在,当写离声入旧弦。    当写离声入旧弦,为君三赋鹧鸪天。  关山梦杳音尘外,月色烟寒云水间。  香半袅,指轻按,雪飞云起噤啼蝉。  青骓今系谁家树,同醉与谁展玉颜?    同醉与谁展玉颜,为君四赋鹧鸪天。  玉楼深处云屏冷,渌酒尊前静夜阑。  情缱绻,意缠绵,离杯漫向说因缘。  良宵今夜又孤影,细问重逢何许年?    细问重逢何许年,为君五赋鹧鸪天  。青笺漫写离愁句,素手懒调别恨弦。  词万卷,曲千篇。赋歌一阙意难拚。  春心点点何方寄?无语凝眸泪潸然。    无语凝眸泪潸然,为君六赋鹧鸪天。  新词题破小砑碧,纤玉书残象管闲。  心易静,梦难闲,晓风随月到疏帘。  依依落在谁人枕,寂寂孤魂怎入眠?    寂寂孤魂怎入眠,为君七咏鹧鸪天。  三分缱绻思君侧,百转愁肠倩谁边。  托雁字,寄鱼笺。音尘万里渺如烟。  痴心一寸天涯寄,月下谁家斑管寒。    月下谁家斑管寒,为君八赋鹧鸪天。  西窗闲剪红烛泪,夜雨频敲玉阑干。  挥墨染,赋词笺,丹心入画水流烟。  风流难遣空遗恨,玉影低吟锦瑟篇。    玉影低吟锦瑟篇,为君九咏鹧鸪天。  琴心寂寂情难许,酒意深深语不连。  唇绛损,鬓青斑,菱花不再妒卿颜。  *来人倦常多梦,梦托东风把信传。    梦托东风把信传,为君十赋鹧鸪天。  青藤篱下单莺去,红梓巢边孤燕还。  魂切切,泪涟涟,凭阑敲句意留连。  鹧鸪赋尽无人应,短恨长情枉细传。

      编辑点评:

      十赋鹧鸪天首尾相联,遣词造句优美,缱绻浪漫用典精准,既有情意绵绵,又寄往忆翩翩,好句多多“青藤篱下单莺去,红梓巢边孤雁还。”佳句。该作品可称之为写情词中的上品。谢谢老师赐稿,好作品推荐大家共赏。(刘春庆)

    [阅读全文]...

2022-04-26 09:11:42
  •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

  • 阅读
  • 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

      在**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鹧鸪天古诗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

      刘著①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②,寄与吴姬忍泪看。

      【注】①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②“翰林”

      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翰林”原指李白。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前两句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

      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幽怨,使人回想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诗人自叹仕金太迟。

      C、“倒流”句运用夸张手法,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美酒如同天河倒流入杯中,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

      D、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情怀。

      2、请从景情关系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分)

      答案:

      1、(5分)

      BC(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B项,“诗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诗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时间太长。C项,“词人想象相聚后开怀畅饮”不正确。此句意为只有借助忘乎所以的畅饮才能忘记满腔愁怨,含有借酒浇愁之意。)

      2、(6分)

      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团圆。(2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2分)(意思答对即可)

      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结局。

      第四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阅读全文]...

2021-12-18 10:42:21
  • 《鹧鸪天》古诗词鉴赏

  • 《鹧鸪天》古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译文翻译

      我是天宫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狂放不羁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诗万首不为过,喝酒千杯不会醉,王侯将相,哪儿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阳城中。

      注释解释

      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员。清都,指与红尘相对的仙境。

      疏狂:狂放,不受礼法约束。

      支风券:支配风雨的手令。

      章:写给帝王的奏章

      觞(shāng):酒器

      玉楼金阙慵(yōng)归去:不愿到那琼楼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创作背景

      此词是词人早年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体现了词人早年淡泊情致。年轻时期,他一直隐居在洛阳的山水之间,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生活。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诗文赏析

      上片主要写作者在洛阳时纵情于山水,豪放不羁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写自己热爱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尘世,流连山水。接下来“天教分付与疏狂”则声称自己懒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属天赋,因而无法改变。这两句充分表现出了词人的性格特征,坦荡直爽,豪气四溢。 “曾批给雨”二句以天意抒怀抱,透露出作者远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这二句充满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仅对首句进行了绝妙而风趣的解释,而且透露了他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和对世俗发自内心的鄙弃。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酒量的很大,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面对“侯王”几曾看过,凸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面对王侯的傲骨铮铮。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只想纵诗饮酒,与山水为伴,隐逸归老。玉楼金阙,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但词人用一“慵”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梅花”是高洁的象征,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表现出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词清隽婉丽,自然流畅,前后呼应,章法谨严,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题老妇背柴图

      白发粗衣山路难,相扶只赖手中竿。应疑枯体吹风倒,不忍双眸透骨寒。

      柴压背,步挪前,折腰无意向天看。太阳依旧当空照,照得模糊影一团。

      *晓推窗探雪情,灯将黑白画成屏。低枝欲折梨花重,小径初开铁铲轻。

      风失语,水凝声,为何羞愧自心生?因贪西子银装色,竟愿天公雪莫停。

      与妻女同游白堤感

      十载光阴一瞬间,重温故事断桥前。白堤默默通今古,垂柳丝丝结爱缘。

      山稳重,水缠绵。高翔云际是风鸢。凝眸对望灵犀动,小女欢声荡碧天。

      题图

      流瀑青丝三尺长,身纤唯著雪霓裳。腕如白藕环贞玉,眸似寒潭映月光。

      人合剑,剑含霜,为何惹我动柔肠?愿凭赤血千般热,溅上红唇一点香。

      梦里蝴蝶比翼飞(新韵)

      梦里蝴蝶比翼飞,百合丛里共玫瑰。前生故事曾相忆,今世心盟切莫违。

      融宿雪,过春雷,和风细柳水之湄。情丝万缕谁能数?羡煞鸳鸯不欲归。

      我的鸿程十年

      十载相牵情自浓,沧桑不语换青葱。诚将归路朝明月,已惯生涯类转蓬。

      曾忐忑,渐从容。遍尝滋味尚由衷。回眸还怨征途短,鸿爪深深旭日红。

      雨中夜归

      雨骤夜深行色匆,茫茫水路更狂风。车驰身侧腾飞浪,雷炸云间裂紫穹。

      衣湿漉,眼朦胧。心头灯火却融融。此时小女应酣睡,一碗姜汤味正浓。

      OSS项目

      梅破香飘春意萌,宁波几个苦行僧。当时羁旅常追忆。故地听闻总动情。

      吃泡面,注银屏。朝来红日又寒星。妻儿谁忍难相顾?项目倾心合梦萦。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译文

      街道上的风光,在纵情赏灯的时候,豪贵家的纱灯笼还未出门,门外的马儿已在嘶吼。我这白发苍苍的*民百姓,没有随从呼前拥后。只有相随作伴的小女,坐在自己的肩头。

      花灯满街满市,月光映照衣裘。少年时的赏心乐事,老来却是悲凉的感受。来到繁华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点寒冷气候,看完了灯的游人们,慢慢地朝家中行走。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声韵。也是曲牌名。

      ⑵正月十一日观灯:据周密《武林旧事》载,临安元夕节前常有试灯预赏之事。

    [阅读全文]...

2022-05-13 02:22:47
  •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

  • 诗人
  •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代人赋》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以下是小编J分享的《鹧鸪天·代人赋》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鹧鸪天①

      其一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②。*冈③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④。

      山远*,路横斜,青旗⑤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⑥花。

      【注释】

      ①鹧鸪天:小令词调, 双片55字, 上片四句三*韵, 下片五句三*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②些(sā):句末语助词。

      ③*冈:*坦的小山坡。

      ④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这里隐括其句。

      ⑤青旗:卖酒的招牌。

      ⑥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作品介绍】

      《鹧鸪天·代人赋》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组词类作品。共两首词,分为《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和《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该诗表面是在写美人相思的苦闷,实际上寄托的是词人辛弃疾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它在风格上也比较特别,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优美婉约的词。

      【白话译文】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一脉*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创作背景】

      南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冬,41岁的辛弃疾遭遇弹劾,隐居上饶。这二首词是他在带湖闲居时的作品。

      第一首《鹧鸪天》(《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乡村生活欣赏流连对上层社会鄙弃故作此词。

      【赏析】

      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岗细草鸣黄犊 ”“*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

      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常,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

      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际上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词人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常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和生活情境,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意象鲜活、层次清晰、生机盎然的图画, 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进而触发出心弦的共鸣。

    [阅读全文]...

2022-07-29 09:29:49
  • 鹧鸪天诗七首

  • 鹧鸪天诗七首

      思念

      虽是春来雪未融,梅花依雪小园中。

      北风懒过心何许,画角相思曲未终。

      闲对影,盼重逢,泪珠滑落湿脂红。

      何时新月还君日,爱若鸳鸯俩俩浓?

      问君

      案上铺笺乱画图,小楼幽静一灯孤。

      菊花窗外凝霜露,玉女腮边缀泪珠。

      思往事,赋鹧鸪,年年只影对飘梧。

      缘何千里无音讯,不至人儿半卷书?

      柔情似水

      落叶飘飘渐觉秋,何人窗外倦回头?

      丛丛小菊篱前嫩,点点霜花叶上愁。

      痴望月,懒登楼,两行浊泪为谁流?

      雁行不携相思信,空负佳人楚楚柔!

      梦

      昨日沉沉梦小溪,潺潺流水使心怡。

      桃花岸上蝶相舞,翠柳林中爱共依。

      卿弄曲,我赋诗,盈盈笑意醉当时。

      忽闻窗外黄莺叫,梦境再寻可有期?

      向日葵

      总把花盘向太阳,幽幽曲径梦深藏。

      风来叶底怀情远,梦入云台回味长。

      舒雅韵,展柔黄,三更玉露湿新裳。

      今生有志何千里,多少心思待菊香?

      醉

      若有狄希酒一盅,三年梦境愿相同。

      清茶小曲吟长句,细雨新词逐晚风。

      人含笑,蕊羞红,盈盈羞意眼眉中。

      那弯素月随云隐。夜色浓时爱也浓。

      叹

      二月江南彩蝶飞,伊人摇桨望春归。

      清清湖水盈心事,淡淡花香寄翠眉。

      云朵朵,叹微微,可知此刻我思谁?

      一根红线无人系,枉叫今生梦一回!

    [阅读全文]...

2022-02-22 00:42:51
  • 《鹧鸪天.春》组诗

  • 《鹧鸪天.春》组诗

      【鹧鸪天.春风和】巜词林正韵》

      谁引春风冰解寒,梅枝花展带娇颜。

      时冰融雨小河满,庭院春芳芬色妍。

      媚稍眼,绿川山,暖风催蝶舞花跹。

      几多佳梦牵魂远,漫步亭栏悠荡然。

      【鹧鸪天.春知风】巜词林正韵》

      雪染梅花几点红,风青渐醒岭间松。

      料融雪峭溪流汇,初见凌花随醉终。

      花韵蕾,梦丛朦,草探燕语寄时踪。

      一年又是春来早,鹅柳黄条河岸丰。

      【鹧鸪天.风在春】巜词林正韵》

      翠柳成阴辞旧颜,风吹春暖鹧鸪天。

      桃红韵映梁飞燕,鹊立枝头唱到眠。

      溪水畔,鸭游欢,馨风沐浴尽花妍。

      非常茵草青山早,庭始梨花欲万千。

    [阅读全文]...

2022-07-05 17:29:57
  • 为君七唱鹧鸪天的诗句

  • 为君七唱鹧鸪天的诗句

      好似当初起玉弦,为君一唱鹧鸪天。请君听我云中诉,长啸高歌尽几年。

      思哪日,意相连,料它般断藕残莲。花香憔悴随风去,唯恨秋华捧旧颜。

      复踏西楼得空闲,为君二唱鹧鸪天。曲中藏遍伤心事,无意寥寥懂几言?

      侬总道,妾应怜,怎知深夜与谁眠。官人敲断三更漏,听尽残声梦不全。

      梦醒晨新对细兰,为君三唱鹧鸪天。末时残月难回照,巢驻高崖候日暄。

      风趁急,寄心笺,泪痕倾尽别时缘。绵绵旧恨应如是:尺素三篇道万千。

      一别多秋问*安,为君四唱鹧鸪天。晚云深揣忧思梦,临夜闻听啼杜娟。

      惜过往,忆从前,约时相试海棠间。模糊沥沥山青色,拂却曾经几抹烟。

      雨后山亭溅泥丸,为君五唱鹧鸪天。自君南渡无风雪,春到长安巷弄前。

      红笤酒,过心寒,却生身暖醉花颜。扶摇倒好行云乐,谁识明朝是几年。

      暑热难消夜未安,为君六唱鹧鸪天。晓波摇影迎风柳,庭下蝉声阵阵连。

      愁琐事,怨难填,愤然投石对生涟。无聊逗玩红头雀,帘里贪风自静娴。

      住步窗台护玉兰,为君七唱鹧鸪天。眼前昏暮乌云压,风雨催生湿宝轩。

      风漫漫,雨潺潺,几分惆怅落花间。今宵已尽心头泪,明日何招满地怜!

    [阅读全文]...

2022-07-22 10:53:32
  • 周紫芝:鹧鸪天

  •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

      乍凉秋气满屏帏。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

      拨金猊,

      那时同唱鹧鸪词。

      如今风雨西楼夜,

      不听清歌也泪垂。

      赏析:

      全词写秋夜怀思恋人。上片写秋夜听雨。首两句从视觉、感觉写秋夜的寂寞凄清。“梧桐”二句从听觉上写凄清,末了点明“别离”,离愁别恨全融合于景物之中,不见一点痕迹。下片追怀欢聚之乐。弹琴,焚香,合唱情歌,何等温馨。结末两句再拽回思绪,又回到风雨凄凄的现实。昔与今,乐与哀反差强烈,更见情意深切。“不听”句呼应上片末句,更见抒情的婉曲与缠绵。

    [阅读全文]...

2022-01-26 18:06:49
  • 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

  •   《鹧鸪天·游鹅湖》

      作者:辛弃疾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词。词的前两句“春入*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写的是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聊聊数笔,把一幅乡间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出来。

      本词由荠菜开花而说“春入”,对*凡微贱的荠菜花寄予了极大的感情,又把“群鸦”写得充满生意,一点不像*时我们所见的那副使人讨厌的聒噪相。词人留意和刻画这些细物细事,可见其意态闲适。但是,接下来两句“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情绪陡变,适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见了,万种愁绪染白了的头发。词中说的是“白发”,实际上讲的是“愁绪”。“多情白发春无奈”,词人心情沉闷,只好到小酒店去饮酒解愁。这里“多情”二字写得诙谐,恰如其分地传递出词人那种带有苦味的诙谐。而在这诙谐中,又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无可奈何的愁绪。

      面对如画的春色,词人的愁绪从何而来呢?这首词有一小序:“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我们可以从这两句话中找到一定的线索。这时,正是词人被罢官落职、不得不退居田园之时。这时他才四十二岁。他还有精力,足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怎能耐得住清闲无为的生活?所以词人游鹅湖,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说过:“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这也是本词上阕的艺术手法。下阕写的是一幅农村景象: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过得井然有序,牛栏附*的空地上种满了桑麻。春播即将开始,大忙季节就要到来,不知谁家的年轻女子,穿着白衣青裙,趁着大忙前的闲暇赶着去走娘家。与本词的开篇几句不同,下阕词人从*处落笔,一个“闲”字,一个“细”字,一个“有”字,一个“趁”字,把农村生活的闲适与古朴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词人越是写闲适、古朴,越是让人联想到“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所流露出来的那种烦闷和无可奈何的情绪。词人无一字写我,尽情描写客观景象,着力描绘了一个“无我之境”,实际上“我”尽在其中。词人采用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把烦乱复杂的失意之情在这闲适的氛围中突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人有会问:词人既然喜欢农村,喜欢农村古朴而又悠闲的生活,为什么还要借酒浇愁呢?这里,我们就必须结合词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和他当时的处境去理解。我们知道,辛弃疾是一位很有抱负、正义,充满爱国心的词人,然而,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有的是尔虞我诈、争权夺利,有的是夸夸其谈,食言而肥,词人对此看透了,厌烦了,所以他要远离城市的喧闹,他认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如今,他虽置身于纯洁、清新的农村,却还有愁苦,那是因为他不能忘怀祖国万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场,去收复已夺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关心的事业,然而,他却被排挤到农村,过起“闲意态”的生活来,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爱春天,但春天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

      总之,这首词写了作者的苦闷,而在这苦闷中,表达了作者的追求,是一首难得的借景抒情的好词。

    [阅读全文]...

2022-04-22 23:06:05
  • 鹧鸪天兰溪舟中古诗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 鹧鸪天兰溪舟中古诗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出自韩淲《鹧鸪天·兰溪舟中》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①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名句赏析

      “帆迎山色来还去”句写山,“帆迎”,描写了船迎着山前去,是动态描写。“山色来还去”,化静为动,写出了山迎面而来,又离船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舟行之快,别具情趣。

      “橹破滩痕散复圆”句写水,船过滩时,击散了滩上的圆圆的水纹,此为动态描写;船过之后,滩上的水纹又复合为圆形,则滩上又呈静态。动静结合,静中有动,极具情趣。

      赏析:

      韩淲词多写闲情逸致,《鹧鸪天·兰溪舟中》正是以清幽淡静之笔,写出了闲情逸致之趣。可谓是韩淲的本色之作。

      兰溪在浙江中部,这首词是作者沿兰溪赴钱塘在舟中写的。上片着重写舟行之景,下片着重抒泛舟之情。

      首句“雨湿西风水面烟”明显地是写背景。一个“湿”字,把雨和风都写活了,给人以清新之感;“烟”之上贯以“水面”,更呈迷蒙之美。在这么一幅清淡幽雅的画面上,慢慢化入一个突出的人物形象:“一巾华发上溪船”。这句不仅写出词人的装束与年纪,更重要的是以轻巧的笔调传达出词人“一枕暑风外,事事且随缘”的洒脱风貌。这开篇两句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作客观的叙写。接着下两句则换一个角度,──词人在舟中向外望所见的景色:“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不仅因为它对仗工整,而且因为它形象生动。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这正是匠心独运之处。“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颇有拟人之态,一个“还”字,写出舟行之速。袁枚在《渡江大风》中写:“金焦知客到,出郭远相迎”,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写:“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橹破滩痕散复圆”中一“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势。一“复”字,写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幻变。仰见山色,俯视波痕,俯仰之间,拾来佳句,看似容易,实则来自词人对事物的细致观察,也来自锤词炼句、驾驭语言的工夫。这两句就成了光照全篇的中心。

      过片两个三字句“寻浊酒,试吟篇”,运笔灵巧,一“寻”一“试”,表达出词人那悠然自得的潇洒风度,也通过这行动的描写来抒发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心怀。如果联系起他的《贺新郎》一词来想想,就不难理解,词人实在也为金瓯破碎而满怀忧愤,只有壮志难酬,无奈诗酒自娱而已。在此,词人不愿再多吐露心曲,而却插入一句“避人鸥鹭更翩翩。”这似乎是景语,写这些地方*时人迹罕到,鸥鹭为家,此刻船行惊鸟,才飞舞翩翩,可见荒野寂静得有点可怕,实际上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心底的寂寞。他在《贺新郎》里“空自笑,听鸡舞”,“割舍了,对君举”等语,不正是他心底由愤懑而寂寞的反映吗?然而,韩淲还是韩,同是写到梦,他不象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不象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他,在末尾却以“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轻轻一笔,把心底的波澜淡化了。浊酒浇愁也好,吟篇抒愤也罢,反正钱塘梦醒,旅程也就结束了,还是“随缘”吧,一切都又那么清幽淡静!这正是韩淲词的个性。

    [阅读全文]...

2022-03-30 23:35:18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句子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语录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说说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名言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诗词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祝福
鹧鸪天代人赋古诗的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