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绝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五绝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五绝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五绝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立夏五绝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夏五绝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2、《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3、《夏花明》
唐-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4、《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5、《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6、《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7、《立夏》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8、《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元稹〔唐代〕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9、《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唐代〕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10、《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
郭祥正〔宋代〕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11、《立夏》
薛澄〔宋代〕
立夏的五绝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夏的五绝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早夏游*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五绝小满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绝小满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减字木兰花·清和昼凉酿阴不雨,小词志忆二调》
清·曹尔堪
箨龙抽绿,两部笙黄池上续。
猩染蔷薇,雪压酴醾蝶乱飞。
半床弦管,樱笋风光过小满。
最忆清娱,钓具茶铛寄五湖。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小满》
【北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黄焦石
清代:郑珍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
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
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
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
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
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
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
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
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生查子·元夜作柳梢月上图,小满补题,和欧词原韵
姚华〔清代〕
好灯能几宵,圆月同清昼。俊侣试春初,良会消寒后。
无端六一翁,抚事曾怀旧。枉使断肠词,浪语侵红袖。
王之涣五绝诗鉴赏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王之涣一共被传颂的诗有六首,期中五绝诗为下方两首,快来与小编一同赏析一下以下两首诗吧!
一、《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二、《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2、青青:茂盛的样子。
3、御河:
(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唐 王之涣 《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 李频 《黄雀行》:“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2)指环绕皇城的护城河。 老舍 《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4、攀折:拉断,折取。
【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评析】:
柳树枝叶纷披迎着风婆娑舞动着,它们就那样茂盛的垂着,把御河*都遮掩满了。这几天柳枝不断地被送别的人折下来,送给远行的朋友。唉!这些柳树想必也和人们一样心内不想分别吧!
离别,对于人们来说是种常情。但这种常情却总能勾动我们的心绪。友人远行,依依惜别。送了又送,别了又别。却总也停不下脚步来。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御河*迎风婆娑的柳树,还像*时那样茂盛,连我的视线都遮挡住了。风吹来沙沙的细响也像是在挽留我这要远行的人。唉,我终归还是要走的呀!你们这样挽留我,又怎能让我放心的下呢?哥们,不要送了,不要送了,唉!你看,你又拉住我的手,手都被你拉得痛了,再拉还不是一样要分别吗?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怎么?你也像别人一样也折下柳枝送给我?不要了吧!你看这河*的柳树枝条都快被像你这样婆婆妈妈的人折光了,它们也是生命,它们也会觉得痛苦的哦。我知道你们折柳送我是希望我能留下来,可是,我的路在前方,我已经选择了走下去,你们就不要再舍不得了。好吧好吧!你又倒满了,我喝,吃罢这杯酒,我们就此分别吧!
诗人将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扭转身,催马而去。他走的是那样的匆忙。怕是让朋友看到他的泪水早已盈满了眼眶。而诗人的朋友还远远站着,望着诗人远去的方向手臂还不停的挥着挥着~~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说:王之涣此诗因自己离别而想到人世多别,托笔深情无限。
《唐诗评注读本》中说:“此于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词相反而意同。
《唐诗解》中说:离别之多,柳尚不胜攀折,岂人情所能堪!
唐诗中折柳送别的诗句俯拾即是,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之一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以上诸诗皆道离别,其中酸苦,唯解人知也!
【拓展阅读】
王之涣的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五绝·昙花魂,用韵*水韵*声十三元。
夜深香更郁,月下梦无痕。
一现昙花约,韦陀轮转魂。
注:
1、昙花,夜间开放,素有月下美人之誉,花开后过一两小时就慢慢枯萎,开花过程仅四小时左右。
2、昙花又名韦陀花,传说韦陀前世曾为昙花仙子浇水,两人因此相爱,不为天庭所容,因此各自轮回转世。“昙花一现,只为韦陀。”在凡间,昙花只在夜里盛开,是为了见转世后的韦陀一面。
3、昙花的花语是“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想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有的人一生或只为一份期待,但等待的过程却并非想象中那般煎熬,有了诸多的努力追求,等来的刹那间的相会原来是如此美好,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诗词的世界里,或是送别、或是沙场,可是风雨欲来、可是山花烂漫,诗人们喜欢以酒助兴。酒是诗的灵魂,诗是酒的伴侣,酒与朋友更是密不可分。今天,笔者为大家带来十首应景的饮酒诗,欢迎讨论。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优秀的诗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往往是简练含蓄的语言才愈发显得诗人笔力深厚。这是一首邀请朋友的诗,刚刚酿好的一坛浊酒,烧得又红又热的火炉,乌云压境,风雪欲来,还有什么比跟好朋友围炉饮酒更快乐呢?我喜欢这首诗,因为他像极了我们的生活,他容易勾起我对最美好生活的向往。朋友与酒,同样让人沉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放词每每读起来都令人热血澎湃。“醉里挑灯看剑”短短六个字用了三个动词,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去揣摩其内心活动,去想象其所处坏境,意味无穷。有时醉酒之后,我喜欢翻出角落里堆满灰尘的老故事,可能是照片、可能是贺卡、也可能其它事物。它们是过去的记忆,是一段未展开的未来,是“梦回吹角连营”。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诗大概是即兴而作。山花烂漫时,李白与好友在山中对*而坐,一杯、一杯,再来一杯,二人开怀畅饮,可以想象出他们痛饮狂歌的样子。李白酩酊大醉后不忘嘱咐朋友,明天带琴过来,咱俩接着喝!此情此景,就像我们约上三五个好友,吃宵夜、喝啤酒,一杯又一杯,喝个痛快!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有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这首诗意境极美。暮春时节,杏花乱飞,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把清凉洒进了院子。客人们玩性大发,纷纷摇动枝条,落花像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主人再次举起酒杯,谦虚地说山城酒薄喝起来寡淡,诸位同饮此杯,把杯中的明月一起吸进肚子里吧!这首诗写花、写月、写人、写酒,既相互杂糅又穿插描述,错落有致,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短短三十余字的小令,有人物、有场景,甚至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华,此篇当长歌。毫无疑问,我们可爱的女词人昨夜饮酒,早起仍在宿醉,而她酒醉的原因却是怜惜海棠花的凋落。“试问”二字说明了作者焦虑、纠结、矛盾的心理,“绿肥红瘦”,无限凄惨,无限含蓄。或许我们也曾因为某些不经意间的触景伤情,借酒消愁,不知所措。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是一首热情洋溢,生活气息浓厚的诗,诗人对来客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在绿水环绕,春意盎然的杜甫草堂,主人与客人把酒言欢,薄酒素菜,二人越喝越兴起,诗人高声呼喊,请隔壁老翁共饮作陪。有时候,多年不见的老友突然来访,我恨不得把能想到最好吃的呈现给朋友,两个人边吃边谈,喝到兴起,无所顾忌的又把其他朋友叫来作陪,大概正是这个感觉。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这首诗难能可贵地把边塞生活加入了热情洋溢的市井气息。如弓的弯月和苍凉的琵琶声,鲜明地表露出凉州的阔大和别样的风情。异域他乡,能够与诸多故人重逢,如此难得的经历,当然要一醉方休。试想,当我们来到某个城市,遇到多年未见的旧友,大家把酒言欢,谈过去、说未来,*间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欢笑,这样的情景一生又能有几回呢?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篇词是苏轼的代表作,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堪称中秋词的巅峰作品。表现形式上看,上阕纵写,从天上的神仙住所写到地上的湖光月影;下阕横写,把酒问月的诗人思绪飞跃千里,怀念自己的弟弟。世界很大,我们像飞蓬一样飘落到各地,本应家人团聚的节日我们却独自在外打拼,只能举起杯中的酒,通过天上的明月把彼此联系起来。远方的亲人啊,祝你们身体健康。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夏昼偶作》,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柳宗元 夏昼偶作想信您读完夏昼偶作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偶作五绝句古诗,愿您喜欢。
形容元宵节的五言七绝诗句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形容元宵节的五言七绝诗句,请参考!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是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s柳 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是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是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是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是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是人赛紫姑。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的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唐诗五言绝句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译诗]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题解]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诗]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题解]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诗]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题解]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诗] 凄清的音乐发自七弦古琴,静静细听是风入松的古音。我就爱这令人神往的古曲,只可惜如今世上不太流行。
[题解]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译诗]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题解]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灵澈。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五绝诗句
五绝蚕蛹的诗句古诗
描写花的诗句古诗五绝
何时把家还的五绝古诗句
写茶的五绝古诗
有水的古诗五绝句
祭奠父亲的古诗句五绝
残荷的五绝古诗
五绝归雁的古诗
有水的五绝古诗
五绝怨影的古诗
五绝光阴的古诗
五绝暑热的古诗
五绝入秋的古诗
白鹭的古诗五绝
过年的五绝古诗
五绝长啸的古诗
星星的古诗五绝
五绝百鸟的古诗
经典的五绝古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五绝诗句
五绝二首的古诗
冬天的五绝古诗
惊蛰的五绝古诗
王维的古诗五绝
五绝迎亲的古诗
带花的古诗五绝
五绝立秋的古诗
五绝月下的古诗
五绝小雪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