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诗句

关于五绝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五绝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五绝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五绝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1k+) 说说(6k+) 名言(227) 诗词(56) 祝福(6k+) 心语(93)

  • 立夏五绝的诗句

  • 立夏,古诗文
  • 立夏五绝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夏五绝的诗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2、《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3、《夏花明》

      唐-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4、《池上早夏》

      唐-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5、《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6、《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7、《立夏》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8、《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

      元稹〔唐代〕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9、《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韦应物〔唐代〕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10、《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

      郭祥正〔宋代〕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11、《立夏》

      薛澄〔宋代〕

    [阅读全文]...

2022-02-10 20:53:23
  • 立夏的五绝古诗

  • 立夏
  • 立夏的五绝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立夏的五绝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山中立夏即事

      明·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早夏游*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阅读全文]...

2022-02-01 15:15:28
  • 五绝小满古诗

  • 小满
  • 五绝小满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绝小满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减字木兰花·清和昼凉酿阴不雨,小词志忆二调》

      清·曹尔堪

      箨龙抽绿,两部笙黄池上续。

      猩染蔷薇,雪压酴醾蝶乱飞。

      半床弦管,樱笋风光过小满。

      最忆清娱,钓具茶铛寄五湖。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小满》

      【北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黄焦石

      清代:郑珍

      后园黄焦石,厥癞如虾蟆。

      古柏覆其顶,苍苔布其窊。

      石脚何所有,纂纂楙木瓜。

      石缝何所有,黄黄蘹香花。

      初来治兹圃,地瘠不可铧。

      辛勤我母力,十年拥粪渣。

      不知鋊几锄,硌确化为畬。

      秋分摘番椒,夏至区紫笳。

      小满拔葱蒜,端阳轩头麻。

      头上覆尺巾,细意毫不差。

      时来憩石上,汗泚慈色加。

      指麾小儿女,亦学事作家。

      观之不如意,复起为补苴。

      旧时值坐处,尘涴风与爬。

      尔来三四年,荒翳藏蛇蛙。

      独拨莽中觅,陨涕至日斜。

      生查子·元夜作柳梢月上图,小满补题,和欧词原韵

      姚华〔清代〕

      好灯能几宵,圆月同清昼。俊侣试春初,良会消寒后。

      无端六一翁,抚事曾怀旧。枉使断肠词,浪语侵红袖。

    [阅读全文]...

2021-12-26 04:32:52
  • 王之涣五绝诗鉴赏

  • 王之涣五绝诗鉴赏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王之涣一共被传颂的诗有六首,期中五绝诗为下方两首,快来与小编一同赏析一下以下两首诗吧!

      一、《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评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二、《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注释】:

      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

      2、青青:茂盛的样子。

      3、御河:

      (1)专供皇室用的河道。 唐 王之涣 《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 李频 《黄雀行》:“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2)指环绕皇城的护城河。 老舍 《骆驼祥子》九:“御河的水久已冻好,静静的,灰亮的,坦*的,坚固的,托着那禁城的城墙。”

      4、攀折:拉断,折取。

      【译文】

      春风中一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因为离别人儿太多。

      【评析】:

      柳树枝叶纷披迎着风婆娑舞动着,它们就那样茂盛的垂着,把御河*都遮掩满了。这几天柳枝不断地被送别的人折下来,送给远行的朋友。唉!这些柳树想必也和人们一样心内不想分别吧!

      离别,对于人们来说是种常情。但这种常情却总能勾动我们的心绪。友人远行,依依惜别。送了又送,别了又别。却总也停不下脚步来。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御河*迎风婆娑的柳树,还像*时那样茂盛,连我的视线都遮挡住了。风吹来沙沙的细响也像是在挽留我这要远行的人。唉,我终归还是要走的呀!你们这样挽留我,又怎能让我放心的下呢?哥们,不要送了,不要送了,唉!你看,你又拉住我的手,手都被你拉得痛了,再拉还不是一样要分别吗?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怎么?你也像别人一样也折下柳枝送给我?不要了吧!你看这河*的柳树枝条都快被像你这样婆婆妈妈的人折光了,它们也是生命,它们也会觉得痛苦的哦。我知道你们折柳送我是希望我能留下来,可是,我的路在前方,我已经选择了走下去,你们就不要再舍不得了。好吧好吧!你又倒满了,我喝,吃罢这杯酒,我们就此分别吧!

      诗人将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扭转身,催马而去。他走的是那样的匆忙。怕是让朋友看到他的泪水早已盈满了眼眶。而诗人的朋友还远远站着,望着诗人远去的方向手臂还不停的挥着挥着~~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中说:王之涣此诗因自己离别而想到人世多别,托笔深情无限。

      《唐诗评注读本》中说:“此于李白:“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词相反而意同。

      《唐诗解》中说:离别之多,柳尚不胜攀折,岂人情所能堪!

      唐诗中折柳送别的诗句俯拾即是,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 《别苏州二首》之一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戴叔伦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以上诸诗皆道离别,其中酸苦,唯解人知也!

      【拓展阅读】

      王之涣的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阅读全文]...

2022-06-03 08:33:16
  • 昙花的诗句和名言名句(古诗五绝昙花赏析和注释)

  • 名言
  • 五绝·昙花魂,用韵*水韵*声十三元。

    夜深香更郁,月下梦无痕。

    一现昙花约,韦陀轮转魂。

    注:

    1、昙花,夜间开放,素有月下美人之誉,花开后过一两小时就慢慢枯萎,开花过程仅四小时左右。

    2、昙花又名韦陀花,传说韦陀前世曾为昙花仙子浇水,两人因此相爱,不为天庭所容,因此各自轮回转世。“昙花一现,只为韦陀。”在凡间,昙花只在夜里盛开,是为了见转世后的韦陀一面。

    3、昙花的花语是“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想人间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有的人一生或只为一份期待,但等待的过程却并非想象中那般煎熬,有了诸多的努力追求,等来的刹那间的相会原来是如此美好,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阅读全文]...

2022-01-15 12:06:32
  • 经典饮酒诗句五绝(喝酒的诗句经典句子)

  • 经典,喝酒
  • 在诗词的世界里,或是送别、或是沙场,可是风雨欲来、可是山花烂漫,诗人们喜欢以酒助兴。酒是诗的灵魂,诗是酒的伴侣,酒与朋友更是密不可分。今天,笔者为大家带来十首应景的饮酒诗,欢迎讨论。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优秀的诗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往往是简练含蓄的语言才愈发显得诗人笔力深厚。这是一首邀请朋友的诗,刚刚酿好的一坛浊酒,烧得又红又热的火炉,乌云压境,风雪欲来,还有什么比跟好朋友围炉饮酒更快乐呢?我喜欢这首诗,因为他像极了我们的生活,他容易勾起我对最美好生活的向往。朋友与酒,同样让人沉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放词每每读起来都令人热血澎湃。“醉里挑灯看剑”短短六个字用了三个动词,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动作去揣摩其内心活动,去想象其所处坏境,意味无穷。有时醉酒之后,我喜欢翻出角落里堆满灰尘的老故事,可能是照片、可能是贺卡、也可能其它事物。它们是过去的记忆,是一段未展开的未来,是“梦回吹角连营”。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这首诗大概是即兴而作。山花烂漫时,李白与好友在山中对*而坐,一杯、一杯,再来一杯,二人开怀畅饮,可以想象出他们痛饮狂歌的样子。李白酩酊大醉后不忘嘱咐朋友,明天带琴过来,咱俩接着喝!此情此景,就像我们约上三五个好友,吃宵夜、喝啤酒,一杯又一杯,喝个痛快!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有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这首诗意境极美。暮春时节,杏花乱飞,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把清凉洒进了院子。客人们玩性大发,纷纷摇动枝条,落花像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主人再次举起酒杯,谦虚地说山城酒薄喝起来寡淡,诸位同饮此杯,把杯中的明月一起吸进肚子里吧!这首诗写花、写月、写人、写酒,既相互杂糅又穿插描述,错落有致,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短短三十余字的小令,有人物、有场景,甚至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作者的才华,此篇当长歌。毫无疑问,我们可爱的女词人昨夜饮酒,早起仍在宿醉,而她酒醉的原因却是怜惜海棠花的凋落。“试问”二字说明了作者焦虑、纠结、矛盾的心理,“绿肥红瘦”,无限凄惨,无限含蓄。或许我们也曾因为某些不经意间的触景伤情,借酒消愁,不知所措。

    《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是一首热情洋溢,生活气息浓厚的诗,诗人对来客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在绿水环绕,春意盎然的杜甫草堂,主人与客人把酒言欢,薄酒素菜,二人越喝越兴起,诗人高声呼喊,请隔壁老翁共饮作陪。有时候,多年不见的老友突然来访,我恨不得把能想到最好吃的呈现给朋友,两个人边吃边谈,喝到兴起,无所顾忌的又把其他朋友叫来作陪,大概正是这个感觉。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城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岑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这首诗难能可贵地把边塞生活加入了热情洋溢的市井气息。如弓的弯月和苍凉的琵琶声,鲜明地表露出凉州的阔大和别样的风情。异域他乡,能够与诸多故人重逢,如此难得的经历,当然要一醉方休。试想,当我们来到某个城市,遇到多年未见的旧友,大家把酒言欢,谈过去、说未来,*间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欢笑,这样的情景一生又能有几回呢?今夜,我们不醉不归!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篇词是苏轼的代表作,极具浪漫主义情怀,堪称中秋词的巅峰作品。表现形式上看,上阕纵写,从天上的神仙住所写到地上的湖光月影;下阕横写,把酒问月的诗人思绪飞跃千里,怀念自己的弟弟。世界很大,我们像飞蓬一样飘落到各地,本应家人团聚的节日我们却独自在外打拼,只能举起杯中的酒,通过天上的明月把彼此联系起来。远方的亲人啊,祝你们身体健康。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阅读全文]...

2022-01-02 14:32:26
  • 夏昼偶作_袁枚的偶作五绝句大意

  • 七言绝句古诗、五言绝句古诗,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也是千百年来,治愈文化创伤的良药!好句摘抄网网站为您整理《夏昼偶作》,摘录经典的古诗绝句,供您参考。

    柳宗元 夏昼偶作

    想信您读完夏昼偶作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小编推出了专题偶作五绝句古诗,愿您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2-15 13:23:59
  • 形容元宵节的五言七绝诗句

  • 元宵节
  • 形容元宵节的五言七绝诗句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下面是形容元宵节的五言七绝诗句,请参考!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是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s柳 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是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是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是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是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是人赛紫姑。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的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阅读全文]...

2021-11-25 10:21:48
  • 唐诗五言绝句

  • 唐诗
  • 唐诗五言绝句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译诗]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题解]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译诗]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题解]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诗] 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

      [题解]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译诗] 凄清的音乐发自七弦古琴,静静细听是风入松的古音。我就爱这令人神往的古曲,只可惜如今世上不太流行。

      [题解]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译诗]你是行僧象孤云和野鹤,怎能在人世间栖居住宿?要归隐请别买沃洲名山,那里是世人早知的去处。

      [题解]送行诗,诗中的上人,即灵澈。诗意在说明沃洲是世人熟悉的名山,即要归隐,就别往这样的俗地。隐含揶揄灵澈之入山不深。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阅读全文]...

2022-04-06 21:49:25
五绝诗句 - 句子
五绝诗句 - 语录
五绝诗句 - 说说
五绝诗句 - 名言
五绝诗句 - 诗词
五绝诗句 - 祝福
五绝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