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诗句

关于茶马古道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茶马古道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茶马古道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茶马古道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3) 语录(3k+) 说说(2) 名言(2) 诗词(240) 祝福(1k+) 心语(139)

  • 茶马古道阅读原文及答案

  • 阅读,写作
  • 茶马古道阅读原文及答案

      小编整理了关于茶马古道阅读原文及答案,希望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能够有着更多的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12分)

      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而“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唐宋以后,汉*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7.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8.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道”晚于“互市”,因此“茶马古道”的形成不应该早于唐代。

      B.元代推行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扩大了藏族地区的民族自治权。

      C.清代以后,“茶马古道”由于“边茶贸易”的兴起而在历史地*线上消失。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试题答案:

      7.B 8.D 9.C 10.A.

      ①大约在唐代,茶传入藏族地区,很快成为藏族地区人民每天饮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远在唐朝以前,*很多地方就有饮茶的*俗,但都没有形成对茶的全民依赖。不同于丝绸之路上存在的主流商品丝绸,茶是古道上的维系商品,在以滇藏川为核心的早期局域古道获得了独立的性质。恃茶性,即藏族等青藏高原民族对茶的全民依赖,藏族对茶的依赖使远征马帮穿越横断山成为常年的必要行为,于是形成了茶马古道。

      ②茶马古道是以主干道为主的网络结构。主干道上有很多重镇,这是茶马古道的主要流通线路。每个重镇是一个节点,从节点上又会引出茶马古道支线,这些支线上又有很多马店。每个马店是一个节点,茶叶顺着支线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对茶的需求。茶在沿途要交易和消耗,茶马古道网络就一直会得到维系,茶也成为维持古道存在的维系商品,这就使得茶马古道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不可中断。

      ③滇川藏地带是茶马古道网络的核心地带。若从茶成为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茶马古道的.范围更为广泛,自唐宋以来,地处世界屋脊带的欧亚大陆连接通道都在向茶马古道转型,其中一个基本原因是生活在世界屋脊带的民族自唐宋以来都形成了恃茶性。

      ④由于冲突,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一度处于萧条状态,很多商品开始走海路。随着漠北回鹘(回纥)西迁(见《旧唐书·回纥传》)及其向丝绸之路的移动,丝绸之路性质开始变化。根据古文献记载,吐蕃是较早出现饮茶*俗的民族之一,另一个较早出现饮茶*俗的民族是回鹘。《新唐书·陆羽传》记录了回鹘市茶的情况,说“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唐代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也有记录说“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西迁到丝绸之路上的回鹘把饮茶*俗也带到了丝绸之路上。随着回鹘恃茶行为的形成,茶的需求剧增。宋、明以来文献中记录的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证据。从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丝绸之路从唐宋开始便向茶马古道转型,这时饮茶*俗已延伸到帕米尔山系和天山山脉。

      ⑤全民饮茶的*惯随着茶马古道也扩散到了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现在也成为恃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茶”的读音在整个阿尔泰区域语言中基本形式是“chaj”,这一形式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中亚、俄罗斯以及欧洲很多国家。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喝茶*惯的形成,改变了北方丝绸之路的性质,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茶马古道的性质,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不过这些地方的沙漠地区不是用马而是用骆驼运茶。在阿尔泰山、阴山以北,还存在一条横贯欧亚东西的草原之路,也有人把这条道路归入丝绸之路,称为草原丝绸之路。宋辽时期的契丹民族是草原之路的主要活动者,他们也开始有了饮茶的*俗。宋或《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1993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村辽金张氏墓群里发现了一幅关于备茶的壁画,该墓群的其他壁画也有关于饮茶活动的记录。壁画上的饮茶活动涉及茶碾子、茶饼、茶壶、茶盘等工具和煎茶等内容。由此可见,当时饮茶活动已经出现在辽金地区。

      ⑥到明清时,大量茶叶从张家口出库伦(乌兰巴托)、恰克图至欧洲等地,茶叶读音形式在沿途各个民族语言中也是“chaj”,茶是草原之路得以年年持续的维系商品。至清末,茶叶已占恰克图口岸全部出口商品的90%以上,从这种意义看,草原之路也转型为茶马古道。

      (选自 2014年12月5日《*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茶马古道“恃茶性”的一项是( )(3分)

      A.*懂得茶叶容易运输和保存,还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所以把酥油茶当作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料。

      B.蒙古族视茶为“仙草灵丹”,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惯。

      C.宋彧《萍洲可谈》卷一记述说:“先公使辽,辽人相见,其俗先点汤,后点茶,至饮食亦先水饮,然后品味以进。”

      D.全民饮茶的*惯扩散到丝绸之路的网络上,整个阿尔泰语区域民族也成为恃茶民族,他们的饮茶形式主要是奶茶。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大约在唐代,青藏高原民族所形成的恃茶性促使马帮穿越横断山贩运茶叶,并使之成为一种常年的必要行为,由此形成了茶马古道。

      B.在茶马古道上,茶叶是古道网络存在的维系商品,它通过主干道上的很多重镇、马店延伸到崇山峻岭和牧场草原,以满足恃茶民族的需求。

      C.茶马古道的范围广泛,滇川藏地带局域古道是其核心地带,自唐宋以来,地处世界屋脊带连接欧亚大陆的通道也都向它转型。

      D.从茶马古道维系商品的角度看,从唐宋开始,北方丝绸之路上大量民族全民恃茶*惯的形成使茶叶成为丝绸之路赖以延续的维系商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史》卷二十六说“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是说夷人每天的饮食结构中离不开茶,这说明当时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B.宋、明以来的文献记录了西部茶马互市以及西域对茶的大量需求的相关内容,这可以证明西迁的回鹘把饮茶文化及恃茶性带到了丝绸之路上。

    [阅读全文]...

2022-02-19 16:05:58
  • 茶马古道名言

  • 名言,经典
  • 1、古道之歌,茶马之声。

    2、因茶而盛,为马而生。

    3、望不尽的马帮,闻不够的茶香。

    4、茶马古道,茶之源,道之始,驼铃声声路漫漫。

    5、悠悠茶马古道,丽江千古情深。

    6、茶马古道,寻觅云雾一缕香。

    7、走茶马古道,悟天地人和。

    8、茶归马,马归古道。

    9、茶马古道远,人间到天堂。

    10、茶马古道今犹在,崇山峻岭觅过往。

    11、蹄声渐远,茶香犹浓。

    12、以茶易马,连接东西。

    [阅读全文]...

2022-06-13 23:22:45
  • 描写云南茶马古道景色的句子

  • 景色
  • 1.“汶川绅士”在灾难降临之前,汶川万物祥和。这个汶川卧龙的大宝贝,仿佛是个绅士,坐有坐相,神闲气定,器宇轩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家伙中了百万彩票呢!其实这宝贝就是在法律的保护下,在亿万人的宠爱下,在汶川天然大氧吧呼吸得干净些,吃得生态些,玩得开心些。精气神挺足!后来的月,山摇地动,绅士的山间别墅倒塌了,“汶川绅士”逃进了深山。汶川人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冒着山上还在滚石头,进山去把这些大熊猫“绅士”请了回来,又怕余震不安全,接着将他们送到了茶马古道的另一段――雅安碧峰峡。看来,大熊猫这“绅士”,这辈子是离不开茶马古道了。

    2.宋朝和藏族都非常重视“茶马互市”的原因。

    3.“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之道;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4.一条小河,从西流向东,流到了我的心头;一队马帮,从古走到今,走过了时光隧道。梅山峒的山民们哟,祖祖辈辈就在这条古道上奔波,梦想,希望,都凝聚在这蜿蜒的小路上。古道边的川岩江,穿石透壑,奔流不息!坚强,刚毅,象征着山里人百折不饶的性格。

    5.文意把握――根据全文内容,简洁说明什么是“茶马古道”。

    6.内容探究—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证明:“茶马古道”的说法不应该早于唐代。

    7.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8.静雅湖波这里是汶川卧龙野生大熊猫出没喝水的地方,碧绿而静谧,四周柳垂湖面,竹映蓝天,与传说中神仙居住的瑶池没有两样。静谧安宁神秘深邃,难怪汶川是养育世界级宝贝的地方。日,山摇地动之后,岷江巨浪滔天,河湖改道,树木肃杀,美境顿消,我辈唯有仰天长啸。重建家园易,重建自然环境难。地球芯片的诗意被消磁失忆,是一种惨痛的难复之劫。幸好,还有美丽的追忆,哪怕在我的文字里,哪怕在我的心底里。

    9.几千年来,在*内地与青藏高原的群山之间,只有人类和他们的马匹循着这条古道穿梭于西南部的群山峻岭之间。顺着这条行人走出来的崎岖不*的道路,一些商品像茶叶盐和糖流入到了*。与此同时,马牛皮毛麝香等当地产品也走向了外面的世界。这条道被称为茶马古道,绵延纵横多公里,主要途径*西南部的四川省和云南省,以及*自治区。在唐朝(首次出现了古代的商业通道,宋元明清年间也出现了商业通道,时间长达多年。这条古道促进了地区和文化交流,也像著名的“丝绸之路”一样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10.神女之殇这是汶川大地震中央地区一座无名的貌似仙女的山峰。在大地神情恬静之时,用亿万年养育了自己美丽的女儿。当时在采访途中,神女的风采吸引我停车驻足瞻仰其风采。淡淡的雾霭中,神女一般柔媚丰腴的大山,身高万丈的女神的一双丰乳隐约可见。宋玉流传千古的美文,一定是有原形的。曹植笔下的洛神,也绝非杜撰,只是一般人无缘见识而已。此地在汶川到卧龙的途中,距离映秀大约公里。地震之后的破碎颓废毁灭,大家从之后的报道中可以想见,汶川神女秀发斑秃,衣衫凌乱,肌肤裸露,是为之殇。汶川箭竹

    11.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12.源远流长的茶马古道,你经过了多少的凿镌马踏已不得而知,但唐人贺季真不是说道“二月春风似剪刀”吗?我愿相信你也是由淳朴灵动的春风雕刻而出的,不经意间暮然回首惊鸿一瞥时,春风无踪,古道依旧,而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和杜鹃花还在永葆着你的青春,驻留着你的容颜。

    13.八月十五的月亮,明净透彻,轻洒着素洁如水的银辉,带着几颗小星星,盘旋在夜中,望着人们的团结。幸福快乐之感油然而生。七夕的月亮奏着幸福的乐章,带着祝福将光辉洒向人间。幽静的夜空嵌着情意让人们驻足欣赏。

    14.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内地与康藏之间的贸易通道。

    15.独自漫步在小巷,雪白的路灯洒着醒目的光,灰淡的高空挂着月,灯光是亮的,月光淡淡的。

    16.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

    17.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18.随着时代的变迁,茶马古道所承载的贸易功能早已被现代公路网所代替,却遗留了一路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马帮动人的故事。如今已鲜少能见古道上成群的商队,还有那荡漾在高山峡谷间清脆悠扬的马铃声,远古飘来的茶草香气也已消散了,但那延续了几千年的辉煌和沧桑,时刻萦绕在脑海,让我有种想接*的欲望。于是,去昌都,走茶马古道,探遗风神韵。

    19.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20.马帮,古道,赶马人,就这样鲜活地走进了我的世界与心灵,茶马古道写满了岁月的苍凉与无奈,仿佛一部传奇,记载着坎坷的一生。刻骨铭心!一直以来,马帮将四川云南的茶叶和药材与换*的马匹,穿山越岭,多少年来,马帮日夜在这条路上行进,一路兼顾也壮观,这条横贯横断山庙的路途就被称为茶马古道。随着公路的通车这条走了上千年的古道也将消失,但这是厚重的名字将被人们永远的传说下去。天雨流芳,这是纳西语,是读书的意思,神奇又好听的纳西语,我相信,茶马古道还有更多的美好值得人们去追寻。

    21.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阅读全文]...

2022-01-08 00:04:21
  • 古道行

  •   古道悠远,古井留醇,漠迹如银,戈壁浩瀚。骟马河畔,微波荡石,似大汉铮铮铁蹄,踏破匈奴地;胡杨树下,红柳摇曳,闻唐圣喃喃梵语,痴待故人倚;胭脂花开处,西路军将士埋忠骨,山河凝血,英魂乃存!圆了诺言,离了苦难,卸了重担,断了牵绊,大漠西风归故里,故人把酒终不散。  乌鞘岭,径沐苔浅,半山村郭,日月含珠,袅袅炊烟恋晚夕,白云折腰系,幻像天际;文殊山,神韵缭绕,峦嶂回旋,飞鸟鸣啼,频频钟磬金銮洗,禅音随心起,仙踪落迹;扁都口,铁岭嶙峋,峰峦雄峙,悬崖峭壁,黑风口前影亦迷,神骥难借力,险关要隘。  祁连脚下碧草融,溪水潺潺,野花漫漫,登高遥眺,松海波澜,林峰斗艳。下马踏青,蜂飞蝶舞,清泉环绕胭脂花鲜。雪鸡跚跚叽声*,翠鸟映天绚,珍禽缠绵,异兽频现,獐鹿悠悠身影远,岩羊跃山涧。幽境如梦,瀑布似帘,婉如仙境苑。云深处,欲遮峰峦,幻眷里,怎记得山外酷暑天。举目望山巅,冰霜皑皑,冷峰延绵。寒瑟凝苍穹,万物深眠,朔风嘶啸吹过,云层黯,雪缠绵,春夏秋冬,四季乱。  烽台依旧,思绪乃添;悬壁化龙,欲腾九天;雄关迢望天涯,幽境添恰。日落黑山,万物归寂,天似穹庐,新月淡如霞。问一纸魂缘,梦中人可思家?

      编辑点评:

      《古道行》这一首古韵,作者诗写河西走廊历史重温,几多古道历史事件写入,诗文虽短,可却千年贯穿,千年古道如今静卧,也被*渐渐渐遗忘。然,作者*日心灵重游古道,几许感触唠叨,聆听着从远古飘来的足音,感受着先人的进取精神,文写展示了古道几多秀丽风景,而且充满着浓烈的历史文化气息。欣赏了,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

    [阅读全文]...

2022-03-12 06:40:25
  • 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诗

  • 优美,诗歌
  • 导语: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诗?是李叔同写的《送别》诗。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郦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诗

    是李叔同写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出自*代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赏析

    弘一(1880—1942),*代佛学大师。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学日本,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曲《梦见家和母亲》。《梦见家和母亲》是首“艺人歌曲”,这种歌曲19世纪后期盛行于美国,由涂黑了脸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员领唱,音乐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调创作而成。奥德威是“奥德威艺人团”的领导人,曾写过不少艺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于1914年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传唱不衰,而《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郦歌中的不二经典。沈心工也曾根据《梦见家和母亲》写过一首《昨夜梦》,但最终没有抵得过李叔同《送别》的光芒。

    全文: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简介: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长亭外古道边是什么诗

    送别 李叔同(弘一大师)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阅读全文]...

2022-04-02 04:51:34
  • 茶道的诗句

  • 文学
  • 茶道的诗句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茶道的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2、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3、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4、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5、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6、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7、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8、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9、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10、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11、*水楼台先得月,芳香茶叶最清心。

      12、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1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14、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15、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16、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17、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19、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20、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21、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22、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23、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2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25、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26、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27、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28、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29、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30、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31、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32、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33、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34、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3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36、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

      37、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38、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39、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40、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41、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42、春满壶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来。

      43、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44、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45、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46、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47、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48、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49、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阅读全文]...

2022-07-09 19:14:44
  • 描写春天的诗:春日古道傍作

  • 春天
  • 描写春天的诗:春日古道傍作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春日古道傍作》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e)房宫赋》亦颇(yìpō)有名。

      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yu)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 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阅读全文]...

2021-12-04 12:06:02
茶马古道诗句 - 句子
茶马古道诗句 - 语录
茶马古道诗句 - 说说
茶马古道诗句 - 名言
茶马古道诗句 - 诗词
茶马古道诗句 - 祝福
茶马古道诗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