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十景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西湖十景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西湖十景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西湖十景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西湖十景介绍
西湖是*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与南京玄武湖、嘉兴南湖并称“江南三大名湖”。下面详细为您介绍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
苏堤全长三公里,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构筑而成的。故名之以“苏堤”。
早春四月,迎着熹微晨光,沿修长的湖堤漫步,但觉轻风徐来,十里垂柳飘忽。在轻烟薄雾中,灼灼红桃含露开放,宛若喷霞,景色着实娇媚迷人,而当春雨霏霏,透过袅娜柳丝眺望西湖,但见薄霭弥漫,渐远渐淡,景色更是奇幻诱人,被人称为“六桥烟柳”。苏堤连接了南山和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且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如诗若画的迷人风光,成了人们长年游玩的好地方。
柳浪闻莺
柳浪闻莺前身是南宋的*--聚景园。**后经整修,已扩建成为占地三百多亩的大型公园。这里以柳叶葱葱,莺声婉转而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春天的花园柳树荫荫,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随风摇曳,更有临湖而植者,枝叶俯垂水面,远望如少女浣纱的“浣纱柳”。步履其间,浓荫深处的柳树给人以阵阵思绪,悦耳的莺啼声更是撩人遐想。柳浪闻莺现共分三组园景,即闻莺馆、友谊园和聚景园。这里引进了一批日本樱花、草坪,使园内景色越具诱人之处,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别有一番情趣。
花港观鱼
“卢园”是南宋内侍卢允升的私人花园,因其处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观鱼,与苏堤前接,西山在北为其护屏,还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镶着翡翠框架的镜子分嵌左右,全园分为鱼池古迹、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丛林区、芍药圃等七个景区。公园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红鱼池。池中满蓄金鳞红鲤,池畔花木扶疏。游人投饵,群鱼争食,有声有色,赏心悦目。现公园的主景区为牡丹园,用牡丹、湖石等组成,小径迂回,布置紧凑有致。仲春时节,站在耸峙高处的牡丹亭向下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妍,令人流连忘返。不久将再辟芍药圃,与牡丹亭相媲美。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在灵隐路洪春桥畔,据说南宋时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旧时的曲院风荷,仅一碑一亭半亩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颇有些名不副实。清康熙年间,在苏堤跨虹桥畔的岳湖种荷花,并建亭立碑,题为“曲院风荷”,此景遂复。今天的“曲院风荷”仍以荷花为主景,建有五个荷花池,分别栽植红莲、粉莲、白莲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种品种。全园又分为岳湖、竹素园、风荷、曲院、滨湖密林等5个景区。每当夏日,荷花开放,满眼翠盖红妆,香飘数里,池和池之间筑小桥相连,便于游人流连观赏,可以领略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色。
双峰插云
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旧时人们游湖多在春秋两季,每当欲雨未雨时,从湖上眺望南、北两高峰,但见云雾袅绕,双峰时隐时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气象万千,景观十分吸引人,便定为“西湖十景”之一,名两峰插云。后“两峰”改为“双峰”,从此这湖中之景便成为陆上之景。南高峰“揽长江若带,俯*湖如杯”北高峰称“钱塘之柱”,山间林木苍翠,有石磴数百级,曲折盘上山顶。张岱《西湖十景两(双)峰插云》: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它是由三座葫芦形石塔和“小瀛洲”两个部分组成。岛是明万历年间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岛外又筑有环表堤埂,堤岛之间由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曲桥相连,构成了一个湖中岛、岛中湖的胜似仙境的著名旅游胜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是我国水上景园的典范,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品,中秋之时,在塔中置灯烛,洞口蒙以薄纸,灯光外透,月光、灯光、湖光,月影、塔影、云影溶成一片,恍惚迷离,说不尽的诗情画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木香榭、迎翠轩、花鸟厅等,最后是我心相印这亭。这些建筑错落布置,极尽巧思,一路游赏,意趣无穷。
*湖秋月
*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濒临外西湖,此地商阁凌波,绮窗俯水,*台宽方,视野开阔,中秋之夜,月白风清,湖水盈盈,坐在*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轮当空,俯视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两圆月,交相辉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宫之感。所以前人题有“万顷湖*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楹联。而且假山叠起,四季花木,构成一处诗趣盎然的游览胜景。更令人寻访和体味的是其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底蕴,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龙王祠,和清初的御书楼。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传为吴越王为庆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均呼之为雷峰塔。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旧时雷峰塔与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纳,保叔如美人”之誉。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倾圮。今*批准复建。清人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将重现雷峰塔与保叔塔隔湖对峙的景观。
南屏晚钟
南屏山横亘于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苍翠,秀石玲珑。山上有一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铜钟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浑厚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发人悠远的沉思,“南屏晚钟”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晨钟暮鼓,香烟烛光,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
断桥残雪
西湖雪景,历来受人称颂。“断桥残雪”的意境尤为脍炙人口。断桥残雪景观内涵说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每当大雪之后,红日初照,桥阳面的积雪开始消融,而阴面还是铺玉砌玉,远处观桥,晶莹如玉带。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水,尽收眼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强烈属深刻的印象,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投者*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
扩展阅读
西湖十景,位于杭州市西湖区境内,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周围的十处建于南宋至清的特色景区,包括苏堤春晓、曲院风荷、*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西湖十景景点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西湖上,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则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西湖十景系列景观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关于季节、时节、气象、动植物的景观特色,以及堤、岛、桥、亭、台、楼、阁、园林、宅院、寺塔等较为丰富的景观元素,并各有侧重地表现出或生动、或静谧、或隐逸、闲逸、冷寂、禅境等审美意境。[5]西湖十景是在南宋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成熟期和鼎盛期创造的较重要的景观作品,反映了*古代文化艺术中诗、画、景在审美和哲学层面上的有机结合、达到统一的重大特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2011年06月24日,包含西湖十景在内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第41处世界遗产。[1]2013年05月03日,西湖十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湖十景周记650字(精选9篇)
时间飞快,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周记了。你所见过的周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湖十景周记650字(精选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的家乡就在这句谚语中的杭州,杭州有数不清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比如;西湖、太子湾公园、运河、半山公园、九溪、八卦田今天我就来写写杭州著名的美景——西湖。
春天,湖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抽出了新的枝条。柳树像一个小姑娘,每当微风吹来,可爱的“小姑娘”就摇起了自己的“长辫子”再跟着微风呼呼的节奏跳舞呢!桃花仙子慢慢从长长的“冬眠”中苏醒过来,渐渐舒展自己的“裙子”,随风飘动,来这里观看的人仿佛身处在充满香味的梦幻世界。如果闭上眼睛,会感觉空气中都有桃花香,周围都是美丽的花瓣,抓到一片就是一片。
夏天,湖面上的荷花慢慢吐出了花苞,形状像一个圆溜溜的鸡蛋,一片片绿得发亮、绿得发光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在这个圆盘上盛开着白里透红的美丽的荷花,有的像可爱的手掌,有的像漂亮的碗,还有的像一个锋利无比的爪子。荷花像小女孩一样,迎风飘动,有的时候会差点夭折。
秋天,银杏叶子慢慢变黄了,风一吹,银杏树叶一下子就飘落下来,遍地都是银杏叶子,踩在上面舒服极了,感觉像踩在毛毯上一样。桂花悄悄地盛开了,来到桂花树下,香气扑鼻,闻到一股清凉的香气,一闻到就感觉像有要飘起来的感觉,舒服极了。
冬天,白雪茫茫,一眼望去全是白色,让人一看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外出堆雪人、打雪仗。在断桥上,很多人都在感觉了“断桥残雪”的魅力。原来西湖的美景真是名不虚传,吸引了全世界的人都来观看。
西湖真是太美了,西湖十景享誉海内外: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曲院风荷、三潭印月、*湖秋月、雷锋夕照……下次一定要来我的家乡看一看。
西湖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漓江水的静、清、绿;也没有黄河的气势磅礴。它以它独特的韵味独步天下。
春天的西湖最美的要属柳浪闻莺了。春雨过后大地上冒出新芽,柳树抽出嫩绿的芽儿,金丝桃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花,在纤纤柳条的掩盖下,显得格外动人。正如诗人所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仅春天的西湖美,夏天的西湖也毫不逊色。夏天荷花开了,铺满了整个湖面,挨挨挤挤。微风一吹,她们像一个个披着俏丽彩衣的少女在风中摇曳。她们有的是一个小小的花骨朵,有的只开了几片花瓣,有的已经完全开了,为游客们绽开了笑脸。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乘着船来到西湖中央,西湖水波荡漾泛起一道道水纹,放眼望去,西湖的景色会更令你神往。顽皮的鱼儿有时也会蹦出水面,和你打打招呼。
桂花开的时候正值金秋时节,整个杭州被浓郁的香气弥漫,有很多中外游客特地来西湖观赏桂花,享受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那香味常常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每到冬天,整个西湖笼罩在一片洁白之中,断桥也盖上了皑皑白雪。当阳光来临,朝阳一面的雪被融化了,令一面的雪则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断桥好像断了一般。断桥因此而得名。
西湖四季都美不胜收,而且有独一无二的魅力。怪不得诗人苏轼赞叹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好一个千姿百态的西湖啊!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湖远看像一面镜子,镜中有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葱绿的孤山;白堤和苏堤上的垂柳被微风吹着,犹如穿着绿纱裙的姑娘。西湖远看还像一块无暇的翡翠,碧绿碧绿的;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
*看西湖,西湖被微风吹着,泛起了层层涟漪,涟漪晃得十分有规律,和半音阶的感觉一模一样。坐在船上游西湖真是一种享受,凉风**,使人神清气爽。再闻一闻亭亭玉立的荷花姑娘的香味,尝一尝绿油油的荷叶上的露珠,感觉甜丝丝的!
西湖的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大文豪苏轼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原来雨中的西湖更美丽,犹如一位羞羞答答的美少女被一块白纱巾遮住了面孔似的。这时的孤山翠绿翠绿的,不再那么葱绿了。雨后的西湖湛蓝湛蓝的,荷叶的雨珠就像一个个晶莹透亮的珍珠,柳树更加青翠,花儿更加鲜艳,空气新鲜,天空万里无云。
西湖的美景说也说不尽,有机会你也要来细细游赏一番哦。
伴着一曲“春江花月夜”,我们乘着游船开始夜游瘦西湖,船慢慢的开往湖心,湖边的鸭子也煽动翅膀打着湖面,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瘦西湖湖面长四千多米,湖上不仅有桥,而且还有亭台楼阁,这样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了“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句诗,因为古时候有二十四位美人在扬州城里的二十四座桥上吹箫而得名的。明月照在扬州名胜的二十四座桥上,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看了久久不忍离开,也忘不了。
游船导游介绍了长春桥,春波桥等等,这时,眼前浮现出的是一座莲花状带亭子的桥,而且下面还有很多的桥洞,导游说这是“五亭桥”,它又叫“莲花桥”,听扬州画舫录中说:“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纵月争辉,莫可名壮。”说的是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都会含着一个月亮,那情景真的是美轮美奂,诗情画意啊!今天没有月亮,但是在我的脑海中却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从桥底下穿过,是多么美丽壮观。
观看完二十四座桥,坐完游船,就要去看表演了,听着“春江花月夜”这首歌,我们慢慢入座,渐渐地灯光亮了,表演开始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卖糖葫芦的商人了,因为我们下面的观众都要他手上的假糖葫芦,他也向我们这里扔过来,可是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商人居然耍我们,糖葫芦根本就没有扔出去,害得我们白激动了一下,但是我很开心,因为这样的节目很有趣,也很幽默,最后放烟花当然也吓死我们了。
这次夜游瘦西湖不仅让我亲眼目睹了著名的二十四桥,而且还欣赏了“春江花月夜”,真是收获满满啊!
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带我去杭州游玩。坐在车上,我兴奋极了。《杭州西湖》这篇课文把西湖描绘得很美,这次真的要去一睹它的风采啰!
西湖就在杭州市区,我们住的旅馆恰好就在西湖边上,所以放下行李,我就拉着爸爸妈妈往西湖走。天气很热,但游人的热情更热。你瞧,湖边上,长堤旁都是人,大家三五成群,撑着太阳伞边走边聊,或者摆着POSE照着相的……
放眼西湖,我被它粼粼的波光迷住了,课文里写得一点都不错,它真美!太阳的光辉洒在开阔的湖面上,像是缀了无数颗美丽的星星,争先恐后地眨着眼睛;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啊,那是西湖漾起的笑容吧,它一定是在向来访的游客们表示欢迎呢!靠*断桥的岸边,荷花正热热闹闹地开着,红的、白的、黄的,像舞蹈的少女,田田的荷叶像舞女的裙子,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摆着,惹得蜻蜓、蝴蝶、水中的小鱼也来伴舞。
这断桥,看着好像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桥,据说很有来历。听妈妈说那是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地方,因为有这个传说,这座桥也就不普通了。而且还有一个著名景点也与这座桥有关,叫“断桥残雪”。不过听后来导游说杭州已经好多年不怎么下雪了,想要看到这一景全看冬天老天爷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西湖上还有两条著名的长堤,一条叫苏堤,一条叫白堤,是古时候的两位大名人苏东坡和白居易负责修筑的,他们都曾在杭州做过官,为了造福百姓,修了这两条堤,他们真是两位好官,难怪后来的人一直在心里感激他们纪念他们。他们让我突然想到了书上的一个词:流芳百世!
西湖风景优美,风光秀丽,是杭州的一处著名风景区。
听同学说西湖是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听了后我恨不得立刻就能飞到西湖上,瓴略杭州西湖的魅力。
假期的一天,我们全家兴高采烈地赶到西湖边,欣赏西湖的美丽。
一到西湖边,我就简直不知所措。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水*如镜的湖面。说真的,一望还望不到边呢!我走在小路边,西湖的水像溪水一样从我脚边流过,似乎成了温顺柔和的叮咚泉水。这时,太阳还没有升起。远远望去,朦朦胧胧,渺渺茫茫,隐约可以看到一排树木,挺立在西湖边。在树木前有一座桥。好像有一片片云朵飘浮在水面上,为整个西湖披上了一件轻纱。桥中间**整整,和小路差不多,边上就犹如山坡似的,这就是许仙与白娘子传说中的断桥。
我们乘着小船,欣赏美丽的风景。小船向“湖心亭”划去。船上的导游告诉我们,“湖心亭”是西湖上最小的一个岛,岛的位置在湖中心。我听得正入神,船已经靠边停了下来。
我跨步走上岸。岛的.确很小,岛上立着一个碑,碑上有前朝皇帝亲笔提下的字。风月无边往往是用来形容湖心亭的碑上“虫二”二字,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什么意思啊?我也闹不清楚,只是觉得非常有趣。
西湖上时而会卷起一些浪花,浪花千姿百态,有的像在湖面上点水的蜻蜓,有的像将要展翅高飞的水鸟,还有的像从水中跃起的小鱼…….
不知不觉中,黄昏来临了,我们一家人踏上了归途。
在汽车上,我忍不住回首遥望,只见水*如镜的西湖在落日的照耀中,显得更加绮丽迷人了。
五一的天气越来越热,今天我们家的水银竟然爬上了35摄氏度。妈妈迫不及待地理出了我们的夏裝。
我们穿着凉快的夏装来到了西湖,西湖的夏天和*时的大有不同。道路旁边的梧桐棉絮随风飘动,一路走过去就像下起了鹅毛大雪。湖边的柳树枝低下了头,仿佛在和湖水说:“热死我了,热死我了,我要洗个澡!”公园里高高的樟树遮住了阳光,真像一把把天然的绿色大伞,我们在它的保护下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新鲜空气。小桥下“睡”着不少睡莲,它们穿着粉白色的连衣裙,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向人们微笑,一只蜻蜓正立在睡莲上。我突然想到大诗人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原来就是这番画面,只是小荷变成睡莲罢了。下过雨的睡莲就更漂亮了,夏雨过后,睡莲上的每一颗露珠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晶亮,睡莲是多么的美丽迷人!
现在的季节除了绚丽多彩,种类繁多的植物外,当然也少不了在西湖最最引人注目的小动物。鸭子们就是其中之一,在我们休息的长椅边,正游来了四只野鸭,原来是鸭爸爸和鸭妈妈带着两只可爱的小鸭宝宝在水中觅食、嬉戏。它们游过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笔直的水花。
首先出场的是鸭妈妈,她昂着头,挺着胸,优雅地游在队伍的最前面。它身后紧跟着两只小鸭,小家伙们一边觅食,一边东张西望,好奇地看着这个新奇的世界。队伍的末尾是鸭爸爸,他警惕地环顾四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除了野鸭,在西湖边你还能看到美丽的鸳鸯,自由自在的鱼儿,活泼可爱的松鼠,游客们每走到哪里都会驻足停留。
西湖初夏的美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尽,地上草如茵,*柳如眉,西湖的初夏叫人多沉醉!
在我四岁以前,爸爸妈妈不在一起工作,我和妈妈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都会坐火车来上海看望爸爸。火车每次经过杭州时,妈妈都会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并且告诉我,杭州是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西湖是杭州最美的地方,等到爸爸妈妈在一起工作了,我们一家三口一定会来杭州西湖游玩。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想看看西湖到底有多美丽。
今年的国庆节,爸爸终于有时间陪我和妈妈到杭州游玩了,我们一家人都非常开心。到了西湖,我们听导游介绍, 西湖有十处特色风景,分别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真是太漂亮了,游玩了两天,我们感觉还没有把风景看够。回来那天下午,在西湖旁边的一个商场门口,我们看到了一幅特别的风景:一个年轻的叔叔,两个手臂的袖子空空的,没有了双手,坐在一个垫子上,用右脚夹着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写得非常漂亮。
叔叔还可以用双脚打开瓶子盖、调墨、盖章、翻纸等,几乎和手一样,什么都可以做,旁边摆放着两排已经写好的书法,有“身残志坚”、“有志者事竟成”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等。叔叔真是太厉害了,我感到非常吃惊。
爸爸妈妈把叔叔所写的字都解释给我听了,妈妈还问我看了叔叔的事后有什么想法,我告诉了妈妈:叔叔没有手真是很不幸,我们现在什么也不缺,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叔叔没有手,就把脚练成手一样灵活,我们如果碰上了困难,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叔叔能用脚写出那样好的字,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们在学*上如果努力了,就什么困难也难不到了。
我的家乡杭州有一个闻名中外的湖——西湖,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游玩。
早晨,远处朦朦胧胧看见一座塔,那就是雷峰塔。雷峰塔原来有七层,可是被天上的雷劈损,经过修建,就变成了五层。雷峰塔的顶端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塔顶。,顶上有一颗球。塔里的每一面墙上都刻着精美的图案。
苏堤春晓1 春晓苏堤鸣翠鸟,碧桃烟柳画舟摇。 邀君来碗东坡肉,色亮甜微醉魄销。 曲苑风荷2 金沙涧水碧波翻,曲苑虹桥月下眠。 烟雨情催仙子醉,锦裳舒展与君妍。 *湖秋月3 皎月鳞波映玉楼,镜湖浩淼涤心忧。 栖霞枫叶红如火,水墨江南妙韵流。 断桥残雪4 风暖雪销紫燕飞,断桥寻伞告知谁? 柳丝蘸水涟漪起,不枉千年等一回。 柳浪闻莺5 翠浪翻空三月景,黄莺娇啭柳梢鸣。 长堤十里明如镜,入酒湖光好韵生。 花港观鱼6 山小林高曲水长,金鳞红鲤戏人狂。 花溪奇秀忽怀梦,化作游鱼水里翔。 雷峰夕照7 雷捶天鼓撼苍穹,披彩佛光古塔红。 多事法僧多惹事,情催塔倒隐蟹中。 双峰插云8 霞流岚翠入云尖,绝壁峥嵘不可攀。 淡月风清飘逸美,桃花流水泻人间。 南屏晚钟9 石壁如屏紫雾岚,山峰耸秀水云间。 藤萝萦绕莲花洞,古寺清幽袅净烟。 三潭映月10 丰姿绰约三潭秀,涟潋清波荡画舟。 绿岛空灵环碧翠,我心相印小瀛洲。
编辑点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坐落在美丽的杭州,更有著名的西湖十景值得一游。看苏堤春晓,寻找东坡的足迹,品尝一下特色风味美食,令人迷醉。荷花在碧波中,带着几分仙姿,赏心悦目。*湖秋月更是如同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江南风韵。断桥残雪,可有白娘子的身影依稀,牵引梦想无限。柳浪闻莺,如同一首优美的乐曲,入耳,亦入心。花港观鱼,山高林小,鱼儿嬉戏水中,自由惬意。雷锋夕照成为梦中的风景,带着桃花流水的诗意。南屏晚钟,曾经是一支难忘的老歌,尽情展现风景独特的魅力。三潭映月,如诗如画,尽收眼底。文笔流畅,语言清新自然,充满感染力,感动读者。好作品,立意新颖,内容充实,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作者,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描写西湖景的诗句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西湖杂诗【清】黄任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忆西湖 【明】张煌言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清】康有为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花港观鱼【清】许承祖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南游吟草【现当代】郁达夫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唐】刘禹锡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唐】许浑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题临安邸 【宋】林升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重别西湖【唐】李绅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岳鄂王墓【元】赵子昂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
--《西湖念语》【宋】欧阳修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宋】葛胜仲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蒋璨》【唐】宋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西江月》【宋】辛弃疾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宋】林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喜春来》【元】曹明善
★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红绣鞋》【元】张可久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钱塘江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雷峰夕照
[元] 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苏堤春晓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李奎《西湖》诗:
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句
西湖是*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多数的文人雅士到西湖去鉴赏西湖美景,品味西湖的美好,同学们想知道古人笔下的西湖是怎样的吗,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吧。
【赏析】
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赏析】
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本质,也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赏析】
《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
“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
《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赏析】
茅柴酒,指的是村酿薄酒,劣酒。白,指酒杯。芦花被,指渔翁蓑衣。滩,指停靠。叉手,两手交叉,指一种礼节。这首诗其实很简单,主要写了唐寅在科举失意后,不再过问官场,不为权势屈膝,逍遥自在于西湖垂钓的山水清淡生活。
【赏析】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那么其“言外余情”是什么呢?这得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 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1、《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2、《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3、《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秋山》
杨万里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6、《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7、《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8、《好事*西湖》
辛弃疾
日日过西湖,冷浸一天寒玉。
山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前弦后管夹歌钟,才断又重续。
相次藕花开也,几兰舟飞逐。
9、《湖上》
宋濂
为爱湖光好,一步一长吟。
黄莺见人至,飞起度湖阴。
10、《题西湖钓艇图》
唐寅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著有《青山集》30卷。
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未等东坡看诗,他自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西湖百咏-宋-郭祥正
湖堂
宴启簪缨集,堂开锦绣重。舞娥临短岸,天影衬芙蓉。
涌金池
众沼皆涵碧,斯池独涌金。宝光中夜见,不是月华深。
柳洲
春光湖水满,春色柳洲深。莫作风中线,条条系客心。
新径
史君开小径,斜绕碧城隈。只欲通花县,春风几度来。
看经楼
楼下水连天,楼居即水仙。何须把黄卷,极目尽红莲。
白公石函
开函测深浅,启闭以时均。欲识白公惠,堂堂勒翠珉。
秦王缆船石
秦王昔观海,此石系楼船。锦缆已无迹,苍苔昏野烟。
十三间楼
危楼插湖脚,绀碧十三间。待月客无寐,看山僧自闲。
水仙庙
丹青严像貌,藻荇荐杯盘。月掩庙门静。龙蛇惊夜寒。
宝叔塔
宝叔存遗塔,影摇湖水光。层层仙露湿,苔藓自生香。
巾子山
嵯峨插天顶,寒翠洒湖光。吟客摇船子,犹疑漉酒香。
宝云庵
有客学无心,庵云结宝阴。松风深夜起,时作老龙吟。
林和靖桥
不作市朝客,甘为渔钓翁。柴门危径断,犹喜一桥通。
巢居阁
小阁临僧坞,容身慕鹤巢。乾坤随俯仰,君相不容交。
白公竹阁
竹阁公所爱,延僧酌夜茶。渔歌天外起。何似听琵琶。
孤山
尘寰千嶂合,月窟一峰孤。欲识僧归处,飘然入宝珠。
辟支塔
崔嵬辟支塔,舒卷半腰云。知是藏真骨,灵光五色纷。
陈朝桧
岁老枝叶简,春深香气新。可怜湖上桧,曾识井中人。
赞宁僧录房
有道归*,无心恋旧房。一灯长不灭,分付水云乡。
金沙井
泉脉应通海,沙痕漾细金。成仙吾未必,一酌洗烦心。
玛瑙坡
坡顶夜光发,人来雨后寻。山只原吝宝,君莫起贪心。
陶器坟
陶器为棺椁,中庸孰可名。一丘春草色,两树野松声。
夜讲亭
往矣中庸子,亭标夜讲名。我来何所得,襟袖水风清。
闲泉
西湖是我们国家千年历史来的一大景观之一,自然少不了赞美它的诗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湖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2、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3、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4、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吴文英《永遇乐·探梅次时斋韵》
5、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仲殊《诉衷情·宝月山作》
6、钱塘风月西湖柳。——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7、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9、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张岱《湖心亭看雪》
11、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欧阳修《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12、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赵汝茪《汉*·着破荷衣》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苏轼《卜算子·感旧》
14、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白居易《寄题馀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15、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垆前。——俞国宝《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